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起武侠世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更加惊人。”
刚想到此处,孟寻真忽地骂了自己一句“糊涂”,忖道:“五年后的华山论剑关系到我的xìng命,若将‘龙象般若功’传给那傻小子,岂不是凭空给自己造出一个强劲的对手。为万全起见,此去大漠不仅不能将此功传他,连原先预备传授的全真心法也要打个折扣,以限制住那小子的发展。”
孟寻真的心中忽地又是一动:“那神秘声音给我的任务是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夺取天下第一高手的荣誉,却并未限定我使用什么手段。若是充分利用好自己‘先知’的优势,再辅以周密策划,大有可能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前,将四绝、周伯通、裘千仞乃至郭靖等人除掉。如此一来,那天下第一高手的荣誉岂非便是囊中之物?”想到得意处,孟寻真口中发出“哈”的一声轻笑。那笑声中竟充满了残忍、jiān诈与yīn毒的意味。
这笑声将孟寻真自己都下了一跳,同时也将他从堕落深渊的悬崖边拉了回来。他激灵灵打个冷战,蓦地清醒过来,身上已渗出了一层冷汗。
“我怎会生出如此可怕的想法。”孟寻真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心中尤有余悸。他想起自己前世观《shè雕》,还对不择手段谋求“天下第一”名头的欧阳峰、裘千仞之流极尽愤慨和鄙视,而自己刚刚几乎便要变得和他们一样甚至更甚,不由大感惭愧。
仰望无尽苍穹中虚悬的那一轮皎然无尘的明月,孟寻真只觉蒙蔽心头的尘垢一扫而空,心神大畅,念头通达,jīng纯的先天真气自动流转全身,比往rì多了一分活泼与灵动。他遥指明月默默立誓道:“五年之后,我孟寻真必当堂堂正正地剑伏群雄,摘取那‘天下第一’的殊荣!”
下一章便正式进入《shè雕》剧情,主角将第一次绽放穿越者光环,改变原著中角sè的命运。大家不妨猜一猜会是谁……
第四章义助双雕
在茫茫大漠之中有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峻悬崖。悬崖的顶端住有一对白雕,生得体型奇巨,比之寻常的成年大雕尚大出倍许,实是罕见的异种。雕羽白sè本已稀有,而雕身如此庞大,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漠中的蒙古族里纵是年老之人,也说从所未见,都道那是一对“神鸟”,以至于有些愚鲁妇人竟向之顶礼膜拜。
这一rì,这对神骏白雕的威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知何故,足有二十余头凶猛黑雕在一头体型特大不逊白雕的黑雕率领下,在悬崖上方的虚空与两只白雕乱战起来。双方爪喙齐施,只战得毛羽纷飞,血洒长空,情形极是惨烈。
“白雕快啄!”
在悬崖的下面,有一对蒙古人装束的少年男女仰头观战,不时高声呼喝为白雕助威。两人都是十五六岁年纪,那少年身高膀宽,面相朴实忠厚,女孩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眉大眼,甚是秀丽。他们看到白雕与敌人众寡悬殊,脸上都现出担心的神sè。
女孩道:“郭靖,那些坏黑雕太多了,白雕能打胜吗?”
少年向空中猛挥一下拳头,大声道:“华筝不用担心,白雕那么厉害,一定能胜!”
那对白雕的确厉害无比,虽遭十倍于己的敌人围攻,却是奋力厮杀毫不畏惧。只见那只体型稍大的雄xìng白雕猛地鼓翅加速一下扑击,有一头黑雕闪避不及,头顶上正中钢喙一啄,头骨碎裂当即毙命,从半空中翻落下来。余下的群雕吃这一吓后四散逃开,但在那头大黑雕的约束下,随即又飞回来围攻白雕。
过了一阵,附近草原上的蒙古男女都赶来观战,悬崖下围聚了足有六七百人,纷纷指点议论。又过片刻,悬崖周围这一片领土的主人、蒙古大草原上新近崛起的一方霸主铁木真,也带了两个儿子窝阔台和拖雷及几员心腹大将驱马驰来,在悬崖下仰头观战,看得很有兴味。
双方酣斗良久,黑雕又死了两头,两头白雕身上也伤痕累累,白羽上染满了鲜血。那头大黑雕忽然高叫几声,率着十多头黑雕转身逃去,没入云中,只留下四头黑雕兀自苦斗。崖下众人见白雕获胜,都欢呼起来。过了一会,又有三头黑雕也掉头急向东方飞逃,那头雄白雕不舍,随后赶去,片刻间都已飞得影踪不见。只剩下一头黑雕,高低逃窜,被余下那头雌白雕逼得狼狈不堪。眼见那黑雕难逃xìng命,忽然空中怪声急唳,十多头黑雕从云中猛扑下来,齐向雌白雕啄去。
观战的铁木真立有所悟,大声喝彩道:“好兵法!”
雌白雕落单,不敌十多头黑雕的围攻,虽然又奋力啄死了一头黑雕,终于身受重伤,无力地向悬崖的顶端坠下。众黑雕紧随其后扑了下来,一副赶尽杀绝的样子。
平rì常在悬崖下游玩,不时抛掷牛羊肉喂养白雕,已对之已生感情的郭靖、华筝与拖雷三个少年都十分着急,华筝甚至哭了出来,连声向铁木真央求道:“爹爹,快shè黑雕。”
铁木真的王者心肠坚如铁石,又岂会以区区一只禽鸟的xìng命为意?他此刻所想的,只是黑雕出奇制胜的道理。
“黑雕打了胜仗,这是很高明的用兵之道,你们要……咦,那是谁?”铁木真正借此事教导窝阔台与拖雷,忽地惊咦一声,双目紧紧盯着悬崖的方向。
众人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却见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一个青衣人,正向着悬崖脚下飞奔。这青衣人的脚步快逾奔马,刹那间已到了崖底。他将双臂一张,身形如一只飞鹤冲天而起,一纵足有三丈左右。在上升之势停止,身体将向下落之际,青衣人向着悬崖一扑,手足并用,轻捷犹胜猿猴,竟迅疾无比地在这悬崖上爬将上去。悬崖高达数十丈,有些地方直如墙壁一般陡峭,但那青衣人只要用手足在稍有凹凸处一借力,立即便可窜上去。甚至在光溜溜的大片石面之上,他也能如壁虎般游了上去。
崖下的众人都看得心惊肉跳,皆想这人万一有个失足,跌下来岂不是立时便成了肉泥?但见那青衣人的身形越来越小,似乎已钻入了云雾之中。华筝掩住了眼睛不敢再看,问身边的郭靖道:“那人怎样了?”
郭靖仰着头答道:“快爬到顶了……好啦,好啦!”
华筝放下双手,正好看到那青衣人飞身而起,一双宽大的衣袖在高空的劲风中烈烈舞动,如一只大鸟般轻飘飘落在悬崖之顶。
那青衣人的身法奇快无比,飞奔、攀崖,前后用的不过是短短几下呼吸的时间。到他站到崖顶时,那白雕才堪堪由空中落下。青衣人伸出双臂,极其轻柔地将重伤的白雕接住,轻轻置于脚边。白雕颇具灵xìng,似是感受到青衣人的善意,未曾挣扎啄咬。
十余头黑雕凶狠无比地扑了下来,铁爪钢喙不分好歹地攻击青衣人和他脚边的白雕。
“小心!”蒙古人都深知草原上雕类的凶残,一起出声惊呼。
那青衣人的身周忽地爆开一团灿烂无比的电芒,扑到他身前的群雕齐齐发出凄厉长鸣,七八头黑雕同时在空中尸首两分,伴着纷飞的血雨落了下来。只有那头大黑雕与另两头黑雕因落在后面而幸免于难,它们仓皇地看了一眼手横长剑凝立崖顶的青衣人,掉头便向远处逃去。
“好手段!“铁木真远远地看出那青衣人是汉人装束,心中起了争胜之念,在马上弯硬弓,搭铁箭,嗖的一声,飞箭如电,贯入一头逃跑的黑雕体内。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他向四周环顾一遭,举弓指着最后两只黑雕大喝道,“我们蒙古的好汉也不能落于人后,谁能shè中黑雕,我有重赏!”
窝阔台、拖雷及铁木真麾下诸将闻言都弯弓相shè,但那两只已被吓破胆的黑雕拼命振翅高飞,已出了这些人弓箭的shè程。他们shè出的箭矢未能触及雕身便劲力衰竭掉了下来。
诸将中唯一未曾出手的神箭手哲别有意要徒弟郭靖一显身手。他将自己那张特制的二百斤强弓交在郭靖手里,低声道:“跪下,shè项颈。”
郭靖接过弓箭,右膝跪地,左手稳稳托住铁弓,更无丝毫颤动,右手运劲张弓。他跟江南六怪练了十年武艺,上乘武功虽然未窥堂奥,但双臂之劲,眼力之准,却已非比寻常。他凝神注视空中双雕,待到两头黑雕身影重叠的瞬间,左臂微挪,瞄准了下方黑雕项颈,右手五指松开,正是:弓弯有若满月,箭去恰如流星。那支铁箭从下面黑雕的颈部对穿而过,余势未衰,又带着这只黑雕的尸体shè进了上方那头大黑雕的腹内。一箭贯着双雕,自空急堕。
众人齐声喝彩,华筝眼珠一转,对郭靖悄声道:“把双雕献给我爹爹。”
郭靖依言捧起双雕,奔到铁木真马前,一膝半跪,高举过顶。
铁木真哈哈一笑,命亲兵收起双雕,随即从腰间解下一口短刀,递给郭靖,道:“当初的傻小子不知不觉已长成弯弓shè雕的好汉,我把这柄金刀赏给你,你以后用它替我杀敌!”
一旁的众人啧啧称赏,好生艳羡,连窝阔台和拖雷都有些眼热。原来这柄短刀铁木真佩带多年,曾用以杀敌无数,素来珍爱无比。铁木真生平最爱的是良将勇士,见郭靖一箭力贯双雕,心中本就欢喜。而且郭靖这一箭足以与崖顶青衣人的一剑媲美,算是保全了蒙古人的颜面。若非如此,他绝不肯以宝刀相赐。
郭靖谢了赏,接过短刀。这口刀他也时时见到铁木真佩在腰间,这时拿在手中细看,见刀鞘是黄金所铸,刀柄尽头处铸了一个黄金的虎头,狰狞生威。
“那人要做什么?”一直看着崖顶的拖雷惊呼一声。
众人抬头望去,原来那青衣人击杀黑雕后,便蹲在白雕身边,不知在干什么。此刻,他用一只右手将白雕托起,举步走到崖边。
“他……他不是要跳下来罢?”华筝颤声道。
一语未毕,那青衣人当真从崖顶一跃而下。
“呀!”崖下观者无不失声惊呼。
却见那青衣人贴着崖壁如电坠落,每下落数丈,便用左手在崖壁上轻轻一按,泄去下坠的巨力。如此反复三次,青衣人落到距崖顶十余丈的一个洞口。他左手攀住洞口边缘,右手托着那白雕往洞中送去。
洞中传出几声“啾啾”鸣叫,两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探了出来,却是两只幼雕。
华筝抓住郭靖的手臂叫道:“郭靖快看,白雕竟生了两只小雕,咱们怎的都不知道?”
那青衣人安置好白雕,仍用前法下降,眨眼间便到了崖地。铁木真想若能将这等奇人异士招入自己帐下,定然可以派上大用,便吩咐身边的拖雷去将那人请来。但不等拖雷上前,却见青衣人迈步便走,这次虽然没有急奔,但他每一步跨出时,足下都暗中发力,带动整个身体前掠,每一步都是两三丈的距离,犹如缩地成寸般,转瞬间便转过悬崖不见了踪影。
铁木真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掉转马匹回了营地,余者跟随在后,只有郭靖和华筝留了下了。
郭靖见众人去尽,将那柄短刀拔出鞘来,只觉寒气逼人,刃锋上隐隐有血光之印,知道这口刀已不知杀过多少人了。刀锋虽短,但刀身厚重,甚是威猛。男孩子没有不喜欢刀剑之类的,见此刀果非凡品,郭靖心中也甚是欢喜。
倒是一旁的华筝情绪不高,嘟着小嘴不知在生什么气。
郭靖把玩了一会,将金刀还鞘穿入腰带之中,拔出长剑,又练起越女剑法来,练了半天,那一招“枝击白猿”仍是练不成,不是跃得太低,便是来不及挽足平花。他心里一躁,沉不住气,反而越来越糟,只练得满头大汗。
“唉……”身后忽地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郭靖和一旁的坐在草地上看他练剑的华筝都吃了一惊,扭头看去,见身后不知多了一人。
“是你!”郭靖和华筝从那人身上的衣服认出他正是方才那救了白雕的人。此时离得近了,两人才看清他的形貌,只见他年约二十,身躯挺拔,外罩青袍,背负长剑,面容虽然平凡,却自有一股卓然轩昂的气质。
郭靖看这人似是几位师傅说过的武林中人,便依照师傅们教的礼节口吻,抱拳问道:“弟子江南七侠门下郭靖,请教阁下高姓大名?”
“果然是你!”青衣人如见到什么稀罕事物,上上下下打量郭靖一番后,才拱手还礼,含笑道,“我叫孟寻真。郭靖,你可是让我找得好苦呢!”
既要写出原著情节,又不想给人抄袭的印象,数易其稿,写得好艰难。
另,因主角而改变命运的是白雕一家,有人猜到吗?呵呵……
第五章白雕托子
孟寻真进入大漠后,因为语言不通,很是费了些功夫,才辗转寻到铁木真的部落。刚到此处,恰好赶上群雕大战的一幕。他想起在原著中前后两代白雕都是一雕身死,另一雕撞崖自尽为伴侣殉情,心中不由嗟叹,低声念诵起元好问的那首《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既然孟寻真赶上了此事,绝不能坐视这有如诅咒般的悲剧仍发生在白雕一家的身上,于是出手救下了身受重伤的雌雕,然后等到闲人散尽,才过来与郭靖相见。
郭靖听了孟寻真的话,愕然问道:“你来找我做什么?”
孟寻真很悠然的盘膝坐在地上,又招手叫郭靖来坐到自己对面。华筝也移到郭靖的身边重新坐了下来。孟寻真笑道:“我听人说有个叫做郭靖的孩子,心底最是善良,只是由于学不好武功,很是为此苦恼,所以我来找他,想教他一个好办法学好武功。”
郭靖这老实孩子信以为真,一骨碌扑翻在地,向着孟寻真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孟寻真吓了一跳,左袖一拂,发出一股柔和的劲力托住郭靖,让他拜不下去,笑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郭靖看孟寻真笑容和蔼,虽是初见,心中却不觉生出一种亲近之感,似乎不论什么心事都可以向他倾吐。他忽地垂下泪来,哽咽道:“我……我很蠢的,功夫老是学不会,惹得六位恩师生气。今天七师傅教我练剑,我练来练去总是不成,七师傅气得哭了,我心里面难过得很。你若能帮我学好武功,我,我……”
看着眼前的郭靖,孟寻真心神一阵恍惚,仿佛看到了前世读书时代的自己。那时的他每rì只埋首于书堆题海,再苦再累都从没想过放弃,所为的不就是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父母能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吗?他伸出手用力拍拍郭靖宽厚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心中却做了一个决定。
空中忽地传来一声隐隐透出焦虑之意雕鸣,三人仰头看时,见是那一头雄xìng白雕疾飞而回。它追逐黑雕到这时方才回来,想是被诱引到了极远之处。此时洞中受伤的雌雕及两只小雕也以鸣声应和。听到爱侣及孩儿的鸣声,那雄雕似乎放下心来,发出一声欢愉的鸣叫,敛翅飞回洞中,与身受重伤不能动弹的雌雕挨头摩颈,似在安慰爱侣。
“郭靖,你帮我问问这位大哥,那受伤的雕儿不会有事罢?”华筝扯扯郭靖,有些担心地道。
郭靖将华筝的话翻译给孟寻真。孟寻真笑道:“你们放心,在崖顶时我已经给那白雕的伤口敷了上好的金疮药,想来绝无大碍。”
郭靖很是高兴地告诉了华筝,两人都是喜笑颜开。
过了片刻,那只雄雕忽地用双爪将一对小雕轻轻抓住,展翅飞出洞来,落在三人身前不远处,将小雕放在地上。两只小雕羽翼未丰,尚不能飞翔,落地后跌跌撞撞地迈了几步,却又被雄雕伸爪抓了回来。
华筝奇道:“它要做什么?”孟寻真和郭靖也不明所以。
那雄雕先后抓起两只小雕送到孟寻真面前。两只小雕似乎认出眼前这人是救了妈妈的恩人,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很是顽皮地用已具雏形的钩喙啄扯孟寻真的衣角。
孟寻真有点猜到雄雕的意思,试探着问道:“你要将两个孩儿送给我?”
白雕通灵,竟似听懂了孟寻真的话。它轻鸣一声,又将头点了一点,随即低下头来在两只小雕的身上蹭了几下,满是不舍之意。过了一会儿,它猛地转身鼓翅,头也不回的飞回悬崖上的山洞。
两只小雕望着山洞啾啾直叫,似乎在提醒父亲带自己一起回家。但那雄雕恍若未闻,钻入山洞后再也不曾出来。
“我知道啦!”一旁的华筝忽地拍着手叫道,“这白雕定是因为要照顾受伤的伴侣,再没有jīng力抚养孩儿,所以才将两只小雕托付给孟大哥抚养呢!”
“定是这样了,还是华筝你聪明!”郭靖听了深以为然,便将华筝的话翻译给孟寻真听。
华筝见郭靖这犟牛般的傻小子难得地奉承了自己一句,喜得眉开眼笑。
孟寻真也觉华筝说的有理,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了。”便从怀中取出一块肉干,用手指撕成细条喂两只小雕。郭靖和华筝少年心xìng,也从取出肉干来凑过来喂小雕。
两只小雕毕竟年幼,见到食物便忘了一切,争抢着上来啄食。它们的胃口着实不小,不一会儿便将三块肉干吃得干干净净。
孟寻真见郭靖和华筝看着两只小雕的目光中满是艳羡,不由微感歉意——如果没有自己出现,这一对小雕应该是归了他们。他心中道:“虽是抢了原本属于你们的缘分,但白雕既将孩儿托付给了我,我便要忠人之事,好生抚养它们长大。只好对不住你们了。”
三人逗弄了一会儿小雕,忽听到身后有人喝道:“靖儿,你在干什么?”
“大师傅!”郭靖一听这声音,立时满脸敬畏紧张之sè地跳了起来。
孟寻真功力深湛,早听到有人到来,而且个个身负武功。他心中已猜到来人身份,此时回头望去,见身后不远处站着六人,五男一女,为首的是一个五十余岁年纪、手拄一根粗大铁杖的瞎子,再听郭靖叫了一声“大师傅”,便确定来的必是江南六怪无疑。
原来六怪正聚在一起为如何教导郭靖发愁,忽地听到帐篷外一个刚刚由悬崖这便回去的人说起今rì见闻,知道有一个武功高得出奇的汉人来了大漠。又见郭靖迟迟不归,只恐自己的傻徒弟为jiān人所骗,便一起带好兵刃找了来。
“全真教俗家弟子孟寻真,见过江南七侠。”孟寻真起身向江南六怪拱手施礼。他知道江南七怪义气深重,老五张阿生虽已身故,其余六怪在平rì言谈中总还是将他计算在内。因此,他才称呼六怪“七侠”而非“六侠”。
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令六怪对他的第一印象极佳,除了脾气乖戾的柯镇恶仍板着一张老脸,微微点头便算打过招呼,其余五人都含笑抱拳还礼。
“原来孟少侠是全真门下高弟。”“妙手书生”朱聪道,“敢问少侠与长chūn真人如何称呼?”
孟寻真答道:“在下是重阳真人晚年所收的关门弟子,长chūn真人正是在下师兄。”
六怪都未料到孟寻真年纪轻轻,辈份却如此之高,心中都是微微一惊。
柯镇恶忽地冷哼一声道:“数月前丘道长遣高足来送信,顺便还试了试劣徒的武艺。却不知孟少侠此次前来,又将有何指教?”
孟寻真摆手道:“柯大侠不要误会,在下此行与丘师哥并无关系。此来大漠,一则为见识一下这域外的风土人情,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二则却是听闻江南七侠为一言之诺而远赴绝漠,十余年无怨无悔,英风侠骨,令人钦服,因此特来拜候,聊表敬仰之情。”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对于江南七怪,他确实十分佩服,作为郭靖的启蒙师傅,或许他们只在武功方面给郭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远不及马钰、洪七公或周伯通对郭靖的提携教导。但正是他们七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郭靖深刻无比地认识到什么是侠,什么是义。若没有七怪的言传身教,纵使郭靖仍练成一身绝世武功,也最多成为一个与五绝相当的武林高手,而不会成为那令世人敬仰的“郭大侠”。不过他说出这番略显肉麻的话,主要还是为了和六怪打好关系,为下来的事情做好铺垫。
果然,崇尚侠义的六怪虽丝毫不将权势、财富、美sè等放在心上,却终于未能勘破一个“名”字。听到与丘处机同辈的孟寻真如此敬重自己,心怀大畅,极是欣慰,自觉在这大漠风沙中苦熬的十余年光yīn终究不是虚妄。
孟寻真见此时连柯镇恶冷峻的脸上都现出一丝笑意,暗笑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此言诚不欺我!”他拍了拍身边郭靖的肩头道:“在下此来大漠,未见七侠之面,先见了七侠的高足。我看郭兄弟xìng格坚毅不拔,品行温良惇厚,rì后必成大器。说起诸位与丘师哥的赌约,在下倒是很看好七侠呢!”
若非从孟寻真的话语及望着郭靖的眼中辨出了毫不做伪的赞赏,六怪几乎要将这句话当作嘲讽。朱聪干咳一声,脸上略有些不自在地拱手道:“孟少侠谬赞!”
孟寻真却分外较真,正sè道:“朱二侠莫要以为在下说的是客套话。老子《道德经》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郭兄弟貌似鲁钝,实则如一块藏于石胎中的无瑕美玉。翌rì褪去凡胎,定会大放异彩。这一点,在下却是敢用自己这一对招子来打赌的!”
郭靖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从小到大,师傅、朋友甚至是母亲都将他看作一个傻孩子,从没有一个人给过自己如此高的评价。
孟寻真见火候差不多了,向六怪拱手道:“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诸位能够允准。”
柯镇恶道:“孟少侠尽管直言,只要我江南七怪力所能及,绝无不应。”
孟寻真一指郭靖道:“在下与郭兄弟一见投缘,yù和他结成异姓兄弟!”
第六章大智若愚
“我孟寻真(郭靖),今结为异姓兄弟。rì后当祸福相持,生死与共。不求同年同月同rì生,但求同年同月同rì死。如违此誓,天人共弃!”
对于孟寻真yù与郭靖结拜的提议,江南六怪先是一愣,随即都是大喜。他们虽是耿直豪爽之人,却不是不通世故,想到自己这傻徒弟rì后少不得行走江湖,若是有这么一位义兄照拂,自是大占便宜。
当下孟寻真和郭靖撮土为炉,插草为香,在六怪的见证下拜了八拜。两人叙过年庚,孟寻真在过年后已算二十一岁,郭靖刚十六岁。
郭靖满心欢喜地叫了一声“大哥”,在孟寻真面前纳头便拜。
孟寻真伸双手将郭靖搀起,从袖中取出一部羊皮所制的古旧书籍,笑道:“二弟,愚兄身无长物,便将此书送给你当作见面礼了。”
“谢谢大哥!”郭靖也不管这是什么书,反正只要是义兄所赐,他便绝无不喜之理。等接过书来一看,封皮上书有一行弯弯曲曲的古怪文字,虽然他跟着二师傅读了几天书,这些字却是半个也不识得。他挠挠头皮问道:“大哥,这书上写的是什么?兄弟却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孟寻真微笑道:“这是梵文,写的是‘龙象般若功’。这门功夫厉害无比,二弟你先将秘笈收好,稍后我便将它传授给你。”
郭靖“哦”了一声,将秘笈收入怀中。他高兴的是义兄送礼物给自己,至于这“龙象般若功”厉害与否,却并不如何在意。他这十年来为练武吃尽了苦头,因此哪怕是神功秘技当前,也实在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一旁的六怪却都变了脸sè,柯镇恶将手中铁杖在地面上重重一顿,发出“蓬”的一声沉闷巨响,怒喝道:“孟寻真,你这是何意?莫非是以为我江南七怪的武功都是旁门左道,比不得你全真教玄门正宗?”
“你们那点功夫,还真是比不过咱们全真教!”孟寻真暗自腹诽,面上却是含笑道:“诸位莫要多心,这门‘龙象般若功’并非全真教功法,而是在下不久前途经太原,诛杀了一个作恶的yín邪番僧后,偶然在他身上发现的。而且在下刚刚想到,这门功法却似专为二弟这等心思质朴之人所创,因此才临时起意将秘笈相赠。”
听了孟寻真的解释,六怪的脸sè才缓和下来。韩小莹有些好奇地问道:“请问孟少侠,这门‘龙象般若功’有何特异之处?你为何说它是专为靖儿而创?”
“韩女侠有所不知,”孟寻真答道,“这‘龙象般若功’历来为密宗护法神功,其刚猛浩大天下屈指可数。号称每练成一层功法,便可增添一龙一象之力。虽是夸张之词,但其威力也可略见一斑。此神功分一十三层,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成。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如此成倍递增,越是往后,越难进展。待到第五层以后,yù再练深一层,往往便须三十年以上苦功。”
“闹市侠隐”全金发是商人出身,jīng于算计。他略略屈指一算,咋舌道:“如此算来,若要将这一十三层神功全部练成,怕不是要花上千来年时光?”
孟寻真笑道:“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岁高龄,几可确定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只是人寿有限,藏边密宗一门高僧奇士历代辈出,但这一十三层“龙象般若功”却从未有一人练到十层以上。那修习之人yù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便往往陷入了yù速不达的大危境。百多年前,藏边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后继续勇猛jīng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rì七夜,自绝脉而死。”
六怪听得心惊肉跳,韩小莹担心地道:“既是如此,靖儿修习这门功法岂非极为危险?”
孟寻真摇头笑道:“韩女侠过虑了。先不说二弟能否将‘龙象般若功’练到第七层以上。便是他真练成了,你以为他可会做出那等贪功冒进之事?”
六怪恍然。自己的徒弟自己知道,以郭靖的老实禀xìng,在修习此功时定然只会循序渐进,绝不会生出急功近利的心思。若是杜绝了走火入魔的危险,这门不苛求禀赋悟xìng而只需按部就班修习的功法,确是最适合郭靖不过。
他们都不是蠢人,到此时心中已经明白孟寻真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既是为了成全郭靖,也是为了成全他们江南七怪。偏偏人家考虑得还如此周全,面子里子都给足了他们。江南七怪自然不会不识好歹,心里对孟寻真这个年轻人都生出十足的好感,暗暗叹息道当年的丘处机若是有他师弟一半的气度,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这许多事情。
看看天sè已晚,郭靖邀孟寻真到自己家中去住。孟寻真知道自己今rì救白雕时展露的身手太过惊人,若被铁木真知道自己下落,定要来招揽拉拢。而且以他那等枭雄心xìng,秉信的是非友即敌。到时不免要平添许多麻烦。因此,他婉言谢绝了郭靖的邀请,还特别要他叮嘱华筝,不要将见到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人。随后又告诉郭靖白天依旧认真随师傅们学武,每天晚上戌时到这悬崖下来见自己。至于六怪这些老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