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时辰-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赤jing子怒极反笑道:“畜生!纣王逆伦灭纪,残酷不道,杀害忠良,*酗无忌,天要绝商久矣;故生武周,继天立极,天心效顺,百姓来从,你要是襄助西周,尚可延续商家一脉,你若不听我言,这是大数已定,纣王恶贯满盈,而遗疚于子孙。速速下马,忏悔往愆,贫道才能挽救于你。”
殷洪在马上正色道:“老师请回,还不曾有师尊教人不忠不孝的事例。弟子实难从命,等到弟子破了西岐逆贼,再来与老师请罪。”
赤jing子听后,勃然大怒:“你这畜生不听师言,怎敢如此肆意妄为。”仗手中飞剑来直取,殷洪将戟架住道:“老师何苦为了姜子牙这疏离之人,反过来害自家亲厚弟子。”
赤jing子心中怒火中烧,大喝道:“武王乃是应运圣君,子牙乃是佐周名士,你怎敢逆天行事,行此伐周暴行?”又把宝剑砍来。
殷洪连忙架住宝剑,口称:“老师!我与你有师生之情,你如今自失骨肉,与我在沙场争吵不休,你我师生之情何在?若老师一味心执偏见,还要与我争锋,那时不便,可惜前番老师教诲弟子的一番师徒恩情怕是要毁于一旦。”
赤jing子听后,更是大怒,骂道:“忘恩负义的匹夫,在我面前还如此花言巧语。”又一剑砍来。
殷洪也是生了怒气,三番两次被赤jing子口称畜生,心中却是早已不满,此时面皮红火,恼怒道:“老师!你偏执已见,我如今已让你三次,以尽师礼,这一剑我却是不再让你了。”
赤jing子又悲又怒,又一剑砍来,殷洪放开手脚,赴面交还。
正是:师徒共战抡剑戟,悔却当初救上山。
(不好意思啊!节奏这段时间有点懒,而且坐电脑前时间长了腰会很痛,最近速度很慢,以前打字是非常快的,现在很慢。光是键盘我就敲坏了三个,这段时间正在努力调整,兄弟们见谅,节奏加快速度把这几章过渡章节写好,然后在加入新内容,还望大家见谅。)
正文第三百七十六章马元下山殷洪绝命
话说殷洪回手与师父交兵,已是逆命于天,战未数合,殷洪把阴阳镜拿出来,欲晃赤jing子。
赤jing子见了,知晓自家宝贝的厉害,恐有差讹,连忙借纵地金光法走了,闷闷不乐的进西岐城来至相府。
姜子牙接迎,详细询问了事情经过。赤jing子从头说了一遍,一众门下弟子不服,都嘟囔道:“师叔!你也太弱了,哪里有教出的徒弟和师尊对恃的道理?”却是鄙夷赤jing子教徒无方,如今居然出了叛逆之徒。
赤jing子无言已答,纳闷坐在厅堂上。
且说殷洪见师父也逃遁了,其志益高,正在中军,与心不在焉的侯爷苏护共议破西岐之策。
忽然辕门军士来报:“有一道人求见。”
殷洪传令:“请来。”
只见营外来一道人,身不满八尺,面加瓜皮,獠牙巨口,身穿大红。顶上带一窜念珠,乃是人之顶骨,又挂一金镶瓢,是半个人脑袋,眼耳鼻中冒出火,如玩蛇吐信一般。
众人一看,心惊胆颤。
那道人上账,稽首问道:“哪一位是殷殿下。”
殷洪虽然也是惊惧,不过毕竟是修道之人,起身答道:“我就是殷洪,不知老师哪座名山,何处洞府?今到小营有何吩咐。”
道人桀桀一笑:“我乃骷髅山白骨洞一气仙马元。遇申公豹请我下山,助你一臂之力。”
殷洪大喜,请马元上帐坐下:“请问老师吃斋吃荤?”
马元浑然不在意:“我吃荤。”
殷洪传令军中备酒,款待马元。
当日已过,次日,马元对殷洪言道:“贫道既来相助,今日该当会姜尚一会。”
殷洪道谢,马元出营帐来至西岐城下。只请姜子牙答话,营牌官报入相府:“启丞相!城外有一道人,请丞相答话。”
姜子牙自思道:“我有三十六路征伐之厄,还是得见一见他。”
传令派队伍出城,姜子牙随带众将出得城来,只见对面来一道人,甚是丑恶。
有诗为证:“发似硃砂脸似瓜,金睛凸暴冒红霞。窍中吐出顽蛇信,上下斜生利刃牙。大红袍上云光长,金叶冠拴紫玉花。腰束麻绦太极扣,太阿宝剑手中拿。封神榜上无名姓,他与西方是一家。”
话说姜子牙来至军前问道:“道者何名?”
马元诡异一笑,摇头晃脑:“我是一气仙马元。申公豹请我下山,来助殷洪,共破逆天大恶,姜尚!休言你阐教高妙,我特来擒拿于你,给我截教出气。”
姜子牙皱眉,却是打着口水战:“申公豹与我素来有嫌隙,殷洪误听申公豹谗言,背师叛教,逆天行事。助恶贯满盈之主,反伐有道之君,道者既是高明之士,何不顺天从人,怎么能逆天而行?”
马元哈哈大笑,一脸嘲讽之意:“殷洪乃是纣王亲子,你说他逆天而行,贫道却是不敢苟同。他要是转助尔等,叛逆君父,难道才是顺天应人?
姜尚!亏你还是玉虚门下,自称道德之士,据此看来,简直是满口胡言,无父无君之辈,我不诛你。更待何时。”仗剑跃步砍来。
姜子牙连忙将手中剑劈面交还;未及数合,姜子牙祭打神鞭打来,马元腾空伸手接住打神鞭,收在豹皮囊里,姜子牙却是大惊失色。
正战之间,忽一人走至军马前。凤翅盔,金锁甲,大红袍,白玉带,紫骅骝,大叱一声:“丞相我来了。”
姜子牙一看,却是秦州运粮官,猛虎大将军武荣,正好催粮至此,见城外厮杀,故来助战。
一马冲至军前,展刀大战。马元抵武荣这口刀不住,真若山崩地裂,渐渐筋力难支。
马元默念咒,道声:“疾!”
忽脑后伸出一只手来,五个指头好似五个斗大冬瓜,把武荣抓在空中,望下一摔,一脚躧住大腿,两只手端定一只腿,一撕两塊,血滴滴取出心来,对定子牙、众周将、门人,“国喳国喳”,嚼在肚里;大呼道:“姜尚,捉住你也是这样!”呲牙咧嘴,血肉残存,还不骇人。
把姜子牙和众将吓的魂不附体,心神不宁。
待得吃完武荣,马元嘿嘿一笑。舌头一舔,将残存齿间的人肉卷进喉咙,还砸吧几下,令人作呕。
马元嘴角还留有血迹,却是再度提剑来搦战。
一旁的杨戬却是眼眸之中异光连闪,在众人出动之前,一马当先,纵马舞刀,直取马元,马元仗剑来战杨戬,杨戬刀势,疾如雷电,马元架不住三尖刀,只得又念真言,复现出一只神手,将杨戬抓在空中,往下一摔,也象撕武荣一般,把杨戩心肺取将出来,血滴滴吃了。
马元指子牙曰:“今日且饶你多活一夜,明日再来会你。”
马元回营。殷洪见马元道术神奇,食人心肺,这等凶猛,心下甚是大悦。掌鼓回营,治酒与大小将校只饮至初更时候。
且说子牙进城至府,自思:“今日见马元这等凶恶,把人心活活的吃了,从来未曾见此等异人。杨戬虽是……如此,不知凶吉。”正是放心不下。
却说马元同殷殿下饮酒,至二更时分,只见马元双眉紧皱,汗流鼻尖。
殷洪道:“老师为何如此?”
马元道:“腹中有点痛疼。”
郑伦心中暗笑,知道杨戬能耐,猜出是他在马元肚腹之中捣鬼,脸上却是一本正经,表现出关切之意:“想必吃了生人心,所以腹中作痛,吃些热酒冲一冲,自然无事。”
马元命取些热酒来吃了,结果越吃越痛;马元忽然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上乱滚,声嘶力竭道:“痛死我了!”
腹中咕噜噜的响,郑伦又不怀好意,假装关心道:“老师腹中有响声,请往后营方便方便,а最快或者无用,也未可知。”
马元只得往后边去了。原来是杨戬使用八九玄功,变化腾挪之妙,将一枚奇丹,使马元泻了三日,泻的马元瘦了一半。
且说杨戬回西岐来见姜子牙,备言前事。姜子牙大喜。杨戬对姜子牙道:“弟子权将一粒丹使马元失其形神,丧其元气,然后再做处治;谅他有六七日不能得出来会战。”
正言之间,忽哪吒来报:“文殊广法天尊驾至。”
姜子牙忙迎至银安殿,行礼毕;又见赤jing子,稽首坐下。
文殊广法天尊道:“恭喜子牙师弟,金台拜将,吉期甚近!”
姜子牙道:“今殿洪背师言而助苏护征伐西岐,黎庶不安;又有马元凶顽肆虐;不肖如坐针氈。”
文殊广法天尊道:“子牙师弟,贫道因闻马元来伐西岐,恐误你三月十五日拜将之辰,故此来收马元。子牙公可以放心。”
姜子牙大喜:“若得道兄相助,姜尚幸甚,国家幸甚!但不知用何策治之?”
但见文殊广法天尊微笑附耳在姜尚耳边,细细言说一计。
姜子牙喜道:“妙计!”
姜子牙命杨戬领法旨。杨戬得令,自去策应。
话说姜子牙当日申牌时分,骑四不相,单人独骑,在成汤辕门外若探望样子,用剑指东画西。
只见巡哨探马报入中军道:“禀殿下:有姜子牙独自一个在营前探听消息。”
殷洪问马元道:“老师,此人今日如此模样,探我行营,有何奸计?”
马元道:“前日误被杨戬这厮,中其奸计,使贫道有失形之累;待吾走去擒来,方消吾恨。”
马元出营,见子牙怒起,大叫:“姜尚不要走!吾来了!”绰步上前,仗剑来取。
姜子牙手中剑急架相还。步兽相交,未及数合,子牙拨骑就走。马元只要拿姜子牙的心重,怎肯轻放,随后趕来。
话说马元追赶姜子牙,赶了多时,不能趕上。马元自思:“他骑四不相,我倒跟着他跑?今日不赶他,明日再做去处。”
姜子牙见马元不赶,勒回坐骑,大呼道:“马元!你敢来这平坦之地与我战三合,吾定擒你!”
马元笑道:“料你有何力量,敢禁我来不道?”随绰开大步来追。姜子牙又战三四合,拨骑又走。
马元见如此光景,心下大怒,“你敢以诱敌之法惑我!”咬牙切齿道来,“我今日拿不着你,势不回军!便赶上玉虚宫,也擒了你来。”只管往下赶来。
看看至晚,见前面一座山,转过山坡,就不见了子牙。马元见那山甚是险峻。
那山真个好山,细看处色斑斑。顶上云飘荡,崖前树影寒。飞鸟睍睆,走兽凶顽。凛凛松千干,挺挺竹几竿。吼叫是苍狼夺食,咆嚎是饿虎争飧。野猿常啸寻鲜果,麋鹿攀花上翠岚。
话说马元赶姜子牙,来至一座高山,又不见了姜子牙,跑的力尽筋酥;天色又晚了,腿又酸了,马元只得倚松靠石,少憩片时,喘息静坐,存气定神,待明日回营,再做道理。不觉将至二更,只听的山顶砲响。
马元抬头观看,见山顶上姜子牙同着武王在马上传杯,两边将校一片大叫:“今夜马元已落圈套,死无葬身之地!”
马元听得大怒,跃身而起,提剑赶上山来。及至山上来看,见火把一晃,不见了姜子牙。
马元睁睛四下里看时,只见山下四面八方,围住山脚,只叫:“不要走了马元!”
马元大怒,又赶下山来,又不见了。
把马元往来,跑上跑下两头赶,只赶到天明。把马元跑了一夜,甚是艰难辛苦,肚中又饿了;深恨姜子牙,咬牙切齿,恨不能即时拿姜子牙方消其恨。自思:“自回营,破了西岐再处。”
马元离了高山,往前才走,只听的山凹里有人声唤叫:“疼死我了!”其声甚是凄楚。
马元听得有人声叫喊,急转下山坡,见茂草中睡着一个女子。马元问道:“你是何人,在此叫喊?”
那女子道:“老爷救命!”
马元道:“你是何人?叫我怎样救你?”
妇人答道:“我是民妇,因回家看亲,中途偶得心气疼,命在旦夕,望老爷或在近村人家讨些热汤,搭救残喘,胜造七级浮屠。倘得重生,恩同再造。”
马元道:“小娘子,此处那里去寻热汤?你终是一死,不若我反化你一斋,实是一举两得。”
女子道:“若救我性命,理当一斋。”
马元道:“不是如此说。我因赶姜子牙,杀了一夜,肚中其实饿了。量你也难活,不若做个人情,化你与我贫道吃了罢。”
女人道:“老爷不可说戏言。岂有吃人的理?”
马元饿急了,哪里肯听?赶上去一脚,踏住女人胸膛,一脚踏住女人大腿,把剑割开衣服,现出肚皮。马元忙将剑从肚脐内刺将进去。一腔热血滚将出来。
马元用手抄着血,连吃了几口;在女人肚里去摸心吃。左摸右摸捞不着,两只手在肚子里摸,只是一腔热血,并无五脏。
马元看了,沉思疑惑。正在那里捞,只见正南上梅花鹿上坐一道人仗剑而来。
双抓髻,云分霭霭;水合袍,紧束丝绦。仙风道骨任逍遥,腹隐许多玄妙。玉虚宫元始门下,十仙首会赴蟠桃。乘鸾跨鹤在碧云霄,天皇氏修仙养道。
话说马元见文殊广法天尊仗剑而来,忙将双手掣出肚皮,不意肚皮竟长完了,把手长在里面,欲待下女人身子,两只脚也长在女人身上。
马元无法可施,莫能挣扎。马元蹲在一堆,只叫“还望饶命!”
文殊广法天尊举剑才待要斩马元,只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
文殊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服,面黄微须。道人道:“稽首了!”
文殊广法天尊答礼,口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
道人说:“元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Fa师。
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封神榜’上无马元名讳;此人根行且重,与吾西方有缘,待贫道把他带上西方,成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贫道不二门中之幸也。”
文殊广法天尊闻言,满面欢喜,大笑道:“久仰*,行教西方,莲花现相,舍利元光,真乃高明之客。贫道谨领尊命。”
准提道人向前,摩顶受记道:“道友可惜五行修炼,枉费功夫!不如随我上西方:八德池边,谈讲三乘*;七宝林下,任你自在逍遥。”
马元连声喏喏。准提谢了文殊广法天尊,又将打神鞭交与文殊广法天尊带与子牙,准提同马元回西方。
且说广法天尊回至相府,姜子牙接见,问处马元一事如何;文殊广法天尊将准提道人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又将打神鞭付与姜子牙。赤jing子在傍,双眉紧皱,对文殊广法天尊道:“如今殷洪阻挠逆法,恐误子牙拜将之期,可怎么办?”
正话间,忽杨戬报:“慈航师伯来见。”三人闻报,忙出府迎接。慈航道人一见,携手上殿。行礼已毕,姜子牙问道:“道兄此来,有何见谕?”
慈航道:“专为殷洪而来。”
赤jing子闻言大喜,便道:“道兄将何术治之?”
慈航道人问子牙道:“当时破十绝阵,太极图在么?”
子牙答道:“在此。”
慈航道:“若擒殷洪,须是赤jing子道兄将太极图如此…。”
赤jing子闻言,心中尚有不忍,因姜子牙拜将日已近,恐误限期,只得如此;乃对姜子牙道:“须得如此,方可成功。”
且说殷洪见马元一去无音,心下不乐,对刘甫、苟章道:“马道长一去,音信杳无,定非吉兆。明日且与姜尚会战,看是如何,再探马道长消息。”
郑伦道:“不得一场大战,决不能成得大功。”
一宿晚景已过。次日早晨,汤营内大砲响亮,杀声大振,殷洪大队人马,出营至城下,大叫道:“请姜子牙答话!”
左右报入相府。三道者对子牙道:“今日公出去,我等定助你成功。”
子牙不带诸门入,领一枝人马,独自出城,将剑尖指殷洪,大喝道:“殷洪!你师命不从,今日难免大厄,四肢定成灰飞,悔之晚矣!”
殷洪大怒,纵马摇戟来取。
姜子牙手中剑赴面相还。兽马争持,剑戟并举。未及数合,子牙便走,不进城,落荒而逃。
殷洪见子牙落荒而走,急忙趕来,随后命刘甫、苟章率众而来。
说姜子牙在前边,后随殷洪,过东南,看看到正南上,赤jing子看见徒弟赶来,难免此厄,不觉眼中泪落,点头叹道:“畜生!畜生!今日是你自取此苦。你死后别来怨我。”
忙把太极图一抖放开。此图乃包罗万象之宝,化一座金桥。姜子牙把四不相一纵,上了金桥。
殷洪马赶至桥边,见姜子牙在桥上指殷洪道:“你赶上桥来,与我来战三回合?”
殷洪笑道:“连吾师父在此,吾也不惧;又何怕你之幼术哉。我来了!”把马一拎,那马上了此图。
话说殷洪上了此图,一时不觉杳杳冥冥,心无定见,百事攒来。心想何事,其事即至。殷洪如梦寐一般,心下想:“莫是有伏兵?”果见伏兵杀来,大杀一阵,就不见了。
心下想拿姜子牙;霎时姜子牙来至,两家又杀一阵。忽然想起朝歌,与父王相会;随即到了朝歌,进了午门,至西宫,见黄娘娘站立,殷洪下拜;忽的又至馨庆宫,又见杨娘娘站立,殷洪口称:“姨母。”杨娘娘不答应。
此乃是太极四象,变化无穷之法;心想何物,何物便见;心虑百事,百事即至。只见殷洪左舞右舞,在太极图中如梦如痴。
赤*看看他,师徒之情,数年殷勤,岂知有今日,不觉嗟叹。只见殷洪将到尽头路,又见他生身母亲姜娘娘大叫道:“殷洪!你看我是谁?”殷洪抬头看时,“呀!原来是母亲!”
殷洪不觉失声道:“母亲!孩儿莫不是与你幽冥中相会?”
姜娘娘道:“孽障!你不尊师父之言,要保无道而伐有道,又发誓言,开口受刑,出口有愿,当日发誓说四肢成为飞灰,你今日上了太极图,眼下要成灰烬之苦!”
殷洪听说,急叫:“母亲救我!”忽然不见了姜娘娘。殷洪慌在一堆。只见赤jing子大叫道:“殷洪!你看我是谁?”
殷洪看见师父,泣而告道:“老师,弟子愿保武王灭纣,救我一命!”
赤jing子道:“此时迟了!你已犯天条,不知见何人叫你改了前盟。”
殷洪道:“弟子因信申公豹之言,故此违了师父之语。望老师慈悲,借得一线之生,怎敢再灭前言!”
赤jing子尚有留恋之意,只见半空中慈航道人叫道:“天命如此,岂敢有违。毋得误了他进封神台时辰!”
赤jing子含悲忍泪,只得将太极图一抖,卷在一处;拎着半晌,复一抖,太极图开了,一阵风,殷洪连人带马,化作飞灰去。一道灵魂进封神台来了。
正文第三百七十七章孔宣收金翅青辰寻造化
话说殷洪丧命,当夜便被苏护得知,与西周里应外合,将殷洪带来的四将给剿灭,归顺了西岐。
苏护叛国投敌之事,被汜水关总兵韩荣报到朝歌,皇后苏妲己首先受到波及。
妲己在御屏后面,闻听此言,蛾眉微蹙,不宣而入,来到纣王御案前,双膝跪下,两泪如珠,娇声细语泣奏报道:“妾在深宫,蒙大王恩宠,粉骨难消。不知父亲听何人唆使,反降叛逆,罪恶通天,法当诛族,情无可赦,愿陛下斩妲己之首,悬于都城,以谢天下。
天下百官万民,知道陛下圣明,乾纲在握,守祖宗成法,不会因为私情而枉法,必定称颂大王圣明。”
说完,将香腮伏在纣王膝下,相偎相依,悲悲泣泣,泪如雨注。
纣王见妲己泪流满面,娇啼宛转,真如梨花带雨,啼春娇鸟。
纣王见她如此,更觉动情,用手挽起,口称:“御妻!你父反叛,你在深宫,如何得知,何罪之有?赐卿平身,不要悲戚惭愧,有损花容。纵使孤江山尽失,也与爱妾无关,快快起来。”
妲己破涕为笑,叩首谢恩。
当真是:牡丹花下死,社稷也可弃!
不可救药,成汤气数已尽。
最后朝议决定派遣三山关元帅张山讨伐西岐。
结果,西岐羽翼初丰,张山不敌,被邓禅玉一手五光石打的鼻青脸肿,疼痛难耐。
正忧愁之时,蓬莱岛羽翼仙下山来助成汤。
此人生的形容古怪,尖嘴缩腮,头挽双髻,徐徐而来。头挽双髻,体貌轻扬。皁袍麻履,形异寻常。嘴如鹰鸷,眼露凶光。葫芦背上,剑佩身藏。
蓬莱怪物,得道无疆。飞腾万里,时歇沧浪。名为金翅,绰号禽王。
第二日搦战三路雷震子,中三路杨戬、哪吒、黄天化,下三路土行孙,把羽翼仙围在核心,好一阵恶斗。
哪吒见羽翼仙孤木难枝,祭起乾坤圈打来,金光灿灿,看不真切,正中羽翼仙甲胄,打得羽翼仙一个踉跄;道人把眉头一皱,正要脱身逃走,被黄天化回身一甩,钻心钉化作一道红芒射来,把道人右臂打通。
又被土行孙提着镔铁棍把道人腿上打了数下,泛紫红肿;杨戬又祭哮天犬,大如白象,血盆大口恨恨咬下,把羽翼仙颈子处拽下一口肉,羽翼仙四下吃亏,惨叫一声,借土遁灰溜溜的逃走了。
羽翼仙负伤回商营,咬牙切齿,钢牙咯咯作响,心头却是大怒,要给西岐一个教训。
姜子牙得罪回府,与诸门人众将商议,忽然莫名其妙刮来一阵风,把檐瓦刮下数片来。
姜子牙却是修道之人,知道这等异象往往透露着凶兆,连忙净身焚香,取金钱在上,占卜吉凶。
只见排下卦来,把姜子牙吓的魂不附体,连忙沐浴更衣,望昆仑山下拜。
拜罢,姜子牙披发仗剑,移北海之水,救护西岐,把城罩住。
只见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早知详情,手指一弹,一缕五色彩光飞出,随即不见踪影,而后闭目参道。
与此同时,在九仙山桃源洞内闭目参悟天道的广成子,得到元始天尊的旨意。
望昆仑一拜,旋即下山,往西岐而来。
广成子望着灯火稀疏,漆黑一片的西岐,拿出琉璃瓶,口中念动箴言咒语,瓶底朝天,瓶口朝下,却是空灵神秘,一股清泉飞出,直奔北海。
一泓三光神水来到北海上空,哗啦一声,散开来,洋洋洒洒亿万滴甘露坠落。
滴滴甘露化为水莲,根系开始大面积扩散,牢牢吸附海水,而后花盘之中喷吐泉水,却是直冲天际,汇聚成一条惊天水光,绵延百万里,如同悬挂了一条银河。
有北海无量海水而来,形成晶莹剔透的水罩,成碗型倒扣而下。
广成子一指地面,四方揭谛领命:“把西岐城护定,不可晃动。”
话说羽翼仙心情郁闷,畅饮烈酒,饮至一更时分,命张山收去了酒,出了辕门,现了本像,乃一大鹏金翅鸟。
张开二翅,飞在空中,把天也遮黑了半边。翅遮天云雾起,空中响亮似春雷;曾扇四海俱见底,吃尽龙王海内鱼。
话说羽翼仙飞在空中,望下一看,看见西岐城被北海水罩住,不觉失笑道:“姜尚可谓老迈不堪,不知我的利害,我若稍用些须之力,就连四海顷就能扇干,更何况一海之水。”
羽翼仙伸展两翅,用力一扇,有七八十扇,他不知此水,有三光神水在上面,越扇越长,不见枯涸。自一更时分,直扇到五更时气,那水越涨越高,几乎要淹没羽翼仙的鸟爪了。
这一夜将力气用尽,羽翼仙喘气如牛,血管喷张,却是依旧不能成功,不觉大惊道:“若是再延迟,恐怕到了天明不好看。”
自觉惭愧,不好进营来见张山,一怒飞起来,至一座山洞,甚是清奇。
高峰掩映,怪石嵯峨。奇花瑶草馨香,红杏碧桃艳丽。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苍松,黛色参天三千尺。双双野鹤,常来洞口舞清风;对对山禽,每向枝头啼白昼。
说大鹏雕飞至山洞前,见一道人靠着洞边默坐。羽翼仙寻思:“不若将此道人抓来吃了,以为充饥,再作道理。”
大鹏雕方欲扑来,道人用手一指,大鹏雕扑蹋的跌将下地来。道人探眉擦目,言道:“你好无礼!你为何来伤我?”
羽翼仙道:“实不相瞒,我去伐西岐,腹中饿了,借你充饥,不知道友仙术精奇,得罪了!”
那道人笑道:“腹中饿了,就要食人而果腹,当真是凶恶至极。”
羽翼仙一听,心知不妙,口中惶恐:“还望道者见谅,饶我一次。”手中却是暗聚神通。
趁道人一个不察,便聚起神最'好通打向道人。
那道人却是笑而不语,袖袍微微拂袖,如春风细雨,溪前流水,云淡风轻,便将那神通拂散而去。
羽翼仙一见,心中更知不妙,遂腾空而起,化作本相,向远处逃窜。
那道人也不见其有何过人动作,只是手指一点虚空,那逃窜的羽翼仙便被其抓来,立于掌心之中。
羽翼仙心知遇到了高人,化作人形,跪地而拜:“道长饶命,道长饶命,我在也不敢了。”
那道人忿怒道:“你这孽障,看我是谁?”
言罢,身躯之上却是霞光灿灿,瑞气萦绕,仙气鼓荡于身,朵朵乳白莲花飘洒而下,炫目至极,一股股纯正的区别于道家的仙气,绽放着盎然生机。
这道者却是换了一身装扮,但见其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唇红齿白,头发挽起其上插着五根彩色翎羽,星冠霞衣,穿九宫登云履,背后有赤白金青黑五色神光闪耀不断。
立于其掌心中的羽翼仙一见,登时大叫道:“原来是兄长来此,小弟不知兄长身份,还望兄长恕罪。”
这道人的身份不言其明,正是孔宣!
孔宣一挥衣袖,羽翼仙身躯落下,在落下的途中开始涨大,就地一滚,翻腾两下,起身而拜。
孔宣挥手,托起羽翼仙,言道:“你这孽障,这些年为何不来找我?”
羽翼仙脸一红,怯怯而言:“小弟天性喜爱遨游天地,知兄长拜圣人为师,心中为兄长高兴,不找兄长,却是因为天性导致,害怕因找兄长反而要被束缚,不如一人自在逍遥。”
孔宣叹息一声,这个弟弟却是自小却已分离,其圣母凤凰大神,当年乃遇五行精气,产下孔宣,遇阴阳二气而生大鹏,兄弟之间只怕血脉联系,却未曾见面。
孔宣叹息一声道:“今日若非老师指点吾来此地,只怕还不知何时方能见你。”
羽翼仙一惊,慌忙问道:“不知圣人指点兄长来此寻我,有何贵干?”
孔宣失笑道:“你不必惊慌,当年吾就曾恳请老师作法推演你的行踪,只是老师说你我二人相见时辰未到,故尔不曾寻找,如今老师既然时辰已至,为兄自然来此寻你。跟为兄回去吧!”
羽翼仙有些呆愣:“回哪去?”
孔宣笑道:“自然是跟为兄同回师门。”
羽翼仙低头不语,眼眸之中光芒闪烁,显示出其不平静的心。
金翅大鹏鸟喜好自由,以龙为食,自然怕进了道场后,受到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若是如此,让其如何能忍?
孔宣知其心中在想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师虽说是圣人之尊,但为人很是温和,师门之间也不曾有那么多规矩,只需尊敬长辈,同门友爱便可!而且师门很大,方圆最起码有亿万里,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