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演员们是喜欢这一行的,因为有市场,就有钱赚,有需求,就有人来满足,在山区,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但是,在这个地方,在外打长工的少,打短工的多,因为这里出茶,有采茶的时间的限制,就没办法离家太远,当然,也有跑远一点的,大概在非洲或者其他比较落后但是好挣钱的地方,活跃着一支木匠的队伍,大多数不是在外做桌椅板凳,像非洲,他们大概没有用家具的习惯,所以,只有亚洲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演员的组合,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玩也玩了,钱也挣了,反正音响特别震撼,声音不好的,被音响一扩大,还不错,把人震晕了,也就分不清谁谁谁了,这时候,就会拍巴掌,鼓掌,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唱得不错,他们自己也受到了鼓励,下次就会唱得更好了。

    自从信了上帝,德志觉得他们唱的不好听了,歌词比较难以接受,大概的意思就是爱我的我不爱,我爱的不爱我,一些情歌,一些思念,一些对父母的孝敬,还有一些师生、朋友的友情,再就是一些草原或者高原上的少数民族的歌曲。经过改编就成了一首新歌,当然,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多年,演绎很久了,就成了人们的最爱,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演员也要吃饭,一个小孩子看到演员们在吃饭。就好奇地问:“哎呀。叔叔阿姨你们也要吃饭啊,我还以为你们不吃饭呢。”

    大家一听,哄堂大笑,甚至盖过了外面的音响发出的声音。这时候。有人说:“好吧。我算是佩服你了,你想怎么样,这是谁的孩子。怎么没人管呢?”

    大家一看,说这话的是团长,这个所谓的剧团,其实就几个人,团长是男的,比较年轻,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其他的,更年轻,只有二十出头,这帮年轻人组合了一个剧团,生意比较好,到处都有请,因为乡村里已经有了风俗,就是说,在这个地方,迎来送往的事多得很。

    “团长,这是隔壁的小孩,今年才四岁,不会说话。多多原谅。”梁马江说。

    梁马江其实和邻居的关系相处得不错,特别是这个孩子的母亲,非常合得来。

    说起来是母亲,其实也才二十出头,可是孩子已经四岁了,看来,十几岁就当了妈妈。

    她是外地人,没有本村的户口,这个和梁马江一样,基于这样的相同的身份,两个人走得很近,特别是她长得不差,哪怕是生了孩子,条子还挺顺的,这么一个女人,竟然还不是心甘情愿嫁给现在的丈夫的。说起来是丈夫,实际上在一丈之外,说起来是自愿的,实际上是被迫的。

    总之,她嫁过来,男的在这里盖了房子,要说,这个男人也不简单,不是本村的人,竟然有了宅基地,这就是说,有了宅基地,就有了房子,有了房子,就有了妻子,有了妻子就有了孩子,有了孩子就有了家。

    在这个时候,就是要让他做到家中的红旗不倒,外面的彩旗飘飘,这样才够男人味儿。他做到了,比梁马江做得更好。梁马江这是小角色,他才是狠角色。

    这个女人可就是被迫的,她是被贩卖的,本来在家里上学,还没毕业,就听信了她现在老公的话,跟着她去南方打工,实际上她上了车,才发现有不少女孩子,他们去了南方,把女孩子留在了灯红酒绿的地方,她老公把她带回来,理所当然,让她从女孩变成了女人。

    她才弄清楚她老公是人贩子,专门从山区带女孩子到沿海的色情场所,从中赚钱,她有些姿色,就留下来自己用。当然,她很不愿意,可是她老公有一大堆钱在她面前,并且已经被破了身,想要逃跑,估计也没人要,她老公还是比较厉害的,在黑道上有人,能跑到哪里去?他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特别是他知道她家在哪里,以杀了她全家来威胁,他只好就范,没办法只好认命。

    后来,她老公通过关系,在这个村子找到一块地,盖了房子,当然,其中有什么问题,还不知道,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都清楚,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小集镇了,什么人都能来,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他有些手腕,和来支书的关系处理好了,在这里盖房子,应该没问题。加上政府很想有人搬过来,建立新农村,本地人都不愿意搬,嫌补贴少了,再说,人都到了平地上,种田就麻烦了,还要爬山到很远的地方,来去都不容易,不如在山上住着还自在些,最关键的问题是,补贴的钱少了,划不来。

    他给她下了种,盖了房,让她住着,然后就离开了她,去继续做他的生意,这个生意很有市场,赚到很多钱,公安局也抓了他,可是,他的老板很有势力,不久,就将他取保候审,后来不久,他又开始做了这种生意,害了不少女孩子,当然,他也不甘寂寞,在做这个生意的时候,还弄了一些女孩子,不过,她没有意见,只要有钱就行,明知道这是火坑,可是,跳不出来,她在家,和同样没有户口的梁马江就成了好朋友。

    她打麻将认得了梁马江家的媳妇,然后,到她家借东西,再还东西,一来二往,就熟了,然后继续和他保持着联系,就这样,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好。梁马江有色心,可是他老丈人很厉害,暂时没有色胆,看看美女在隔壁的房子,自己身边是一个吊睛大母老虎,也不敢惹,担心他的老丈人杀上门来,将其问罪。要知道,他是上门女婿,都要听老丈人的,不听话,就要被修理,这是真的。

    这是一个什么行当,谁也不知道,梁马江只晓得她有钱,于是就经常找她打麻将,她在打麻将方面要差劲儿,不过,她有钱,愿赌服输,输了就给钱,不拖拖拉拉的,在打牌的时候,有男人的性格,比较合适,大家都喜欢,很豪爽。没有钱,就找她老公要,反正后来她生了儿子,她老公在外面也没听说有女人为他生了一男半女,妻以子贵,身份已经升了起来,也就无所谓。

    她有儿子,自然就身价百倍,她管不了丈夫,在一丈之内是她的夫,一丈之外就难说了,不是她的,是万人的夫,资源有限,奇货可居,她见怪不怪,一个女人,难道还想逆天?这个是没办法的事。

    夫妻之间就该这样,充分相信,能在一起就在一起,女人当然欢喜,不在一起,男人只要能赚钱,当然,男人没有钱,也不会变,因为,男人就是男人,没钱的男人,女人不沾,如果硬粘,也是闲得无聊,可能是富婆一枚,这样的女人,可能是倒贴,不会真心为他付出,不过,是有了钱,想要充当一下当富婆的感觉,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能让磨推鬼,这个钱的力量十分巨大,让男人变得凶恶,让女人变得妖娆。

    梁马江图的就是这个,可以让他自己从那个小女人身上弄来不少的钱。(未完待续。。)
第415章 钱和房子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小女人是被害人,可是,因为有了钱,又有了房子,也就不会再图什么。再说,平时打打麻将啥的,日子过得倒也消停快乐,没有啥了不起的,很是开心。当然,另一方面的问题,就不属于在这里讨论的范围了。

    德志看到那个女人也送了礼,大家都清楚她老公是干啥的,家里穷得只剩下钱了,在外头名声不太好,只有拿钱来买名声,上礼也比别人多几倍,只要拿钱能换回好名声,她怎么不愿意,包括跟梁马江打牌,出手也很大方,不是抠抠掐掐的,大家都公认她是个富婆,有钱没地方花,正是为钱而苦恼。

    人家都是为钱苦恼,大多数是为没有钱苦恼,小部分人是因为钱多而苦恼。当下,大部分穷,穷在没有思想和信仰上,大部分富,富得只剩下钱,没有了信仰和道德,为了钱宁愿放弃人格和尊严,这个小女人其实是个受害者,不过,心底的良心起了作用,在这个时候,没啥好做的,就是拿钱到处来买好名声,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前嫁过两个丈夫,觉得死了到了阴曹地府,被两个丈夫抢来抢去的,因此她要捐了门槛给寺庙,来赎罪,将来好不被分尸。

    这样想,她就在活着的时候,拼命地挣钱,好买得起门槛,给庙里捐赠。祥林嫂是穷寡妇,买门槛对她来说比登天还难。但是,她就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买个心理的平安,不至于在死了丈夫后,又死了儿子,嫁给第二任丈夫后挨打挨骂,这个女人,在什么社会都有,这个小女人就是一种。不过。她有钱,她老公在外有女人,这是明摆着的事,她的老公按时给他寄钱。当然。现在寄钱。不是用邮递员来寄钱,而是银行卡,把钱打进卡。啥都有了。没钱了,就去乡镇上的邮政所里取钱,还是很有钱。

    有钱,有儿子,有邻舍,也算是满足了,现在就是缺好名声,没有好名声,出门就觉得矮人一截儿,再说,有钱又如何,还不是没地位?所谓的地位和名声,其实就是更高级的东西,在有些地方,其实,这是最稀缺的资源。

    小女人送了厚礼,鲍绍当然很高兴,对她格外好,她也得到满足,在众目睽睽之下,赢得了足够的荣耀,她有钱,不把钱当钱,不问她的钱的来路,只要不是假币,就是英雄,现在很多人就认这个。

    外面的舞台上的音响突然停了,德志仔细一听,是有人点歌,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点歌,是要花钱的,这些钱,就不是主人家得了,也就是说,谁点歌,谁买单,买单的钱交给剧团,剧团靠这个来挣钱。

    主人另外还要拿钱给剧团,在所收到的红包里分出一点给剧团的领队,自然就满足了,这些出场费大概只有几千元,不会超过五千元,加上点歌的钱,大概出场一次,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大概有六七千的收入。

    剧团这两年特别火爆,成了一个敛财的好职业,也比较自由,主人要将红白喜事办得红红火火的,就要投资,不能松垮垮的,也不能毫无生气,这样,人家客人会在背后说三道四的,钱出到位了,享受却不到位,这就是很麻烦的事,实在没有办法。

    剧团的音响戛然而止,主持人开始念名字,谁谁谁祝贺鲍娜金榜题名,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贺词,总之都是一些好词儿,堆上一堆,极力来吹牛,让主人又不感到腻烦,又说的到位,让来往的客人都满意。

    小女人点了二十首歌,花费一千元,五十元一首,比唱卡拉ok要贵,但是,这是真人版的,比较划算,她要的,就是这个气氛,其实,在某些时候,她更看重的是她的大名,有了她的大名,就有了她老公的名声,要知道,丈夫和妻子本来就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只要妻子慢慢地把名声搞起来,丈夫也会跟着沾光,相反,也是一样的道理。

    主持人让鲍娜上台答谢各位来宾,她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可是,这好像是一个必须的环节,主人公就是鲍娜,她今天就是皇上,就是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人不露面,说不过去,大多数交了钱的,连人家的面都没有见到,这是多么掉面子的事啊!至少要做到物有所值就行,花了钱,看看真佛的面,不算过分。

    鲍娜可能有所准备,她很大方地上台了,先道谢,然后,为了表达谢意,她邀请她的父母上台,三个人手拉手,一起向各位来宾三鞠躬,然后分别致谢,大家都表现得很好,没有做作,仿佛经常做这事,看起来都是轻车熟路。

    要说不简单,他们三位都不简单,父母离婚,各自寻找自己的幸福,想必也是阅人无数,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另外,鲍娜经常读书,她的知识特别丰富,学富五车,自然看万事万物都十分豁达,看得很开,没有什么娇柔做作,这是好事。该哭,就哭,该笑,就笑,不需要掩饰。可是,今天在这个场合,大家都很清楚,这是看在礼钱的份上,他们是很愿意花钱买戏看。

    鲍娜现场演唱了一首歌曲,叫《隐形的翅膀》,这是老歌,然而,在鲍娜的嗓子里,唱出来的结果就不同了,她竟然有些哽咽……过你一会儿,很快,就恢复常态,她读过书,很会隐藏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有泪在心里流,有笑在心里乐,现在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懂得掩饰,否则,人家会说你没修养,没有涵养,或者没有什么可以引以自豪的东西。

    她唱完了,大家鼓掌了,他们就下来了,这时候,是整个活动的**期,礼炮响起来,鞭炮齐鸣,巨大的声响在山谷里回荡,当初二战的时候,日本兵没有打过来,自己人在这里干过仗,当初的炮响,可能还没有现在的响,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搞这样的活动。

    **过后,归于平淡,舞台是大红的雨布覆盖,加上灯光的照射,哪怕天还没黑,看起来不太真实,像是如梦如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这样,可以让大家都带着钱来,带着欢笑走,带着义务来,带着满意走,来了,就是要让他们吃好、玩好,当然,人多没办法玩,只有看看戏、点点歌,高兴一会儿,就该走了。要知道,这里人多,留在这里,主人得了钱,也就想让客人吃好喝好,如果人都不走,恐怕这里就人满为患了。

    大人们都好说,很懂事,吃完了饭就走人,留下的,是没吃饭的,还有一些小孩子,特别活跃,在舞台周围玩得开心极了,跑来跑去的,知道今天家长没有办法管束他们,在人多的场合,一般都会给他们面子,他们抓住了这个弱点,他们就肆无忌惮了,当然,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可以撒野,让自己的本性显露无遗,这才过瘾。

    台上唱戏,借着大喇叭,传的很远,从两公里之外,都听得很清楚,到了两公里之内,越来越清楚,到了附近,更是了不得,连茶杯都震撼了,声音再大一点,玻璃杯子就会断裂,就像《功夫》里的那个老板娘,那一嗓子,就是功夫,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来去的车辆见了这种情况,只好减慢速度,因为有孩子经常穿越马路,跑过来跑过去,很是危险。(未完待续。。)
第416章 吃什么饭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家长们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吃饭,让孩子吃,孩子又不吃,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些小朋友,玩的时间都不够,还吃饭啊?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平时都见不到小朋友,各在各的山头,老死不相往来,其实知道山那边有人,就是没有见到,今儿好不容易见到,不仅大人们开心,小孩子更是开心。

    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人过来,将鞭炮放开,拖得老长,然后点着,那些鞭炮开始噼里啪啦地响起来,这些鞭炮,其实就是一种浪费。听尹懋说他们村里有一位孤寡老人,姓项,虚荣心特别强,本身是在吃低保,没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在大年三十晚上,买了一挂鞭,开始噼里啪啦地放,自娱自乐,人家家家户户都是高朋满座,或者家人团圆,他的家却冷冷清清,想想也不是个滋味儿。

    这个人放了鞭炮,果然,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看到了一桌酒菜,直奔主题,开始大吃大喝起来,要礼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况且刚才放了一挂鞭,那鞭炮的价格也不菲,能买四碗面,这也值了,鲍绍没注意,他从台上下来,听说此事,微微一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要斤斤计较,图个喜庆和吉利,他来,是给我面子,我很高兴,不要多说了。”

    大家都很佩服鲍绍说的话,意思就是说他来了捧个人场。带钱来了,就是捧个钱场,总之来了就是好事,不见得是坏事。

    还有人上来,没有空位,在外看戏等,等到有人腾出位置,梁马湖来邀请,他再进去,够一桌人。就进去。然后,吃完饭的,到刚才看戏的位置坐着,聊天。叙旧。有的有事先离开。最近,办学酒的比较多,赶了这个场。还赶下个场,都是送钱的,一年下来,光送礼的礼钱,就很多,这是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戏还没结束,然后是小朋友上台,开始拿着话筒瞎唱,总之都是玩,在台下玩,在台上也是玩,剧团负责人也让他们去玩,刚好,可以让他们休息休息,流星歌曲唱来唱去的,还真有点麻烦,唱多了,就觉得腻烦,就像孩子总在旁边喊着爸妈一样,喊一会儿还行,喊多了,就觉得有些累。

    喊的人不觉得,听的人就感到很明显。

    这些小孩子就在上面蹦蹦跳跳的,至于唱的水平,是另外一回事,贵在参与,实际上孩子们是最率真的,童声最好听,只要有孩子,世界就是美好的,只要有婴孩出生,就说明上帝还不想毁灭人类。所以,不要小瞧小孩子,没有小孩子,人就会死了,世界末日就到了。

    孩子的演出没完没了,连喝水也没空,大概都没有尽兴,在团长的吩咐下,他们才恋恋不舍地下来了,离开舞台,他们还没有结束表演,仿佛演出永远都在进行,在台下,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停歇的时候。

    到了傍晚时分,灯的威力慢慢地显露出来,看上很美,灯光弄得好,看起来就特别亮,闪烁着摇曳的光,和来往车辆的尾灯,红色、彩色和白色蓝色的单纯的色交融在一起,显得格外漂亮。

    演员的唱功十分了得,看来,熟能生巧,这是一个道理,非常说得过去,就像卖油郎能让油穿过铜钱的眼儿,也像武士能够百步穿杨,这些功夫都是十分了得的。

    德志也想参加一个班子,可惜现在不能去,他还在机构上班,这也是一个班子,说起来,还能再混两年,等机构散了,再说吧,他现在在基层,裁员也是从上面开始,如果先从基层开始裁员,就像三角,基础很重要,这个基础一动摇,就会让机构成为如风雨中的孤舟一样飘摇不定。这是真的,裁员从上头裁,是应当的,从中间裁,也行得通;要是从底下裁,那是十分错误的。

    如果裁员从底层开始裁,说明领导的脑袋差劲儿,好像线路搭错了火,造成线路短路,肯定要出问题。

    但是,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不要指望机构决策层十分英明,万一这样做了,德志也没办法,那么,机构不留,自己也没办法,那就自谋出路,只有这样了,如果有哪个戏班子或者剧团要德志,德志也愿意去,要唱,他的歌声不是很美,要是弄乐器,他还稍微懂得一点。

    看到这个样子,他心里很冲动,就像当初送小时候的伙伴到火车站,看到有那么多的新兵,齐刷刷地在火车站等车,他就有一种冲动,很想跟着队伍走。可是,想法归想法,部队不见得会要,另外,到了部队上,不见得一定会得到成长,而且是有效的成长。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还有些冲动,有些幼稚,他的想法就是随心所欲,不想受到别人的指挥,到了这个机构,其实,他最想要的,就是自由,到了剧团,也是自由,到处跑,为了艺术,为了观众,为了让服务对象满意,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晚上的客人不算多,到了夜里十点的时候,戏班子开始收拾,他们的日程已经安排满了,未来一个月,天天都有演出任务,德志看到他们赚钱,心里也痒痒的,过去都看不起唱戏的,说是下九流,其实,唱戏的到了解放后,就成了人民艺术家,抬高了地位,说实话,还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符合神爱世人的理论。

    架子看起来很丑,但是,这些铁架子、钢管,组合在一起,就有骨干,再加上装饰,也就很是那么一回事了,说不上美轮美奂,可也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布景,一个好的舞台,这么一个好东西,的确是不错的,特别是在山区,像这样的移动的舞台,要想像装修的房间那样漂亮,还真麻烦,不是那回事。

    铁架子上了车,还有礼炮,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上了车,演员们纷纷卸妆,然后,坐上了中巴车,一起离开,留下的架子、灯,还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交给别人来打理,这些拆卸工作,交给的工作人员,很厉害,也合作多年,团长十分信任,不担心他们会把铁架子拉走卖掉,因为,还有一些车费和人工费(劳务费),都还没结算,算来算去,这些费用也不菲,甚至超过设备的钱。

    购置这些设备,花钱不少,可是,也有不少人都清楚,这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人都知道购买设备,不是人人都参与的,到底值多少钱,还真不好说,这些可能是老板的发家的东西,是基础,没有这些,可能就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观众来看演出,没有啥看的,观众的兴趣就没有了,兴趣没了,人就走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的没有人说,坏的被人传说得很远。

    很多人都喜欢打探别人不好的消息,坏的消息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好消息却没有人来传扬,大概这是人的通病,觉得好的没啥好说的,都差不多;坏的各有各的不一样的地方,这才引起大家的兴趣,越传越远,越传越玄乎,这是和人的猎奇的心理是分不开的。

    夜深人静了,拆卸舞台的师傅们,将铁架子都装上了车,开走了,大家都很开心,鲍绍也开心,帮工的都回家去了,喧闹的一天,到此结束,但是鲍绍一家还没有睡意。

    他们家仍是灯火通明的,德志上床睡觉,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他们还没睡觉,难道他们还沉浸在喜悦当中吗?(未完待续。。)
第417章 两栋房屋(大结局)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德志听到他们在争论什么,这两栋房屋实际上是一栋屋,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

    德志在想,这个村有点奇怪,明明是不穷,还要来扶贫,看看他们,都很有钱,曲终人散后,一家人为了钱,竟然在一起算账算到半夜,估计这次收入差不多有十八万,看到那些钱,相当于打工几年的收入,未免让人伤心,难怪现在要办学酒呢?这在过去是不曾有过的,他们最想知道的,也就是怎样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像接受红包和贺礼,就是最好的回报。

    特别是像这样的离婚的家庭,更是如此,为了钱,重新凑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要让大家重新得到一些好处。

    算完帐,鲍娜的妈很有可能就走了,这里的烂摊子,还是交给鲍绍来处理。所谓的烂摊子,就是现在收的钱,将来就是要让他返还,这个也很正常,要知道,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来而不往非礼也,多少都要讲道理。

    德志听到的,就是他们在数算谁没来,谁来了,发出去多少请柬,应该收入多少,实际收入多少,哪些是意外的收获,哪些是外财,那些是损失,算来算去,对着凌会计记载的名单,然后一笔一笔地算,收钱的是董旭柱,他也很清楚,不会弄错,只要不出岔子,不起歪心思,就一定能保证颗粒归仓。不会浪费一角钱的。要知道,现在的分币是没有人在用了,实际上钱越来越不值钱,分币退出历史舞台,实际就是表现之一。

    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角钱,看到的人不少,可是很少有人会弯腰去捡,原因很简单,就是弯一下腰。实际上已经丢掉了尊严。过去歌中唱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实际上是绝版,不可能再发生了。

    德志心想,他们会怎样分钱呢?会不会打架呢?这样想着。他觉得很有意思。他们竟然没有打架。也没有争吵。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当然,开户名用的是孩子的名字。就是鲍娜。鲍绍保管银行卡,密码由鲍娜的妈保管,这样,可以保证鲍娜的利益。

    鲍娜的学费和生活费,每个月都打到鲍娜所在学校的账户上,平时的零花钱,打入鲍娜所在地的开户银行户头上,同样,也是鲍娜的名字,这卡只是零花钱,没有多的,也没有少的,够用就行。鲍娜不爱乱花钱,买学习用品,买书的花销比较大。

    这些投资,任何父母都喜欢,只要对学习有好处就行。学习好了,就有希望将来有个好的出路,在当下的中国是这样。

    暂时这样安排,三方都没有意见,鲍娜对他们和好如初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不过,她也看清楚了人是很聪明的,对于共同的利益,大家都会克服困难,能够暂时团结一致,当达到了目的,就该分道扬镳,不存在共同来分享胜利的果实和喜悦。

    第二天,德志本来想去看看他们,又不好意思,因为他和尹懋都没有送礼,没有送礼还去白吃了饭,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见了面就觉得难为情。他们这样想,就没敢前往,德志看清楚了,那些红色的折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来宾的姓名,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债权凭证,这些东西让人们都清楚,谁借来多少钱,到时候还要偿还。

    鲍娜的妈很聪明,事情一完,拍屁股走人,去到大西北,远离这个是是非非的地方,免得被人议论,人言可畏,越在其中,越陷得深,不如趁早抽身,溜之大吉。

    鲍娜也要走,她要去上学,至少四年,然后毕业,至于毕业是等于失业,还不可知。

    德志没有想到这个,他想的最多的,是自己的前途,失业已经不算稀奇,从来没有失业,才有问题。

    在这个山村,出去了不少人,也回来不少人,打短工的,打长工的,其身份没有变,但是赚钱没赚钱,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家人能够在一起。

    德志心想,人生就是这舞台,有开始,就有结束,这个不奇怪,最终都是曲终人散,各奔西东,这个没办法,时间在流逝,去了就不会回来,但是,留在人的记忆中的,大概就是这些亲情、友情和爱情,最重要的是爱情,其次是亲情,最末的,是友情,如果弄错了次序,就有麻烦。

    鲍拉的妈在事后第三天就离开了村庄,到了她心中渴望的地方,那里有她所谓的爱情,她还要组成新的家庭,为她的下半生做准备,挣钱买房,或者找个老头,有房子,不用买,挣钱装修;或者挣钱给自己留作养老金,谁说得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