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我知道,上官还是在我这里治疗的,现在每天都在打针吃药,估计一个星期后就能拆线了,没有多大的问题。”医生说。

    “好吧,我知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想知道你是怎样收费的?”董旭柱问。

    “怎样收费?还不是按规矩收费,这些收费的单价都公示了,谁敢滥收费?”医生说。

    “那就好,只是不要漫天要价,这牵扯到很多关系,如果收费太高,恐怕有些问题,以后的问题很难解决好,会留下隐患。”董旭柱说。

    “什么隐患?”医生喜欢提问,这个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只要有人受伤,他就有进账,别人送钱来,为什么不要?

    “就是打人的一方愿意出钱,被打的一方愿意让打人的一方跟你结算医药费,据实报销。你这边贵了,打人的一方就不高兴,说不定就不给了,打人的一方不给,被打的一方就会不依不饶,问题就变得有点复杂。这就是隐患。”董旭柱说。

    “哎呀,你别跟我说这么多,董主任,你怎么了?平时说话都挺利索的,今天好像有点麻烦,说话都是畏首畏尾的,有什么心事吗?你就简单说,谁是打人的,谁是被打的,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医生问,看来,医生是个急性子,这和医生是慢性子有点区别,难道就是因为他是乡村医生,就格外不同吗?

    董旭柱咳嗽几声,一口痰很恶心地在嗓子眼儿上盘旋一会儿,然后一口飞射出去,在大街上,不知道此时有谁经过,就有可能接受这样的袭击。

    他清了清嗓子,喝了一口茶,他一来,院长就给他沏茶,一点都不敢马虎,认为治保主任大驾光临,就有可能有好事临到,也有可能会得到一些支持,比如,有的患者不讲理,要打医生,只要一个电话,治保主任就骑着摩托车驾到,这就是支持。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鲍国东打了上官,上官受伤后,在你这儿治疗。然后,他要求赔偿,经过做工作,他现在只要赔医药费,别的放弃。鲍国东本来是打工的,他的钱从鲍绍那里出,鲍绍同意赔偿,扣鲍国东的工资,就是这么简单。现在问题是你这里,院长收费不贵,鲍绍就出钱,收费贵,可能不出,因他们都有后台,作为治保主任,夹在中间挺难受的,不过,事情出了,就得要个圆满的结果,不想把这事弄大,尽量让三方都满意。这是来支书明确指示的,不能失败,只能成功。”董旭柱说完,长出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390章 九折药费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院长”算是弄明白了董主任说话的意思了,他如释重负地说:“这事,很简单,在原来的医药费的基础上,我减少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我少收百分之十,算在我头上,不要鲍绍出钱,这样,鲍绍觉得占了便宜,也是好事,还要感谢卫生室,感谢我吧,那么,这个事不就圆满解决了吗?”

    “嗯,太好了,你这样的院长,真应该调到卫生部去当部长,在乡村里当医生真的划不来。”董旭柱说。

    “好吧,我算服了你了,那卫生部也是我能进的吗?再说,我去那里,还不把我给急死?出门就是车,回家就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人,你总记住,董主任,到哪里都不如到乡村里好,到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我在家里好自由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必要到大城市去挤地铁呢?”医生说。

    “这你就不懂了吧,实话告诉你,你要是到了卫生部,还用去挤地铁?你有专门的司机、还有专门的医生,平时都是你伺候人,现在是别人伺候你,有专门人士来照顾你,还有很高的工资及待遇,谁都想去,就是你不想,真是很奇怪的。”董旭柱说。

    “不想去,在这里自由,你拿到那么多好处,就要付出那么多劳动,万事都是相互效力的,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像没到那个级别,就买那个级别的车。恐怕就会受损,这是规矩,凡事都要按照规矩行,越过了规矩,必然受害。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下海开了汽车修理部,见县委书记开的车挺牛的,他也弄了辆开,跟书记的一模一样,书记知道了。就把那家修理部给赶走了。要知道,模仿是有风险的,不要认为一样的车都能开,还是分等级的。”“院长”仿佛对大城市很有成见。

    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大城市。但是。又有很多人愿意留在大城市,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小乡村有小乡村的好处。不能追求一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能整齐划一。

    董旭柱不可能马上做通“院长”的工作,让“院长”离开这里到大城市安家,他只是在恭维“院长”,想让“院长”实践他的承诺,在给上官算医药费的时候,可以打折,当然,买单不是上官,上官只是出本体,至于谁来将本体给装修装修,或者修理修理,这笔费用怎样出,还要探讨探讨。

    董旭柱说:“这样吧,你不去那里就不去,我真的很佩服你的为人,真是悬壶济世的好医生,淡泊名利的好郎中,让人们都喜欢和敬仰的好院长。”

    “停,停,停,我怎么听了这话感到有点别扭呢,是不是在开追悼会念悼词呢?”“院长”说。

    “哈哈,你真逗!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绝不虚假。”董旭柱说完,就要告辞。

    “院长”也不留他,就让他去了,董旭柱说的话有些言过其辞,不过,听了之后,“院长”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个董主任,还真会说话,难怪当上了治保主任呢,要知道,在人才济济的柏松村,想要出人头地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董旭柱一走,“院长”开始骂了:“这小妮子,又野到哪里去了,马上有人来打针,这可怎么办呢?”

    他嘟囔着,开始拨打电话号码,可惜,他没记住护士的电话,又到处找,后来在挂历上找到了那些数字,数字明明白白地记载在挂历上明星的白白的大腿上,不知道是谁写的号码,竟然这么有才!

    不过,“院长”很快就发现,那些数字的书写习惯和字体,都十分熟悉,他一拍脑袋,自言自语道:“这不是我自己写的吗?看来,真的需要去中央当部长了,要知道,这些人都希望升官发财,原来到了一定的程度,做官做到一定的级别,就有专门的秘书,帮助联系人了,这是多么好的事,至于看病、出行、甚至购物、健身,都不是问题,都有专人伺候,这种好事到哪里去寻?”

    这位老“院长”在对自己说话,还没开始拨打号码,护士从外面进来了,“院长”本来想发脾气的,可是一看那小妮子,那种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活泼无邪的样子,顿时就消了气,要知道,如果生气,赶走了小丫头片子,恐怕这个卫生室就要关门大吉了,自己也该卷铺盖回家,和其他老人一样在太阳的照耀下,在墙根下,和别的老头老太太们聊天晒太阳,打盹,闲看那些人来人往。

    这就是退休后的生活,哪里有在这里给别人看看病、号号脉,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好?要知道,郎中是越老越值钱,越老经验越丰富,人人都尊敬,而且收入不错,这样下去有多好啊!总比在墙根下晒太阳,捉虱子,放进嘴巴里嚼,然后等死要好吧?

    “院长”满脸堆笑,对小护士说:“你终于回来了,这里真的需要你啊,要坚守岗位,你在这里好好干,我推荐你去深造,将来,你的前途不可估量。”

    “行了,我在这里当护士,是暂时的,早晚我就得走,谁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我的同学在沿海城市,工资都很高,她们在学校里的成绩都不如我,现在人家混得都比我强。”护士说,有些哀怨,不过,对于命运的安排,她也毫无办法。

    老“院长”听了她的话,心如刀扎,他最怕听到这句话,一弄就说要走,一弄就要走,轻不得,重不得,不轻不重也不得,总之是年少无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随便吧,看她的造化,她有本事,可以到美国,谁也管不了,现在要以奉献精神、以医生的职业道德来教育她,恐怕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她并不是党员,要以什么来教育她,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这样好吧,你只要在卫生室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老百姓都记得你的好,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在卫生室做了几年,咋说都是不错的,很多人都认得你,说你是好人。如果你真的要离开,还真的不容易,你要好好地守好最后的岗位,将来走的时候,心里也踏实。你想想看,你的同学在沿海城市,钱拿了不少,可也花了不少,那里收入高,物价也高,房子也贵,水受到污染,空气也不新鲜,人到了那里,可能就变样,至少健康受到了影响,你知道空气和水对人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啰嗦了。你在这里,钱拿得少,但是帮助的人多,另外,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新鲜的,你看看,现在的你和沿海的同学相比较,就知道谁漂亮谁不漂亮了。”老“院长”说了这一通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他说了这话,心里头就很舒服。

    护士听了“院长”的话,想想也有道理,她跑到卫生间,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还真的很漂亮,脸蛋比较好,身材比较匀称,凸凹有致,还是很有风韵的,这样的美女,在沿海那些竞争激烈的地方,可能越来越少了。美女经常加班、熬夜,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黑眼圈,因为休息不好,皮肤变得粗糙,即便使用再高级的洗面奶或者再美容,也无法修复,这里需要来自体内的修复,包括内分泌的协调,还有身体各个地方都保持健康的状态。(未完待续。。)
第391章 一片光明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她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这时候,“院长”说:“你给上官打针,收钱了吗?”

    “没啊,他是老板,还会赖账吗?我都记着呢!”护士说。

    “不错,长大了啊!就应该做个有心人,到哪里都要小心谨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做得好。把账本给我吧。”“院长”说。

    “不就是在墙上挂着么!”护士说。

    “嗯,不过,我提醒你,以后不要把账本挂在墙上了,容易被人拿走,一拿走,想要讨帐,就没有依据,不要在细节上疏忽,不要把自己弄得很被动。”“院长”总是喜欢给护士上课。

    护士有点不耐烦,对“院长”说:“主任,您老能不能不在卫生间门口和我说话?”

    “哦,对不起,对不起!”“院长”一看自己所在的位置,立马意识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是说话没有注意场合,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这可不是好事,万一传出去,或者被人看到,那些好人倒还罢了,要是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看了,传了出去,岂不丢人现眼?那就说不清了。

    护士很清楚,“院长”已经老迈,有心没力,了不起有时候看看带色的网站,也就是意淫,不会付诸实践,因他已经无法崛起。有心杀贼,无力报国,只好将一些刺激的图片保存在电脑,加了密。没想到被护士发现,护士是网络高手,对于摆在桌子上的密码,她轻车熟路,很快就破解。

    原来,“院长”设立密码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忘记,就在开处方的本子上写了密码,然后将便签,锁进了抽屉。他写的时候。用的是圆珠笔,那圆珠笔下水不利,非要在嘴里哈口气,然后在纸上才能写出。写的时候要用力。否则也写不上去。于是他就拼了命写下密码,然后就没有再管,出去了。

    他不知道便签纸上留下了数字的印痕。护士早就在找他的把柄,总在想着报复他,这次机会来了,他很清楚,“院长”有点色心,可没有色胆,也是老迈无力的,这个老家伙非常让人讨厌,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讲话头头是道,做起来总是坑人,不给别人好处,想办法赚钱,不管别人有没有钱,都把刀子磨得快快的。但是,他表面上看着还是慈眉善目的,非常和蔼可亲,是一个好老头。

    护士见他出去,立马看便签,上面很清楚,写的字,历历在目,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她立刻将便签纸撕下来,保存好。

    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她看“院长”上网,就没作声,等“院长”去开会,她就打开了“院长”加密的电脑硬盘,打开一看,简直是不堪入目,她看得面红耳赤,眼热心跳的,过后,她对“院长”就十分鄙视了,觉得“院长”是个衣冠禽兽,表面上看是道貌岸然,心里面其实是男盗女娼,不过,他现在年老体弱,要是再回去二十年,可能就是一条大大的狼,非常厉害,别说一个护士,就是十个护士,也不够吃。

    “院长”退出去,护士继续欣赏自己,卫生室不像大城市的医院,每天都很忙碌,实际上,卫生室有时候忙,有时候闲,在没事的时候,护士就看看书,上上网,和朋友打打电话,时间就过得很快。

    护士其实是本地人,她之所以留在家里,是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留恋这里的人,还有,她需要一个好的推荐信,将来可以深造,转正,调到卫生局,成为有正式编制的人,这样,她就端了铁饭碗,谁都没办法把他弄走了。因为一旦有了编制,就是正式工,进入国家的编制,政府的编制,只要政府在,她就在,福利待遇都有保障。这是后话,她现在还依靠“院长”,就是发现“院长”再多的问题,也不能说什么,只装着不知道,因为评语和推荐,都需要“院长”点头。

    再说董旭柱离开了卫生室,就上山收茶去了,当然,茶农不愿让卖茶给他,他喜欢短斤少两,又给钱给得不爽快,总是拖着,到最后没有办法才给,往往是要了很多次,才被迫给钱,当然,他更重视的,以最小的投入,赚取最大的利润。

    他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就是说第二次给第一次的钱,还能收到茶,老百姓的容忍和原谅还是可以圈点的。还有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人家钱,在又一轮收茶的时候,就给了对方承诺,并且马上兑现以前欠下的茶钱,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地认识他的本性。

    他收了茶往回赶,他担心老婆会说他,当他把茶给了他老婆的时候,就说:“来书记还在等我回话,是解决打架的事儿。”

    “不都解决了吗?怎么没完没了了呢?”他夫人说。

    “不是,刚才是去收茶,没有解决,我还要再去一趟,主要是谈谈赔偿的事。”董旭柱说。

    “好吧,你去吧,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工人他们自己做,也用不着我们帮忙。只要给工资,提供材料就行,别的就不用担心,再就是销路问题,你要多操心,不要指望别人去跑,你自己也要多长点心眼。再就是,在外办事我不反对,你要保证电话畅通,我的电话一定要接,别人的电话接不接我不管。明白吗?”董夫人说。

    “你是我夫人,当然要接,别的不接,当然可以了。”董旭柱说。

    “好吧,不错,不错,你去吧,记得你说的话。”董夫人说。

    董旭柱笑了笑,出门,骑上摩托车,点着了火,然后骑着摩托车走了。他夫人站在门口张望,目送他走远。

    他是小老板,家里有水泥砖加工场,有两名工人,他负责进材料,然后负责销售,还要给工人发放工资,这么一个人,其实,就是私营企业主,他的身份具有多样性,可以是私人老板,可以是村委会的治保主任,也可以是茶贩子。总之,他在想千方设百计赚钱,好对得起自己的老婆孩子,哪怕他有点好色,不过,还是以家为主,没有偏离正道,没有离婚,哪怕自己以上门女婿的身份在女方家生活,也无所谓。

    他骑摩托车骑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来支书家。

    来支书正在家门口坐着,他不喜欢去办公室,没毛病也作出毛病来,在家里坐着比较舒服,都是自己一手缔造的,他年轻时候,做过木匠,家里的桌椅板凳,包括门窗,大都是自己亲手所做,包括油漆,都是学着涂抹,打砂纸,刮腻子,该做的,都是他做,基本上没让他老婆插手。

    他做的家具还比较扎实,用了几十年,除了油漆有些陈旧外,其它的都还是新的。家具掉了油漆,斑斑驳驳的,越用越光亮,特别是椅子,坐时间长了,就很不错,磨得光亮照人。

    他见了治保主任,不怎么理睬,他刚才看到了他骑摩托车带着一包东西,急匆匆往家里赶,来支书很聪明,就是不说破,等他来,他自己坦白,不坦白也行,就是不挑破,要说诚实,还是凌会计诚实,他愿意去担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给来支书添麻烦。来支书很放心,来支书看中的不是才能大小多少,看中的是对自己是不是忠心。

    “你去了,看到‘院长’了吗?”来支书问。

    “去了,看到他了,他说没问题。”董旭柱说。

    “什么没问题?把话说清楚些。”来支书问。(未完待续。。)
第392章 鬼不登门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是这样的,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院长’那里。卫生室要钱要得少,对鲍绍不是压力,他就愿意拿钱出来,也拿得出来钱,这就对了,钱能解决的事,就不要动用人了,那上官是个精明人,也是小老板,才起步,正需要人脉关系,不能太僵化,否则,连鬼都不登门。”

    “‘院长’很小气的,这次怎么同意了?”来支书感觉到他在说谎,不过,又有点像。

    “好,你做得好,效率真高!看来,你负责法律事务、民间调解还是不错的。好好干,将来一定大有前途。”来支书说。

    来支书的话里有话,估计董旭柱心里有鬼,不好意思说出来,他嘿嘿一笑,没再多说,来支书也觉得他再呆在这里,纯属多余,就也不理会他,这时候,手机响了,他们都开始掏手机,董旭柱动作快,结果不是他的手机响,他一出门,手机很快就响,不接听就知道是谁打来的,肯定是他老婆。

    来支书掏出手机,一接听,是省民委工作队队长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们三个已经到了观音镇,大概半小时后到达村子。

    来支书说:“知道了。欢迎!”

    然后就挂了电话,要知道,他根本不会在乎他们来,还是走,他最关心的,还是怎样得到他们的资金扶持,有了钱。就好办事,没有钱,就没办法办事。这是符合正比例要求的。

    董旭柱要走,来支书说:“你别走远了,我告诉你,你在附近转悠吧,等我电话,说不定中午要陪客,你知道,我不能喝酒。稍微喝点。是个意思,这个要完全靠你了。”

    “我不咋样,关键是看凌会计,别看他个子小。可酒量不小。不要小瞧他。”董旭柱说。

    “我很清楚。我当然不会放过他,他也要喝,一定要喝。要不然,就弄不了他们三个。”来支书说。

    “什么?他们有三个,那我们也得有三个,才势均力敌。”董旭柱说。

    “这个不用多说,他们远路而来,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他们吗?再说,这些人都是官场上厮杀很久的,外强中干,早就不像以前那样。根本用不着怕。”来支书说。

    “我不怕,招待他们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必须要完成,能为村里争取项目,是好事,要舍命,才有成效。”董旭柱说。

    “那你要好好地跟你老婆讲,不要在吃饭的时候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地打,有点烦人。”来支书说。

    对于电话监控这个说法,他根本不想多说,但又不得不说,不说的话,来支书心里憋着难受;说了吧,也难受,因他根本不敢跟他老婆说,还不如不说。不说的好处就是,他老婆认为他是乖乖儿,不会构成威胁,只有这样,她才会感到安全,他呢,能得到暂时的平安,没有人来打搅。至于司法战线上的领导,他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应付,不在话下。

    来支书交代完毕,他就离开,来支书继续在家忙碌,他还要到坡上种洋芋(土豆),按说他们两个老人,在家休息不干活就行,他的三个孩子也劝他们不要做事,他们担心的是,老人年纪一大把,再做农活显然受不了,再说,儿女读书当官,都是为了老人的幸福,有钱给老人,老人就不需要做事,但来支书不这样想,他想趁现在还做得动,还要做,等做不动了再说,能挣二分钱,就不用儿女负担二分钱,能减轻一点负担,就减轻一点,这是老人的心愿。

    农村人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能做事还是不要闲着,一辈子都在做事,一旦闲下来,就容易生病,就像千里马喜欢奔跑,一旦不让它跑,它就急躁;鸟儿喜欢飞翔,喜欢自由,如果把小鸟关在笼子里,也就完了,小鸟没有了自由,只好在笼子里哭泣,哪里是歌唱?

    农村人的质朴就体现在这里。来支书是村支部书记,也是普通农民,更是一位丈夫,他妻子断了胳膊,做事不得力,作为支书,就要多做一些,这个对来支书来说,没有多大的问题,他更喜欢做事。每天睡觉的时间也少,不是那种睡到自然醒的人,晚上也看电视,喜欢看的节目就是法制类的电视,对于讲解案例,还是比较真实的,至于其它电视剧,他不太感兴趣。

    来支书种洋芋还有包谷,就是土豆和玉米,目的是喂猪。他喂猪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每年都要给他们送腊肉。在市场上买的腊肉不放心,担心是吃饲料长大的猪,不到一百天就出栏,那样的猪十分可怕,肉是猪肉,可没有猪肉的肉香,以前的猪,要长到一年多,是那种黑猪,本地的,但是,现在的猪大多数是杜洛克的种或者长白猪,大概很快就出栏,肉的鲜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如同嚼蜡。

    来支书的三个孩子住在城里,人在城里心在家里,非常想念在家人,喜欢吃家里的饭菜,这个习惯保留很多年,人的习惯和胃口早就在少年时代养成,一辈子都难改。

    包括腊肉,腌了之后,再进行熏烤,将肉熏干,当然,肉熏干需要一个多月,要不然,就没有了那种腊味。

    来支书考虑得挺周到,就是三个孩子三个家,都是平均分配,一碗水端平,不会让哪个孩子觉得不公平。

    在过年前,猪都杀好腌制好,熏烤好,干干爽爽的,送给孩子们,过年回来,在一起,吃公家的,送到各家的肉,在平时慢慢地吃,一点都不着急。

    当然,工作繁忙的,春节除夕,团年之后,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机关上班,安排的春节值班,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这样争取做到大家都满意,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

    来支书种点庄稼大概就是这个目的,起码可以吃到放心食品,让孩子们都健康,是他们二老的心愿,中国人,为人父母,大概都是为了后代子孙,为了孩子,牺牲得最多,就是不留遗憾,让后代子孙都明白,都纪念,不至于让他们说出不好的话来,哪怕只是在心里说,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来支书种洋芋也只是一会儿时间,他开了头,接下来就是他妻子在地里慢慢地摸索了,庄稼活儿,慢慢磨,就像写作,字斟句酌,都是一种劳动,需要付出心血,不是容易的。学种庄稼,可能比学写作更难。

    种庄稼要考虑气候、土壤、气温甚至湿度,还有种子、农药、化肥的选择,以及发酵的有机肥料,大概都需要仔细谋算,周密的计划。

    另外,种庄稼还需要看准季节,需要选择好种子,甚至植株和植株之间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疏了不行,浪费土地资源,密了也不行,影响生长,最后影响产量,这些细节部分都要注意,否则就没有多好的收获,这比读书看报要难得多。

    来支书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打开电话,是省民委工作队的队长打来的,说他们已经到了。

    来支书说:“我在坡上做事,马上下来,稍等一等。”

    来支书对工作队的同志不抱特别好的好感,但是,他们是省里派来的,级别在那里,来支书多少都要给点面子,要不然,让工作队的人以后也难以在柏松村混,混个一年半载的,也说不定。一般来说,省民委工作队的队员在村里只干一年,一年期满,回省民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安置,有的是官复原职,有的得到了升迁,这都不一定。(未完待续。。)
第393章 基本需要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来支书放下了电话,他已经安排了工作,包括工作餐,应该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不能喝酒,说话还行,跟着一起多说说,还是能对付的。

    他对他老婆说:“老家伙,不好意思,你就多做点,做不了,就回去,猪养瘦点没问题,人瘦了可不是好事。要注意健康,我们不病,就是儿女的福气。”

    “好,你去忙吧,我受的了,人生难买老来瘦,瘦点好,免得高血压、心脏病。”村支部书记夫人说。

    “有你说的,我走了。可能要晚点回来。”来支书说。

    “去吧,去吧,我已经习惯了,你啥时候回来早过?”他夫人显然有些意见。这种意见是没办法的,谁让这么大一个村,偏偏就只有一名书记呢,要是再多两个,不就不忙了吗?

    来支书很聪明,他其实懂得分权的,对于后来的接班人,他还是在逐步培养的。这些人有的出工不出力,像董旭柱主任,但是,有了小事,喊他他也跑得快,处理得也快,遇到大事,他也解决不了,还是交给来支书,来支书帮着出出点子,他负责执行,最后弄得大家都满意,这样,只要大家都按捺住自己的情绪,只要不闹事,表面上的平静也值得肯定,证明村官在发挥作用。

    他从坡上回来,在家里洗了洗手。换了一件衣服,然后将门带上,离开家,到村委会办公室去,他很不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