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莲说:“这样吧,我们现在签约,那汽油的事,还有交通费的事,可以再商量。”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要和刘小姐反映反映这个情况,你要是答应,你给钱!”尹懋说。
显然,机构有内讧了,没有人当领导,就会有这种情况。
这样也好,可以相互揭发,相互举报,相互瞧不起,起了内讧,让外人看看笑话,也显得民主,总比来支书强,来支书说一不二,他就是想要占第一,有了第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和利益。
不过,来支书比较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会兼顾他集团里面各人的利益,比如说他可以分配一些好处给同僚。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足以让人感动。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收买了人心,不会起内讧,至少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出奇地一致。
一般人都觉得,高度一致是好事,至少是一致对外,让别人抓不住把柄,会更好地让别人佩服。
大家基本上商量一致,凌会计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带公章,刚才只顾打牌去报仇去了,没有想到办正事。”
“不会啊,掌管公章,就是掌管大权的人,怎么会把公章放在办公室呢?”何碧芬问。
“事情太多了,每天都忙不完,有空就想打牌。才到乡镇里送报表,带了公章,谁知道报表不行,还要重新补正,在家里办不了,只有回来。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办,总显得比较正式吧。谁行走带个公章,那不是开玩笑吗?”凌会计说。
“说归说,笑归笑,还是要把正事办完。”来支书说。
既然“一把手”发了话,就没有人不敢听,遵照执行就是了。凌会计下楼,楼底下发来摩托车的马达声,声音由近及远,消失了。这边留下的人继续扯着闲话。
没过多久,凌会计回来,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打开信封,往桌子上一倒 ;有一个红通通的东西跳了出来,是村委会的公章,公章据说是牛角的,谁去验证真伪呢?没有人去验证。
只要盖上那个红彤彤的家伙,这份合同就会生效。卖东西的是水管商,买东西的是柏松村村委会。
白鹳村的合同,等以后到了白鹳村后再签,让他们来的意思,就是避免金莲背后告状,实际上尹懋和德志算错了,不该让他们来,他们来,不是不告状,反而会告得更凶。那是后来的事了。
合同是华忠虎带来的,上面的条款是格式合同,经过多次的修改,成为一家独特的合同文本,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增加的内容,根据刚才所谈,加上了一些内容。
此时,尹懋已经和刘小姐取得联系,刘小姐同意了大家的方案,只要不是很贵,不超出预算,是可以考虑技术工的交通费,还有一些汽油费的,不过,买汽油的汽油票要实报实销,由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带回去,经过审核后,可以报销。
这些事都是商量过后才出现的条款,尹懋说了刘小姐的意见,大家终于取得了一致,村委会、水管经销商,还有机构的工作人员代表,四个人都相互谦让,最后,还是让尹懋签了字。他写的字比较清秀,当然,他喜欢签名,这是德志发现的。
越是虚伪的人,越在意这些细节,签字还是能够体现一个人是不是有权的,没权,签的字就无效,有权,签的字才值钱。那些字,当然可以说是一字千金,甚至万金,这个谁说得清呢?
签了字,盖了章,因华忠虎在场,何碧芬没有说一些带色的笑话,当然,看得出,华忠虎在何碧芬面前还有有点缩手缩脚的,很放不开,估计夫妻之间有点问题,不过谁家夫妻之间没有问题呢?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完全有爱,完全完美的夫妻在人世间是没有的。
签了字,太阳也偏西了。凌会计说:“我要回家了,该砍柴了,我的工资少,男人没钱,在妻子面前就会矮一截,不多做点家务活儿,实在对不起妻子和儿女。”
“你是为大家服务的,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没钱,但是有名声。有的人有钱,可是在村里是土豪,不是会计,老百姓都会感激会计,不会感谢土豪。土豪不会为大家谋福利,会计会为村民服务,老百姓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何碧芬说。
这个话让德志感到很意外,这个人真不简单,在外头见多识广,说话一套一套的,非常理解男人。
凌会计哈哈一笑,收好了公章,装进了皮包,据说,那包不是真皮的,因为边上已经磨损得厉害,都掉了漆,去了皮儿,看得很清楚,是人造革的。(未完待续。。)
第313章 践行承诺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凌会计一走,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在一起了,来支书说:“希望早点得到水管。”
德志觉得这人真有意思,还真说得出来,不过,现在像他这样直率的村支书比较少了,人越来越虚伪,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家各自散去,很奇怪,在楼下送行时,华忠虎竟然也开着一部车,他妻子那个何碧芬开着一部车,不同的是,何碧芬有司机,华忠虎自己开。
这两个人很有意思,是感情出了问题,还是没有出问题,只是各自忙碌,没有时间在一起工作?这里面的道理谁都弄不明白。
他们走后,德志他们回到宿舍。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金莲的房间怎样安排呢?三个房间,一人一个,在港岛,这么大的房子应该说是相当奢侈的,可是,在穷乡僻壤的深山老林,就不是奢侈,反而属于相当正常的现象。
当然,不可能都睡在一个房间,也不可能两个人睡一个房间,金莲决不答应,因她在县城那么小的地方就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到了乡下,更是这样。
尹懋为了达到让她每次来就睡旅馆的目的,每次都要向刘小姐进行申请,笑着建议道:“干脆你去睡松树岭酒楼,那个地方也便宜,什么都不用操心,洗漱方便。”
“好啊,不知道刘小姐同意不同意给我报销住宿费。”金莲说。
德志心里骂道。还想报销住宿费?真不是个东西,不知道从机构贪了多少钱,还在乎这十块钱的住宿费?真是笑话。这个女人心深着呢。
尹懋说:“不知道,不知道刘小姐报销不报销,不过,这属于正常开支,应当可以报销的。”
金莲说:“不报销也行,我自己出钱,人是什么,钱是什么。总得要做点牺牲和让步的。”
德志暗笑。越是在台上说得好听的,越冠冕堂皇的,越有问题,恰好是最贪的。这个问题让德志崩溃。对人的罪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的确如此。人不能看他说的,要看他做的。做的比说的更重要。
德志很清楚,人往往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听,做得难看,或者看不到做的,或者根本没做。
金莲就属于这种类型。外面公路上的车辆跑来跑去的,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看到车上的矿石往东跑,空车和商品往西跑。山里的矿石出去,山外的工业品进来,德志感到山里逐渐被工业品污染,人心也在向工业品的出产地的人们靠拢,要想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恐怕还需要付出努力。
在这时候,德志说:“要去就要快点去,去晚了没有房间了。住在柏松小酒店,恐怕不好。”
“为什么不好?”金莲问。
“你看,这里哪里有人?住宿和吃饭一样,往人多的地方跑才是正确的选择,到了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可见有多荒凉,再说,这家主人,就是梁马江他们,根本没有心思经营酒店,一门心思在打麻将上。你住在这里,谁来管你?”德志说。
“说的也是。”金莲说。
尹懋二话没说,拿起电话,拨通了上官的电话,说:“还有房间吗?”
金莲眼睛看着尹懋,觉得有些诧异,怎么还没决定,就打电话呢?尹懋挂了电话,说:“还好,打了电话,我给上官说了,他给你留一个房间,他说幸亏打得及时,再晚点,就不行了,今天的客人特别多,好像是周末到山上来游玩的人增加了。”
金莲听了,觉得有理,就默认了这个行为,不过,她担心的还是能不能报销的问题。她立马和刘小姐联系,问:“下乡后,没有住在村民家,能不能报销住宿费?”
没过多久,刘小姐回复说,像这种情况,只要不超过五十元的一个标间的标准,可以住,要开发票。
可是在上官那里,好像没有住宿费的发票,只有就餐费的发票,一般来说,像这种情况,还没遇到过。
尹懋提出这个问题后,金莲马上追问刘小姐,她很清楚,刘小姐拿她没有办法,她是一个不太注重脸面的人,只要能得到钱,不吃亏,就行。
她问完之后,刘小姐的回复是,当然可以,不过,需要有同事在餐票上签字。
在这方面,德志算是领教了,金莲说什么,刘小姐都会满足,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确地表示出刘小姐的倾向,也就是说,她对金莲是采取宽松政策的,对于别人,就不好说了。当然,对金莲就这样宽松,对金莲的主子,像芭比和齐老师,都是宽松的,这个太明确不过了。
天色已晚,合同已经签订,任务完成,感到很累,不想做饭,就不做饭,大家都想办法自己解决。
中午喝了酒,吃了肉,不觉得饿,饿一饿对身体有好处,干脆就饿着吧,总不至于饿死。
金莲走了,她自己去了松树岭酒楼,到了酒楼她找到上官,上官很忙,就安排她到了三楼的客房,交代了一下,在哪里洗澡,在哪里上厕所,然后指出拖鞋在什么地方,电视怎么开等等。
交代完了,他就去忙了,金莲很高兴,有酒喝,有肉吃,有电视节目看,还可以洗热水澡,上厕所也方便,总之非常爽。
安排好了之后,德志他们也不吃饭,喝了点咖啡,觉得饿,就吃了点饼干,就算一顿晚餐。然后开始学习,当然,没有电脑的岁月里,还是有充分的时间用来学习的。
第二天,他们起床,早餐自己解决,德志吃麦片粥,用开水冲的,他们吃什么,德志不清楚,不过,尹懋喜欢猪油包子,这个和余哥的习惯一致。余哥的胃不好,有胃炎,常年有病,无法治愈,这个病拖累他,不喜欢吃面,这个固然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他是南方人,不喜欢吃面,特别是菜油面、素面,对于肉丝面,他还勉强凑合。
吃饭之后,余哥和金莲回城,然后,他们在城里呆一天,再下乡去白鹳村。
德志和尹懋继续留在村里做事。
村里的任明旺书记室个退休的书记,他没有儿子,有两个女儿,有一个弟弟在江城上班,是当兵转业到那里的,后来退了休,在江城生活,有一个侄儿一个侄女,也留在江城。
他在乡村,有两个女儿,大的在家,小的在乡镇卫生院里,担任一名医生,大女儿女婿可以照顾他们二老,小女儿他们一家过得也挺幸福。
上午,来支书邀请他们去任书记家去,给任书记送先进党员的证书。
来支书安排了一辆车,等尹懋和德志上了车,他们就朝水源的方向走。
德志看着这里的环境很熟悉,他曾数次路过这里,也是上班休假的必经之路,在前方有一个三岔路,从那里可以上山。
任明旺书记的家在山上的空旷处,高处的地方是树林,是他们冬天烤火用材,低处平地上的地方被开垦,经过开垦上肥,成了一块熟地,经过任书记的开挖和辛勤耕作,成为一块丰产地。
这是来支书介绍的。任书记是村里种地高手,懂得很多技术,比如修理茶树,种烟、制烟啥的,都会。按说,烟和茶都属于奢侈品。当然,他们种植这个,属于政府特许的,也承诺给一定的补助,也承诺包销。
那还有什么担心的呢?但是,德志心里就是觉得有点不爽,走过这些年,走过不少村,发现有些村所在政府的确还不能兑现诺言,在任的官员为了短期利益,对农民做了承诺,但是,后来不能兑现,总是欺骗,久而久之,农民对什么都开始怀疑起来。(未完待续。。)
第314章 烟叶茶叶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到了任书记家,他正在整理烟叶,听说今年烟叶的行情不错,他的烟总能卖出好价钱,因他是种地高手。
车在他家院子里停下来,在他家院子里,有一个烟棚,德志问:“这是干什么用的?”
来支书说:“制烟用的。”
德志不便多问,他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其中,农事方面更是如此,非常幼稚。
任书记家在乡村公路边上,比较方便,他的房子后面,还有几幢房子,都是民居,在山窝窝里卧着,有袅袅炊烟燃起,不知道是在准备早饭还是准备午饭。
像他们居住在山区的人,大概都是早餐和午餐一起吃。德志早就领教过了,下了车,任书记笑着来迎接,见了来支书,问道:“这是哪里来的贵客啊?”
“他们是港岛慈善基金会的人,来我们村来解决饮水困难的。”来支书介绍说。
“欢迎欢迎。”任书记仍然满脸堆笑。他的脸上皱褶多,笑起来就像特别名贵的狗的脸,那种狗越丑越值钱,脸上的皱褶越多,丑得很的,看了就笑的,毛多的,像这种类型的狗就值钱。
任书记的脸上的皱褶多,但是不是圆脸,是长脸,又有些像贵妃狗了,脸长,气质不凡,总像在沉思。也就是说,任书记的身上集中了名贵狗的特征。
任书记让大家进入一幢装修比较的房间,上下两层楼。一楼客厅的正中央是电视柜,矮的,上面放在电视机,还不是液晶的,两边摆着假花,是塑料的,德志觉得奇怪,山里的山花那么多,还插假花,令人不悦。
德志喜欢真实的东西。像假花。给人感觉像是清明节祭奠祖先时所献的花,老祖宗可以欺哄,世人也可以欺哄,自己的良心没办法欺哄。要献就献真花。这才显得真实。又不是住在城里的高楼上,没有什么植物,就是养盆花。也需要付心血和努力,否则还真难办。
管他真花假花,他们又不懂,只是为了好看,让来的人觉得这家人在追求美好的生活,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
大家坐定,任书记陪着坐,他的老婆比他矮,身材因着年龄的缘故,开始变得弯曲,不过,她身材不高,显得粗壮,看起来比较结实。
她一脸堆笑,给大家分别沏茶。
从外面进来一个女的,一看长相,有点奇怪,不像任书记,也不像她妈,粗眉毛,大眼睛,身材比较壮实,是典型的干活的农妇,她不知道怎样称呼大家,只是在劝大家吃果子。
她有两个儿子,大的在外打工,小的还在上小学,看来,这个小儿子和她的大儿子的年龄相差甚远。
任书记是退休的老支书,在小村合并为大村(行政村)之前,担任小村的支部书记,对村里很了解,后来小村合并为大村,他的年龄也就到了,就申请退休,可人们都还认为他比较正派,比较怀念他,想让他继续担任支书,他不干,就让侯光祥担任了本地的负责人。
侯光祥是一名卸任的民办老师,为人忠厚,只是怕老婆,家是老婆在当,让他当老师,他就当老师,不让他当老师,他就当不成老师,回家务农,抓点工分,贴补家用,还是可以的。
任书记老了,也不想纠缠一些官场上的事,处在风口浪尖,就急流勇退,回到了起点,回家种地,人勤地不懒,倒还对得起他,让地为他服务,家里的出产也渐渐多了起来,虽说在汉人居住的农村,看不起生女孩的家庭,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歧视还不明显,在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的地方,歧视也不明显,任书记认命了,不再为自己没有儿子而自卑,只是一心种地,没有别的多余的想法来影响他发展农业生产。
现在的土地都承包了,地分给你,你不好好侍弄,恐怕到时候还会有问题。
你欺骗了土地,土地肯定会欺骗你,想要过着比一般人要好的生活,就必须要付出比一般人要多的努力。
来支书说:“你一向勤快,又很热心为你这里的百姓服务,在评选优秀党员的时候,我推荐了你,诺,没想到,很快就批了,这是证书,还有伍佰元奖金,不用去领,我帮你领回来了。”
“那太感谢来书记了,感谢啊,感谢!你知道的,我是最不愿意去乡镇的,来去都得浪费时间,耽误了我做农活,得不偿失啊。”任明旺说。
“不是到乡镇了,是到县里。”来支书说。
“那更不应该去了。到县里起码要耽误两三天的时间,我宁愿不要这个荣誉,也不要奖金,有这个时间,我种出来的东西就不值那些钱,还有,我不用担心晕车。”任明旺说。
“你开玩笑吧,你也晕车,没听说啊。”来支书说。
“我晕车是最近才发现的,原来是不晕车,看来,人一老,病就来了,不是这病,就是那病,零件老化了,该换了。”任明旺书记说。
“我们的年纪差不多,哪里会老多少?你别搞笑了。”来支书不想面对年老的问题,他觉得当书记的时间还年轻,最起码还得当十年支书,要知道,他在全县是最老的支书了,可是,这个事实让来支书无法回避,就以年轻的支书急功好利,把山都卖了,给儿孙留下一屁股债等等,的确让很多人都不相信现在的年轻的支书,而是更加怀念以前的村支书的刚正不阿,一心为公。
这只是相对而言。
他的女儿看起来有些愁容,不爱笑,可能有什么故事,不过,德志不愿意多想,现在哪一个人没有故事呢?包括任书记、来支书,大概都是有故事的人,不过,没有人来写他们的故事,让他们的人生经历留在脑海中罢了,没有橡皮擦,就无法擦去他们的记忆。
任书记问:“这么长时间不来我这里,在忙什么?这两位先生来干什么?在哪里发财?”
来支书说:“村里的事杂乱无章,每天都有事,迎来送往的,非常繁琐,你现在无官一身轻,非常舒服。”
来支书说完,喝了一点茶,德志也喝茶,觉得绿茶非常好,可以除去口臭,他见尹懋不说话,就说:“谈不上发财,只是混饭吃,我们是来村里做事的。”
“这是村里新来的村官吗?”任书记问。
“不是,他们比村官还大。”来支书说。
“那是什么?”
“是省民委派下来的。”来支书说。
“哦,原来是这样。省民委我知道,非常牛的一个单位,在我们村里驻队驻了很多年,有时候还给我们送月饼呢。”任书记说。
“那是小恩小惠,关键是项目款到不了村里来,大河涨水小河满,村里没有,村民就没有,给月饼只是一点点好处。”来支书说。
“那是小事,省民委从小事关心我们,看来,每人分一个月饼,那也得一车月饼送,不简单,我认为不简单,这是献爱心。”任书记说,他停顿了一下,拿出烟来,给来支书点了一支,自己也点着了火,在那里抽烟,抽急了,呛了嗓子,竟然咳嗽起来。
他妻子一见,赶紧拿来了茶,递给他喝,他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这一阵子过去了就好。
他咳了一阵,就不咳了,他说:“这是常年吸烟的人一贯表现,没办法,老毛病了,吃啥药都不行。幸亏大女儿在卫生院,有条件,拿一些药回家,比较方便。(未完待续。。)
第315章 常见现象
ps: ;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来支书的身体比较好,不见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就是头发没了,秃顶,这个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很多人都有。
坐了一会儿,来支书说:“我今天来除了给你发奖外,就是告诉你,马上要在你们组里过水管,希望你出面帮助协调一下,尽量保证项目顺利,不要在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出来。”
“这个你放心,我向你保证,这个没一点问题。”任书记说,“你们来了,就别急着走了,既来之则安之,到了山上,就要守山上的规矩,我请你们在我家吃一顿便饭,谁走谁就是假心假意,谁留下来才是真朋友。”任书记说。
他说了这话,大家都不好意思走了,本来来支书安排好了要去松树岭酒楼吃饭,看到任书记这么热情,也就打消了念头,说:“好吧,我本来不想留的,看任书记这么一说,让我没有了退路,不留下就不是真朋友,这一句话真的切中要害了。”
很明显,他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他老婆也热情好客,这样的人,不当官都难。官员也是人,需要相互尊重,人家下乡来,固然是工作,可工作很简单,就是说说话,走走路,别的,没了。接下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就是吃饭、喝茶,总之,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这才是本质的东西。
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然后再谈信仰等高雅的东西。那是一种提高。实际上,现在的教育就是让人回归现实,抓住最现实的东西,最功利的东西,才算是好人,才算是能人。一切围绕钱说话办事,离开了钱,什么都别想办。
看任书记的老婆,非常热情,嘘寒问暖的。让人有点受不了。不过,德志倒喜欢这样,不管真假,起码装也需要功夫的。这叫素质。不是读书读得多的素质。是待人接物的素质,指望读书人来表现热情好客,那真是见了鬼。恐怕望断天涯路,都望不到一个人影。
既然热情邀请,也就不再推脱,来支书说:“好吧,那就讨扰了你们,又要让嫂子辛苦辛苦了。”
德志说:“不好意思,我们在这里吃饭吗?”
“是啊,我们有规定,不能在村民家里吃饭。”德志说,
“什么规定?这些话听起来耳熟,你们的规定在我们这里行不通。”来支书说,“你大概知道,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懂得变通,恐怕这个人比较死板,没有出息吧?”来支书将德志说了一顿。
来支书的花很有道理,可是德志不知道怎样反驳他,看看尹懋,尹懋眼睛看着别处,似乎在回避这个问题。
德志说:“我们知道,吃饭要给钱,可是我们的工资很少,还要养家人,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既不违反规定,又不让我们出钱。”
“你真是太搞笑了,在我们苗族地区,吃饭是不要钱的。山大人稀,走了一整天,都可能见不到一户人家,谁出门在外带着锅灶厨房呢,都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谁都不要钱,这次吃你家,下次你到了别人家,再吃人家的,都是相互的。不像城里人,住在高高的楼房面,面对面,门对门,都不来往,别说吃饭了,连说句话都难。”来支书说。
他说的很有道理,德志听了频频点头,说:“我们有规定,但我们不是政府部门,做不好就被炒掉,不会换个地方再做,这是我们的局限性,我们一般不会主动到村民家里吃饭,做好了项目,村民感激是正常的,如果吃了人家的饭,人家的心里就不好想,因为人家会想,他们来,是为大家做好事的,凭什么到我家来招待?”
这种想法,是很自然存在的,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也不都是好人,所谓的好人,只是坏得不明显罢了。
任书记的大女儿很少说话,不过,做事比较麻利,她和她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不一会儿就飘出了菜香。在村里,想吃肉,很方便,房梁上吊着的全是熏肉,想吃了就取下一块来,洗干净了,随便弄点土豆啥的,加上辣椒,就是一道不错的菜,一般来说,土豆是他们的主食,做菜做饭都需要土豆,离开土豆,就觉得饭菜缺少了啥,离开了辣椒,就觉得饭菜缺少一道作料味儿,很不好吃。
山里人喜欢吃辣椒,据说是因为过去的山里人缺少食盐,没有盐,饭菜就没了味儿,饭菜都不香,只有辣椒才能拯救一顿美食,这是山里的饭菜独有的味道。
腊肉,也就是熏肉,只有在山里吃才觉得好吃,在平原吃,就少了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水里有漂白粉,还是因为什么,总之,腊肉不能搬家来做了吃,否则就失去了原汁原味。
饭菜很快弄好了,接着,任书记问:“我们喝点陈年好酒吧。”
来支书摇摇手说:“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我的酒量你不是不知道,酒都给别人喝的,让别人喝好了,才有资金进来,才有项目,酒不喝,还在自己家里,不给客人喝,就不行。那是小气,以后就没人来了。我不喝,给这两位客人喝吧。”
“好啊,好啊,既然来了,哪里有不喝好的道理。”任书记说。
“我们是不喝酒的。”尹懋终于说话了。
“少来这一套,你不喝酒?长了一个喝酒的鼻子,还说不喝酒,哄三岁小孩啊!”来支书笑着说。
“我的鼻子?”尹懋惊讶地问。
他这种样子,让大家感到好笑,不过,他自己不笑。其实,他的鼻子和大家长得差不多,只不过他的相貌有点对不起观众罢了。这样一个人,在这里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本来就让人觉得好笑,不说话就觉得好笑,一说话更觉得好笑。
来支书笑着说:“我说你的鼻子喜欢闻酒香。”
德志觉得来支书说这话很有些无聊,不过,在工作之余,说些无聊的话倒也无伤大雅。
这时候,任书记说:“请到里面坐。”
在客厅旁边,有一间房,是通向厨房的,再往前走,就是楼梯,这座楼房才建好,还有很多设施需要完善。
德志上厕所,还需要从厨房出来,然后绕过厨房,再到后面,后面的厕所很简易,简易得德志不想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