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晚,尹懋下了面条,吃面条,是比较好的,对于面条,德志不陌生,来自靠北边的城市,生活习惯已经养成,早晚吃面条,没有任何问题。

    当晚无话,因柏松小酒店楼顶上的太阳能还在发挥作用,当时投资酒店的时候,就预算了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太阳能,太阳能是比较划算的,不用电,就不用掏钱付电费。

    梁马江在楼上放了两个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是没问题的,另外,管理得好,可以负责所有的客人洗澡,管得不好,可能一个人都洗不成。

    不过,尹懋先洗了澡,德志看书,懒得去凑热闹。

    德志洗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洗了澡,很舒服。夜晚也很安静,比在城里强多了。

    德志从来不为睡眠不好担心,他只要上床,就一直睡到天大亮,睡了之后,才后悔,为什么不早点起来读书?要记的单词,还没记住,要看的《圣经》还没看,要做的笔记还没有做。要做的事太多,可时间不够,特别是早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床上了。肠子都悔青了,想明天可不能这样了,到了明天,还是老样子。

    试了很多遍,德志觉得自己算彻底没救了,于是就不把重要的事放在早晨做,早晨要做的事太多了,显不出来重点,只有在晚上做。晚上做的好处是,比较安静,可是,到了某个时候,瞌睡袭来,无法抵抗。德志感到自己的确没救了,算了,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生算了,年轻时候的梦想,都不复存在,只能像四十岁的男人,每晚上洗洗睡算了。

    天明时分,德志听到尹懋在接电话,然后尹懋说:“刚才,来书记说要去看水池。然后算一算水管的长度。”

    德志点点头,心想,这是好事,如果知道了所需水管长度,就可以订购了,但是,前提是要有采购的环节,也就是要到市场上看一看,比较比较,那才行。

    如果没有这个环节,还不行,就没办法向办公室交代,无法向捐款人交代。严格来说,是需要管委会的出去,考虑到车费问题,这事就暂时搁浅,具体怎样操作,还要看来支书怎样说了。(未完待续。。)
第292章 麦片早餐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早餐都是自己解决,德志喜欢吃麦片,就用开水冲了喝,麦片就像压扁了麦粒,在碗中翻腾,冒出热气,透出清香。如果没有麦片,德志就会到街上吃稀饭和包子,在外面吃也行,但要花钱。

    尹懋喜欢吃方便面,袋装的,上次逛超市,他买了五袋方便面,还送了一个可以在微波炉加热的塑料碗,很觉得划算,于是以后就专门买方便面,用那个塑料碗装面,然后用开水冲,再盖上盖子,这就是早餐。从营养学家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早餐都不科学,都没有讲营养,可是,德志捏了捏自己的钱包,瘪的,没办法,只能将就了。想必上帝不会让他饿死。

    吃了早餐,又等了大概一个小时,来支书才到了后院来喊人,德志听到了声音,跑出来往楼下一看,正是来支书的秃头,尹懋也出来了,背着包,带着相机,他下了楼,德志还没想好拿什么,不过,他有相机,德志就只带一杯水就够了。

    下楼来,来支书说:“不远,我们走上去吧。”

    “在哪里?”尹懋问,“如果在侯光祥那里,就需要坐车了。”

    来支书说:“没有,不在那里,到侯老师那儿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这个水池是真正的蓄水池。省民委支持的。”

    德志让来支书走在前面,好带路。他和尹懋走在后面,发现走在后面吃亏,因来支书吸烟,他在前面走,嘴里叼着烟,那烟雾缭绕的,将他自己都熏得睁不开眼睛,现在倒好,他走在前面,烟雾往后跑。正好扑在德志脸上。

    德志故意放慢了脚步。尹懋就在前面了,可以替德志挡一挡香烟的味,等德志走过去,味道基本已经消散了。

    据说现在的中央领导都不吸烟。他们不像才建国的那些干部。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旧上海都流行吸烟。他们为了追求时髦,也就吸了,吸了之后就改不掉。戒不了,没办法。那时候吸烟是时髦,是文明,是一种高层人的表现,现在吸烟就不同,是底层人士吸烟,吸烟吸出了肺病,然后给医院送 ;钱。

    压力大,就吸烟,没有钱,也吸烟,吸了烟,就戒不了,戒不了就常常吸烟,常常吸烟就完蛋了。肺都被烧穿,住院治疗,有点钱,就给了医院,然后举债治病。有公款的,可以用公款买烟抽,没有公款的,只能靠自己的血汗钱来买烟抽,久而久之,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德志看到那么多吸烟的,心里就有一种想法,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学医,将来要治疗那些肺部被烟烧坏的人。但是,德志感到,被烟烧坏肺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再恢复健康。肺病是不可逆转的,只会恶化,不会好转,就像肝脏,一旦肝硬化,就不可能再恢复健康。

    来支书在前面走,扔掉了一个烟蒂,说:“这吸烟是老毛病了,改不掉,没办法。年轻时,长年在外面跑,做生意离不了烟,烟就是名片,比名片还惯用。吸烟能拉近陌生人的距离,促成生意,名片给了别人,别人会把名片随手一丢,再也不理会了。吸了人家的烟,自然就觉得欠了别人一个人情,做不成生意,就好像差点啥。”

    尹懋说:“我以前是开店的,香烟是必需品,没有香烟,这个店就不用开了。”

    “是啊,全国的烟民太多了,十个男人差不多有六个都吸烟。烟民给国家做的贡献也大啊。”来支书说。

    “是啊,幸亏我们没有加入抽烟组织,要不然,早就发财了。”尹懋说。

    “我早加入烟民组织,也没发财,这个理由不成立。你们是节约,不抽烟可以多活几年,还能攒钱,能不吸烟就别吸烟,吸烟有害无益。”来支书说。

    “明白了。我们的工资低,没有钱买烟抽。”尹懋说。

    “也不是,烟钱没有多少,看你吸不吸了,要是吸,就有钱买。还是关心健康,不想吸吧。”来支书说。

    越往山上走,越觉得累,流汗还不少。

    德志看到有人在树林里出现,问:“来支书,那是谁?”

    “是个惯犯。”来支书看了一眼就说。

    那人见了来支书就跑了,德志还没看清楚长得啥样,看样子是个女人。

    来支书说:“那个女人说建水池占了她家的山林,经常来这里瞄着,上头来了领导检查工作,到这里来看这个水池,她就开始骂我们村委会,一直骂,要求村委会给占地补偿款。”

    “你们给了她补偿款了吗?”

    “给了,当时也签了协议,当场给了钱,她嫌少,要求增加,想反悔,不认帐了,说协议是村干部逼她签的,到现在还要追加补偿款,我们村委会又不是银行或者信用社,哪里有钱给她,她就不依不饶,没完没了,她经常被派出所关,是老油条了,偷鸡摸狗的事常干。”来支书说。

    “任何村里都多少有些村民不讲道理,十个指头有长短,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德志说。

    “没错,她属于喜欢投机取巧,到处钻营,只要能捞到钱,就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开始捞钱。这个女人贪得无厌,要是达不到目的,她就搞破坏。这一个女人是让人十分头疼的人。”来支书说。

    大蓄水池到了。水池在绿树环绕中,池子有一个小篮球场那么大,有盖子,有检修孔,盖子上有土覆盖,上面长了杂草,还有一些南瓜秧子,看得出来,这个水池是装不住水的。

    根据经验,德志判断出这个水池的下边的两个角,承受的压力特别大,在巨大的压力下,那两个角肯定会出问题。

    德志问:“这个水池做好后,装水了吗?”

    “还没有。就等你们来,买了水管,然后把山上的水引进来。”来支书说。

    大水池做得挺大,只是一口水池,里面没水,没有发挥作用,钱已经给出去了,还是挺麻烦的。柏松村饮水的问题,还是亟需解决的,难怪单处长表态,要让机构来做水利项目呢,原来早就做好的水池,等机构派人来买水管,好早点通水呢。

    看了水池,德志问:“需要多少水管?”

    “这个还不清楚,从水源到这里大概三千米,从这里到各个村组,大概需要六千米。”来支书说。

    德志想了想,大概有一万米,也就是说有十公里的水管,这个投资不小。看来,以前的预算还不行,还需要重新预算。

    来支书说:“凭着经验,我看需要这么多,具体还要测量,等刘技术员的测量结果出来后,我们再确定具体数据吧。”

    他说的话没错,德志也是这么想的。来支书做事比较老道,也富有经验,他更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村民用上自来水。尹懋不是这样想的,他希望晚点通水,晚点结算,这个项目的时间是两年,早通水,钱给了,就没办法做其他的项目,比如说卫生培训,这些项目也很重要。

    可以说,做项目最重要的,还是在软件方面,做硬件的容易,软件的不容易。要看一个机构的项目是否做成功的标志不是做了多少水池,而是做了多少人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生活,提升生活水平。也养成理财的习惯,有计划有步骤地来提高家庭收入,让家人都健康、幸福成长。

    水池做好了,大家也看到了,心里都有了数。数据正在更新当中,等有了这些数据,就该和水管供货商进行谈判签订购销协议了。(未完待续。。)
第293章 骂人功夫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山上很安静,刚才那女人现身之后,被来支书看到,立马消失。像往常那样,如果人数在四人以上,她就会开骂,骂得很难听,这是来支书说的。

    德志没有听到,想象一下,她骂人的水平不是一天练成的,应该从小都开始学习了。她的父母,德志无从知道,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山上有不少乌鸦,人一来,它们就飞跑了,喜鹊不怕人,在枝头上唧唧喳喳,黑白相间的羽毛,展翅飞翔的时候,看起来像是老鹰,那种飞翔方式,看起来比较轻盈,德志想,有时候人应当学学喜鹊,站在高处,看着人的喜怒哀乐,叫起来总是喜气洋洋的,没有什么烦恼。

    喜鹊也不为明天吃什么忧虑,有虫子就吃虫子,有草籽或者野果子,就吃这些,只要吃得饱,就很知足,很喜乐。

    来支书带尹懋和德志看了水池,还想去看看这个组的老书记任明旺。此时,来支书的电话响了,来支书接听电话后,嗯啊,嗯啊,说了半天,挂断电话后,对尹懋说:“县长来了,说要检查党员评议工作。”

    “县长也管党员啊?”德志问。

    “县长啥都管。书记忙不过来,委托他来管。”来支书说。

    他这样说,德志没有什么话好回驳的,县里的工作部门。德志闹不清楚,总觉得中央有的机构,到了县里,就应该有配套和对应的机构才对。实际上也是这样,没有什么特殊原因,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没有什么问题。

    说完这话,来支书说:“走吧。下去吧。到任书记家只有等以后再说了。”

    这话他已经说过了,难怪有人说,人老话多,树老根多。这很有道理。没错。德志确信他说过了。

    下山的时候。来支书请他们走在前面,德志谦让,请来支书走在前面。来支书不干,说:“你们应该走在前面,我在后面,吸烟就没有顾忌,免得我在前面抽烟,会影响你们。你们不是不吸烟吗?”

    “是啊,来支书考虑得周到,真是细心啊。”德志说。

    “我们可以为工作争论,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关心的。说实话,我很看不起那些说话不算话的官员,可我感觉到你们好像不是完全为了名利。这样就好,男人做事就要认真,男人对人也要真诚。”来支书说。

    “嗯,我们都是认真的。”德志说。

    “小姚,你说话好听,不见得你做什么事都认真吧。”来支书说。

    “都认真。包括做房事。”德志笑着说。

    “哈哈,看来,小姚是个风流种子,在外面工作,别犯错误啊,别在外面包二奶啊。”来支书说。

    “怎么会呢?我是基督徒,不会犯**的错误的。”德志说。

    “基督徒就不犯**的错误了?我看未必,有时候,基督徒比不信的人更坏。”来支书说。

    德志无语,尹懋更无语,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相反,来支书是老江湖了,说的话,不好反驳。

    上山不易,下山也难,很久没有爬山了,德志感到腿肚子酸痛,可是下山的时候,感到小腿肌肉打颤,山坡不是很陡,可感觉不一样,有些路段的确不好把握。

    德志看到来支书没有使用拐棍,像是走他家的客厅和厨房一样自由。来支书说他走遍了整个村,各个角落的情况,他都非常熟悉,谁要是来村里参观,他可以当一个不错的导游,他又爱说话,掌握的笑话也挺多,总之是笑料不断的,笑话大多带点色,还有一些是评价那些领导的。

    下了山,德志、尹懋回到自己房间,来支书去陪县长了,德志估计来者肯定是副县长,正县长没有那么无聊,跑过来查什么考评,都是走走过场。

    副职一般做具体事务,正职不做具体的事务,抓主要的,一般来说,就是要画一个方向,大概的原则性工作,都由正职来做,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抓细节的工作,交给副职来做。

    回到宿舍,德志突然想起来,今天上山还真不容易,没有功劳还应该有苦劳,没有苦劳,应该有疲劳,去一趟,起码要留影照相才对。

    他问尹懋:“照相了吗?”

    “照了。”尹懋说。

    德志真佩服尹懋,不知不觉,他就照了像。在这方面,尹懋的确还不错,知道自己来村里是干什么的。也许,是他有新相机,好好地练练技术,拍出更好的作品来。

    真见鬼,又看到了梁马江坐在门口,等别人来找他打麻将,他好像专为麻将而生。

    他这样下去,明摆着是要把自己活埋。他有两个孩子,一女一儿,女儿是老大,在读大专,儿子还在读初中。正是花钱的时候,在内地,教育费的开支,已经占到家庭经济开支的大部分,他有两个孩子读书,家庭经济的压力可想而知,不想办法凭劳动致富,却想通过赌博来致富,就像通过买地下**彩一样,发财的几率非常低。

    他自认为能赚到钱,钱来钱往的,摸在手里,看在眼里,踏实。

    “你们回来了?”梁马江问。

    “回来了。”尹懋笑着回答。

    德志不理他,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他是想干啥?房租没给吗?对,是啊,房租没给,难怪他的眼神总有些异样。

    德志上楼的时候对尹懋说:“我们该付给他房租了吧?按照出租房屋的惯例,是要先给钱再入住的,我们已经坏了规矩。”

    “哦,是的,他也不提醒一下,真是老实啊!”尹懋说。

    “是的,他应该提一下的,我们也不是赖账的人啊。”德志说。

    说到这里,尹懋转身下楼,德志知道他去干什么,就让他去了。在楼下传来声音:“老梁,我们把房租给你吧。”

    “慌什么?你们不是赖账的人。好吧,这一会我也有空。”梁马江说着,就跟着他一起上楼来。

    德志找到一本单据本,知道他开饭店、旅馆都不用发票的,找收据都困难。自从开了这个大酒店,没有什么客人,也没赚到啥钱,不过,有时候在旅游旺季,还有一些收入,这是指有时候。梁马江不认真经营,酒店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每况愈下,后来干脆处于半停业状态。

    他喜欢打麻将,他的老婆更不含糊,比他的瘾还大。这下子可好,两口子全指望着打麻将生活了。连养猪都不养,过年靠买肉,有时候,他的哥哥会接济一下,日子过到这个份上,也算可以的了。

    德志写好了收据,让他签字,他就签了,歪歪斜斜的,奇怪了,打麻将的时候,手是出奇地灵活,写了字,然后摁上了手印,这个手印,不必要,但是为了震慑他,让他知道,这钱拿了,会留下痕迹的,就像审讯犯罪嫌疑人,审完了,就得摁手印,留指模,这样,才能让犯罪嫌疑人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喜欢赌博的人,大概都有侥幸心理,对钱特别敏感,点点滴滴都记得,但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总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拿了钱,什么时候还了钱,被钱弄得迷迷瞪瞪的,也是有的。他收取了房租,如果他忘了硬说没收呢,手里有个凭据还是可以的。

    再说,余哥也喜欢搞这个,仿佛有瘾,每逢有经济往来,总要别人摁个手印,仿佛手印一摁,就踏实了。德志突然想起来,余哥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是借钱,还是还钱?总之,是和钱打交道,自然就会碰那红红的印泥。(未完待续。。)
第294章 日魔夜磨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来支持!

    梁马江领了房租,不多不少,一个月三百,领了三个月的,就是九百,他拿着这钱,就下了楼,不知道他妻子知不知道,如果知道,肯定要没收,要知道,他妻子也是喜欢打麻将,手气有时候好,有时候差,这个没有谱儿。当然,如果出老千,与别人合伙,来欺骗新手,或者陌生人,让别人出钱,当冤大头,也是有赚钱的时候,那种赚钱的方法,要受到良心的谴责,会在夜深人静地时候,感到不安,不过,到了天明时分,又恢复常态了。

    梁马江去打牌了,有人在喊他,他跑得比谁都快,他老婆喊他做事,他总是磨磨唧唧,慢吞吞的,仿佛上绞刑架一样。

    当晚无话,自己做饭,自己洗澡,都得靠自己。德志看完书,就上床睡觉,第二天一早,来支书来找,说刘技术员已经做好了预算,拿过来给他们看看。

    预算是预算,到底需要多少,谁都不清楚,在操作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增加。

    尹懋说:“这样吧,我和白鹳村的余工联系,看他那边需要多少,一起弄过来怎么样?”

    “那个当然好了,只是不要拖得太久,他们是每家都做个池子,都很积极,我们村的水池已经做好了,只是需要铺设水管,不能搞到一起,搞到一起,肯定会影响工期。”来支书说。

    “不如这样,他们还在做水池。我们已经做好了。不如现在去看看水管,考察考察市场,看好了,再一起签订水管购销合同,你看怎么样?”尹懋说。

    “行啊,我们有意见,这是好事。不把市场摸清楚,恐怕就不行,大家都需要弄清楚市场,免得成为门外汉。让别人笑话。”来支书说。

    德志心里觉得好笑。买的没有卖的精,买的肯定会吃亏,肯定会上当,卖家从来不吃亏。所有说自己吃亏的话都是谎言。不要相信。相信的人肯定是个傻瓜。

    来支书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尹懋说:“我们有了饮水项目管理小组,就要把小组好好地利用起来。不能是个摆设。要考察市场还必须让他们一起去。”

    来支书摇了摇头,笑着说:“你太天真了,管理小组的成员每天都要做事,都要赚钱,你让他们去考察市场,不说穿衣服了,误工费、交通费、就餐费,都得考虑,没有这些费用的预算,尽量别动用他们,免得到时候,你们拍屁股走人,我们走不了,天天挨骂是小事,为了一点钱,天天到我家去闹,那就麻烦死了。”

    来支书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德志说:“来支书的担心是对的,我们尽量灵活处理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人参与采购,但是,具体情况又不允许管理小组的成员都去乡镇上订购水管,选代表去才行。”

    来支书笑了,尹懋摇摇头,说:“恐怕不好操作,要知道,要开会选举代表,恐怕不容易。在归州县还行,那里离城市比较远,人们除了干农活,就没啥事干了,这里不同,这里除了农活,还有不少事要做。通知他们来开会,就不容易,不信你问问来书记。”

    德志觉得有点问题,尹懋不让德志称呼村书记为书记,只能叫支书,他却先犯了规,自己倒先叫起书记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有点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何况他不是什么官,也没有授权,凭什么他可以喊书记,别人喊就不行呢?

    看来他跟余哥一个样,只要领导给一颗糖吃,就反过来咬同事;领导不给糖吃,就说领导坏话,领导要多准备一些糖才行。

    尹懋说:“这样吧,我们的方案都不可行,不如来书记提一个方案怎样?”

    德志很清楚,这是尹懋在踢皮球,想将来支书一军,让来支书自己说出方案,然后再由他们拍板,只有这样,才显得他们很有地位和尊严。

    来支书看出了问题,笑着说:“别的人都在忙,我没事,我去吧。那选举也是扯淡的事,没有谁会认真对待自己的选票的。不如这样,我们就去,免得到时候我们落后了。”

    德志知道,在做项目方面,来支书担心项目泡汤,也担心德志他们机构变卦,就先下手为强,去看了水管,签了合同,就多一条限制的东西,免得到时候德志他们不声不响地走了,落下一些债务,让村里慢慢地还。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他经历得太多了,没有谁比他精明。

    “来书记,这个不太好吧,怎么不经过选举呢?”尹懋说。

    “我们的选举都是走过场,只是形式,自古以来就是,选举会他们都不来,来了瞎表态,表态不负责,谁给的实惠多就选谁,对手里的票没有深刻认识,导致错选乱选,几次选举会都不成功,后来干脆让党员表态,算是定了下来。”来支书说到选举,格外生气,好像没有选他他才生气。

    德志弄不明白了,这种选举,实际上是骗人的,可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揭发呢?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年代,甚至在遥远的山村,都存在这个追求形式的现象。

    尹懋无话可说,要去就去吧,还等什么?

    德志说:“走吧,早晚都要去的。”

    商量定了,他们上了去官阳鱼镇的车,那车走过了柏松村,然后爬坡,再一直都是下坡,大概过了四十分钟,车到了官阳鱼镇。

    车在车站停下,就不走了,德志付了车钱,要知道,这些交通费是在预算里的,德志只需要做好记录就行,到时候回去报销。

    来支书显然有经验,他知道哪个地方有卖水管了,走在前面,带着尹懋和德志两个冤大头,他认为是,这两个人有点苕,为什么拿钱来帮助村里人呢?吃力不讨好,干嘛要受罪?

    还要带人到处跑,要考察市场,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人多口杂,以讹传讹,把问题搞复杂了。

    就是夫妻之间,都有误会无法用语言来说清楚,语言有时候,的确贫瘠,无法表达意思,何况这个涉及到金钱,更是敏感的,来支书是书记,更要小心翼翼,村里有几千口人,众口铄金,不是好玩的。这次出来考察市场,看了就走,好在官阳鱼镇离柏松村不太远,半天一个来回没有任何问题。

    街上卖水管的还真不少,都在一块经营,说起来方便了群众,可以货比三家,实际上是行业垄断,差不多的价格,爱买不买,不愁卖不出去,区别不在门面上,而在暗地里的竞争。

    表面上可以看看水管,这个没问题,质量好坏,还在于生产水管的厂家。销售水管的,只管销售,不管生产,质量也不能由商家来保证,这叫冤有头债有主,各归各一码。

    看了几家都不满意,来支书说:“看最后一家,不行,就走人。”

    他见这家店的店名叫“珠明水暖”,门口摆着一卷一卷的水管,还有水箱,这些水箱是不锈钢的,放在屋顶的那种。山区缺水的地方比较多,买个不锈钢的水桶,可以保证太阳能能正常使用。

    店里面摆着的都是洁具、水龙头、镜子、还有热水器,等等那些东西,都是卖水管顺带着卖的,物资很丰富,看上去,珠明店还是财大气粗的。

    选择卖家,还是要看实力,德志看这家店卖的东西,质量不算太差,也有底气,赔得起。工作人员见了德志他们,连忙邀请他们坐,并立刻沏茶给他们喝。(未完待续。。)
第295章 要有派头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来支书仿佛不想理他们,这就是派头!主动理商家是错误的,在生意成交之前,买家是爷;成交之后,给了定金或者给了货款后,卖家是爷。这是规律,来支书非常懂得这个规律,不肯破坏规矩。

    看了一会儿水管,来支书喝了茶,说:“外面那白色的水管,我们不需要,想要的水管他这里还没看到。”

    有一个瘦高个走过来,站在旁边说:“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水管?”

    来支书头也不抬地说:“我们要的,你这里没有。”

    “你要啥样的?我都能弄到。”瘦高个说。

    “你是谁?”来支书问。

    “他是我们老板。”旁边一位店员插话说。

    “是老板啊!失敬失敬。”尹懋说,他可能看电视剧看多了,学起里面的男一号的语气说起话来。

    “在下不是什么老板,只是混口饭吃,混口饭吃而已。”瘦高个儿说。

    “老板就是老板,何必谦虚?我是柏松村的村支书。”来支书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