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支书说:“我清楚,你们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发财,是为了实践你们的信仰对吧?”

    “对,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不是仅停留在家里的信仰,而是在外面,要行出来,要爱人如爱自己,不是为了好名声,或者为了宣传自己表扬自己。”德志说。

    “我知道了,可是,刘技术员不是为了爱别人才做这个的吧。”来支书说。

    “我不是为了信仰,我是为了任务。”刘技术员说。

    “哈哈,哈哈哈哈,小刘说实话,不是为了任务,你就不会来吧。”来支书说。

    “对,我不想来,很辛苦,还得不到好。”小刘说。

    “怎么得不到好?今天我就要请你在村里吃饭,让你也得到一点好,免得你下回不来了。”来支书说。

    “行,这个还像话。我们工资低,有个水厂,可以有点收入,政府又把她卖了。”刘技术员说。

    “卖了?”尹懋问。

    “对,卖了。我们啥都没有,除了一点死工资。”刘技术员说。

    “那是,工资是属于财政发吧,你们没有什么油水了。”德志说。

    “没错,以前水厂还能赚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卖了,我们现在就像断了奶的孩子,整天饿得嗷嗷叫,没有奶吃,还要干活。”刘技术员说。

    他说的是实情,乡镇政府一把手比较独断专行,只为自己捞好处。柏松村有些项目,没有到村里来,到了乡镇一级,就被截留了。

    来支书介绍说:“你们不清楚,我最清楚,为什么要直接对单处长说这事呢,就是想通过单处长引进你们,然后直接对村里,不经过各级政府,就不存在资金截留的问题。”

    德志还真佩服来支书,什么话都敢说,不过,来支书很清楚,在这个地方,他是“一把手”,没有谁比他大了,他说的就是金口玉言,没人敢说半个不字,到了乡镇一级,他就不能这样牛逼了。

    来支书说:“我们回去不从原路返回了啊,走回头路,比较辛苦,比如走下坡路,还容易些。”

    “行。”尹懋说。

    他决定的事,不容置疑,否则,他会很不高兴,人一老,就需要哄一哄,他才开心,合作才愉快。很明显,领导把他们安排到这里,就是要做事的,要把事情做得大家都满意,不是简单的事。

    说实话,德志还想看一看那户人家墙角下的葛根,那些葛根,是山上野生的,很好,可以用来做药材,在山里生活,只要人勤快,还是能找到不少好东西的,这些葛根,不去采摘,就会烂掉吧,采摘了,就可以拿去卖钱,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大家边走边聊,来支书跟司机联系,让他到岔路口等。

    这里的山路比较崎岖,到处是裸露的石头,看来,排水沟堵塞,山上的雨水将路面冲毁了,泥砂被冲走,剩下的就是大石头。

    远处的山,也是这样,远远地看,青山隐隐,还是很美的,如果看得太近,倒觉得有些过于真实,显得不怎么美了。

    到了路口,那个司机已经在等候,看来,来支书没有给他车钱,不给钱,就不走,这是他的杀手锏,给了他钱,说不定就不听话了。德志他们对付来支书,也是这样。

    钱暂时由德志他们保管,就不会遇到大问题,如果钱全部给了来支书,要是让来支书做什么事,就没那么容易。

    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更重要的是抓软件的建设,这些软件建设,比做硬件工程要艰难得多。(未完待续。。)
第282章 走冤枉路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司机见了来支书就满脸堆笑,当然,对其他人也微笑,可是,刘技术员就不高兴了,他说:“我还要走一段路,要知道到这里来,我还不如不把车骑上去呢。”

    “那是你自己蠢,刚才走的时候,你咋不说要去骑车呢?现在又抱怨,抱怨什么呢?你来还要测量水的流向和位置的,不能从大路走回去吧,你不测量了吗?”来支书一直在发问。

    刘技术员不说话,他年轻,没有经验,没有考虑到那么远,他更重视的是,怎样让顾客满意,虽然还没有形成合同关系,但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应当支付给他技术服务费。

    这个事在德志心里,还没确定,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样,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然后做出决定。

    刘技术员不善于抓住机会,在这个时候,应该想到他打交道的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在一线决定资金开支的,他不用心观察,也不注意打听,可能错过机会,也就难说了。

    他离开了来支书,余哥也不想跟他去,于是四人一起走。对于山里的情况,刘技术员很清楚,哪里有山,哪里有路,他都清楚。在山里呆时间长了,德志也清楚一些,经常有人走的路,看得出来,哪怕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树叶,也分得清楚。

    顺着小路走。一定可以走出密林,也不存在迷路,这是有人呆的山村是这样,若果到了原始森林,就另当别论。

    四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路,这路有的地方比较陡,有的地方比较缓,路况不太好,走车的话。肯定会伤轮胎或者耗油。路况太差。只能让钱吃亏,磨损了轮胎,耗费了汽油或者柴油,或者磨损了机器。都是有的。

    走路却无大碍。

    车上显然坐不下。还是需要一个人坐摩托车。可能还要等一会儿。没想到,那刘技术员竟然过来,车停下来。来支书惊讶张开了嘴巴,问:“怎么这么快!”

    “老书记,你不要小瞧我,我是山里长大的,走山路还行,比平原的人走得快。”小刘说。

    余哥高兴了,说:“你这是特区速度的。我十分佩服。”

    “哪里,哪里,和你们大城市的相比,我还是差得远呢。”小刘说。

    然后,他发动了摩托车引擎,说:“走吧,我们先走。麻木车肯定没有我的车快。”

    “行,你们先走,到松树岭酒楼等我们,我们马上就到。”来支书说。

    然后,来支书看到他们先走,他就掏出了电话,拨通了上官的电话,让他准备午饭。

    上了麻木,车开始向山下滑行。回去的时候,基本是走下山路,依靠着地球的引力,车可以顺利向前滑行,到了主公路上,才发动引擎,向松树岭酒楼跑去。

    车到酒楼前面,大家下车,来支书没有理会那个司机,司机打了招呼就离开了,来支书说:“请大家上楼,等一会儿村里的会计凌汉韶会来,我们上楼等他。”

    松树岭酒楼还是老样子,建筑物在,人却不同,老板在,客人中有变化,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时代。

    大卡车过去,可能要赶上下午五点的轮渡,从桥上走,显然不划算,要绕一个大圈子。

    上官以前常跑长途,很清楚司机的需要,倒不是简单的生理上的需求,更是长途跋涉心理的满足。

    来支书喜欢讲一些黄色的笑话,大多数人都是男的,也就无所谓避讳和顾忌了,大家都是过来人,开开玩笑还是可以的,当然,走了冤枉路的刘技术员,也对这个不反感,这个说明他是正常的。如果假装清高,就没办法和大家融洽相处了。

    凌汉韶来了,他的背总是有点驼,个子不高,总是在忙,要么到乡里送报表,要么到财政所办什么手续,或者代替来支书去参加不重要的但必须要到的会议,免得到时候,扣钱都不知道怎么扣的。

    钱不多,玩“斗地主”的纸牌还是可以的。

    凌汉韶对来支书总是言听计从,两人有着默契的关系,听说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谁也不清楚,这一点从上官那里无意间听到的。上官显然对来支书是有成见的,来支书也想另起炉灶,考虑到条件还不成熟,暂且把这件事事给耽搁下来。

    吃的腊蹄子火锅,在招待普通客人的时候,用这个菜还算过得去,这样的火锅不贵,也不便宜,总体上还行。山里的养猪户,一般舍不得喂饲料,饲料太贵,交通不便,什么都贵,还不如就地取材,青饲料到处都是,只要人勤快点,啥都不会缺。

    这样养的猪,就是绿色猪,是环保的,吃起来肉也鲜美。在平原喂猪,考虑到出栏率,就会喂饲料,长得快,但肉质不怎么好。在山区的好处之一,就是吃的东西让人放心。

    还有一些小菜,不值得一提,招待大家,还是绰绰有余,刘技术员来到柏松村,也没白来,技术员吃技术饭,名声好听,还能吃到免费的饭,要是更进一步,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额外的收入,这个要看投资方是否大方了。

    不是投资方的要求,来支书是不愿意请他们来的,水往地处流,这是普遍的规律,很明显,侯光祥家后面的水源地势足够高,水流到一组,不存在任何问题,为了节省开支,来支书一直不赞同找人,找人就要付工资,工资的开销也不菲,不能因小失大。

    德志明显地感觉到,到了这个接近汉人地区的地方,项目明显地不好做了,不是钱的问题,钱再多,也难做。再多的钱,也填不满人的**的坑。

    吃完了饭,刘技术员就要离开,他说:“基本上没问题,我回去后,弄个预算过来,给你们送过来。”

    “好啊,谢谢!我们现在正需要这个预算,有了预算我好安排拨款。”尹懋说。

    余哥当然没意见,他不说话,德志心里有点不好想,这个项目到底谁在负责?谁都不清楚,这是机构领导的意思,让人人都负责,人人都不负责,出了事大家都有份;有了荣誉,就是领导的,这和社会上的单位是一样的,毫无差别。

    然后,来支书说:“小伙子,慌着回去干什么,不如和我斗斗地主,还要得多。”

    “算了,老婆给的钱少,我怎么能和大书记相比呢?”刘技术员说。

    “一看就是混不出来的,这么怕媳妇!”来支书说。

    “你不清楚,现在不怕媳妇的男人是蠢驴,聪明男人都听媳妇的话,要不然,家庭就搞不好。”刘技术员说。

    “要走你就走,别在这里胡说。我从来不怕媳妇。”来支书说。

    “我也不怕,怕媳妇还叫男人吗?”凌汉韶说。

    “你们都是一伙的吧?要想家庭和睦,必须要有一方让步,男人看得远,女人看不见,还喜欢跟男人犟,如果坚持自己的意见,非打起来不可,你不怕吗?”刘技术员说。

    “那是你吧,你经常挨打吧。”来支书说。

    他们的辩论只有一个回合,再也没有进行下去,这里有点意思。

    刘技术员走了,来支书打电话邀请别人来玩牌,说:“就差一个,两个人不好玩,再加一个有多好,可惜没有。”

    说完,他看看尹懋、余哥和德志,余哥说:“这个牌,在我没有信仰之前,经常玩的,现在不玩了,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得不偿失,还耽搁了赚钱。”

    大家一听,觉得余哥又在假装清高了,来支书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显得非常不屑。(未完待续。。)
第284章 认出来了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余哥去了盆中地区救灾,回来后自己觉得比别人高了一等,非常嚣张,私底下领导也给了他不少的好处吧,他走起路来就打起飘来,根脚不稳,必然会摔倒。

    开完会后,大家坐车前往九峰县。

    直接去九峰县,不用坐卧铺车。

    省民委工作队的人也在车上,这个倒让德志不自在起来。因为他们都是健康人,两女一男,坐在车上,不认出来还好,认出来就有些不好意思。

    队长姓吴,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人,女人一过四十岁,情况不太妙,人家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牛屎巴,身体的毛病开始显现,保养得好,不显山不露水的,好像是健康人;保养得不好的,走路过去,身后会留下膏药味,不是膏药,就是草药,不是草药,就是西药,总之,有点病的,身上多少就有些味儿,不是香水味能够掩饰得了的。

    大家打了招呼,坐定,德志和吴队长见过一次面,好像在签协议后不久见的面,单处长调回了江城,没有在九峰工作,但是工作队还没撤,这个点非常重要。相当于省民委在农村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实际上是向村民显示,省里的机关是很重视村民的。

    工作队就是一个窗口,也可以让上级政府知道基层群众的生活,只有设立窗口。才能看到村民的实际需要。工作队的人员每年一换,让省城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有机会下去体验,叫挂职锻炼,增加见识,享受副县级待遇,走到哪里,都是县长,县长的,总比呆在江城办公室里默默无闻要强。

    车开始启动,车载电视也还在播放音乐节目。这些歌曲。没有给人带来快乐,反而更伤感,不知道为什么歌手非得唱失恋的歌才能走红,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作者尽写一些无聊的歌。

    车走到出站口。司机停了车。车上的一个女人拿着单子。下了车,到检查处盖章,检查处的没有盖章。上了车,看了一眼,下车,盖章。这动作十分娴熟,不知道一天做了多少次。

    车上的人拿了单子,放在车的大玻璃窗后面,然后,车慢慢启动,出了出站口,向左拐弯,走上大路。

    车站附近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车站附近有不少揽客的的士司机,这些人很聪明,没有在街上开着的士漫无目的地跑,这样跑着,他们只能捡一些散客,在车站等着,绝对能找到客人,不用多等。

    的士司机也要有智慧,需要动脑筋。要不然,就没有多少收入,还累得半死。

    每次离开江城,都要和领导发短信,这次也不另外。刘小姐每次还回复,后来有时候一忙,也忙忘记了,就没有回。没有回复,德志就懒得再发。

    大姨妈齐老师更不用说,更容易忘记,久而久之,德志勤发短信的习惯逐渐改变,让尹懋去发。

    余哥发短信很简单,他不是懒得打字,是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回复。

    另外,金莲不用说,她喜欢发短信,除了内容比较多,她想也想不到,想到了还要组织语言,得想好半天,最后才会考虑到去发,不过,发出去的内容,看起来字还挺多,内容有点空洞,没有实际意义,看短信,像是在看诗,语言和段落都很美,可惜不够实际。不过,她一上车,没过几分钟,就要睡觉。头歪在车窗上,或者歪在别人的肩膀上,就睡着了,不管是谁的肩膀,能靠就靠,用不着商量。

    德志倒觉得和他们共乘一车,心里不太舒服。金莲是残疾人,看起来和健康人就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喜欢睡觉,喜欢打鼾,在车上打鼾,在车还没走出市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一路鼾声,打到车停下来加水、加油或者上厕所的时候。

    车下了高速公路,然后走普通公路。普通公路的路边,就有这些服务的地方。加水、加油、吃饭。

    有烟瘾的,趁机下车抽一会儿香烟,然后上了车,身上有烟味。

    有的没吸完一支香烟的,就拿到了车上抽。车开始走的时候,烟也抽完了,他就把烟蒂扔出车窗外。

    金莲不满意了,说:“不能抽烟。”

    有个小伙子站在门口说:“我在门口吸烟,烟都跑到外面去了。没有影响的。”

    “怎么没有影响?已经影响我了。”金莲吼起来。

    那小伙子不说话,就把烟扔出去了。

    金莲下车,上厕所,大家都在等她。司机说过了,让大家都下车,他加水。

    山里的车经常要加水,因为车上坡下坡,常常使用制动,有了制动,就有摩擦,摩擦会生热,长期的摩擦,就会产生长期的热量,为了保护轮胎,就需要给制动加水降温,免得引起轮胎燃烧。

    金莲上车,在车门口恨恨地跺了跺脚,嚷道:“你再抽烟,小心点。”

    那人“腾”地一声站了起来,说:“老骚娘们,你还没完没了,嗨!你信不信我削死你!”

    金莲骂道:“你削,你来削,老娘还真还不怕削,来,不削不是你妈生的。”

    那小伙子立马撸起袖子,也好打金莲,被他旁边的人拉扯住,不放过他走。

    他挣脱了几下,骂道:“老娘们,你给我记住,今儿算你走运。要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金莲见他没有打的意思,骂骂咧咧地回到座位上,车开始启动,一边走,金莲一边骂。

    那小伙子没有接招,这事算是暂时平息,小伙子在前方下车。

    德志心想,这人可真是,人家都没吸烟了,就代表已经在尊重你了,还不依不饶,假若抽烟的是你老公呢,难道你会把你老公扔出车外去吗?

    听尹懋说,她老公、她儿子都吸烟,在家里,总是乌烟瘴气的,一点都不少烟。也没见她发这么大的脾气,看上去过得挺好,为什么偏偏要在公共汽车上,要和抽烟的过不去呢?

    难道是要表现一下自己,让德志、尹懋、余哥甚至省民委的吴队长他们都害怕吗?要凭借自己是残疾人的身份,跟健康人叫板,从此在九峰人面前竖立自己的威信吗?

    金莲骂着骂着,就睡着了。德志在考虑下一步,如果她被那小伙子打了,他该怎么办。还没想好,那小伙子就下了车。德志看看手里的不锈钢的保温杯,心想,如果小伙子攻击,就用这个自卫吧。想必,保温杯装上了水,还是有些分量的,用来自卫还是有用的。

    车终于到了九峰。大家都下了车,吴队长他们去宾馆入住,德志他们有宿舍,四个人和吴队长他们握手告别,就上了公交车。

    九峰县的公交车,就是普通的中巴车,十几个座位,有司机还有售票员。车票上车就是五毛。像这样的票价,全国都很少见。几乎绝迹了。

    但是九峰不同,县城是一条长街,就只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叫河西路,一条叫河东路,两条路都很窄,走大巴车肯定不行。再说,也没有那么多人来坐。

    中巴车就够了,大概能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另外,还有麻木车,这种麻木车,不是电动的,是机械的,靠烧汽油带动引擎,可以向前跑,这样的麻木车,三轮机械车,在整个九峰还算比较常见的。不想坐公交中巴车,就坐这个车。

    车票是各买各的,余哥和尹懋两个人好得没法说,就由一个人来买。另外,金莲是自己来买票。

    到了宿舍,尹懋就将钥匙弄了两把交给金莲,说:“这是钥匙,别弄丢了,丢了就没有了。”(未完待续。。)
第283章 听话有糖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朋友们前来支持!

    从松树岭酒楼出来,已经证明了来支书的引诱失败,他继续约别人一起打牌,可惜人家都不来。最后抓到上官来凑数,上官拗不过他,他也是党员,既然是党员,就要听话,党员不听党支书的话,那还行吗?

    德志他们又略胜一局,菜也买了,就直接回宿舍。

    他们住的以前称为酒店,现在改名字,叫宿舍。酒店住一晚,就要给一晚的钱,宿舍是住一个月给一次钱。

    他们一边走一边说话,有人看着他们,在后面议论,德志没有挺清楚他在说什么。走过这一趟,就有很多商铺,没事的时候,坐在门口玩,聊天,晒太阳,或者喝茶。

    在村委会附近就有几家,那个议论的男人,是个老年人,头顶的头发已经没了,比来支书头上的头发还少,也就懒得护理,任其自生自灭。他说的话,大概意思听不懂,猜出来一点,是在骂村支书。德志不清楚他为什么要骂村支书,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做工作肯定会得罪人。

    这是很正常的,他们继续走,不过,德志对他有了印象,估计他家就在村委会附近,看到村委会经常在松树岭酒楼吃饭,他心里不舒服,觉得吃了自己的钱,没有经过他同意,这是强奸民意吧。他骂骂咧咧地坐在门口,身后是一幢房子,平房。没有加盖第二层,旁边的房子都是三层,房子不在一起,还不觉得有差别,放在一起,就很扎眼。

    遇到了梁马江,他坐在门口,好像在等人,他见了德志他们,连忙打招呼。说:“才回来啊?”

    “是的。”尹懋说。

    “上哪里去了?”梁马江问。

    “上山了。看水源去了。”尹懋说。

    “好啊,饮水项目快开始了吧?这是好事,希望这次能做成功。”梁马江说。

    听梁马江说的,德志觉得他的话里有话。于是追问:“梁师傅。你说说看。以前村里做过水利项目吗?”

    “做过,做过几次了。”梁马江说。

    “几次?”尹懋追问道。

    “五次。”梁马江说。

    “真的?”

    “谁骗你干什么?”梁马江说。

    “都五次了。是谁投资的?”

    “京都红会。”梁马江说。

    “为什么没有通水?”德志问。

    “一言难尽。”梁马江说,他说话的时候。他的朋友来了,向他打招呼,他说:“以后再说,我的朋友来了,少陪!”

    梁马江走了,难怪他不想赔钱,原来对来支书也有意见,如果真有成见,开车撞来支书的父亲就涉嫌故意伤害了。这事,德志不敢多想,再想下去,梁马江就十分危险。

    余哥突然笑了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尹懋问:“你吃了蜜蜂屎了?”

    “没有啊。”余哥说,“蜜蜂屎是什么东西?”

    “蜜蜂屎就是蜂蜜,你没听说过吗?”尹懋说。

    “没有,这是第一次听说,还真奇怪,蜜蜂屎就是蜂蜜。”余哥说。

    “什么好事?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德志说。

    “我要走了。”余哥说。

    “走了,你要死了吗?”尹懋问。

    “我要去盆中地区救灾了。”余哥说。

    “快去,快去吧,救灾要快,去晚了就没意思了。早就说去,怎么还不去?”尹懋说。

    “我也不知道,我很想早点去,可没有领导的命令,我怎么能擅自离开岗位,自己跑到盆中地区?”余哥说。

    “也是,你什么时候走,我们,不去送你。”尹懋说着,拿眼睛瞟着德志,德志点点头,尹懋说起话来更加自信。

    余哥才说去盆中地区救灾,还让人羡慕,给人的印象就是领导特别重视他,关注他,让他独当一面,挑大梁,后来没了动静,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他身上移开,改为关注别的事,没想到,救灾的事冷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开始炒作起来,让德志和尹懋都感到毫无意义。

    在柏松村工作,很显然,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他是来帮助德志、尹懋开始项目前的准备工作,说实话,也是监督他俩的。很多项目的承诺,都在项目开始前做出,当项目的承诺不能兑现时,就会使机构的脸面受损。有人在场,可以相互监督,让人尽量不犯错误,让大家保证项目原则不被破坏,也让项目能顺利进行,不至于越来越多的项目和机构无缘。

    “你走了,金莲要来了吗?”尹懋问。

    “不清楚,好像我们这次都要放假,等休假结束,我们到江城开完会,金莲就会到九峰,和我们一起工作。”余哥说。

    “那样,九峰就热闹了。打麻将也不会三缺一了。”尹懋说。

    “没错,不过,你不爱打麻将,就是请你打,你也不会打。打麻将送给你钱,你也不会要,对不对?”余哥问。

    “你说得对,我不爱打麻将,那也不是基督徒该干的事。”尹懋说。

    “过年打一打,娱乐一下,总可以吧?”余哥问。

    “不好,不好,和家人在一起,更要注意,不要打牌,打牌就要见钱,输了就要给别人钱,赢了别人要给你钱,弄来弄去,大家心里都很难受,说来说去,钱是属于魔鬼的。说不定哪一会儿魔鬼就会来试探引诱你犯罪了,你还不知道。”尹懋说。

    “说都会说,可是做到就不容易了。”德志说。

    德志说话喜欢捞稠的,不喜欢拐弯抹角。

    余哥说的话,很快就成为现实。在放假之后,余哥就去了盆中地区。一起去的,是刘小姐和齐老师。

    余哥坐火车,刘小姐和齐老师坐飞机。

    余哥提前去,余哥到了,过了半天,领导才去。

    他们在盆中地区,到了那些灾区,不知道做了什么。

    后来,余哥到了江城,说了他在盆中灾区做的事。原来,他们用的工作手法和荆楚省的作法一样,就是通过当地教会来做。余哥到了盆中灾区之后,早已过了救灾的黄金时间,去做的,就是灾后重建项目了。

    大家要吃要喝,这些都容易满足,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了盆中灾区,灾后重建,需要加大力度。

    政府也放开了灾区的重建政策,扩大了灾后重建的范围,余哥善于和水打交道,于是就上了一个项目,在当地发放抽水机,用于灌溉农田。另外,定做了一些不锈钢的储粮桶,让村民打了粮食后,有地方储存,不至于被老鼠偷吃。

    这些东西还比较实在。

    再就是,发放一些肉,让灾民改善一下生活,这个项目也算实在。住在平地的人,吃肉一般吃新鲜的,山上的人,喜欢吃熏肉。

    在盆中灾区忙了一个星期,他们返回江城,刚好是德志他们上班的时间。

    在江城开会,刘小姐说:“我们在盆中灾区救灾了。一起去的,是余哥,因他熟悉水利项目。这次去,我们给灾民发了抽水机,可以帮助村民解决灾后重建的难题。详细的报告,我已经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