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店里的实体书打折了又打折,还是堆积如山,学生的课本和课外辅导书,倒居多,也畅销,里面读书不买书的,大多数是少年儿童。成人很少,基本上是孩子的家长,为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才到书店里来。

    这就是文化差异。日本人批评中国人,书店没有日本多,读书的没有日本多,将来,日本根本用不着害怕中国,中国只能加工产品,日本却能发明产品,中国赚到的,永远是产品的价值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属于外国。

    中国读书厉害的,只要留学外国的,大部分都不愿意回来,在国内辛苦读书,到最后,是给人家读的。只因人家待遇好,读书不就是为了有了好的收入,好的生活吗?可是,在国内,什么都讲关系,读书人从国内得不到想得到的,只有靠有奶的了。

    这是悲哀,不过,还好还有港岛,这个小地方,还保留着读书的习惯。国内没有出去的知识分子,或者准知识分子,也叫知识青年,或者伪知识青年,大概还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床头总有书柜,睡前翻翻书,才能睡着,德志就是这样的。

    另外,国内现在出现很多**丝,男**丝还有女**丝,或者是房奴,大多数活着都很累,成为奴隶,不是主人,感觉这一生像是太监,没有一点自由。

    **丝不结婚,玩游戏上瘾;房奴天天累得像牛马驴子,累得回家就想睡觉,哪里有时间看书。书看他/她还差不多。

    人已到齐,一起过马路,到神学院,旧神学院在马路这边,新的在那边。上了楼,就有人接待,原来是神学院的老师,她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神学院,每人发了简介的小册子,还有一些杂志,另外,罪珍贵的,可能就是一直圆珠笔了。上面印了神学院的名字,用意大概是,看了书,用了笔,大概能想到神学院,有钱有时间,就去神学院读书。可以进步。

    神学院不大,可能就四层,转了一圈,就没了。神学院里有一个教堂,可能是给学生实习的对方。然后,一层楼房全是书。书多得很,那老师还介绍:“大部分书还在旧学院里,这里还没有收拾好,收拾好后,全部要搬过来。旧神学院就卖掉。要不然。就没钱付给建新神学院的了。”

    德志听了。这简直是瞎折腾,在旧神学院不好吗?内地的建筑不长命,怎么港岛的建筑也不长命?还是欧洲的建筑寿命长。

    这是真实的。

    春燕、芭比等人,到处照相留影。不知道她们美在什么地方。

    德志甚至觉得。建筑物都比她们美。花花草草都比她们美,为什么把心用在留影上,而不是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手指去碰触,用鼻子去闻,用身体去感觉呢?

    说起来到了港岛,回家后可以炫耀一番,拿出照片指出这是哪,那是哪,可是不知道怎样去描写感觉。

    大家一起合影后,离开神学院,学院没有留大家吃饭的意思。

    然后,刘小姐说:“年干事在等我们过去吃饭,直接去餐厅吧。”

    对于吃饭,大家都不拒绝,看来,这个需求都是高度一致,没有什么不同。

    到了,德志一看饭店的布局和档次,觉得不是一般的酒店,在港岛也算是比较高档的。年干事考虑得仔细,因为大家都没去过港岛,可能这一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家为基金会工作了很多年,别人很习惯会问:“既然你在港岛的慈善机构,那么,你去过港岛了吗?”

    要是实话实说,人家就会打心底里瞧不起,还说自己在港岛机构工作,连港岛长的啥样都不知道,还吹牛!如果去了港岛,自然就会理直气壮地说,去过,那么,人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晚饭很丰盛,董事局的人基本都在这里,还有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内地来的各地同事,大家欢聚一堂。

    尹懋不知道抽了什么疯,提出来让荆楚同事表演节目,可能看到有很多菜吧,这一桌菜不简单,估计昂贵,内地人饿怕了,见了好吃的,但要有礼仪,不能立马就吃,还要忍一忍,等节目结束,才开始敞开了吃。

    想来想去,尹懋上了舞台,德志、余哥不肯,芭比更不用说了,扭得像麻花,不肯去。尹懋的失误之处,就在过于**和霸道,没有和其他同事商量,就这样搞,不止一次了,属于霸王硬上弓。当老大当惯了的人就是这样。

    家中排行老大的,大都有这个毛病,没办法马上就改掉,可能要带着这个习惯进入棺材。

    内地人也是,都很麻木,没想到替自己做回主,又爱好面子,又含蓄,又虚伪。简直不像正常人。西方人直率,一是一,二是二,不存在弯弯肠子。就是计谋,和东方人比起来,那西方人的计谋简直就是小儿科,技术太拙劣了,西方人看不透,东方人一眼就能看透。

    因此,东方有火眼金睛这个词,而西方没有。这是真的。猴子被太上老君炼丹,炼成了火眼金睛,因为猴子上当受骗了,对玉帝老儿看不上,就想要闹翻天,太上老君是忠于玉帝老儿的,要为他炼丹,不知道炼丹干什么,反正是炼了。因为玉皇大帝不存在老死的问题,估计炼丹是为了让他保持好心情。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年事已高,也不存在房事问题,好像在天上,不存在下雨,也就用不着盖房子,既然没房子,也就不存在房事。那要丹有何用?

    看来,太上老君闲着无事,炼丹玩的,可猴子好奇,点儿背,中计了,在火炉里熬炼多时,估计在炉子里沉思默想,觉得人心险诈,结果顿悟后,从炉子里出来,并且踢翻了炼丹炉,一块火砖掉到人间,成了一座火焰山。这件事,告诉德志,多吃亏上当,就会练就火眼金睛。(未完待续。。)
第223章 喝茶唱情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砸票、订阅并打赏。

    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芭比还是上了台,但是唱起来像蚊子哼哼,还不如不上,全是凑人数的。

    尹懋让大家唱的鄂西民歌《六口茶》,到底是六口还是七口,他也搞不清楚。知道这不过是好玩的。他到了鄂西,不见得啥都懂,不懂装懂的时候还比较多。年龄大了,耳朵有点不好使,听不懂,跟着起哄打哈哈的,占到大多数。

    唱歌是形式。歌中唱的词,比较零碎,大意是:“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塞,在家不在家?”

    大家一听,就觉得这小子没安好心,喝茶,问什么爹妈?

    女的唱道:“喝茶就喝茶,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晒,已经八十八。”

    这倒好,八十八,在不在还有什么关系?

    男青年继续唱:“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姐姐塞,在家不在家。”

    这小子不老实,都问第二句话了,还说问一句话。真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了。

    女的不含糊,立马回应道:“喝茶就喝茶,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姐姐塞,已经出嫁了。”

    这小子不依不饶,继续追问,唱道:“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弟弟塞,在家不在家?”

    连弟弟都问了,看来。是学法律的,这小子知道未成年人也能作证。看来,做什么坏事,不能看不起小孩,不能忽视小孩子,小孩子在上帝眼中还是宝贝,是最为宝贵的。

    看女方怎样回应?

    女的唱:“喝茶就喝茶,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弟弟塞,已经上学哒。”

    这姑娘聪明。小弟弟上学了。看来,未成年人要受教育,否则,就是生活在大山深处。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不是好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有错。

    男青年继续追问。看来,为了达到目的,要不择手段,他唱道:“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妹妹塞,在家不在家?”

    这小子自古以来就不老实,哪里问人家妹妹的道理?难道还要打姨妹子的主意吗?

    女的就是精灵鬼,马上回应道:“喝茶就喝茶,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妹妹塞,还是个奶娃娃。”

    也就是说,她的妹妹太小,还在吃奶,可能最小,看得娇,吃奶到五岁都有可能,可是,没有神迹,就不会让八十八的妇女生孩子。早已经绝经,不可能再生育,从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但是,从神的观点来说,凡事在人看来不能的事情,在神凡事都能。

    他问完了一圈的人,最后将焦点转移,转移到哪里呢?他唱道:“喝你一口茶,问你一句话,眼前这个妹子塞,今年有多大?”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看中了妹子,却打擦边球,问了半天,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眼前的妹子了。

    看妹子的表现了,是害羞还会坦然接受呢?妹子回答道:“喝茶就喝茶,哪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塞,今年一十八。”

    妹子早已看出哥哥的意思,故意不说,只等他来问,明知道哥哥总在问一句话,实际上问了六句话,六口茶,六个答案,最后才到重点,还要回答。看来,哥哥眼中有妹妹,妹子眼中有哥哥,哥哥妹妹唱不完,这就是情歌。

    唱完了,大家拍巴掌,港岛人,比较文明,就是拍巴掌也很温柔,不过,对表演者表示肯定,也就行了,不必要特别要求。

    大家回到座位,开始吃饭。德志唱了歌,嗓子干,喝了点凉开水,旁边坐着的是北方负责的同事,当然也是港岛人,他们相信自己人,她的老公比她大十几岁,不过,大就大点,无所谓,城市越大,找对象越困难,能有个家就不错了。

    她劝德志多吃点,满桌子的菜,看着这些菜,就觉得特别贵。

    实际上,真的很贵。这样的菜,在港岛怎么说也需要三四千元,折合人民币,也差不多两千多元。

    在港岛,吃的东西特别贵,但是,数码产品和衣服相对就比较便宜。可能和港岛人多地少有关,食物和蔬菜都需要进口,依靠外界。

    德志对吃不很讲究,吃的再好,也是一天三顿,吃的不好,也是一天三顿,不见得吃得好的,就比吃的不好的要长寿。

    人的寿数,是上帝决定的,这个无法改变,但是,也不要以为人有了高科技,可以永远不死,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科技能让人长生不老。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上帝不会让义人去讨饭,也不会挨饿。吃的怎样并不重要,做的怎样,才是重要的。上帝看中的,不是人的好行为,而是一颗心。如果你做了好事,心里不痛快,还不如不去做,倒不如一开始就不做。

    吃了晚饭,可能是在港岛吃的最后一次大餐,作为最后的晚餐,年干事和董事局的成员,会各奔东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工作人员,然后离开餐厅。

    坐在德志旁边的的,姓甘,她老公在港岛工作,负责原生态的手工制作,也就是传统的工艺品。

    现在的产品大多数都是流水线上的机器做的,非常快,质量难以保证,但是,手工艺品需要用手来做,比较费时费力,可是,在偏远的农村,生活着一大批在家的农妇,她们没有钱,做一些手工艺品却被剥削,利润让中间商给赚走了。

    甘女士的老公,说简单点,就是直销商,将村妇的手工制作的东西拿到港岛来卖,直接卖给游人,特别是老外。

    比方说,有的老外喜欢中国手工绣的鞋垫,就买了回去,将鞋垫装进镜框,挂在墙上,他们任务,中国的刺绣,真是太美了,用这么美丽的鞋垫来垫臭烘烘的脚丫子,实在是一种浪费,简直是有点暴殄天物的嫌疑了。

    鞋垫是这样用的,老外非常厉害!后来,发展到各类的包、刺绣还有鞋帽等等,民间的智慧相当大,超出了人的想象。民间的农妇们生来就有一双巧手,因为,中国是耕织的民族,有着长远的历史传统和习惯,知道勤俭持家,女人的巧手,即便在男人离世后,也能用针线活儿换点饭吃,不至于让一家老小饿死。

    有了这种直销的贸易,无论如何,都能保证让老百姓感觉到世上还有公平可言,不至于让中间商赚取巨大的利益。

    这个道理明白后,也就知道有组织在关注这个问题。

    甘女士所嫁的老公,为了荆楚省的这个事,也在操心。自从芭比受伤康复后,一直没有去鄂西,而是呆在江城,后来实在不好意思,不干活还拿钱,就去了松岗市辖区的农村做事。

    做什么呢?想来想去,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就想到了甘女士。甘女士本来在北方做事,但是,她知道北方妇女和南方妇女可能没有什么差别,就自信地认为到处的农妇都一样,于是就在松岗市开始了这个项目。

    负责人当然是齐老师的外甥女芭比。

    自从芭比负责这个项目以来,德志就预感到肯定会砸,这个项目,交给别人做还好,交给芭比一定砸得更快。但是,人的地位不高,说话的声音也不高,没有权威,自然就没人听。

    上了这个项目后,把所有同事都累个半死,先要去市场上考察,然后买布,还有其他的配件,比如拉链啥的,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要考虑周全,否则少一样,东西就出不来,当人家要货的时候,你没有东西,岂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甘女士能做的都做了,她生来愚笨,可她老公不笨,对荆楚省的要求特别高,否则就没有订单。开始还是照顾的,后来发现照顾不过来,芭比也不争气,经常窝工。因她有后台,也就没人敢说三道四,但是,总体上来说,荆楚省的赶不上北方所出产品。

    芭比不查找原因,每天以手机为其生活的全部,经常在手机上和别人聊天,那是她的主业,其他都不在话下,别人在着急,也是太监着急皇上不急,久而久之,这个项目就露出下半生的凄凉前景来。

    大家吃饱了饭,出得酒店,开始找出租车,四个人一组,开往宿舍。

    宿舍可能还要住一个晚上。因为中国人只能呆在港岛呆一周,大部分都只有五天时间。

    德志照样和安德烈住一个房间,另外,尹懋和余哥住一个房间,他俩去了港岛办公室,到那里拿布。

    教会里有人知道荆楚省在做农妇手工艺产品的项目,就自愿奉献布匹,全部送到了办公室,需要拿回来,准备走的时候带走。

    刘小姐安排他们去拿东西,至于以后怎样安排,她没说。正准备洗了睡的时候,刘小姐打电话过来,找安德烈和德志,说:“要去帮忙,余哥和尹懋需要帮手。”

    这是骗人的,德志很清楚,尹懋最喜欢偷奸耍滑,他明明可以拿得动,偏偏不拿,看到别人休息,他不自在,就攀扯上了安德烈和德志,因为他俩的大姨妈不是齐老师,那怕什么怕,攀扯上他俩是应该的,再说这个项目又不是尹懋在负责。

    尹懋说出了感受,余哥附议,他没脑子,也不会说,尹懋说啥就是啥,没有什么异议,也不怕别人。因此,笑面虎是尹懋,余哥是冤大头,啥事都让他冲向前,但是,出了事全是余哥的,和尹懋没任何关系。(未完待续。。)
第224章 深夜狂奔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打赏、订阅。

    德志和安德烈打的去办公室,司机还好,懂得普通话,但是,说出来的普通话听起来很难听,他听普通话听得懂,这边呢,安德烈听得懂,但不会说港岛话。

    打的到了目的地,顺着大门往里面走,两边都是商铺,看来办公室所在的位置很重要,交通比较方便。

    然后进入电梯,关上门,按8,到了楼层,电梯门打开,看样子,这里的场景在电影《暗战》里面出过。德志和安德烈出来,电梯“叮——”一声,,门合上,有走廊,上面有标志,直接到dashing基金会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是玻璃的,这个让德志感到意外,怎么回事?门上有门铃,德志将其按响,有人影出现在玻璃上,然后“啪嗒——”一声,一道亮光照出来,玻璃门打开,那玻璃是毛玻璃,只透光,但看不清楚对面,透过玻璃,只能看到有人影在工作的情况,却无法看清楚人的脸。

    开门的是刘小姐,她说:“你们来了?很快啊。我们还担心你们找不到地方呢。”

    “是啊。问司机,司机把我们带到了大门口,然后顺着走廊找到电梯,知道办公室所在楼层,就找来了。”安德烈说。

    在这种场合,德志不便争功去抢着说,完全没必要,来了就来了,没来还要想想。为什么找不到地方,既然找到,也不能说你能干,只能说你适合城市的生活。

    刘小姐介绍说:“这是我们办公的地方。这是我的桌子。”她指了指最靠近门口的地方,原来办公室不大,左边全是集中办公的,右边有两个桌子。

    但是,刘小姐的桌子上放了一个牌子,上面的名字却不是刘小姐的,她说:“我很少来办公室。在港岛。寸土寸金,让能者上。办公桌是共用的。像我这种情况的,还有几个,像甘小姐就是。”

    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在大办公室里。普通人都是在一起办公。行政主任就是黄小姐。她坐在第一个位置,然后是负责财务的何会计,再就是负责文字工作、网站维护的。还有负责亚洲项目、非洲项目和中国项目的各一个干事。

    墙边树立着大书架,书架上摆着书、奖章、奖旗、奖杯、荣誉证书等等,这些东西,和内地有些相似,不过,颁发的主体除了港岛政府,还有其他的国际机构,都是认可的。

    一个政府或者一个机构给基金会颁发奖杯,恐怕还不能说什么。如果有很多机构给基金会发奖,就说明基金会做得还行。另外,就是个性的张扬。

    办公桌一个挨着一个,面对面办公,但中间隔着玻璃,都是独立的空间。这些人大部分是港岛人,也有马来西亚人,大多数人都是港岛的土著居民,因此,工资待遇比内地的同事要高得多。

    刘小姐领着港岛的钱,花在国内,国内的消费水平不高,完全还能攒钱,因此,她不愿意回去,不想见到其他同事,因为人的舌头和牙齿常在一起,就会出现舌头被牙齿咬的情况。

    自身就如此,何况身体以外的其他人呢。还有一间会议室,在港岛,能有这样的办公室的ngo组织的确不多。

    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是给年干事的,他不常来,因他是医生,非常忙碌。他的医术高明、技术高超。他的夫人,会写书,二人双双在异国他乡做事,业余就写书,二人出了书,在这个圈子里,算是名人了。

    以前他没有办公室,后来,有人捐赠,就给了他半间办公室,算是年干事在基金会办公的地方。当然,他平时很少来,有时候有人需要谈论比较**和私密的话题,可以借用年干事的办公室。幸亏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可以帮助他。在他有需要的时候,就能满足他。他也懂得分享,有了,就分给大家。这次港岛的活动,完全是他私人的奉献。他这样乐善好施,神一定喜欢。

    在旁边的会议室里,里面放着一些举办活动用的展板,是筹款用的。港岛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宣传内地的或者其他地方的需要,负责筹款,然后设计项目计划书,将项目款用下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刘小姐逐一介绍完,大家都坐下来,刘小姐拿出一些东西,给大家吃。刘小姐说:“这里有一些帽子,你们如果喜欢,就拿去吧,一人可以拿一顶。不能多拿。”

    大家一般都自觉,贪婪的女人没来,况且都是男人用的帽子。大家依次拿了帽子。刘小姐不知道从那里弄来一些雪糕,分给大家。

    这样频频地示好,难道是什么用意?不就是拿布料吗?其实,大家都清楚了,不必要绕弯子。果然,刘小姐最后说:“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吧。这里有一些布料,余哥和尹懋拿不动,请你们过来拿一下,先拿到旅馆的楼下,给老板交代好,以后直接从那里走。清楚了吗?”

    “清楚了。”大家吃了、拿了,还能不清楚刘小姐的吩咐吗?都异口同声地说话。

    这样,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布料肩扛背驼地弄到了电梯口,等电梯门一打开,大家蜂拥而入,里面有两三个人,这么晚了,还有人下楼逛街?这也不奇怪,港岛人喜欢过夜生活,仿佛早晨从早上十点开始,晚上总有忙不完的事,除了消遣还是消遣。在港岛生活,真的很惬意,可惜,港岛太小,无法容纳内地想去居住的人。

    布匹放进了后备箱,上了出租车,很快就到了旅馆。安德烈和老板讲话,老板懂得,老板说的普通话也普通,意思沟通到位,然后将布匹分装,一个袋子里装一些,试一试,看能不能拿得动。

    装好后,在上面盖上一块布,老板很细心。将布全部捆绑结实了。大家乘电梯。到了房间,开始洗澡睡觉。安德烈继续看电视。

    安德烈的床和德志床之间的空隙,不能放下两条腿,转身都困难。有人说。港岛的房子十分紧张。十分小。头在卧室,身在客厅,脚在厨房。

    这样的蜗居。在内地的一些大城市也开始出现,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人,简直有些不可理喻。不知道从哪里出来这么多人!

    听着不懂的话,德志很容易睡着,日记没办法写,因为太累,电视太吵,只好作罢,作为安德烈的智商,只能看看电视,不用动脑筋就行了。

    天亮了,德志拉开窗帘往楼下看,楼房非常高,看楼下的人就像蚂蚁,车像甲壳虫,对面的稍矮的楼房上面,布满了铁丝网,可能是为了防止小偷从楼顶上翻越过去。小偷厉害的话,通过老虎钳子,可以将铁丝一根一根地剪断,才能过去。

    但是,德志心想大多数小偷都没有那个耐心,他们往往做贼心虚,除非那小偷的心理素质特别高。一般来说,没有那个胆量。即便剪断了铁丝,破坏了钢丝网,万一被挂住衣服,想必就很有可能坠入高楼之下,成为一滩肉泥,或者四分五裂,不成人形。

    有过这样的报道,不是每一个小偷都是这样幸运。

    安德烈还在睡,估计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就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阵电话铃响,德志不去接,他在卫生间,故意不接,目的是让安德烈出丑。

    人在睡梦中突然醒来,接听电话时,电话那头就能感觉到,嗓音比较特别,显得比较干涩,不够圆润好听。

    果然如此,安德烈的嗓音就有了问题,到底给领导什么感觉,不知道,德志心里非常得意。

    为了不占用卫生间,德志收拾完后,立马出来,在里面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嫉恨,因为早晨,光阴迅速,时间如金钱,关键是,没有地方方便,来自内部的压力非常大。在厕所内的一分钟和在厕所外的一分钟,意义大不同。里面的时间很短,外面的时间很长。没有经历,就没有体会。

    德志收拾完毕,让出了卫生间,安德烈进去,弄了大概二十分钟,德志在外面等,他出来就说:“刘小姐在楼下等,说是上午去秀水街购物,然后中午她的母亲要请我们吃饭,下午去火车站,准备离开港岛。”

    德志说:“好啊,好啊,也该离开了,时间太久了,这里的钱也差不多花完了。再要多花,就要动老本了。其实,给的零花钱早就完了,像我买了眼镜,就还动了老本。”

    “来到这里非常不容易,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也可能永远不会来。该买的东西就买,内地没有,有也不正宗。”安德烈说。

    这一点,德志认同,德志自信地认为,他可能还会来,可是安德烈就说不定了,这是真的。

    同时,德志明显地感觉到,这次开会,很可能是最后的会议,机构的发展,有高有低,当走到顶峰的时候,就开始跌入低谷,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谁也逃不脱。就像《红楼梦》里的荣国府、宁国府,贾家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元妃的倒下,整个贾府也大不如以前,这是没办法可想的事。只能顺应变化,不能改变变化。

    二人收拾完毕,背了背包,然后乘坐电梯,下了楼,刘小姐在等。黄主任也在等,她等大家都到齐了,说:“今天是刘小姐陪大家。今天离开,我们就不送了,因有好多事情等着我们处理。你们今天上午自由活动,下午离开。现在请把手里的八达通交上来,没用完的钱就不用交了,不够花的,就对不住了。”(未完待续。。)
第225章 蝗虫过后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阅读、订阅、收藏或者打赏。

    黄主任这么一说,德志窃喜,还有钱,因为这两百大钞,德志省着花,还有剩余,买眼镜,花的是储蓄卡上的钱,这个钱,不是港岛的钱,是内地的钱。

    黄主任说完,大家都自觉地交出八达通,这个类似于公交ic卡的东东。黄主任接了,数了数,数量没错,她把卡放进包包,然后说:“祝大家玩得开心,一路平安!拜拜!”

    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她长得胖,也可以说是丰满,或者用描写杨贵妃的词,叫丰腴,但是动作很快,歪着脑袋,一侧眼睛盯着地面,一边的头发低垂,看起来不像是正人君子,但事实上也难说,总之,她快速消失在人们面前,同样,他也带走了大家留给她的印象。这个印象,比起拍摄照片来更实惠更有用。

    大家没有意见,跟着刘小姐,刘小姐说:“行李先寄存在旅馆,带着随身贵重的物品,到秀水街去。你们不是想买点东西吗?特别是女生,需要买衣服的,到那里可以买到钟意的。”

    刘小姐一回到港岛,就不自觉地带出来当地的话,弄得不伦不类的。

    大家早已经习惯。有时候给老外当翻译,一边说英语,一边说汉语,弄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