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宝农家-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咱们过去看看吧,不过爹你要做好心里准备,现在城外不下几万人的难民,咱们的庄子离着京城这么近。不说地里的东西,没准庄子都要被人给抢了。”这么多人没吃没喝,除了到处去乞讨,剩下的就只有抢着一个办法来了,这一路上不是没有见过难民和村子里的人打起来的情况,旱情严重,大家都拼命攥紧了手里的粮食。谁愿意拿出来啊。就是那些大户也没有像往年一样开始施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到了庄子上,林浩一眼就看到这家雇佣的长工在村口巡逻。他们在这里主要是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都是价值很高的作物,所以对外人也比较防备,不过也没出现过拿着棍子虎视眈眈的啊。

    “林老板?”林浩和唐守仁走了过去。那边早已经发现这一堆人,立马就跑过来好几个长工。看到是林浩这才放下警戒。

    “杜大哥,你们这是?”这里是林浩在负责,他不在的时候王金山帮忙盯着,所以这里的人都认识林浩。却不认识唐守仁这个大老板。

    “林老板,别提了,还不是那些难民闹得。这难民眼里都冒着绿光,地里的东西见到就抢。你说地里的东西抢了也就是了,他们还进村,尤其是像咱们这样的庄子,附近被抢了好几个了,庄子里的粮食都被抬走了,这不王老板让我们紧紧盯着,看好庄子里的粮食还有咱们的大棚,别让他们弄坏了。”长工既生气也无奈,知道难民不容易,可是要是粮食什么的被抢走,他们怎么跟主家交代,还有地里的大棚,那可是费尽心思在盖好的,好不容易才弄得冬天能长东西,这要是弄坏了,损失可就更大了,这些东西比可庄子里的粮食还值钱,好在王老板安排了人手在地里守着。

    “舅舅现在在这呢吗?”林浩问。

    “没有,前天城门封锁了,王老板出不来了,这段时间一直是我们盯着,不过来这里探查的难民也多了,所以我们才这么警惕,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闯进来。”长工摇头。

    “辛苦你们了,后面是我们村的村民,村里有不少的壮小伙,回头先安排他们帮着抵抗一下吧,能守几天是几天。”林浩拍拍长工的肩膀。

    林浩把车队带到庄子里,庄子里除了种地的长工还有看护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之外,没有别的村民,所以庄子里的房间并不多,林浩也不好让长工腾出来,要是有村民留在京城,让他们自己去搭建草房先凑活吧。

    唐守仁正在跟村民说明情况:“大家也看到,城门封锁了,外面在闹疫情,大家先来我的庄子先住着,不过这里地方小,要是想留下来的,自己盖房子,以后的生活就要自己想办法了,我们还要继续往南走,去南方,要是愿意跟着我走的,就继续跟着,不愿意的就留在这,等着京城什么时候开城门。”

    “里正,我们手里没钱没粮的,怎么留在京城,外面那么多的难民,京城的城门短时间内是不会开的吧,那我们不是活活的饿死吗?”村民心里慌了,虽然现在有了地方住,可是没有粮食,他们不还是跟这些难民一个下场吗?

    “就是啊里正,就算我们手里有钱,现在连买粮食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带出来的这点粮食够干什么的,现在就算是想出去找个事干换粮食都没有那么个地方了,里正,你可不能不管我们。”这个人是打算赖上唐守仁了,反正唐守仁把他们带出来了,就要对他们负责。

    “对啊,就是啊……里正……你快想想办法啊”

    这个时候说什么不能让里正这块大肥肉跑了,一定要跟紧了他,他那么有钱,不会不管他们的死活的。

    唐守仁眉头紧锁,他虽然是一个村的里正,可他不是救世主,变不出粮食了,要是到时候村民手里没粮食了,找他来借,他该如何?

    “怎么着,大家是赖上我女婿了,我女婿虽然是里正,可是他们不是你们爹娘,凭什么要管你们吃喝,要不是我女婿,你们凭什么在这吆五喝六的,没有我女婿通知你们,现在没准早被突厥的骑兵给杀了,还能在这安安稳稳的说话,把你们带出来了,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们看看着外面那么多的难民,难道他们没有里正吗?可是还不是出来逃难到处乞讨,现在给了大家有个落脚的地方,大家就该知足,至于以后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谋生路去,现在大家都自身难保。哪里能管你们一辈子。”王有财看村民欺负他女婿。他这个黄土埋半截的人当然是要站出来护着女婿,女婿不好意思说的话,他来说。他不怕得罪人。

    “你谁啊,你一个外村人,凭什么管我们村的事,我就知道。是里正把我们带出来的,就不能不管我们。”村里一个二癞子的人翻着白眼不屑的看着王有财。

    “就是就是……”有人跟着起哄。

    而这些年一直跟着唐家干活的人则是沉默不语。确实是,唐里正是他们的里正不错,可是在灾难当头,大家都自身难保的情况。凭什么要求唐里正管他们,国家都不管他们了,何况唐里正。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活回去。

    “你们几个闭嘴,带着你们出来逃难。还带出仇来了,早知道就该把你们这几个没良心的丢在村里自生自灭,看看那个时候有人管你们不,大爷说的话很多,现在这个时候能管好自己就知足了,现在唐里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地方落脚,咱们就该感恩,怎么说也是逃出了突厥骑兵的铁蹄了不是,至于接下来,还请里正给我们指一条活路,你的见识比我们多,大家该怎么活下去,我们不想在继续赶路了,在这安顿下来,只要没什么危险就知足了。”孙婶从人群里站了出来,她可不怕那几个混小子,她四个儿子都长大了,在村里谁敢招惹。

    这些年他们家跟着唐家没少沾光,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成家立业了,家里人更多了,这些年也挣了钱了,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帮唐家说话。

    “是啊,里正,帮我们想想注意,看看怎么熬过这个时期啊。”跟唐家关系的好的都急忙问,眼神迫切的看着唐守仁,大家都不想再继续南下了,他们不像唐里正家一样走南闯北哪里都去,他们在老家待习惯了,现在就等着这战事一停就赶紧回乡呢。到了京城就知足了,战争再怎么打,也打不到京城来,除非要亡国了。

    “这个?大家先让我想想,这猛地我也没什么主意,既然大家不愿意走,那先安顿下来,我们也不是立刻就离开,总要把大家安顿好,我们才能放心的离开。”唐守仁脸上这才有了丝笑意,看来大家不都是那么狼心狗肺。

    打击忙碌了起来,找地方住宿,现在茅草屋还没有弄好,大家只能再车上先凑活了,反正这些日子大家已经习惯了挤在马车里这狭小的地方,也不在乎这几天了。

    林浩则组织了村里的年轻壮劳力加入到长工的队伍里,开始巡查庄子,免得庄子被难民哄抢,虽然旱灾严重,不过经常附近的水利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并不是太缺水,所以地里的种的种作物都好好的生长着呢,这些瓜果蔬菜现在都是要供应到宫里还有一些大户的。有这块的出产,让唐娟他们心里稍有安慰,天无绝人之路。

    现在两眼一抹黑,唐守仁也没有好的办法帮村民养家糊口,只好来问问女儿和女婿,可两人也是摇头。现在京城进不去,没法做工换粮食,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唐家庄子上的这点储量要好拉去南方呢,哪里能拿出来给村民,就是给也不够分的,这么多人,能吃几天。

    不过当天夜里,还是有事发生了,家里的大狗不停的叫,唐娟和林浩起身,庄子里可以没有别人的房子,可是主家的房子不能少,唐娟和林浩出去,喝止大狗,这次逃难唐娟把家里的大狗也带出来了,从小养到大的,唐娟舍不得丢下它们

    “难民进村了……”远处传来守夜的人的喊声。

    林浩和唐娟对视一眼,真的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你在家里待着,我出去看看。”林浩叮嘱。

    “你小心点,那些难民也不容易,尽量别伤害他们,赶走就是了。”唐娟拉住林浩。

    林浩点头,拿着一根棍子冲了出去。唐娟不放心他,牵着家里的大狗出去,有家里这三条大狗在,没人能近得了她的身。

    村民听到呼喊声,也拿着家伙往外冲,虽然这是唐家的地方,可是要让难民乱闯,他们也是会跟着倒霉的,就是不上去帮着打架,助助威也是可以的,总能显着人多不是。

    庄子道路中央,村民们和难民们对持,现在都凌晨了,正是打架最困乏的时候,这个时候难民进了庄子而且还摸到了大棚那,去大棚里抢瓜果蔬菜,好在守夜的人有狗帮忙看着,这才看着损失不大,只是一个大棚被他们弄坏了,种地黄瓜秧都倒了,里面一片狼藉。

    两边的人拿着武器对峙这,林浩和唐守仁站在最前面,看着这伙难民,最起码有二百人几乎都是男人,虽然这些男人有些瘦,而他们这边满打满算才一百多人,而且还有这么多老弱妇孺,力量悬殊太大。

    “我告诉你们,赶紧把庄子里的粮食交出来,要不然我们踏平你们的庄子。”难民里的领头人大声喊道,既然不能偷偷摸摸的拿,那只能正大光明的抢,他们是难民他们怕谁,再惨还能比现在惨?

    “对……对……交出来……交出来……”他身后的难民跟着喊,如狼似虎的看着这个庄子,他们可是提前打听好了,这个庄子里应该有不少的粮食。

    “你们知道我们这是什么地方吗?我们这是专门给宫里供应瓜果蔬菜的,这是给皇帝吃的,要是被你们糟践了,这后果你们承担的起码,识相的赶紧走,要不然被士兵抓走去前线当苦役,后悔就晚了。”林浩站出来大声说道,这个时候只能是拉虎皮扯大旗。希望用官府的力量把这些人吓住。

    难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想到这个庄子居然还有这样的背景,这可如何是好?不由都看向他们老大,等着老大做主。

    难民老大心里也有些害怕了,一般人他们不怕,现在城外难民这么多,抢了混进人群里也就是了,想抓到他们哪里那么容易,可是官府他们是得罪不起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怎么办?这是供皇家的地。”难民低声问老大。

    唐娟叫过庄子的一个管事,叮嘱了他一句,管事叫上两人快速的跑开了。

    “我知道大家也不容易,拖家带口的出来逃难,为的也是家里的老小能有口饭吃,可是什么人不能招惹你们也要想明白,免得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林浩背着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

    双方在僵持着,这个时候管事带人抗来了两袋米,林浩和唐娟心有灵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这两袋米是我们庄子上的一点心意,我们庄子上养着这么多人,也不富裕,能帮大家的只有这么多,希望你们能体谅。”林浩开口。

    难民老大皱着眉头,不知该如何是好,是拿了这两袋米走人,还是继续下去,弄的你死我活。

    “老大,这点米不少了。”难民看着这两袋米眼里冒光,平白得了两袋米,每家还能分一点呢,这可是没出一点力气。

    “行,我给你们一个面子,今天我们先回去,至于以后……”虽然粮食没有抢到,弱了气势,但是还是要放狠话威胁一下的。

    难民抬着米离开了,村民们也散了,不过也有幸灾乐祸的,还有的在算计唐家到底有多少粮食,这一下就是给了两袋,看着真眼热。

    回到家,唐娟他们没有继续去睡觉,而是坐在客厅里,现在哪里还有心情睡觉啊。

    “这下可麻烦了,这次能打发走了,下次呢。而且这来抢劫的难民还不只是一伙,这一伙来过了,没得手,没准明天就来更多人,咱们这点人怎么抵抗的住。”唐守仁有些心烦,这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真是让人头疼。

    “回头问问宫里的人什么时候来拉菜。到时候问问他们。看看能不能找人驻守一下,哪怕是个穿着衙役服装的人也能稍微震慑一下啊。”有时候狐假虎威还是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唐娟眉头轻蹙。

    “嗯。我想想办法吧,可惜现在城门不能开,要是能进去,这事就容易多了。跟人借两身衣服都行啊。”林浩苦笑,可惜现在是什么都做不了。

    第二天一早。长长的马车队伍来到庄子上,正要去地里看情况的林浩和唐娟正好撞见,从马车上跳下来的不是王金山是谁?

    “舅舅?你怎么从城里出来了?”唐娟赶紧走过去问。

    “我这不是一直等着城里的车队出来拉菜的日子,跟着一起出来的。你们都到京城了,你爹娘他们没事吧,我们都快担心死了。也不知道你们的消息,这不我也是寻摸着出来看看。看看你们到了没?”王金山笑着拍拍唐娟的肩膀,现在宫里还有一些皇亲贵族定了庄子上的菜,都是统一的日子出来来拉菜,他就跟着出来了,要不真没有机会出城。

    “都来了,连我姥爷他们都来了,都在家里呢,你过去看看吧。”

    “好,我就说有你们在不会有什么事,林浩,后面那是宫里的李公公,你去好好的招待一下,带着人去菜地摘菜吧,我去看看我爹娘,对了,我昨个还看到你爹了呢,不知道你们的消息,他很着急,要不你们跟着我一起混进城去。”王金山提醒了一句。

    “小舅,这事一会再说吧,我先带着人去摘菜。”林浩点头带着人往菜地走去。

    “林浩怎么看着不太高兴?你们吵架了?”王金山纳闷,怎么提到进城去,林浩脸上的表情很沉重似的。

    “我婆婆死了,死在半路上,现在不是正在闹疫情吗,我婆婆感染了,人没救过来,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消息带给公爹吧。”唐娟和王金山一边往家走一边说道。

    “什么?你婆婆死了?”王金山吃了一惊“那大家都没事吧?”

    “都没事,我娘带着唐旺和糖糖先我们一步去了南方,我们也打算去南方,京城这边也不是太安全,所以过几天我们就会继续南下,不过村里的村民大部分都跟着我们出来了,他们不会再继续南下了,还要麻烦舅舅对他们多照顾一下,我这不正琢磨着看看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做的,他们手里的粮食也不多,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唐娟看向小舅,现在小舅混的可是很不错了,人脉也广,或许他能有办法。

    “大家都没事就好,不过你们去南方也好,正好扩展一下那边的生意,到时候我把你姥爷他们都带进城里,我照顾,你们安心的过去就是了,至于这些村民,现在城门没有开,我也不能给他们找到什么好的差事,外面都是难民,乱哄哄的,什么也做不了,我看看吧,琢磨有没有合适的事做。”王金山也挠头了,要是平时,有的是干活的地方,可是现在,难啊。

    “昨天庄子上发生难民冲进庄子来抢粮食的事情,不过没有成功,小舅,你看是不是给跟宫里的公公说说,让他们派人看着一下,要不然地里的东西只靠着咱们自己,可受不住了,哪怕来个衙役也行?”

    “行,我回头说说,是我考虑不周,庄子上是不安全了,只靠着那些长工们是护卫不住了,不过现在到处这么乱,城里也不安定,听说皇帝都病了,唉,多事之秋啊,能保住多少是多少吧。”王金山叹气,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城里的好多门店都关门了,外面的货进不去,只靠着库存能坚持多少时间,很多门店都开始裁撤店员,加上战争和疫情,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没事的很多,城里也有抢粮食的事情发生,也并不一定那么安全。

    下午所有的瓜果蔬菜全部都装好了,宫里给了银子,带着车队离开了,跟着一起进城的还有姥爷大舅一家。林浩也跟着去了,他娘的时候总要去说一下。

    五天后,唐娟一家带着二十多个员工继续南下,至于那些村民,舅舅说会想办法安置的,目前唐娟也想不出主意安置他们,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十几天后。他们顺利的到达杭州。他们在杭州也买了房子,到了之后直接去了住所,敲开门的时候。唐娟惊喜了,一把拥住开门的王氏“娘……”

    “娟子,你们可算来了,娘都快担心死了。”王氏看看女儿。看着门口马车旁的丈夫和女婿,心里松了口气。人都平安的到了就好。

    “娘……”

    “爹……”

    糖糖和唐旺跑了出来,糖糖更是跟个小猴似的,窜到唐娟身上,紧紧地搂住唐娟不撒手。娘……娘……不停的叫着。

    唐娟抱着女儿,摸着女儿的头,眼里都快出来了。这么长时间没见到孩子,她也是想的要命。她的宝贝女儿想娘了。

    “你们可算是来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糖糖了,糖糖天天问你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来,有时候还在门口张望,那可怜兮兮的小模样真是让人心疼。”王氏心疼的看着外甥女。

    “是吗?宝贝,娘再也不离开你了。”唐娟亲亲女儿的小脸蛋,一个月不见,小丫头好像是瘦了。

    “嗯嗯,娘不离开我。”糖糖有些委屈,蹭蹭唐娟的脸,搂着唐娟不撒手,怕一撒手娘又把她放在马车上不要她了。

    林浩走过来搂住妻女,糖糖给了林浩一个大大的笑脸,高兴的叫了一声爹。

    “快进门吧,这一路上辛苦了吧,怎么就你们三个?别的人呢?”王氏招呼大家进来。

    “跟我们来南方的之后咱们家的员工,进城后去了店铺里住了,我姥爷和大舅他们没跟着我们来,到了京城后留在了京城,我小舅照顾着呢,不用担心,而我爷爷奶奶没有出来,留在了老家。跟着我们一起出来的员工都留在了京城。”唐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

    “都没事就好,我在这边,也就是偶尔能从赵夫人嘴里知道点京城的消息,听说京城那边闹瘟疫啊,吓得我整宿没睡着,就怕你们出了什么事。”王氏心有余悸摸摸胸口,赵夫人经常带着孩子过来看看他们,所以她还能知道点消息,要不然她都不知道该去问谁,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南方北方语言也不是那么通,所以她只能干着急。

    ……………………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就算在杭州安顿了下来,南方的局势比较安稳,除了朝廷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似的粮食价格有些高之外,生活还算安定。

    而他们也在尽可能的打听北方的消息,因为他们的亲人都在北方,听说突厥的骑兵这次来势汹汹,都快打到京城了,三皇子带着几十万的军队在抵抗,双方战斗的如火如荼,各有胜败。

    听说皇帝病的更厉害了,现在都不能出来主持大局了,把政权都交给了三皇子,三皇子只等着一回京,就能继承王位。

    等等等等的消息在大街上扩散,不管是道听途说还是怎么样,看来三皇子是稳操胜券了,手里攥着那么多的军队,又有官员的支持,想不登上皇位都难。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转眼这场战争进行了半年多了,北方大雪漫天,也算是缓解了一下旱情,可是却来了严寒,北方的天气听说比往年都冷,连身在南方的唐娟也感觉到阴冷阴冷的,听这里的老人说往年南方这里没有这么冷过。

    “这是什么鬼天气啊,这旱灾刚结束,紧接着寒冬,听说北方冻死不少人,这没吃没喝,又赶上这么冷的天气,唉……”屋里,周梓潼斜靠在软榻上,脚缩在被子里,另一头唐娟也是这个这个模样,屋里放着暖暖的炭盆,里面还靠着地瓜,引得在隔间练大字的两个孩子频频的吸鼻子,恨不得立刻就能吃到甜甜的地瓜。

    “是啊,受灾的还是这些最底层的百姓,熬着吧,盼着来年老天爷高兴一点,别再降下苦难了。”唐娟握着茶杯,不知道爷爷他们还有村里的人都怎么样了,现在战争还没有停止,也没办法往北方送信了,那边的商队也不过来了,都不知道在京城的亲友们的情况。

    “对了,赵大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那个县的百姓怎么样了?”唐娟现在也只能跟周梓潼打听一下了,她的消息比自己灵通多。

    “现在你们那个县成了前线了,朝廷的十万大军驻扎在那里,再往被都被敌人占领了,百姓怎么样我不知道,我都很久没有收到赵启瑞的信了,我这边能得到的消息也是只言片语,不过我知道北方下了大雪,有的地方雪有齐腰深,这样的天气是骑兵的弱势,他们的马匹在这里的天气可受不住,而咱们这边是防守城里,反倒易守难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再这么打下去,自会两败俱伤,可惜三皇子和那个新突厥汗王都是个厉害的,谁也不会轻易罢兵。”周梓潼摇摇头,她也是着急啊,她的丈夫还在前线呢,这要是有个损伤,她就是当了几品诰命夫人还有什么用。

    “娘……娘,地瓜熟了吗?香味好浓郁啊。”糖糖和周梓潼的儿子耐不住香味跑了过来。

    “大字写完了吗?”唐娟拉过女儿,不让她去碰火盆里的地瓜,免得烫到。

    “写完了,娘可以去检查。”虽然在回答唐娟的话,不过糖糖的眼神可没有在离开盆里的地瓜,她最喜欢吃甜的了。

    “小馋猫”唐娟起身给女儿和周梓潼的儿子弄地瓜,新拷出来的地瓜那个香,连唐娟和周梓潼他都没忍住尝了一块。

    屋里气氛暖融融,充满了笑声。

    此时唐娟不知道,因为大雪封路,前线的粮食紧缺,在这个关键时刻,唐如海找到赵启瑞,把唐娟藏在后山的十万石粮食全部捐献给了军队,由于捐献数量巨大,还活的了三皇子的亲自召见,唐家算是在三皇子那得了好名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后
    时光冉冉,转眼又过了撒年。

    一大早唐娟牵着小儿子的手来到娘家。

    唐守仁看到闺女过来了,笑嘻嘻的说道:“闺女,想吃什么了,爹中午给你做。”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时间,他就想着亲自坐一桌让孩子们吃的高兴,这比他赚多少钱都高兴。

    “看看你这肚子,都吃圆了,赶紧给我吃素,减肥。”王氏走过来拍了一下唐守仁的肚子警告,闺女可是说了,有钱难买老来瘦,胖了可不好,现在当家的而是心宽体胖。

    “姥爷,我想吃蜜汁鸡翅,你给我做好不好。”唐娟的儿子林成栋跑过去抱住唐守仁的大腿笑嘻嘻的说道。

    “好好好,姥爷给你做,走,家里的狗昨天刚下了小狗,姥爷带你去看。”唐守仁抱起孩子往后院走。

    “怎么糖糖没过来?那孩子呢?”王氏问。

    “在家学刺绣呢,我给她请的刺绣师傅今天过来了,正在给她上课呢。”唐娟笑笑,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教不出来的,下不了狠心,还是让别人去教吧。

    “别累着孩子,你说你也是,糖糖才七岁,这么小的孩子,就让她学这个学那个,让孩子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王氏心疼孩子,见不得唐娟把孩子管的这么紧,不仅是糖糖,就是那个小的,也早早就开始背书认字了。

    “娘,我有分寸啊,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对他们好好处,你难道没发现,咱家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懂的都多,应变能力也不错,这都是教导的功劳。以后他们接触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如果跟人家差太多,只有被人指挥的份了,我这是为他们好。”现在糖糖他们已经跟村里的小孩玩不到一起了,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好在唐娟并不都是在村里住着,府城和京城还有南方各地都去。孩子也能交到各地的朋友。也不孤单。

    “你总是有理”王氏无奈,不过也知道女儿说的是事实,他们唐家已经不是以前蜗居在农村的那个庄户人家了。孩子们的接人待物确实是要好好的培养才行。

    “那当然,我做的决定什么时候错过,娘,林浩从南方带来一些好料子。回头做好了衣服给您送来,您要过寿辰了。这次给您好好过过好不好。”唐娟挽住王氏的胳膊亲昵的说道。

    “什么寿辰不寿辰的,过一次生日就老一岁,娘可不要,等五十大寿的再过吧。再说大家都忙,聚在一起也不容易,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王氏摇头。孩子们都忙啊,现在也就女儿在身边。两个儿子都在京城,要不是家里有女儿的孩子陪着她,她还有些受不了呢。

    “娘你真的不要过啊,我还以为要趁着你过寿辰的机会把唐兴给叫回来,逼着他成亲呢。”唐娟似乎有些失望,不过瞟了王氏一眼,眼里都是笑意,她知道娘最在意什么,弟弟年纪大了,还拖着不成亲,以前说是为了功名,无暇成亲,现在都考中了举人了,就等着后年的科举,一举夺魁呢,可唐兴都二十二了,岁数不小了,就是成了亲再去考功名也行啊,而且京城里有个姑娘很喜欢弟弟,可弟弟就是不松开,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过,干什么不过,赶紧给你弟弟写信,让他回来给为娘过寿,这个不孝子,要是在不成亲,我就不要这个儿子了。”王氏激动了,提起那个儿子就是咬牙切齿,有门当户对合适的姑娘,可儿子就是拖着,说什么喜欢自由,不想被家庭拖累,她都恨不得抓住那个小子狠狠的打一顿,不成亲,她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遵命”唐娟扮作小丫鬟行礼。

    母女相视一笑,远在京城的唐兴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谁在念叨他?

    这三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三年前的那场旱灾过去了,人们熬过了严冬,迎来了第二年的春暖花开,战争再第二年也结束了,三皇子胜利班师回朝,举国欢庆,毕竟这场战争持续了进一年,整个北方都陷入了斗争当中,局势曾经一度很危急,好在突厥后继乏力,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混乱。

    而三皇子回朝之后,皇帝也龙御归天了,三皇子众望所归,成了新一任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