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威廉二世派出了他最信任的二位部下来中国任职。1896年4月,任命海军少将迪特里希为远东舰队司令,下达给他的命令就是:“要在中国沿海寻找德国能够建设军事基地和经济基地的地方”。5月,又任命海靖为驻华公使,其使命与迪特里希相同。

威廉二世在威廉港叮咛海靖和迪特里希:“你们二位应该干出点名堂来,不要让我失望。”

美西战争爆发时,迪特里希率舰队来华。由于迪特里希在马尼拉遭到中美两国舰队的军事压迫,非常的不忿。于是他来华后,积极勘查了候选名单上的厦门、三门、舟山,认为都不理想。1898年3月,迪特里希乘军舰来到胶州湾勘察后,认为胶州湾是最理想的目标,是中国沿海仅有的天然良港,地理位置优越,极易发展商业贸易。从军事角度看,胶州湾湾阔水深,建港条件优越,虽有中国军队驻防,但德军可能很容易夺取胶州湾。

迪特里希看胶州湾的时候,甚至忘记了此时的清帝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和陆军,陆军虽然还无法达到德国陆军的总体力量,但是海军却强于德国海军。

迪特里希浑然不在意,在他的眼里,他都不把英国海军放在眼里,何况是清帝国海军了。

此后,迪特里希将报告发回柏林,鼓动德皇夺取胶州湾。

虽然威廉二世也不可一世的傲慢自大,但是可没有迪特里希那么蠢。威廉二世找来他的嫡系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商议对策。

提尔皮茨是个善于迎合的人,他升任海军大臣完全是因为拍准了威廉二世的马屁的缘故。威廉二世登基后就宣布德国要进行大海军计划,但是屡次遭到以俾斯麦为首的大臣们反对。为此,威廉二世罢免了俾斯麦,而提尔比茨支持威廉二世的大海军计划一下子拍马屁成功,由此成了德国的海军大臣,也把德国推向了英国的对立面,从此陷入了英德两国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的深渊当中。

威廉二世和提尔比茨商议过后,认为以德国现有的海军力量是无法让清帝国交出胶州湾给德国的。要想让清帝国服软,就必须扩张海军。

以1898年3月德国海军的第一舰队的组建为标志,提尔皮茨公布了他所组织完成的新的《海军法》计划。新《海军法》规定,德国海军从1898年开始,总耗资6亿马克,预计1905年完成,开始了重新组建海军的过程。第一舰队包括两个分舰队,17艘战列舰、9艘大型装甲巡洋舰,以及26艘小型巡洋舰和其他小型舰只。这个规模的建设计划将使德国舰队与法国比肩,初步具有挑战英国的能力。为了取得支持,他拜访了俾斯麦和巴伐利亚摄政王,巴登大公,萨克森国王等寻求支持。还在德国境内组建海军协会以寻求民间的支持。

随着中国山东发生巨野教案,德国政府有了借口。

威廉二世首先命令海靖向中国提出六项侵略要求,包括惩办山东巡抚、赔款、抚恤、“租借”胶州湾、在山东筑路开矿等。

清政府担心事态扩大,如果引发其他列强联合,对清政府极为不利。同时,民间组织越来越放肆,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清政府将山东巡抚李秉衡、巨野知县许廷瑞革职,赔偿教堂损失,代建德国教堂三处,逮捕大刀会九名成员入狱,其中处死二人,判徒刊二人,同时谕令各省地方官切实保护德国人的教堂、教士。

不过,对于德国“租借”胶州湾的要求,清政府以“恐各国援照,碍难实行”为由予以拒绝。

清廷得知德国有心要租借胶州湾,震惊之余,决定将胶州湾辟建为海军基地,让王辰浩调军舰驻扎胶州湾,防止德国效仿法国抢占广州湾事件悍然进占胶州湾。

德国政府确实计划效仿法国,但是德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不如法国远东舰队,而且此刻清帝国海军更加强大了,两艘全世界最先进的战列舰服役后,实力更大。况且,胶州湾距离清帝国海军基地威海卫太近了,德国远东海军司令迪特里希不敢贸然出兵胶州湾。

事实上,威廉二世和提尔比茨也没有指望迪特里希现在就能够夺取胶州湾,他们的真正目的在于给德国民众制造假象,即德国海军太弱了,以至于连清帝国都敢欺负德国海军。于是,威廉二世和提尔比茨借助这次事件,打着强化远东德国舰队,保卫德国海外侨胞的旗号,让《海军法》获得通过,并得到了德国民众的大力支持。由此,德国海军第一次大扩军行动得以正式展开。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34章给农民实惠

第234章给农民实惠

阳春三月刚过,北方大地陆续从冬眠中清醒过来,各地农民们忙着进入春播时间。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北方的农民们获得了一项政府专项财政补贴。

王辰浩升任直隶总督后,为了提高政绩,壮大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决定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儿。基于“民以食为天”的古训,老百姓对于王辰浩的个人崇拜还仅限于形式主义和意识形态上,因此为了加深对老百姓的影响力,王辰浩决定从老百姓最看重的粮食上面着手。

没有什么事情比提高老百姓种地的亩产量更能够获得他们的拥护。而提高亩产量,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给农作物施肥。国际上的化肥已经出现半个世纪了,列强国家们凭借化肥技术,在他们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产量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列强国家的化肥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做到了磷肥、尿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氮肥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列强生产的化肥价格高,中国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随着京津唐工业基地内的各大工业项目的陆续建设完成,北洋化肥厂的一系列化肥生产线下线投产。除了生产当前国际上主流化肥尿素和磷肥外,北洋科技两位德籍化学家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与博施(C。Bosch)合作创立了“哈伯…博施”氨合成法解决了氮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其中哈伯独立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氯化钾和转化为硫酸钾的方法,而硫酸钾即为农作物所必须的钾肥。

这样,北洋科技重工率先完成了农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的大规模工业合成化生产项目。随后北洋化肥厂便立即组建了相关生产线,开始生产氮肥、磷肥、钾肥和尿素等。

北洋化肥厂生产的这几种化肥,成本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贵。同时,传统的老百姓并不认同化肥,认为农家肥更好,因此北洋化肥厂从投产开始,几个月没有卖出去一袋化肥。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于是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即打开化肥销售市场,为北洋化肥厂赚得利润,又要令老百姓们获得实际实惠。

首先,王辰浩以直隶总督的身份向直隶省各地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员向当地老百姓提供农业贷款,贷款项目包括老百姓耕地所需农具的出售、出租,老百姓购买当年的农作物种子,以及佃户偿还地主所需的相关费用。

接着,关于贷款利息问题。王辰浩明确下达政令,但凡购买并使用北洋化肥厂生产的化肥的农户,当年不产生利息,次年按照前五年平均亩产量的增加量部分,抽取10作为利息。如果次年亩产量低于前五年平均水平,则不收取利息。

对于拒绝购买北洋化肥厂生产的化肥,亦或者购买后不使用化肥进行施肥的农户,利息为4喱。

老百姓是很难偿付4喱的利息的,相比较前者而言,政府的贷款条件等于变相的将老百姓种地的风险改由政府来承担,老百姓当然高兴了,因此政令一下,老百姓们纷纷向当地政府贷款种地,同时领取各种化肥,并且保证按照贷款合同规定,在自己的地里使用化肥。

为了保证化肥在民间的顺利推行和科学使用,王辰浩令北洋科技生物实验室相关专家,以及北洋化肥厂技术员工组成调查团,调查团行走于直隶省各地,监督和帮助当地农民合理施肥,帮助提升直隶省的粮食产量。

按照农工商总长周复的年度报告,1897年直隶省人口两千万,粮食总产量六百万吨,人均三百公斤,处于勉强温饱状态。

提高直隶省的粮食产量位居重中之重,于是王辰浩给周复下达了1898年的工作任务,要求他完成一千万吨粮食的生产任务。

周复一听王辰浩让他完成一千万吨粮食的生产任务,顿时变成了苦瓜脸。周复在李鸿章幕府二十几年,对于直隶省的粮食产量知之甚详。自大满清入主中原以来,再风调雨顺的年景也没有超过七百万吨粮食的时候。

“大人,这一千万吨粮食是不是太多了,卑职恐难完成。”

看着周复也有不行的时候,王辰浩顿时就乐了。

“周大人勿须担心以前直隶省没有超过七百万吨的纪录,是因为农民不知道化肥的重要性。同样都种玉米,美国人一亩地能打三百斤粮食,而我们的一亩地也就百十来斤的产量,还得指望老天爷照顾。究其根源,美国人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产量,加上科学管理才有这个产量。咱们现在也用上了化肥,不指望一下子就达到美国人的种地水平,但提升四成产量还是有把握的。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住病虫害,以及水利工程跟上的话,翻一番翻两番都不是问题。”

周复还是苦着脸,在他看来,王辰浩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粮食的事情,哪里是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反正王辰浩动动嘴皮子就给周复定下了计划指标,实际行动还得周复自己进行。办好了,那是王辰浩领导有方,办砸了责任都是周复的。

周复心中满腹牢骚,但是王辰浩一点儿都不松口,周复也不敢反对,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任务。

“大人,卑职以为,应该调动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卑职建议在老百姓的贷款种地问题上,如果亩产量能够翻一番,则免除其贷款一半的利息。如果亩产量翻两番,则全部免除其贷款利息。大人以为如何?”

王辰浩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周大人就是有点子这样一来,不愁老百姓不卖力种地打粮了。还是那句话,我只看结果,至于中间的过程,周大人可自行斟酌。”

周复顿时松口气,还好王辰浩没有勒紧缰绳,否则一点儿灵活权利都没有的话,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不过,王辰浩又重点强调道:“俄国人还在不断增兵远东,这场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要储备足够的粮食。除了直隶省的粮食产量要提升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储备一千万吨粮食的战略计划。”

周复点头道:“阮大人已经跟卑职谈过了。卑职计划在军粮城粮库基础上,兴建一批大型粮仓,用以储备粮食。”

接着,周复带着疑惑问道:“大人,我北洋陆军不过三十几万人,把海军将士们都算上,一年十五万吨粮食就足够了。为何要储备一千万吨战备粮呢?”

“你觉得浪费了?”

周复摇摇头,道:“粮食没有浪费之说,不用可以转售出去。只是储备这么多粮食,恐怕会压住大量的流动资金。”

王辰浩点点头,明白周复的担忧。

“你只看到了一面”

王辰浩笑了笑,接着说道:“既然中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一旦战争打响,将是一场空前的战争。俄国拥有数百万陆军和庞大的海军,如果不一下子打疼了俄国人,让俄国人不敢再来挑衅中国,那这场战争就会像俄土战争一样打上几百年,永不休止。大战一起,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粮食作为战略物资势必大规模涨价,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一千万吨粮食对于我们的军队来说可以吃上几十年,但是平均到四亿人口上,也就个把个月而已。”

周复当即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原来王辰浩是有着更长远的战略部署。周复也是开明之人,对王辰浩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佩服不已。

只是,储备一千万吨粮食谈何容易。按照大米每吨三十龙币的价格计算,一千万吨就要耗费三亿龙币。以直隶省当前的财政,周复顿时摇摇头。

“大人,直隶省财政恐怕难以支撑。”

王辰浩摆摆手,笑道:“这个周大人不必担心,直隶省财政赤字的部分,我会想办法补充的”

周复知道王辰浩有钱,但是三亿龙币也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大人,直隶省的财政跟您个人的财产还是分开的好,否则将来跟朝廷没法算清这笔账了。”

王辰浩知道周复的好意。清政府各个行省的督抚都只能担任两年,两年一换地方。一般来说,督抚封疆们都不会自己掏腰包来弥补财政亏空,因为两年后换人时,这笔钱就白扔了。

像李鸿章坐拥直隶总督二十多年没动地方,只是一个特例。王辰浩能否坐稳了直隶总督的位置,这点儿并不能打包票。如果朝廷执意调走王辰浩的话,除非王辰浩造反,否则就得听命。

王辰浩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但他最终还是认为朝廷不敢轻易调走他,因此也就放心大胆了。

此时此刻的王辰浩,脑海里回荡着一句经典的话: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是,一人死了,钱还没花完;二人没死呢,钱花完了。王辰浩手里的资金已经滚到二十亿美元了,他不担心第二件悲哀的事情。

他似乎体会到为何美国第一首富卡内基将他的资产用作慈善事业了,或许也是基于第一件悲哀的事情。但王辰浩不会像卡内基那样捐献给慈善事业,王辰浩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希望他的钱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实现工业化,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不再挨欺负。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35章风雨京畿

第235章风雨京畿

清政府的维新改革进入到第四个月,帝后两党的矛盾进一步加深。随着袁世凯投机光绪的帝党阵营,不到二十天时间时间便成功的分了荣禄的兵权,掌控了半个北京城防务。帝后两党的权利争斗由此面临全面激化。

光绪本没指望斗过慈禧,给康有为等维新派成员们的密令中已经充分显示他的恐惧,但意外的是,袁世凯的个人能力非常强,不到二十天便取得了北京城一半的兵权,令帝后两党在北京的军事力量达到平衡。这样一来,光绪就不用再害怕慈禧武力逼宫了,可以继续推行变法维新。

然而,这次真的惹火了慈禧。对于权力看得比命还重的慈禧,绝对不允许有人去碰她的权利。

慈禧一方面多次召见袁世凯,对他施加影响力,但是袁世凯态度暧昧,墙头草一般即迎合慈禧又安抚光绪,利用慈禧和光绪对他的拉拢趁机往上爬。

另一方面,慈禧召王辰浩进京,面授机宜。慈禧从心里忌惮王辰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北洋陆军干预北京防务,但眼下袁世凯态度不明,荣禄掌控的京军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因此慈禧不得不求助于王辰浩保卫京畿以防万一。

王辰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进京,顿时引起了各方震动。

作为清帝国最有实力的封疆大吏,王辰浩不但掌握着清帝国最精锐的三十万北洋陆军,而且掌握着全部海军力量,更是把持着清政府的财政命脉。名义上清政府是中国的统治者,实际上以王辰浩的实力,他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包括慈禧在内的清政府实权派,此时此刻已经无法控制王辰浩了,他们所期盼的只是王辰浩不要造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忍让。

“恭喜大人,太后这个时候招大人进京,加官进爵是不可少了。”

慈禧诏令王辰浩进京,加官进爵以示笼络是免不了的,王辰浩的一干手下们顿时送上恭贺。

王辰浩对于加官进爵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对他来说,左手强兵悍将右手金银钞票,双脚一跺,整个中华大地都会颤三颤,皇帝也没他威风。

不过,王辰浩站在他的手下们的立场上,能够体会得到他们的心情,于是微笑道:“但愿这次慈禧不会小家子气。”

阮忠枢说道:“这次涉及到帝后对权利中枢的争夺,慈禧太后手里只有一个荣禄,而光绪皇帝病急乱投医倒是误打误撞的弄来袁世凯,倒也歪打正着的勉强应付。京畿防务上,帝后两党势均力敌,因此大人的态度就成为双方成败的关键。卑职以为,以慈禧太后的精明,这回肯定不会小家子气,连升三极不是问题。”

张枫这时说道:“我看关键应该让大人进军机处才行,这是朝廷最后的权利机关,以大人目前的实力,成为军机大臣才是名副其实,名正言顺。”

众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议论不休,大多数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加官进爵上面,浑然没有意识到王辰浩这时候进京的危险。

只有刚刚南洋回来的王士珍最为谨慎,看到了这次进京的风险。

“大人,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进京为妙,让帝后两党自己去斗个你死我活,大人只需要坐镇直隶,严控京畿四周,不管谁输谁赢,最后都少不得大人出来稳定大局。”

王士珍的表情很是谨慎,从他的目光中,王辰浩似乎看到了些什么。

“士珍有话直说便是。”

王士珍转圈瞅了瞅,大厅内都是王辰浩的嫡系成员,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便说出了他的担心。

“大人,这次进京您恐怕有危险。”

王士珍的一句话,顿时令整个大厅内的喜悦气氛冷却了下来。

王辰浩却是饶有兴致的看向王士珍,问道:“士珍,说说你的看法。”

“是”王士珍领命,于是说道:“卑职以为,表面上看,帝后两党内讧,拉拢大人之势明显。然而,帝后两党内讧已经到了准备兵戎相见的时候了。这时候大人进京,不论支持哪一方,都会遭到另一方的忌恨。而大人的实力足以左右朝局,不论支持哪一方,都是决定性的胜利,这样一来,另外一方必败无疑,这狗急了可是要跳墙的。”

大厅内的众人都是聪明之人,一点就透,纷纷担心起来。

王辰浩不得不佩服王士珍想得深刻,经王士珍这么一说,王辰浩也不敢大意。

阮忠枢说道:“士珍的担忧在理,但若大人不进京,恐落人把柄。”

王辰浩于是说道:“进京是必须的,到时候只要多带些护卫便是”

王士珍说道:“护卫恐怕不够,需派出军队进驻京畿,以策万全。”

张枫说道:“派军队进入京畿,恐怕不妥吧?这还不如不去呢?”

一直旁观的杨士骧这时突然说道:“如果帝后两党双方任何一方狗急跳墙,就算大人的护卫再精锐,也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派出军队进入京畿才可能在必要之时保证大人的安全。”

张枫反问杨士骧,道:“可如果朝廷给大人扣上谋反的屎盆子,这对大人的名声损害太大。”

阮忠枢也附和道:“是呀,这就好比赌博,前面咱们赢了十几把,可只要输一把可就全输回去了。不值当的。”

杨士骧微微一笑,显出老谋深算的神情,说道:“阮大人说的在理儿,只是我说的派军队进驻京畿是名正言顺的。”

“名正言顺?”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王辰浩倒是猜到了杨士骧的话中之意,突然笑道:“士骧是说让我们找个派兵的借口”

众人恍然大悟,只见杨士骧冲着王辰浩一拱手,笑道:“还是大人英明”

这一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众人纷纷暗赞杨士骧不愧是小诸葛,端的是精明。

王辰浩笑道:“士骧肯定有了计策,就说出来吧”

杨士骧领命,于是说道:“职下以为,四九城不过六万城防军,荣禄握有三万,袁世凯握有三万。京城禁卫军名为三万,实际缺额严重,兵力不足三千,而且还是八旗老爷兵,可以忽略不计。荣禄和袁世凯握着的城防军也有缺额、缺械,虽然不像禁卫军缺额那么夸张,但也就四万左右的绿营兵和练军,军械不够北洋陆军一个旅。大人进京,不管支持哪方,只需要调两个师分别驻扎袁世凯的南苑大营和荣禄的北苑大营附近即可,令其不敢妄动。”

张枫问道:“北洋陆军的战斗力自然不在话下,对付他们小菜一碟。只是我们用什么借口呢?”

杨士骧说道:“很简单。当初光绪令大人训练新军,规定北洋陆军八镇练成后需要进行检验。现在两年之期已过,因为战争之故而推后,现在大人只需要打着演习检验为名即可。”

王士珍这时问道:“可是,朝廷若是问演习为何要在京畿附近,如何应对?”

杨士骧回答道:“大人是国防大臣,可令演习科目为保卫首都即可。”

王辰浩点点头,说道:“眼下我们跟俄国之间必有一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们的陆军总兵力不如俄军的多,可以假设初期俄军大举入侵,我军不敌退守京城做最后的抵抗。这样他们就没话说了,同时,这也是对俄国示弱,麻痹俄国陆军的同时,也告诉国人,我们在陆军力量上还不及俄军,需要励精图治,可以为我们下一步扩军打好舆论基础。”

阮忠枢道:“大人所言甚是,既能暗中威慑帝后两党,令他们不敢对大人轻举妄动。又能借助宣传俄国威胁论,堵住列强们和国内反对人士们的嘴,为我们今后的扩军备战扫清障碍。此谓一箭双雕。”

随后,王辰浩又听取了众人的一番意见和建议,做到万无一失后,王辰浩才宣布奉召进京。

李幼仪和洛希尔二女也缠着要跟着一起进京,但王辰浩都给拒绝了,嘱托二女在家照看好女儿。

洛希尔已经在三个月前正式嫁给王辰浩,成为王辰浩的二夫人。由于李幼仪是超品诰命夫人,因此在她之后嫁给王辰浩的女人不得举行大型婚庆仪式。但洛希尔比较特殊,作为政治联姻,美国政府对此很看重,他们希望通过洛希尔来影响王辰浩亲美,而王辰浩短时间内还得美国政府合作,因此经过协商后,在天津美租界举行了婚礼。清政府虽然不满,但是清律上没有规定娶外国女子举行外国婚礼,因此算是让王辰浩钻了空子,最终双方都有面子有台阶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美国政府却从中耍了手段,在美国的报纸上,大肆报道了王辰浩跟洛希尔的婚礼,唯独忽略了王辰浩的第一夫人李幼仪,造成大多数美国人在很多年以后依然只知道王辰浩的夫人是洛希尔,而不知道李幼仪其人。甚至相当一部分美国人把李幼仪当成是王辰浩的情人看待。

这样一来,在太平洋两岸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而这种说法因为中美两国政府都因为政治关系,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造成此后很多年里,关于李幼仪和洛希尔谁是王辰浩的原配夫人的说辞一直争论不休。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36章 风雨京畿(二)

第236章 风雨京畿(二)

【最近几天有些事情耽搁了,更新的有些少,这个月如果没法补上,下个月一定补上】

艳阳高照,天津至北京的公路上,八十多辆各式机动车辆排成一条长长的车队,车轮卷起滚滚尘土,蜿蜒数里。

如此庞大的车队,放眼整个清帝国,只有现任的直隶总督王辰浩才有能力拥有。

车队由轻型吉普车和载重卡车组成,搭载的是王辰浩身边的警卫部队。

这支警卫部队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士兵都是从北洋陆军各个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武器装备也都是最先进的,全都是北洋兵器重工研制和设计的最新式武器。不论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一流的。

但这支车队里,还有一支更为神秘和精悍的部队,王辰浩称之为特种部队。如果说北洋陆军的士兵是从民间征募青壮,那么警卫营的士兵则从北洋陆军的精锐中挑选,而这支特种部队则是从警卫营的精锐中挑选而出。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

为了这支特种部队,王辰浩苦心训练了一年之久,其训练之严格是北洋陆军常规部队的十倍有余。例如进行多种激烈运动训练,增强体质、耐力和毅力;进行恶劣、恐怖条件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能力;进行刺杀、格斗、渗透、爆破、暗杀、绑架、驾驶、通信、化装、国内方言和外国语言等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进行袭击、伏击等战术训练,学习有关战术理论,提高独立作战和相互间的协同动作与指挥能力。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特殊训练,全面提高特种作战能力。

正是由于这种严格训练,王辰浩得到了一支忠诚无比、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尤为之强的特种部队。

这支特种部队的规模不大,只有一个大队,约150余人。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中队下辖三个小队,每个小队12人。十二人分作六个小组,爆破小组、狙击小组、医护小组、侦查小组、格斗小组、通讯小组。各个小组之间、各小队之间、各中队之间,按照任务的不同而进行随机组合。

王辰浩本想只要一个排就够了,但是因为武器装备远远达不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因此为了弥补火力和装备的不足只有扩大特种部队的编制了。

在装备上,特种部队的队员们得到了北洋兵器重工各类最先进的装备器材的大力支持。本着轻便、先进、高效的大前提特战队员们以手枪、匕首、步枪、手榴弹等轻武器为主,配发高级暗杀器械和药品、特种爆破装置及水下作业装备。

特种部队的手枪、步枪、重机枪都是勃朗宁1897式系列的自动火器,迫击炮使用51毫米口径。特战队员们的匕首不做规定,按照特种作战原则,不使用最先进的兵器而是使用最拿手的兵器。因此特战队员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大小长短不一的匕首,小如飞刀,大到砍刀,什么型号的都有。

步枪使用同样按照个人喜好和擅长,有的喜欢英国步枪,有的精于德国毛瑟,有的使用狙击步枪,不管使用那种步枪,只要能够精确射杀目标即可。

他们使用的狙击步枪是由王辰浩亲自指导在勃朗宁97式步枪上改进而来,除了换装高强度枪管外,还增加了一种与枪管同样长度的管形瞄准装置,该装置的后半部安装了北洋科技光学实验室研制的白光瞄准镜。

该瞄准具是基于德国蔡司光学瞄准具的基础上研制的,放大倍数为3倍,并有3条用于瞄准的十字线。瞄准镜的物镜与目镜之间还有刻度镜片,镜片上划有细如发丝彼此交会的刻度线,线条与刻度可以有效协助狙击手进行瞄准的事项。测量距离时,瞄准镜左下角有一自左下往右上之弧线以及基准水平线,弧线左下角上方有一数字“6”,弧线右上角有一数字“2”,自左下至右上数字为6、4、2,若将假定身高1。7米的立姿目标足部下缘切齐于基准水平线上,而其头部吻合弧线下缘,则对照弧线数字,若为4,意味目标距离射手400米远,其余依此类推。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狙击步枪,该枪全长1130mm,枪管长641mm,枪重 4。11 kg,弹匣容量 10发。作为狙击步枪,该枪子弹为特种装药,口径虽然还是7。92毫米,但是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