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夜,日军野名大佐一方面派人送信给日本大本营,要求日本陆军部派兵增援,另一方面却是从北门悄悄出城,绕过首里西门,趁夜色突袭尚明军营。

尚明部猝不及防,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杂牌部队,当突然遭到袭击的时候,是没法组织起来反抗的。

尚明部各自为战,结果被五百日军各个击破,一夜间被打垮。

尚明在战斗中被打死,其他琉球人死伤一千余人,另有三百余人被俘,逃出去的不足四百人。

崔尚武因为知道尚明必败,因此他在后方节制了重机枪连和炮连,紧急抢修好重机枪,并收拢被打散的尚明旧部,从新组织防御。

当野名率日军杀来时,崔尚武果断组织反击。日军惧怕崔尚武手里的马克沁重机枪武器,因此双方相持一天后,野名见占不到便宜,于是便退回首里,坚守待援。

崔尚武手里只剩下的几百人,攻城无望,得知日军增援部队抵达时,立即下令撤退,隐入附近山里,同时派人向王辰浩报告情况。

4月6日,日本陆军第一师团先导部队两千日军抵达首里,同时日军开始向周围扫荡,寻找崔尚武残部,务求全歼。

不过,琉球当地百姓得知琉球国王尚泰逃离日本后,也都开始蠢蠢欲动。当年日本占领琉球王国后,把国王一家全部带走,并威胁琉球官员和百姓,如果敢造反就杀了尚泰,因此琉球国民不敢公开造反。如今尚泰逃出日本,很多忠于琉球国王的人们便开始积极准备。

当得知起义军失败后,琉球百姓主动帮助他们藏身,并拒绝告知日军起义军战士们的动向。因此,崔尚武等人得以游走在日军的缝隙当中,逃过大扫荡。

※※※※※※※※※※※※※※※※※※※※※※※※※※※※※※※※※

尚明战死的消息传回天津,给新成立的琉球王国流亡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尚泰当场晕死过去,随后进了英国医院救治。

各国政府的态度顿时有些变化,本以为琉球流亡政府在王辰浩的背后支持下,可以复国的,但不曾想连日军的一个警备队都没打过,实在是不堪器重。

日本政府再次呼吁要求各国列强政府放弃支持琉球流亡政府,并宣布其为非法政府,跟日本关系好的俄国政府当即宣布琉球流亡政府非法,并配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施压。与此同时,德国和法国也因为跟日本关系的改善,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得罪日本,因此也宣布不再支持琉球流亡政府,但考虑到王辰浩的关系,法国和德国也没有说反对。

美国和英国虽然没有做出表示,但是琉球内战会影响美英两国在琉球的贸易,他们也希望尽快平息这件事。不过,他们需要知道王辰浩的态度,如果王辰浩放弃了琉球的话,那么英美两国将不再支持琉球流亡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王辰浩当即推尚泰为琉球流亡政府国王,继续维持流亡政府的名头。

此举遭到日本和俄国的极为不满,清政府受到两国强大的政治压力,也责令王辰浩尽快解决这次外交危机。

清政府不准王辰浩动用军队支持琉球复国,王辰浩也明白这次光绪肯定是玩真的,如果王辰浩敢动用军队的话,光绪肯定就有借口收拾他了。

王辰浩不会给光绪任何把柄和口实,但他也不想失去琉球国王的许诺,毕竟琉球的战略位置重要,在日本人手里就是日本侵华的跳板,反过来在中国的手里就是战略防御的东大门。

“大人,现在我们怎么办?就算我们这样拖着,时间久了,朝廷也会有借口的。”

王士珍提出了他的担忧,阮忠枢、杨士骧、张佩纶、张枫等也对此表示担忧,但他们见王辰浩依然跟没事人似的,心中都有些底,知道王辰浩肯定有办法的。

果然,王辰浩微微一笑,说道:“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杨士骧连忙问道:“大人有办法了?不如说与我们听听,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王辰浩环视一周,微笑着说道:“还真别说,这个办法的确是前无古人”

张枫道:“大人,您就别吊我们的胃口了,快说出来吧?咱们都急死了”

王辰浩笑了笑,于是说道:“既然尚明那蠢货自己不行了,那我决定出兵琉球”

“出兵琉球?”

众人顿时傻眼,这叫哪门子的计策吗顶着朝廷的压力出兵琉球,这就是抗旨,那朝廷可就有借口收拾他们了。

张佩纶摇摇头,叹气道:“算了,我看咱们大家还是回家收拾收拾东西吧”

王士珍当即拉住张佩纶,道:“张先生且慢,想必大人还有后话要说吧?”

阮忠枢也说道:“就是以大人的聪明才智,不可能想不到抗旨的大罪吧?”

王辰浩顿时哈哈一笑,说道:“还是士珍和忠枢沉得住气”

张佩纶顿时没好气的道:“我说回家收拾收拾东西,不过是想让王大人早些说出他的计策来,看吧?这招灵吧”

众人一阵唏嘘。

张枫问道:“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王辰浩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方才说道:“我说出兵是真但为了避免朝廷问罪,得有一个合理的出兵借口”

众人面面相觑。

王士珍问道:“大人,这个借口可不少找啊?大人还需三思才行”

王辰浩笑道:“我有一个办法,为了不给朝廷借口,我们在国内选出一批志愿人士前往琉球。这批人以志愿军的形势开赴琉球战场,为的是帮助琉球复国。由于我们占据着道义制高点,因此我们的志愿军可以得到列强各国的承认,连日本人也没办法。对于朝廷而言,这只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由于琉球王国是清帝国的属国,因此在道义面前,朝廷可以阻止正规军介入琉球战事,但却没有理由阻止民间的志愿军。”

“志愿军?”

众人顿时惊诧的目瞪口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不过,众人很快就想明白了王辰浩的用意,这个志愿军的确可以绕过国际舆论,绕过朝廷的圣旨,直接参与琉球复国运动当中。

杨士骧竖起大拇指,赞扬道:“大人真是在世诸葛亮,此计甚妙”

张佩纶当即提出疑问道:“可是,大人想过没有?民间就算组成的志愿军又如何?志愿军就能够打败日本鬼子吗?”

“当然志愿军连美国佬都打得过何况区区小日本”

“志愿军打过美国佬?”

王辰浩脱口而出当即后悔,连忙解释道:“我就是打个比方,意思是志愿军强大无比”

众人也没少听王辰浩说话跑题的言语,因此也都有免疫力了,当下也不研究志愿军啥时候打过美国佬的事情了。

张佩纶接着问道:“就算再强也是农民老百姓,如何打得过训练有素的日军呢?”

王辰浩笑道:“佩伦你是钻牛角尖了应该变通一下”

杨士骧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王辰浩解释道:“我们可以令北洋陆军一部分将士们解除军籍,让他们以平民身份重新组成志愿军,这样就可以保证战斗力了。”

张佩纶又发问道:“可朝廷就能够轻易允许北洋陆军的将士们解除军籍吗?”

张枫道:“北洋陆军唯大人马首是瞻,大人说解除就解除,朝廷管得着吗?”

王辰浩摆摆手道:“话虽如此,但这就等于跟朝廷直接对立,会惹恼朝廷的。”

王士珍问道:“那依大人之见?”

王辰浩笑道:“北洋陆军八镇的军饷都是我开的,只要我说没钱了,让兄弟们闹腾一下即可实现”

阮忠枢恍然大悟,说道:“朝廷没钱给北洋陆军开支,这样大人就有借口允许兄弟们解除军籍了。朝廷拿不出钱,自然没借口阻拦。这样,解除军籍的将士们重新组成志愿军开赴琉球作战,朝廷也就没办法。”

杨士骧、王士珍、张枫、张佩纶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纷纷向王辰浩拱手施礼,恭敬的道:“大人英明”

王辰浩哈哈大笑几声,心中却是在感谢毛大大,因为他这次又把毛大大的原创给剽窃了。

“那卑职这就去办不知大人是否给这支志愿军起个名字呢?有个名字也有号召力”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就叫中华人民志愿军吧”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04章围点打援

第204章围点打援【三更】

【今天第三更,今日更新了20000字,双倍补上昨天欠下的】

北京,王辰浩的停办北洋陆军的奏折一上,顿时引起了朝廷震动。

这一年多来,朝廷的陆军和海军经费九成以上由王辰浩支付,这导致清政府财政开支节省一亿多两银子。余下来的银两朝廷可以转向其他开支,使得朝廷上下各部门都十分高兴,因为给他们的拨款相应的增加了。

但随着王辰浩的一封无法再支撑军费开支的奏折送上金銮殿,附加一张欠款1。3亿两白银的欠条,满朝文武大臣们顿时都惊呆了。

账就怕算,平时满朝文武大臣们都知道王辰浩有钱,给朝廷减轻了一大笔负担,但具体多少却无人问津。

如今随着这张欠条的公开,堂堂的大清国竟然欠下王辰浩1。3亿两白银,这要是传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事实如此,所有人都知道王辰浩善于媒体炒作,这件事用不了几天功夫肯定就会传的满世界都知道了。

光绪的嘴角上一个晚上就起了好几个火泡,显然是火大的表现。

‘啪’的一声,光绪将王辰浩的奏折率在了地上了,愁眉苦脸的坐在龙椅上。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十几个文武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别的事情或许他们有些办法,但是什么事情以谈及银子的问题,那就复杂了,他们也就没辙了。

翁同龢捡起王辰浩的奏折,冷哼一声,说道:“启禀皇上,既然王辰浩王大人拿不出钱了,那就依着他的提议,裁军便是。不过,裁军就从他的北洋陆军八镇开始。”

兵部尚书邵友濂连忙道:“皇上,万万不可这北洋八镇乃是国家军队的精锐,在这列强环视我朝之时,裁掉精锐部队岂不是等于打开家门让贼人进来吗?”

户部尚书张荫桓瞪眼道:“北洋八镇就是吃钱的机器,一年光养着他们就得三千六百多万两银子,而其他各省二十八镇新军加起来的花销才不过三千万两银子,不裁北洋八镇裁谁?”

邵友濂反问道:“张大人,难道裁了北洋八镇你户部就有钱支付其他二十八镇新军的开销了吗?”

“这个——”

张荫桓顿时语塞,强词道:“至少可以减少财政负担”

邵友濂冷笑道:“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就丢掉了国防,张大人真是好算计呢?你居心何良?”

邵友濂一声喝问,张荫桓顿时不再言语。

“那就削减新军军费好了,跟八旗和绿营一样的待遇,这样即节省了开支,又平衡了八旗和绿营将士们的怨气。”

礼亲王世铎平淡的一句话,却是道出了他对新军的不满,理由很充分,就是新军的军饷比他们八旗和绿营的都多,而且整整多出一倍。

铁良没好气的道:“削减军费?礼亲王你是不当兵不知道当兵的最忌讳什么?给文官裁饷还得闹腾一下呢,何况给军队裁饷?还是给那群不服管束的北洋陆军裁饷,不哗变才怪”

众所周知,铁良在北洋陆军八镇担任了大半年的统帅,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但反过来也明白北洋陆军八镇不是一个好打发的军队,裁饷还真别说,众人还真担心北洋陆军闹特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都知道北洋陆军骁勇善战,打败了俄国鬼子,放眼国内各地的军队,谁都不敢再去惹北洋陆军了。

庆亲王奕劻打着哈欠,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得有个解决办法吧?”

站直说话不腰疼

众人顿时一阵白眼砸到奕劻的身上,但这家伙似乎已经习惯了。

恭亲王奕问道:“看起来庆亲王似乎是有办法了?”

众人顿时窃笑,知道奕这是在给这个废物王爷出难题。

然而,这次他们还真就看走了眼,奕劻也有他自己的办法。

“有啥可争论的?那王辰浩王大人不是在奏折上都写的明白吗?裁军就是了”

众人一片无语……

早朝开了一上午,中午光绪自己吃饭去了,一干大臣们却只能站在金銮殿上争吵不休,直到过了晌午也没有弄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光绪见他们拿不出办法来,于是才让他们下朝。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朝廷一直没有拿出个像样的办法来,急的光绪团团转。

从第四天开始,北洋陆军各部将领们在王辰浩的密令下,纷纷肇事。接着一大批官兵因为“肇事”被上级将领们赶出军队,顺理成章的到天津水关码头集合,然后搭乘事先就准备好的运兵舰赶赴上海。

北洋八镇陆军,按照王辰浩的密令,每镇拔出一半官兵来,总计六万官兵因为各种“肇事”,违反了北洋陆军条例,安律都被赶出北洋陆军。

朝廷派人下来追问调查,王士珍等将领们便“如实汇报”,士兵因为停饷而闹事,闹事就触犯军法,因此被赶出军队。

如此答复,朝廷也没有办法。尽管光绪忌惮王辰浩的实力威胁朝廷安全,但是当北洋陆军一半士兵离开后,光绪却反过来担心了,他害怕北洋陆军一旦没了,还有谁来保护朝廷的安全。

但光绪怎么都想不到,这不过是王辰浩故意使的伎俩而已,目的就是绕开朝廷严令不得动用军队干涉琉球事务的旨意。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区的汤寿潜在接到王辰浩的命令后,他立即组织“中华人民志愿军”,打着为琉球百姓夺回家园的旗号,大张旗鼓的准备进军琉球。

同时,王辰浩下令皇家海军第二战队“虓勇”、“胆勇”、“斗勇”、“奋勇”、“刚勇”五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同第五战队的“飞鱼”、“飞马”、“飞蛇”、“飞豹”、“飞狐”、“飞虎”六艘驱猎舰同时抵达上海高昌庙,对朝廷则上报称琉球附近不安全,第二战队和第五战队移防上海。名为移防,实际上是为了给志愿军登陆琉球提供作战做掩护。

中华人民志愿军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进行整编,六万北洋陆军士兵改编为四个师,分别冠以志愿军第1、2、3、4师,武器装备全部由北洋兵器重工提供,依然是原北洋陆军的武器配置,没有变化。由于这六万人全都是成建制的跑出来的,只需要稍加整合训练几天,便顺利完成了相关改编。

中华人民志愿军在上海公共租界成立的消息传出,顿时举国哗然,世界震惊。

志愿军一词作为首次在全世界军事舞台上登陆,给全世界的政治家们开辟了一条新的作战思路。即可以阻止国内国际上的悠悠之口,又可以达到作战目的,王辰浩的“志愿军”战术顿时被各国的军事家、政治家们给予高度评价,并奉为经典战略。

※※※※※※※※※※※※※※※※※※※※※※※※※※※※※※※※※

紫禁城,御书房。

翁同龢、李鸿藻联袂觐见。

当“志愿军”三个字传进光绪的耳朵里时,这位年轻的皇帝正在喝茶,顿时被呛个半死。

“志愿军?”

老半天,光绪才停止了咳嗽,但是肺子里显然吸进去了不少茶水,咳不出来,非常的难受。

“是的皇上”

翁同龢和李鸿藻也是一脸无奈的回答着,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样又好气又好笑,不得不夸王辰浩真是个天才。

光绪细问之下,经过翁同龢跟李鸿藻的解释,光绪这才明白,原来王辰浩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绕开他的圣旨,不给他抓住任何的把柄。

光绪顿时满脸苦笑,这些天他可是被北洋陆军跑了一半的官兵而发愁,没曾想这不过是王辰浩故意设下的一个局而已,至始至终他堂堂一个皇帝都被人家玩弄于鼓掌之中。

“其心可诛”

老半天,光绪帝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来,显然他气得不轻。

翁同龢说道:“皇上,依老臣之见,这个王辰浩现在明显就是变相的在欺君罔上,应该治他重罪。”

李鸿藻反对道:“皇上,虽然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是王辰浩搞的鬼,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治他的罪。王辰浩每每行事都滴水不漏,他不会给我们机会抓他的把柄的。”

翁同龢不悦道:“那就任由他这样胡来?这次琉球之事肯定得挑起中日争端这会令朝廷陷入不利之地”

李鸿藻反驳道:“怎么就陷入不利之地了?现在各国列强都不吭声,国内外舆论对于这支‘志愿军’都抱有同情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日本人十多年前欺负我朝,霸占琉球,致使琉球向我天朝求援我们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琉球被日本吞并。试问,唇亡齿寒,如果尊天朝为宗主国的国家一个个都背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吗?”

翁同龢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向着王辰浩说话?”

李鸿藻冷哼道:“跟王辰浩没关系我只是就事论事在对琉球的问题上,最近我想了很多。当年万国来朝的场面已经没有了,天朝周边属国都被列强占了去,我这心里不痛快。”

翁同龢道:“难道我就乐意吗?”

“够了”

见翁同龢跟李鸿藻二人吵了起来,光绪顿时瞪眼,喝止了他们。

翁同龢和李鸿藻连忙请罪。

“算了”

光绪摆摆手,说道:“其实,细想一下,王辰浩不管怎么说都不敢正面抗旨,他这么做弄出来个志愿军,倒也给朝廷免去了外交上的难题,同时如果真的能够帮琉球复国,那也算是帮朝廷给琉球国民们一个交代了。”

翁同龢同李鸿藻对视一眼,都大感意外,没有想到光绪会这样想。

“皇上,您这是?”

光绪苦笑了一下,说道:“朕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个王辰浩怎么看他都是在为朝廷立功,朕是不是太过敏感了?”

李鸿藻说道:“从这次来看,其实王辰浩完全可以仗着手中兵权直接抗旨,朝廷根本拿他没办法的。但王辰浩却选择了另想办法,即不让朝廷为难,也帮朝廷把事情给办了。这说明王辰浩至少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微臣以为,如果能够善加笼络,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翁同龢顿时反驳道:“皇上不可,王辰浩就算没有反心,但怎么也是太后那边的人。”

“朕知道朕累了你们跪安吧”

李鸿藻问道:“皇上,那这件事?”

光绪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让他折腾去吧打了败仗,朕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

李鸿藻和翁同龢面面相觑,不知道光绪到底在想什么。

二人于是跪安,退出御书房。

二人走后,光绪陷入沉思。他在想王辰浩到底是什么心思,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为何每次都被王辰浩玩弄于鼓掌之中。

“朕如果是昏君就好了,直接砍了王辰浩的脑袋。可朕也不是明君,否则王辰浩肯定会归附于朕的。朕就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庸碌皇帝”

光绪一拳砸在御书案上,似乎忘记了疼,但心更疼。

※※※※※※※※※※※※※※※※※※※※※※※※※※※※※※※※※

面对王辰浩的“志愿军”,日本政府彻底无语了。

日本黑田清隆内阁紧急召开会议,商讨事态的严重性。黑田清隆内阁要求清政府立即阻止这个叫志愿军的“民间组织”,但显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清政府同样拿这个“民间组织”没办法,何况对方是在上海公共租界区内成立的。而各国列强们也都想看看这支“志愿军”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因此都以尊重他们的人身自由为由而宣布局外中立。

尽管俄国政府想帮助日本,但琉球的利益跟俄国利益几乎没关系,俄国当局实在提不起精神头来管这件事,况且王辰浩的这招实在是高明,俄国也没借口干涉。

日本陆军总参谋部,炽仁亲王决定调集第五师团增援冲绳县,由上田有泽中将率领,配合山县有朋的第一师团一起,加强冲绳县防御。

山县有朋坚信他一个第一师团就足以守住那霸岛了,因为他不相信中华人民志愿军能够打败他的正规军。当然,山县有朋也知道中华人民志愿军就是北洋陆军,但他不相信志愿军能够打得过他的部队,因为在日本陆军战斗序列当中,第一师团被称之为精锐,他有信心打败一切对手。

4月24日,尚泰在天津英租界照会日本驻天津领事津根一,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归还琉球国。当即遭到津根一拒绝。接连三次,尚泰一次态度比一次强硬,但日本政府坚决不松口。

4月27日,在尚泰向日本政府递交的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尚泰代表琉球流亡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琉球复国战争开始。

早在三天前,台湾基隆的几艘兵舰便提前开赴了那霸岛。兵舰由“虓勇”、“胆勇”二舰护航,日本巡逻炮舰发现了,但未予拦截。

由基隆出发的这几艘兵舰上,搭载的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五千绿营兵。至于他们为何要提前向那霸日军发起攻击,主要是试探日军火力和战斗力,另外也是麻痹日军的战术。

王辰浩知道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获得绝对胜利,清军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尽管过去三年了,但是日军第一师团肯定会记忆犹新。为了让日军放松警惕,让他们变成骄兵。王辰浩决定让台湾巡抚唐景崧手下的唐字军穿上没有臂章和其他任何标志的北洋陆军军服,冒充中华人民志愿军去那霸作战。

唐景崧本来是不干的,跟日军开打,摆明是去送死的。但王辰浩许诺事成之后保举他升任闽浙总督,由于王辰浩的实力强大,唐景崧完全相信王辰浩有这个能力,因此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他是连蒙带骗的把他的手下唐字军五千名绿营兵送上的那霸岛战场。

在台湾的唐字军并非毫无战斗力,比起清帝国其他绿营兵,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因为这支部队打过中法战争和中日基隆战争,将领们最后都取得了胜利,因此对日军作战在胆量上很足。

经过两天的登陆行动,唐字军在那霸岛南部八重汀完成登陆。有意思的是日军只是做了小小的骚扰便撤退了,并未部署大量部队阻止登陆。

原来,山县有朋本来计划打一场反登陆战的,但是当他看见清帝国的强大战舰后,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日本在获得琉球群岛之后,并没有把琉球群岛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后世琉球群岛上的防御工事都是在二战时期修建的,在这之前,日本从来就不担心有敌人会登陆琉球,因此琉球群岛上的防御要塞工事几乎没有,岸防要塞更是一个都没有。

基于这个原因,尽管山县有朋加紧修筑了一些防御工事,但是远远无法对抗舰载火炮的猛轰的。因此山县有朋在没有日本海军支援的情况下,只得选择退让,让这支志愿军登陆,然后在岛内远离海岸线的地方开战。

4月26日下午,唐字军打着“志愿军”的旗号开始向那霸道内推进。

下午4点钟左右,唐字军先头部队同日本第一师团的小股部队遭遇,并发生交火。双方激战十几分钟之后,日军见唐字军后援部队陆续抵达,于是选择撤退。

首里城内,日军第一师团指挥官山县有朋大将和参谋长鲛岛重雄中将进行磋商。

“山县君,我认为这支志愿军根本不堪一击,外界把北洋陆军吹嘘的多么的强大,我看不过如此。我们的一支小部队跟他们遭遇后,已经试探出来了他们的火力,枪炮声很猛,但是却没能伤到我们多少人,可见一般而已。”

山县有朋有些疑惑,按照他得到的情报称,北洋陆军不是浪得虚名,为何这支登陆的部队给他的感觉就是比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强了那么一丁点儿而已。

“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我们拉开阵势跟他们打一仗,这样我们才能够摸清他们的实力到底如何?”

鲛岛重雄道:“我来打头阵吧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陆军”

山县有朋点点头,道:“好你带一个旅团在高进嘉山下的开阔地摆开阵势,同清军打一仗,看看这支所谓的志愿军或者北洋陆军到底有多强?我在高进嘉山上为你观战助威”

鲛岛重雄笑道:“最好给我准备好一桌酒席准备庆功吧不过,我不用一个旅团。高进嘉山下摆不开一个旅团的兵力,多了反而不好,给我一个联队就够了。”

山县有朋笑了笑,道:“我还以为你真的骄傲了呢你既然头脑清醒,那我就放心了预祝你凯旋”

鲛岛重雄顿时点头致谢。

4月27日上午,唐字军在刘永福率领下抵达高进嘉山下,哨探回报给刘永福日军已经摆好阵势准备决战了。

刘永福于是亲自侦查一番,确定日军兵力为一个联队约三千余人,在山前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

由于日军是临时决定在高进嘉山下试探一下清军的火力和战斗力的,因此并没有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

刘永福见对方没有死守的意思,于是明白这不过是一场临时遭遇战而已,当即下令唐字军发起攻击。

王辰浩为了让唐字军装得像北洋陆军,因此给他们配备了火炮和重机枪。有了这两样重武器,刘永福底气十足,当即先给了对面日军一顿猛轰,接着步兵推着重机枪向前发起攻击。

虽然刘永福指挥的唐字军没有北洋陆军的那些个战斗战术,但他也知道发挥火力的优势,而且竟然在战场上突然发明了推着重机枪冲锋的战术。如果王辰浩看见的话,一定会给刘永福叫好的。

炮声轰鸣,硝烟弥漫。

唐字军借着猛烈炮火和重机枪的优势向前发起攻击,炮弹倾泻在日军阵地上,顿时一片火海。重机枪子弹嗒嗒的扫在日军阵地上,顿时激起一片沙尘漫天。

鲛岛重雄看着对面冲过来的“北洋陆军”,感叹对方真是有钱,炮弹和子弹不花钱的倾泻着,真是羡慕死他了。

见着敌人就开火,不管多远,这是清帝国旧军的一大通病。此时在刘永福和他的唐字军身上凸显的十分明显。

唐字军远远的就开火,声势确实震天,但是基本上很难打到躲在简易战壕里的日军的。

随着双方接近,日军直到唐字军靠近七十米左右时才开火还击。这也难怪,日军经费有限,子弹可不敢浪费,因此放近了才开枪。

日军的枪法显然比唐字军的枪法准多了,顿时给唐字军造成重大伤亡。与此同时,日军隐藏在山下的炮兵阵地也开火了。日军的炮兵一直不动手,就是想充分摸清唐字军的炮兵所在位置和火力情况。此时日军的炮火全部打向唐字军的炮兵阵地,而唐字军的炮兵阵地没有任何掩体和防护措施,结果炮击不到十分钟便陷入一片火海。

唐字军的炮兵失去了攻击力,日军的炮火才转回来攻击进攻中的唐字军,但攻击目标也是打向唐字军 的中后队,造成阻隔射击态势,压制唐字军后续部队向前增援。

在山顶某处,山县有朋看着山下的战斗情况,他知道鲛岛重雄的话没错,对面的“北洋陆军”实在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山县有朋给出的判断是,北洋陆军就是靠装备取胜的,因为对方的火力实在很猛,是日军的两倍以上。山县有朋顿时放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