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裁-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护航驱猎舰采用暴雨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座双联装47毫米60倍伸高射炮和10挺m2高射重机枪,其他武器装备保持不变。
航母战斗群的潜艇全部为性能强悍的唐级潜艇,不过海军部并未将潜艇真正划给航母战斗群管辖,依然归潜舰队统一调遣,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借调给航母战斗群指挥。
中华帝国海军组建6个航母战斗群一事并未公开,官方主导下的主流媒体依然将战列舰是海上主宰力量进行大幅度报道,刻意不谈及航母战斗群,淡化航母对海战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一直拖拖拉拉的对日作战计划终于浮出水面。中华帝国在琉球宫古岛模拟了十几次大规模登陆演习,最终确定了最有效的登陆作战方案。而海军舰队也获得了北洋兵器重工专门研制的装有延时爆炸引信的新式炮弹,作为海军对登陆部队的火力支援时使用。
光华十四年六月五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在对马岛、福江群岛集结了18万军队,包括中华帝国陆军第六军,海军陆战第一师、第三师,朝鲜皇协军第一军、第二军,其中朝鲜皇协军十万人。
之所以派出朝鲜皇协军参战,是因为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知道倭**队在九州部署了5个师团的主力,另外还有不计其数协防部队。总参谋部认为日军的抵抗肯定非常激烈,因此登陆作战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于是有官员便建议让朝鲜皇协军去当炮灰。
在登陆战役打响前,中华帝国方面放出很多假消息,以便迷惑日军的判断,使其无法知道中华帝国军真正在何处实施登陆。
可能的登陆地点超过了十几个,迫使日军的防御兵力分散在各个假登陆地点。
最终,中华帝国军对日作战指挥部选择在福冈县博多港实施登陆。
在博多的主要登陆进攻开始前7天,朝鲜皇协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在中华帝国3个航母战斗群和二十多艘主力战舰的强大炮火掩护下,在距离博多港500公里外的熊本港实施登陆作战,很快将日军三个师团的兵力吸引了过去。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军联合中央情报局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派出一组特战队到博多进行秘密侦查。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李小军率领,在港口入口的妙见山登陆,在这里他们将情报发回给指挥部。
早在登陆前的几个月里,中央情报局特工已经渗透至该地区,并从当地居民的口中,收集到了关于博多湾的潮汐、淤泥滩、海堤及敌人防御工事的情报。
特工和特战队执行的任务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巨大贡献是重开在能鼓岛上的灯塔,该岛位于博多湾中央,是关键航道的指示灯,为随后中华帝国军展开登陆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日军发现中华帝国军的情报人员已进入该地区后,他们派出了100多个步兵实施了一次扫荡,李小军和特战队员们在一艘舢板上架起机关枪和狙击枪,击沉了前来进攻的日军小艇。作为报复,日军杀死了50多名曾帮助中华帝国特工的日本平民。
由于中华帝国准备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在登陆战役之前,一系列的训练及试验在琉球宫古岛的地形上进行,积累了大量的登陆作战经验。
在登陆部队接近时,数艘中华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及驱猎舰使用舰炮猛轰致贺岛及扫除在博多湾航道上的水雷,第三航母战斗群12艘航空母舰出动200多架飞机执行战斗掩护、封锁及对地攻击之任务,第9驱逐舰中队冒着敌人炮火下驶入南航道及进入博多港,该攻击已经显示出一场大规模登陆行动即将展开,在博多湾的日军守备部队通知其上级,但是此时日军正忙着在熊本地区阻挡中华帝国的登陆行动,因此没有给予重视。
中华帝国军为了完成这次庞大的两栖登陆行动,新任最高指挥官徐邦杰上将要求动用中华帝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的第六军。这支部队在中西战争期间,曾经攻占波多黎各,有海上登陆作战经验,以及大西洋舰队下辖的海军陆战第三师,该师曾经在中英战争期间对开普敦实施登陆作战,也有经验。
对博多的登陆计划最开始令其他将领十分怀疑其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博多的自然环境变化莫测,以及日军修建有十分强大的防御工事。进入博多有两个航道南航道和北航道,它们会很容易被水雷封锁,航道的水流十分快及危险(3至8节),最后锚地十分细小及港口被很高的海堤包围。
在徐邦杰战后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们列出了每个自然和地理障碍的名单,但凡是在博多出现的项目,都在指挥部的作战室的墙上榜上有名。”
1914年6月12日早上6时30分,中华帝国第6军的先头部队在能鼓岛北部的1号浅滩登岸,登陆部队还有第5陆战团第3营,其中包括配备10辆m10式战车,和一辆装有火焰啧射器的战车,以及另外两辆装有推土机推头片的战车,能鼓岛战斗没有耗费多少精力,在日出前即被占领,中华帝国军只有14人死伤,日军的伤亡超过200人,136人被俘。
在1号海滩的登陆部队一直等待至傍晚7点50分潮涨,作为牵制日军,令其他部队可以继续实施登陆。在这段时间内,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大规模的炮轰及轰炸沿着布满反登陆桩、地雷的滩头阵地进行,以阻止日军的反攻。
日军没有预计中华帝国军进攻博多,在1号浅滩的战事前,日军被中华帝国故意释放出来的假消息迷惑,以为中华帝国军主要的进攻将指向熊本,结果只派出少量部队往博多,而且他们来得太迟,中华帝国军已经展开行动了。博多地面守军在中华帝国数百架飞机和几十艘战舰的猛烈攻击下,无法像滩头阵地增援,火力被压制住。中华帝国的特工和特战队在这之前渗透进博多,摧毁了博多的电站、电话线等通讯系统,特战队指引空中轰炸机准确的摧毁了日军的弹药库、油库、粮仓和军营等重点军事设施,造成日军未能及时集结起来进行反登陆战斗。
登陆2号滩头的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使用梯子爬越博多港海堤作战,当压制了日军的抵抗后,他们开放了通往能鼓岛的堤道,令第一批在1号滩头登陆的战车可以加入战斗,在2号滩头实施登陆的部队共有8人阵亡及28人受伤。
随着中华帝国军在博多1号和2号滩头实现登陆后,迅速构筑滩头阵地,在博多的日军的抵抗被清除后,补给及增援的行动立即开始,海军工程营及水中爆破大队已经到达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1号滩头建设了浮筒码头及清除了水中的残骸,方便更多的舰只直接进来停靠。
博多日军在当天晚些时候试图反击,调集一个守备联队的兵力对中华帝国军登陆部队实施反冲锋,意图阻止登陆。随后在中华帝国强大的海空军力量的打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攻击3个小时未果,不得不后撤。
第二天拂晓时分,中华帝国军先导部队三营,沿着致贺半岛向东推进,在10辆m10式战车的开路下,迅速突破被日军认为是无法被突破的防御阵地,从侧翼攻入博多港。
六月十四日,中华帝国海军陆战第三师陆战6团完成登陆,迅速向博多纵深穿插,意图包抄博多残余日军退路。日军守备联队被迫放弃博多,后撤80公里,组织第二道防线。
第二天,中华帝国军占领博多,清理博多湾水雷、暗桩和铁锁。
十六日,中华帝国军的运兵舰驶入博多港码头,大量中华帝国军队得以顺利登陆。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407章 立花山之战
第407章 立花山之战
今天将会有三到四更
博多登陆成功,顿时令日军参谋本部大为震惊和紧张,因为中华帝国军可能南北夹击在熊本、福冈一线布防的日军3个师团。
面对腹背受敌的境地,日军紧急调集预备第23师团紧急增援博多一线,阻止中华帝国军向南挺进。同时,日军参谋本部认为中华帝国军主攻方向在九州,开战8个月以来没有在本州东京湾登陆的打算,于是日军放松了本州的防务,从本州调集3个师团紧急开赴九州。
这样一来,九州的日军达到8个主力师团和4个预备师团,兵力增加到30万人。一直重点防御的本州东京湾一线,也因九州战事危急而略微放松了。(一开始,日本参谋本部一直以为中华帝国军会首先在东京湾登陆,攻占东京以结束战争,因此在本州集结了11主力师团,准备跟中华帝国军决战)。
倭国继续寻求国际社会支援,要求海牙国际阻止中华帝国军对倭国的侵略行为。不过,中华帝国政fu始终坚称,对倭国之战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倭国人民在大正和山本权兵卫内阁的反动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中华帝国军出兵日本列岛,只是为了改善倭国人权,解救倭国国民。中华帝国坚称这次战争为解放倭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中华帝国政fu要求大正天皇退位,要求山本权兵卫内阁下台,否则不会停止战争。倭国最高统帅部气得快吐血了,知道就算大正天皇退位,就算山本权兵卫内阁解散,中华帝国还会找更多的借口的。
大正天皇和山本权兵卫内阁于是下达誓死保卫倭国,全民战斗到底的命令,要跟中华帝国军决一死战。
六月二十日,中华帝国军主力在博多港完成登陆,向福冈推进,与日军预备23师团在福冈爆发激战。
倭国为多山国家,列岛中部基本上都是山区,只有沿海地区少量平原,也是倭国的经济主要来源区。
福冈的战略位置重要,倭国铁路从本州进入北九州,然后通过福冈连接倭国九州西部和南部地区。
可以说,福冈是九州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战略要地。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日军派预备23师团死守,同时从筑紫出发的第七师团正在火速增援当中。
为了迅速攻占福冈,中华帝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动用20辆m10式战车,200门火炮,400架战机对日军23预备师团防御的阵地实施猛烈的攻击。
日军预备23师团依托立花山构筑防御阵地,轻重武器梯次配置,倒也算得上布防精密。
上午8点,双方爆发激烈的炮战,中华帝国军的炮兵部队训练有素,每分钟都有近千发炮弹落到对面的日军阵地上。反过来日军因为经费不足,炮兵实弹射击次数太少,加之火炮数量不足,每分钟只有100发左右的炮弹用来封锁中华帝国军的进攻部队。
“嘣嘣嘣!”
刹那间,炮声轰鸣,大地震颤,整个立花山顷刻间被硝烟笼罩了起来,遮天蔽日。
中华帝国的炮火准备十分充足,但真正的目的却是吸引日军炮火反击,以便诱导出日军的炮兵阵地的确切位置,为接下来的海军重型舰炮火力支援,已经航母战斗群舰载机的空中支援的顺利展开。
果然,日军炮兵为了阻挡中华帝国军的攻势,仅有的50门火炮的位置迅速暴露。
博多湾内,中华帝国海军四艘排水量达到60000多吨的元级战列舰,在接到陆战一师指挥部提供的敌军炮兵位置后,迅速进行炮火准备。
“目标13号高地,方位192,射高41,距离27450米。”
成吉思汗号战列舰三座三联装17英寸巨炮炮塔在电力驱动下,迅速转动,发出吱吱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主炮一致转向南偏西12度,能够容纳一人的黑洞洞的炮口迅速抬高至41度,自动化扬弹机将重达1。5吨的炮弹和40多包发射药装填进炮膛内。
成吉思汗号战列舰的炮火准备前后不超过一分钟,很快,其他三艘元级战列舰的炮火准备也陆续完成。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预备,放!”
命令下达,成吉思汗号战列舰的9门432毫米巨炮轰然开火,对日军13号高地实施第一次火力齐射。
“咚咚咚!”
9门17英寸火炮齐射,声如晴天霹雳一般。巨大的后坐力令这艘6万多吨重的巨舰猛的向右侧倾斜了好几度,炮口喷出一团巨大无比的火焰,猛烈的气浪令炮口正前方十几米内的海面上绽起半米高海浪,滚滚卷向岸边。
重达1。5吨的炮弹瞬间从火团中穿出射向天空,划出一道道长长的抛物线,啸叫着飞向27公里外的日军13号高地。
与此同时,另外三艘元级战列舰也陆续开火,将炮弹纷纷射向日军阵地。
半分钟后,36发17英寸炮弹落到13号高地的日军炮兵阵地上。
“嘣嘣嘣!”
炮弹轰然爆炸,瞬间席卷一切。13号高地顷刻间烈火纷飞,土石激溅,烟焰激荡上千米,直冲云霄,犹如火山喷发一般。
日军炮兵阵地瞬间被夷为平地,所有火炮被摧毁,数百日军炮兵在猛烈的冲击波中被撕成碎片。
紧接着,从博多湾停泊着的十三艘航空母舰起飞的第一波120架战斗机,10架轰炸机飞临日军阵地上空,战斗机对日军步兵防御阵地实施猛烈的机枪扫射,轰炸机则投下威力无比的航空炸弹和汽油燃烧弹。
中华帝国军的第一波攻击持续了半个小时,日军阵地被中华帝国军的炮弹犁了一遍又一遍,大地变成了焦土,溪流也变成了蒸汽。
日军23预备师团伤亡惨重,不但损失了唯一的炮兵联队,没有作战经验的日军一线部队伤亡高达三千余人,战力损失占到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八点三十五分,海军舰炮火力支援停止,中华帝国军陆战一师的炮火开始延伸,担任主攻的三团展开了攻击队形,在海军航空兵100多架战斗机和20辆战车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开始向日军防守的立花山7号和9号阵地发动攻击。
日军迅速组织兵力抵抗,左右两翼的重机枪阵地居高临下,以交叉火力方式向中华帝国军猛烈开火。
冲在最前面的中华帝国军士兵躲在战车的后面,利用战车作为掩护缓缓前进。日军的子弹打在战车上,发出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
嗡鸣声中,空中十几架猫妖战斗机组成对地攻击队形,迅速俯冲下来。
“哒哒哒!”
无数子弹雨点般从空中射向日军的重机枪阵地,日军的机枪手和临近的副射手瞬间被打成了肉筛子。很快日军死一批机枪手,接着又上来一批接替,很快又被中华帝国军的战斗机击毙。
双方就这样对抗着,日军死了一批又一批,直到他们的重机枪被打坏为止。
日军为了保卫家园,抵抗十分激烈,哪怕炮兵和机枪兵都打光了,手持步枪的日军步兵依然死守阵地,寸土不让。
由于没有了火炮支援,日军在中华帝国军的战车面前,似乎没有任何的对策。连续丢了2道防线后,日军23预备师团119联队眼见阵地失守,发起了自杀式袭击,日军士兵浑身捆绑手榴弹,扑到中华帝国军的战车上引爆,试图同归于尽。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中华帝国军的m10式战车的装甲很厚,日军正面扑到战车上并不能给战车造成致命破坏。
但很快,日军又想出了办法,他们的自杀式袭击选择钻到中华帝国军的战车下面再引爆。
这招果然管用,中华帝国军的7辆战车被炸毁。
日军不要命的打法,令中华帝国军先头部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过,大势所趋,在中华帝国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日军局部的小小反击胜利,并不能改变全局的大溃败。
双方激战4个小时后,日军23预备师团伤亡达到7000余人,仅存的三千余人各个带伤,能占之兵不过700人,立花山防线已经无法坚守了。
下午三点,中华帝国军发动第四轮猛攻,出动了2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猛烈的炮火准备又将日军最后一道阵地犁了三遍,一枚300公斤航弹意外的击中日军隐蔽的弹药库,引发殉爆,造成附近日军上千人阵亡。日军23预备师团指挥部也在这次大爆炸中被波及,师团长以下23人全部阵亡,日军失去指挥,陷入大乱当中。
三点十五分,中华帝国军的炮火刚刚开始延伸,日军还未反应过来,还未进入阵地时,中华帝国军便冲了上去,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并夺取了该阵地。
四点十七分,中华帝国军陆战第一师控制了立花山,全歼日军23预备师团。
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尸臭味,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凸显的淋漓尽致。
作为攻方,中华帝国军海军陆战第一师,仅仅伤亡347人。而作为守方,日军23预备师团全军覆没,11300人全部阵亡。
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日军23师团只是预备师团,没有经验,战力不强。他们选择的阵地太过靠近海岸线,在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的巨炮射程之内,在17英寸巨炮的猛烈轰击下,日军的任何防御工事都挡不住。另外,日军没有制空权,阵地上的日军遭到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肆无忌惮的屠杀。日军炮兵力量在第一时间被中华帝国军摧毁,没有炮火支援,面对中华帝国军陆战一师200门大炮的猛烈攻击,可谓雪上加霜。同时,日军以血肉之躯来阻挡中华帝国军的装甲战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代价太大而宣告失败。
立花山一战,日军23预备师团全军覆没,随后中华帝国军迅速攻占福冈市区,控制了福冈火车站,切断了日军北九州对熊本前线的补给,令日军熊本前线的三个师团暴露了侧翼,迫使日军不得不分出重兵来保护侧后翼,有利的支援了朝鲜皇协军对熊本的登陆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在熊本港战场上,10万朝鲜皇协军向吃了春药一般,非常的勇猛,在中华帝国强大的海空军火力的支援下,付出2万人的代价,突破了日军在熊本港左翼的第六师团的防线,撕开了日军熊本防线的口子。
六月二十三日,朝鲜皇协军第二军第三师率先完成了在三角港的登陆行动,在中华帝国海军第二战队的舰炮火力和第六分舰队第三航空队的空中火力的支援下,一举击溃防守上天草半岛的日军第六师团第39联队,实现了占领上天草市的战役目的,打通了通往熊本左翼的战略通道。
随后,朝鲜皇协军第二军悉数在上天草三角港登陆,在中华帝国海空军的掩护下,沿着上天草半岛迅速向熊本港左翼推进。
日军虽然组织了多次大规模反击,但是因为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反攻遭到中华帝国海空军的猛烈打击,损失惨重。同时,上天草三角港失守后,上天草半岛至熊本港左翼防线之间的结合部没有天险可守,一马平川,日军被迫收缩防线,固防熊本港左翼的宇土。
尽管朝鲜皇协军的战斗力不强,但是他们有中华帝国的强大海空军力量支援,使得表面上看来,朝鲜皇协军锐不可当。
中华帝国统帅部没有想到朝鲜皇协军能够登陆成功,不得不认为朝鲜皇协军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于是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当即下旨嘉奖朝鲜皇协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大中华共荣圈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朝鲜国王李熙一边感谢中华帝国皇帝的嘉奖,一边向朝鲜皇协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务必奋勇作战,提升朝鲜军队的声望。同时,李熙为了讨好中华帝国,继续在朝鲜王国内动员,随后朝鲜皇协军第三军和第四军相继组建,准备开赴战场参战。
六月二十五日,朝鲜第二军沿着上天草半岛一路推进至宇土,只要攻陷宇土,就彻底打开了通往熊本的左翼大门。
不过,与第二军在三角港取得的胜利相反,对宇土的进攻十分缓慢并付出很大的代价。日军派出第15旅团发动反攻,一度击退朝鲜皇协军的攻击,收复部分失地。
但每当日军攻击部队靠近海岸线时,就会立即遭到中华帝国海军强大的舰炮火力打击,造成日军攻击受阻,且损失惨重,随后朝鲜皇协军立即发动反击,又把日军打回宇土防线。
双方拉锯战持续了一天,都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
第二天,运载朝鲜皇协军第一军第7步兵师的船只到完成登陆,朝鲜皇协军指挥官金平枚渴望迅速攻陷宇土,打破日军熊本防线。
早上八点,该师第32步兵团的第2营在中华帝国海军的火力掩护下,在上天草半岛北部迂回穿插,向宇土城右边的204据点移动。同时,第7步兵师的第31步兵团在上天草半岛南岸泅水,在宇土209滩头登岸。
上午九点,宇土战役爆发。
在战役前,日军只有一个战斗力不强的联队在宇土驻守,该联队大部份守卫在宇土南部,金平枚亲自监督了第二军在通往宇土路上与日军的战斗,铁铬行动的指挥权交给了皇协军第一军。
上午十点,中华帝国海军舰炮准备完毕,海军航空兵出动3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对日军宇土北部的204据点实施猛烈攻击。朝鲜皇协军随后在付出2000人的代价后,攻入204地区,同日军在该地区逐屋争夺,又付出了500多人的代价后,击溃日军231联队。
与此同时,主攻方向上,朝鲜皇协军第七步兵师同日军15旅团爆发正面决战,尽管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派出大批作战飞机支援,但是朝鲜皇协军第七步兵师还是被日军15旅团击溃,损失惨重。
不过,当日军得知宇土北面的防御阵地遭到朝鲜皇协军突袭失守的消息后,日军害怕遭到朝鲜皇协军南北夹击,被迫放弃宇土,向熊本撤退。
兴奋的金平枚当即宣布占领宇土,向中华帝国战区指挥部请功,实际上宇土还有很多零星的战斗没有结束。
熊本港是这次熊本登陆战争夺的核心,因为该港口吞吐量大,码头多,符合中华帝国军队大规模登陆。
日军为了守卫熊本港,在八代市部署了三个主力师团的兵力,另外从后方还有两个师团的兵力正在向这里增援当中。
得知宇土失陷后,日军九州指挥部大为震惊,知道熊本港右翼已经暴露,坚守熊本港和八代市的日军三个师团恐怕要腹背受敌。
与此同时,北方战线博多港、福冈市的相继失陷,也令九州日军反登陆防线面临崩溃边缘,中华帝国军攻陷福冈后,陆战第一师继续沿着铁路向南推进,陆续攻陷大野和筑紫两地,日军第七师团死守基山,暂时挡住了中华帝国军向南推进,但是就全局而言,九州指挥部认为反登陆战役已经面临失败的危险,已经无法阻止中华帝国军在九州登陆了,甚至在前线的五个师团有被全歼的危险。
……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408章 日空军的耻辱【二更】
第408章 日空军的耻辱二更
就在中华帝国在九州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的同时,欧洲战场上,协约国为了打破战争僵局,选择拿软柿子捏,矛盾对准了奥斯曼帝国,展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
早在刚刚开战时,中华帝国驻协约国军事观摩团的马致远中校就曾经指出:“英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策,是丧失时机的政策。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在大战最初几个月英俄猛攻下,是不会幸存下来的。因为达达尼尔的陈旧防御是非常脆弱的,土耳其靠近君士坦丁堡的沿岸两座兵工厂,都暴露在战舰的近距离平射火力之下。一支协约国舰队能够不费力地穿过达达尼尔海峡,给土耳其军队造成致命重创。”
奥斯曼土耳其官方在一年多以后也坦率承认:“直到6月25日以前,在半岛的任何地点成功地登陆将是可能的,用陆上兵力攻占海峡也将是比较容易的。”
但协约国一直把重点放在德国和奥匈帝国身上,尤其是英国,担心德国海军闯出北海进入大西洋,因此对于调动军舰攻击达达尼尔半岛一事束之高阁,以至于错失良机。
直到协约国在欧洲战场上碰了壁,陷入了胶着战争当中无法自拔之时,才想起18个月前中华帝国军官马致远的提议,重新讨论对对达达尼尔的作战计划行动。
作为欧洲土耳其西南延伸部分的加利波利半岛,有六十英里长,四到十三英里宽。这条几乎是荒芜的多山狭长地带的加利波利,1914年前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保卫着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一条四十英里的水道从马尔马拉海流入爱琴海,宽度从一千四百码到四英里不等。在古代以海莱斯蓬特著称的达达尼尔从不冰冻;但它的双向的潮流,疾转的风向和猛烈的风暴,使航行成为难事。
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是理解夺取达达尼尔好处的唯一主要的英国人。从战争爆发开始,他就徒劳地倡导攻打加利波利。
不过,英国最近一次演习是在八年以前,英帝国防务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一支军队面对敌人据守的阵地,不能夺取一个滩头阵地。”
丘吉尔攻占达达尼尔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有限的军事目标。这是通向俄国黑海港口的唯一通道,并将便利同英国的东方盟国的交通。
到1914年6月中旬,英国陆军部按照黑山大公尼古拉的请求行动。丘吉尔建议俄军参加协约国两条战线的陆海攻势,从黑海进攻土耳其。俄国人同意这将增进对他们有利的形势,但同他们蓄谋已久的并吞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的意图有矛盾。协约国将分享这一胜利使俄国人感到不安,他们谢绝了丘吉尔的提议。
俄国外交大臣谢尔盖?萨佐诺夫承认:“我很不喜欢这种想法,达达尼尔海峡和君主坦丁堡可能被我们的盟友协约国攻占,而不是被俄军攻占,我很难向他们隐瞒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感到痛苦。”
即使没有俄国人支持,英国人仍然决心进行这一行动,因为不光是俄国人对该地区虎视眈眈,英国人至始至终都窥视该地区。
不过,在行动前,英国政fu照会了中华帝国驻英国大使李经方,表达了英国人的态度,并寻求中华帝国方面谅解,毕竟中华帝国在那里还有塞浦路斯基地存在,爱琴海的利益当中,也少不了中华帝国的,因为中华帝国通过爱琴海向奥斯曼帝国提供军火和物资。
对此,中华帝国表示只要不影响中华帝国的正当贸易,是可以理解的。
得到中华帝国的谅解后,英国方才决定采取行动。
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七十三岁时复役。丘吉尔得到费希尔的支持,打电报给地中海舰队指挥官萨克维尔?卡登海军上将,请他对英法联合进攻作一估计。卡登称这一计划将为协约国开辟达达尼尔战场,对于打破欧洲僵局具备重大意义。但军事计划人员们忽略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他们对加利波利的杂乱的和无意义的进攻,最后将推动土耳其军在德国的支援和物质帮助下,加强他们的防御。
1914年6月19日,由十八艘英国主力舰(包括装备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丽莎白女王号”)、四艘法国战列舰和辅助舰只组成的英法联合海军机动部队,驶进达达尼尔的入口处。
地中海在6月的气候非常不好,暴雨迫使英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进攻被推迟了五天。
第六天开始,协约国恢复了对入口处的土耳其军炮台的轰击,迫使土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