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皇帝李治-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其名曰:朝贡臣服。

事实上却是薄来厚往,拿根野草,换回我中原实实在在的金条,有这么好的事,如今想来,连朕都想去了,不去是二傻子!

想必那些蛮夷的君主们此刻正在心中偷乐,我中原的皇帝们个个都脑瓜子进水了,整出这种好事来。

“许敬宗,你来告诉朕,也告诉告诉各位臣公,我大唐如今的税收是多少?”李治冷着脸,近乎低吼的声音响彻整个太极殿。

“回陛下,今年的岁入大概四、五百万贯左右。”虽说贪财,但许敬宗掌管户部,这钱粮税收每一笔也都是暗藏在心的。

“也就是说,为了虚伪的面子,这一次的进贡,要花去起码二十多万贯,而这样的进贡,每年尽然还有数次,甚至朕听说有些蛮夷的商人竟也敢冒充使者,拿着一些破铜烂铁朝贡,换走大笔金银,以前朕还不信,如今看各位臣公这脑袋,算是明白了,天下果真有此荒谬绝伦之事。

当然朕也知道朝贡,其出发点也不全在钱财之上,中原乃天下中心,中原皇帝乃天下共主,自然要做到万邦来朝,但这样的朝贡朕不想要,朕的将军们,难道你们都死了不成,难道你们的横刀都锈了不成,为何不能为朕将这些蛮夷之国打的心服口服,而是仅仅满足于用我大唐百姓的血汗去引诱别人来臣服,这不是荣誉,这是耻辱,是我们汉人的耻辱,也是军人的耻辱。”李治说的话决然无比,眼神中凌厉如刀四顾。

“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友谊,有的永运只是利益,没有任何道义可言,更没有仁义礼信的存在。收起你们的以德服人,收起你们高傲不屑,大唐强盛,不是靠收买这些异族,而是靠大唐人民幸苦劳作,靠大唐将士们南征北战,黄沙百战,马革裹尸换来的,我大唐那三个凡是是如何说的,房遗直,你出来告诉列为臣公。”

“喏,大唐三个凡是,是,凡是有利于大唐帝国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有利于大唐帝国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凡事有利于大唐帝国的决定,我们都应该坚定的支持。一切以大唐的利益为最重。”房遗直等一干少壮派官员被李治的话说的一身热血,要再不表示一下,就快喷出来了,以房遗直一贯的温文尔雅,都近乎嘶吼的将三个凡是念了出来。

挥挥手,让房遗直推下去,不带走一丝遗憾。

“各位臣公,这些属国来进贡些破铜烂铁,我大唐回赠大量金银珠宝,就能彰显盛世大唐,天朝上国的胸襟气魄了吗?愚,愚不可及,他们只会开心,乐此不疲的不断派人带着一批垃圾来朝贡大唐,再心满意足的带着大量的金银丝绸回去,然后再派人来,我大唐就像他们的属国一样,将养着这些狼子野心的蛮夷们。

若有一天,你们把自家钱财全部散给你们的佃户,把房子也让给他们,再把妻妾也送给他们享用,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感激你们。

话又说回来,他们凭什么要感激你们,你们那是已经不是他们的地主了,你们失去了一切,相信你们自己也觉得好笑。

同样的道理,这些看似谦恭有度的四夷,都像是一匹匹饿狼一般,环伺在我中原大地的周围,一旦待我中原消弱的时候,就会狠狠的咬上一口。

汉初之时如此,五胡乱华更是如此,就连我大唐开国,我父皇也被颉利兵临城下,冒着生命危险,屈颜求和,俯首称臣,这才多久,各位爱卿却是通通都忘了,用我汉人的血肉去养肥这些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你们都给朕都忘了吗?”

虎目怒瞪,李治激动的身子都不停的颤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倒是将那军方的将军说的心生动摇,唉,军人天生一股热血,却是最容易鼓动的。

若是以前,恐怕此时孔颖达等一干老儒子们早冲上去,和李治辩论了,但今天却沉默了下来,万国来朝,是用钱堆出来的,事实也确实像李治所说,但最关键的是孔颖达对自己这个徒弟如今已是十分了解,刚强无比,乃如秦皇汉武一般,一介雄霸之主。

至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辈子轰轰烈烈的闯荡大半生,对李治那句“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友谊,有的永运只是利益,没有任何道义可言,更没有仁义礼信的存在”却是最为欣赏。

再看那些各国使节,神情中无比气愤,想争辩却又不敢,只是涨着脸,看在有心人眼里,也是暗暗皱起了眉,隐约间脑子中不由的回想起李治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陛下,我薛延陀部可是真心归顺大唐的,不敢有丝毫异心的。”肩负着使命的薛延陀使者听的李治如此铁血近乎宣言的铮铮之言后,有点口不择言,这话说的太没水品了,满朝文武,连孔颖达那种老实人都不屑的撇了撇嘴。

真心归顺大唐,不敢有丝毫异心,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指了指那使者,李治冷笑道:“再来说说你薛延陀的使者。”

“北方草原,朕是不打算让出来了,难道要朕再为自家子孙养出一个匈奴,养出一个突。厥吗?你们薛延陀要是有胆,尽可以和朕的大唐雄狮会猎于北方大草原,想要拿回北方草原,用刀和血来和朕说话,看看是你们薛延陀的弓箭犀利,还是我大唐的铁骑彪悍。”李治说这番话的时候一脸平静,虽然要修生养息,但是别人欺负你了,哪怕咬碎牙齿,也要咬回去,一个民族可以容忍失败,但唯独不能容忍没有脊梁,那样的民族,是不配屹立于世的,大唐的精神,皇帝的尊严,千古一帝的理想,汉人的铿锵,不容许李治有半点商量的空间。

那薛延陀的使者名叫呼涂邪,在薛延陀部落里仗着学了不少学问,以及家族的权势,也是一横行无忌的主,如今听的李治如此嚣张强硬的话,虽然心中气恼万分,恨不得将李治碎尸万段,但也只有压下怒气,但话语中却也强硬了起来:“陛下虽为天朝之主,但也不要看不起我薛延陀部,我们薛延陀,哪怕一个女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都能骑的烈马,挽得起强弓,百发百中,若陛下真的如此,说不得我族酋长将亲自率我草原健儿,马踏万里,亲自去取那北方草原,哼哼,到时候,就不是我们企求你们了,那北方草原本不适合你们汉人耕种,陛下身为天朝之主,广有四海,何必吝啬区区蛮荒之地,又何必吝啬区区一女子呢。”

“大胆”“蛮夷找死”“陛下,此獠猖獗,应拖出去斩首,以敬天下。”

※※※※※※※※可爱的分界线※※※※※※※※

蛮夷找死,看我打赏、推荐票的威力,死来死来。。。。小妖拜上。

大唐皇帝李治。。。 第三十八章 朕是一个汉人,一直都是。。。

呼涂邪这一番话软硬兼施,气焰嚣张跋扈之极,丝毫不曾将大唐放在眼里。

听了呼涂邪如此狂妄的咆哮,李治不仅不怒,反而正中下怀,心头窃喜,大步上前,疾呼声犹若晴天霹雳,振聋发聩。

“列为臣公,朕之所言,如何?这些北方鞑子,猖狂如斯,和我是汉人不死不休啊。对待他们,只能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待他们,只能用钢刀和他们说话,只有血,我们汉民族若想兴旺,就要踏在这样的蛮夷身上崛起,国家的强大考的不是梦想,而是铁与血。”

这时候,一直聆听的李靖老爷子,心中也激动起来,波澜骤起,站了出来,合声道:“陛下所言实属警世醒言,老夫和那北方胡人打了十数年交道,对其十分了解。

我中原百姓以耕作为主,自给自足,逐一地而定居。而那些北方胡人驱马赶羊,逐水草而居,游移不定,我中原的东西到了大漠,价钱往往很高,那北方胡人,以狼为图腾,信仰长生天,信仰金狼神,天性里就带着股野性的,时刻想侵略我汉人百姓的。他们从小与马儿为伴,拿起马刀就是战士,放下马刀就是牧民。打仗掠夺我汉人,可以给他们带来金钱,权力,奴隶,和美貌的女子,所以,我们大唐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以后,只要是这些北方蛮族存在一天,就是一天的仇人。”

李靖老爷子的话反应了大唐军方的态度,嗯,这让李治很欣慰,都是一群很优秀的军国主义分子啊,在自己引导的大国沙文主义熏陶下,都变得更加具有男人气概了,很好很强大。

不过,李治很明显忽略了大唐新出的军队战利品分配原则,和军人的价值。

战争之时,这些将军们就是牛逼,而一旦没有战争,将军们就是逼,至于会不会因为战争影响国力,这是士大夫们想的,军人们,需要战争。

想要发财吗?想要升官吗?想要美女吗?那就让战争来的更猛烈些,幸运的是,他们遇到李治这个愤青加年轻的军国主义头子,史上最大的奴隶商人。

李治也需要战争,那些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百万俘奴,每年的租凭费用,可是让李治赚了个盆满钵满。

眼看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那骄横的呼涂邪也豁出去了,反正汉人一贯讲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尤其是在这大唐朝堂之上的事,那都是要写入皇帝的起居录,载入史册的。

从这点上来说,这呼涂邪倒也确实蛮了解的汉人的,但他很悲剧的是,他不了解李治。

如今,看这些大唐将军们义愤填膺的样子,呼涂邪有苦难言之余,任务看来那已完成了,之前的豪言壮语全成泡影,心头怒起,道:“我们草原的勇士是狼,你们汉人是羊,羊怎么可能战胜狼,你们是痴心妄想。”

“哦,那当年,你们北方的狼为什么会被蒙恬的大秦铁骑打的落水流花?又为什么会被汉武帝的军队赶到了西方?那突。厥头领颉利可汗,又为何会被我大唐太宗先皇活捉,在我大唐皇宫中翩翩而舞?还有你这只北方的狼,为何如今又口口声声向我大唐称臣。”说话,是房遗爱,这家伙逮着机会就出风头,但不得不说,这一连串的反问,实在精彩。

那呼涂邪也不示弱,张口反击道:“既然你们汉人如此厉害,那为什么自从大汉后,被我北方草原上的雄鹰啄瞎了眼睛,五胡乱华,差点没灭族,这又作何解释。”

“小子你不懂,这是因为我们汉人天性善良,不过即使如此,危难之时,也总有英雄扛鼎,绝地反击,那当年纵横我中原大地的鲜卑、羯、氐,如今进安在,那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十六国,如今安在在?说你是蛮夷还不承认,笑到最后才是赢,这个道理还要本少爷再教你,几十岁的人,一点脑子不长。”

妹夫有难,小舅子出马,萧陵冷嘲热讽的,将呼涂邪妈的眼睛瞪的和铜铃一般大,恨不得掐死这个小混混做派的萧陵。

早已坐回龙椅上的李治和一干老爷子们,兴致勃勃的欣赏这一场大唐青年纨绔们VS薛延陀著名的大学者的“华夷之辫”,嗯,自己就不惨和了,掉份儿。

“你们汉人不是自诩礼仪之邦吗,怎么如今动不动的就如此蛮横,怎么不用礼仪教化我们这些蛮夷?”呼涂邪的这一句够狠,一下击中了很多大臣的心声。

这一次出马的是李敬业,李敬业的回答,很粗俗:“喂,小子,你自己都说了自己是蛮夷,还教化个屁啊,当我们是和尚大师不成,难道还要你们立地成佛?而且我们也见不到你们啊,你们日日和牛马呆在一起,又如何能教导你们,要不,你叫你家酋长搬到我大唐来住,老子日日上门教化你家酋长学习我汉人礼仪,例如叫他早晨起来要漱口,拉屎过后,要擦干净,不要迎风风干,那样脏,唉,你家酋长能活到现在也不容易啊,几年没洗澡啦,臭不可闻,就没有痔疮、花柳病啥的?”

“哈哈哈。。。。。。”

没有最流氓,只有更流氓,和李敬业想必,萧陵要单纯了太多,此刻那风骚的模样,竟是有点魏晋狂士的风骨。

那呼涂邪被李敬业骂的说不出话来,话说大便后风干,有不少草原人就这样干,用草的话会刮伤肛门,这样方便,只不过气味不好闻,如果放在以前也没什么,大唐许多人还在用厕筹,就是竹片,当然有钱人用温玉,而在李治推广卫生纸后,一切都改变了。

你说你大便没有卫生纸,乡下贫民就算了,达官贵人间,别人都不愿亲近你,嫌脏,故此,才一阵大笑。

呼涂邪屡屡被激怒,终于失去理智愤怒的低吼道:“你大唐皇族,还不是鲜卑和汉族后代。你们李氏皇族和我们草原人一样,有狼性,这样才坐稳江山的。”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好似被卡住了脖子,笑声戛然而止,一干李治的发小,天下党的党员们,都也是怔怔的发愣,太极殿中数百人,连呼吸都好似没有了一般,落针可闻。

呼涂邪面露讥讽,这下,你们又该如何说,哼,汉人终归是汉人,给狼的子孙们提鞋都不配。

面沉似水,李治看着满朝文武官员不吭声,再看那呼涂邪得志猖狂的嚣张模样,缓缓站起身,这一动,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个问题还是由朕来解答,恐怕也只有朕敢说了。”

“朕从来也不否认我李家皇族里有鲜卑人的血统,我的奶奶,娘亲,舅舅,都是鲜卑族,我的身上也流着鲜卑族的血统,那又有什么,连孔夫子都说,夷狄入华夏,守华夏礼仪,则华夏之。

朕从来都是以一个汉人自居的,只不过有一点来自鲜卑的母系血统罢了,又有什么大不了了。

我李唐龙兴于山西太原,属下部队基本上都是我汉族子弟,也就是说,我李家并不是依靠以鲜卑人起家的,除了舅舅外,其它鲜卑人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反而给我李家统一大业带来不少困扰。

我大唐不是北齐,也永远不会成为北齐,去依靠那鲜卑人起家。

虽然北齐的皇帝高欢是汉人,但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是鲜卑人,所以我们现在视北齐为鲜卑朝廷。

至于我李家是否有狼性?呵呵,我李家出身关陇世家,军功起家,祖辈都是纯正的汉人,都是一辈子老行伍,当兵打仗,杀人饮血的,怎么可能不凶不狠?那样我李家早灭族了,怎么还会有今天的旷世伟业?

难道厉害的将军,那股子里的狠劲都是从草原那里学来的?那你们草原人的狠劲从那学回来的?”

呼涂邪威严傲然道:“当然是金狼神。”

“哦,是吗?哈哈哈,看来你们草原男儿,还真就是畜生,而且还一个个都是狼崽子,养不熟的白眼狼。”李治摇头讥笑道。

“你。。。。。。”呼涂邪也气恼起来。

摇了摇头,李治重新回到龙椅上道:“呼涂邪,今天你也算是出尽风头了,舌战群臣啊,足以自傲了,现在就让朕送给你点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

呼涂邪心中大惊,一股不详的预感从心中升起,惊怒道:“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更何况目前我薛延陀和大唐还算是友好,你怎么。。。。。。”

“别害怕,狼崽子,朕没说要杀你,怕你妹啊,只不过让你这个小狼崽子,享受享受人与自然,天地合一的无上妙境,殿前武士何在?”李治猛地大喝了一声。

“末将在”两个金瓜武士,气宇轩昂的昂首挺胸持着金瓜锤,大步迈进来。

“将呼涂邪赶出长安,遣送至草原,嗯,不要给他武器、水和食物,顺便扒光他的衣服,让他和他们的狼母亲一般,赤身裸。体,说不得到时候还能演绎出一出与狼共舞的华丽丽的人间奇事呢,哈哈哈,好了,今日到此为止,退朝。”李治大袖一挥,哈哈哈大笑的起身走过大殿,闪人了。

小子,不是嘴硬吗?老子嘴皮子上搞不定你,就在精神上,肉。体上,摧残你,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真理只在朕的视野之内,皇权才是真理啊!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

李治走了,太极殿猛地爆发出海浪般的阵阵的大笑声,尤其是李敬业一干大唐纨绔,笑声显得极其恶劣,还极其不雅的朝呼涂邪扭了扭屁股,唉,大唐未来官场没指望了。

那呼涂邪脸色通红,猛地就是发紫,发黑,又发白,跟四川变脸一般,最后豪放的喷出一大口鲜血,有《唐伯虎点秋香》中那位胖子吐血时的无上风骚。

旁边的金瓜武士一愣,对另一人说道:“大哥,现在怎么办。”

”有什么怎么办的,脱光了,扔草原上就是了,哼,别以为装死就行了,得罪我们军帅可不是好玩的。”这是一位龙骑军的军士,当然现在是归海一刀手下,御前侍卫。

李治下了朝之后,回了未央宫。

数个时辰后,从宫中传出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大唐从今日起,永不和亲,违者,天下共诛之!”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熬夜更新,求打赏、推荐和收藏,嗯,就这样,小妖睡觉去了,下午考试,好累啊。

大唐皇帝李治。。。 第三十九章 爱死你了,大唐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重新选择出生的城市,我会舍弃二十世纪的伦敦,选择七世纪的长安。”

美国汉学家伊佩霞也曰:“与二十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的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期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

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更是同样曰过:“第七、八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当时的欧洲人民尚处于茅舍坞壁的宗教桎梏之境,而中国人民的生活却已经进入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愉悦的境域。”

就连李治家老头,李世民也说过类似的这么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未央宫中,此时李治躺在御座之上,两只脚敲在面前的书桌之上,双手抱着头,仰躺着,心中想起前世之人对大唐的评价,心中无比感慨庆幸。

穿越啊,本就是一件不好不坏的事,也幸亏自己来到的是盛世大唐,不是强汉,也不是明清。

虽然大唐没有强汉霸世无与伦比的气魄,也没有明清的四大名著,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但却有整个华夏两千多年封建王朝中,最具世界主义色

大唐皇帝李治。。。 第一章 母亲,母亲。母亲啊。。。。。。

第一章母亲,母亲。母亲啊

“臣,许敬宗,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平身,许爱卿。”李治的语气淡淡然,随意道。

“谢陛下。”许敬宗谦恭的站了起来。

打眼看了一眼始终挂着亲善笑容的许敬宗,低头敛眉,弓着身子,手里持了一块玉笏,却是一个忠臣良相的派头。

但李治心里知道,眼前这位许老爷子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品格低劣下流的政客之流。

当年李世民夸奖李治老岳丈,宋国公萧禹萧时文时,赞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若与之相比,许敬宗无疑就是那劲草,无时无刻的不在左右摇摆。

但真正让李治佩服的是,这其貌不扬的小老头,每次却都总能摇摆到胜利者的队伍中,人才啊

作为前朝礼部侍郎许善心的独子,许敬宗当年高阳南渡,在宇文化及手下混口饭吃。

但江都之难后,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所害,无奈,许敬宗为了求生,像宇文化及奴颜婢膝,甚至跳舞以悦其心。

后来找到机会,立马闪人,投了李密,与当时还是李密手下的魏征,是为同僚。

瓦岗兵败后,更是闪电般的改换阵营,投了李唐,和其老朋友魏征不同,这老小子眼光却是毒辣无比,认准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是个潜力股,倾力相投。

后来在高宗立武媚娘为后的过程中,当所有的大臣畏惧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竭力谏阻之时,还是这个许敬宗,也惟有这个许敬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挺身而出,促成其事。

自然后来,是很得李治和武媚娘的心意,但就论这投机倒把的决断阳光,放在后世,那也是罡罡滴,若下海为商,说不得还能和巴菲特扳扳手腕,一较雌雄。

而相对于房玄龄这样的书香世家、效父清白出生的纯正儒生,虽同样为饱学之士,但许敬宗却是毁誉参半,甚至恶评连连。

当年,虞世基与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许敬宗表现的很是不堪。

那同为大唐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封德彝,看不过去,大骂许敬宗不是男人。

结果许老爷子听了,也不在乎,一笑了之。

后来更是闭门不出,当世之人皆耻笑不屑,却没想,这许老爷子实是一狠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破关而出之日,更是将亲手写就的一篇“封德彝大传”,公诸于世。

很有后世天朝的麻辣手腕,直接从名誉上搞臭封德彝,从其祖宗八代开始,大肆批。斗,颇有让他遗臭万年之势。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人若不犯我,我亦可犯人,这就是许老爷子很霸道处世风格,但令人称赞的是,他却能将霸道低调处理,总是一副谦恭有礼,温文尔雅的儒士之风,让李治着实欣赏。

其为人更是贪财好色,虚美隐恶,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许老爷子都是一个华丽丽的政客,十足足的佞臣。

不过,许敬宗之才也是天下共知的,这似乎又是每一个留名千古的佞臣,所共有的属性。

譬如西汉王莽其人,未篡之时,贤名满天下,被举为孝廉。

后来执掌大权之时,更是石破天惊,做出种种惊世之举。若能将他种种计划实施,说不定如今大唐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了。

话说,那王莽极端仇视匈奴和棒子,曾多次亲自讨伐匈奴,意图将匈奴赶出北方草原,汉武帝之后也就属他最为积极,总这点来说,这家伙还是很有愤青的潜力的。

尤其是,王莽还极其恶搞无厘头的将“高句丽”贬为“下句丽”,这他**的也只有在星爷的熏陶之下,燃烧着二十一世纪的恶搞之魂,才能想的出来。

而且在他掌权之时,还大力的鼓励科学试验、发明创造。甚至钱钟书老先生还认为,王莽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弄潮儿,先驱者。

更令人极端无语的是,差点第一架滑翔机,就出现在王莽时期。

他发明的游标卡尺,无论从原理、性能,还是用途看,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近一千七百年

其实汉朝本是个半农奴制的国家,王莽却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大义,规定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

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奴隶事业的发展,加速进入了封建时代。

而且王莽关注民生,设安民县廉价房,重视教育工作,扩大太学招生,召全国商人到京师做研究。

李治内心中可是十分笃定,这个王莽,必定也和自己一样,穿越过去的,竟然把全国土地都改称“王田”,也就是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

这就逆天了,李治曾经也想过,要是王大神成功了,是不是下一步就直接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己则兼职做总设计师?

结果脑子太灵活,也太超前了,触动了所有大地主的根本,无奈被群攻团灭了,李治下意识的垫了垫自己分量,毫不犹豫的说拜拜。

自己有生之年,还是在人民头顶的三座大山上,纳凉享福,至于那搬山的愚公,还是让别人做。

更何况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是天神出手,才移走了山,并不是世世代代无穷尽作出的壮举,所有智叟说的对啊,愚公就是傻*,若后世子孙听愚公的话,那世世代代都得悲剧,等把山搬走了,想必全世界都进入了社会主义了。

李治可不想做愚公,也不会认为,自家攀上的那个太上老君,关键时候,能够脱下道袍,打着膀子下凡帮自己搬走那三座大山,尤其关键的是,自己现在还在三座大山上,而且是最巅峰的存在。

帝国主义头子,大地主领袖,天下所有官员的扛把子,搬走的山,说不得到时候第一个压死的,就是自己,那不是寿星公上调,闲着没事找死嘛。

还有那南宋的秦桧,更是状元出身,至于后世的和?,不说别的,那情商还有贪污的手段,不知道让后世多少土地资源局局长和拆迁办主任,顶礼膜拜呢。

所以说,佞臣不可怕,就怕佞臣有文化,不过,说起来,也许前世看王刚的和?看出感情了,对与佞臣,李治还是很欣赏的,生活太无聊,没有几个拍马屁的在身边,不忧郁才怪,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保重龙体,佞臣是要有的,马马屁更是不能缺的,想到这儿,李治看许敬宗的眼神越加迷离温柔了,这是父母长辈们特有的,小许,好好干啊,马屁更要好好拍啊,前途,大大的有

许敬宗心中有点发寒,听说当今陛下跟随袁天罡练了十二年的童子功,所以一直没有子嗣,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搞不好,就是人家是龙阳君呢,前段时间,市井上不是传言那辩机和尚和陛下,嗯

李治自是不知许敬宗心中所想,否则,现在估计早下黑脚,踹过去了,污蔑,红果果的污蔑,老子信春哥,是纯爷们儿,人称“非洲雄狮”。

“嗯”李治假意的用拳头磕了一下嘴唇,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敬宗啊,如今我大唐贸易如何,户部统计朕不想看,你来说说。”

听的李治所问,许敬宗放下了心,户部里里外外一本帐,可都在自己心里装着呢,不怕,就怕陛下有什么过分的要求,那时自己该不该拒绝呢?

“回陛下,如今西域各国入居长安的商户使节等,已有近万家,各国商人在长安西市开店经商、长期居住的,也有数千家之多。那江南番禺是我大唐最大的贸易港口,并且听南来北往的商人之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大的港口。

陆路之上,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一路西行,丝绸之路上更是商旅络绎不绝。

海路方面,陛下麾下的天下会,已经可以过印度洋,到达天竺等地;再越过阿拉伯海,最远可至阿曼湾、波斯湾,还有红海,抵达埃及和东非的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熟,听说今年有一商人名叫吕清,他的船队历经诸般波折,顺利返航,一次赚的数十万贯,名震天下。

而通过陆地和海上这两条“黄金通道”,世界各地的商人,也在纷纷不断来到我大唐。

我大唐的绫、绮等丝织品,还有茶叶、瓷器、香水,远销海外,听说西方东罗马的皇帝、贵族和妇女,每一人都极爱我大唐的丝绸,价比黄金。

还有那大食国,遣使与唐通好,数十年来,已经是第二十五次遣使,不过我们谨遵陛下旨意,大唐诸如造纸术,没有丝毫外露。”

虽不解李治为什么对于造纸术如此看重,但许敬宗还是投其所好,小心的逢迎道。

“嗯,敬宗,看来你不负朕的期望啊,那造纸术可千万不能泄露于那些蛮夷,有了纸张,他们就能够传承自己的文明,敬宗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