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家养子-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湘云跑得累了,便跑到宝钗这里,只嚷着身上发热,宝钗便笑着拿了帕子给湘云擦汗,又拿了茶来给湘云吃了一口。喜得湘云笑眯了眼睛,赖在宝钗身边笑道:“还是宝姐姐待我好呢,宝姐姐,你们都去了园子里住,日后我来了可哪里寻你们去呢?”

    宝玉一听,便凑过来笑道:“这有什么,那园子恁得大呢,给你也留一间屋子就是了。”

    湘云听了,便高兴地拍起手来,直笑道:“这却是个好主意呢,只是却又不可行。我又不是没有家的人,自然要住在家里的。你给我留了间屋子,却没有我来住着,怎么是好?再一个,老太太未必同意,你却这样兴兴儿的。”

    说得宝玉也甚没趣,闷头想了一会儿子,便跑到贾母跟前一阵笑闹,只央道:“老祖宗,就给云妹妹也留个屋子罢。她常来咱们家作客的,要是不留个屋子给她,姊妹间不就不能常见了么!老祖宗,好歹念着宝玉罢!”

    贾母被他这样一阵撒娇,只好也笑道:“既是你们都这样说,便给云丫头也留间屋子,只是既留了屋子,可得常常地过来。否则,我便打发别人去住你的屋子,再不给你住了。”

    说得宝玉和湘云都欢喜极了,两人齐齐过来给贾母道谢。

    王夫人在一边冷眼瞧着,心里便发出一声冷笑。说得好听,往日里怎么不见在荣国府里给云丫头留个屋子!又看了一眼笑容温柔的宝钗,王夫人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心里终究要多中意宝丫头一些,云丫头疯疯癫癫的有什么好。

    贾母见她们一时说起这里好,又一时说到那里妙,便也笑着道:“宝玉啊,你要住在哪里呢?你且说来我听听。”

    “我想住在那里,那里头又有芭蕉又有海棠,又最清幽的。”

    湘云在一边听了默默记下,复又笑道:“又好给你读书写字考取功名是不是?”说得众人又都笑了。

    贾母便看向宝钗道:“宝丫头,你喜欢哪一处?”

    宝钗见贾母问起,便盈盈笑道:“园中处处好风光,只听凭老太太做主张罢。”

    这马屁拍得很响亮,让贾母心里也欢喜起来,便指了蘅芜院给宝钗住。又一并指了缀锦楼给迎春住,秋爽斋给探春住,蓼风轩给惜春住,稻香村给李纨住。

    轮到湘云时,贾母便笑道:“云丫头,你有没有想住的地方?”

    湘云便笑着靠在贾母身边笑道:“老祖宗,我常听爱哥哥说,这园子里有一处地方,‘千竿翠竹掩门墙’是不是?”

    贾母便笑着看向宝玉,宝玉想了想,便抚掌笑道:“是了是了,是‘有凤来仪’的潇湘馆。”

    贾母便也笑道:“难为这云丫头竟喜欢这么一个幽静清雅的地方,也罢也罢,就命人收拾了出来给云丫头住着。”

    因众事拟定,便在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至二十二日,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

    大观园里的日子极没趣味,和先前在贾府梨香院住着时并无不同。宝钗住了没几日,就接到了舅舅王子腾的来信。看完信罢,便又和薛姨妈这样那样一番合计。在王夫人来看薛姨妈的时候,薛姨妈便满脸忧色道:“姐姐,不是我说,这老太太怕是不中意宝丫头呢。”

    王夫人忙安慰道:“这说得哪里话,凭老太太怎么说,还有我呢。纵我不能做主,还有娘娘呢。这宝玉的亲事,说到底还是要我来拿主意的。”

    薛姨妈一听,便急道:“娘娘可是中意林家的丫头?”

    王夫人便又笑道:“娘娘是我亲生的,焉有不向着我的道理。林家的丫头看着就是福薄命硬的,哪里配得上。还是宝丫头端庄敦厚合我心意。娘娘也说要再考虑考虑呢。”

    薛姨妈听了,忙又道:“姐姐,娘娘这么说,难道也是要再看一看的意思?宝丫头过了年就及笄了,若是耽搁了可怎么好。我心里着急,娘娘上回省亲瞧了宝丫头后,难道就没说什么?”

    “这……”

    “姐姐,不是我说,我倒有个主意。你左不过要进宫去探望娘娘,不若带上宝丫头一起去,也好叫娘娘仔细看看。”

    见王夫人面有难色,薛姨妈狠了狠心道:“若姐姐不打算结这亲事,咱们一家也无谓在此久留,我这就接了宝丫头从园子里出来罢了!从前借给姐姐的钱,也请姐姐紧着我还上一些,我们家的旧宅也要修缮的。”

    王夫人一听,这还了得?!公帐上的银子本就捉襟见肘,更何况薛家前后相借了要有二十多万两,一时可要她到哪里还上!见薛姨妈语气坚定,王夫人只好软声笑道:“你也太性急了些,娘娘上次省亲不过走马观花的一瞧,我后日就要进宫探望娘娘,便要宝丫头同我一道儿去就是了。你放心,这亲事必能成的,还不是娘娘一句话的事儿么!”

    听王夫人这样说,薛姨妈也松了一口气。等送走了王夫人,就忙不迭地找到宝钗道:“我的儿,你姑妈应了,后日就带你进宫去看娘娘。”

    宝钗眼眶也有点湿,只是勉强按捺住自己的激动,道:“妈妈去把我去年刚做的衣裳拿来,后日我便穿那一身进宫。”

    薛姨妈连连说好,瞧着宝钗秀美端庄的脸庞,终究忍不住掩唇低泣道:“这一入宫,可要我怎么是好呢。”

    宝钗忙安慰道:“妈妈快别如此。舅舅的话言犹在耳,成与不成端看这一次了,姨妈是个有成算的人,我们这一次能进去,下一次却未必了。所以妈妈万不可露出些什么来,叫姨妈瞧见了女儿的事儿就不能了。”

    薛姨妈便连连点头道:“正是我儿这话的道理。”说罢,忙擦了眼泪去给宝钗找衣裳。

    宝钗坐在内室,秀美丰润的脸颊上已经升起了两抹红晕。后日,她就能进宫了。若能得见圣颜,她就有出头之日了!贾家,荣国府……再繁华富庶,哪里比得上红墙碧瓦,宫苑连连。

    抚上了颈项上的金项圈,宝钗抿唇笑了。这两行谶语,也该配得起那万人之上的帝王!

    作者有话要说:卧槽,我居然发错了章节肿摸破!第七十二章我可以放到上面去吗?大家给我个答复!!!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两姨姊妹宫内相见;新承恩宠陪王伴驾【标题】

    红墙碧瓦;深宫禁苑。宝钗低垂着头跟在王夫人身边,在小宫女的引路下往坤宁宫的方向去。进宫探视嫔妃,须得先拜见皇后;才能往嫔妃住所去。走进坤宁宫里,宝钗不由地紧了紧攥着帕子的手,这就是皇宫,这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所居住的地方,

    皇后是个温柔和善的女人,王夫人拜见过皇后好几次,每次皇后都笑容温和地询问几句就会放行。可今儿个不知道为什么;皇后的兴致像是非常高的样子,竟留着王夫人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多说笑了几句。

    王夫人有些紧张起来,她见着皇后的时候,通常是来探望元春前的例行公事。元春当年是进宫在皇后这里露过脸,可也仅仅如此,之后皇后就把元春打发到了凤藻宫去当宫女。王夫人依稀记得,凤藻宫里,正住着齐国公陈翼的孙女,刚一入宫,就破例被封为宁妃的。其兄长乃是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

    想到这里,王夫人便不由地在心底大叹。他们荣国府比齐国府又差到哪里去不曾?可同样是国公府里的千金小姐,进了宫后,一个却是飞在枝头,一个只能为奴为婢。要说不怨愤,那是不可能的。打知道元春被分派到凤藻宫做宫女起,王夫人心中就含了一口怨气。只是后来因着元春被破例擢升为凤藻宫尚书,没多久就被老圣人看中封了贵人,这口怨气才散了。

    皇后留着王夫人说了几句话,就有身边的宫女进来禀报说:“皇后娘娘,惠妃娘娘、淑妃娘娘、恭妃娘娘、德妃娘娘还有宁妃娘娘来给您请安了。”

    皇后便笑了笑说:“叫她们进来罢。”说着,又向王夫人笑道:“宜人在这里再坐一坐罢。”

    王夫人听见这么一群娘娘都来了,哪里还敢坐,忙不迭就要站起来起身离开,可皇后没发话,她哪里敢走。只好站在那里,不尴不尬地瞧着惠妃等人鱼贯而入,香粉扑鼻,衣裳华贵。等众人给皇后请安罢了,几人都瞧见了王夫人和宝钗站在那里。

    宁妃便笑道:“这位夫人好生眼熟,可是皇后娘娘这里的贵客么?”

    皇后便也笑了笑说:“这位是贤德太妃的母亲,王宜人。”

    宁妃惊呼一声,便上前拉住王夫人的手笑道:“原来竟是国公府的二太太,我才说怎么瞧着眼熟。宜人可瞧瞧还记得我么?我小时候也曾和祖父一起去府上拜会,那时候老国公还健在呢。”说着,便又对皇后道:“皇后娘娘,臣妾有个不情之请呢。”

    皇后便道:“有什么话,你只说罢。”

    “臣妾祖父乃是齐国公,当年和荣国公也是私交甚笃的。如今虽祖父不在了,可臣妾却记得当年两府的情谊。请皇后娘娘准许奴婢,在自己的宫中款待国公府的二太太。”

    皇后听了,只淡淡地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宫女吩咐道:“既是如此,便让御膳房多做些菜送去你宫里就是了。”

    宁妃忙笑着谢过,正拉着王夫人的手就要走,却又瞧着跟在王夫人身边的宝钗轻笑道:“宜人果然是出身大家,就连身边跟着的丫头也出落得比我们身边的水灵。瞧着模样,相貌,哪一样不是好的?说出去别人怕还都以为是府上的小姐进了宫呢,只是这身衣裳有些不打眼,是去年的款式呢。”

    一番话说下来,让惠妃等人也都侧目去看宝钗。宝钗脸上涨得通红,又不敢分辨,只得低垂了头不言不语。

    宁妃说了这么几句话,又辞了皇后等人,便带着王夫人往凤藻宫去了。一路上佳木葱茏可悦不必再提,只她一去,坤宁宫里却有惠妃等人窃笑不止。

    皇后见宁妃带着王夫人和薛宝钗走了,便也笑着推说今日无事,要去抄写佛经,便不多留众人。一时惠妃等人都散去,才出了坤宁宫的宫门,就有淑妃掩唇笑道:“我还说那妇人是谁呢,原来是荣国公府上的。”

    恭妃便道:“说什么荣国公府上,妹妹又糊涂了。那荣国公早故去了,如今他们府上该是一等威烈将军府才对呢。”

    淑妃一听,忙也点头道:“姐姐说得是呢,正是这样的理儿,偏我又说错了,该打该打。”

    一行人边说边笑,就听得一直没说话的德妃忽然道:“怎么我瞧着,那荣国府的二太太像是进宫来瞧贤德太妃的,身边带着一个标致的姑娘,是怎么个意思?”

    这话说得正巧撞上了惠妃等人的心头,不免又絮絮地说了许多话来。想到宁妃夸赞那姑娘容貌姣好,淑妃便掩唇娇笑道:“还是姐姐你眼尖不错,我瞧着那姑娘可不像是出身寒门。怕也不知道为的什么事儿进了宫,说是丫鬟,谁信?”

    恭妃也笑道:“不管你们怎么想的,那姑娘通身的气质瞧着也不错,依我看来,说不得是她们自家的姑娘呢。这一早进宫来,说是看望贤德太妃的,谁知道到底怎么着。别忘了,那宁寿宫里的慎太妃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灯。”

    一语话毕,果然悄寂无声。

    好一会儿,才有惠妃出来打了个岔儿,又笑着说:“咱们也别在这儿打闷葫芦了,出了什么事儿,那还有皇后娘娘呢。这姑娘到底什么来历,咱们不清楚,贤德太妃和皇后娘娘必是清楚的了。既然她们都不声张,咱们也无谓多说。反惹了口角,被别人听见也不好。”

    她才说完,果然其余众人都点头称是。言罢各自回宫,不在话下。

    只说王夫人和宝钗被宁妃请到凤藻宫里略坐一坐,却满身的不自在。宁妃的出身说高不高,祖上和荣国公也是一样的。四王八公里,独北静王与别家不同。因他家自来就是和皇家是堂亲,他们这些拍马也是赶不上的。

    可宁妃能坐在这么个位置上,其中最大的助力就是她的亲哥哥。

    齐国公陈翼膝下子嗣单薄,只有一个儿子,成了亲还没袭爵呢,就过世了。留下孀妻带着一双儿女,镇日以泪洗面。没多久也殉夫而去了。这宁妃打小儿在家时,因着无母教养,一直就被老封君带着身边教着,她大哥自然就是老国公亲自教导了。

    等老国公年迈,陈瑞文又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老国公便上了个折子请封孙子袭爵。那时候太上皇才退位没多久,正是不肯放权的时候。一听这事儿,也不等皇上表态,立马就拍案表示,这得封,还得越级封!老子死得太早也没能袭爵,这儿子就越上一级,封三品威镇将军。

    皇上倒没为这事儿和太上皇较真儿,左右不过是一个虚衔罢了,也无所谓的事儿。可没想到这陈瑞文还算得上勤勉肯上进,没几年的功夫,竟然也颇有些能耐。皇上对他的看法有些改观了,所以对齐国公府上也比较宽厚。

    可让皇上错愕的是,这齐国公却像是误会了他的意思,竟把小孙女也送进了宫里盼着承宠。皇上嘴上不好说什么,老圣人那里却乐得看见这事儿成了。因把皇上特地叫进宁寿宫里这样那样的嘱咐了一番,所以这宁妃的封号得来的弯弯绕绕实际上不过是皇上应了个景儿罢了。照皇上和皇后晚上就寝时说起这事儿,那就是“谁还能对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姑娘动什么心思啊”。

    可这话得看放在什么人身上呢。

    比如说宁妃在宫里一边招待着王夫人,一边就不断地拿眼睛去看薛宝钗。只见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不免心里就有些计较。见王夫人坐在一边脸上似有焦急神色,便也笑道:“怎么宜人竟是不想与我好生叙旧的意思呢?”

    王夫人勉强笑道:“娘娘这话说得没得要我害臊了。”

    宁妃却不以为意,只看着宫人送上精致的点心,又沏了滚滚的茶来,一时又拿捏着指间的丹寇,唇角衔着一抹妩媚笑容,端的是风情万种。只可惜宁妃这样的妩媚姿态,若在皇上跟前做了出来,兴许还能引得皇上一时侧目,可在王夫人和宝钗面前,这就根本没多大意思了。

    “宜人可还记得,当年本宫和祖父曾在府上作客的事儿呢?”

    “娘娘那时冰雪可爱,臣妇自然记得的。”

    “嗯。”宁妃淡淡地应了一声,瞧着桌上一盆开得正好的水仙,便又笑道:“宜人身边的姑娘长得才叫冰雪可爱呢,本宫瞧着也喜欢的很。常日里总听闻,府上老封君最是会调。教人的,从前只还不信,如今一瞧,本宫方知不假。”

    这话一出,宝钗的脸上便变了几变,嘴唇微微一动,却又没说什么。王夫人也是捏住了手里的帕子,一脸的神色紧张。

    这二人的神态变化被宁妃瞧在眼里,不觉更是有趣了。便只淡笑着又闲扯些过往小事,略微有几处模糊不清的记忆,便也笑着含糊过去。只是看着宝钗的目光越发的带上了几分兴味盎然。

    王夫人又坐了一会儿,见宁妃并没有放行的意思,心里焦急异常。便道:“娘娘好意原不该辞,只是因臣妇今日进宫来是为给贤德太妃娘娘请安的,这若耽搁的时辰……”

    宁妃却是不紧不慢地捏着茶盖慢悠悠地撇着茶面上的茶沫,听着王夫人的话不免笑了笑说:“宜人说话太客气了,本宫不过因久未见故人,一时心里想起过往的事来,才请宜人略坐一坐罢了。听着宜人这话,本宫倒要以为是本宫耽误了宜人探视贤德太妃娘娘的时辰呢。”说罢,便让宫女过来带了王夫人和宝钗出去,又笑道:“宜人路上小心脚下,天冷路滑的。”

    王夫人连忙应了,就要跟在宫女身后出去,宁妃却勾着红唇瞧着宝钗的背影笑了又笑。等她们的身影已经渐渐地瞧不见了,宁妃才把身上的披风又拢了拢,才轻笑自言说:“贾氏,如今你位分高了,怎么也不怕有人来分你的宠呢?”

    想到慎太妃最近频频的小动作,和宁寿宫隔三差五就传出太上皇又临幸新人的事儿,宁妃唇角的弧度又微微地上翘了些。这跟在贾府二太太身边的姑娘,瞧着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等,贾氏啊贾氏,你可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王夫人带着宝钗到长春宫的时候,抱琴正在廊下同一个小宫女说话,抬头见王夫人来了,神色间很有些惊愕和讶异。王夫人瞧见了,却也没想到别处,只是笑道:“娘娘可在里面呢?”

    抱琴忙福了福身,带着王夫人往里面去了,只是一边走着,却一边打量着宝钗。她是和元春一起进的宫,宝钗和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她早已经在宫里苦熬了两三年了,何况元春省亲,她又没有一并回去,这下还真是头一次瞧见宝钗。她倒没想到宝钗的身份来历,只觉得这姑娘长得极好,只可惜是个丫鬟,不免在心里淡淡一叹罢了。

    贾元春正在美人榻上小憩,听得抱琴通禀,才坐起身来。她因天气渐寒,屋里虽点着薰笼,到底畏寒。便穿着一身貂绒披风,领上一圈儿风毛拢着脸颊,更是显得她杏眼柳眉,更有韵致了。元春见是王夫人来了,忙亲热地让人送了茶水点心来,又笑着说了两句话,才道:“母亲怎么这个时候才来,若要早些来,我们娘们儿才好多说些话呢。”

    王夫人便苦笑道:“娘娘有所不知,我在皇后娘娘那里的时候,正碰见宁妃娘娘也来请安。她因见我是故人,便强邀了我到她宫里头叙旧。我一时不好推脱,才到现在。”

    元春一听,一双柳叶细眉便微微皱起,啐道:“说是齐国公的孙女,又高贵到哪里去。不过是个同我一般大小的丫头,位分纵高却也无宠倚仗,皇上最是清心寡欲,难道她还能得意什么不成?说到底,见着我了,不一样要对我请安行礼。”

    王夫人忙劝道:“娘娘慎言,这深宫禁苑的,保不齐有心人传出闲话去。”

    元春听了也是一惊,忙收了话音,只拉着王夫人的手又说了两句体己的话,这才分出眼神去看王夫人身后站着的宝钗。这一瞧,便是猛然一惊,只惊道:“宜人,这不是薛家表妹吗?”

    王夫人见她瞧了出来,也不隐瞒,只笑着松开和元春握着的手,把宝钗拉到跟前来,笑道:“娘娘眼神儿真是半点儿不错的,这正是你薛家表妹呢。”说着,便又向宝钗道:“娘娘在宫里也常记挂你,这才有得相见,也是你们的缘分了。”

    薛宝钗便笑着过来给元春行了个礼,元春表情很是古怪,可瞧着宝钗笑脸迎人的样子,终究不好发作,只得道:“既是来了,便先坐下罢。”

    见宝钗坐下了,元春才又转头向王夫人问道:“宜人怎么把薛家表妹领进宫来了,这要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传出什么话呢!”

    王夫人听元春这样说,眼圈儿便是一红,只叹道:“娘娘在宫里,哪知道我在家中的艰难。老太太一心只合适林丫头,宝玉的亲事我半点做不得主。我一生不过三个孩子是心肝肉,你珠大哥哥走得早,留下孤儿寡母的我每每见着都要抹泪。你虽说是我亲生的,可却常年累月地在这深宫里,一年统共见不了几面。如今我独宝玉一人常能见着,偏老太太凡事不肯要我拿主意,我心里的苦可同谁说去!”

    元春见王夫人一行说,一行哭,心里又是焦躁又是烦恼。这宝玉的亲事如今既被抬到明面儿上来说了,自然她也不能当作不知道。可老太太上回进宫来瞧她的时候,也把其中利害关系都同她说了,林姑父如今已经是吏部右侍郎又身兼内阁学士,官居二品,何等显耀。再者林家的大郎也高中探花,今上又对林家大郎多有照拂,小小年纪已经是翰林院里的庶吉士了。可见得,这林家的确是简在帝心。

    薛家纵有百万之资,可论起出身地位,却比林家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元春也同王夫人说过不少林家的好处,偏偏王夫人就是认准了薛家,其余的话半点也听不进去。元春有心今日再劝一劝,可偏偏王夫人却带了宝钗一起来,元春便有好些个话说不出口了。见宝钗神色温和地坐在一边,元春想了想,还是笑道:“薛表妹,本宫和宜人说话,想来你听着是极闷的。你即是头一回进宫,不如本宫让抱琴带着你在本宫这长春宫里四处走走,也别拘着你。”

    宝钗听了,便站起身笑道:“谢娘娘体恤。”

    一时,就听元春叫来了抱琴,领了宝钗出去走走。

    等宝钗走了,王夫人便有些不满道:“你薛家表面才第一回进宫,怎么不留她在这里说话,偏让抱琴带了人出去?”

    元春便叹道:“我这里正有话要和宜人说呢,多少要避着些薛家表妹。”说着,便拉住王夫人的手道:“母亲在家里的艰难,纵不说,我也体谅的。只是这薛家,门楣着实低了些,母亲再好生计量计量。宝玉年纪还小,说亲大可不必急在一时。这薛家若果真好,不过再耽搁两年罢了。若薛家不好,咱们再看别家就是了。”

    这话却让王夫人心里有些气愤,她原以为上次来看元春,元春说的那番话已经是给了她一个答复。所需不过时间罢了,谁想今日一来,这话竟又变了个样子。

    王夫人不笨,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事儿说不定就有老太太在里头掺和过了。她上次来瞧娘娘,后来紧接着不就是老太太亲自进宫瞧了一回么。说不定,就是在那一回,老太太在元春面前说了许多林家的好话,让元春也改变了初衷。

    “娘娘这话说得我却不能同意了。宝玉虽小,可咱们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年纪定亲的难道还少?何况宝玉能等得,宝丫头可等不得。年一过,宝丫头可就要及笄了,你姨妈心里不知道多着急,偏咱们拿着这样的想法,若果然成了还罢,若要不成,平白耽误了宝丫头,你姨妈还不知道怎么怨咱们。”

    元春却不以为忤,只冷淡道:“若姨妈果然不肯耽搁,便自寻了亲事就是了,何必巴巴儿的只把眼睛放在宝玉身上。薛家表妹若真是个好的,也不用担心无人求娶。”

    元春这话说得可让王夫人真的着急了起来。她原就借了薛家的银子,若宝钗和宝玉成了一对,那这银子不说不还,怕还能再挪些过来。反正两家并作一家,这薛家的银子还不就是贾家的银子?可如果这事儿不成,别说那借了薛家的大笔银子她要尽数还回去,怕日后和妹子家的关系也难了。

    王夫人心里着急,嘴上却只道:“娘娘在宫里的花销日渐繁重,咱们家又只靠着几个庄子的收益,如何填的上?我如今管着家,公帐上的银子已经入不敷出,多亏有你姨妈家时时地添上一些才不至于捉襟见肘。可到底是寅吃卯粮,这坐吃山空的,娘娘在宫里怕也艰难。”

    许是谈及银子这话题让元春警醒过来,王夫人这话才一说完,元春的脸色就变了一变。

    她倒是忘记了这一茬子事儿。

    王夫人说得没错,如今她在宫里的花销越发的大了。从前是个宫女,需要经营的人际关系不过是和各处的宫女罢了,就算是互相之间送些个荷包绣活的,也大多可以由抱琴代劳。成了贵人之后,她虽要时不时地拿出些金银稞子打赏宫人,但是也在她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偏如今她已经升了妃位,这日常的开销和需要打赏的银子,那可都是流水一样的就花出去了,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倘或真如王夫人所说,荣国府里头已经这样的艰难,那么,果真没了薛家的帮扶,怕是她日后的日子也要难过了。

    王夫人一见元春的脸色,就知道这事儿有戏。元春是打她肚子里爬出来的,那心里想什么,她这个做亲娘的能不知道?所以在看着元春的神情之后,王夫人便掩住了自己唇角的笑意。

    宝钗和宝玉的亲事,只能成!

    元春想了又想,终是在银子面前低了低头。她心里虽然也觉得林家的家底不薄,可实在也是瞧着林家并不乐意和贾家亲近的样子。所以只得道:“母亲既有这样的艰难,我也不忍心多说。薛家表妹我瞧着也十分好,姨妈又住在咱们家,母亲回去和老太太好生分说了,千万别起争持。若有什么不肯的,只管等下次老太太进宫来,我亲自说与她听就是了。”

    王夫人一听,当下便喜得不行,只笑道:“娘娘说得是,我也正说是这么个道理呢。”说着,又夸赞起宝钗来。“宝丫头瞧着模样就顶好的,举止娴雅,性情温和,善解人意。更有,宝丫头常日地在我跟前帮着分忧,若她进了咱们家的门,那真真儿的是咱们家的造化呢!”

    元春却不这么想。她虽惦记着薛家的银子,却并不想让商人之女进自家降低了门楣。听王夫人这样说,便也只笑道:“宜人这话只心里说说就罢了,咱们府里的下人惯常是煞不住话的,有多少闲言碎语地都给传出去。薛家的表妹虽好,可宜人也听我一句,这薛家的身份到底低了些。”

    王夫人听元春这样说,就有些不乐意了。才还说着宝钗瞧着十分好呢,又说要劝服老太太,怎么一回头话音就又变了呢。王夫人心里不快,脸上的神色自然就不怎么好。

    最善察言观色的元春很快就发现了王夫人的神情不虞,只笑着安抚道:“薛家的百万巨资的确诱人,只是宜人莫忘了,薛家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商贾。宝玉是宜人的心尖子,他又是衔玉而诞的,日后的造化必定不凡。若只配一介商贾之女,未免看低了他。”

    这话却是实实在在地戳中了王夫人的心窝子。她此生最放在心尖子上的可不就是贾宝玉这个凤凰蛋么,任何事情都可以,偏偏就不能和她的宝贝儿子有冲突。王夫人虽爱敛财,可那也是为了日后能把这些个钱财都留给宝玉呀!

    元春见王夫人的表情有几分松动,便又加把劲继续劝道:“薛家表妹我瞧着也很好,想来宜人所看重她的品性也都是极佳的。这样好的姑娘,只可惜生于商贾之家,未免叫人一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