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为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两个大队在大队长的率领下,快速的变换阵型,在很短时间内便短兵相接,今天使用的都是木刀,绑上了白布,上面都有着石灰。
“秦飞虎,今天看看谁最后一个躺下?”二大队队长大声说道,站立在冲锋阵型的最前头,手中握着盾牌还有苗刀。
“方老二,哥哥今天不打的你叫娘,就不是秦老虎。”第一大队的大队长哈哈笑道,连续吹了三声口哨,只见身后的士兵,迅速的改变为鸳鸯阵法。
鸳鸯阵法为十二人阵,藤牌手在前,手握战刀,身后为长牌手,继而两人手握狼筅,四人紧随今后,长枪跟进,最后为两个为短兵手,长枪为斩杀之敌,便可随后击杀。
而第二大队是大型的三才阵,对冲锋极为有利,很快突入到第一大队的中心,继而变为五人一组的小三才阵,开始厮杀。
吼声,闷哼声,得意的大笑声,只见双方都有人在快速的倒下,这战斗极为迅速和凶猛,没有任何人后退,每一个人都仿若是紧密的机器,倒下一个,马上变换战斗方式,到了最后,基本上全都是累到在战场上,受伤的却是没有多少。
但是,在看台上的张承胤还有其他将官可就看的傻了眼,眼中全是震撼。
他们计算了一下,若是单独一个大队的话,即便是用骑兵,面对陈廷的破虏军,恐怕也是全军覆没的危局。
“两队撤下,轻点伤亡,三四大队上场!”茅元仪淡淡的说道,挥动旗帜。
第七十三章 亲卫
茅元仪治军之严,便是白墨也说过,和戚将军不分彼此,违反军律之人,被斩首数十,被驱逐进入预备队的也有不少,陈廷说了,三千军队便已经是他的极限,而且,戚家军当年起家,不也就是三千人么?
何况,这些人都是陈廷的家丁,违反命令被杀,其家人也是面上无光。
训练时,不进者则关禁闭,重杖二十,迟疑命令者,重杖三十,关禁闭,即便是训练火铳时,没有按命令扣动扳机,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些家丁的眼中,茅元仪就是恐怖大魔王,而陈廷就是魔王头子。
经过严厉训练三个多月的家丁,令行禁止是必须得做到得事情,每天还要学习文化课,若是第二天背不到教授得字句,就收拾得哭爹叫娘。
大队比武结束,接着就是个人比武,之前报名的,内部比试,这样,每个大队便挑选出来十个高手,然后在今天进行比试。
胜利的前二十五人,都会成为陈廷的亲卫,因此,每一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校场上,捉对厮杀,空手比试,兵器,马站,让人看到新潮澎湃,这些汉子们,全都是军中的精英,有的本来就是辽东边军选上来的,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直到傍晚时分,二十五个胜利者才出现。
“好,精彩!”
“不愧是茅大哥,这训练出来的战士,每一个都是真正的汉子!”
“有我破虏,天下无敌!”
陈廷抚掌笑道。
“都好好休息两日,可轮番出营,两日后全部报道,准许大家今晚饮酒,每人最多一斤,肉管够,明天亲卫就到我那里报道,十个大队,按照清点出的伤亡进行排名,每个大队长,副队长奖励十两银子,其他士兵,每人奖励四两银子,经过此次比武,你们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好好训练,过段时间,就会进行实战,可要有着心里准备!”陈廷面色冷肃的说道。
“两日后,本官将要给破虏军换装,军衔也会有着改变,这样来区分和其他军队,指挥和战斗也更加合理,听令!”
“立正,稍息,解散!”
看着朝着自己敬着军礼的陈廷,这家伙心中全是一种莫名的荣誉感。
“还好没有在萨尔浒之战后才来,这辽东的局势还能搬回一些劣势。”陈廷暗叹着,搂着茅元仪的脖子,朝着张承胤,还有前来观看比武的众人露出大大的笑脸。
“小子今天多谢各位大人和老板赏脸前来,小子今天请客,请诸位前往一品楼!”
陈廷脸上带着笑容,朝着众人拱手,那些商人连说不敢,直说应该他们请诸位大人,一行人骑着马,朝着北镇一品楼而去。
在一品楼的酒桌上,陈廷却没有摆什么架子,而是很是谦和,即便那些商人前来敬酒,也是一饮而尽,给人又有了不同的印象。
喝了不少酒的陈廷,在最后是被曹文诏他们抬回去的。
第二日,陈廷起了床梳洗,接着在院子里练习槊法,拳法,然后坐在椅子上,看着院子中盛开的花朵,想着昨日大比武时候,那些战士们有哪些不足,然后回到书房写上,派人送给茅元仪。
而没有多久,在大比武中胜利的那二十五个亲卫,已经来到陈廷的院子里报道。
看着一个个充满了昂扬朝气,充满斗志的亲卫,陈廷咧嘴笑道:“以后你们就属于曹文诏和柳羽斐两人,若是有人能够打败这两位,就能当亲卫队长,嗯,曹文诏和柳羽斐就是本官亲卫队长。”
那二十五个亲卫恭敬的朝着陈廷半跪抱拳答应,然后看着陈廷身后的曹文诏和柳羽斐,眼中发出火热的光芒。
“少爷,属下想试试。”一个青年诚恳的说道。
“你叫田文御吧,哈哈,今天你们就分出个高低来,以后若是觉得能过打赢亲卫队长的,都能够请示本官,然后挑战。”陈廷坐在院子中的竹椅上,哈哈笑道。
曹文诏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柳羽斐脸上也是笑嘻嘻的,他们昨日都见过这些亲卫的水平,还真的算是高手,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绝活。
“老曹,你先上。”
“都起来吧,在一旁观战。”
陈廷饶有兴趣的看着院子里的亲卫和曹文诏。
曹文诏挠了挠脑袋,认真的抱拳遵命,然后朝着田文御示意,表示可以开始了。
那田文御是河北人,是逃难前来辽东,运气极好遇到陈廷招募家丁,他识字,家传武功也极为出色,被选入家丁队伍之中。
田文御的功夫属于灵巧行,发动便是连绵不绝,却极为有威力,
曹文诏的功夫大开大阖,往往全是杀招,令人很是忌惮,看着相互转了个圈儿,才试探着动手的两人,陈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田文御是这二十五个亲卫中功夫排名前几的,因此,他对于自己很有信心,但是曹文诏是谁,在后世若是有知道明末历史的,恐怕都会知道,明末最猛将领之一,能够单独在上万军中来回的猛人。
看着场中精彩的打斗,还有那些亲卫的喝彩声,陈廷也不禁拍掌,这两人功夫都极为独特,各有千秋,而且都是杀人的技法,不过,曹文诏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的憨厚,而是极为奸诈,一招猴子摘桃,吓得田文御脚都差点软了,一招差,满盘皆输,最后这田文御不得不退后承认失败。
他看着曹文诏的眼中有些心悸,那家伙,动起手来可不管什么是功法不能打的部位,只要能够杀人就是好功夫。
而他,却是没有曹文诏的狠性,所以才主动承认失败。
不过,他和曹文诏的交手中,却学到了一些东西,随后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
其他几个自认为实力不错的亲卫,也出手挑战,其中两个挑战柳羽斐,却只差点被累死,有一个是直接被柳羽斐那鬼魅般的速度用手歌喉。
两个亲卫队长的名分,就这么定了下来。
“哈哈,都是大明的好男儿,若是以后想去破虏军,提前一个月说着,本官自会安排。”陈廷笑着说道。
“不过,当亲卫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本官仇家可是不少,恐怕以后暗杀也会不少。”
听着陈廷说着的话语,曹文诏柳羽斐带着身后二十五人都跪了下来,大声说道:“属下誓死护卫大人周全。”
“都起来吧,以后在我面前只需要军礼,不需要跪拜。”陈廷笑着说道。
有了二十五个亲卫,陈廷也不怕有谁偷袭了,即便遇到暗杀,有着这些实力强悍的亲卫在,也是不虞。
毕竟,是茅元仪结合戚家军与陈廷在后世的特种兵训练出来的破虏军中精英呢。
第七十四章 绝声卫
练兵有茅元仪,锦衣卫如今在各处收平安银子,虽然有些阻力,但是却无伤大雅,只是,前两日大巫便给陈廷说道,陈府附近有人在监视,窥探。
准备带上亲卫出去溜达一圈儿的陈廷,却突然收到了一张拜帖,看着上面写着绝声卫杨知世时,陈廷面色古怪。
在后世时,陈廷查看历史,便见到有所谓绝声卫的身影,据说是洪武帝朱元璋的心腹爱将杨仲开还有谋士吕不用建立,便是为了监督锦衣卫,对的,让陈廷有些心中发冷的是,监督锦衣卫,而且这些绝声卫都是聋哑人,不是先天有疾,便是后天刺聋毒哑。
而且,这些绝声卫阴狠异常,尤其是武功极为可怕,只是,来到这大明,陈廷只知道有锦衣卫,东厂番子,却从来不知道绝声卫还存在着,让他有些心惊。
沉吟片刻,陈廷便让下人将杨知世带到正厅之中。
坐在正厅座上,身后站立着凝神戒备的曹文诏和柳羽斐,他们都感觉到,前来之人散发着的阴冷血腥的气息。
杨知世,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中等,穿着褐色布;头戴方巾,长得极为阴柔,一双眼睛好似狐狸一般,有种特别的气质。
“杨前辈,请坐!”陈廷笑着开口,伸出手,示意对方坐下。
“多谢陈佥事。”杨知世看着陈廷的面孔,微微一笑,抱拳致谢,坐在椅子上。
“管家,让丫鬟和下人都离开,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前来!”陈廷淡淡的说道。
听着陈廷的话,大巫点点头,将下人和丫鬟全都赶了出去,然后回到陈廷的身旁坐着,饶有兴趣的看着杨知世。
“大人,下官乃是绝声卫世袭千户,此次而来,便是前来携带绝声卫五千三百二十人,寻求与大人的合作!”杨知世抱拳,声音有些大舌头。
陈廷那微微笑着脸上,笑容有些凝滞了。
“绝声卫?”他的手指点着椅子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为什么选择本官?”
他眼神紧盯着杨知世。
哪只对方却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语速有些慢,虽然有些夹舌,却让陈廷听得极为清楚:“在大人从京城离开,到现在,我们便有人偷偷的观察大人所为。”
“毕竟,绝声卫在设置之初,就是为了盯紧锦衣卫,特别是异军突起之人,绝声卫之人,大部分都隶属于锦衣卫。”
“大人的所作所为,我们一直都有关注,也明白大人为何招募家丁,收平安银子,栽种多产红薯和土豆,如今大明天灾人祸,能有此作为担当者,陈大人令人佩服。”杨知世脸上带着微笑。
“你们想要什么?”陈廷脸色很是严肃。
“我们是绝声卫,都是聋哑人,在下也天生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大人在辽东做出这么多事情,也是希望大明百姓好好的过下去吧,但是,如我们,若非天生好人家,否则便是不值一文,命如蚁类。”
陈廷听到对方的话语,很是认真的点着脑袋,开口道:“那么你应该是读我的唇语了吧,你所为何,我心中已经明了,在我眼中,残疾人也是人,而且,他们有的比正常人更有本事,心志坚毅,但是,我不需要合作,一切不在本官掌控中的事物,都会让我不安。”
“你们都隶属锦衣卫,那么,就效忠本官,若是这大明不乱,本官会启奏圣上,建立聋哑学校,编制聋哑书文,让每一个聋哑人,都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一切。”
看着陈廷,杨知世轻轻叹息一声。
“陈大人,我们在辽东的探子得知,有后金鞑子的奸细,进入到了这北镇中,在找着机会接近大人,这是那奸细带来的密信,请大人一观。”
曹文诏从杨知世的手中接过书信,转身递给陈廷。
拆开信,陈廷看完之后,站起身来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想要让本官投靠他鞑子,还要嫁个他所谓的郡主给本官,欣赏本官才干,哈哈哈哈,若非不是你绝声卫得到这封信,这奸细和我见了面之后,只要鞑子透露一些口风,本官恐怕就会被朝堂上那些勋贵,或者文官弹劾,让本官下大狱吧?”
“杨大人,还真是要谢谢你了,那鞑子的奸细,你们就帮本官处理了吧,看来你们的确有着极为强大的底蕴,来我这里,你其实在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吧?”
陈廷眼中闪烁着和他年龄并不相符的神光。
“绝声卫现在的总部在哪里?”
“在天津。”
“那么,杨大人,您是同意不同意?本官既然知道了你们,那么就不会放任不管。”陈廷脸上极为冷漠。
“而且,你所谓绝声卫千户,其本质还是锦衣卫,只是你们在暗处罢了。”
陈廷盯着杨知世。
对方那有些阴柔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陈大人,我会将绝声卫之事,一一为你道来。”
“那么,我们去书房详谈。”
陈廷也笑了起来,开口说道。
他们足足在书房呆了两个时辰,那杨知世才一脸惊叹的离开了陈府。
而陈廷,坐在书房中,还在消化杨知世的信息。
“边关重镇,各个省份,都有着绝声卫的探子,全特么的都是特种部队啊,啧啧。”
“这力量为我所用,那么是如虎添翼,对我的布局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第二天,两个穿着锦衣卫袍服的青年,来到陈廷的府上,这两个人看起来极为普通,但是太阳穴高高骨气,眼神清亮,走起路来却没有声息。
陈廷一看,便知道这两人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们是杨知世派来保护陈廷的人,也是联络绝声卫的传声筒。
一个叫杨不二,一个叫杨听雷,一个是没有听觉,一个是无法说话,但是两人都是弓马娴熟,而且都能读书识字。
绝声卫,同意为陈廷所用,他们的宗旨,却是和锦衣卫一样,精忠报国!
陈廷看着这两人带来的,在辽东属于绝声卫的据点,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第七十五章 丰收
陈廷有了绝声卫,每日便能够收到来自各地汇总后,传递给他的信息,就连太子每天吃了什么饭菜,万历皇帝做了什么事情都清楚的记载下来,这让他对绝声卫的力量又多了一些认知。
他每日都会前往庄子里,有时候会亲自去教导破虏军的战士,每天还要处理锦衣卫的公事,在金州中左所的旅顺口,他派遣了近两百人的锦衣卫战士,让他们强势征收平安银子,在这里来的锦衣卫官儿,是身体已经康复大半的王百户,也就是王彪的叔父。
按照陈廷的指示,王中时在这里用收的平安银子,用来购买海船,派遣人员前往朝鲜收购人参,各种药材,虽然旅顺口现在还是个小港口,但是在王中时到来后,这个小海港,却有了一些气象。
想到海洋那广袤的资源,还有在海洋上正在崛起的英国还有西班牙,荷兰等国家,陈廷便是心中叹息,没钱啊。
不过,安排却是必须的,他让手下出过海的几个手下,前往台湾岛,在那里寻找叫做郑一官的少年,让其成为自己掌控之人,因为,这郑一官,就是以后称霸大明海域的最大海盗头子,郑芝龙。
陈廷说了,若是对方不为自己所用,只能狠心一些了,让其来辽东当苦力。
不过,前几日他收到传回来的信件,那郑一官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锦衣卫,高兴之极,已经按照陈廷的吩咐,前往天津卫,为龙曦打理那几艘海船,进行海上贸易。
龙上登也回了信,感谢陈廷对其的帮助,更是带来不少云南的特产,让陈廷有些郁闷的是,那家伙送来了两头白象,这下子,府中的开销更大了。
京师里,小诺诺也学会给陈廷写信了,开头便是想念哥哥,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说着元宝已经长大了,天天和小虎打架,小毛猴越来越聪明了,还学会自己穿衣服了呢。
陈廷想到可爱的小诺诺,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回信写着辽东有趣的事情,还有龙上登送来两头大白象的事情。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金秋到来。
辽东的天气,这时候已经有了凉意。
今天,他通知栽了红薯的农户,前去观看是如何挖红薯的。
来到陈家庄子后山的田地里,看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红薯藤,陈廷满眼都是感慨,转眼间,已经有在辽东呆了大半年了。
他到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数百人,都是眼神火热的看着骑着大黑前来的陈廷。
他身旁是骑着大马的大巫,身后跟随着亲卫队,还有杨不二,杨听雷,锦衣卫的王千贯,李子通,还有茅元仪等人,人数上百。
就连张承胤也带着亲卫和属下来了这里,显然都想知道这红薯的产量如何。
跳下大黑,陈廷朝着四周抱了抱拳,笑着说道:“这已经是十月份了,恐怕也有人担心不出产,或者以为本官是骗子,早早就挖出来看了吧,红薯收成的日子,就在这段时间,当然,再等一两个月也没问题。”
“本官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高产,给本官拿锄头来。”陈廷大声说道。
接过身旁递过来的锄头,陈廷来到地里,挥动锄头,深深的挖进地里,接着用力翻开泥土,只见比拳头还大的红薯出现在微黑的泥土之中。
这不过只是挖了一株红薯,下面那些大大小小的红薯便有着七八个,用手将泥巴掰开,陈廷拿出一个红薯,掂了掂分量,至少有着一斤重。
拿出随声的匕首,将红薯皮削掉,露出其中的莹白的红薯肉,接着切下一小块,吃进嘴里,甘甜熟悉的味道,让陈廷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真甜,好吃。”陈廷将削掉皮的红薯分成几块,递给身旁的大巫还有茅元仪和王千贯等人,让他们尝尝这红薯的问道,笑着说道。
“红薯产量极大,玉米却还要适应这辽东的环境,以后就能大规模种植,我去刨点儿土豆出来。”陈廷说道,来到种植土豆的地里,用锄头将那一个个拳头大的土豆刨了起来。
“大家挖红薯和土豆的时候,可要认真一些,有些小的,可能就留在土壤中了,你们看,这一窝土豆,可就能当上一家三口的口粮,李子通,开挖的时候,可要让他们小心一些。”陈廷给管理新镇的李子通说道。
“是的,属下一定会认真执行。”李子通激动的说道,他看着被挖开的红薯和土豆,眼神放光,要知道,今年可是栽种了将近两千亩的红薯和土豆,一亩地的红薯,至少能够收一千石,千亩地就是百万石,即便是整个广宁卫的人,都不会饿肚子了。
看着那些已经欢呼起来,给陈廷跪拜下来的农民,陈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道:“大家以后就把这两种植物,还有玉米全都推广出去,红薯藤可是要留着,可还要做种呢,大家在等几日,便可以开始收获了。”
“到时候,这红薯可以做成红薯粉,土豆可以做成土豆片,都可以长期保存。”
看着每个脸上带着笑容的农户,陈廷也是由衷的高兴。
如今的大明,在辽东有吃的就已经不错了,能吃饱的人,就已经可以说是小康了,而许多人们,最大的理想就是,有吃的就行。
有从山西而来的难民,见到这些绿油油的植物就双眼放光,若不是有预备队看守,恐怕还不知道造成多大的损失。
没过几天,陈廷便见到在镇子外,开始忙碌起来的农民,起早贪黑,将一箩筐一箩筐的红薯,土豆,装进新镇提供的马车里,然后在河边将泥土冲刷干净,看着那一个个有半个脑袋大的红薯,那些人们的脸上,全都是抑制不住的开心笑容。
后山上的红薯和土豆,还有玉米也已经开始收割,红薯藤全都被小心的贮存起来,红薯全都运入庄子里,贮存在早就挖好的地窖之中,还有的清洗干净,用水车带动的石磨,将红薯碾碎,晒干后制成红薯粉条,贮存在仓库中。
而陈廷也派车马行的人,给京城拉去上千斤的红薯和土豆,还有一百多斤的玉米。
既然有了收成,也要让亲近的人一起分享才是,看着用长鼻子卷起红薯嘎巴啃着的两头大象,还有那正在给大象洗刷的几个驯象师,陈廷笑了起来。
小诺诺写信说,师娘要带着她们来广宁卫看看陈廷现在过得如何,这让陈廷很是感动,所以,这家伙派了绝声卫在暗中保护,还派出自己的一百破虏军,前去京师将师娘她们护送前来。
“最多还有半年时间了,张承胤手下的兵马,也开始有了戚家军的影子,杨伦这家伙,打仗很是有些本事,爱兵如子,赏罚严明,也许,我已经在创造历史了呢。”
“鞑子,你想进来抢,那么,本官就要让你有来无回,还有,这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应该可以在大明去推广了,毕竟,本官这里已经出了成绩。”陈廷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回到书房开始给方从哲,还有太子殿下写信。
至少,现在在朝堂上,方从哲依然是威望不低的首辅,他儿子现在还没有坑爹。
对于皇太孙,陈廷也极为关心,每每和太子交流,便会提及,对于自己在外的一切,什么趣事还有见闻,或者鞑子的动向,陈廷都会给朱常洛说说,潜移默化。
朱常洛也对陈廷这个赞善极为看重,每次都会勉励,对于鞑子在边关的一切,都极为愤怒,让陈廷绝不要姑息这些鞑子。
想着朱常洛在历史中的评价,陈廷不禁叹息一声,这是个好皇帝,却是短命的皇帝。
对于鞑子的野心,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大明官员,依然没有什么察觉,而陈廷却有些郁闷,当他看着邸报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
舆论造势,大量刊发,报纸!
第七十六章 计划
报纸,这在后世随便哪个小刊物都能发行的东西,但是在明朝时期,却没有系统的出现,只有邸报,还只是给官员传看的。
而舆论造势,有了报纸,相当于有了自己的口舌。
陈廷派出手下,找寻会印刷的匠人,大明的印刷术已经极为发达了,刊印的小说基本上每家大户都有,而金瓶梅这之类的,更是让小说达到了新的高度。
他决定,自己开办这报刊,名字就叫大明日报,针砭时弊,可以用笔名来写如今大明的现状,在全国各地发行。
陈廷的想法,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报刊的总部,就在广宁。
辽东现在许多人吃饭都困难,更别说有钱去买小说的了,这里不比南方富庶安逸,还好能够找到几个曾经在书店里干过的印刷工。
陈廷给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规定了报纸的大小和版面,不过两天时间,这些印刷工就完美的印了出来。
看着充满了油墨香味的纸张,陈廷嘿嘿直笑。
将报刊的详细发展计划写了下来,陈廷开始动笔,开始写辽东之事,茅元仪知道后,也是写上了一篇文章,那是针对辽东如今的形势的担忧,更是大胆放言,那鞑子绝对是大明的心腹危害。
上面还有关于如今大明各个省份没有总督和巡抚的担忧,还有永宁宣抚司一些反叛的征兆。
对于云南阿雅和交趾的战争,更是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和分析,当然,这些都是用笔名来写的,不然的话,不知道会遭到那些当官的多少指责。
大明日报,每旬发行一份,每一份两文钱,京师一千份,辽东一千份,还有南京一千份,浙江,湖广都有发行,每次印刷一万份。
当然,陈廷还专门培训了不少人,派出他们前往各个地方去开办报刊行,收集各处的信息。
短短时间,这大明日报,如雨后春笋,在大明的各个地方出现。
而上面的总编,是现任的首辅方阁老,报刊监督是大明的太子殿下,这一下子,无论是大小官员,都会购买一份。
这报纸的出现,却也让朝堂上的人气的咬牙切齿。
特别是上面一些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被毫无保留的披露出来,显露在大明所有人面前。
特别是董其昌的事情,还被陈廷特意用大篇幅报道,结尾的一句,更是深得人心。
“官员,是百姓的父母,若父母不爱惜子女,便如仇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便是官逼民反。”
还有,上面更是介绍了女真鞑子的风俗,还有对掳走汉人的残酷对待,要自称奴才,见到鞑子要跪拜,还要剃成野猪尾巴,即便是父亲死了,儿子也能继承父亲的妻子,无人伦道德可言,野蛮愚昧之极。
上面还报道了,广宁卫红薯和土豆试种成功的消息,每一亩可收一百石的粮食,更是让许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陈廷将报纸的事情安排好,招募了不少辽东的读书人,然后大口一张,这报纸的事情,就让茅元仪去负责了,这家伙能文能武,就是当个阁老也是由那个本事的。
这家伙最喜欢的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特种部队,也就是从家丁里最初选拔出来特别优秀的人才,每一个人都会读书写字,陈廷完全就是按照后世的特种兵打造。
什么夜袭,暗杀,渗透,潜伏,还有利用各种武器工具,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还有利用火药爆破,学习鞑子语言等等。
就连他的亲卫队,也全部是一同训练,每天累得像狗一般,却都是充满了激情。
而且,还有绝声卫来协助训练,利用各种武器,还有暗号传递消息,让陈廷都感到有些震惊,这比后世的某些方法还要实用。
为了以后在战场上能够掌控先机,陈廷开始让工匠来制造大型热气球,还有滑翔机,他只是提出一个意见,画出这两种事物的图形,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摸索和试验的,只能慢慢来,不能心急。
为此,他发出招募令,招收各种工匠,长期有效,来了就能有房子,土地,银子,只要有能力之人,一视同仁,而且安全有着绝对的保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