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为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还蒙蒙亮,陈廷看着下面精神抖擞的众多属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今儿,是有事情给大家说道说道,在这辽东的锦衣卫官儿,本官应该是最大的吧?”这家伙笑眯眯的问道。
如今锦衣卫的从四品官儿,基本上都是在京城,在外的大都是千户,镇抚使之类的,而且大多是世袭,如他这般在外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少的可怜,而且还是堂堂正正的监军。
下面的锦衣卫官兵,都是点着脑袋,王千贯更是抱拳说道:“大人,这大明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也不过寥寥几人罢了,在地方上的,除了镇守南京的,就只有大人您是独一份儿了。”
“嘿嘿,所以说,这辽东的锦衣卫,都要受到本官的管辖了?”
“那是当然的。”黄百户大声说道。
陈廷嘿嘿一笑,手指轻轻在桌上敲着,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便有了想法,你们前往各个卫所,把所有商家给我统计出来,加急送回北镇,然后就在各处等候本官的命令,大家都来抽签吧,看看去哪个卫所,到达各个卫所之后,一周之内给我回信,本官,缺钱呐!”
听着陈廷如此一说,堂下的锦衣卫官儿,都是喜笑颜开。
“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却有着任务派给你们,卫所中的军官,家属关系,全都给我打探清楚了,各个商家的背景如何,全都弄仔细了,现在辽东天灾不断,你们去了各处,若有什么不平之事,也要解决,若大明的摊子烂了,你们也要想想,恐怕锦衣卫的那身儿衣服也会没了。”
“来,抽签,运气好才能抽着有字的,运气不好,就只能呆在广宁了,不过以后有的是机会。”陈廷将笔筒拿了出来,看着堂下按着顺序抽签的人,脸上带着微笑。
“嘿,我这是去抚顺!”王彪看着自己抽着的竹签,瞪大了眼睛。
“我是定辽左卫!”雷惑眨巴着眼睛。
“我是义州卫!”罗成咧嘴笑了起来。
看着下面表情或羡慕,或失落,或兴奋的众人,陈廷拍了拍手,下面的人们,很快安静下来。
第六十五章 去当马贼
“好了,将你们各自的事务安排好,便要集中训练一段日子,之后便前往这些地方,金州,锦州去这些地儿的,都多带一些人,有钱的商人,可不见得会买锦衣卫的账。”陈廷开口说道。
“到时候,各个商户的平安银子计算出来了,若是有人不愿意给的,或者仗着自己后台硬的商户,你们都给我好好整治,或许这些人如同范永兴一般也未可知,都要拿出一些手段来。”
“记着,锦衣卫就要有锦衣卫的样子,我们是天子亲军!”
“卑职谨记大人教诲。”堂下锦衣卫官兵,都是躬身应道。
点点头,陈廷继续说道:“你们也要勤练武功,可不要懈怠了,按照本官的锦衣卫练兵录,你们都要严格执行,若是本官考察,连军体拳,正步都不会走的话,也就不要在锦衣卫呆下去了。”
“你们把事情办好了,我重重有赏,每个月,本官会不定期前往各处考察,若是有人中饱私囊,或者干出一些人神共愤的事情来,本官会好生剥了你的皮,放在这千户所中,以儆效尤!”
陈廷的脸上虽然是带着笑,可是话语中的森寒,令堂下众人感到心里发凉,堂上坐着的主儿,可是能够说道做到的凶神。
“今天下午就去庄子里报道,茅副千户会好好训练一下你们,有着茅大哥当你们教官,都偷着乐吧,告诉你们,这茅副千户,可比老子厉害,那是真正万人敌。”
给了众人警告,陈廷看着手中的册子,这些前往各大卫城的属下,都是极为有能力之人,按照陈廷的计算,锦州,金州,辽阳,抚顺这些重要城镇,至少要派出上百人前去才行。
不过,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等前往各地的锦衣卫将商户统计出来,再决定如何。
当陈廷宣布各人自行散去,那些锦衣卫属下恭敬告退,勾肩搭背的离开后,陈廷坐在堂上,望着照射进入千户所的阳光,面无表情。
既然知道抚顺会被鞑子攻破,还有那不要脸的守将李永芳,为了一己私利而投靠了鞑子,陈廷也不得不早点做准备。
“缺钱,缺人,缺官儿啊!”陈廷不禁长长叹息一声。
“还是有些心急了呀,紧紧凭着一人之力,是改变不了多少事情的,只能拼命努力去做,希望挽回一些颓势。”
背负双手,陈廷走出千户所,身后紧紧跟随着曹文诏,柳羽斐,还有赛博,蓝鹊等人。
他紧紧皱着眉头,走在广宁城的街道上,不知不觉,来到了钟鼓楼前。
突然间,陈廷眼神一狠,继而嘿嘿笑了起来。
“走,我们回府。”这家伙大步流星,朝着自家的宅子而去。
来到书房,吩咐丫鬟下人一律不得靠近,他把赛博,蓝鹊等人全都叫了进来,即便是曹文诏,柳羽斐等人,也让他们留在了外面。
“这件事情,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们才能做,赛博大哥,我需要你们去当马贼!”
陈廷的话语说出口,让赛博,蓝鹊等人心头惊骇不已。
“当然,不是让你们去抢普通百姓,而是那些出关和鞑子交易的商队,去的地方不是在辽东关外,而是宣府大同一线,只有抢那些无良商人,才能让我们发展起来,同时,也是一个训练骑兵的机会,这件事,我只有你们能够依靠。”
“晋商和鞑子做生意的很多,都是在吸食大明的血液,这些家族,应该被抄家灭族,你们要做的,就是迅速的强大起来,在一年内拉起两千的精锐骑兵,抢来的东西,都可以自行留下一部分,剩下的换成银子送来便可,利用这个机会,也可以将我们教中勇士带出来。”
“而且,山西的关外,马贼成群,晋商的护卫队也是装备精良,你们在外,一切都要谋定而后动,我这里先给你们十万两银子,甲胄和武器全都带上,锦衣卫的身份牌子,文书印信,全都留下来,训练骑兵,最重要的,便是战法和纪律,你们也当了几日教官,这些事情都明白。”
“明年四月初,你们便扮作商队,前往抚顺,我和你们在抚顺汇合,各位大哥,小子在这里,拜托各位了。”陈廷深深一揖。
赛博等侍卫,都是跪拜下来,大声说道:“教主有令,属下一定会尽力完成。”
“不过,教主身旁没有我等侍卫,即便是大巫也不会同意。”
陈廷笑了起来,说道:“本教主可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人,而且还有锦衣卫的属下和亲兵,在这里却还是安全的,你们在外,才一定要小心,我希望,你们二十二个人,每一个都能安全的回来。”
“你们明天便离开吧,若是见到有官兵杀良冒功,杀无赦!”
“属下遵命!”赛博,蓝鹊,还有蒙曳众人都是沉声应道。
第二天大早,天色微亮,陈廷看着正在喂马,拿着武器的赛博等人,心中有着一些不舍,大巫站立在陈廷身后,轻轻拍了拍这个少年,轻声说道:“身为圣教的一员,他们是最忠诚的卫士,为了教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离别总是会伤感的,但是,没有分离,就没有重逢。”
陈廷点着头,来到这些从贵州便一路跟随而来的汉子们,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各位大哥,一定要保重,你们要谨记这句话,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打,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骑兵的战术就是游击战,保存自己的实力,给敌人最大的伤害,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从怀中拿出一叠银票,陈廷放在赛博的手中,轻轻的说道:“离开之后,便只能靠各位自己了!”
“教主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教主失望!”
已经准备好出行的众人,半跪在地对陈廷说道。
将赛博,蓝鹊,蒙曳,乌冬等人送出城外,看着那些骑马远去的背影,陈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赛博他们离开的第二天,五月六日,从浙江沿海运来的红薯,玉米,还有土豆种子,用大车拉到了广宁,这让陈廷有些压抑的心情,一下子充满了活力。
就连茅元仪听到陈廷这个消息后,也从庄子里跑了出来,来到陈廷的府上。
“我和宋大人曾经探讨过,若是大明上下,都种植此类粮食,则没有饥荒之灾,没想到大人您对这些海外之物也如此了解!”茅元仪手中拿着红薯藤,看着那根茎,很是激动的说道。
“茅大哥,明日便让预备队的人去开垦荒地,将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全都栽种上,这辽东土地本就肥沃,只是天旱缺水,那么就造水车,开沟渠,只要今年有了收成,那么明年辽东就有着足够的种子,这辽东之地,再也不会有着饥荒。”陈廷笑着说道。
茅元仪点着脑袋,看着那一车车被保护极好的红薯藤,还有发了芽的土豆,和一颗颗金黄色的玉米,咧着嘴兴奋的笑着。
“现在我就去安排他们开荒,城外河边荒地那么多,只需要好好的开垦一番,就是一片好地儿。”
“大人,您现在就把这些红薯藤,还有土豆种子全都送到庄子上,我这就去叫那些预备队,后勤兵们去开荒。”茅元仪笑着说道,骑着战马就朝着城外而去。
陈廷就喜欢干实事儿的人,让没有当值的手下,去请了民夫马车,将这数千斤的红薯藤,还有土豆,玉米种子,朝着城外庄子里拉去。
他亲自带队护送,身旁跟着的曹文诏,还有柳羽斐,交头接耳,轻声说道:“这些东西我咋都没见过,你看大人还有茅千户,就好似打了鸡血似的。”
“不是说粮食么,那东西就像土疙瘩,怎么能吃?”柳羽斐指着马车上那麻袋里的土豆,低声说道。
陈廷却是对这两个亲兵的话语,听得清清楚楚,那大巫看着曹文诏还有柳羽斐,摇头轻笑。
“哈哈,看着是不好看,但是却是极为美味的食物,到年底了,我就让你们先尝尝,有了这些粮食,整个辽东都不会挨饿了。”陈廷笑着说道。
“大人,这些东西俺从来都没听过,不过大人说的话,俺都信。”曹文诏嘿嘿的笑着,那柳羽斐也是重重的点着脑袋。
“柳羽斐是辽东人,我却知道,曹文诏你是山西大同的,为啥来辽东当兵了?”陈廷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人,您有所不知,我祖籍是大同,前两年蒙古鞑子打了进来,俺就报名从军,不过那蒙古鞑子厉害,俺们老输,上官见到鞑子就逃,结果我们就跑到辽东来了,当大人您的亲兵,一个月二十两银子,还能当上总旗,俺们一起过来的兄弟,都羡慕死了。”曹文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老曹你见过林丹汗没有,听说岁数大不了我几岁,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陈廷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人,卑职汗颜,没有见过林丹汗。”曹文诏脸上有些微微泛红。
“哈哈,放心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也许,以后你会和他一起去打女真鞑子,当我的亲卫,以后都会有着独自带兵的机会,只要你们有能力,也许有一天封侯拜相也未可知。”陈廷笑着说道。
“老柳,你以后就是我军中专门负责侦查的头子,若是训练出的人都像你这般,那么鞑子的斥候算个屁,直接玩儿死他们。”陈廷的话语,让曹文诏和柳羽斐都是激动不已,若非不是在前往庄子的路上,恐怕已经跪下来大礼参拜了。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有本事的人,本官都是敬重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你们以后带兵也是一样,要尊重任何对手,不要认为自己有些本事,就看不起对手或者敌人,要知道,往往英雄都是死在小人手中,所以,你们要把我的话好好记在心里,以后带兵时作战时,就好好想想我这句话,以免在战场上后悔莫及。”陈廷突然若有所思的说道,曹文诏和柳羽斐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依然将陈廷的话记在了心头。
因为陈廷招收家丁,许多田地没有收成还有乞丐,都来到广宁城,人数众多,这也让陈廷有些头疼,不过,这些事因为他而起,所以,这些事儿都必须要有他来解决,免得惹得兵备道的官儿或者监察御史弹劾。
有的人因为没有选上就离开,有的却是想在广宁附近找个活路,而陈廷也开了口,会给这些人一些安排,如今种子回来了,那么就让这些人开荒,种植红薯,玉米,土豆。
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人力呢,所以,陈廷才不会担心人多。
第六十六章 工匠
将红薯藤,玉米,土豆,接近万斤的种子分门别类,小心翼翼的送入库房中,陈廷走出庄子,便已经看到正在朝着远处热火朝天开荒的预备队。
许多流民,还有陈廷家丁们的亲属,都不能进入庄子里去,在陈廷的规划区中,修建房屋,什么都没有的人,只要出力,每天也能领到足够一家人吃的粮食,一个小镇在很短时间内,便在庄子外出现。
而管理此处的,是锦衣卫的官兵。
看着如火如荼进行着建设的小镇,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辽东百姓,陈廷心中也有着一种成就感。
按照陈廷的设想,这个小镇就是军队的家属区,外面的河流正好可当护城河,而且靠近庄子,修建有道路前往庄子大门,不过却有岗哨,除非战争时期,否则平常百姓不允许靠近。
因此,这个镇子有着围墙,有着角楼,有着商业区,养殖厂,加工厂,还有陈廷一直想要进行的物流运输的集散中心,还有军队家属区子弟学堂,卫生院,总之,能想到的,都有了。
陈廷没有想到这家属区修建得如此之快,在选家丁开始那天,这还是荒地的小镇,便有着流民和入选家丁的家属来到此处,在锦衣卫的指挥下,卖命的建设着,到了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围墙,更是用不远处山上的石头砌成。
而陈廷的一个政策,更是让那些失去家乡逃难而来的百姓欣喜若狂。
只要开荒十亩地,就有两亩地属于他自己,而开荒的其他土地,陈廷会给予开荒费用,免费提供农具,因此,山谷外绵延而出,便能见到一块块起垄后的土地。
“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才多久,就至少开出来数百亩的田地了?”陈廷感慨不已。
“辽东地广人稀,只是因为战争,还有天灾的原因,也因为卫所腐败,种出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于是出逃的便很多,哪怕有着一口饭吃,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啊?”大巫杵着手杖,站立在陈廷身后叹息道。
“不知道现在这里有多少户人家?”陈廷开口问道。
一个锦衣卫的总旗走了出来,他叫李子通,上过卫学,也算是个读书人,跟随陈廷参加过两次战斗,也是王千贯推荐的来管理这个新镇的人。
“回禀大人,如今新镇有六百二十户人口,附近有两个卫所全都搬了过来,总人数有一千五百一十人,其中青壮年六百三十,妇女四百,老弱两百二十,幼童二百六十,这几日人数还在增加。”
“今日丈量土地,开荒出来一共有着六百五十亩,每一户开荒多少,都已经登记在册。”
“哈哈,李总旗做得不错,若是觉得人手不够,可以在这些新镇百姓里挑选一些,也可维持此处治安,李总旗,这卫生环境,可是要搞好了,若是不注意,引起瘟疫那就麻烦了。”陈廷开口说道。
“卑职遵命。”李子通抱拳回道。
“我们自己的开荒的田地有多少?”
“已经有了一千亩,在后山之上,而且养殖场也已经建好,购买了鸡鸭还有小彘,按照大人所说的方法养殖。”
“那么多了?也不知道灌水方不方便?”陈廷问道乐呵呵走近的茅元仪。
“我准备在上游架水车,利用沟渠,将河水引流到后山,灌溉便不成问题了。”
“那么先把沟渠修好,然后便点上玉米,红薯和土豆都是耐旱植物,可以先栽种,走吧,我今儿便露一手,让你们看看这些植物是如何栽种的。”陈廷笑着说道,自己提上两袋红薯藤,还有一袋土豆,骑在大黑背上,朝着后山而去。
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土地,陈廷咧嘴直笑,这里属于东北平原的地区,土地肥沃,最是适宜种植红薯,土豆,即便如今进入小冰河时期,但是按照红薯玉米生长的气候,也不会有着多大的影响。
下马后,陈廷拿出红薯藤,这些红薯藤都长约一米左右,陈廷直接用腰间匕首,将其割断为三截,然后埋在土壤之中,浇着水。
“这红薯是根茎植物,只要有着藤蔓,就能生长起来,所以,一截十寸左右便可栽种,以免浪费。”陈廷对茅元仪身旁众人,还有跟着看热闹的百姓笑着说道。
“只需要几年时间,辽东遍种红薯,土豆,大明基本就不会有着饥荒存在了。”
“这土豆,要将其切成几块,然后栽种在土地里,一颗至少能够收两斤,一亩至少三十石粮食应该没有问题,而这红薯,即便是一百石也很正常,等到收获的季节,你们便能够看到了,这时候真是春发之时,栽种虽然有些晚,却不会影响。”
“茅大哥,让预备队,后勤,还有那些家丁,都出来把这些田地种上,种子不够,便买来山羊,耕牛,还有鸡鸭,让那些没有种子的人家饲养,或者进入工坊之中,我需要大量的工匠,替我制造掣电枪,火铳,还有各种武器。”
陈廷拍拍手上的泥土,对茅元仪说道。
第二天,茅元仪就安排家丁和预备队的人员,开始去栽种红薯和土豆,只不过一天时间,红薯,玉米,土豆都栽种了下去,大半的新镇百姓,也栽种上了红薯和土豆,他们也极为上心,因为栽种的这些,十亩之中,就有两亩的粮食是他们自己的。
而第二年开始,其中五亩的产量就是他们自己的了,以后只需要给陈廷他们交上五亩的粮食便可。
粮食种上,新镇也很快建立好,陈廷开始大力招收匠户,一个铁匠一个月三两银子,还有十亩田地的诱惑力,让许多卫所的匠户都前往新镇来。
张承胤面对这事情,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他可不喜欢麻烦,对于陈廷的事情,根本就不理会,反而大力支持。
就是卫所里的工匠,听到这事情之后,也不远百里,从辽阳,锦州这些地方而来,在自己卫所中,即便有些手艺,却根本无法养家糊口,陈廷这里,只要有着技术,有着本事,一个月几两银子,能够过上他们想都未曾想过的生活了。
陈廷对这些工匠极为看重,为了能够尽早将掣电枪打造出来,陈廷亲自来到工匠区,召集了从各个卫所而来,上百的工匠。
见到陈廷到来,这些工匠都是跪拜在地。
“大家都起开吧,我想问问,你们这里,谁以前打造过火铳,鸟枪?”陈廷开门见山的问道。
听到陈廷的问话,这些工匠都是笑了起来,其中一个看起来六十左右的老人,很是谦卑的回答道:“回禀大人,在辽东卫所的工匠,基本上都会制做,只是因为卫所的大人们都要种地,都转而打造犁头,锄头这类的铁器了。”
“你们这里打造火铳技术最好的是谁?”陈廷笑着问道。
“杨老爷子曾经在京营打造火器,还和赵大人一起打造过鹰洋炮。”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推出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身体微微佝偻的老人。
陈廷有些惊异,急忙说道:“杨老爷子,你和赵士桢赵大人一起工作过?”
“陈大人,老朽的确在赵大人手下呆过,打造过掣电枪,迅雷铳,还有鹰洋炮,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杨老爷子叹息着摇头道。
“现在能否打造出来这些火器?”陈廷激动的问道,一脸的希冀。
看着陈廷脸上的神色,杨老爷子想到便是眼前的少年,给了他们生活下去的希望,让他们不会饿死,便是狠狠的点了点头道:“只要有着工具,我便能打造出来。”
“很好,若是需要什么,你可直接找寻王百户,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我新镇的火器厂厂长,一个月二十两银子,若是在这个月内打造出掣电枪,我便给你奖赏一百两银子,有功之人,都会有赏赐。”
“杨老爷子,你可以负责招募或者选出工匠,哪些以前制造过火铳的,都可以给我呈报上来,只要有着真本事,银子不是问题。”陈廷笑着说道。
听到陈廷的话语,杨保还有身后的工匠,都是激动的跪拜下来,二十两银子,这根本是杨老爷子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这下子,家里几个儿子的聘金有了,也能娶上媳妇儿了。
“只要有着技术,哪怕是泥瓦匠,在本官眼中,也是有着本事之人,不管什么工匠,只要他有能力,本官都会需要。”
“会制造火器的,进入火器厂,会修建房屋的,可以进入建筑工程部,只要有技术的,都会有着地方做事,大家好好努力,若是研究出新的事物,银子,那不是问题!”陈廷的话语,让所有工匠都激动起来。
“好了好了,有什么技术,都来我这里填表,以后就给你们发牌子,只要有这个牌子,你们就是陈大人属下了,有着锦衣卫的保护,谁敢欺负你们,我们锦衣卫第一个收拾他。”王千贯大声说了起来,挥动着手中的纸笔。
陈廷看着办事井井有条的王千贯,笑着点了点头。
“大人,若是有着赵大人的神器谱,小的便能够一个月内打造出掣电铳!”杨保在陈廷面前跪下,很是恭谨的说道。
“老爷子无需跪拜,这不是折我的寿么,本官还想多活个几十年呢,以后见了我,都无需跪拜,军礼便可!”陈廷连忙把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工匠搀扶起来,这一来,却是让杨保心中感动,让其余工匠眼中也有了温和。
“你们都是大明的财富,若无你们制造武器,抵御鞑子,难道要让我们用拳头去和那些家伙拼杀,因此,你们每造出一把火铳,或者大炮,就能多杀几个鞑子,多救几个官兵,你们才是值得我尊敬的人,所以,本官拜托各位了!”陈廷朝着这些面色黝黑的工匠们,深深的鞠躬。
这一幕,却是让许多工匠深受感动,朝着陈廷回礼。
第六十七章 枪和车马行
从匠作坊里出来,陈廷看着这还是草创的一切,总算心中有些安慰了,赵士桢的神器谱,这上面详细记载了当时明朝先进的火器制造图,让陈廷兴奋的是,从京城离开的茅元仪,却是带来不少书,其中就有神器谱。
有了工匠,陈廷便心中有了一些底儿,接着,他在张承胤那里,购买了不少的火铳,用来给自己的家丁训练,只是现在这些火铳,有的偷工减料,所以许多边军都不装备,因为害怕炸膛,陈廷不得不派一些工匠,挑选出可用的火铳。
招募家丁,栽种红薯,土豆,玉米,招募工匠,这几件事情办完之后,陈廷心中便有些放松起来。
锦衣卫前往其他卫所的官兵,也是由茅元仪进行训练,而陈廷关于特种作战的思想也告诉了茅元仪,让其根据这特种作战的特征,甄选一部分人员出来,成为特种大队。
陈廷每天都先把自己的公务处理,然后前往庄子里,观察训练的进度。
这天,陈廷思考着关于快递业务的事情,他准备开办大明车马行,在辽东培养出自己的后勤运输集团,以后打仗时,便可及时用车马行进行运输补充。
五月间的天气,暖洋洋的有些燥热了,陈廷写了关于车马行的一些事务后,便走出了书房。
院子里的花儿已经开放,树木长出了新芽,青绿的叶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五月暖阳在,桃红夏初升,这已经是夏天了啊。”陈廷感叹一句,坐到了竹椅上,惬意的喝了口下人泡好的茶水。
大巫从自己屋子里走出来,看着陈廷这番模样,笑着说道:“春去夏至,这本就是常理,有什么好感叹的?”
“只是觉得这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便是两个多月过去了。”陈廷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着大巫抱拳笑道。
他其实心中也知道,万历皇帝给他这么大的官儿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为了让他赚银子的时候少些掣肘,二是看在方阁老的面子,三就是他是太子殿下的人。
在万历皇帝想来,这便宜行事就是为了好好赚钱,那辽东监军,也只是常例罢了,虽然更多的时候,是宫中的一些大太监来当任,其实就是个摆设罢了。
何况,陈廷还是锦衣卫,对其恩宠有加,也能更加上心不是?
各个大小卫所,如今也有着陈廷的自己人,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情报网络,什么大小事情,都无法逃脱陈廷的耳目。
而筹备的车马行,也是为了便于消息的流通,可以看做是他自己重新开办驿站。
若是可以的话,他还想弄出铁轨来,即便用马拉,也是极为方便的,以后若是有时间了,便可以让胖哥儿跟随着几个大明的科学家,弄出蒸汽机来。
不过,还是先把架子搭起来才是,若是明年,抚顺依然被攻破的话,那么他辛辛苦苦谋划的一切,会在瞬间成为飞灰。
“还有,我现在便需要布置后手。”陈廷的眼睛,看着辽东湾的方向。
从茅元仪任职总教官,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陈廷也看着连左右不分的家丁,如今成为令行禁止的战士,虽然还没有经历过战斗,不过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这三千多的将士有模有样,不得不说茅元仪是有真正本事的人。
而特种大队,茅元仪更是按照陈廷的吩咐,训练强度加了几倍,教授他们学习鞑子语言和各种生存技能,只是陈廷还觉得差了一些什么,那就是没有见过血,潜伏和暗杀只有夜不收总结而来的经验,让他稍稍有些失望。
不过,让陈廷欣喜的是,火器厂已经打造出来两把掣电枪,当听到管理火器厂的锦衣卫报告时,这家伙兴奋的跑到新镇的火器厂中。
“杨厂长,听说你们打造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