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术士皇族-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就是布达争夺中的缓手。
虽然没能抢下布达。可是既然来了就应该趁着我军长途跋涉,在我军立足未稳之前在布达周围展开决战啊,这样北撤岂不是损害军心,而且待奥斯曼军在这里稳定了局面,并将布达建立城一个完善的前进据点。奥地利人就更没有机会了。
小小的奥地利可是很难长时间负担这样的大军,亦或者他在等待波兰人的援军?
和拉迪斯劳斯一样,苏莱曼最担心的变数也是北方的波兰…立陶宛联合体。
哈布斯堡和亚格隆尼之间的冲突和渊源苏莱曼是很清楚的,路易二世之死真是一个大好事,他不死就不会激发这样的矛盾,欧罗巴各方如果联合起来搞十字军还是挺麻烦的。
现在他们之间的冲突却变得非常严重。
他们之间对匈牙利王位的冲突可不是那么容易调解的。不过无所谓,就算奥地利和波兰真的形成合力,兵力优势依然在我方。
堂堂正正的会战,自从帖木儿死后,我们奥斯曼帝国还没输过呢。
即使是帖木儿,也是在身经百战。指挥艺术达到巅峰之后才在安卡拉之战中险之又险地打败了奥斯曼大军。
那个拉迪斯劳斯绝对是比不上全盛时代的帖木儿的。
更何况帖木儿虽然赢了一阵,可是如今他的帝国何在?
而我的祖先从低谷中爬了起来,最终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还征服了永恒之城,并将其改称为伊斯坦布尔。
占领全匈牙利后就是奥地利,然后是波兰,还有那个神圣罗马帝国,必须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放弃帝号。什么莫名其妙的选举制,这算什么皇帝?
只有我们奥斯曼家族,才是这个位面上独一无二的尊贵皇室!
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耶路撒冷尊贵禁地的保护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接下来要让法兰西国王每年都到伊斯坦布尔朝见,和瓦拉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君主一样就行。
西班牙到底是从陆路一路杀过去呢,还是从地中海登陆,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
我们奥斯曼人注定是世界的霸主,就从欧罗巴开始!
压在匈牙利美人的身上,一手斜跨着搂着波兰美人。苏莱曼一边在女人身上驰骋,一边畅想着自己对欧罗巴的伟大征服。
。。。。。。。。。。。。。。。。。。。。。。。。
“陛下,陛下。”
因为太兴奋地cāo劳而睡得很沉的苏莱曼大帝被宦官尖利的嗓音唤醒了。
这个老人虽然是宦官,可是已经服侍了三代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老臣子了。
他同时是一个很不错施法者,作为苏莱曼的大总管很少这么失态啊。
“陛下。敌人正在进攻我们的码头。”这也难怪,虽然跟随三代苏丹出征,他也已经多年没有连夜叫醒自己的君主以示紧急了。
不过他虽然多少有些紧张,该做的工作还是没有忘记,他一边说一边给苏莱曼递上了一条热毛巾。
接过大总管手上安卡拉绒毛巾,猛力擦了几下后,苏莱曼的大脑就恢复了思考能力。
天sè微明,太阳已经升起了。
匈牙利和波兰的美人赤身**地给苏莱曼穿衣服,反正法兰西大使离开之后,整个匈牙利王宫内再无第二个健全的男人。
“码头区遭到攻击?敌人从多瑙河上来?”只一句话,苏莱曼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对自己大军的陆上防务还是很有自信的。
得到了大总管肯定的回答后,苏莱曼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天sè,现在正是白天最长的时候,可是天sè也只是刚刚放晴。
他一边起身,一边问道:“战斗开始多久了?”
“不到半个小时。”奥斯曼人传递情报的速度极快,从码头到城内仅仅有半个小时的时差,这已经是极其高效了。
这时,第二波使者到达了,他们带来了最新情报。
“敌方至少有十到十五艘战舰,其中一半是大型帆桨并用船,一半是中型帆桨并用船,主要武器是巨型弩,只有少数投石机,我方码头守军已经用投石机展开反击。”奥斯曼布置在码头区的只是小型投石机罢了。
匈牙利人虽然一片混乱,但是守城的投石机还是知道不能留给敌人的,霍尔蒂公爵确定弃守布达之后,就即使毁掉了布达城头的投石机。
奥斯曼人的投石机是他们通过多瑙河水运过来的。
“这就是维也纳君主的胜负手。”虽然报告不算急切,但是苏莱曼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还是码头上的部队的情报,为什么驻扎在临时营地里的运输舰队始终没有派出使者。”
友军遇敌当然要报告,但是自己遇敌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吗。
哪怕水上的联络要复杂一些,拖延了那么久无论如何也该有回报了。
“难道舰队已经被击溃?!这不大可能。”大总管紧张了起来。
“敌人能够在夜sè中完成了集结和编队,太阳升起后立刻靠近我方水营,这是真正的劲敌。敌人在码头上破坏,命令各部都进入战备状态,jǐng戒敌人的主力发起攻击。”
苏莱曼担心这是奥地利全面进攻的先兆。
当他走出王宫时,超过三千耶尼塞利新军已经集结完毕。
这些奥斯曼帝**的脊梁以远超这个时代标准的速度做好了出击准备,要给他们的敌人猛烈一击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顺风顺水
“陛下,您万金之躯岂可轻动。”大总管虽然刚刚有些紧张,实际上却同样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对于兵法是相当了解的。
如今天sè刚亮,正是发起主力决战的好时机。
布达城东面靠着多瑙河,北、西、南三面各有一个奥斯曼军的大营,每个营地内有两万士兵,每支部队都是以奥斯曼士兵为核心,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仆从军,以此确保战斗力较差的仆从军不会孤立。
而布达城内有三万士兵作为总预备队,这支部队完全由奥斯曼人组成,其中一半也就是一万五千人,是奥斯曼帝**的核心耶尼塞利新军。
奥斯曼军一共也只有两万人这种常备军部队,这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奥斯曼帝国的传教方法。
非星月信徒的小男孩从小就被组织在一起参加训练,他们在退役的时候同样会得到土地,大量夺取自西瑞克教会的地产将会鼓舞这些士兵英勇战斗,等到他们退役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虔诚的星月信徒。
奥地利人也许会心存侥幸,那位拉迪斯劳斯在夜战上似乎颇有心得,奥斯曼帝国则在攻克君士坦丁堡后,就一直倾向于依靠堂堂之阵决胜,他们只需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就是无敌的。
夜间的时候,骑兵幕会收拢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也许依靠jīng锐的斥候和熟悉地理的向导有很小的希望可以将奥斯曼军的反应时间压缩到无法完成集结。
或许可以形成主力对一部的短暂优势。
但是不论奥地利军从哪个方向来,他们也无法充分利用这种人数优势。
奥斯曼军的两万人部队依托营地里的简陋工事绝对可以拖住奥地利军,然后主力和其他两支部队会依靠内线调动的优势迅速地赶到并击溃奥地利人。
即使两个方向上能够发起代价巨大的有力佯攻暂时达成了牵制目的,仅凭布达城内的jīng锐也足以击破奥地利军。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奥斯曼中枢稳定的基础上,如果苏莱曼进行了错误的反应。那么全军就有动摇的可能。
“奥地利人如果想要决战的话,主力就应该在前哨战的紧随斥候而来,如今我军立足已稳能够背城借一,他们不会来送死的。”
“陛下,那个路易国王不就来送死过吗。敌人有可能出乎意料的愚蠢啊。”
不得不说路易国王陛下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奥斯曼帝国君臣,想也不敢想的敌方的“最佳应对”,他的莽撞和愚蠢让苏莱曼犹豫了,过于小心会不会错过战机?
万一拉迪斯劳斯也这么帮忙呢?
这时易卜拉欣帕夏的副官来了,他带来了自己长官的口信:“陛下,易卜拉欣帕夏请您安居王宫纵览全局。他已经率领一部人马出东门支援了。”
易卜拉欣帕夏能直接调动八百耶尼塞利新军,反应的速度比苏丹身边的亲军也不逊sè。
“好,不愧是我的易卜拉欣。”
。。。。。。。。。。。。。。。。。。。。。。。。。。。。。。。
布达城东门外,易卜拉欣帕夏率领本部jīng锐赶到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帮不上忙。
防卫码头的部队已经击退了奥地利数量有限的上岸部队,并已经用投石机在支援己方的内河舰队。
但是奥地利内河舰队正硬顶着这些威力有限的小型投石机的攻击。猛烈地攻击奥斯曼运输舰队。
“蒂罗尔号在干什么?!保持队形,不得随意追击。”耶维奇的大喊声穿过了甲板,但是显然无法穿过多瑙河,东侧边缘的一艘大型帆桨并用船已经渐渐地有点脱离大队了。
“不要用信号旗了,用信号弹。”信号弹可是高科技啊。
高科技意味着高价格,一阵火焰之后,数百塔勒就这么消失了。
立功心切的那位船长未必看不到信号旗。只是立功心切罢了,但是信号弹的出现说明了耶维奇不可置疑的态度,他最终还是恨恨地放弃了追击,看着不远处的一艘奥斯曼军舰顺流而逃。
在光线不足和混乱的影响下,奥斯曼方认为奥地利人的军舰都是大型和中型帆桨并用船,而事实上和苏莱曼得到的紧急报告不同,耶维奇的旗舰“鲁道夫大帝号”以世间通行的标准来说实际上是一艘巨型帆桨并用船。
这艘为了纪念哈布斯堡家族第一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战舰吨位超过一百五十吨,也许在大海上只是二三流的角sè,不要说在主力舰如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中,就算是威尼斯和奥斯曼海军中也只是刚刚过线勉强算是半主力舰。
但是它在多瑙河上已经是绝对的霸主。
耶维奇将舰队按照从西向东由强到弱的顺序来派出阵型。也就是说,他的旗舰排在西侧航道最靠近路上投石机的位置。
并且将十一艘军舰,一字排开全线进攻。
虽然传统上两排或者三排是舰队的常用阵型,这样可以指挥官可以比较有效的指挥,互相之间也比较容易支援。
但是耶维奇决心加强第一波攻击的力度。因此尽可能拉开了攻击正面。
这是不算明智,但是充满了豪情的阵型。
这是耶维奇第一次率领奥地利内河舰队出击,对手又是威震天下的奥斯曼帝国,作为指挥官表现出的气魄是很重要的。
事实证明他选对了,虽然奥地利新生的内河舰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对付奥斯曼帝国附属于陆军的运输船队依然是绰绰有余。
奥斯曼舰队内虽然不乏海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练官兵,但是来自各个舰队,这种临时凑合的体制下根本发挥不出实力。
大部分官兵都把来多瑙河运粮当成一次度假,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会到这里来挨打。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适合的战舰,多瑙河航道太复杂了,要把大型或者巨型帆桨并用船拖到这里来是一个绝对要拖延苏丹远征的行动。
这种事情可是会掉脑袋的,而且完全没有必要啊,哪个国家也不会在内河航道上投入太多资源组建舰队的。
谁也不会干这种很可能彻底浪费自己有限资源的事,谁也不会,但是不包括“先见历史”的拉迪斯劳斯。
他投入大量资源苦心孤诣的努力终于为奥地利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带来了一个战略优势。
奥地利为多瑙河航道专门设计并组建的舰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让林茨号放慢速度,不得冒进!”从威尼斯海军里挖来的几个船长都老老实实地服从经验还不如他们的耶维奇,他们都知道水战中阵型的重要xìng。
找麻烦的反而是那些奥地利本地的半瓶水。
奥地利本土贵族出身的几个舰长经验有限,昨天晚上编队一个一个非常紧张,几次险情和混乱都是出在奥地利人指挥的船上。
发起突袭的时候,舰长知道是关键时刻,人人都严格按照既定战术行动。
那一轮的猛攻确实打得奥斯曼人措手不及。
到了局面优势的时候,这些人就再难抑制自己贪功冒进的冲动了。
奥斯曼和欧罗巴国家的较量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建立专门用于多瑙河的舰队。
不论是官兵还是奥斯曼的决策层都没有想到较量的重点会在这里。
相比战斗时的难度,还是夜间行船更加危险一点,虽然早已经通过贸易船队积累了很多水文信息,还搜罗到了几个匈牙利方面的水文专家,但是这一路上依然是惊险万分。
有两艘船偏离了航道,受到了损害。
编队的时候也有一艘船打错了旗号,浪费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整个舰队都在诅咒那个旗手和他的船长,同时心惊胆战地担忧着奥斯曼人会不会提前发现己方。
最终没有出现大纰漏,所有十一艘船都能够达到预定位置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了。
乘着天亮的一轮猛攻后,奥斯曼舰队就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的jǐng戒和应变相比陆军实在是差远了。
奥地利舰队天生占有航向上的优势,今天天公又作美,给了不小的西北风。
这让奥地利人占据了水战中最重要的两项地理优势,上游和上风,这场战斗出乎意料地顺利。
码头区那些挤成一团的奥斯曼船只被奥地利的巨弩和投石机猛攻之下都在仓惶逃命。
大量军官在岸上过夜,现在无法回到战斗位置。
还有一层不利是奥斯曼船队没有统一的指挥,每个省份派出的运输舰队之间没有组织关系,几支运输船队之间没有明确的头领,没有组织关系就无法发起反击。
一开始有过几艘船勇敢地发动过反击,他们已经被耶维奇集火消灭。
现在所有码头区的船只全部在争夺河道想要向下游逃跑,只是尽可能地在逃跑。
〖
第四百八十五章七分为胜
等到太阳到了正中,奥地利大军完全没有发起总攻的迹象,苏莱曼不再呆在城墙后,来到了多瑙河边。
他看到布达城外的多瑙河已经恢复了平静,至少总体上如此。
“损失了二十二艘运输船,两艘军舰还有超过五十艘船被不同程度的击伤。”初步的损失已经统计出来了。
“目前捞起了两百具尸体,还有同样数量的伤者。”
这些运输船大多数吨位很小,几百人损失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损失。
可是苏莱曼的脸sè却难看到了极点。
“奥地利舰队还在向下游追击我方船队。”
这些船只的命运堪忧。
在主力大军侧近的锚地中,奥地利内河舰队都有能力重创奥斯曼的船队,失去了大军保护之后,真是只有祈祷真主赐下奇迹了。
虽然这些损失相比奥斯曼大军的规模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场失败这带来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虽然苏莱曼没有读过孙武的兵书,但是同样知道这个军事原则。
奥斯曼军无力保护自己的运输队,这意味着后勤要出问题。
话虽然不同,但是道理是大家都明白的。
后勤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
再强大的国力如果无法投放过来也是没有意义的。
“陛下,抓获了大约一百七十名俘虏。”这个好消息让苏莱曼jīng神一震,有俘虏就说明还是有一些有力反击的。
可是这些俘虏的口供很快让苏莱曼的情绪再次降低了。
“几乎都是匈牙利人?”只有不到十个俘虏是奥地利人,这说明了突袭岸上的部队都是弃子罢了。
“应该是刚刚被搭载上奥地利战舰的敢死队。”匈牙利人的战斗jīng神还是很可嘉的,不过在易卜拉欣帕夏的手段下。即使连死亡都不怕的勇士们还是被折磨地说出了全部自己知道的情报,当然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是了。
诸如什么“来自奥地利的十万援军已经集结到了布拉迪斯拉发。”或者“奥地利舰队一共有超过一百艘千吨巨舰。”之类的所谓情报,易卜拉欣帕夏根本就没法报告给自己的老板。
这些勇敢的匈牙利人都是民族的脊梁,对于奥地利来说也是潜在的麻烦,稍微煽动一下让他们承担这种自杀任务。是再好不过了。
“陛下,是不是全部献祭?”因为苏莱曼宽大对待了那些抢劫了布达皇宫的居民,所以易卜拉欣帕夏特意确认了一下对俘虏的处置,对于君主的心思一定不可以乱猜。
“按照规矩办。”赦免居民是一回事,放过俘虏是另一回事。
苏莱曼不是不知道拉迪斯劳斯其实多少有借刀杀人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办法。
而且现在这也不是他注意力的重点。
奥地利舰队的实力其实很有限。可是苏莱曼得不到有效的情报,虽然清晨的第一次报告相当准确,可是现在他反而无法确定奥地利人的实力了。
现在各个败将报给他的情报中,奥地利军普遍被描述为有四五十艘大船。
就算是比较可靠的将领这个时候也会本能地夸大敌人的实力,以推脱责任和自我安慰。
考虑到这一点,苏莱曼认定奥地利内河舰队的实力在十五到二十艘百吨级战舰。
“命令下游的据点尽力营救落水者。并提高戒备,所有船只都紧贴岸边防御。”
。。。。。。。。。。。。。。。。。。。。。
向下游追出了几个小时后,奥地利在一处早就选好的位置重新编组并掉头北返,奥地利人对于多瑙河的水文情报是独步当世的。
虽然还有许多奥斯曼方的运输船在四散逃逸,但是追击了有限的距离后,耶维奇就根据预定计划终止了追击,并开始收集战利品。
被赶出布达的奥斯曼船只基本上是都已经卸载完毕的。所以食物和武器之类的东西很少,主要的战利品就是被俘的运输舰本身。
总共俘虏了超过十艘运输舰,奥地利人基本选择了没有被巨型弩命中的船只才保留。
至于“鲁道夫”上的投石机,似乎一次都没有命中。
战利品中船体比较大,状况比较好的有三艘。
“小心一点,这可是本少爷我的第一艘船。”一位奥地利伯爵之子正在兴奋地对自己的部下喊话。
“我才是船长,大副阁下!”来自威尼斯的船长毫不客气地说明自己才是船上的老大。
大副虽然相当不满,但是最终还是表示了服从。
毕竟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提升,成为了一名大副,虽然这艘船相比奥地利造的军舰要差得多。但总归也算是梦醒成真不是吗。
这些船只可以为奥地利的后勤提供不少帮助,即使不用于军事也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就算只是大副的,也可以多少提供一点宝贵的经验给那些菜鸟。
这些菜鸟在内河舰队中的前途比威尼斯人要远大的多。
威尼斯失业的船长很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也比较服从管理,但是耶维奇还是必须努力进行军官本土化。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
否则奥地利内部错综复杂的本土派系绝对会联合起来把他吃了,哪怕拉迪斯劳斯也是保不住他。
那些贵族出身的将领虽然一开始难免不靠谱,但是积累了经验之后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履行自己的职责的。
除了这三艘超过三十吨的船只已经在紧急抢修后编入了奥地利编队以外,更小的船只也尽可能地要带回营地。
“将军,我们是不是把再进攻几个沿岸的村子,那里有奥斯曼人补给点。”一个军官向耶维奇建议了一个可以扩大战果的行动。“而且我们可以得到匈牙利村民的支持。”
耶维奇一瞬间有点心动,虽然匈牙利人已经统统丢到了岸上,不过这一次并不是自杀xìng的牵制任务,这些补给点里的守军不过百八十人,无法应对奥地利水手的合击。
更不要说今天自己准备的法术还一个都没用呢,一个施法者加入这种百人级别的攻防战绝对是可以决定胜负的砝码。
不过这个念头只存在了一瞬间罢了。
“不行,我们不知道敌人在附近有没有千人一级的反应力量,更何况布达的那些残余船只现在占据了顺风和顺流之利,万一他们重组起来发动反击也是一个威胁,这些沿岸据点本来就没有多少价值,就算摧毁了对奥斯曼人也根本算不上什么,我们的水手和舰队不能为了这样低价值的目标冒险。”耶维奇在军中的威信还很有限,所以他充分解释了自己选择的理由,尽管这一次的胜利已经大大加强的他的权威。“哈布斯堡殿下给我的命令是追求有限的胜利,但是一定要保证这支舰队的安全和存在。”
只是那个负责投石机的倒霉枪炮官,哪怕来头再硬,是霍亨索伦**官的关系户也一定要撤换。
他的出身实在是很糟糕,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如果不是这该死的的命中率,他是真不想动手。
不过这一次之后,耶维奇也许可以找一个奥地利大贵族的女儿当夫人了,有了根脚很多事情就会好办一点。
但是这样会不会让他的主要靠山马基雅维里不满?
真是复杂的问题。
“完成编队之后,不得恋战,立刻掉头,逆流而上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我可不希望要在夜间干这活。”
把杂念驱赶出脑袋,耶维奇下令返航。。。)
∷更新快∷∷纯文字∷。〗
第四百八十五章血雨腥风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侍从已经提醒了几次该进晚餐。
可是拉迪斯劳斯还是没有回去吃饭的意思,他依然在埃斯泰尔戈姆临时扩建的码头边等待着耶维奇的舰队。
“请陛下您不必担忧,这支舰队是多瑙河上从来未见的jīng锐力量,一定可以获得胜利的。”
刚刚加入进来的霍尔蒂暂时没什么工作,帮拉迪斯劳斯忽悠了几百匈牙利人之后,就跟在拉迪斯劳斯身边作为幕僚活动。
虽然拉迪斯劳斯明确表示不会随便找个地方就自称国王,而是一定要杀进布达加冕,奥地利人也大多接受了这个说法。
但是以霍尔蒂为首的匈牙利贵族和官僚已经众口一词地用陛下来称呼他,他们太缺乏安全感了。
拉迪斯劳斯并不喜欢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事,但是他也理解匈牙利人的忧虑和企图,所以也就默认了这件事,毕竟绍波绕依的正在和他争夺匈牙利人的支持。
“对手是立法者苏莱曼和他的奥斯曼帝国啊。”拉迪斯劳斯的称号让霍尔蒂一愣,相比武功,立法的成就让苏莱曼在千年之后有更大的名望。
“陛下您早就发现了这些异教徒的狂妄野心,有了这么充足的准备一定能够获胜的。”这话由一个匈牙利人来说微微有点怪异。
不过玛丽王后告诉拉迪斯劳斯这位绝不是什么忠诚到极点的爱国主义者,所以拉迪斯劳斯认为这应该是某种强调自己绝对是没有一点爱国心的手法。
“兵凶战危,谁能保证这种事。”拉迪斯劳斯周围还有不少侍卫,他说到这里转了个话头,以免自己谨慎的态度被误认为缺乏信心。“霍尔蒂公爵。您的家人还好了吗?”
“多谢陛下关心,她们已经来过信了,在维也纳都安顿好了,马基雅维里阁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霍尔蒂立刻顺着拉迪斯劳斯的话头说下去。“女士们都觉得回到了家里一般。”
“那就太好了,维也纳和布达的气候和环境都差不太多。想来几位女士也都能适应。”匈牙利顶级贵族中只有这一位投向自己,拉迪斯劳斯给予的待遇当然不能差了。“您家在布达的宅邸就在多瑙河边,能够看到多瑙河多少也就减少了一些思想之苦。”
“真是太感谢您了。”霍尔蒂当然是连连谢恩不提。
“这一次劫难您的财产损失大吗?您的兄长以身殉国,我无论如何要保全他和您的财产。”拉迪斯劳斯继续发散,这可是说到了事关霍尔蒂家族的核心问题。
拉迪斯劳斯给出这样的好处,自然就是要酬劳霍尔蒂为他组织匈牙利爱国敢死队的功绩了。
霍尔蒂公爵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这里。但是也有好几个族人被族长给强行派去参加了敢死队,虽然他们的死讯还没有传来,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工作。
这对霍尔蒂在家族内部的权威是很大的损害,特别是他这个族长只是刚刚接任罢了。
“多谢陛下关心,国家有难,本家确实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不过陛下您的损失更大,我又岂敢让您补偿我。”
可是霍尔蒂却不要什么经济补偿,话中还把匈牙利王国都已经算成了拉迪斯劳斯的财产。
这个马屁确实别出心裁了。
“区区财产损失也就罢了,只是匈牙利百万人民受到如此蹂躏才是让我心痛啊。”拉迪斯劳斯对于这个肉麻到了极点的马屁却毫不见外地照单全收,甚至还zìyóu发挥了一下,似乎路易二世和他的亚格隆尼王朝从来不存在,匈牙利从来都是拉迪斯劳斯和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一般。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我家这一次确实也损失了不少财产,但是在西匈牙利和波西米亚还有一些预备,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个时候虚耗陛下的财力。”霍尔蒂接着话头坚决表明了不要补偿的态度。
拉迪斯劳斯再定睛看了一眼这个匈牙利人,这种中枢贵族虽然必然狡兔三窟有一点外围布置,但是泰半财产肯定还是布达和周围几个大城内的商业财产,这一次受到的绝对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也罢,既然你不要钱,要前程,也不是不可以给你。
“霍尔蒂公爵。你的忠心,我明白了,我的国务会议上确实应该有一个匈牙利人,不过国务会议位高权重,非要有大功才能进入。希望你能继续努力。”虽然他是目前最有力的人选,也看不到其他竞争者,但是拉迪斯斯劳斯可不会那么容易就给出自己治下最高的位置。
虽然按照李迪的记忆,官僚最好是层层上进的选拔,但是这个时代各种贵族的存在让这种制度实在无法执行。
公爵这种身份根本无法纳入基层官僚,要么就给他足够的好处,要么就根本无法任用。
“多谢陛下提携,多谢陛下提携。”霍尔蒂这几天加强功课,确实是盯上了这个位置,如今
匈牙利虽然是土崩瓦解,可是奥地利的人口国力都和匈牙利仿佛,哪怕是最终只吃到半个匈牙利也必须体现这种态势。
奥地利不是征服了匈牙利,而是要和匈牙利共抗外敌,不是纯粹的征服而是谋求合作。
更何况就算是征服,也要挑选出被征服者中的佼佼者以为统治的经络和支柱,并抽去反抗的源头。
所以奥地利国务会议中应该有一个匈牙利人。
不过拉迪斯劳斯也不会把如此高位轻易给出,霍尔蒂只是暂时领先罢了,引入其他匈牙利大贵族展开竞争也是必然的。
“想必你也知道,虽然西边的部队也是大半都被带去了莫哈赤,但是塞克什白堡和普雷斯堡的几个当地大佬依然在配合我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拉迪斯劳斯接收西部城市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当地实力派想要搭上术士皇族这条大船。
他的言下之意自然是能不能压住他们就看你霍尔蒂自己的本事了。
不过霍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