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巧算师-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鸣,中午上树,晚上放狗追赶,直跑得满身大汗周身起鸡皮疙瘩。”
乡约抽了口烟,接着说:“村民们通过这种方式饲养出来的公鸡个个身强力壮、肌肉发达、凶猛狠毒、争勇好斗。老鹰见了不敢靠近,黄鼠狼瞧着干瞪眼发愁!实为斗鸡场上之上品。并且此公鸡具有肉嫩味美,油而不腻,滋补养身之功效。头疼脑热卧床不起的病人,只要炖此公鸡吃上一块肉,喝上一碗汤,即刻就能下床去田间干活……
“然后再写本村通过扶持五家养鸡户作为养殖示范,然后带动全村养鸡户发展壮大,既满足市面上的需求,又带动本村老百姓发家致富,为村民摆脱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发财渠道。就这么写,你再给润色润色,写好后就交给我。”
“还是乡大人文才高!”马里正等乡约指点完后,马上夸奖道。
公差按照乡约的指点,连夜填写好‘项目银子申请表’,交给马里正。马里正吃过早饭,即往乡镇去将表格交与乡约。回村后,又顾不得歇息,召集几个村公差到村公所协商大事:关于扶贫项目银子的使用管理。作为马圩村首次招商引资,当然招商算不上,引资能沾上边。马里正要求大家把这事作为今年村行政的头等大事来抓。
根据州大人的要求,这笔钱不能挪作他用!这可是官府的第一个扶贫举动,搞得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今后上面对“帮困村”的支持。但如果一切按照州大人所说的那样,钱全投放给养鸡户,村公所一点捞不到好处,村公差们肯定不会对这事热心,说不定还会闹情绪。就是马里正自己也不愿意!猫把屎桶扒翻——把狗忙忙,这种事谁乐意做?因此,碰头会进展到此项,大家全是默不作声,很明显都在看马里正的意思。
马里正看看大家,开始说出自己的主意:“我看这样,我们就以村公所的名誉和这五家养鸡户签定契约,要求每户每年向村公所交纳一两银子费用,期限为十年。这样,对于他们来说等于无利贷。村公所活动经费也有出处。你们看可行否?”
这倒是个好办法。被马里正视为副手的村公差马上表态同意。只是年龄较大的一个村公差,知道自己敷衍了差时间不长了,就咕嘟了一句:“期限十年,是不是太长了?”
马里正瞥了一眼这位老村公差,知道他说这话的用意,就有点不满地说:“这是扶贫项目银子。昨天州大人说的话你也在场。他特地点出来钱要用上项目上,不能作他用。我们这样做,说白了等于在变相挪用官银,属于违法行为!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还不是因为咱村里太穷了,村公所想搞些活动也没经费,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干。话说回来,如果条件定得过高,养鸡户心不舒服,说风凉话,传到叫上面今后还要不要人家给咱村扶持?”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九十回 签定契约】………
村公差见马里正这么一说,不好再说什么。(看小说到顶点。。)马里正见没人再提意见,就让读过几年私塾的公差起草契约。准备召集五家户主来村公所签定契约。
第二天,几个村公差又聚到村公所,并将五家养鸡户主找来开会。会上,马里正首先把每户给予十两银子作为饲养新品种公鸡的本钱诉说一通。五家户主全瞪大眼睛,喜不自禁。心想有这样的好事临门,看来是年初一开大门,炮仗炸得响,没哑炮。可是等契约书拿到手上,一个个是张飞穿针线——大眼瞪小眼不知所云。因为大伙儿全是来往无鸿儒,谈笑皆白丁。没办法,只有让识文断字的村公差将契约内容一条一条向大伙儿解释。
识字公差费了许多口舌才将契约条文解释完毕。大家高兴的的热乎劲儿一下收敛了不少。各人在心里紧张打起小盘算,算来算去,觉着比借高利贷划来一千倍!不要背利息,期限又这样长。十年,十年谁知道情况又怎么样?将来即使还不上,村公所还能把人吃了?
很快,有四户在契约上按上手印交上来。可是有一户却坐着不动手。这户养鸡主是个年轻人。前些年出去打过工,闯荡了几年江湖见过些世面,学了一手养殖经验。回到村后经他饲养的鸡又大又肥,总是能卖上好价钱。村子里不少养鸡户都去上门求教。
这个年轻人虽说没读过书,可是脑瓜灵活。马里正心下早有打算:准备将他作为本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让其将来接自己班。可万万没想到小伙子心胸这么狭窄,稍微吃点亏就不乐意了,何况根本谈不上吃亏。哼,这种人将来怎能指望他为村上集体利益着想。
马里正想到这,心里窝着一肚子气,但又不好发出来,只好强压怒火板着脸孔说:“大家不要以为给村公所交点费就想不通。上面拔下的银子,是项目钱不假。可是村里能养鸡喂鸭的户数不只是你们几家!如果钱只给你们五家,其他户怎么想,还不到村公所闹翻天。所以我们这么做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现在村里办任何事都要公开,接受村代表监督。所以村公所跟你们签定契约,就是要给村代表有个交待,不要让大家说闲话。其实你们还是落实惠。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马里正说完,旁边有人开始劝说年轻人。
“签吧,马里正说得不错,我们不能让村公所为难,一碗水总要端平。”
“是啊,村公所没让我们吃亏,我们还是沾便宜,不能不知足。”
“你们想哪去了!我不是计较这些。主要是契约上指定这十两银子要用在翻新鸡棚上。这一条我不能接受,我不想把钱用在这上面。”年轻人见大家误会,就说出自己不愿签定契约的原因。
原来是这么回事。马里正听说后火气消下不少,但仍然有气,责怪说:
“你呀,小伙子,我们一直把你作为致富能手看待,村里脱贫致富还要靠你来带动。你竟然目光看不远,步子迈不大。人家州大人来考察后,对你们现在的养鸡棚很不满意,说一阵风就要吹倒。说要想养好鸡,就必须在硬件上下功夫。硬件你知道吗?就是养鸡棚,要用秦砖汉瓦盖成标准化的养鸡棚,这样发展才能加快!不然照这样养鸡,就是再过十年、二十年,穷日子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马里正说完,眼睛瞟瞟年轻人,以为他会马上改变态度,在契约上按手印。可是年轻人似乎吃了秤砣铁了心,仍然固直己见说:“上面人怎么说我不管,要我把钱花在盖鸡棚上我坚决不干。如果非要这样,请你们另找一家,我不想要这笔银子。”
瞧瞧这叫什么话,真是个十足的二青头。马里正干了这么多年村官,还没碰到过这么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在场的人都叫小伙子弄得目瞪口呆。于是马里正又把脸拉下来冰冷冷地说:“好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你不识抬举就随你便。盖鸡棚是州大人要求做的,不是我们的主意,总不能为你一户把事情给搅黄了。你不干,我们再找一户。”
年轻人显得有些尴尬,嘴巴鼓了鼓想说什么但又咽了下去,爬起来拍拍**先走了。有一个养鸡户主见马里正还在生气,就开玩笑说:“不用再找了,这十两银子分给我们四户,每户二两五。我们按规定上交费用就是了。”
“那怎么行!人家要求五家,必须再找一家。”马里正皱起眉头,用不置可否的语气说。
本来,这场会议照马里正的看法,一定会举办得热闹、圆满。会后准备上饭店庆贺一下。谁知叫这一搅,大家都没了兴致,散会后就各奔东西了。马里正和村公差们商量一下,重新选定一家养鸡户叫来签定了契约。
半个月后,州大人那里有了结果,项目批下来了。公函发到乡约那儿,要村上提供村公所设在银庄的钱号,官府直接将银子拨付乡镇银庄,再由村里上银庄兑现。乡约派人通知马里正,马里正便叫上念过私塾的公差,与自己一同去乡镇办理。
二人来到钱庄,刚想进门,马里正忽然转过神来,立马抓住同来村公差的胳膊肘儿往另一处急急走去。同来的公差感到甚是不解,想发问,但马里正根本不给他机会,只是拖着他往前走,一直走到看不见银庄时方止住步。然后如释重负的说:“差点儿误了大事!”
接着把差点儿误大事的原因向仍是一头雾水的村公差交待明白。原来,前些年各村想致富,一窝风上马办作坊。马圩村也不甘落人后,从乡银庄借货一笔款,轰轰烈烈办了个舂米作坊。可是连头搭尾没好上三年就垮台了,欠了乡镇银庄一**烂帐。银庄老板每年都要下村来催讨几次,每次下来见村公所依然穷得叮当响。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九十一回 验收达标】………
叫村里也没办法,现在上面规定不准向村民摊派收取各种不正当的费用。23Us.com村公所催交的粮款费用需要造册登记清楚,多收一个角子,叫人告上去,上面查下来,可叫你吃不了兜着走。村里又没有其他经济收入。银庄老板总不能把村公所几间破房子拿去抵债吧!所以一直拿村没办法。只好吃顿饭,喝两碗老酒空手而归。好在银庄亏空由官府背着,犯不着为这种事跟村里闹翻。
马里正想:如果这次银子转到银庄,不正好肉包打狗——有去无回。人家可不管你项目不项目,现在银庄权大起来了,连乡约也不放在眼里了。想到这,马里正不禁倒抽一口冷气,打了个寒噤。就带着村公差急急忙忙上乡公所找乡约商量对策。
乡约听说后,认为马里正防患于未然做得对。于是思考一下便让马里正去找乡钱粮吏。让上面先把银子拨付到乡钱粮吏账目上,再由钱粮吏支出来交付村里,这样就可避去肉包打狗的风险。马里正一听,立刻喜出望外,直夸还是乡大人有能耐,想得周到。于是喜滋滋带着手下人来找钱粮吏。
马里正找到钱粮吏,说明了来意。钱粮吏见是乡约这样安排,自己也没什么二话讲,承诺照办。马里正总算吃了个定心丸,毕竟乡公所、村公所都是一家人,钱转到这儿放心。于是带着手下辞别而去。果然,没多时日,银子下拨到乡。钱粮吏托人带话给马里正,通知带人来取银子。
马里正乐滋滋带上两个村公差去乡公所。可是只拿到三十五两银子。询问钱粮吏,钱粮吏说人家就汇来这些,并有点儿不高兴说:难道是他把银子贪赃下来不成!马里正见状忙陪笑脸解释说:“看你想哪儿去了。这个项目报的是五十两银子,我们只拿到三十五两,肯定要问问清楚。又没说是你扣下了,问一下你就多心起来。好啊,下次去村里喝酒,你喝不过人家别再来找我挡驾啦。”
钱粮吏被马里正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扑哧一笑,推推眼睛架,说:“不是我生气,你们这样问,好象是我存心把钱扣下来似的。你们应该去问问乡约,这到底是怎回事?”
马里正经钱粮吏指点,心想是这个理,就带着大家只好来找乡约。乡约听说后,一拍脑袋笑道:“唉,成天叫乡公务忙得团团转,这事儿忘了跟你们交待。人家说,按照上面要求,项目银子只能先给七成。等鸡棚盖好验收后,再将剩下的三成拔付下来。”
“嘿,你看你看,真是说话不明,坑死万人!差点儿叫我们跟钱粮吏闹翻脸。”马里正内心里暗暗骂道:成天叫乡公务忙得团团转!说的多动听。我看是成天叫老酒灌得晕晕转!心里虽是这样骂,可表面上却是满面堆笑打趣。然后辞别乡约带着大家赶回村里。
回到村里已是正午。大家在马里正家草草扒几口饭填下肚,便来到村公所。召集五家养鸡户主和其他几位村公差来村公所商议盖大棚事项。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找一家施工队要比家家单独盖划算。马里正同意大家的观点,于是决定找一家施工队,按照五十两银子预算费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预算缺口暂由养鸡户先垫付,等验后拿到银子再还上。具体承办交由一名村公差负责。
会议结束后,这名村公差找到村里一个老瓦匠。这个瓦匠年轻时曾带过不少徒弟出外承揽瓦匠活,盖了不少楼堂馆所,近因年事已高才放下手艺活告老还乡。城市里官府衙门、楼堂馆所盖过不少,听说盖鸡棚还不是小菜一碟全然不放在话下。果然,老瓦匠没费多大周折,只用一晚上便画好鸡棚蓝图,做好预算。第二天拿到村公所,养鸡户和村官们看了都直叫好,直点头。
于是老瓦匠吩咐人买材料,召集十几个泥瓦工加班加点干,不到十天工夫,五座一色用秦砖汉瓦建造的养鸡棚竣工落成。原来的毛草泥棚子根本无法相比。养鸡户把小鸡苗投放入漂亮的鸡舍,小鸡们快活得唧唧喳喳叫了半天。主人们看着喜欢,心想小鸡们住得比人还要舒服阔气,倒先过上了小康,难怪它们高兴得叫个不停。就把泥棚子三下五除二给拆去,免得叫人看了认为是搞新旧社会对比。
当然,最高兴的要算是马里正。他见各家标准养鸡棚大盖好,果然阔气受看,就去集镇把乡约接来先搞验收。乡约下来看了也直叫好。于是回去后就给州大人去信函报喜,请他抽个时间下来验收。又过了头十天工夫,州里的大人终于有了空闲,骑着马下乡来,从镇上捎带上乡约,带领几个公差晃悠悠朝马圩村而来。
州府下来的大人在乡约和马里正的陪同下,煞有介事的将五家新建标准鸡舍全看遍了,见是一色的秦砖汉瓦所盖,如同微型小皇宫一般,心下十分满意,口中直称赞马里正和村公差们办事认真,扶贫银子用在刀刃上,并答应回去后即把剩下的银子全划拔下来。
马里正和村公差们听着州府下来的大人夸奖,简直是老鹰孵小鸡——受宠若惊。只见村公差们人人满面春风,个个兴高采烈。的确如此,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公差,能受到城里来的官大人表扬着实不易。但叫马里正感到遗憾的是,州大人这回又没能留下来吃顿饭,喝口水。但这次没再说“范局”等他,而是推说衙门有事,等着回去处理。几个村公差见此,不等吩咐便将装好的几只老鸡口袋往州大人的马**上拴放。不过这次州大人很给面子,没再阻拦,也没说一句推辞话。看来马圩村的老鸡确实如乡约所吹棒的那样:肉嫩味美,油而不腻,滋补养身。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九十二回 捐赠助学】………
这件事办成后,给马圩村的政治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wWw.23uS.coM乡约带了几番人马来马圩村参观考察,使一向偏僻封闭落后的村落,接见了不少外面大人物。马里正的政治生涯终于有了起色,有了闪光点。到镇上的大礼堂开会也敢理直气壮往前排就坐了,而且坐下来腰杆挺得直直的,东顾西望环视会场四周,生怕自己坐的位置人家不知道。
唉,想想过去,马里正曾承受过多少委曲!乡约树典型、表彰从来没他的份。要是哪次会上没被乡约点上名就算阿弥陀佛了。所以,与他同级的村官们也拿他不重视,桌上喝酒吃饭时,常常拿话取笑他。唉,没办法啊,谁叫自己这些年没干出一件象样的政绩来,只得忍辱负重。
因此,逢到乡约召集村官开会,马里正总是往后排躲,缩头弯腰,不敢正眼朝主席台上看,怕被乡约瞧见一不高兴又要拿他开涮。如今可不一样了,十年河东转河西,士别三日还得刮目相看呢!如今的马圩村可不比从前了,五家养鸡户秦砖汉瓦盖起的鸡棚在全乡镇首屈一指!乡约带人来有看头。马里正在乡约心目中也不比从前了,这点从乡约开会时瞧他的眼神中就能看得出来。马里正想到这,嘴角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年关刚至,五户养鸡户就按照契约规定,主动向村公所上缴了费用。果然,市场上斗鸡走狗行业生意兴盛起来,公鸡货源供不应求,省内省外做斗鸡生意的商贩主动跑来村中收货,开出的价钱比老母鸡高出好几倍,叫五个养鸡户实实在在的赚了一笔,高兴得合不扰嘴。所以,刚近年关不等村公差催促,就主动跑上门把钱交了。这叫马里正和村公差们没想到,并且也很感动。
马里正和村公差们碰了一下头,决心用这笔钱干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给每个村公差补贴跑腿辛苦费十吊钱。因为上交官府各项税费、摊派劳役全靠大家一户户上门催办;村民张家长、李家短、吵嘴斗殴、父子反目、婆媳不和等大事小事全要大家去处理,有时半夜正在做美梦也得被人叫走。因此,村公差们一年到头忙得跟店小二似的,起码比别人要多穿破几双草鞋。
大家虽然公干辛苦,但只要待遇好点也不会叫苦。可是,马圩村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十斗米糠榨不出四两油来,到那里去弄钱给村公差们增加补贴费?所以大家一直跟马里正叫苦。马里正逢到大家诉苦,只好安慰大家,要大家忍一忍,等村里经济好转,一定给大家补贴上。果然,马里正不食前言,手头刚有钱,首先就想起了大家。
第二件是给村子里的退休老公差和特困家庭,每户送上两吊钱过年慰问金,让他们不要忘记官府的关怀。马里正心里合计一下,全村大概不上十来户,花不了几吊银子,又能在乡约的功劳簿上记上一笔功绩,何乐而不为。
第三件是把村公所老屋用石灰粉给彻底粉刷整治一下,添置些八仙桌、太师椅等娱乐设施,好让退休老公差、村绅、长老等有头有面的村民有个活动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再说现在马圩村已不比过去,过去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外乡人连乞丐都绕着马圩村走,别说县府州衙的大人们来上门了。
如今马圩村则另当别论了,自从盖了五个秦砖汉养鸡舍,一下树立了形象!乡约三天两头带着有头面的人物来参观。乡约已跟他提醒,要马里正注意形象工程,村公所不能老是搞得跟破土地庙似的,让人看了扫兴。
三件大事定下后,大家心里快活,没话说。十天后,村民们发现:村公所几间旧老房屋被粉饰一新。从旧屋清里出来的陈年招牌、破椅烂桌、瓶瓶罐罐让收破烂的老头忙活了一整天。置办了八仙桌、太师椅。村公差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地坐在太师椅,围着八仙桌,不是堆方城就是斗地主。
刚过完年,正月还没过完。马里正就接到乡约的通知,告诉他州府有关衙门动员城里四家富商要来马圩村开展扶贫活动。不过这次不是来送项目,而是来向村里小学堂捐助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家富商一家负责捐助一宝,叫马里正和小学堂做好接待准备。
另外,乡约还交待说人家知道村民生活困苦,平时挑箩担筐大老远跑去城里卖鸡蛋不容易。因此,为了对村民表示一点心意,决定按市面上最高价从村民手上收购一批土鸡蛋,带回去发放给衙门公役。要村公所先帮助从老农手上代收一万只土鸡蛋,人家捐助东西下村时把银子带过来一并结算。
马里正接到乡约通知,激动得手发抖。心想这顶帮困村帽子真是没有白戴,戴着确实实惠。头年给了扶贫银子,这下刚过完年,村人还在过正月互相往来拜年。州府衙门就要来给小学堂捐学习用具,村娃娃们都跟随沾光捞实惠了。可是想到收购土鸡蛋,马里正又踌躇起来。因为现如今农村可不比往年,往年农民全呆在村里,一家人围着几亩地劳作,没有其他收入。平时打醋买盐,孩子上学的花销只好靠鸡**帮忙,家里的鸡蛋根本舍不得吃半个,积攒够一篮就拿到集市上换钱。
现如今可不一样了,一般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人出外打工挣钱。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可以填补家里的油盐酱醋开支,不再需要用鸡蛋去换钱。再说现在的农民变得精明了,知道家养的土鸡,成天吃的是五谷杂粮和各种草虫,吸收天地精华,生产的鸡蛋要比吃饲料鸡下的蛋精贵得多。好东西理所当然要留着自己享用,谁也不指望赚这几个鸡蛋钱。所以集上已找不到卖土鸡蛋的,即使有人卖,也是吃饲料的土鸡下的蛋,打着土鸡蛋的幌子胡弄人。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九十三回 近亲联姻】………
可是人家出于一片热心,我们怎么好拒绝呢!再说人家捐出那么贵重的东西,说什么也要把人家交待的事情给办妥。(看小说到顶点。。)要不然会被人家瞧不起。可能还会说:不怪马圩村贫困,村公差们只会伸手向上面要银子,交待给一点小事儿都办不成。不,绝不能让人家说闲话,小瞧马圩村。
于是,马里正紧急召开村公差们碰头会,并将村小学堂的私塾先生也叫来列席参加。会上,马里正说明了情况,接着布置具体工作:私塾先生负责写标语条幅、接待等事务;村公差们全部放下手头活,下到各村各户全力以赴收购土鸡蛋,确保三天内完成一万只土鸡蛋收购任务。职责明确后,私塾先生喜出望外,站起来拍着胸脯保证,一切按照马里正吩咐的办,请他放心,说完先走一步。可是仍然坐着不动的几位村公差却犯难了,都知道土鸡蛋不好收,所以大家面面相觑不吱声,也不动**。
马里正见此很不高兴,就说:“我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可是人家是出于一片好心,又给我们村小学堂捐赠东西,如果这点小事儿都不能给人家办好,叫人家怎么看我们?再说人家又不是白手空拿。”
马里正说到这儿,见大家仍就没个好脸色,就不客气的认真起来,阴下脸咬着嘴唇说:“这事儿得向抓村人口生育一样。一万只鸡蛋,大家分分工,任务落实到头上。按抓人口生育分的片,各人负责一片。今天就下村,三天内一定得完成,谁也不能拖后腿!”
村公差们见马里正把收购鸡蛋的任务提到抓人口生育这样的高度,而且自己带头承担收购任务指标,不好再提什么困难。况且年前给发了跑腿补贴费,可以说已初步尝到了扶贫带来的甜头实惠。总不能遇上一丁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吧,老实说,这点困难比起抓人口生育要小得多。不能叫马里正为难,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于是,散会后就各自回家行动。
要说抓人口生育,这还得叙述一番。马圩村地里位置偏僻,又是个贫困村,这两个先天不足的条件,对于庄子里的其他人倒也没多大要紧,大不了一辈子不出门,守在家里饱一顿、饥一顿对搭着过,绝大多数村人都能寿终正寝,走完人生之路。再说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一生不出门,是个享福人!呆在家享福,何必出去受累。
话虽这么说,可是却苦了年轻后生。因为村子穷又偏僻,外村的姑娘谁也不愿嫁到马圩村来享福,本村姑娘更是愿嫁出去受累。这样就造成了马圩村打光棍的人成倍增长。大小光棍聚会一处,足够组成一个加强团。大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但谁也不笑话谁是光棍!所以各人倒也不觉得难堪,生活轻松,悠闲自在,比济公活得还要潇洒!
光棍生活虽然过得有滋有味,可却急煞了做父母的。圣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说村民们目不识丁,没读过半字圣贤书,可是做父母的谁不知道这句圣言的份量,谁也不想让家里断了香火。因此,父母为了给儿子接亲好传宗接代,就打起了歪主意:让亲身女儿去换亲。这一着虽然可行,可是要知道,马圩村本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换亲也要遵循价值规律。因此,许多家换出去的女儿如花似玉,长得像西施一般,但换回家的媳妇不是麻子脸便是矮冬瓜,比东施还要丑陋三分。稍微有些模样儿长得周正一点的,又是个头脑不甚清醒,拧耳朵不知道叫娘的智障傻妞。
长得丑也好,傻妞也好,总比打光棍要强!这可难坏了有些夫妻光生男孩不生女孩儿的家庭,就是想娶个傻媳妇也没门,因为没有娶亲的资本!眼见人家娶媳妇添孙子,续接了香火,自己家却是一色和尚头,便坐不住了。把眼睛落到七大姑身上打主意,要是瞅见那个姑姑家有个和自家孩子年纪相仿的闺女,便上门一把鼻涕一把泪央求表兄妹结亲,还美其名曰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人田,好花要栽在自家院里开!姑姑虽不乐意把亲生女儿往苦海里推,但考虑到娘家可不能断了香火,因此不得已,只好答应亲上加亲这门婚事了。
一家行,百家效,只要有一家嫁出去的闺女这样做了,其他家出门闺女也只好跟随效仿。要是谁违反了亲上加亲这条潜规则,那么回娘家探亲就要遭罪了,一村人都会指着你的背脊骂:不孝女儿,对不起娘家!一人一口吐沫儿就能把你淹死。所以马圩村通过换亲,表兄妹结亲方式,使得村上大部分人家能娶上媳妇,生儿育女延续香火不绝。
然而,通过这种方式结亲,却给马圩村人口生育带来了灾难:马圩村出生的孩子先天不足比例要高出周围村庄头十倍。生出的孩子不是呆头呆脑就是身有残疾,而且越往下代去越严重,当娘的生个眨巴眼,到了媳妇便生个瞎子,一代不如一代了。
此种情况叫村上的族长、长辈们瞅着痛心,惶恐不安。眼见照此下去,要不了几代,全族人丁就会衰退到茹毛饮血的上古蛮荒时代!能不发慌么?因此,族长、长辈们经常凑到一起商量解决对策。起先大家凑上钱到庙中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求菩萨保佑马圩村人丁个个头脑聪明、身体健康!可是每年跑几次庙,香烧了几把,头磕了几打,仍是不起效,村上女人生出的孩子多数还是先天性不足。
大家见此情况,便认为是村上风水不好。于是陆陆续续找来几个风水先生,到村上好酒好菜招待。待酒足饭饱之后,先生眼红身子晃,从身上摸出个罗盘,煞有介事的村头村尾观测风水,然后在装神弄鬼叙说一番,围观的村民一句也听不懂。只好听他说东就是东,听他说西就是西。又不敢问,因为有一次,一个楞小子性子急,听到风水先生嘴里云来雾去诉说,吐沫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