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出厓山-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是走漏了消息,方才小人才知道,阁里虽然侦知消息走漏,却晚了半炷香,黄队自知失职,已经自刎而死。”

“对他,按老规矩办,还有呢?”萧统神色看不出喜怒,接着问道。

“此外,还有敏字营的三人,全部服毒而死,时间是在少爷出来以后。

“阁里出了叛徒?”萧统的瞳孔骤然收缩,神色瞬间变得铁青,一时间,似乎周围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寒气。

“是。”老牛很坦然的点头道。

虽然只有一个字,却让萧统的心瞬间如坠冰窖。没想到自己竭尽心力,用尽心思,想尽手法,建立的组织,居然这么快就出了叛徒。无疑的,这对于他,是一个重大打击,看起来,在功名利禄面前,信仰也不一定可*,在足够地诱惑面前,血统似乎也一钱不值,在美人美酒面前,兴许良心和忠义,完全可以论斤卖。原本是自己核心力量的秘密组织,这一次,居然有人敢向外面出卖自己出行的咨询,还导致了行刺的严重后果,这怎能不让萧统焦心。

“立即更换联络地密册口令,责令所有潜伏人员暂时蛰伏,还有,对于所有人,展开清查和重新登记。“萧统一口气说完,想想似乎还是不够可*,又道:“至于此事,由你,还有上头那人组织绝对可*地人,马上调查此事,涉及者一律诛……诛杀全族,绝不可手软,处决时,必须三人同人在场,互相签押。”萧统脸色铁青的说道。

“小人遵命。”老牛大气都不敢出,忙点头道。

“你去吧,朕累了。”说罢,萧统挥了挥手,颓然地爬上了牛车,只是那还很稚嫩的肩膀,却让他的背影,显得是那么落寞。

第七章 心狠

是,在街头遇刺以后,萧统却并没有马上回宫,相反带着二女,在台南大街小巷逛了个遍,只是这一次,陆张二女却老实了好多,却是萧统到处惹是生非,逗鸡溜狗,闹得一片乌烟瘴气,而二女晓得他是发泄,便也由了他。

等到尽兴回到宫里,二女却是早就乏了,便各自去歇息了,等着萧统的,却是三具尸体。

萧统揉揉有些酸麻的手腕,照例坐下,拿起茶盏,淡淡说道:“说说吧,朕且恕你无罪。”原来,萧统却是坐在密室的里层,而中间有一个甬道,那外面的人,却是透过甬道来和他说话的。

“陛下,此次天机阁,挖出了十三名叛徒,其中三人收了财帛,五人惑于女色,三人家眷被制,两人中了毒药。”

见萧统不说话,汇报的人接着说道:“此次经审讯,这些人全部受敏字营督带王炳坤节制,此人乃是台南人氏,祥兴二年从军,三年随平南将军跑海,四年回台,进入天机阁,因表现出现,为人沉稳,人缘极好,被阁主一路提拔,年初的时候,刚刚当上督带。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他该是被鞑子收买,不过鞑子肯定也在他身上下了药,我们已经开了他的膛,五脏六腑已经全黑了,看来这一次他若是不动,怕是也离死不远了。”

“投降鞑子,绝不可恕。”萧统的话很简短,不过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外面的人明显窒了一下,才道“属下遵旨”。

“十三人想必都已经死了吧。”

“回陛下。十人自杀,三人顽抗而死。”那人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什么?”萧统的声音微微提高,“你说还有三人被杀?”

“是,三人本以为已经得计,没想到阁员们及时赶到,彼时他们正在销毁证据。自然全力拘捕,于是……就死了。”

“多少人抓捕他们?”萧统马上追问道,因为此时,他想起来后世一个著名地案件。杀肯尼迪的凶手被“过与愤怒”的人杀死,而这人再次被杀死,无疑的,萧统目前也感到了这种威胁,甚至他现在背心都汗涔涔的。

“一共八人,其中打斗中也有两人被贼人击杀。还有三人,目前还在昏迷。”那人倒是对答如流。

“你亲自带可*的人。无比守住这五人,决不能让他们出任何意外,不过……”果然似乎就是那样,深吸一口气后,萧统沉吟一下。“不必拘捕限制,外紧内松即可,你明白么?”

“属下明白。”

“对于被击杀地。你且亲自去秘密验尸,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朕结果,朕一直等你。”萧统马上吩咐道,唯恐再晚,就会被毁尸灭迹。

“属下遵旨。”

“至于处理,以后也需区别对待,与白莲勾结的,可以留骨灰,与鞑子勾结的,及妻女,祸子孙,遇赦不赦!”萧统说的斩钉截铁!

“属下遵旨。”

“当然,这些不能见诸文字,你明白么?”萧统自然不会忘记这茬。

“属下省得。”

“此外,他是先前就是贼人,还是进入天机阁后被收买地?”萧统问话倒是直指要害,好歹如今也当了几年的皇帝了,这些个机灵劲还是有的。

“应该是祥兴三年在南洋的时候,那时候他才可能和贼人接触。”

“这么说,是你们让内奸混进天机阁了?”萧统的声音突然提高,那外面的人显然犹豫甚久,然后道:“陛下责罚地是,却是我等办差不力,险些坏了大事,属下等愿受任何责罚。”

“南洋一代主事者是谁?”

“是张枢密部下苏刘义的侄子苏定远。”

“那负责审核入阁之人信息资料,复查检核地总部留守是谁?还是姓张的内弟么?”萧统接着问道。

“是。”

萧统轻叹一声,道:“朕听闻此二人一向公忠体国,认真办差,无奈上次因朕之差事前往南洋,此二人急于为朕分忧,开船过快,不甚触礁,因而为国捐躯,是也不是?”

外面的声音马上道:“陛下所言甚是,属下定然对此二人的家眷从优抚恤,且定然秘而不宣。”

萧统默然半晌,然后道:“朕累了,你且去吧,为朕好生办差即是,朕不会忘了你的。”

外面那人自然千恩万谢,然后急趋而出,他哪里知道,如今萧统案几上摆得,却也是他地资料呢?

在密室里连踱了十几圈,萧统终于下定决心,他轻轻摇了四下铃铛,三短一长。

“陛下,有何吩咐。”说话的声音很果决,不过自然也不可能面对面的和萧统说话,而是透过密窗,区别在于萧统可以从这边看见他,而她却看不到自己。

萧统拿起那叠纸张,却是又犹豫了片刻,旋即咬牙,走到密窗面前,摇开一道缝隙,不过这道缝隙,却也是折线型地,不必担心有人会通过这里对他不利。

萧统把那叠纸张递了过去,只是轻轻说道:“你且先看,看完了,务必记住,然后还给朕。”

那人自然也马上接过去,看了许久,萧统轻轻道:“明白朕的意思了么?”

“明白。”

“还有什么想问的?”

“没有。”

“那就去做吧,朕,完全的信任你。”

“是。”

等那人走后,萧统只觉得全身力气几乎都被抽走了一般,颓然的趴在了御案上,只是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要是这人也背叛朕,该当如何?

没想到这想法就像罂粟花一般,越来越强烈,而萧统刚刚干的后背,马上又湿了起来。

“叮铃铃”,旁边的铃铛响了六声,四长两短,看起来是大陆来密报了,萧统无奈,只得再次起身,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绕很远的路,去取密报。

“也不知这一次,是不是还这么让人怄心呢。”萧统伸伸懒腰,神色无限疲惫,这一刻,他仿佛老了十岁,瞬间变成了成熟男人一般。

第八章 大破江北大营

想到,那万急战报,却是让萧统当即额头见汗,手居嗦起来!

原来,一直沉潜已久的白莲教,居然一鼓击破江北大营!

自从白莲教起事以来,就一直以金陵为都,虽然明面上依然奉台湾的宋朝朝廷为主,可是谁都知道,他们已经自成体系,可是因为各方势力的巧妙互动,在白莲教里应外合拿下了金陵后不久,鞑子即分别于金陵东郊和扬州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彼此呼应,威胁金陵、镇江、瓜洲,并阻白莲东进苏州、常州。这样一来,虽然说定鼎江南基本实现,在白莲教上下的同心合力下,好歹算是巩固了金陵周边,算是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可是,由于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一南一北死死卡住了白莲教的发展空间,富庶的苏杭之地,目前依然牢牢在鞑子手里,江南的丝绸米银,依然可以毫不费力的运进大都,维持着蒙古鞑子穷奢极欲的生活,而白莲教所占之地,虽然也算富庶,却依然不能完全自给,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依*苏家*走私等手段,从台湾,甚至南洋等地运送物资,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台湾方面的严重依赖,这也是李千山至今还不敢完全和台湾方面割断关系,完全自立的缘故。

至于说先前白莲教为争取民众的诸多许诺,在战争阶段,自然也就没有实现,李千山不是迂腐之人,断不可能真个就让百姓不纳税不交粮不当兵,只是这么一来,白莲教以前那样的凝聚力。多多少少打了不少折扣。

更为严峻的是,自从打下金陵后,白莲军战局不利,陈万水的北伐军全军覆没,而宋朝阳和谢书在襄樊一代打得也很辛苦,阔出还是用昔日围攻吕文焕地办法。将襄樊包的跟铁桶一般,虽然看起来,他们坚守下去问题不大,可是毕竟也被牢牢的给攥住了咽喉。至于武昌一代虽然还在白莲手上,可是江陵一代在拉锯了三次后,终于还是被从大理北上的兀良台所部攻克,至于长沙一代的白莲军,则是全军覆没。

荆襄一代苦苦支撑,而长江中游的日子也不好过。太平府、芜湖、庐州相继失守,所幸谢书死死守住安庆。才保住了白莲地一线生机,否则,安庆一丢,白莲统治区域就会被截成两段。不过阿术亲自督战之下,淮南彻底完蛋。金陵几成孤城,粮运受困,水路亦为鞑子所断。

也多亏高升所部全力经略江西,攻占江西大部,却勉强维持了金陵的通路,不过总体看起来,鞑子的步步为营计划,正在顺利实施,元廷内部已经有人放出狠话来,“年内”屠江南。

当然,为了维持战争的进行,元庭也不是没有采取措施,一方面为了筹措两面作战所带来地庞大军费,加上占领区和人口减少,横征暴敛那是少不了的,不过,在真金和安童的坚持下,虽然没有明面上废除四等人制,不过在形式和具体操作上还是放松了许多,比如地方上,对于保长这类,渐渐允许经过考核的“汉人”来当了,汉人家里也允许买锅买菜刀了,当然,菜刀自然是制式的,不少百姓虽然被剥削的更惨了,可是待遇似乎是提高了,因此一时之间,北地似有新气象。受此鼓舞地真金,便直接下令阿术,务必于今年,攻克金陵,彻底荡平内乱,然后北上,与海都决战!

白莲教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为摆脱不利处境,在邱寻把自己关起来想了整整七天后,六月,红着眼睛,头发都白了一半的邱寻,终于出现在李千山面前,而他地意见简单且明确:不惜一切,必要时可以放弃襄阳,也务必要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苏杭以为根本。

李千山只思考了片刻,便决定听从邱寻的意思,集中兵力,进攻江北、江南大营,消除肘腋之患。祥兴七年六月,六七十从安庆一代调集数万人,由混江龙统率,于六月初四从栖霞、石埠桥一带东进,往援镇江,为此,不惜只在安庆城内只留下三千老弱,而在城头便插旌旗,来迷惑鞑子。鞑子的江浙行省平章平章范文虎派兵防堵。双方在龙潭、东阳、仓头、下蜀、汤头一线大战十余日,不分胜负。而镇江守将凰鸣多次派兵西出接应,均为元军所阻。白莲教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而危险的是,元军似乎已经发现了他们地战略企图,正在从淮北调兵,企图迅速南下,一战而破安庆。

如果江北大营没有打下来,而安庆却丢了,那可就意味着白莲教的败亡啊!危难时刻,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迅速收兵回撤安庆,徐徐图之,另一个,就是孤注一掷,趁鞑子攻下安庆前,先破江北大营,然后回援安庆。

李千山犹豫了,这个决定,将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不可不慎,他地手下也犹豫了,因为这一仗实在难打,可是,有一个人没有犹豫,那就是邱寻!

咯血的邱寻抱病走上李千山的宫室,也就是元廷金陵城守的府邸,他振臂呼之,愿以身为祭,出兵东向,众人士气大振,纷纷歃血愿为前驱,于是众人决议,按原定计划行事。

为打破僵局,混江龙于六月下旬派甲六乘小船冲破鞑子封锁,抵镇江凰鸣,约期东西会攻。七月初一,也就是十几天前,混江龙率军东攻,与鞑子激战于汤头,相持不下。战前迂回至鞑子侧后的凰鸣部部突然发起进攻,鞑子约三千人腹背受击,阵势大乱。这时,凤举、鹤等天机阁旧部,也率军由镇江西攻,两支白莲军胜利会师。第二天,大败元军阔端部部,斩首三千余人,直抵镇江。是夜,混江龙军自金山渡江,与瓜洲守军会合,五日拂晓,白莲军乘元军疏于防范之时,向土桥发起猛攻,突破为围困瓜洲而构筑的土围长墙,连破虹桥、朴树湾等元军。鞑子大半溃散,江北大营统帅萨哈出身中三箭,死战不退,被桑布等部下护送着逃往三汊河。次日,白莲军一鼓作气,又攻毁三汊河元军营垒120座,重伤未愈的萨哈出率残部逃往扬州东北的邵伯镇。初六,白莲军占领扬州,元军经营四年之久的江北大营遂被摧毁。

第九章 再破江南大营

取得这一重大胜利后,已经几天几夜没有睡觉的邱寻敢合眼,他知道,目前正是彻底扭转白莲教命运的一个关键时刻,一旦能一鼓作气,彻底占据江南,那么,白莲教就把争夺天下的主动权,重新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且也可以趁机摆脱台湾方面的控制,还可以彻底隔断江南财赋之地和元廷的联系,这样一来,北地的元廷,必然会陷入经济困窘之地。这样一来,如果北地的海都能够拖住忽必烈的主力,白莲教大可以趁此时机,夺回淮泗,以图进取天下。

拖着病体,亲自前往李千山处陈说厉害后,取得了李千山的完全赞同,于是,邱寻马上定策,在向高升,宋朝阳飞鸽传书后,定下了破江北大营后一个前所未有巨大的战役,这一战,将会决定白莲的生死存亡。

在邱寻的严令下,混江龙征集大批粮食后,为回军攻江南大营,仅留少量兵力守扬州,自率大队于七月十一南返。原拟自瓜洲渡江,因留守仓头的鹏振部为鞑子所败,南返之路被断,乃于次日率军西进,两天大战三次,一举攻占浦口,准备由此渡江。

没想到,这一次,亲自督战的范文虎,却趁着白莲军大队尚未集结时,于七月十五再陷浦口,无奈,混江龙只得率军返回瓜洲,短期休整后,却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于七月十八渡江。七月十九,攻占黄泥洲,并乘胜猛攻高资大营,拟打通回金陵之路。

萨哈出闻之。带伤上阵,率师自镇江九华山大营率兵往援。七月二十,混江龙部于烟墩山将鞑子约五千人包围,萨哈出这一次却异常机灵,在与老对手混江龙血战一昼夜,留下三千具尸体后。知难脱退。次日,混江龙率大军攻破九华山大营,七月二十三又复破京山元军大营,解镇江之围。

李千山宣布率军三万。出金陵,亲自参战,一时间白莲教士气大振,大有一鼓平江南之势。

就在萧统看着这份战报时,江南之地的战争依然在紧张的进行,可是不必再看。萧统也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情况,白莲教此次倾力一搏。怕是元廷在江南地统治,将要崩盘了。

具体怎么崩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苦苦等待了五年的时机。已经来了!

五年来,宋廷深耕于台湾,如今已经练得精锐三十万。岛上人口百五十万,还有广袤的南洋之地为回旋,目前张世杰在安南还留下精锐五万,其中火枪兵五千,俱是此时战斗力最为强大的一战,谅山之战中,五千燧石枪部队横扫安南军八万,而自身伤亡不到三百,其战斗力已经不容置疑。

至于远洋贸易,如今东印度公司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和威尼斯等国,以及衰落地拜占庭帝国,目前都和宋廷有了来往,由于萧统下令,对他们采取开放的态度,因此无数的西域商人放弃了已经逐渐闭塞的丝绸之路,改走海路,而阿拉伯人和塞尔柱土耳其人地封锁,更使得无数的欧洲冒险家们,为了传说里那遍地黄金和香料的地方而不惜飘洋过海,驾着技术还远远不够的三位帆船,义无反顾的朝东方航行,也许三艘五艘的船沉了,也许三五百艘地船也没几个能带回他们想要的东西,可是就在无数人地献出了生命和家产,无数人不屈不挠的向东航行,好歹欧洲到东方的航线,还是打开了,而本来还不成熟的罗盘等技术,也在无数次的航行中,逐渐地成熟起来,可以说,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

如今的满刺加海峡,已经成了真正的黄金水道,每日数百艘船从此通过,运回了东方地丝绸和香料,运来的欧宫廷的各种珍宝,而巨大的利润,让整个南洋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由于实实在在的金银,彻底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也让多年来的重农抑商政策真正受到了挑战,没办法,随便一个跑海的人,挣的钱是种地的人几辈子都挣不了的,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那肯定比说教好使,现在萧统要担心的,却会是百姓不愿意种地了。

有了充足的银钱,早在三年前,萧统就下令在全台建立学堂,所有孩子的教育一律免费,而且学堂分科,进士,明经,算学,医术,园艺等等,当然,开始时有所轻视,都去读进士科是有的,不过由于萧统

部给予读其他学科的高额补助,每月三两银子,还是人才被迅速培养出来,而这些速成的人才,更是在萧统亲自部署,并且号召实施的“立足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大规模建设计划的旗帜下,马上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如今的台南,台北,高雄等地,再也不是昔日如渔村一般荒凉,而是达到了中国后世几百年都没有达到的水准。

比较麻烦的是,台湾的科技,每每离工业革命只有一步之遥,却终归还是差了那么点,如今磨镜,栽培,绘画等等技术都已经很是先进,而民间文风甚侬,民气相当开放,从萧统看来也有点子文艺复兴的意思,而军械司的一干人等目前造枪造炮已经轻车熟路,宋军已经有了一支前所未有的火器部队,只是,那蒸汽机,却是到了现在,还是做不出来。无奈,萧统也只得按奈下心中的情结,暂且押后,反正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不是对岸能比的了。

台湾依然在高速前进,而江南之地还是打得一塌糊涂。

七月二十五,混江龙突然放弃小茅山、九华山、烟墩山、黄泥洲各营垒,经高资、下蜀、东阳、石埠桥退至金陵东北燕子矶、观音门一带待命。

当混江龙军东援镇江之际,襄阳主将宋朝阳,突然率劲旅两万人回师。于二十六抵秣陵关一带。而此时的范文虎却是分兵四出,江南大营存兵不满八千人。

还嫌有些谨慎的邱寻为调动清军,指示宋朝阳务必隐匿行迹,采取声东击西战法,于八月初一分兵攻取东进苏、常的要道溧水。

大吃一惊的范文虎闻讯,唯恐苏杭有失,急派儿子范彪率军四千往救,江南大营兵力更加空虚,就在这时,邱寻即令混江龙会宋朝阳进攻。八月初三,混江龙部由燕子矾移营仙鹤门,于此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万事俱备,已经算之再算,确定了不会出岔子的邱寻,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八月初四,白莲教教主亲率大军万余人,自金陵而出,越过龙脖子,另一队七八千人自神策门、太平门出城,占据大小水关及冯家边一带,与混江龙部对元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白莲教部众声势大振,混江龙带头高呼“万岁”,而一向谨慎的李千山这一次没有阻止,很快,白莲教全军高呼万岁,气势如虹。

得知自己中计的范文虎如五雷轰顶,急派副将王浚率两千人前往仙鹤门防堵。可是就在这一日,宋朝阳部亦赶到尧化门;仙鹤门一带,筑垒数十处,前锋抵达紫金山东黄马群,切断江南大营与仙鹤门之间的联系。范文虎见大营危在旦夕,急令范彪由溧水星夜赶回,并从丹阳、秣陵关等处调兵回援。八月初六天未明时,宋朝阳、混江龙派四五千人攻仙鹤门范彪营盘,稍后出兵数千包抄,激战至晚,大败元军,斩首三千余。是日萨哈出并桑布率三千人赶回大营,连夜在青马群筑营,欲堵白莲教西攻之路。

无奈,此时的白莲教早已杀红了眼,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八月初七晨,白莲军十数路猛攻青马群。与此同时,本该还在九江的高升,却突然率部出现在此,他一到战场,顾不得旅途劳顿,马上派兵数千出通济等门,直扑七桥瓮,对鞑子形成了合围之势。

这一次,范文虎却没有像昔日在宋朝时那般窝囊,他亲率两千精锐自孝陵卫大营往援,沿路吹吹打打,鼓乐齐鸣,似乎要与白莲决战。

午后,混江龙再次分军四五千人自灵谷寺翻紫金山攻破元军马队营盘,直逼孝陵卫;洪武、朝阳门白莲教分路出击,攻破孝陵卫附近大营20余座。接着各路白莲军合攻孝陵卫,鏖战数时,攻破范文虎大营,毙元军千余人。见大势已去,却还离宋朝阳部甚远的范文虎也不迂腐,在汇聚了范彪,萨哈出等人的残兵后,得众仍有两万人,却突然挥军北上,直趋浦口,守卫扬州的鹏振却马上告急,星夜来援,却不虞在严密的包围圈里露出了一道十里长的口子,范文虎趁机率部而出,跳出了邱寻吐了半升血,白了头发所编制的天罗地网,带着残兵经句容逃往丹阳,算是逃过一劫。

第十章 定策出兵

获全胜的白莲教,终于打开了江南的新局面,已经被金陵长达数年的他们,终于看见了一举定江南的机会。书院

元廷也不是傻子,当白莲军开始大规模机动时,元廷并非没有反应,只是这一次,邱寻赌的实在太大,竟然不惜抽空襄阳,淮南一线的所有军队,来为金陵城外的战斗服务,这等胆略,奇。сom书确实出乎平叛主帅阿术的意料。

可是,如今既然已经是既成事实,阿术也没有怨天尤人,西线的阿里海牙也和他是老朋友了,虽不能说是心意相通,却也是早有默契,如今这般局势,他也自然能看清楚,白莲教虽然不惜一切的解了金陵之围,可是这样集中所有兵力于一处,也给西线造成了莫大的隐患。

八月初九,西线军先锋阔出率军三万猛攻樊城,大战三日,终因樊城内仅有守军不过三千,加上阔端切断了襄樊之间浮桥,终于,白莲守将,护法陈兵战死,元军攻克了这屹立已经三年多的名城。

士气大振的元军继续猛攻襄阳,襄阳守将宋朝阳此时还远在铜陵,城中仅有宋朝阳长子,年仅十七岁的宋中率军不到万人把守,不过好在宋朝阳临行前给他留下了三个锦囊,让他在合适的时候可以拆开锦囊,按计行事。而襄阳城留下的,终归也是百战雄狮,加上襄阳城内百姓八万余人也都被紧急动员上城,因此一时间,襄阳暂且无虞。

同时,刚刚攻陷江陵的兀良台所部。于公安一代渡江,并且挥军北上,意图斩断武昌和襄阳间的关系,而阿里海牙也派偏师过来,自武阳关南下,兵临武昌城下。书院意图自然是要拔掉荆襄。

至于中路,这一次阿术亲自督战,率军三万围攻安庆,由于淮北淮南几乎已经全部失陷。目前安庆已经成为孤城,如果安庆失陷,金陵上游将在无险可守,因此那时邱寻虽然敢于调空安庆的军队,却不得不留了一手,昔日因为北伐军败而隐居数年地陈万水秘密前往安庆。担任城守,可是那阿术军何其精锐也。陈万水的压力那是相当的大啊。

东路军范文虎虽然溃败,却没有崩盘,颇知所进退的范文虎迅速收军南下,集中兵力保住苏杭一代,而玉昔帖木儿也马上赶来支持。虽然兵力仍显单薄,可是已经表明了和白莲教局部优势兵力决战的决心。

大陆的局面,已经到了最最有利于宋廷地情况了。机不可失,萧统马上于此时在朝会上公开提出,要趁此时机,反攻大陆!

如今朝臣的名单,和以往变化并不大,陆秀夫,张世杰,司徒不群等人依然各居其位,而马南宝依然当着他的台湾知府,不过这几年,萧统还是不知不觉的把采矿,垦荒,铸钱等等权力收归朝廷,而科举产生地进士们,有的在翰林院寻章摘句,也有的已经下放地方,去当了知县,成为所谓“百里侯”,而那司徒致远,倒算是志存高远,他还不顾司徒不群的反对,执意跑到了安南,当上了一个知县,可是不出一年,那司徒致远就发了,因为,他找到了金矿!而根据朝廷为了鼓励官民南下的政策,这意味着足足一成五的收益,归了他自己。书院

朝会上,照旧由匆匆由安南赶回来地张世杰根据情报介绍大陆的情况,而虎翼军指挥使张世英则前往安南,接替乃兄,张世杰自然是根据萧统给他地情报了,不过,大陆的局势不得不说,太令人振奋了,这么多年来白莲教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了江南半壁,当时不少人就已经按耐不住了,可是萧统却强令他们暂且忍耐,如今再次提起此事,无疑,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果然,张世杰念书一般把消息说完后,司徒不群第一个站了出来,振臂道:“如今海内大乱,民心思治,我朝蛰居台岛五年余,如今已经是兵强马壮,三军用命,武器精良,万众一心,已是我军反

,再造中华之时,老臣奏请陛下,于此时兴王师,除北伐,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待王师,如此则大事可定,天下可复,陛下有此万世之功,亦足可以肩比尧舜,成千古贤君也。”

司徒不群慷慨激昂的说完,那些文臣们,马上呼啦啦站出来一大片,纷纷高呼、

“请陛下大发王师,北定中原。”

“微臣虽然只有五尺残躯,也愿投效军前,为陛下分忧。”

“微臣也愿投笔从戎,杀鞑子,复中国。”

……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坚决支持开战,毕竟,他们等地,已经太久了。

萧统看了,自然甚是欣慰,五年了,岛上的群臣们并没有丧失血性,并没有忘记国仇家耻,并没有忘记华夷大防,他们念兹在兹的,依然是光复河山,这一最最伟大地使命!

陆秀夫面带微笑,持笏而立,很明显,他支持北伐,张世杰神色激动,双手握拳,很明显,他等这一天,等太久了,只有一个人,目前依然面沉如水,看不出喜乐来,他就是先前的状元,如今已经升为吏部侍郎的张浦。

那张浦自从当上了状元以后,简直是有了道德洁癣,平时不吃请不收礼,办事铁面无私,为人刚直不阿,萧统也很欣赏他,于是从翰林院修很快提到户部员外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