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出厓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世杰询问的目光微微投向小皇帝,此时他却因过于激动,而忘记目视皇帝可是大不敬之罪,不过小皇帝却再次脸红,微微点头,就跳下龙椅跑开了。

张世杰狂喜之下,还跪在那傻乐,马凌却欠了欠身,低声道:“皇帝已经走了,枢密相公您还是起来吧。”说罢恭敬的扶起张世杰,在他耳边轻轻说道:“枢密相公,老奴是不是先叫您一声国丈爷?”

张世杰哈哈大笑,顺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塞到马凌手中,笑道:“多谢马总管,世杰定当厚报。”

马凌轻轻感觉了下玉佩的清凉,微微一笑,道:“那老奴就不推辞了,枢密相公莫忘了为陛下尽忠就是。”

“那是自然!”张世杰大手一挥,仿佛感到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一般,大声道:“孩儿们,擦亮炮膛,磨快刀剑,准备杀那狗娘养的鞑子!”

士卒们哄然应诺,而这时,元军已经缓缓逼近,快要进入土炮的射程之内了。

第十一章 击鼓

 萧统躲进舱里,赶跑了多事的太监,躲在角落开始傻笑起来。

自己在那个时空里,从来没追过女生,因为萧统相信,能跟自己配的女生实在太少,到时候她们自己会找上门的,没想到自己来到了南宋,居然为了拉拢权臣而。。而把自己给舍利出去。不过,看张世杰那副高兴的样子,似乎很愿意当自己丈人呢。

可是,萧统突然想起来,自己本是一二十四岁的老处男,如今在这名义的年龄是八岁,那张芷嫣是十岁,那自己岂不是还要忍个七八年?唔,好在张芷嫣也算萝莉,这样的话应该不亏……

等到萧统赶到甲板上时,对面的蒙军战船已经列阵完毕,北面大概有五十艘战船摆成一字长蛇阵,风帆已经降了一半,船上的军士甲胄鲜明,气势威武。

萧统见了,也不由暗暗点头,对面的元军虽然数量不多,但一看就是精锐之师,想到这里,萧统不由暗骂,汉奸当真害死人,那对面的,怕大多都是汉家子孙,却为鞑子卖命!当真是民族的不幸啊。

“张枢密,西面的錾湾出口,可有我军把守?”萧统如今倒也对厓山的地理情形略有所知,更关键的是历史上张世杰怕宋军士卒逃走而把这一要地拱手让给了鞑子,这也是宋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张世杰现在精神还处于亢奋状态,见小皇帝发问,沉声道:“回陛下,由偏将陈康率3000步军把守在那里。”由于小皇帝否决了张世杰死守的策略,因此张世杰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将所有兵力收缩在厓山,,出海口,厓山陆上都还留得有人,只不过由于萧统晚来了几天,因此厓山陆上的建筑已经全部被焚毁,而这千余艘战船虽然没有被结成连环船,好在四面围起楼栅结成的水寨方阵,已经及时被拆除,否则千艘战船没有机动性,就是找死。

萧统听了,犹豫了一下,道:“张枢密,朕以为,錾湾出口实在主要,陈康将军虽然骁勇,却不够稳健,且三千步军纵然舍生忘死,然錾湾无险可守,若是蒙古铁骑冲来,如之奈何?”

张世杰听了,倒也没有多说,直接叫来弟弟张世豪,命他率本部15000人前去增援。

萧统大乐,难怪古往今来这么多人都愿意当皇帝,这指挥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这下子万一不行,自己跑路的后路算是有了,也不至于被淹死。

经询问,张世杰已经在厓山的北面和南面都留了人,此外张世英还有300艘船作为预备队,看起来这张世杰并不是庸才,只是在历史上那样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而这回,萧统只是从宏观上指出了几点,张世杰就做的很好。

萧统努力回忆了下历史上厓山之战的经过,感觉似乎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于是下令,出击!

帝舟上升起了出击的旌旗,水手们拿起了骑兵们的号角,悲怆的声音让每一名士卒的血沸腾了起来,弓箭上箭,甲胄加上护心镜,桨手们各自就位,将领们站上甲板,一切已经就绪。

张世杰一个军参,道:“陛下,一切已经准备完毕,鞑子就在五百丈外,是否出击?”

萧统的小手微微举起,再狠狠的一个下劈,张世杰高声应诺,然后面向前方,“铿”的一声拔出佩刀,高呼道:“儿郎们,鞑子已经欺负上门了,大家伙一起上啊!”

接着,是一阵急促的鼓声,千余艘战舰一起启动,不过由于大船在中间,小船在两边,小船速度更快,因此宋军的阵型是两翼突出,中间微微凹进。

萧统此时霍然起身,对一直默默注视着自己的陆秀夫道:“陆相,朕要为将士们击鼓助威!”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陆秀夫并没有像萧统想象的那样跪在地上哭诉危险,扯着裤子不让去,陆秀夫微微一笑,口称“陛下恕罪”,便抱着萧统走到了桅杆旁的虎头战鼓旁,战鼓旁的士卒正要行礼,却被萧统止住。

只是萧统心中却很是无奈,毕竟自己也是二十多的人了,被一四十多的老男人给这么抱着,实在。。。

不过陆秀夫却在耳边轻轻说道:“陛下,若是鞑子的箭矢射到了微臣的身上,请陛下的鼓声不要停。”

声音不大,却字字都进了萧统的心里,原来,陆秀夫是要用身体来挡住可能的箭矢!这份忠义当真气壮山河!

萧统默默的接过那柄都被蛀了好多的鼓槌,狠狠的锤向了战鼓。

咚!

咚咚!

正在下甲板指挥弓弩手的张世杰回头了,他的眼中满是惊叹!

正紧张的护在陆秀夫外围的马凌回头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担忧!

而陆秀夫已经泪流满面!

咚咚咚!

这一次是三声,从来说话都是细声细语的陆秀夫不由高呼:“天子给将士们击鼓助威啦!”

咚咚咚咚……

张世杰听了一愣,马上振臂高呼:“天子给将士们击鼓助威啦!”

“天子给将士们击鼓诸位啦!”,帝舟上的水手和士卒们齐声高呼,而萧统依然在默默的击着鼓。

天子击鼓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军,士卒们再次齐声欢呼,誓要把鞑子全部送进海底!

而对面的张洪范,在弄清楚那莫名的鼓声来由后,不由再次紧锁眉头。

第十二章 血战(1)

 战前的最后一刻,总是宁静的,双方的舰船已经摆好了阵势,宋军由于天子亲自击鼓而士气高涨,而元军却因为战无不胜也气势逼人,宋军人多,元军兵锐,胜负还在未定之天。

“大帅,战吧!”做好一切战前准备的李恒见张弘范神色有些不对,不由说道。

回头看去,李恒的目光虽然坚定,但是却少了些什么,对,少的,就是那一丝炽热,少了一丝对战争的渴望。

自己又何尝不是?征战沙场数十载,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是头一次出现,这预示着什么?难道是对战争胜负的担忧,还是对鸟尽弓藏的恐惧?

不过,事已至此,难道能退缩吗?当然不能,张弘范轻轻一挥手,牛角号再次响起,十余艘两侧带甲,船头伸出一个长长的撞角的艨艟果断冲出,目标竟然直指小皇帝的帝舟!

一脸威严的张世杰站在船头,果断的挥舞着令旗,两侧几十艘小船在桨手的奋力划桨下,逆着风在海面上走出一道弧线,恰好从侧翼绕到了元军艨艟的后面。

与此同时,帝舟两旁的几艘巨舰也缓缓驶出,这些巨舰都是三桅双层桨,舰首撞角,两侧覆铁,巨舰上满是弓弩手,它们刚好挡在了元军的艨艟前面。只是为了方便弓弩手们放箭,巨舰都微微侧过船体,露出了侧舷。

正在观战的萧统微微一笑,想不到这张世杰居然也懂风靡现代海战数百年的横穿T字形战术,在巨舰大炮时代,横穿T字形战术是主力舰对战的不二法门,没想到在这里,居然也能看见。

距离一到,宋军巨舰上的弓弩手们万箭齐发,但是元军也毫不示弱,士卒们都举着巨盾,而宋军的弓弩显然无法奈何这坚硬的盾牌,而元军小船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

“隆”的一声巨响,突然加速的艨艟狠狠撞在了宋军巨舰的侧舷,而宋军的巨舰居然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

坚硬的撞角刺入了薄薄的铁甲,而元军艨艟的搭板和挂钩已经放出,这时,盾牌后面的元军士卒突然站起,对着宋军的巨舰一阵齐射,很快,惨叫声四起,血肉飞溅,看来元军的弓箭手比起宋军来,高的真不是一个档次。

很快,搭板已经挂上,悍不畏死的元军士兵开始朝宋军的巨舰上冲,虽然宋军作战不可谓不英勇,可是,依然挡不住杀红眼的元军,双方开始在巨舰上展开白刃战。

坐在帝舟上观战的萧统五味俱全,虽然早就无数次的暗示自己,战争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大不了,至于死人,更是再常见不过事情,没有战死者的鲜血,哪里有上位者的万里江山呢?

这一次,陆秀夫没有再因危险而劝小皇帝暂避,他知道,如今的赵昺已经不是以前的赵昺,他已经变得果敢,坚韧和超越年龄的成熟,虽然他只有八岁,可是,既然甘罗十二岁能拜相,如今一个千古明君,八岁能坐朝理政,又有什么不行?

当然陆秀夫却不知,这个赵昺,还真不是本来的赵昺。

看起来,元军的百战之师,比起宋军的乌合之众来,确实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很快,所有的宋军巨舰上,都登上了元军的士卒,而真正白刃格杀起来,元军里虽然都是汉人,可是终日在鲜血里浸泡,让他们也像蒙古人一样嗜血,面对自己的同胞,他们的表情很淡漠,仿佛对面站的,就是山林中的野兽一般,可以随意格杀!

刀剑相交,血肉横飞,真正战争的惨烈,让萧统看得腿软,腹胀,几欲呕吐。可是,他却强迫自己,必须镇定,必须坚持,必须挺住!

因为,他是皇帝,他是所有人心中最后的希望,他是他们所守护的象征,他没有选择,如果他一旦露出哪怕一丁点的慌乱和恐惧,那么一切都完了。

渐渐的,看着元军把宋军一刀两断,看着宋军宁愿同归于尽也要捅上元军一刀,看着双方士卒已经开始撕咬,开始掐抓,萧统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他来到这个世界,既然不能避免死人,总可以死的少点,死的有意义点。虽然人命总是野心家们的垫脚石,萧统毫不否认,自己也喜欢名和利,自己也喜欢这如画江山和三宫六院,如今,既然机会给了自己,自己就要把握好。

想通此节,萧统看士卒们的血肉的眼神,少了丝怜悯,却多了丝冷漠。一旁的陆秀夫看在眼里,是既喜且忧。

喜得自然是小皇帝摆脱了恐惧和焦虑,甚至心智还比以前坚韧了不少,毕竟心太软的人是无法成大事的。

忧的还是这点,毕竟,这万乘之尊还是八岁的孩子啊,虽然命运让他不得不扛起这副重担,可是,如果八岁的孩子都学会了心狠手毒,漠视生命,那以后……陆秀夫不敢想象。

这时,冲上宋军巨舰的元军已经渐渐占据了优势,虽然宋军士卒不顾性命的和他们肉搏,可是,百战雄狮毕竟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元军的刀枪无情的收割着宋军的生命,甲板上血流成河,尸堆成山,元军已经基本控制了那几艘巨舰。

只是,张弘范眼中没有喜色,张世杰眼中也没有忧色,就是萧统,他幼小的眼神里,依然清澈。

第十三章 血战(2)

 突然,一阵“隆隆”的巨响传来,已经基本被元军控制的宋军巨舰,却突然开始发生摇晃,然后居然开始下沉!

显然,是隐藏在底舱的宋军士卒,为了避免战船被俘,竟然自己凿沉了自己的战船,而不惜与鞑子同归于尽!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英勇凿沉的士卒原本还是有逃走的机会的,不过,他们却背靠背的在甲板和舱室,在主桅附近,和元军们殊死搏斗,而且都是全攻不守,宁愿自己挨刀也一定要还鞑子几刀,他们个个浑身浴血,很多人已经断臂断腿,可是,他们依然没有一个投降,甚至连跳海逃生的都没有。

帝舟上的萧统看着这一幕幕鲜血和生命写成的活剧,心中无比复杂。谁说宋人文弱?谁说宋人软骨头?恰恰是厓山日落后,中国人都成了奴才!

终于,他们寡不敌众,虽然这边一直在放箭支持他们,可是,还等不及援救的船只赶上来,他们就已经全部战死。

此时,巨舰开始下沉,而这时,先前被张世杰派出的小船恰到好处的包了上来,随着张世杰的令旗一挥,小船里的宋军士兵从怀中掏出小巧的弓弩,开始对着巨舰齐射!

这一次,弩的威力开始彰显,宋军疾矢如雨,元军士卒纷纷中箭,而此时的元军士卒,也不再是先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中了箭他们也会流血,他们也会疼,疼了以后也一样会哭爹喊娘的叫唤。

只是萧统听在耳里,却极其不是滋味,因为,鞑子士兵们居然都是用汉语求饶!

汉奸,哪朝哪代都有的汉奸,如今让萧统碰上了。萧统不是愤青,可是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对出卖自己民族利益的败类深恶痛绝。想到这里,萧统出言道:“张枢密,不要俘虏,格杀勿论!”

“微臣遵旨!”张世杰领命后,又从怀中掏出一面小点的令旗,大小两玄旗同时挥舞,这时,小船上的一半士卒迅速取出火棉,而另一半士卒则掏出油纸包着的箭矢,拿火棉的很快打着,给箭头点燃,然后弓弩手一阵齐射,宋军自己费了无数金银建造的巨舰,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受伤的元军不少被卷进了大火里,他们挣扎着,撕咬着,吼叫着,发出阵阵野兽般的声音,着火的巨舰下沉的更快,很快,就有一艘巨舰,带着罪孽深重的鞑子和忠魂碧血的宋军士卒,永远的沉入海底。

萧统却还不满足,朝着张世杰使了个眼色,右手一个猛烈的下劈动作,张世杰会意,一声令下,帝舟上的弓弩手朝着沉船的位置齐射一次,数百只箭矢朝着那里飞速而去。

对于占我国土,残我百姓,灭我冠裳的鞑子及其走狗,就是死了,也绝不放过你们!依然要戮你们的尸,让你们灵魂在地狱也不得安宁!

一向温文尔雅的陆秀夫看了,也紧紧的握住了拳头,而泪流满面的马凌的下唇已经咬出血来。

宋军的七艘巨舰都开始下沉,程序和先前完全一样,放火烧船,这次不少心惊胆战的元军开始跳海,试图逃生,而张世杰的小船则及时出动,这一次,萧统下令,能活捉就活捉,于是,也打捞上来不少的俘虏。

但是,留在船上的,宋军绝不客气!当大火在宋军费尽心机建立的巨舰上燃起时,当鞑子在火中挣扎惨叫时,没有人理会。

巨舰开始下沉,而宋军依然和先前一样,就算沉入海底,我们依然放箭齐射,浪费这点箭矢,算什么?

所有的宋军将士都红了眼,当战鼓声再次响起时,数百艘宋军战船一齐冲出,士卒们齐声高呼万岁!

一直在远处观战的张弘范长叹一声,李恒有些不解问道:“大帅,您方才为何不派兵增援?”

张弘范苦笑一下,示意李恒看看周围的士卒。

果然,周围的士卒们,许多都面如土色,他们虽然也是百战之师,可是,毕竟大都都是汉人,而前面他们的敌人,是汉人最后的皇帝,无论他们手上沾满了多少鲜血,可是,毕竟面对汉家的皇帝,他们的心能多硬?他们心中,究竟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愧疚吧。如今自己的皇帝到了这份上,他们心中又作何感想?

而且,一向如绵羊一般一触即馈的宋军,这次居然如此血性,甚至不惜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凿沉战船,而后来,对于沉船“虐尸”的行为,更让很多士卒都倒吸一口冷气。

在这个时代,死者为大,只有留全尸的人才能投胎转世,虽然大家在军中混,死人也是正常的事,可是见那些人,如此虐待自己袍泽的尸首,不免让人心生恐惧,加上不少人毕竟心中还残存那么一点汉家的观念,心虚之下,竟然士气集体低落。

“大帅,这。。。”李恒看了低落的士气,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暂避一时吧,这仗不能这么打。”说完这话,张弘范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一般,毕竟纵横疆场这么多年,他还从来都是宁可进攻死,绝不后退生,可是这一次,面对他最轻视的宋军,他却不得不退了。

看着对面红着眼的宋军,高呼万岁的宋军,神色狰狞的宋军,李恒无奈的点头,道:“末将遵命!”

第十四章 献俘

 元军的船队撤了!

从襄樊之战以来,第一次在正面的对决中,撤退的是元军而不是宋军!

当元军的桨手开始奋力划水时,一直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萧统,终于松了口气,他来到宋朝的第一仗,至少没有输!

当元军的桅杆消失在宋军的视线外时,萧统被陆秀夫搀扶着,出现在帝舟的船头,他轻轻拔出了腰间的天子剑,高高举起,剑尖指天,高呼道:“驱逐鞑虏,光复华夏!”

声音很稚嫩,甚至很小,可是,每一个活下来的士卒都听见了,都听清了,想必现在已经埋骨碧海的忠魂也,也该听请了吧。

“驱逐鞑虏,光复华夏!”张世杰的声音很豪迈,陆秀夫的声音很苍凉,就是马凌,也振臂高呼。

“驱逐鞑虏,光复华夏!”激动的士卒们一遍遍的高呼着,很多人流下了热泪,滚烫的眼泪和血污混在一起,让这支本已穷途末路却又绝境逢生的军队,再次振奋出难以匹敌的勇气。

远处的张弘范和李恒听到了宋军的欢呼,俱都神色凝重。

第一次战斗结束,宋军虽然逼退元军,然而自己损失也很惨重,10艘双桅三层楼船被凿沉,近3000人战死,击毙元军大概有900人,另外,还俘虏了300人的战俘。

时间紧迫,很明显,张弘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一次只不过是他试探性的进攻,下一次一定比这一次更猛烈更残酷。

可是这时,宋军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了,毕竟天子的激励只是精神的寄托,而亲自把那么多鞑子送入海底的快感,却是无与伦比的。

而这时,张世杰突发奇想,决定趁此机会举行一个献俘仪式,此议一出,一下子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就连萧统也认为,这着实是一个妙手。

很快,萧统在陆秀夫和马凌的侍立下走到帝舟的船头,其他的舟楫列队两厢,张世杰特意调来数十艘小船,宋军士卒押着被俘的元军缓缓从帝舟前行过,同时仅有的一支戏班子也吹吹打打,只是,在陆秀夫的专门指示下,奏的却是秦王破阵乐。

碧海之上,鲜血染浪,天子巍然屹立于帝舟之首,乐队的鼓手奋力擂鼓,而其他乐手也都热血沸腾,在士卒们的凝望着,曲中多了分苍凉之味,却依旧浑然天成,磅礴之中不乏温润,大气之下不失高雅,于冲和平淡中见精妙,让萧统这后世之人听了,更是豪气干云。

而此时,张弘范和李恒的座舰并没有走远,,虽然方才和宋军一战没有占到便宜,却也没有吃大亏,主要是张李二人对宋军如今的精气神感到很是意外,因此决定效昔日周郎观曹军水阵之故事,近距离观察宋军。

先前的一阵喧闹,大概是在打扫战场,结果,突然间嘈杂的宋军静了下来,让一直心中疑惑的张李二人竖起了耳朵。

突然,宋军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让本已极度敏感的张李二人面面相觑。他们记得,在开战前,就是因为听到宋军突然爆发出欢呼,而决定提前发动攻势,没想到还是没有讨到便宜。

“大帅,宋人在喊什么?”李恒问的时候,心里却有些打鼓,其实凭他的耳朵,他是听清楚了的。

“驱逐鞑虏,光复华夏。”张弘范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恒一眼,淡淡说道。

久经沙场的李恒忍不住咽了咽唾沫,有些费力的说道:“大帅,如今张世杰这样煽动宋军,恐怕我们打起来会比较费事。”

张弘范苦笑一下,道:“你莫非忘了,我们还有几百兄弟被宋军俘虏了呢。”

“大帅,您说这次,宋军会用俘虏要求我们干什么?缓两天?”李恒这么问,是因为过去宋军抓住战俘(当然这也是极其偶然的情况,且数量很少),总是要求元军延迟进攻,而元军则一贯的一口答应,毕竟对于当时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来说,迟几天根本不是问题。

“不,不会,张世杰一定会杀光俘虏,毕竟你知道,宋军现在,靠得就是那股气,气没了,也就完了,而这时把那几百弟兄杀了,一来能震慑咱们剩下的人,二来能振奋己方的士气,这样的好买卖,换我也会去做的。”

“可是,张世杰杀俘也会让我们的士兵同仇敌忾啊。”李恒毕竟是西夏人,对于汉人的很多花花肠子还是领会的不够深入。

“不会,你忘了,赵昺毕竟是汉人的皇帝,而我们这些。。。”剩下的张弘范不方便再说,不过李恒已经明白了。

说到底,二人带来的军队,毕竟还是血统纯正的汉人,让他们攻城略地或许还好,可是让他们追杀汉人的皇帝,怎么说心里都不是那么顺溜,如果宋军再以杀汉奸的名义处死俘虏,恐怕对自己手下的,只会是警告和震慑,而不会有多少兔死狐悲之感。

“这该死的张世杰,居然想出如此阴险的诡计,汉人真不是好东西。”李恒刚刚骂完,却突然想起张弘范也是汉人出身,不由神色有些尴尬。

张弘范倒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轻轻说道:“不应该是张世杰,他虽然勇悍,但谋略却是一般,在京湖,在淮泗,他都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如果那时候他能想出这等妙计,恐怕我们还在襄阳折腾呢。”

“那难道是陆秀夫?”

“也不是,陆秀夫只是文臣,不懂军机,可是宋军里明明已经没有谋士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弘范陷入了思考。

突然,一股雄浑豪迈,包举宇内,声震百里,气壮山河的音乐传来,却让张弘范神色大变。

“大帅,这是。。什么曲子,怎么听得这般肃杀和威武。”李恒汉学修养毕竟不够。

“秦王破阵乐,当年李世民接受万胡来朝时奏的。”张弘范淡淡说完,神色严峻。

“秦王。。”李恒当然知道,李世民意味著什么,“这可是天子之乐啊,莫非。。”

“不错,这是天子之乐,一定是小皇帝,只能是他!”张弘范突然激动起来,“张世杰有几斤几两,你我都很熟悉,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优柔寡断,循规蹈矩,可是如今,宋军士气高涨,悍不畏死不说,居然能奏天子乐,居然能戮我军尸首,居然能想出杀俘的办法,如果我没猜错,现在宋军正在举行献俘仪式,哼,倒真是妙计呢!这小皇帝,嘿嘿,有意思的紧那。”

李恒听了,心中却是一凛,不由问道:“那如之奈何?”

第十五章 虐俘

 “怎么办?”张弘范冷哼一声,“决定胜负的,永远是实力,就算这小皇帝他能把这十几万散兵游勇扇呼的士气高涨,热血沸腾,他能改善装备吗?他能让士卒的战斗力飞速提升吗?他能让他的船不沉不着火吗?只要我们自己不乱,他依然没有任何机会!”

“大帅说的有理,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误,谁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李恒听了,神色也转忧为喜。

只是张弘范心中却依然不得安稳,虽然他冥思苦想,也没找出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是他心中,总有那么一丝阴影,总有那么一丝不祥的预感。

当威武雄壮的的秦王破阵乐戛然而止,最后一船战俘刚好从小皇帝的帝舟前经过。

“启奏陛下,鞑子俘虏,共420人,如何处置,请陛下定夺。”张世杰一个军参拜倒在地。

“先押上帝舟,等朕审问之后,全部斩四肢,剜腹心,用他们的血肉,祭奠我们战死的勇士。”萧统深吸了一口气,咬紧牙关说道。

“微臣遵命!”张世杰高声喝道。

全副武装的宋军把已经被缴械的元军分批押上帝舟,而这群先前还穷凶极恶的杀人魔,如今已经温顺的像绵羊一般,任由杀红了眼的宋军像拖死狗一样拖上了帝舟。

“都跪下!”领头的士卒晃了晃手中明晃晃的刀片,恶狠狠的说道。

结果没有任何反抗,先期押上来的三十名俘虏被排成一排,每个俘虏背后都有两名宋军拿刀架着脖子,以防他们逃跑。

看来,小皇帝还是准备问几句话,在张世杰的保护下,萧统缓缓走到一个战俘面前,只见他头发披散,满脸血污,身上也多处带伤,只是看面相,却还是个孩子!

萧统心中有些不忍,旋即咬牙问道:“朕是宋朝皇帝,如今来问你的话。”

“啊,”这俘虏很是激动,“小人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两名宋军按着他的脑袋,完成了跪拜之礼。

“你是汉人,还是鞑子。”萧统轻轻问道。

“皇上啊,小人是汉人啊皇上,小人爹娘都是汉人啊,皇上饶命啊。”俘虏很快就哭了起来,倒不是萧统常见的那种猥琐男“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小儿嗷嗷待哺”那种鬼哭狼嚎,而是真的哭的伤心,滚滚而下的眼泪冲散了脸上的黑渍,让这俘虏显得更加年幼。

“说,你多大了。”萧统问完,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毕竟自己明面上,可是只有八岁,而问起问题来却是如此老气横秋。

“回。。回陛下的话,小人十六岁了。”那俘虏虽然比小皇帝要大,却一直躲闪着萧统的目光。

“可曾读书?”

“读过。”俘虏小心的说道。

“哦?”萧统来了兴致,“读得都是些什么?”

“《论语》,《孟子》《诗》,《春秋》,还有。。。。”那俘虏答得倒是不含糊。

“哈!”萧统忍不住大笑一声,拍掌笑道:“不错啊,都是圣贤之书,你的学问还不差吗。”说到这,萧统面色突然一变,“可是,你既苦读圣贤书,难道你没学会忠孝仁义吗?你难道不知道鞑子是什么东西吗?你的双手沾满了汉人的鲜血,你的良心,难道被狗吃了吗?”萧统说着说着,已是声色俱厉。

“小人。。小人。。”那俘虏眼神里闪过些许愧疚,却让萧统心中隐隐作痛。

这毕竟还是个孩子啊,在那个时代,这么大的人还在上初中,还要背着书包,还要父母的溺爱,可是,如今这个,就已经是战场上的炮灰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杀了他!还要杀了这个实际年龄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孩子!

难道作为帝王的,都必须心狠手毒吗?萧统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可是,无论他从何种角度,从谁的立场,结论都是,必须的,毋庸置疑的!

深吸一口气,萧统淡淡说道:“背叛家国,是为不忠,杀尔同胞,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留着何用?张枢密!”

“臣在!”张世杰声音洪亮,让那俘虏忍不住一阵颤抖。

“照朕说的,砍去四肢,剜出他的心让朕看看,他的心是不是黑的!”说完这段,萧统忍不住偏过头去,怔怔看着碧波万顷的大海。

“微臣遵旨!”

“皇上,皇上饶命啊,皇上,啊~~~!”可是这声音再凄惨,也改变不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