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出厓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皇帝并没有发怒,不,这是暴风雨的前兆,装的越平静,后果就越严重,一定是这样的,群臣们继续揣测着。
刘子厚就是再没眼力见,见皇帝居然冲到自己面前,好歹也不敢再嚣张了,他低下头,小声道:“造过。”
“造过……唔,很好。”萧统点着头,“那你也自己设计过玩意吧。”
“回皇上的话,微臣确实自己鼓捣过,不过……呃,不多,微臣自己造的东西也不好用。”
萧统深吸一口气,突然喊道:“那你为什么敢说不认识这个?!”萧统突然一把抢过自己精心绘制的图纸,大吼道。
第八十七章 庙算(6)
正当群臣们期待着一场暴风雨时,小皇帝却又主动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你是真的看不懂啊。”
说罢,不等目瞪口呆的刘子厚回答,小皇帝却又喃喃道:“看来真的是画得太难看了,悔也,早知道就准备点工具了,徒手画还是不行……”
群臣当即绝倒,司徒不群等人也只好把已经伸出的脚缩了回来,看风向可是混官场最最基本的素质啊。
可是,那刘子厚却也似乎不愿意让事情这么过去,他咬咬下唇,道:“陛下……微臣……微臣想再看看……”
这话对于萧统来说就像普照在冰川上的阳光一般温暖和煦,又好比久旱而龟裂的大地迎来的春雨那般宝贵,如果是在激情如火的年代,萧统简直想搂着刘子厚一阵猛亲,如果是在保守呆板的时期,萧统也想为刘子厚著书立言。
从满脸激动的皇帝手中接过已经因皇帝激动乱捏而有些发皱的图纸,无视大臣们或诡异或不怀好意的眼光,刘子厚再次瞪大了小眼睛,开始竭力在图纸上“研读”着,而有些焦躁的萧统也一反常态,没有老实的回到座位上,而是在大政殿里走来走去,而这么一来,就算清流们有想法,也得暂时低头,保持沉默。
“啊,有了!”
萧统就像听见最美妙的仙音一般,马上窜了过去,一把拽住刘子厚的袖子,激动问道:“怎的?这下你明白了?”
萧统现在才暗恨,自己实在是太矮了,目前按照后世的度量衡,自己大概只有一米四五,虽然作为九岁孩子,这个个头在后世也不算矮,在当时更是在同龄人中属于超级高大,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皇帝乃是天潢贵胄,才能长得这般壮实呢。后世威风赫赫的张世杰,碧血丹心的陆秀夫,在萧统目测,也就168-170左右呢。
顺便提下,萧统这次在台湾募兵,才=本来还是准备按照惯例,就是以身高为重要标准录用,可是以前施行了几百年的标准,也就是五尺八寸,按照后世的标准也就是一米七,却发现按照这个尺码的话,别说十二万,怕是一半都凑不齐,没法子,只好降低标准到五尺三寸,这才将将达标。话说当张世杰把最后数字报上来时萧统还老大不高兴,本来秦汉时华夏民族身高还是很不错的,五胡乱华后平均身高就显著下降,如今自己招的还主要是两广兵和福建兵,本就很少有个高的,想到这里,萧统不禁怀念起过去自己一米八的个体,啧啧,那叫一个玉树临风啊,为了在这个时代继续长高,萧统还勒令马凌多给自己弄骨头汤喝,呃,张芷嫣也给点吧,不然到时候天子一米八,国母一米四,岂不有碍观瞻?那张芷嫣目前可是一米二都不到……
回头继续,那刘子厚却犹豫了许久,直到萧统即将发飙,才小心问道:“陛下,此物可是……是突火枪?”萧统图上画得,却是萧统昨晚废了大力气才弄出的火枪小样,其中前端乃是铁管而非竹管,药室被萧统画成了纺锤形,而引线则被萧统拉了出来。此外,萧统还特意用后世的标注法精确注明了尺寸,只是……那刘子厚能不能看懂呢?
虽不中,也不远也,萧统自然大力鼓励,道:“不错不错,此物正是朕改良的突火枪,唔,根据爆炸当量和弹道设计,打个百十丈问题不大。”呵,这东西萧统昨晚可根据爆炸力学和弹道原理计算了好久呢,那偏微分方程是大大的不好解啊,萧统开始后悔当年没好好学fortran了,要是能编个程计算该多好?
可是,萧统得意的说完,才发现满朝文武几乎都像看白痴一样看自己,仔细一想,才发现,如今只有黑火药,根本没有以*为主料的黄色炸药,就凭这东西,甭说百十丈了,能打十几丈都玄乎。况且具体的技术臣子们虽然不知,可是对于火器能打多远好歹还是有数的。
虽然刘子厚不知道皇帝突然说的一大堆名词是什么意思,可是身为技术人员,他还是老实说道:“陛下,若是突火枪的话,陛下全部用铁管铁药室,则士卒如何拿持?且铁管烧红后,如之奈何?”
“这……”萧统有些赧然,支吾道:“那原本突火枪该是前段粗竹管;中段火药室,外壁上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刘子厚,你也知道,这玩意只能打石块弹丸,充其量只能吓唬人,朕改良的这突火枪可是打钢珠的,杀伤力那是相当的强。”
确实,那个年代突火枪虽然技术早就成熟,可是由于其瓶颈,也就是射击诸元的问题,造成这种原始的火枪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慑作用,首先,由于火药的原料配比问题,其推力相当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为射击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运用后世的“三点一线”式瞄准方式,再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射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者,射击的时候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竹子哪里撑的住那样的爆炸
萧统曾经听闻,在京湖的一次血战中,宋朝唯一的一只火器部队,装备了几百只火枪的火器队,却被一只几十人的蒙古骑兵给全屠了,而元军只是受伤了几个,一个没死……究其原因,那一个二十人的火枪队,一次射击能有5个人成功的开火就已经是万幸了,这射出的五发子弹,有两颗能在到达敌人的面前之前不掉下来就又是一种万幸了,而到了敌人的面前可能又会有一颗子弹从敌人的身旁飞过,而最后的子弹,结果因为敌人的甲胄坚固……总而言之,威慑,威慑力量而已……而萧统的目的,就是一定要让热兵器彻底取代落后的冷兵器,为此不惜赤膊上阵……
这一次,刘子厚却不再给皇帝面子,径自说道:“陛下,此法断然不可行,且不说目前的铁造不出陛下画得这种枪,其造价之昂贵朝廷承受不起,就算造出来了,也没有用。”
第八十八章 庙算(7)
“怎么造不出来?刘子厚你给朕说个明白。”萧统有些不高兴了,火器取代冷兵器乃是大势所趋,这些人怎可这么顽固,这不是企图阻挡历史的车轮么?
刘子厚却一点不慌,他仔细的再看下萧统画出的图纸,然后道:“陛下所画的突火枪,单是前管长约三尺,径约两寸,这样的铁管,就造不了,因为就算造出来,也会很脆,徒手就可以掰断。”
萧统听了那个气啊,他死死盯住刘子厚的眼睛,试图从他眼中找出些什么,却发现刘子厚眼中一片澄澈,十分坦然。
仔细想想才想起来,宋朝时的冶铁炼钢技术,虽然一直投入了大笔银钱,企图进行武器革命,可是就是到了临安陷落,宋朝也一直没能在冶炼技术上有什么突破。
萧统虽然学的不是冶炼铸造却也知道,宋朝时也有了“灌钢”技术,也就是将熟铁条屈曲地盘绕著,把生铁块嵌在盘绕著的熟铁条之间,用泥把炉密封起来烧炼,待炼成後再加锻打,将它们锻炼在一起,称为“团钢”,也叫“灌钢”。这其实是假钢,靠的是生铁的硬度,再炼二三次,生铁就炼熟了,就成了软铁了。
这些玩意,虽然也是色泽鲜亮,试硬时表现都很出现,可归根到底,假钢还是假钢,强度韧度挠度,根本达不到要求,做出的铠甲武器看起来精良异常,用起来效果却是很差。
至于“真钢”,宋朝自然也炼的出来,。铁中的钢,就像面中的筋,软面不断淘洗,面筋才显现出来。炼钢是一样的道理,宋朝大冶就有锻钢技术,材料用精铁,锻炼百多次,每锻炼一次後,称重都会轻一些,直到锻炼到重量不再减了,就是纯钢了,再怎麼炼重量也不会减了。钢是铁中精纯的部份,颜色乾净明朗,打磨光後,显青黑色,和一般的铁很不同。这样百炼成钢,自然是制造铠甲武器的上好材料,只是那时候的小高炉炼钢,效率低成本高,这么点子精钢比黄金还贵,因此也就失去了普及意义。
可是,目前台湾虽然有铁矿,却是黄铁矿,自然远远不比大冶成都等地那么好的原材料,可是不论萧统是想搞冷兵器还是火器,没有先进发达的冶炼术,一切都是空谈。
“那缘何不建高炉,掺木炭,半通气,精粹之,以求精钢?”萧统还是不死心,他知道那时候冶铁炼钢大都用湿法,如今他把后世的法子拿出来,就不信不行。
这下子刘子厚愣住了,这对他来说是个新的课题,毕竟这么多年来炼铁都是小土炉,而皇帝说要建高炉,这个……
想想,刘子厚道:“皇上之法……臣闻所未闻,不敢妄言,臣下朝后,必依陛下之言试之,或有可取,然就算铁管可行,目前之火药,似不足以使弹丸行远,而此火枪……”
“那我们就换火药!”萧统有些不耐的说道,在他看来,想要在这个时代,造出硝化甘油来,也不是不可能嘛。
“刘子厚,你把黄铁矿煅烧,把残留废渣和小苏打放在一起,得到的黏稠糊,这东西叫甘油,然后再找到草木灰,这玩意该多的很吧,对了,黄铁矿煅烧后的东西全部放水里,然后搅拌,沉淀,把上面的水弄出来,再蒸干,要得就是淡黄粉末,然后……你做出大的陶罐,把这粉末放在瓶子里煅烧,最后得到的酸味水,再放入硝石,然后……”萧统顿了一下,得意的看了都竖起耳朵的群臣们一眼,再把前面的甘油和后面这酸水放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炸药!”
好容易把脑子里这点货倒出来,萧统正准备接受群臣们的颂扬,没想到,刘子厚犹豫了一下,却说道:“陛下,此法不可行。”
萧统差点背过气去,为什么说啥你都说不行?
刘子厚却不管皇帝脸色不好,接着说道:“陛下所说之法,微臣虽然未曾行之,然微臣却也知道,那黄铁矿煅烧之气,遇口鼻则立即溃烂,不能见水见光,无药可解,若如此,那匠人如何为之?至于那硝石,若是锻造,怕是会爆炸吧,陛下说的甘油,微臣昔日炼丹时也曾偶然得到过,不过似乎能融油脂,有香气,用来洗手倒是不错,制药的话,怕是不好办呢。”
萧统听了,简直哭笑不得,没想到这刘子厚倒还知道甘油能做肥皂用,那行,干脆咱就做肥皂,到时候卖给鞑子的王公大臣和各地富商,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不过他说的倒也有理,萧统只是记得古法做*的化学原理,具体工艺确实不知,看来想在这个年代做出*这样的猛料来,确实有些超前。萧统也不是浑人,很多问题都是一点就透,这时候密封炉什么的根本做不出来,光是硝酸蒸汽就足以让工人们完蛋。
不过,虽然现在做出炸药来不太现实,可是不管怎样,用现有技术打造出强大的火器,还是有可能的,至少做出佛郎机这样的玩意来,问题不大吧,只要有了射速和射程有保障的火器,无疑宋军就可以脱胎换骨。想想,如果宋军有了一支数万人的火枪队,那就足以横扫大陆,如果有了一支一百艘舷侧战列舰,就足以在这个时候提前启动大航海时代,从土黄色的大陆文明走向蔚蓝色的海洋文明,彻底的改变历史的走向。
而这一切,冶炼技术是关键!
第八十九章 火绳枪
不管怎么说,萧统的铁火枪计划,还是被群臣们直接否决,至于萧统凭着印象画出来的珍妮机,涡轮机什么的,刘子厚自然肯定是看不懂的,不过萧统却也不再生气,只是让他回去好好研究。
不过,萧统本是随意涂抹的火绳枪,却引起了刘子厚的莫大兴趣。
几代人一直做军械的刘子厚当然晓得,管型火器因为竹管和开放药室的缘故,在威力上一直不能满足需要,原本很有前途的火器如今却成了鸡肋一般,统军的将军们一直都不爱用,因为拿着火枪看起来虽然威风凛凛,可是骑兵一个冲锋,这种射速慢,精度差,还不能持久使用的突火枪根本挡不住,充其量制造点响声,便会被剽悍的骑兵砍瓜切菜一般屠杀的干干净净。
可是,自己是做火器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火器梦,刘子厚的父亲刘俊,是襄阳军械司的监造,曾有幸见过名将孟珙,虽然孟珙步军马军均是天下第一,可是孟珙却曾经对刘俊说过,”能客铁骑锐卒者,唯火器也“,这让刘俊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宋朝火器制造事业中。只是,襄阳乃是国之重镇,一直就没有从硝烟和战火中获得过半点喘息,而刘俊终其一生,虽然对铁火炮和震天雷做出了若干改进,却终究没有造出能够单兵作战,灵巧耐用,火力强大的火器来,终于在吕文焕献城前夕郁郁而终。
不必说,刘子厚乃是刘俊五十许才得到的幼子,被刘俊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而刘子厚乃是匠籍,当然也别无选择,自然是子承父业,他也是一心扑在事业上,就是追随小朝廷到了台湾,也没有放弃火器的研究。
如今看了萧统绘的这张图,刘子厚仿佛感觉到心中一直被遮住的那点光华瞬间大盛,好比龟裂的土地得到了甘霖一般,他有些颤抖的指着上面的图案,道:“陛……陛下,这是……这前面用的是铜管?”
“是啊,这前管甚细,若是用粗铁则易红,竹管根本会炸,因此用铜。”萧统这一段纯属胡诌,其实他只是因为恰好记得火绳枪的构造罢了,哪里懂得其中道理。
没想到刘子厚却激动的连连点头,“皇上就是圣明,二十年那,小人二十年都没有想通此节啊。”
见老刘如此激动,原本有些心灰的萧统又走了过去,刘子厚自然知趣的弯下腰来,让小皇帝能够得着,萧统指着图纸,讲解道:“你看,这里有铜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对了,火绳就是麻绳浸了醋,然后燃烧,就像点炮仗一样,进而……就可以把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刘子厚简直说话都不顺流了,而随着小皇帝说着,群臣们也渐渐围了上来,毕竟在他们印象里,火器也就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东西,可是听皇帝这么一说,似乎还有些实战价值呢。
“敢问皇上,这火枪能打多远?射速几何?”说话的是目前镇守台南的范武雄,昔日驰援襄阳时,他也是见过李庭芝手上的火器的,那时可没给他好印象,所谓火枪,也只能打个几丈,打着了还未必能死人,有什么用处?
“呃,刘子厚,这类枪管,木柄,药室啥的,技术上可行否?”萧统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看看可不可行,免得再闹笑话。
正激动中的老刘自然连连点头,道:“陛下,微臣一准给陛下做出来这枪,一定没有问题。”
萧统松了口气,道:“范将军,列位,朕设计的这火绳枪,打个三五十丈,问题总是不大。”
“那射速呢?”范武雄抢在臣子们发出惊呼前,赶紧问道,他可是知道在作战中,三五十丈的距离是什么概念。
萧统心中估算了下,便道:“一刻钟打个二十发,问题总是不大。”
见范武雄还没有说话,萧统有些不悦的说道:“虽然朕晓得这速度也是很慢,可是可以层叠式布阵麽,前排士卒卧射,中间蹲射,最后一排站射,射击的同时其他人可以装药嘛,这样不是可以一直开火么,朕想应付一般的步兵问题该是不大吧。”
岂止是不大,这是相当的猛的东西啊,范武雄果然精明,马上道:“陛下,微臣奏请,令军械司立即大量生产此火绳枪,并装备军中,呃,为稳妥起见,可以先在部分士卒那里试验,然后推广。”
萧统还没来得及说话,钱能熙马上也站出来说:“微臣附议。”
接着,呼啦啦又是一大片人站了出来,均要求立即生产。那刘子厚简直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萧统只是微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你们还真是精啊,萧统嘴角一弯,微微点头。
。。。。。。。。。。。。。。。。。。。。。。。。。。。。。。。。。。。。。。。。。。。。。。。。。。。。。。。。。。。。。。。
说明下,昨天欠了大家一章,呃,主要是俺这里先是有了环路,然后排除了,又是arp攻击,似乎有人跟俺较劲呢,实在上不了网,抱歉啊,这个我一定会补上。
其次呢,最近生活规律有些变化,可能中午那章有时候会变成晚七点前后,大家多多支持啊。
第九十章 部署生产
不就是见火绳枪大规模生产后的分配问题么?萧统心中透亮,上一次新军招募,为了兵员的分配,张系和范,钱等人就较了一次劲,只是那时候刚刚迁台,群臣们还多是惊弓之鸟,且元军时时有渡海之危,加上柳风及时提出让双方各退一步的妥协之策,因此也就算过去了。
这一次,既然小皇帝把火器的前景描绘的这般美妙,既然摆明了要大量生产,那么将军们自然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此乃人之常情,萧统自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心里愤迴,他在意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保障自己的权力和安全。
虽然目前张世杰和陆秀夫,文武两个系统对自己的效忠都是不可置疑的,可是,谁知道以后呢?
“咳咳“,萧统咳嗽两声,群臣马上安静下来,静静等着皇帝的态度,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诸位勿急,这火绳枪乃是朕所设计,朕比你们还要期盼着,可是,这火器毕竟不如刀枪灵活,面对骑兵时那战术更是很是复杂,而使用火器,目前对于我军来说,简直是空白,因此大量的训练,自然是不可少的,此外,列位难道忘了另一个重要问题么?”
群臣马上竖起了耳朵,皇帝说重要,那可真是重要啊,有时候只字片语没抓住,你就后悔去吧。
“这火绳枪,固然精巧好用,朕料想必能派上用场,可是……”萧统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才道:“大家知道,如今时局艰难,岁入不丰,而这火绳枪却造价甚高,怕是多有困难啊。”
“陛下,国库缺钱可以可以发行交子嘛。”钱能熙接嘴倒是很快,明显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萧统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丫上次募兵时也没占到太大便宜,新招的二十万人,他的总兵力等于说只增加了一万四千多人,这也就罢了,可是枢密院和兵部以及三衙,都被亲张世杰的势力掌握着,虽然皇帝三令五申在募兵和分配上不得有小动作,可是人家“失误”一下,你能防得过来么?
如今见有火器这营生,将军们本能的就像把它攥在手里,尤其是相对弱势的范,钱二人,更是迫切,不过,让萧统有些意外的,却是钱能熙的那句话。
“没钱就发行交子“,萧统不由暗骂,谁在说古人笨我就跟谁急,这群人这么快就明白了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来掠夺财富的道理,是不是过几天你们就主动提出要建中央银行发行股票啥的?而如果连钱能熙这样的武将都明白了交子的奥秘,怕是能看透的高人就不少了。这可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话说回来,这玩意其实也没啥奥妙,只是因为想不到,一旦点破,还真不值几个钱,可是,恰恰如爱迪生所说,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远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重要,萧统之所以能避免了赵昺跳海的命运,也就是因为自己能多想那么一点点。
“交子不能滥发,此事休要再提,没有朕的手诏和玉玺,决不许发现交子和可以兑换金银铜的纸币。”萧统冷冷说道,毕竟货币发行这东西,必须得劳劳攥在自己手里,不能假手他人。
“是。”群臣见皇帝发怒,只得称是,不过,倒不是群臣现在还像在船上时那么安份,而是他们似乎还没有人意识到其中的玄机,因此也就没人站出来“慷慨力争”。不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小小的“犯颜直谏”算什么?
萧统见钱能熙脸色发灰,知道该给个甜枣了,毕竟钱能熙也是一方军头,不能打压太过,因此道:“若甫,其实你,还有你们其他人的心思,朕都是知道的,朕知道你们急于恢复,讨伐鞑子,可是事缓则圆,那交子之事,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确实不能草率,你要体会朕的苦心。”
皇帝亲口抚慰,钱能熙自然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连表忠贞,至于其中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看见刘子厚还出神的看着自己涂抹乱画的图纸发愣,萧统也得算算账,以便心中有数,因问道:“刘子厚,你看朕设计的火绳枪,造一个需费钱几何?”
“啊,陛下……”刘子厚终于从图纸里回过神来,到底是专家啊,刘子厚掰着指头算了一会,就道:“精算的话,微臣暂时没有谱,不过根据陛下画的尺寸,铜管,药室,火药,引线,木柄,呃,三百五十贯乃是最少。”
“什么?”
“这么贵!”
“陛下,岁入困难,陛下三思,请暂缓此议。”
很快,听见这有些离谱的造价,马上就有人以“靡费太多”为理由,要求暂缓,不过,萧统却直接说道:“火绳枪是一定要造的,朕意已决!”
皇帝表态,加上武将们还是很期待的,因此虽有异议,也还是通过了。
“刘子厚,若是朕让你流水线作业,可否把造价压下几许?”萧统马上问道。
“呃,微臣愚鲁,敢问陛下何为流水线作业?”刘子厚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问道。
萧统暗骂自己一声,接着说道:“你们平素造枪,可是一个人完成材料加工,制造各个部件,然后组装?”
“陛下英明,正是此理。”
“那以后,朕让你们各个部件分别专人制作,唔,譬如陆相造前管,刘子厚你造药室,若甫你造木柄,等等,然后柳风你在那儿,你负责组装,你看,你们都战成一条线,陆相做好的前管就传到刘子厚你那去,然后依次类推,这样,每个人只造一样东西,大小尺寸上就好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啊。”萧统指着战成一排的群臣,顺便就拿他们现身说法了。
刘子厚嘴里嘟囔着,看起来又在算,少顷,他惊喜道:“陛下英明,若如此,单是节省的人工,就能压到三百贯左右。”
“既如此,朕意已决,由高雄令兼军械司郎中杨肇为总监造,刘子厚为督造,办理生产火绳枪一事,军械司,户部,工部三部并御史台,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说完,在群臣们应诺声中,萧统心中还在嘀咕:妈妈的,三百贯可是能在台南小老百姓半年的饭钱呢,这下子老子又得穷了,看来得关照马南宝赶紧挖矿了。
第九十一章 开科取士(1)
直到把事情都安排完,萧统才想起来,似乎现在为止,连一个火绳枪的样品都还没做出来呢,可以说大规模生产这事情八字还没见撇呢,可是,这对于那些军头们来说,那可是真正看得见的利益啊,反正宋朝的武将并不真正负责军饷和武器的开销,因此都异常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萧统却直接了当的把火绳枪的实验和首期装备给了属于自己的宁远军和忠勇军,好东西当然得自己留着,没什么好商量的。
范钱二人当然不愿就此干休,而张世英摆明了也想要,萧统则打起了太极,嘴上自然应承,反正东西目前还没造出来,等出货了,再分配也不迟。
至于刘子厚,萧统知道他目前已经成了焦点人物,今后怕是要面对方方面面的拉拢和诱惑,因此已经决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和他单独谈谈,眼下,还是让他下去,根据现有图纸和技术,先尝试下能造出些什么来,然后再考虑大生产,为此,萧统还专门给了刘子厚专折奏事之权。
而这事情说完,已经将近正午,萧统说实在的也乏了,虽然他的心智依然是成年人的,可是毕竟身子还是不到十岁的娃,那肌体的疲劳是没法子的事情,而见小皇帝已经开始打哈欠,自然大臣们也知道,小皇帝已经累了,不爽了。
可是,这时候,还是有人要站出来,因为,这说的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礼部侍郎江中原出班道:“启奏陛下,如今朝廷驻烨台湾,遥控东南,正是百废待兴之举,当此急迫之时,正需聚天下英才为陛下所有,今台湾岛上已有百万之众,读书人不下一万,正是陛下开科取士之时,一则显我朝蒸蒸日上之气势,二则彰陛下广纳英才之诚心,三则振百姓耕读为业之仏诚,四则明陛下文武兼济之德行,微臣恳请陛下,于今年开科举,纳英才,以为国家社稷纳英才。”
科举?萧统身为后世之人,对这名字实在太熟悉了,在某些集团的恶意丑化下,封建时代的一切弊端,黑暗,腐朽全被泼到了科举身上,什么禁锢思想了,什么刻板陈规了,什么选上的全是只会死读书的笨蛋了,还恶毒的编造出很多讽刺科举的故事来,可是,到头来,那些鼓吹要为人民服务,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家伙们,搞得却是比科举更加落后更加黑暗更加腐朽更加无耻的家天下!人怎可以无耻卑劣到这个地步?
萧统一直认为,废除科举弊大于利,这就好比因为洗澡水脏,却把澡盆里的婴儿倒掉。从文官选拔制度和体系来说,基本没有比科举更公正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了,而宋朝的科举,由于不考八股,因此更加的开明与多元,可以说,能通过宋朝的科举而且不是作弊的人,一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能力和学识上能够达标的,至于其操守和品行,那另当别论,但是,有了“弥封”之法,至少在理论上,能够确保其公正性,能够让没有背景没有家世的草根精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枢,从而不断的壮大统治阶层的基础,“引入活水”的道理,连千年前的封建统治者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那些伟大光明正确的家伙们,却居然“还是自己家的孩子放心”,不知道是因为基因劣等而不明白呢,还是藐视群众力量而不在乎呢?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至于其他,如「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在进士科之外,也就是明经科人数不少。
不过,宋朝的考试科目,却变了再变,其中当然王荆公起的作用不小,而导致北宋灭亡的党争,自然绝对不会放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