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出厓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相,朝廷全部的金银还有多少?”萧统决定先搞清楚自己还有多少家底。
“回陛下的话,约有金十万两,银一百五十万两。”陆秀夫犹豫了一下说道,毕竟张家兄弟听到说起金银来那灼灼的目光,让陆秀夫有些不自在。
“这么多。”萧统刚刚惊呼出声,便意识到,这其实是小钱,想想光靖康年间,女真人从汴京掳走的财富,怕就是这的千百倍呢。
萧统笑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朕方才失态了。”旋即脸色一肃,道:“这点钱,说少却也很少,如今台湾最大的问题是物产虽丰,却少必需之品,很多东西需要去大陆和南洋去买,甚至走私!我们总不能拿金子银子去买大米买刀枪吧,那也太亏了。”
“陛下所言极是,末将手下此去占城,补充了下军械,就比寻常多了两成花销,无奈我们没有铜钱,用白银交易,因此……”张世英也是满脸的苦相,看起来被那些奸商宰的很是肉疼。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白白让这点家底在流失了,这些金银是保命钱,谁也不能用!”萧统斩钉截铁说道,却也让张世豪微微有些失望的叹口气。
“那,平日朝廷和军中的花销怎么办?”张世英问道。
萧统看了看一直沉思的张世杰,道:“法子朕已经说了,就是重新发行交子,只不过,这一次朕要让交子彻底取代铜钱!”
“什么?”
“这怎可能?”
众人一阵惊诧,却见萧统一脸自信,笑吟吟说道:“朕决定,将交子和金银挂钩,让每张交子都有实际的价值。”
萧统没有说的是,这个法子,在他那个年代,叫贵金属本位制。
第二十四章 疟疾——飞章告变
“以后的交子,面值分别为一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铜钱,,都盖上朝廷户部和门下省的印信,至于和银子等值的交子,一律盖上朕的玉玺,至于黄金,一律不许民间私藏,必须限期交给有司,违令者,杀无赦!”萧统眉飞色舞的说着,而众人却一脸的诧异,甚至震惊。
“这样一来,所有的交子,都和实体的金银挂钩,而且有朝廷的信用担保,朕就不信,这交子还取代不了铜钱?”
小皇帝说的兴高采烈,而四位重臣却是面面相觑,毕竟皇帝的这个想法,简直是闻所未闻,以前的交子也就是一张纸而已,可如今,却要主动给纸赋予价值,还要用朝廷的信誉来背书,这对于那些古板的臣子们来说,简直闻所未闻!
好一会,陆秀夫才犹豫说道:“陛下,此事甚大,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陆相所言甚是,请陛下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张世英和张世豪也同声说道。
见张世杰一直没有说话,萧统不由问道:“张枢密怎么看?”
见小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而自己的两个弟弟也一脸期盼的等着自己的话,张世杰犹豫了。
不得不说,从字面上看,皇帝的想法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如果操作得当,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当然的经济危机,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百姓们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其设想不可谓不巧妙,其构思不可谓不独特。
可正是因为它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也就有着巨大的风险,从根本上改变市面上百姓手中的钱,这可以说,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作为当今朝廷的重臣,张世杰实在不能也不敢轻率做出决定。
“张枢密,你怎么看。”萧统再次催促道,不管怎么样,张世杰这一次必须表态了。
在这一刻,张世杰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重担,不是千斤而是万斤!张世杰当然不知道,他的这句话,某种程度,甚至会改变历史的走向。
时间几乎凝滞了,君臣五人的呼吸声,竟然是那么的粗重,就像喘息一般。
只可惜,君臣众人还在这里争论犹豫,而萧统不知道的是,一场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的灾难,正缓缓向台湾逼近。
从朝廷下令,允许士卒们自由圈地开始,逃到台湾而一直惊魂未定的士卒们就恢复了精神,不消说,那些平地的容易开垦,周边有溪流灌溉的好田沃土,自然被迅速瓜分一空,当然,最好的肯定会被将军们拿走,不过士卒们很多在家乡田产就不多,在这里能任意圈地,自然很是高兴。
就算没有平地的良田,能在山地丘陵圈地,也不错嘛,虽然收成可能是低了不少,可是这依然让很多完全是无产阶级的士卒们欢欣不已。
以前一般都是许诺战后分享胜利果实,如今八字还没见一撇呢,这地可是实打实分到手上了,怎能不让这些思维比较简单的士卒们欢欣鼓舞?
更人性的是,很多光棍好多年的士卒们,在皇帝的好政策下,居然娶到了老婆。天啊,给士卒们分土地,还给老婆,普天之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可是,带着湿热的泥土,夜里抱着的暖和的肉体,无不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真的。
实际到手的土地和女人,比起任何激动人心的口号都要动听,这么一来,可以说萧统是成功的再次在士卒们心中大大得了一分。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随着天气转暖,蚊虫开始肆虐,士卒们虽然皮厚,可是蚊虫叮咬带来的麻痒,总归让人心烦。
于是乎,抓,挠,抠这些法子都被用上,而对于士卒们来说,这些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军医们也只是点了点蒿草,随便的驱赶了下蚊虫罢了。
只是,谁也不知道,这小小的蚊子,居然也能带来如此大的祸害,甚至对于宋王朝来说,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
很快,开始有士卒感到时冷时热,可是军中的习惯,却是硬扛,于是,烈日下有人瑟瑟发抖,寒风中有人赤身裸体,军医按照伤寒开方,自然吃一副药病情重一分。
渐渐的,患上这样的怪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范围从嘉义和屏东开始东西对进,绵延的山峦,似乎也无法阻挡恶疾的传播。
当所谓的瘟疫开始死人时,就标志着失控,而失控,往往就意味着巨大的灾难。
很多朝代的覆亡,仅仅因为是一次瘟疫,然后瘟疫死人,土地荒芜,收不到赋税和粮食,于是有人逃荒造成瘟疫传播,有人在原地没有饭吃,于是活不下去了就开始造反,于是……人民就奋身而起……一个王朝就此轰然倒塌。
台湾的日头已经很毒,可是,已经有些龟裂的大地上,依然有不少快马奋力的朝行在台南奔去,与此同时,海上的信船,天上的信鸽,也都带着同样的消息。
十余县飞章告急!台湾危急!
。。。。。。。。。。。。。。。。。。。。。。。。。。。。。。。。。。。。。。。。。。。。。。。。。。。。。。。。。。。。。。。。。。。。。。。。。。。。。。。
第二十五章 瘟疫来临
几乎不分先后,无数告急文书抵达台南,而这一刻,皇帝和张世杰等人,还在密议之中。
虽然只是一瞬,可是张世杰想的,似乎比他这半辈子想的都多,他考虑了祖先顾虑了子孙,他掂量了忠诚也评估了背叛,他想到了江山更想到了家人……
罢了,为了芷嫣吧,张世杰深吸一口气,然后神色一肃,朗声道:“臣赞成陛下此举,改币值,行新政,臣以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萧统笑了,他方才也在赌,赌自己对张世杰的认知,更赌小美人张芷嫣和自己的约定!
他赌赢了。
军方实权人物表态,自然一切通过,张世英张世豪兄弟也就改口,而陆秀夫其实本质上不反对币制改革,只是老成持重,怕出乱子罢了,如今既然已经是大势所趋,他也犯不着因为这个和皇帝产生龃龉,他要做的,就是找人把这事情做好罢了。
大方针一定,就是具体操作了,这下子萧统终于有机会卖弄一下他的金融知识了,既然贵金属本位和纸币都能搞,那么债券呢?期权呢?期货呢?反正只要能圈钱,咱都搞!
来到这里时间也不短了,加上萧统对古汉语也有些研究,因此当萧统给这些人解释分期付款啦,出卖未来现金流预期啦这些,他们也能大概听到,至于金融衍生品,这些就太超前了。不过小皇帝这么一阵乱吹,却让臣子们都感到,这小皇帝果然高深莫测,说的话里很多词汇简直闻所未闻,看来那天子之躯就是和旁人不一样。
其他的,陆秀夫等人听得一知半解,也就没啥意见,可是萧统说到国债,那几人却齐齐摇头反对。
“朝廷向民间借钱,不成体统,不合祖制。”
“士农工商,商人位贱,怎可成为朝廷的债主,那岂不是乱了纲常?”
在这一点上,文臣武将们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反正不管小皇帝说的多么好听,那陆秀夫张世杰就是死也不让步,陆秀夫还威胁说如果皇帝一意孤行,他情愿归隐田园。
萧统虽然心中不悦,对于陆秀夫却也只能慰留,没办法,古代的臣子想要要挟皇帝,最好的办法就是辞职归隐,而皇帝为了表示宽厚和仁德,往往不得不挽留而且尊重臣子的意见,当然,也有比较狠辣的,最牛的就是嘉靖皇帝,对于杨慎这样的家伙,一顿臭揍,哪里管你那么多?少罗嗦!不爱当官就给老子滚回去。
不管怎么说,这陆秀夫还是得留下来,国债嘛,现在搞不了,就过段时间吧,反正这么好的圈钱办法,不用那就太可惜了,到时候找个由头哄骗这老陆就行。萧统那个时代,可绝不会以欠债,尤其是欠人民钱为耻。作为政府,不去向人民横征暴敛,不盘剥人民的政府,这也是政府?说出来都丢人!
好歹说了好久,又对一些萧统能想到了细节进行了仔细推敲,陆秀夫也提出了相应的人选,几人斟酌了一下,币值改革的事情终于落实,下次朝会就要公布施行,这次密议算是目的圆满达到。只是萧统还正准备趁此机会,把所有心中设想得军制改革,官制改革等想法一次和盘托出时,却听外面有人高呼:“台北告急!”
声音未落,马上又传来“嘉义告急!”
“南投告急!”
“云林告急!”
君臣还在发愣,可告急声居然此起彼伏,告急文书居然是同时来到,台湾岛上大小十余县,几乎全部飞章告变。
这也是萧统当时任命县令时给他们的特权,鉴于如今三省六部人员匮乏,主要事务都是陆秀夫处理,报萧统知道,因此就许县令们专门上奏,没想到规定一个月上交的正式述职报告还没来,告急文书就来了。
“保护陛下!”张世杰武将出身,很快就用身子挡在了萧统前面,而张世英张世豪也分列左右,毕竟非常时刻,还是谨慎好。
难道是鞑子渡海来犯?萧统只用了一秒钟就否决了这个想法,好几个县同时告急,绝不可能是敌情。
不是敌情,却能让刚刚上任的县令飞章告急,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瘟疫!
萧统所想,虽不中,也不远矣,等到那些几乎虚脱的信使被送下去休息时,走海路的信使几乎同时来到,很快,小皇帝案几前的告急文书,几乎已经如小山般堆积。
。。。。。。。。。。。。。。。。。。。。。。。。。。。。。。。。。。。。。。。。。。。。。。。。。。。。。。。。。
说明下:
1。便于读者,我特地设置了朝廷给台湾各地改名的情节,不然流求是台湾,琉球是冲绳,鸡笼是基隆,你们看着也别扭不是?不要以为我没看过《台湾通史》哦。
2。第二十二,二十三之间没有遗漏,和张芷嫣一段,准备倒序着写,这样紧凑一点。
3。满夷们就不要一封封发站内了,说我皇汉不至于,但是维护汉族我是不遗余力的,至于鼓吹某集团专制而反对民主的,您也别来了。
最后,大家多多支持吧,收藏是亟需的呀,推荐也是不能少的呀,此外,晚上还有更新,至于更几章,看大家热情啦。
第二十六章 瘟疫之灾(1)
“彰化爆发大规模瘟疫,微臣林知秋奏请朝廷速速调拨钱粮草药,前往赈济。”
“嘉义驻军广染寒热之症,随军郎中已发病身死。”
“台中寒热之疾肆虐,微臣孔明甫叩请陛下速派郎中并草药万担……”
萧统看着迅速堆积起来的告急文书,心中是五味繁杂。
是的,当时自己力排众议,带着小朝廷来到了宝岛台湾,原想借着这台湾的地利物产,获得几年喘息之机,然后反攻大陆,再造中华,没想到,自己刚刚站稳脚,没来人祸,倒是来了天灾!
不必想,这寒热重症,也就是疟疾了,在自己那个时代当然没什么大不了,有奎宁嘛,可是在这时代,别说远在南美的金鸡纳树皮,古代人对于这些疾病,几乎就是束手无策,稍微有本事点的官员也只能想出死人烧毁尸体,活人紧急隔离罢了。可是这疟疾可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区区隔离哪里有用?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台湾此时尚是蛮荒之地,树木丛生,蚊虫肆虐下必有疟疾呢?这可是户外运动的常识呀!
陆秀夫见皇帝面对这紧急情况,却一直满脸自责,不由道:“陛下,臣昔日巡抚长沙时,曾听闻这寒热重症,传染迅速,且几乎无药可治,一旦形成播散之势,恐怕……”
萧统当然明白他的担心,眼下张世杰兄弟早已迅速归防,去处理军中事情,封营放火了,情况可是说是十万火急。
一个小小的瘟疫,往往能让一个强大的帝国土崩瓦解,而如今台湾岛本就人口稀少,如果在来这么一场疟疾,根本不消强大的蒙古鞑子进军,一场瘟疫就足够让自己玩完。到时候,蒙古人的宣传机器肯定会说:看吧,我们有好生之德,本想放宋朝皇帝一条生路,可是他们赵家犯下罪孽太多,长生天都不放过他们。于是元朝就成为中原正朔,广大汉人也就认命了,于是两百年后,中原成了一片草场,一身恶臭的鞑子们赶着牲口们走遍天涯海角……
想到这一切的萧统,忍不住心头一阵抽紧,不,不行,他决不允许这一切发生!绝不!
“陆相,如今疫区急需大量物资,你先去召集群臣商议,顺便准备草药,动员郎中,一个时辰后,朕要开紧急朝会。”
“微臣遵旨!”时间就是生命,陆秀夫也一点不敢含糊。
“等一下,如今太医局,还有多少人在?”萧统突然想起,在古代太医可是一个很神秘的集体,他们医术通神,而且由于掌握皇族生死,常常能在关键时刻改变政局,却也常常因为政治斗争而成了替死鬼。
“回陛下,太医局尚有提局安炳辉并教授十余人,郎官百余皆在,算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了。”
“急招安炳辉来见朕,要快!”萧统果断说道。
”是!“
安炳辉和萧统想象中的形象几乎完全一致,一脸白胡子,皱纹很深,白眉毛吊着,一身青袍,倒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只是那双眼睛,却如同所有老年人那样,几乎没有焦点,显得很是浑浊,整个看起来,也就像一个还算精神的老人罢了。
看他颤颤巍巍的样子,萧统一问,原来这老头已经七十有五了,忙免了他的跪拜礼,免得这老头子一跪下去就起不来了,毕竟尊老爱幼,已经成了萧统的习惯了。可是这却让那安炳辉受宠若惊,连称死罪,直到萧统发怒,才勉强答应站着,却死也不答应坐下。
萧统无奈回到座位上,轻轻拿起茶盏,送到嘴边却又放下,忧心忡忡道:“安太医,长话短说吧,如今情况危急,敢问安太医对于那寒热之症,怎么看。”
安炳辉恭敬的答道:“回陛下,那寒热之疾,乃是外感暑温疟邪所致,分为正疟、瘴疟、久疟三种,而……”
老头子大概难得有机会见到皇帝,自然当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一把,没想到如今正五内俱焚的萧统哪里有心思听他胡吹,加上与生俱来对官僚主义的憎恨,只是微微冷冷一哼,就吓得老头子居然哆嗦起来。
“安炳辉!”萧统这次霍然站起,对他也没有了尊称,而是直呼其名,走到安炳辉面前,还没说话,老头子动作居然敏捷的如兔子一般,“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瑟缩不已。
“如今台湾岛上,寒热之疾已经成燎原之势,朕招你来,是要你速速拿出诊治良法,预防之策,不是听你现场辩症卖弄,更不是听你背药典,明白吗!”萧统眼睛一瞪,死死盯着安炳辉,小皇帝发威,对付一郎中还是好使的。
“明……明白……”安炳辉看起来是真的怕了,说起话来也哆嗦着。萧统看了,心中升起一丝厌恶,虽然皇帝都希望自己高高在上,权威不容置疑,可是真正碰上见到皇帝就发抖的人,却也厌烦的很。
看见安炳辉一脸的畏惧,一点都没有那种医者该有的傲气和风骨,很是失望萧统无谓的转过身去,正想拿点什么,却不知为何,一个莫名的感觉,或者说是冲动让他不由自主的突然回头,恰恰发现站在那的安炳辉原本很是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精光!而那一脸惶恐惊惧的表情,哪里还有一点?
第二十七章 瘟疫之灾(2)
今日第一更,大家多多支持,晚上继续。ps,某人一直说台湾历史如何如何,该解释的我解释了,还觉得有错,你说出一二三,别阴阳怪气的。
。。。。。。。。。。。。。。。。。。。。。。。。。。。。。。。。。。。。。。。。。。。。。。。。。。。。。。。。。。。。。。。。。。。。。。。
“安炳辉。”萧统正式的转过身来,脸上的微笑一片和煦,哪里还有方才一点点的不悦之色?“安先生果然是高人啊,连朕都差点瞒了过去,只是安先生在这岛上黎民危难之际,依然还要韬晦吗?”萧统口称先生,意思自然不言而明了。
安炳辉听了,身子一震,他疑惑的看了小皇帝一眼,旋即跪下,再次恭敬行礼,道:“老朽安炳辉,给陛下叩头了谢罪了。”说罢,便行君臣之礼,而这次心中有数的萧统,只是微笑站着,却并不阻拦。
果然,等安炳辉站起来时,死灰的脸色已经红润,浑浊的眼神已经清澈,就是瘦弱的身体站在那里,也看得甚是精神。
无疑,安炳辉一直藏着锋芒,萧统却对这类人一向都甚是感兴趣,中国古人的人都讲究含蓄,有十分则只露七分都算狂狷,而安炳辉这样的,干脆就彻底把自己伪装起来,以求自保。
“回陛下,恕老朽无礼了,先前宫闱之中,变故甚多,彼方完他登场,老朽虽然学得一身岐黄之术,可以换碗饭吃,却也不愿卷入宫闱之争,然年轻时气盛,已然名声在外,无奈之下只得装作身体不济老眼昏花,聊以自保罢了。”
安炳辉说的凄楚,萧统听了也不是滋味,虽然小朝廷目前风雨飘摇,可是宫闱内部的黑暗,是不言而喻的,乱伦,下药,谋逆,打胎,种种人世间的丑恶,哪一项不能在宫廷里见到?而这些或铺垫或执行或善后的工作,却往往由这些宫廷的服务人员,如太医,如宫女宦官他们承担,事情成了要杀人灭口,事情败了要当替罪羔羊,不论怎样,他们也讨不了好。
“可是,既然你已韬晦了这么多年,缘何今日又露出了呢?须知若不是偶然朕回眸一看,兴许你就这么过关了,那样朕最多当你无能,却也不会为难于你。”萧统淡淡说道。
“陛下明鉴,微臣所擅,除针石之术外,还有卜算之术,微臣行前,曾为自己算了一卦,卦象显示,‘转折之机,在此一刻,顺应与否,全在人心’,因此,微臣就赌了一赌,所赖上天眷顾,吾皇圣明,没有让微臣赌错。”
这意思也就是方才安炳辉是故意露出破绽,让皇帝注意了,不过萧统却也没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采取一些必要的非常规手段,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再平常不过了,甚至很多人不顾正道,专走偏门,却也取得了莫大的成就呢。
而且听闻安炳辉擅长占卜,萧统也来了兴趣,道:“周易八卦之说,果然玄妙,既如此,安先生何不为朕算上一卦?”在萧统那个时代,古人智慧的结晶,却总是被当成封建迷信,古人千百年总结出的经验,文化,典籍,居然比不上几个精神错乱的犹太人和日耳曼人弄出来的谬论,并且统治中国至今。
“回陛下,占卜之术乃是人道,陛下乃是上天之子,居于天地之间,超脱五行之外,微臣愚鲁,无力算之。”安炳辉倒很是滑头,深知算命这东西对于皇帝来说,还是小心点好,万一惹毛了他,后果就不是自己能承担的起呢。
萧统有些失望,毕竟在他那个时代,摆摊算命的倒真是骗子,而真正懂行的却也神龙见首不见尾,凡人根本碰不上。不过现在,瘟疫要紧,安炳辉既然已经归心,还是得先把正事搞定。
“安先生,不论如果,朝廷还是得先处理好瘟疫,你看呆会朕要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此次瘟疫的措施,不知安先生可有高见教朕?”
“微臣惶恐。”安炳辉听见“教”字,当然要表示一下,接着,安炳辉说道:“回陛下,这寒热之症,乃是蚊虫叮咬所致,关于此疾,恕微臣驽钝,日前尚无上好草药能确保治且愈之,而且染上此疾者,全看病人自己,有些人但饮热水发汗,即可痊愈,有些人纵使是有大罗金仙,也难免一死!”
萧统听了心中默然,他来自那个时代,当然知道安炳辉说的全是事情,在没有奎宁这特效药的前提下,疟疾和绝症无疑,安炳辉能达到这个境界,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是,台湾岛上,有宋朝最后的十几万精英,有光复华夏的火种,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后的希望,萧统能让一场传染性疟疾,就夺走这一切吗?
绝对不能!
“陛下。”安炳辉犹豫了一下,道:“微臣斗胆冒死进谏,如今与其救治,不如控制,毕竟目前感染的还是少数,还有十万余陛下的忠贞臣民们没有染病,而他们正是陛下最坚强的支撑,不论如何,甚至不惜一切,也必须要保住他们啊陛下!”
不惜一切?难道说,关键时刻,必须要有所舍弃,甚至是主动放弃?那岂不是……萧统想到这里,心中一阵绞痛,难道自己作为他们的保护神,竟然真要为了剩下人的安全,做出这等事情来吗?
第二十八章 抓大放小?
“安炳辉,你的意思是……让朕抓大放小?”萧统一时激动,竟直接蹦出了后世会是一个很有名的词汇。
“抓大放小?”安炳辉一愣,突然大喜道:“陛下果然是天纵奇才啊,抓大放小四个字,用的何其贴切?何其仁恕啊,大宋中兴有望,天下光复有望啊陛下。”
没想到这老头子居然也趁机拍了一马屁,让萧统有些哭笑不得。安炳辉的意思很明确,其实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对于疟疾这种难以治好的瘟疫,得病的一般就不管了,郎中们去了也是送死,倒不如把他们隔离起来,然后迅速在其他人聚集的地方进行预防工作,力图把瘟疫控制在最小范围。
只是这样一来,无异于宣判了那些已经得病的人的死刑,而且是直接把他们的最后生机断掉,而且是他们渴望来救他们的人要亲手送他们去死!
而且萧统几乎可以断定,这样的法子一定会在呆会的朝会上得到压倒性支持,就是仁慈如陆秀夫,恐怕也不会多说什么,最多也就是叨叨一番有上天和,然后祭祀一下祖先,祈求保佑就了事。
可是萧统,真的做的出来这种事情吗?真的能像那些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们那样残忍,啊,不,是果断吗?
安炳辉见小皇帝面色阴晴不定,心中不由一阵赞叹,这大概是有史以来,亲政的最小的皇帝了吧,如今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他一八岁小孩能撑得住吗?
想了想,安炳辉还是决定说道:“陛下,微臣以为,为君者当山河之重,居万乘之尊,一言可兴邦,一行可耀国,万民之命系于君身,孰大孰小,孰轻孰重,望陛下深切揣度之,慎思之。”
萧统抬起头来,见安老头一脸赤诚,神色坚定,心中这安炳辉也是忠贞之士,所言也是老成谋国之言,毕竟,那些得病的都是病原体啊,一旦蔓延开来,造成更大的灾难的话,他此时的一时仁慈,就是妇人之仁了。
“安先生,你再想想,好好想想。”突然有些激动的萧统一把抓住了安炳辉的袖子,“安先生,那些染病的也是朕的臣民,从厓山到台湾,他们也一直不离不弃,追随于朕,朕实在没有理由就这样弃他们于不顾啊。”
见小皇帝双眼通红,气喘吁吁,安炳辉当然知道,这孩子虽然早熟,虽然对军机战略已经颇有造诣,也有一颗仁恕之心,可是,无论多么成熟的孩子,毕竟也是孩子,对于死人,孩子总是有先天的恐惧。
“安先生,安先生,朕拜托你了,救救他们吧。”萧统此时已经有些失措,只是不停的摇着安炳辉的袖子,就像一个向大人撒娇的孩子,哪里还有一国之君的派头?
可是正是这个动作,让本来一直犹豫的安炳辉终于下定了决心,全心全意效忠这个皇帝,而这个念头,也只是来自那可恨的直觉。
“陛下,陛下少安毋躁。”老让皇帝一直这样也不成体统,虽然小皇帝已经屏退众人,可是万一传了出去,就是这条也足以让有心人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萧统就像溺水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般,大喜道:“安先生,你,你有办法了对不对,一定是的!安先生……”
“陛下。”安炳辉的声音绵长而悠远,让躁动的萧统缓缓安静下来,安炳辉轻叹一声,道:“陛下,这寒热之疾,微臣也钻研多年,近日苦攻药典,略有所得,然所配之药但合药理,却从来没有在人身上使用过,只怕……”
“好了,足够了。”此时的萧统哪里管得了那些,“安先生,呆会的朝会,你可以晚点到,不过,你的药一定得拿来。”
“陛下……”安炳辉还想再解释几句。
“不必了,朕知道你的药不一定可靠,可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全部努力,朕意已决。”萧统神色突然恢复了平素的傲然,淡淡说道。
“微臣遵旨。”安炳辉见皇帝说死,只得遵从。
“此外,你如今执掌太医院,诸多事情,你务须多多介环,不可如往日一般无所事事,否则朕必有重罚。”萧统就像大事解决一般,神色轻松说道。
“微臣不敢懈怠片刻。”
“那好,朕还要去召集群臣开会,你就先去吧。”萧统端起了茶盏。
“微臣告退,吾皇圣安。”
安炳辉前脚刚走,萧统冷哼一声,讷讷道:“小样,你以为就你会那一套吗?老子当年演话剧时,你在哪呢。”他却不知道那安炳辉出去了,却也一直在抹汗呢,这老小子又怎的看不出来?
“陛下乃九五至尊,姑且慎言。”清脆的声音,伴随着一阵香风款款而来,赫然是那张芷嫣一身雪衣,如蝴蝶一般的飘过。
“哈?芷嫣,如今你管的还真宽啊?”萧统如今已经直呼其名,而且见美人前来,也毫不在乎的把脚放在了桌子上,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迈着碎步走来的张芷嫣福了一福,然后走到萧统的书架处,取出一本大部头,径自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萧统见美人来了,却把自己晾在那里,颇有些不满的说道:“芷嫣,既然出来了,怎生不理会朕?”
张芷嫣伸手抹了抹额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