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秀身边,“秀妹妹,你怎么了?”

“我,我没事”钱秀急忙擦干眼泪,“只是风吹进了尘土,所以才……”

“你不说我也知道,是不是和皇兄拌嘴了?皇兄也真是的,秀妹妹你放心,等会我就去找他,让他给你赔礼道歉。”朱嬍娖心里也没底,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皇兄和东山一系之间的争斗似乎越加激烈,从上次大封功臣,却把李辉分封到偏远的湖南,明显是要拉拢东山诸将,孤立李辉,没想到李辉竟然阳奉阴违,假托身上有伤未愈,拖延着不肯前往湖南,反而将贾敏的炮兵调过去,占领湖南,以为禁脔。这一桩桩一件件她都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却有些无能为力。

“这就是咱们女人的命吗?”朱嬍娖心头闪过那个狠心的李辉,他那机灵的人物,当真不知道我心里一直在念着他吗?想着想着,不由得触动衷肠,腮边泪落,显是到了伤心处。

两个女人心事重重的对隅而泣,所以说女孩子一定要为自己找个好归属,如若一生所托非良人,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太祖尝以百万兵锋直指北疆,达瀚海,收林中部落数十。西方有骑士曰哥萨克,侵略吾土,时太祖卧病榻,遣上将铁汉率军远征,至东欧而还,灭俄罗斯,哥萨克数十族类,北疆遂安。

《通鉴》太祖本纪

第五卷 月照边州 第七十六章 权利的欲望(一)

(求月票)按下这头不表,单说李辉“抢”走传国玉玺之后,渡江到达掘港,找来程六,命令他将传国玉玺如此这般,程六连连点头,率领两队玄衣军踏上征途。

李辉开始调兵遣将,分兵把守,同时派遣锋锐师和飞云师两支精锐在预定地点进行埋伏,各方配合,为满清设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程六携带传国玉玺前往四川,此时孙可望已经野心初现,对于永历皇帝的命令,常常故意抗旨不尊,永历帝也是无可奈何。

内阁大臣严起恒等对于孙可望的骄横跋扈非常不满,加之孙可望又是大西军残余,本来就有“官匪之辩”的永历朝廷自然对孙可望多方提防,孙可望本身也非池中物,对于那个吝啬的连个“一字王”都不愿册封给自己的半死不活的小朝廷。早就想一脚踹开单干了。只是李定国、刘文秀一心忠于永历朝廷,这才让孙可望的野心稍稍收敛。

现在机会来了,在孙可望派出的细作的交通下,他和满清取得了联系,满清信誓旦旦的答应他,只要孙可望按兵不动,满清就不会动他一根汗毛,还会全力支援他成为西南王。毕竟满清要全力对付日渐崛起的东山军,也不可能多方树敌。

对于东山军,孙可望也秉承结纳之意,怎奈朝中这些抱残守缺的竖儒们对与之分庭抗礼的永安朝廷非常不满,双方大臣之间书信来往,相互攻讦,争论不休,都在拼命验证自己才是皇明正统。

“党争之祸,流毒至今”孙可望站在四川成都的望江阁上,向远处眺望,想起那些胡搅蛮缠的儒生的非议,不由得心中愤懑,自己这满腹豪情壮志,何日才能舒展?

“报秦王殿下现有东山军参将程六,奉永安逆朝楚王之命,前来拜会”斥候在禀报的时候也不忘在永安后面加上个“逆”字。孙可望听到这个消息,从椅子上“霍”的站起来,“东山军的?还不快快有请”

程六和孙可望行过宾主之礼,程六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大西军的统帅,年纪在三十上下,面貌清朗,一双眼睛炯炯放光,让人顿生敬畏之心。

“这是我家王爷赠与秦王殿下的。”程六环视四周,使了个眼色,孙可望何等机灵人物,自然晓得,马上下令手下诸将官退下,阁楼中只剩两人,程六这才从贴身的衣袋中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包袱,打开来看,却是一方端端正正的双龙盘钮的玉玺,摆在案几上,顿觉满室清光,孙可望的眼睛一下子就被吸过去了。

程六炫耀似的拿出一张竹纸,扑在桌面上,将玉玺拿在手里,哈了一口气,使劲按下,再去看时,洁白的纸上已经多了一个大大的印章,上面的虫篆字盘曲成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真的是,真的是传国,传国玉玺”孙可望惊讶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一把抢过程六手中的传国玉玺,翻来覆去的观看,“没错,没错正是和氏璧雕刻的,还有苏离,王角逼迫章献太后时打破的一角,还有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玉玺烧出来的痕迹,真的是,难道这上天至宝,今天就落到我孙可望手中了么……”

程六看孙可望喜不自胜的样子,轻轻咳嗽两声,“秦王殿下,须知这传国玉玺绝世之宝,既然得之,就要诏告天下,宣誓四方,到时候天命所归,四方来投,声威日振,王爷的宏图之志不就可以舒展了么?”

“说得对,说得对”孙可望被程六一句话点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急忙整了整衣襟,将玉玺放回桌上,用绒布包好,“不知李兄以此物赠我,有何要紧事?”

“略尽绵薄之力。”程六故意不点破,只是按照李辉嘱咐的娓娓道来,“殿下与我家王爷都有那凌云之志,《西游记》里那猴头说得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咱们为何就做不得那金銮殿,须知本朝太祖也是要饭的叫花子出身,不也照样做了龙庭?”

“太祖何许人也,我等后进晚辈,怎敢与太祖皇帝相提并论?”孙可望冲天一拱手,“但是孙某苦于天下久战不休,欲以一己之力拯救乾坤,为这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打下一片大好的盛世来”

“我家王爷说了,全力支持秦王殿下的大事。”程六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叠厚厚的银票,乃是东山军仿制的伪钞,却也印的逼真,几乎可以混淆真品。

“这是东山军资助您的三百万两银票,是山西泰兴钱庄的票子,如果你们需要火器大炮,只要知会一声,不论多少,我军自会送来。”

“东山军,真有敌国之富啊”孙可望感叹道,一出手就是三百万两银票,军火无限供给,看来这东山军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我东山军富有四海,区区这点钱算得了什么?”程六晃动一下僵硬的脖子,得意说道。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孙可望看着桌上的传国玉玺,还有那厚厚一沓银票,这可都是钱啊有心拿起来仔细查阅一下,却又怕被这程六嘲笑,“程兄弟尚未用饭吧,本王已经安排厨房大排筵宴,为程兄弟接风洗尘。”

“多谢秦王殿下一番美意,怎奈我东山军务繁忙,还要马上赶回去。失礼之处,还请秦王殿下见谅。”程六朗声道,孙可望却也不过多挽留,“既如此,那就祝程兄弟一路顺风”

“多谢秦王殿下”程六说完,冲孙可望一拱手,转身告辞,孙可望眼看着程六的身影消失在人海茫茫的成都城,急忙拿起传国玉玺仔细端详起来。

“有此宝物,想那天下群雄,自当望风来投”孙可望越看这绝世之宝,脸上的笑容越浓,他已经暗暗定下一条两面三刀之计,要将那无用的永历皇帝架空,自己再图谋进取,做那太上皇

……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埋怨李辉做得孟浪,尤以王夫之为甚,只见他坐在檀木太师椅上,絮絮叨叨的埋怨道,“仲卿,你的官虽然比老朽高,但是你也要听句劝,那传国玉玺可是天下至宝,你就这样将宝物送给那贼寇出身的孙可望,不觉得这事做得糊涂么?”

李辉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任凭老头斥责,老头说得累了,“仲卿,凡事三思而后行,不可一时头脑发热,做错了事想要弥补可就晚了”

“老夫子且容我一言……”李辉辩解道,“其实将这传国玉玺赠与孙可望,也算是事出有因。”李辉却不敢说自己是穿越者,更不敢把后来孙可望反叛,称王自立,率领十万大军杀回广西“清君侧”最后惨死的事实说与大家听,只是从现在的局势分析,向大家说明他如此做的目的。

众人听完李辉的解释之后,也都不甚相信,看着李辉,似乎要从那张紧绷着的脸上读出什么来,但是众人的失望的发现,李辉所说的事情根本就是个假设,因为孙可望再糊涂也没有糊涂到将传国玉玺公告天下,成为众矢之的的的地步

“算了,咱们如此争辩,也是徒然无获,不如静观其变,随机而动”顾炎武出来打圆场,众人这才散了。

不久便传来一个震惊世人的消息,满清在山东沿线停止了进攻,将兵力转至陕西,甘肃一线,正对四川,跃跃欲试

“这是为什么?”李辉笑了,“看来多尔衮也不是傻子,知道吃桃子便要挑软的捏。”

此时的永历朝已经是一派慌张,因为孙可望率领大军回到了临时首都肇庆,在众位文官的眼里,这孙可望摆明了是来威逼陛下退位的

但是孙可望的到来给这些文官们带来一个大好的消息,那就是他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并将此天下至宝献与皇上,永历帝自然喜不自胜,急忙出城三里迎接孙可望。

当永历帝从孙可望手里接过传国玉玺时,激动得涕泪并流,“这,这就是传说中秦始皇所造的传国玉玺?”

文官们也看稀罕似地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东西,眼巴巴的盯着永历帝手里的那个红绒布包袱,但是永历帝用宽袍大袖一把遮掩住,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当天晚上,永历帝在皇宫中举办大规模宴会,庆祝这个传说中的宝物回到大明正统帝王的手中,虽然这个东西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大明皇帝所拥有过。

大家兴致高涨的饮酒赋诗,歌功颂德,孙可望作为这个胜利的获得者,心情也是格外舒畅,看着这些喝得醉醺醺的文官们,终于抖出自己的全盘计划,“列位公卿,现在我朝已经获得传国玉玺,这正统之位实至名归,想那永安逆朝从此以后再也无与我朝抗衡的资本本王建议,将这个消息诏告天下,以安民心,那些无知愚民自然股战来投,我永历朝实力壮大之后,那屑小满清自然不在话下”

“好,好”永历帝左拥右抱,昏昏沉沉之间听到这个绝妙的建议,兴奋地当场拍板同意,这些文官们生怕落了后,抢着帮忙写告示。

不久之后,永历朝贴出的告示便传遍全国,连掘港的大街上都有所见,郑勇见到,急忙撕下来送给李辉观瞧。

“赖天眷顾,得传国之宝,君臣效命,创中兴盛世……当执掌宇内,兴兵北上,讨伐逆胡,诛杀叛贼,……定当四海清平,万邦来贺,大明一统,江山稳固……”李辉轻轻读出声来,笑道,“看来咱们永安朝廷就是这讣告上所说的叛贼了。这孙可望玩的够狠的,拿整个永历朝廷来赌博,看来势在必得啊”

“什么赌博?您不是不准赌博么?”郑勇还没睡醒,脑子昏昏僵僵的,只听得李辉所说的的“赌博”,心底一颤,昨晚自己和邻家张老三掷骰子赢铜板的事情,难道被王爷知道了?

“这个你不懂得。”李辉拍拍他的肩膀,“郑勇,最近过得可好?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给你讨房媳妇了。”

“嘿嘿,那敢情好您看着办吧”郑勇憨厚的笑起来,脸腾的红了,挠挠头,还有点不好意思。

孙可望这一招玩的够狠够毒,直接将传国玉玺的消息捅了出去,这让一方势力兴奋起来。

这就是满清,本来满清入主中原,就没什么道义可言,更谈不上什么中原正统,所以百姓对满清进中原颇多愤慨,很少有人将满清当《奇》成正统王朝,加上剃《书》发易服,更加加深了《网》这种思潮的泛滥,大明真的亡国了,大汉亡族灭种了

满清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们急于找到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是名正言顺取代大明,理所应当成为中原共主的理由和借口,而这枚传承千年的正统王朝的象征——传国玉玺便是他们势在必得的宝贝

只要取得传国玉玺,满清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代天而立,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原主人,到时候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谁说我们是胡蛮腥膻之辈?我们可有传国玉玺,是上天认可的正朔,正朔,你懂么

自打进关以来,多尔衮就一直在搜寻传国玉玺的下落,现在终于得到确切所在,喜不自胜,马上下令会攻山东的各路部队撤回,向甘陕一线移动,随时准备进攻永历朝廷,抢得传国玉玺,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到时候天下百姓归心,那些小小的东山贼自然不在话下。

这一招本就是李辉谋划好的,按照他对历史的了解,那个孙可望到后来投降了满清,将四川,云南,广西的地理地貌全都一股脑的告诉了满清,凭借这个,满清才打败李定国,将永历帝追到云南,把这个末代皇帝活活勒死。

由于东山军的出现,导致满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东南,一直没有腾出手来去解决永历朝廷,这也就间接避免了满清对四川的大屠杀,将四川数百万黎民百姓从满清的屠刀下解救下来。

“咱们这招叫‘祸水西引’,是顶毒顶毒的计谋。”李辉将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步步分析给素玉听,素玉恍然大悟,没想到这小小的一块石头,竟然能牵动三方势力,搅动四方风云

素玉单手托腮,看着李辉滔滔不绝的分析各方厉害,飞扬神采,不由得有些心驰神往,若是时间能停止,就这样一直听他说下去,只有我一个人在倾听,那该有多好?

姑娘家的心事总是很美好。

李辉讲的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咕嘟嘟猛灌一杯,“素玉,你听明白了么?”

“听明白了。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曲折。”素玉轻巧一笑,“李兄,没想到权力欲望竟能让人发疯发狂,更没想到这这中曲回的计谋,竟然是你想出来的。”

“有什么不可以么?”李辉暗暗思考到,相比于那个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现代社会,这个鸡犬相闻,民风淳朴的古代是多么的美好。

听着李辉口没遮拦的胡说八道,素玉的脸上浮现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淡淡的,如同一层薄雾罩在面庞上,让她整个人变得倩影朦胧,恍若烟霞。

“李大哥。”素玉第一次这样称呼,听得李辉一阵纳闷,这丫头怎么转性了?

“素玉不要着急,听我将厚黑之学徐徐道来”李辉还在喋喋不休的宣传自己的“阴谋诡计之学”,又讲了起来。

“李大哥。”素玉的声音很轻,但带着一种难以决绝的忧郁,话音未落,眼泪已经滚落下来。

“素玉,你怎么了?”李辉心头大震,莫非这丫头出了什么情况?邪恶的李辉马上想到,或许是这姑娘的大姨妈来了。嗯嗯,应该去关心一下。

“明天,我就要去南京了。”素玉擦干眼泪,努力做出一个灿烂的微笑,“我爹在南京帮我找了户好人家,是我家的世交,人也不错。过去就要成婚了。”

“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李辉诧异道,心头也是一震,和这丫头相处久了,心里倒有些恋恋不舍。

“呆子,”看着李辉那惶然的模样,素玉轻嗔道,“女孩家的心事,也要拿出来四处乱说么?”

“是了是了。”李辉点头称是,看着素玉起身,像一片秋风中凋零的黄叶一般,一步步走出屋子,回过头来,向李辉望了一眼,似有无穷的话,要告与他说。

“素玉……”李辉顿觉心里空空的,似乎有什么宝贵的东西被人抠出来拿走一般,心腾腾的跳了两下,他用力平息烦乱的心情,从桌上抽出一本书,却一页也不曾翻开。

“嗯?”素玉转回身,看着李辉一脸痛苦的样子,横下心来,大步走出去,再也不留一丝眷恋,看来自己的确所托非人,这李仲卿,当真是天下一等一的铁石心肠

“或许他会追过来吧”素玉忐忑的停住脚步,向身后张望,却没有发现期待的那个影子,看来他果真对我无情。念及此处,不由得泪洒衣衫。

李辉本想追出去,但是转念一想,也罢,走一个省心一个,现在这几个丫头争来吵去的让他感觉很烦躁,你们再争,也不能把我劈成几块,把我分了吧

“当人长得太帅时,烦恼也就会随之而来。”李辉对镜自赏,心情郁闷的得出这条至理名言。

……

孙可望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他的目的就是引来满清大军,在满清大军的压力之下,逼迫昏庸的永历朝廷将军政大权交到自己手中,只要自己成为永历朝廷的实际主宰者,再以手下的军队联合东山军共同打击满清,巩固自己的势力。

第五卷 月照边州 第七十六章 权利的欲望(二)

当满清大军压境的消息传到永历朝廷的行都肇庆时,如同一滴水掉进油锅里,小朝廷登时乱作一团,平时夸夸其谈的文臣武将们顿时现了真面目,束手无策。见此情况,孙可望咳嗽一声,一名早已归入自己这一派的文官们顿时会意,手持笏板,向上一拜,“圣上,微臣以为,当此建奴来袭,北疆危亡之际,当选一上将统帅六军,率虎贲之师,御敌于国门之外方为上策”

“爱卿,何人可当此大任?”永历帝朱由榔已经失了方寸,见有人这样说,像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救生木板,接过毛巾不停地擦肥脸上的油汗,急忙问道。

“秦王殿下素来足智多谋,手下良将如云,士卒效命,乃是一支虎狼之师,若令秦王殿下统御全军,却敌有望”这个文官说完,还回头看看孙可望,孙可望冲他微微点头,他这才整整衣冠,继续说道,“那建奴入寇中原,百姓多忿之,若趁此良机兵出川陕,王师所至,百姓自当箪食壶浆,到时候人心孝顺,万众一心,通力却敌,我军定会大获全胜,天下就此平定也未可知”

这句话让处于绝望之中的永历帝看到了许多希望的光辉,在大敌当前的紧要关头,他却看到了自己乘白马入京师定天下的景象,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陛下,陛下?”下面的大臣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坐在皇位上吃吃发笑的皇帝陛下,心道莫不是敌人大军来到,皇上被吓得得了失心疯,傻掉了?

“好,好就封孙爱卿为节度天下诸军大元帅,太子太傅,平天王,赐九锡,可以上殿不拜”永历皇帝一时兴奋,竟然说漏了嘴。

赐九锡?历史上赐九锡就是谋权篡位的先兆,被赐予九锡的同志都是当世的猛人,比如说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恒玄,陈霸先,李渊……今天又轮到了孙可望。

当孙可望仔仔细细询问了身边的人,得知这个消息是真的的时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想起历史上被赐以九锡的几位前辈的丰功伟绩,他不由得心驰神荡,这就是暗示我可以篡明自立啊

虽然每一个篡位贼子未必都被赐以九锡,但是被赐以九锡的,后来都是谋权篡位之辈。

当永历帝冷静下来的时候,想起历史上被赐以九锡的那些古人们的丰功伟绩,饶是他再没心思,也是冒出一身冷汗,难不成我这苟延残喘的朝廷,就要毁在这孙可望贼子的手下?

想过许多之后,永历帝那颗惊恐的心终于慢慢平定下来,依照目前孙可望的实力还不足以篡位自立,再说即便是他同意,他手下的李定国,刘文举等人也未必会答应,大可不必对此提心吊胆。所以自己放宽了心,这孙可望现在应该对自己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了吧

这回领队的是满清大将敬谨亲王尼堪,率领绿营汉军二十万,蒙古正蓝,镶蓝两旗共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越过子午口,兵发四川盆地,和大明刘文秀部在江油大战一场,刘文秀不敌,退至四川。

此时的四川盆地还是人烟稠密之所,所谓的张献忠屠蜀不过是满清杀人之后编出来的托词,要是张献忠将川人都杀光了,李定国等四将又如何在四川与满清周旋二十年之久?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编写,或者说对于胜利者而言,历史不过是个被随意**的ji女。

当李定国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和东山军派来的代表高元华进行商讨。

高元华乃是东山军中二号人物,位高权重,掌握着东山水军全部力量,派他前来,也显示了东山军对李定国的重视。

“小弟早闻鸿远兄大名,神交已久,奈何关山远隔,常以为恨。今日得见,三生有幸”高元华按照李辉的命令,极力拉拢之能,仔细看眼前这个将领,面如冠玉,英姿勃发,无论是相貌还是才能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高兄弟过誉了。”李定国被夸得面色泛红,“久闻贵军盛名,今日也算让李某开了眼界。当年同袍有名唤孙英阁者,是据说也在东山军中当值?”

“现为我东山军炮兵师长,都指挥使衔,”高元华笑道,“草莽之中,却是英才济济,我家楚王当年也不过引车买浆之流,故对将军早有心心相惜之情。”

“自古寒门多才俊,每逢乱世,便是寒门子弟大展身手之时。”李定国应承道,“现今满清数十万大军压境,这小小的成都,怕是要抵挡不住了。”

“这个好办。”高元华见李定国面色忧虑,笑道,“若我家将军遣兵来救,将军以为如何?”

李定国那双剑眉忍不住跳了一下,略略思虑一下,缓缓道,“既然东山大军前来救援,自是好的,不过这千里迢迢,恐怕远水难解近渴。还是……”

“要说前来救援,未必要我军亲至,将军不知我东山火器威震天下么?”高元华说着一拍手,“抬上来”

士兵们从厅外抬进几个沉重的木箱子,箱子上还贴着封条,放在正中的地面上,砸得青石铺就的地面腾起一阵灰土。士兵们从箱子边拽出一根撬棍,“咔嚓”一声将木箱子的顶盖掀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里面是地雷。

另外两个箱子里装的却是长长地圆圆的东西,还带着一个尖,看上去好像放大版的蜡烛。高元华解释道,这东西就是天下闻名的东山利器:神火飞鸦。

“神火飞鸦?高兄弟说笑了那神火飞鸦我见过的,不过是一截竹筒安上两片翅膀,哪有这般粗大?”李定国也听说过东山军的神火飞鸦,但如论如何也不能和眼前的这些蜡烛一般的东西联系起来。

“如若不信,不如一试。”高元华叫人马上组装起发射架,发射架已经有所改观,上面固定着一条半圆形的铁皮,作为滑轨使用。

“嗵”神火飞鸦的尾部喷出熊熊火焰,窜上天空,斜着飞向远处,就听轰隆一声,城外的荒地上爆起一团巨大的火焰,迅速升入天空,好像一朵盛开的黑色蘑菇云。

“怎么样?”高元华看着目瞪口呆的李定国,“这就是我东山火器之威”

“好”李定国大喜过望,有此神物,那满清何愁消灭不了?

高元华将三十枚神火飞鸦,一百箱地雷交给李定国,临走时留给李定国秘密话,“若不得意时,便可来我东山军中,定能一展抱负,留名画图凌烟阁上也未可知。李兄切记”

李定国对东山军的这种邀请表示感谢,但也说明现在还没有跳槽的打算,宾主二人相揖而别。

李辉这种公然的挖墙脚行径很不幸被孙可望得知了,虽然孙可望现在和李定国有很深的芥蒂,但这并不证明两人就此决裂,面对高官厚禄甚至留名青史画图凌烟这种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李定国也没有炒掉老板攀高枝,也从侧面说明古代人的人品比现在的高得多。

“怎的就不行”李辉对此表示很不满,奶奶的,老子挖你个墙角你就大肆宣扬满街吵吵的,还要发动天下清流批斗我,真是小人

“大哥,以己度人,要是哪一天王秀楚被人挖走,你会怎样办?”高元华笑道。

“我灭他全家”李辉激动的拍了桌子。

“这不就结了嘛”高元华手持茶杯,诡异一笑。

对于刚才的失态,李辉表示很是失礼,“今天我们的议题便是如何帮助李定国化解这场危机,还要将李定国,刘文秀等人收入我军门下。大家想想办法。”

沉默,无边的沉默。

“拜托各位用用脑子”李辉看着一言不发的众人,“从左手边开始,每人出一条主意,想不出来的打扫三天厕所。”

“女厕所”李辉加重语气强调。

众人都惊呆了,马上开动大脑,对桌子上的地图指指点点,可是他们所出的都是一些馊主意,李辉不停地摇头,“行了行了别说了。”

众人如蒙大赦一般迅速闭嘴,正在此时,东山军第二十旅旅长(东山三十个地方民团全部改为地方旅编制)朱光站起来,“王爷,下官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朱,你就别打马虎眼了,快说吧”李辉看到终于有个说话的人,心中大喜,“说得好,给你的旅换装火枪。”

“谢王爷”朱光来到前台,用一节剥皮柳木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现在满清大军已经到达汉中,屯兵定军山,先锋进江油。当以一军北上剑阁,占领此咽喉要冲之地,将敌人的前锋后队掐断,再回军剿杀,消灭敌人的先锋,敌人丧胆。扼守嘉陵江西岸,凭借滔滔大江,敌人纵有千万,不能飞渡。我军再从河南攻陕西,兵进潼关,敌人自当陷入两路前后为难之地,不败自退。”

“说得倒是蛮正确,”李辉表扬道,“你的二十旅可以特许提前装备火枪,去崇明领取吧”

“谢王爷”朱光喜不自胜,向李辉行了个军礼,一路小跑出去,李辉招呼众将开始研讨目前的局势以及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去年掘港获得大丰收,尤以辽东为甚,堪堪是粮谷满仓,堆积如山。今年虽说水旱仍频,但是在各地里正的组织下,百姓们兴修水利,灌溉田苗,也保住了一年的收成,百姓欣喜之余,对帮助他们修筑水渠却不取分文报酬,甚至一碗水都不喝的东山军印象更加良好。

就在东山军积极整军备战的时候,李辉授意的第三次科考破例在夏季举行,在此次科考中依旧分有文武术科,时间相互错开,这也是李辉听了茅芊芊的意见,说可以让考试完毕的举子学习一下术科和武科的奥妙,增加他们对此的兴趣。

李辉深以为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了问题,一个人竟然报了文举和术举两门,这让李辉十分吃惊。

等到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李辉更是大惊,那个报考文举和术举的青年在两次考试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竟然考中了双状元,这让他有些眩晕的感觉。

“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张华,字汉卿。”主批试卷的方以智习惯性的扶一下架在鼻梁上的李辉设计的老花镜,说道。

……

这个消息传到南京,顿时掀起轩然大*,文臣们一直要求取消张华文举的状元名次,因为在他们眼里看来,一个整天摆弄奇技yin巧的匠户,竟然也考中了状元,真是有辱斯文。

对此,东山军在南京的代表王秀楚表示非常不满,面对满朝文武,振振有词道,“这双状元便是前年被取消考试名次的张华张汉卿,今年有幸考中,你们却屡屡打压,莫不是公报私仇?”王秀楚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也熟悉了官场的套路,须知这公报私仇以权谋私图谋不轨之类的词谁也不敢沾身,沾上就得掉层皮。

“王大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等不与那张汉卿熟识,自然没有什么私心,只是觉得此例一开,那天下的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