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你怎莫不听话啊,”看着朱厚照不听他的话执意过去,老人赶紧朝朱厚照追了过去。

走到玉器店门口,朱厚照朝那个小童问道:“小兄弟怎么回事,你为什么抓着他不放啊?”

听到有人上前问他,小童大感诧异,刚才有很多人从旁经过但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他一下,没想到现在一个衣着华丽明显就是富家公子的小少爷会主动帮他,于是小童立马回答道:“是这位公子拿我们店里的玉器却不给钱,所以我不让他走。”

听到是青年的问题,朱厚照于是朝那个青年问道:“你为什么不给人家钱啊。”

“我怎么没给钱,我已经给过了,他手上拿的银子就是我给的”说着华服青年还不忘伸出手指一指小童拿钱的手。

顺着华服青年的手,朱厚照看到小童右手里死死撰着一块碎银子,大约有一两。“难道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朱厚照纳闷道。

听了他的话,小童大声道:“你胡说,大家不要听他的。”

“哦,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厚照问道

只见小童说道:“这个人在我们店里买了一个标价一百五十两的玉手镯,但是他拿到手镯之后再只让仆人给了一两银子,我再问他要他就不给我,所以我才拉着他不让他走。”

“给你一两银子就不错了,那还是少爷我看你可怜才给你的,你赶紧松手,要不然一两银子都不给你。”华服青年说道。

“不松,你不给钱就不让你走。”小童依然死死的拽着华服青年的衣服。

华服青年大怒,“刘福、刘全,你们两个站在那干嘛呢,赶紧给我上,给我打死他这个刁民。”

听到自家少爷的命令,刘福和刘全两人走道小童面前朝着小童便打了起来。

小童看上去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怎么回事两个大人的对手呢,不一会便被打倒在地。

看到小童挨打了,朱厚照赶紧大声喝道:“住手,你们几个大人欺负一个小孩子不是大丈夫所为。”

华服青年见朱厚照同样穿着华丽并且身边还有几个跟班,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敢贸然对他动手,于是便不理他,朝自己两个手下说道:“你们两个下手利索点。”

就在朱厚照打算让自己的手下去把小童救出来时,那个卖糖葫芦的老人突然从他后面拉了他一下,低声对他说道:“小兄弟,我老头不让你过来你非得过来,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他是谁啊,莫非还很有来头?”朱厚照问道。

“他叫薛崇虎,是现在的应天府尹薛冲的儿子,这个姓薛的仗着他父亲的身份在京城里经常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胡作非为,被人称为恶霸。我劝你还是不要引麻烦上身的好。”老人有点忌惮的说道。

“哦,原来是官二代啊,怪不得这么嚣张,我上辈子最讨厌的就是仗着家里的势力为非作歹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朱厚照心里想着。

“没事,老爷爷,我不怕他。”说着朝张永和谷大用吩咐道:“张永、大用你们两个去把那份小孩子救出来,顺便教训他们一顿……”

张永和谷大用早就看这几个人不顺眼了,只不过碍于身份一直没动手,现在的了命令再也没了顾虑,于是便高兴的朝华服青年的两个仆人打去。

“让你们嚣张。”

“让你们欺负小孩子。”

华服青年一看就是那种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人,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主人不行,他的这两个手下也好不到那里去。

只见刘福和刘全两人没反抗几下便已倒地不起。

“诶哟,”

“痛,别打了,”

“疼死了,别打了。”只见两人躺在地上不断哀求道。

“行了,别打了。”看教训的差不多了,朱厚照便让张永和谷大用住手。“教训完手下,现在该教训主人了吧。”

看到朱厚照的手下干净利落的把自己的手下干掉了,华服青年大惊,喃喃道:“靠,今天出门忘看日历了,流年不利。”

又听到朱厚照还要教训自己,华服青年也就是薛崇虎大惊,“你们要干什么,我告诉你们别乱来啊,知道我是谁么?知道我父亲是谁吗?你们要是敢碰我一下,我跟你们没玩。”声音里还夹杂着一丝恐惧。

第十三章应天府尹

看到薛崇虎到了现在还嘴硬,朱厚照大怒。

“你不就是薛崇虎吗,你父亲不就是薛冲吗,打的就是你,给我打。”朱厚照下令道。

不待朱厚照说完,张永和谷大用便已经冲了上去,照着薛崇虎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哎呦,疼死我了,别打了,别打了,”

“我的妈呀,救命呀,你没别打了,”

“救命啊”“妈呀”

此时的薛崇虎哪还有平时的恶霸样,看着就像是一个懦夫。

“好了,停吧。”朱厚照下令道,此时的薛崇虎早已不复昔日风光,看着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缓步走到薛崇虎跟前,“啪”一声清脆的响声传入周围人的耳朵中。

“诶哟。”猛地吃痛之下薛崇虎又发出一声惨痛的叫声。

看着薛崇虎,朱厚照说道:“你也知道疼啊,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你打别人的时候怎么没有问过别人疼不疼啊?”说着便又举起右手要打。

“你饶了我吧,求求你了,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人,再也不为非作歹了”不待朱厚照再打,薛崇虎便立马求饶道。

朱厚照:“你让我饶了你我就饶了你,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说着“啪”“啪”又两下朝薛崇虎打去。

“哎呦,妈呀,救命呀。”这回薛崇虎是真的哭了,想他薛大公子长这么大从来都是他打别人,还没人敢打他呢,就是他父母平时也舍不得动他一下。今天受的苦真是比这二十年来受的苦还多。

“小兄弟……啊不,……是大哥……大哥,我再也不敢了,你就饶了我吧。”

第一次打抱不平教训人朱厚照心情大好,“行,看在你这么快就知错认错的份上,今天就饶了你。”

薛崇虎大喜:“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饶了你是可以,不过你买东西还没付人家钱呢。”

“我给我给。”说着薛崇虎赶紧从兜里掏出一个钱袋,连看都不看一股脑的都交给了朱厚照。

接过钱袋朱厚照看来一眼,打开钱袋看也看里面的银子和钞票,说道:“有钱人家就是有钱人家,连个钱袋都值个几两银子。行了,放了他吧。”

重获自由薛崇虎赶紧道谢道:“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行了,”朱厚照接着说道:“你这里面大约有两百两,这一百两算是买人家东西的钱,剩下的一百两算是赔偿人家的医药费。怎么样,有意见么?”

“凭什么陪他医药费,还没人陪我医药费呢。”听到还要陪医药费薛崇虎小声嘀咕道。

“你说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说一切全凭大哥做主。我都听您的。”薛崇虎连忙改口。

朱厚照:“既然这样,那你就可以走了。”

薛崇虎还有点不相信就这么可以走了,愣愣的看着朱厚照。

看到薛崇虎的样子朱厚照说道:“怎么,不想走啊。”

“啊,不是。我走,这就走。”说着薛崇虎立马扭头就跑,连两个手下都不要了。

刘福和刘全看到自己主子走的时候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眼里闪过愤怒的目光,但过了一会却又叹了口气,相互扶着站起来往反方向走去。

看待两人离开,朱厚照也没有阻拦,他们也不容易。

朱厚照走到卖东西的小童面前,把钱袋交给他,“你没事吧,这点钱你拿着吧,算是买你东西的钱,剩下的你当做医药费把,”

“没事,就是受了一点皮外伤。”小童满不在乎。

接过朱厚照递过来的钱袋,打开一看里面有两百两银子,小童立马把钱袋还给朱厚照,“不行,公子,这钱太多了,我看病也用不了那么多。”

“没事,你拿着吧,多的钱你就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那好吧。”小童没法只得接过钱袋。

“公子,你真是好人。我表哥说只要是帮助别人的人都是好人。”小童高兴的朝朱厚照说道。

“你表哥,你表哥是谁啊?”朱厚照问道。

一说道自己表哥小童似乎很自豪,大声说道:“我表哥很出名的,大家都叫他光辉大侠。”

朱厚照:“光辉大侠,没印象,刘瑾你知道这个人吗”

思考了一会也没想起有这号人,刘瑾说都:“公子,没听说过,想来这人也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由于朱厚照吩咐过在外面有外人的时候称呼他为公子,所以刘瑾只能以公子相称。

朱厚照:“那你也没听说过啊,”又朝小童问道:“那他叫什么名字,说不定他的名字比他的名号响亮。”

“我表哥叫王超辉”小童道。

“王超辉,还是没听说过。”刘瑾继续摇头。

“不可能啊,我表哥告诉我说他很出名的,京城人都知道他。”小童急道。

“哎,真是单纯的孩子。”朱厚照感叹道,说着还想伸手像大人一样摸一下小童,不过身高实在相差太大只得放弃。

“可能你表哥在外面没用真名呢。”

“对,一定是这样。”小童似乎也这么认为,肯定的道。

“对了,你这店里的老板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啊?”看到玉器店里就小童一个人出来,朱厚照问道。

小童道:“我表哥就是老板,他不在,店平时由我和来伯伯看着,不过今天来伯病了就没来,所以店里就剩我一个人了。”

“那你表哥呢?”朱厚照问道。

小童:“我表哥说他去闯荡江湖去了。”

真是,朱厚照对他的这个表格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朱厚照:“那你就回去看店吧,我们要走了。”

看到朱厚照要走,小童立马说道:“你们一定要再来啊,到时候我把你们介绍给我表哥,我表哥最喜欢和好人交朋友了。”

“好吧,等你表哥回来的时候再说吧”

又和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告完别,朱厚照便带着几人走了。

“殿下,咱现在去哪啊?”离开之后刘瑾问道,再没外人的时候刘瑾还是习惯于称呼朱厚照为殿下。

朱厚照:“回宫吧,玩的也差不多了,改回去了。对了,你去找人探查一下薛冲父子的情况,今天晚上交给我,如果他们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的话就饶了他们。但是如果他们干过的话,就只算他罪有应得。”

“是,殿下。”刘瑾应声道。

朱厚照“还有,你派人盯着他们父子俩,如果他们要是派人报复那个小童的话,可以下手阻止。”

“放心吧殿下,只要有老奴在,亮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薛崇虎一路跌跌撞撞的回到了家,当时薛冲正在和丫鬟调情呢,看到薛崇虎闯了进来生气的说道:“你看你,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衣服穿成这样成和体统。”

薛崇虎一见到薛冲便跪道地上嗷嚎道:“父亲,您可得为我做主啊,孩儿我今天被打了。”

听到薛崇虎的话再看看他身上的上,薛冲也顾不上调情了,大怒道:“说,怎么回事,我倒要看看谁这么胆大,敢打我的儿子。”

接着薛崇虎便把自己今天的遭遇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不过却把自己买东西不给钱说成了别人敲诈勒索,自己完全就是无辜的。

听了儿子的话,薛冲生气的都快说不出话来了,想他薛家什么时候被这么欺负过,缓了一会说道:“放心吧,明天我一定替你找个公道。”

乾清宫。

“皇上,太子殿下已经回来了。”

“嗯,没发生什么事吧?”

“今天殿下和应天府尹薛冲的公子发生了冲突。”

“薛冲,就是今天早上被上密折弹劾的那个?”

“是的,皇上。”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夜,坤宁宫。

“该杀,真该千刀万剐。”看着刘瑾送来的关于薛冲父子的资料,朱厚照大怒道。旁边站着的冬雪也被吓了一跳,朱厚照长这么大以来,她还从没有见过朱厚照发这么的大怒。

于是问道:“殿下,怎么了?干嘛这么生气?”

“你看看。”说着把资料递给了冬雪。

拿过资料只见上面记载的都是薛冲父子的罪行,什么敲诈勒索,贪污贿赂,冤假错案,强抢民女,可谓是坏事干尽了。

“杀,真该杀,这样的人死不足惜。”冬雪同样生气道。

朱厚照:“刘瑾,你去安排几个人,明天上朝的时候让他们弹劾这个薛冲。”

刘瑾:“是,殿下。”

第二天一上朝便有多人联名上书弹劾应天府尹薛冲贪污枉法、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于是孝宗下诏革职查办薛冲,交由刑部会审。

可怜的薛冲父子还没来得及报复便被关到了刑部大牢。

第十四章八岁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文华殿内传出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正是朱厚照在文华殿内跟着杨延和学习韩愈的《师说》。

弘治九年朱厚照五岁之后,孝宗下诏朱厚照搬至东宫,并开始授业。孝宗皇帝命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几大阁老和左春坊大学士杨延和、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担任太子的老师,同时精选东宫官属,包括增选近侍宦官。此时朱厚照已经在此读书三年了。(历史上,朱厚照是在弘治十一年,也就是七岁时才搬到东宫出阁就学的。就学时的老师也是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几大阁老和杨延和。)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很长一段时时间里这里都是太子授业的地方,明初基于此建立了文华殿大学士。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之后文华殿大都被毁。不过此时文华殿仍然是太子授业的地方。

朱厚照的授业主要分为学文和习武。学文主要由左春坊大学士杨延和教授,虽然孝宗皇帝命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几大阁老担任太子的老师,但几个阁老都是朝中重臣,每天都有大量政务要处理,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教导朱厚照学习啊,而朱厚照身为太子又不能不学,所以最后教导太子读书的重任就交到了杨延和的手中,几位阁老也只是在闲杂时间教导一下朱厚照为人为君的道理。而武学则是由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负责。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名人。杨廷和(1459——1529),是汉族人。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谪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宗死,无子,以从弟朱翀继位,是为世宗嘉靖,。除去中间居忧三年,杨廷和身仕两朝,前后担任宰辅十四年,其中首辅九年。他为官清正,多有建树,因争登基大典忤帝意,谪官,致仕。后削职为民。嘉靖七年(1528)卒年七十一。杨延和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人,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曾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和《大明会典》等重要历史典籍,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大臣。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在明武宗逝世令明王朝陷入严重政治危机的关键时刻,杨延和充分展示了他政治家的才能,临危不惧、处乱不惊、从容处置、运筹谋划,使明王朝转危为安,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变乱,为明代历史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人。)(还是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的父亲。)

而牟斌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牟斌,(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由锦衣卫千户,擢指挥佥事,指挥使。因为人正直,不同流合污,历史上两次被罢官。

牟斌是在明宪宗末年加入的锦衣卫,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正直无私的年轻人,牟斌把朱骥和袁彬树立成了他人生的坐标,(朱骥和袁彬树都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正直的锦衣卫指挥使。)他立志改变锦衣卫在世人眼中的形象。耿直刚正的牟斌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锦衣卫逼近了锦衣卫的管理层。伴随着“弘治初政”的到来,司礼太监怀恩开始物色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了,在明朝历史中,怀恩是有名的正直的宦官之一,“一时正人汇进,恩之力也”,说的就是怀恩善于相面,很多正直的朝臣都是经他推荐的。(怀恩是明史宦官传中列举的三大正直的宦官之一,性情耿直,识义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来对帝君进谏,又廉洁不贪。弘治元年,怀恩由于积劳成疾而长辞人世。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二十八日,为了表彰怀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意批推为他建造显忠祠。)

经过怀恩的长期观察,认定了牟斌的人品和能力之后,弘治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披挂上任了……牟斌对待关押在“诏狱”里的罪犯都很人道,而所有的案件都要求必须清晰无误,凡是有疑点的都必须收回刑部重新审理,在清理宦官李广和蒋琮时,锦衣卫也提供了足以致二人于死地的罪证。锦衣卫在牟斌治狱期间,让朝臣和民众们印象深刻的,不再是“恐怖”和“血腥”,而是“公正”和“仁厚”。可以说,弘治朝牟斌主管的锦衣卫才真正发挥出了锦衣卫促进国家及其正常前进的功能。

杨延和在历史上就是朱厚照的老师,不过在历史上牟斌却和朱厚照没有太大关系,更不是朱厚照的老师。而现在牟斌之所以会成为朱厚照的武学老师,也是朱厚照一再坚持的结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空谈,来自后世的朱厚照可是深知身体的重要行的。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活得更久,活得久才能做更多的事。历史上自己父皇就是属于英年早逝的典型,历史上自己的父皇处理国家大事一直兢兢业业,甚至开创了连续十几年一天两朝会的记录,明朝在他的统治之下国力蒸蒸日上,出现了著名的“弘治中兴”,不过国家是被他治理好了,但同时他的身体也累坏了。在他三十多岁驾崩之后,“弘治中兴”也宣告结束。假设孝宗皇帝身体很好的话,那他也不会英年早逝,“弘治中兴”也就可以继续延续下去,明朝也就不会那么早就衰落了。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拥有一个好身体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基于此,朱厚照才会找牟斌做自己的武学老师。牟斌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在京城中也是有的数的高手。年轻时牟斌是锦衣卫第一高手,正因为此他才会在锦衣卫里升职很快。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后他虽然不在动手了,但也从来没有人敢轻视他,因为人们知道他的武功不但没有倒退反而经验更加丰富了。所以朱厚照就找来他当自己的武学老师,看中的就是他的武功和经验。

朱厚照找他当自己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牟斌的身份是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是明朝最大的情报机构,在明朝有着巨大的能量,属于那种不动则已一动惊人的庞然大物。现在让牟斌成为自己的老师,也就是让他成为自己一派的人,等到自己登基之后,以牟斌为首的锦衣卫也就会成为自己掌握朝政的一大助力。

(回到文华殿。)“嗯,不错。”看到朱厚照只看了一遍便完整的背出来了韩愈的《劝学》,杨延和由衷赞赏道。对于自己这位学生,杨延和可谓是非常满意。这不单单是因为朱厚照的太子身份,更是因为朱厚照的聪慧。从弘治九年成为朱厚照的老师以来,这三年里杨延和对朱厚照的聪慧可谓是震惊的麻木了。朱厚照开始读书时的第一堂课就是学的三字经,当时杨延和把三字经念了一遍之后,朱厚照拿着三字经看了三遍便把它背了出来,要知道三字经不是小学生作文,不是那么好背的。之后便是四书五经,朱厚照用了半年时间便把四书五经学完了,虽然还有很多不理解,但是随着这两年的学习朱厚照基本上已经把四书五经理解透了,要知道古代有很多人学习四书五经可是学习了一辈子。并且身为太子朱厚照也不是只学习这一门功课,还有要学习礼仪、历史等各种知识,每天还要抽出一点时间练习一下武学。现在朱厚照除了偶尔温习一下之外已经不再学习四书五经了,而是学习四书五经之外的一些古人富含哲理的文章,韩愈的《劝学》就是朱厚照现在正在学习的文章。

其实杨延和不知道的是,朱厚照之所以会这么聪明,全是穿越惹的祸。刚出生时朱厚照就发现自己听力能力远超于常人,虽然试验了之后没有发现其他异常的能力,让他还一度一位自己也就这么点能力,但随着自己开始读书习武朱厚照发现自己除了听力远比常人好之外,自己的记忆力也远超常人,要是没有自己的超强记忆力,自己也不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学到别人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完的知识。

除了记忆力和听力出众之外朱厚照还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是超级强悍的。三年前朱厚照开始学武时,他的身体和一般的五岁小孩没什么不同,虽然他从小就比别人吃得好穿得好,但他还是一个正常的小孩子,没有什么显得比较妖孽的地方。不过从他练武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变化的是力气的增加。练武之前朱厚照力量的极限也就是能够举起十公斤左右的东西,不过练武之后良好的身体素质终于发挥了出来。第一年力量极限达到了五十公斤,第二年达到了八十公斤,第三年达到了一百五十公斤,换成古代的度量单位也有三石左右。现在八岁的他如果去拉弓的话用尽全力也是可以拉开三石大弓的。至今朱厚照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拉开三石大弓时牟斌惊讶的表情,当时牟斌用看怪物一样的表情看着他,良久才感慨道恐怕大明又要出一个文治武功绰越的君王了。(友情提示:泰森的重拳采用打击力量测试仪器获得的结果在1吨以下,500-800公斤之间,具体力量是:卧推132公斤。深蹲463公斤,右拳800千克;左拳500千克。所以主角的这个力量还在合理范围之内,再怎么说主角也得比泰森强吧。)

除了力气增长极快之外朱厚照还发现自己身体恢复的也很快。有时候练武练得特别累了,只要晚上睡一觉,第二天保证重新变得生龙活虎,惹得牟斌一阵羡慕,不住的夸道真是天生练武的好材料啊。

作品相关上附上古代一些的计量单位。

第十五章镜子

对于自己自己这么好的恢复能力,朱厚照真是高兴地无以复加了。一想到自己长大以后每天晚上不知疲惫做完运动在老婆哀怨的目光中睡去之后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的样子朱厚照就能不住高兴地仰天大叫:“老天,你对我实在太好了。”

回归现实中,对于自己这些异于常人的能力朱厚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自己穿越是带有福利的,只不过这些福利需要自己去一一发掘。就像玩游戏一样,自己的能力就像游戏里的副本,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自己去主动地触发它才会出现。朱厚照知道得出这个结论也就意味着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已经从实践上升到了理论地层次,以后再理论地支撑之下,自己的实践就会更加的顺利。相信在自己有意的锻炼开发之下,自己会发现更多的,能力。

“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把它给创造出来了。”看着手中写着镜子制作详细工艺的纸,朱厚照感慨道。

这几天朱厚照一直在思考镜子的制作工艺,认认真真的想了好几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把它给想出来了。根据自己指定的人生规划,自己要在七八岁时开始自己改变世界的第一步,现在自己已经八岁了,已经到了规划的时间点了。

对于自己改变世界的步骤朱厚照是有着自己的规划的。朱厚照计划第一步先从商业开始。他现在才八岁,还不到参与政事的年龄,并且过早的参与政事还可能会为他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得不偿失。而从事商业却会避免许多麻烦。商人在明朝是一个低贱的行业,人们看不起商人,也不愿经商,对商业也不重视,而他从事商业的阻力也就会减少很多。人们唯一可以对他指责的就是以太子的高贵身份去从事低贱的商业活动,而这一点他也想好了应对方法。他不会出面,而是找人作为他在商业上的代言人,这样经商他可以照做,但是这些商业活动在明面上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找不到直接证据人们也没法指责他。这样他就可以站在后面赚取大量的钱财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将来他要对明朝进行全面改革,而改革离了钱是万万行不通的,虽然依靠财政支持也可以勉强进行改革,但是明朝微薄的财政必然会大大降低改革的速度。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紧迫的,朱厚照也没有时间去发动一场将近上百年的全面改革,他需要的是一场快速的改革,最起码要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完成改革。而明朝的财政是不足以支撑这样快速的改革,所以他需要通过商业来获得改革学要的资金。

在明朝做买卖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明朝不发达的生产力和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明朝的商业一直处在卖方市场,商品供给远远小于商品需求,基本上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明朝超低的商业赋税也极大的增加了经商的利润。现代的企业所得税大都在20%到25%之间,而明朝的商税是多少呢?大明凡商税,皆是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三十税一啊,还是只能比这个少不能比这个多。三十税一也就是3%左右,这是多么低的税率啊,估计现代商人在这方面都羡慕死古代商人了。

经过深度观察之后朱厚照发现在明朝经商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于是便毅然决然的投身到经商的队伍中去了。

看着手中的写着镜子制作方法的宣纸,朱厚照眼里金星直冒,他仿佛看到了无数黄金白银扑面而来。为了写出这个制作方法朱厚照可是不知道累死了多少脑细胞。这几天一有空他就开始回忆前世看到的有关镜子制作的工艺,想了几天终于给想出来了。后世最常用的制造镜子的方法是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现代造镜发,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用这种方法制造镜子需要硝酸银、氨水、氢氧化钠等工业原料,现在才是1499年就是知道方法朱厚照也找不到造镜子需要的原材料。所以他只有退而求其次,使用历史上威尼斯商人使用的制镜工艺。而这张纸上写的就是威尼斯制镜工艺的方法。

来到这里朱厚照发现明朝人使用的都是铜镜,除了少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