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翔空看着王超辉兴奋的模样,心里有点犹豫,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说了出来:“超辉,你能给我说一下你是为什么受伤的吗?”其实他通过自己的手段早已经知道王超辉受伤的原因了,现在让王超辉自己说出来就是考量一下王超辉这个人。刺杀鞑靼的大汗,恐怕不管这个刺客是谁他都不会向外人讲,毕竟这是一件牵扯到一个国*家*安*危的问题了,同时也事关这个刺客的自身的安危,恐怕出于自保的考虑没有人会把这件事说出去。

而现在殷翔空却是在拿这件事在考量王超辉,如果王超辉对他实话实说了,那么殷翔空就会直接把自身的绝学传给他。一个人能够连事关自身的性命的东西都向你坦白,可见这个人对你是多么的信任,他已经把你当做了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亲人了。但是若果王超辉说了假话,那就说明他对殷翔空还是心怀戒备,并没有真正的信任他,试想殷翔空如何能够放心的把自己的绝学交给一个都不信任自己的人,他如何能够保证这个人将来不会干出欺师灭祖的事情。

找一个亲传弟子不是像私塾里的教先生那样只要看学生差不多就行了,找亲传弟子必须要慎之又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不少发生,欺师灭祖之辈也不少,仗着师父的名声在外面为非作歹的更是数不胜数。很多时候师父的命运都和自己的亲传弟子紧密相连的,所有选亲传弟子必须得慎重,宁可天分差一点,也得找一个尊师重道、心怀善念的人。

殷翔空这么一问,王超辉便感到非常为难,自己去刺杀鞑靼大汗这种事情可是不能乱说的,到时候要是传出去了不但鞑靼人饶不了他,就连朝廷也不会放过他的。所以王超辉第一个想法就是找一个理由混过去。但是他又想到了自己视乎不能够欺骗殷翔空这个前辈,他也不会对自己心存歹念,更不会把自己交给朝廷,而他对自己又是这么的好,不但救了自己一命还亲自指导自己武术,所以自己要是欺骗他的话就太对不起他了。所以王超辉一时的陷入到了纠结之中。

看到王超辉纠结的样子,殷翔空心里一沉,要是王超辉说了假话,那么就代表着两人的关系到此为止了,殷翔空会把他送下山以后也绝对不会再见他了。“罢了,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就不勉强他了。”殷翔空心里想着,就在他正准备张口的时候,王超辉下定了决心。

“好,前辈那我就告诉你,不过请前辈一定要保密,这可是事关超辉身家性命的。”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就再殷翔空打算放弃的时候王超辉下定了决心,自己绝不可以欺骗前辈。

“哈哈,”王超辉的话也让殷翔空把心放到了肚子里,“老夫我终日与深山野兽为伍,就是想说那也得有人来听啊。”

下定了决心,王超辉说道:“是这样的前辈,当时我是去行刺鞑靼人的大汗去了。只不过他命好,竟然让他侥幸逃脱一命。后来行刺失败了之后我就逃了出来,但是逃离的时候我受了重伤,出来之后不知道了,一直到醒过来就直接在前辈这里了。”

“哈哈哈,你说咱俩是不是有缘?”殷翔空大笑着说道:“当年我去行刺上一任的鞑靼大汗,想不到今天你去行刺了现在的鞑靼大汗,好巧不巧的我还把你救了。咱俩现在在这里整日畅谈,你说咱们两人是不是很有缘分。”

听了殷翔空的话王超辉也笑了起来。“哈哈,前辈,还真是挺有缘分的啊。”

开怀大笑之后殷翔空继续问道:“不过我很好奇你去行刺鞑靼大汗的原因,当年老夫去行刺鞑靼大汗是因为老夫看不惯鞑靼人,那你现在是因为什么?”

“这个?”提到原因,王超辉就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自己这为了一个女人竟然去行刺鞑靼的大汗,的确是有点难以启齿啊,特别是在殷翔空这个老前辈面前。

“怎么?有什么难言之隐?”看他犹豫的样子,殷翔空说道。

“我去行刺鞑靼人的大汗是因为一个女人。”王超辉也不打算隐瞒,索性也豁出去了,直接把自己行刺巴图蒙克的原因和自己与张梦之间的事情说了出来。

“哈哈哈,想不到你还是一个情种啊。难得啊,真是难得啊。”王超辉讲的肯定要比殷翔空打听到的要详细了,他把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殷翔空也是听得目瞪口呆,这个原因也太雷人点了。

他这一笑直接让王超辉有点脸红了,赶紧说道:“好了前辈您就不要取笑我了。”

“哪里?现在痴情男子可不多的啊。”殷翔空说道,接着只见他把一直拿在手里的那本递给了王超辉,“你看一下这本。”王超辉回答的和殷翔空自己打听到的基本上一样,说以殷翔空也下定决心把自己的绝学传给他了。

殷翔空打听王超辉的途径也是很简单,直接找锦衣卫就行了。事实上像殷翔空这样的人朝廷是永远不会遗忘的,除非他已经死了。当年在汪直下台之后朝廷有一段时间是不再管他了,但是等到孝宗即位的时候,他又重新进入了朝廷的眼里。

孝宗即位之后锦衣卫指挥使是牟斌,牟斌此人一直忠君为国,在他手中锦衣卫非常收敛,几乎没有在发生过以前那种陷害忠良的事情。不过锦衣卫虽然收敛了但是他们的势力却没有减弱。牟斌掌控锦衣卫之后对武林中人监控的比较严密,凡是在江湖上有点名声的人他都派人去调查过。牟斌是一个绝对不允许能够威胁到朝廷的隐患出现的人,所以对于殷翔空这种人牟斌也是重点排查。终于在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之后锦衣卫找到了藏在白云山的殷翔空。

当然牟斌没有兴趣非得让殷翔空为自己效力,他只要殷翔空不做出危害朝廷的事情就行了。所以在锦衣卫和殷翔空谈判之后殷翔空继续隐居山林,而他只需要在有大动作的时候先去锦衣卫那里备案就行了,并且殷翔空也答应锦衣卫在关键时刻他可以为朝廷出力。当然殷翔空也可以让锦衣卫替他处理一点小事。

这一次王超辉被锦衣卫查到藏身之地的之后郑广慧看他和殷翔空在一起并且当时王超辉正是昏迷不醒,所以郑广慧就没有把他带走而是让他继续呆在白云山上。只不过锦衣卫已经在山下安排了人等着王超辉呢。

殷翔空也正是通过郑广慧才了解到王超辉的事情以往的事情的。

s:今天的第一章,大家赶紧投票啊。我看了一下昨天推荐票增长的情况和前几天一样,好像我多写了几张没有一点效果啊,真是有点打击人了。

第一百三十章作茧自缚的张大小姐

接过殷翔空递过来的,王超辉好奇的展开了,刚才他就见殷翔空一直拿着这本就挺好奇的,“问天剑法。”王超辉惊呼道,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本竟然是被誉为江湖第一剑法的“问天剑法”。这可是“问天剑法”啊,江湖第一人“问天剑仙”的绝世剑法啊。激动啊,王超辉激动啊。

看他激动的都快颤抖了,殷翔空又接着说道:“给你了。”

“噗通”王超辉直接从小凳子上滑做到了地上,“给?给我的?”伸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王超辉满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对,就是送给你了,怎么?不想要?”伸手殷翔空装作就要拿回来的样子。

这回王超辉可急了,“要,怎么不要。”废话,天下第一的“问天剑法”王超辉怎么会不想要呢,想他小时候做的梦里最多的就是自己靠着“问天剑仙”的“问天剑法”驰骋江湖的故事,当然他也知道哪些都是梦而已,先不说他小时候能不能够找到殷翔空,就是找着了小时候殷翔空也不见得会收他为徒。但是王超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有一天有幸碰到殷翔空,竟然还有幸得到殷翔空的垂爱把自己的绝世剑法交给自己。

“好了,就给你了。”殷翔空朝还坐在地上的王超辉说道:“站起来,站好了。”

听了他的话,王超辉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要淡定。”王超辉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道,只是殷翔空接下来的一句话让王超辉直接激动的晕了过去了。

等到王超辉站起来之后殷翔空开口说道:“现在我问你,你可愿意做老夫的徒弟?”

是的,就是这句话,就是这句话直接让王超辉晕了过去,刚才殷翔空把“问天剑法”交给他的时候他就感觉有点不真实,现在殷翔空直接要收他为徒了,王超辉直接激动的心跳加速,然后他感到血液在不断的往自己的脑袋上涌来,于是他直接倒了。

“哎,哎?”王超辉这直接栽倒到了地上可把殷翔空给吓坏了,赶紧把他好了把脉猜到他是太激动了才放心。“哎,要是他直接死了那老夫我可是临老了犯了杀戒了……”

把王超辉抬回屋里,这一天便这样悄悄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王超辉醒过来之后两人继续昨天的话题,最后王超辉成功的拜得了殷翔空为师,不,应该是殷翔空成功的收得了王超辉为徒。

“哎,终于找着一个传人了。”看着山头上正在拼命练武的王超辉,殷翔空感慨道,想他也已经年近古稀的人了,但是到现在他还没有一个徒弟,要是什么时候他不幸仙逝了,那他这一身绝学可就失传了。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传人,不过一直不太如意。一方面是他不经常到凡世中,可供挑选的人不多;另一方面这几年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是心怀歹意之人,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让殷翔空满意了。所以到了现在他还没有找着一个传人。不过他受道家思想影响一直相信缘分之说。而王超辉的出现则让他认为王超辉就是那个有缘之人。两人关系好,又有缘,最重要的是王超辉的这个人让他放心。所以最后他的这一身绝学全都落到了王超辉的身上。

“师父?您说我根骨不好,那您为什么会收我为徒呢?”晚上,茅屋之下,两人又开始了对月饮酒,而王超辉也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他自己的根骨自己知道,也即是普普通通的那种,还有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也过了练武的最佳年龄了,所以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殷翔空会把这一身武学传给他。

只见殷翔空正色道:“根骨之说实为夸大其词,在老夫看来根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习武之人的勤奋。古往今来有多少根骨奇奇佳之人最后却是一无所成,反而是那些普普通通之人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最后却成为佼佼者。所以你虽然根骨不好,但是只要能够勤加练习还是一定能够勤能补拙的。”

“嗯,也是啊。”听了殷翔空的话,王超辉倍受鼓舞,其实殷翔空的话很简单,王超辉以前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只不过从自己的偶像嘴里听来这句话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了。

看到王超辉的样子,殷翔空在心里嘀咕道:“哎,也不能算老夫欺骗你,你的根骨实在是太差了,不过我也没打算你把老夫的绝学都学会,只要你到时候找一个好一点的徒弟就行了。”不过殷翔空不知道的是,就是他今天说出来的一番话不断地鼓舞着王超辉,最后靠着那一股勤奋劲,王超辉终于成为了一代大侠。

“还有,”殷翔空继续说道:“你现在的根骨要比以前好多了。前几日你在老夫的药缸里了整整三天用尽了老夫二十年珍藏的稀世药材,现在的你也已经脱胎换骨了。”

殷翔空这么一说,王超辉若有所悟道:“我说我怎么感觉是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来都是师父的功劳啊。”

从此,王超辉便在白云山正式的住了下来,每天不是和殷翔空畅饮开怀便是苦练剑法。他的剑术水平那也是飞快的增长,现在的他和以前的自己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泥里。

与此同时,有一个消息迅速的在江湖上传播,传言有一个叫做王超辉的少侠一人跑到大草原上行刺鞑靼大汗去了,虽然他最后没有杀了巴图蒙克,但是他却杀了巴图蒙克身边的好几个人,而巴图蒙克只差一点就死在了他的手上。

敢刺杀鞑靼的大汗,这都是牛人啊。除了三十多年前的“问天剑仙”去杀过鞑靼的上一任大汗之外,这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敢去草原之上行刺过鞑靼的大汗。现在终于又出了一个牛人了。于是这个消息已经传出便迅速的在江湖之上传播。从陕西,到河南,再到江苏,最后到了扬州的张府里的张大小姐的耳朵里。

“梦蝶,你说这个王超辉是那个人吗?”轩亭小榭里,张大小姐坐在那里迷茫的朝身边的一个婢女问道。

“小姐,”叫梦蝶的那个婢女笑着说道“那小姐你是想让他是呢还是不想让他是呢?”

“死丫头,竟敢调戏本小姐?看掌!”说着张大小姐站起来便作势要打。

最后在婢女梦蝶的欢快的求饶声中,张大小姐有坐在了那里发呆。

“我该怎么办呢?”抬头望着天,张大小姐迷茫的说道。

哪个少女不怀春,像她张大小姐这样的岁数也不小了,和她同岁的那些闺蜜们也都已经嫁做人妇了,有些就连孩子都已经能言会道了。但是她现在却还是自己一个人。。

不过以前那些追求她的公子哥她实在是看不上,那些人喝花酒、赌银子、玩女人到是个个在行,但是要说道真本事了,他们一个都没有。所以她才会在被追的烦不胜烦的时候直接设置了那么高的一个条件。

“作茧自受啊。”张大小姐心里叹道。

s:第二章了,再一次向大家求票了,求支持啊,大家一定要支持一下啊。

第一百三十一章召见大臣

此时距离北疆开战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了,北京城中的局势也是一变再变。最初安化王叛乱和巴图蒙克十五万大军南下刚刚传来的时候整个京城之中都是人心惶惶的。安化王叛乱虽然对国家的破坏不大,但是它产生的影响却很大。毕竟以前成祖的皇位就得来的有点不正。虽说大家碍于皇室的权势没人敢乱说,但是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当年成祖那点事谁不知道啊。所以好多人都对藩王叛乱的事情特别敏感。而且当年成祖的事情也给那些地方上的藩王起到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既然成祖都可以靠着起兵得来天下,那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呢。所以,自成祖之后很多的藩王总是心里带着别样的心思。

自成祖之后藩王造反的事情也是发生了好几次,虽然他们没有成功的,但是他们每一次的造反都会对朝廷和皇室的声誉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每一次藩王造反都不缺一些企图通过此来谋私利的人。

所以此次安化王的造反传来,对京城产生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同时传来的鞑靼大军南下的消息使得顿时朝廷就炸了锅了。不但朝廷顿时乱了手脚,就连民间也是人心惶惶的,有不少的人都趁早的逃走了。就连朝中都出现了不少打算到时候投靠新皇的人。

不过随着不到一个月之后就传来的安化王被抓的消息,京城中的局势才有所缓和。但是鞑靼那十五万大军一直都是悬在所有大明人头上的一把利剑。所以整整几个月所有的人全都紧张的关注着北疆的战事。

榆林是陕西面对北方的门户,一旦榆林被攻破,那么整个陕西都要凶多吉少。而一旦陕西没了,那么大明朝靠什么抵挡鞑靼的十五万骑兵的兵锋,到时候少不了整个北方都要被蹂躏一番。并且现在朱厚照还在榆林呢,这又是牵动着天下无数人的心。

“还是咱太子殿下厉害,你看那鞑子在那死了好几万人了愣是什么也没得到。”此时的京城里大街小巷里都是讨论着北疆的战事,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的所有人话语间都带着些许的喜悦。

巴图蒙克猛攻榆林不但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反而在榆林折损了几万兵马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有识之士就已经料到了鞑靼必败。正所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鞑靼人刚到大明北疆的时候没有立即发动进攻就已经使得鞑靼大军的士气消散了一半,现在又在榆林死了几万大军,可以说现在的鞑靼大军已经没有丝毫的士气可言了,失败已经是他们唯一的结局了。毕竟不是谁都能像项羽那样能够带着大军绝处逢生的。所以这些有识之士这么对外一宣传,整个京城的紧张气氛便消失了。想着逃离京城的也不走了,所有的人都正常的开始劳作了。

“就是,你是不知道殿下就往哪榆林城里一坐,动动嘴皮的功夫那鞑子的尸体就铺满了榆林城外的空地,你是不知道那情景,我大舅子回来给我说那外面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那地啊,都是红的。”

听了这人的话,周围的人都是吸了一口冷气,“死了这么多人真是可惜了。”

“死了活该,谁让他们老是侵略我们。要我说啊,殿下就应该把他们全杀了。”这人一说完便得到了无数的附和。

“就是,死了活该。老子是老了,要是老子还年轻的时候就是死了我也要再给他们一刀。”

“还有那袁总兵也是真厉害。”谈着谈着大家就谈到了榆林副总兵袁启文的身上,袁启文在无定河边一口气炸开无定河冻死了一万五千鞑靼士兵的事迹传到京城之后立即惊诧了无数的人,“乖乖,一万五千人啊,都被冻死了。”很多人都这样感慨道。

从此天下人都知道了榆林有一个足智多谋且心狠手辣的袁总兵,袁启文可是靠着这一战名闻于整个天下。不过他面对鞑靼大军掉到河里反而见死不救也受到了一些自认为自己的正义化身的虚伪之士的指责。可是袁启文会在乎这些吗,当然不会了。

不过除了有那么极个别的人站出来指责袁启文之外,大多数的人可都是大力的宣扬袁启文的丰功伟绩,冻死了一万五千鞑靼人怎么了,他们还嫌冻死的少呢。特别是那些底层的百姓,他们不懂得那么多的大道理他们只知道每年鞑靼人都会侵略自己的国家,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家人被鞑靼人杀了,所以面对袁启文,他们由衷赞扬。

“今年的天可是真冷啊。”想到被冻死在河里的无数鞑靼人组成的冰雕,周围人感到一阵寒气从心底冒了出来。

这普通的老百姓大都喜好谈论边疆的战事,而那些武林人士却还是更喜欢说一些与武林有关的事情,这两年武林之中比较太平所以以前大家也没什么值得大肆畅谈一番的消息,不过随着王超辉刺杀巴图蒙克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之后,窝身在京城的那些武林人士顿时沸腾了。一时间整个江湖之中都是在大肆的讨论着有关王超辉的事情,什么王超辉是谁?师承何处?多大了?他到底是不是为了一个女人才去刺杀鞑靼大汗?还有那个女人是谁?

当然大家讨论的焦点就是关于那个值得王超辉去行刺鞑靼大汗的女人,自古英雄美女,武林中人向来最喜爱谈论的就是这两样。

总之,现在王超辉火了,火得一塌糊涂,火得整个大明的武林中人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不过现在却有两个人无比的担心着王超辉,他们就是王超辉的父母。他们不需要王超辉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也不需要王超辉名满天下,他们只想让王超辉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一辈子就行了。所以王超辉行刺鞑靼大汗的事情传到京城的时候两位老人不但没有一丝的高兴,反而脸上布满了愁纹。因为王超辉行刺巴图蒙克之后是死是活一直都没有传出来,虽然大多数人都说他没有死,还活着,有能力行刺鞑靼大汗的人哪那么容易死。但是这些都不能够丝毫的减轻两人心中的担心。只要王超辉没有活着站在两人的面前,他们就绝对放不下心。

“大哥,嫂子,你们俩放心,辉儿不会有事的。辉儿小时候法源寺的高僧给他看过说他这一辈子有惊无险,福禄深厚。这一次一定不会有事的。”王父的二弟在一旁看到两人整天担心的样子不住的开导道。

“哎,希望会如此。”王父叹了一口气。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不该在小时候教王超辉武功,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啊。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皇宫里此时内阁三个阁老和六部的六位尚、都察院的两位督察全都急匆匆的往乾清宫而来。

“刘阁老,不知皇上召见我等是为何事啊?”往乾清宫的路上,众人朝刘建问道,这里面就属刘建和孝宗的关系最好了,平时有什么事情孝宗都会先和刘建商量一下。众人一大早的就接到孝宗的圣旨要求他们进宫见驾,一接到圣旨大家都是迷迷糊糊的,完全猜不到孝宗有什么事要说?于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刘建,想从他这里得到答案。

可惜这回就连刘建也不知道什么事,“众位别都看着我了,这一回我也是不知道圣上所谓何事?”

这可以算得上是半年以来孝宗第一次召集重臣们进宫了,年初的时候孝宗病危差点驾崩,从那之后孝宗就下诏太子朱厚照监国,自此所有的事情都由朱厚照和内阁商量着来,而孝宗呢也就自己呆在**里好好的休养身体。从哪时起到安化王叛乱这段时间里大明朝可是连一次朝会都没有召开过。孝宗身体不行在**养病,而朱厚照也不敢遇阻代庖的召开朝会。就连平时办公也是在内阁那里。

不过安化王叛乱、鞑靼南下使得孝宗不得不顶着刚刚好转的身体来召开了几次朝会,可惜孝宗的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不到半个月就有晕倒了,这一回可是又下了群臣一跳。孝宗醒了之后群臣说什么都不让孝宗在上朝了。

这一个多月来大明朝的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都是经过内阁的手处理的,而孝宗呢就是每天向外面传递个信告诉大家我还活着,不用慌张,其他的就什么事都不干了。

所以说这一会可是孝宗半年来第一次召集重臣们进宫议事,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要有大事发生了。

看到这回就连刘建都不知情,众人心里更加的疑惑了,看来这一次的事绝对不会小了。带着紧张的心情众人穿过层层的把守终于到了乾清宫。

“什么,皇上你要退位?”内阁大臣刘建的惊呼声从乾清宫里面传了出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孝宗把他们叫来竟然是想和他们商量退位的事情,要说自从秦始皇称帝以来退位的皇帝不是没有,但是主动要求退位的皇帝却绝对是没有一个的。以前退位过的皇帝有很多,但是他们全都是被逼无奈才退位的,像汉献帝、曹魏的元皇帝曹奂和唐朝的李渊等这些都是退位的皇帝,但是他们的退位都是被逼无奈才不得已的选择,皇帝完全被权臣或儿子架空,他们除了退位可是没有它途了。

可是现在孝宗的退位可是主动的要求退位了,虽然他身体不好,但是整个国家也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呢,没有任何人逼迫他,所以现在孝宗说出来自己要退位,大臣们实在是有点反应不过来啊。

s:说明一下更新的事,从今天起每一章由原来的2k改为3k了,所以相应的章节数也会减少了,点击也要减少了,成绩也要增长的更加缓慢了。不过为了让大家看的更加爽,所以我毅然决然的该了。。。

推荐票,还有吗,有的话就赶紧砸过来啊。。

第一百三十二章“沙丘之变”

其实不但是刘健听了惊诧不已,就连旁边的其他人也都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不过看着孝宗那认真的模样,恐怕是真的了。所有人立马开动了大脑来思考孝宗说出这番话的原因了。

难道是由于太子的原因?众人首先想到了朱厚照的身上,因为这件事的直接受益人就是朱厚照,并且朱厚照也的确是有能力逼迫皇上退位的。不过细细一想,众人有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众人感觉朱厚照实在是用不着这样做,先不说皇上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将来不管怎么样皇位都是他的了,没人和他抢,所以朱厚照实在是没有这样做的打算。再说就皇上现在的身体状况,估计就是朱厚照什么都不做,那用不了两年皇位也必定是他的。朱厚照既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并且平常朱厚照这个太子和孝宗的关系还是好得不得了的,最后朱厚照逼迫孝宗退位的嫌疑被众人自觉的排除了。

要说权臣,现在的大明也的确是有一个,就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刘健了,这些人当中也就是刘健一个人一连做了十几年的内阁大臣了,十几年来在大明除了孝宗这个皇帝之外就属刘健的权力最大了,并且刘健也不是没有做过权臣的事。早些年刘健独揽大权的时候可是没少被人骂他是个权臣,也就是这几年随着李东阳和谢迁成长起来之后逐渐的分掉了刘健的一些权力使得刘健的权势有所下降,但是即使如此刘健仍然是大明朝除了皇上之外最有权势的人。即使是朱厚照这个太子在大明朝的影响力也比不上刘健。刘健现在“三朝元老”和十九年的内阁大臣不是白当的。

想着想着众人变不自觉的把目光看向了刘健。看着众人望过来的目光,眼珠一转刘健便猜到了他们在想的什么,“哼,想我刘健十几年来勤勤恳恳忠君为国,虽然权势是大了点但是也从来没有生出过废君的念头,你们这几个人竟然敢怀疑到老夫的头上,真是岂有此理。”心里想着刘健便怒目金刚的瞪了回去。

看着刘健那张布满皱纹但却仍然正义傲然的脸,众人也就打消了怀疑。在这里站着的这些人也都是在一起为官十几年了,虽然大家经常政见不合吵来吵去的,但是对每个人的心性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刘建的为人也是大家都佩服的,要不然也不会容忍他在首辅的位置上那么多年了。再说要是孝宗退位了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刘建了,想到这一点众人也就收回了自己投向刘建的怀疑目光。

难道是皇上自己想退位了,想来想去众人只认为这一个可能性最大了。但是即使想到了众人也是很难接受啊。为啥啊,从秦始皇称帝到现在将近两千年来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将近两千年来人们形成的思维习惯使得在这里站着的这些大明的肱骨之臣们实在是有点接受不了这件事情。

两千年来那些皇帝们除非是被赶下台的,那个不是霸占着那个位置不死决不让出去啊。或许一个现代人很容易接受先皇提早退位让新皇提前登基的事情,因为现代人不但深受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并且在现代人前面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放着,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这个好的榜样。

所以现代人很容易就可以接受这样的事情,不过现在的大明朝可是很难有人轻而易举的接受皇帝主动退位的事情。原因吗,一方面是两千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让人们认为皇帝都应该是在皇位上呆到死的,就是病也要病死在皇位上,不死就绝对不可以下来。另一方面现在的明朝不但没有一个好的榜样可供他们参考,相反类似的不好的例子倒是不少。

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一个先皇和一个新皇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出现两个皇帝就意味着国家的政治势力要分为两大势力,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一个皇帝的身后都有着一批支持着他的臣子。要是两人皇帝能够相互克制一下并且管好自己的下属不让他们在下面私斗,或许对国家产生的危害还不会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