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哈斯木的不断呵斥之下,守军们才慢慢收起恐惧站起来开始抵御了起来,幸好袁启文考虑到将士们长途跋涉了今天给对方一个教训就行了,心里没有一战而攻下锡晏那克城的打算,后来慢慢的便减缓了进攻,要不然就靠着城内守军的样子,今天这一战结果就不好说了。
“哈哈,三天,三天之后这座城池必然在我们手上。”看着有秩序后撤的士兵,以及城墙之上惊魂未定的守军,袁启文明确的对李端澄和昔班尼保证到。
今天哈萨克守军防守的表现真是让袁启文失望,本来他还以为自己都打到对方都城了,对方应该会很顽强的抵抗呢,谁知道竟然对方怕成这样,这也让他对守军失望的同时,有了三天攻下锡晏那克城的保证。
第一天的进攻对于城墙之上的守军来说真的是惊险万分,差一点他们今天就收不住了,哈斯木对于士兵畏惧的表现很失望,但是也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慢慢的鼓励他们。
而城墙之上的战斗第一时间便传回了汗庭里面,穆伦德克通过大臣传旨让哈斯木到王宫里一趟,但是却被哈斯木拒绝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胜负已定
哈斯木又不傻,他怎么会不知道现在塔玛仕等人计划着要除掉他呢,所以他当然不会这个时候去王宫里面了。对于哈斯木公然抗旨的行为,穆伦德克等人除了更加愤怒,更加坚定了除掉哈斯木的决心之外,也只能慢慢的想办法了。
第二天,经过昨天下午和晚上的休息,袁启文带来的明军已经基本上消除了长途跋涉的疲惫。昨天对方防守的懦弱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这也让他们今天的进攻更加的凶猛了。
在炮击之后就是步兵的直接攻城,虽然明军除了火炮之外其他的攻城器械因为时间的缘故赶制的比较简单,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战斗力。从早上进攻开始之后,哈斯木就只能勉强的应付,士兵们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战斗**,都是等到对方都快要杀到跟前了,才慌张的防守一下。
从中午开始明军便出现在了城墙之上,守军的消极防守让明军的进攻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双方的战斗从城墙上和城墙下转变到了城墙上面的进攻。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哈萨克的守军才真正的开始进入了状态,显然他们也都知道如果再不拼命的话,那么他们最后的结局不是被杀就是成为奴隶了。
可惜,他们虽然醒悟过来了,但是却已经为时晚矣,只要等上了城墙,除非有着巨大的兵力,要不然想把明军赶下来就十分的困难了,从有第一波明军攻上城墙之后后面的明军便陆陆续续的等上城墙的越来越多。
)
随着战斗的持续僵持,在锡晏那克城的城墙之上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局面,攻上城墙的明军占据了城墙的外面半部分,而守城的哈萨克士兵则占据了靠近里面的半块城墙。
交战的时候双方就突然冲上前去厮杀在一块,而一旦厮杀的累了,双方则就都往后面后退两步以在中间拉开一段距离。
这里的战斗情况源源不断的被传递到了正在王宫之中的穆伦德克手中,得知明军已经在城墙上面站稳了脚了。穆伦德克大惊失sè。靠着城外明军众多的兵力一旦让他们站稳了城墙,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不言而喻了。
本来他还考虑着除掉哈斯之后让谁来替代哈斯木对抗明军呢,但是现在显然在这样考虑已经没有用了,不管是哈斯木还是其他的人在这个时候转败为胜都是不肯能的了。
考虑一下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自己改如何办才是现在穆伦德克最最关心的了。
为此,他再一次被塔玛仕等人召集了起来,不用穆伦德克说,其他人也早已经知道了外面的战况了,“现在明军已经攻上了城墙,我军必败无疑。众位大臣想想办法该如何是好啊?”
“这个?”顿时,穆伦德克这话把几位大臣为问住了。他们要是有办法打败明军那也不会站在这里了,很明显现在的情况是战况已经无法扭转,外面敌军的兵力十倍于自己,而且现在大军士气低落,还被对方攻上了城池,除非神明真的降临,要不然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奇迹发生。
“大汗,刚才臣前来的时候看到哈斯木就在城内征兆平民上城墙抵御明军了。”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大臣慢吞吞的说道。
“真的?”如果哈斯木能够守住城池的话,或许穆伦德克都愿意暂时放弃除掉哈斯木的打算。毕竟和个人恩怨相比,保全哈萨克汗国才是最重要的,“那是不是我们还有希望啊?”
“这个?”刚才说话的那位大臣犹犹豫豫的说道,“哈斯木派去征兵的士兵一出现的街道之上,各家平民就立马关门闭户,根本就无人响应哈斯木的命令。而且一旦士兵们强行征调就会遭遇平民的抵抗,现在城内都有点混乱了。到处都是哈斯木征兵的士兵,但是也到处都有反抗的平民,而且那些平民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兵器,竟然杀的哈斯木的征兵队节节败退。”
“哎。”顿时穆伦德克丧气了,“还以为他有办法扭转乾坤呢,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个样?”很明显士兵们都知道此战必败无疑,既然如此那上城墙就和送死没区别了,所以平明们当然不愿意被征调了。
在真正的生死面前,什么国*家大义和民*族大义仅仅对少数人管用,群体的数量越多,趋利避害的本能就越是突出。再说即便是哈萨克汗国灭亡了又如何,反正一百年前他们和乌兹别克汗国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并且几乎还算是同出一族的。
“要不,咱们投降吧?”这个时候塔玛仕突然插口道。
他这话一说完,便闭嘴不再说,而是观察者其他人的反应,沉默。
每个人都惊愕的看着塔玛仕,但是却没有人说话反驳,显然他们虽然惊讶于塔玛仕的这个观点,但是真的考虑了之后却也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既然败局已定,那么怎么败就有讲究了,是被明军攻破城池然后他们都被俘虏或者被杀,还是自己主动的投降以保全战后一定的利益?
这是一个问题,不得不慎重考虑。
随着夜幕的将领,城墙之上的战斗基本上都已经结束了,明军没能够一举把对方歼灭,而哈萨克的守军也没能够把明军打下城墙,双方就这么在城墙之上僵持了下来。
现在哈斯木很烦恼,守城之战打到现在可以说自己已经失败了,等到明rì天sè一亮,只要明军再次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自己那只剩下一半不到的守军必然崩溃。而自己征调平明补充兵力的进展也陷入了停止,那些平明们根本就不关心国家的存亡,竟然联合起来反抗自己,这也让哈斯木除了应付外面的明军之外还不得不抽出一部分兵力进入城内围剿那些平明。
而在这个时候,从王宫里传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哈萨克的大汗,自己的堂哥,穆伦德克竟然上吊自杀了。
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哈斯木就惊呆了,虽然穆伦德克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名义上的汗王不是,他也是整个哈萨克汗国团结起来的纽带,想到穆伦德克的死可能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哈斯木就感到深深的无力。
“来人,准备一下,本帅要进王宫。”穆伦德克死了,哈斯木不得不去表示一下。
第五百八十四章:和谈投降
身为哈萨克汗国的实际掌权人,大汗穆伦德克如果死了,那么他哈斯木的存在就至关重要了,他既可以拥立穆伦德克的后代为新的大汉,同时也可以自立为汗。不过在做这一切之前他还得想到王宫里面亲自慰问一下穆伦德克的家人。当然顺便看看穆伦德克自杀时候的样子。
王宫里面并没有多少侍卫,因为在明军发动攻城之后哈斯木已经把王宫里面超过一半的侍卫征调去守城墙去了。而且即便剩下的那些侍卫也都是他哈斯木的人。
带着几个亲近之人,哈斯木来到了王宫之中,迎接他的是他讨厌的老臣子塔玛仕,塔玛仕的眉头之上包裹着纱布,上面还在不断的渗透出一丝丝的血迹,显然看在哈斯木的眼里这是殉职未遂。
塔玛仕看到哈斯木之后冷眼看着他,一言不发,眼神之中的仇恨意味不言而喻,他在前面走着,后面哈斯木缓慢跟随。刚才塔玛仕的眼神他看得清清楚楚,哈斯木心中冷笑,你们的主子都已经死了,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很快,众人来到了穆伦德克平时居住的寝宫,还没有进去哈斯木便已经听到里面传来的撕裂的痛哭声,那是穆伦德克的妃子以及子女们的哭声。
走进去看到趴伏在穆伦德克身上痛苦的那位妃子,哈斯木眼中闪过一丝的yín光,“你死了好啊,你死了你的这些女人可都是我的了。”
“啊……”进去看了两眼搞清楚状况之后,哈斯木立马进入状态。直接跌坐在地上,然后像是死了亲生父亲一样的痛苦了起来,看他悲伤的摸样,就连刚才还哭声抢地的穆伦德克的几个妃子都自叹不如啊。
三两下,哈斯木便匍匐到了穆伦德克躺着的床沿边上,抱着穆伦德克的躯干,哈斯木一遍痛苦一遍不时的用眼光扫过身边穆伦德克的几个妃子,好巧不巧的穆伦德克其中的一个妃子抬起头来眼光正好和哈斯木对到了一起,顿时哈斯木大为尴尬,而另外一人则是怒气横生。
怕再犯错误的哈斯木接下来就专业了许多了。开始全神贯注的哭丧了起来,慢慢进入状态的他越哭越是令听者伤心,趴在穆伦德克的身上,哈斯木不停留下的眼泪竟然都已经打湿了穆伦德克的衣衫。
然而,就在哈斯木感觉自己哭得差不多了该站起来说正事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脖子处一阵疼痛,猛然睁开双眼,他正看到不知什么时候坐起身来的穆伦德克正双眼怒瞪自己,而右手之上握着的一直匕首则已经插在了自己脖子之上。
哪里还不知道自己中计了的哈斯木连忙站起来慌张的就要往外面跑。但是还没跑出两步便被突然出现在身边的两个手持巨斧的侍卫斩杀在了当场。
这个世上没有收买不了的侍卫,哈斯木可以收买那些宫廷侍卫。那穆伦德克当然也可以了。站在门口的哈斯木带来的几个亲卫慌忙的想要往外面跑,但是还没来得及转身便已经被围困了起来。当下无法反抗的被杀死当场。
哈斯木和他的亲卫都死了,穆伦德克也不用躺在上面装死尸了,撤掉身上晦气的衣服,穆伦德克扔掉手上的匕首,“哈斯木已死,传令下去所有愿意宣誓效忠于本汗的将领既往不咎,否则格杀勿论。”难得的穆伦德克硬气了这么一回。
哈斯木的死很快便从王宫之中传了出去,和王宫里的欢庆不同。普通民众们除了庆幸不用被抓壮丁了之外,同时也对守城更加的不抱希望了。
而那些军中的将领以及士兵们则更多的是愕然以及惶恐,不过在惊愕与惶恐之后,这些将领们却也不得不做出选择。
他们的选择是一致的,没人还会为一个已死的人效忠,当穆伦德克宣布对他们既往不咎之后,所有的人都立马宣誓效忠穆伦德克。
不过在宣布效忠了穆伦德克之后。哈斯木的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身为主将的哈斯木一死,大军的士气不可避免的更加低落了,本来白天的时候好不容易大军有了敢和明军死战的勇气了。现在大军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哈萨克汗国的前途更加的迷茫与未知了。
城墙上面的变化很快便被反应到了李端澄、昔班尼以及袁启文等人的手中,三人得出的意见很一致,城内肯定是发生了内乱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便有一队从城墙上面下来的人说是穆伦德克的全权代表,要来和明军和谈。
作为穆伦德克代表的是塔玛仕,和他一起前来的除了两三个侍卫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就连这两三个侍卫也是做做样子给塔玛仕自己壮壮胆而已。
双方一阵介绍之后,塔玛仕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贵军愿意退兵的话,我汗王愿意向大明称臣。”
“不行,”袁启文直接拒绝,“锡晏那克城顷刻可下,哈萨克汗国也灭亡在即,我们为何还要留下你们?”
“这?”塔玛仕一时语塞,“听闻大明是为礼仪之邦,怎会做出灭亡他国的事情来呢?”塔玛仕企图用礼仪之邦来缚住李端澄和袁启文他们的脚步,可以这句话放在以前还会有用,但是放在朱厚照上台之后,这样的话就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没了市场了,半个月之前朱厚照才刚刚亲自灭亡来了两个国家,大明的皇dìdū不在乎什么礼仪之邦的,这些为将领的当然也就不会在乎了。
“不行。”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的回答整齐,干脆。
一看两人的情况,塔玛仕便对明军的底线了解了,“我们愿意投降,但是投降之后我们希望大明能够保留哈萨克汗国。”
袁启文把目光看向李端澄,两人对视一眼之后,李端澄拿了主意,“如果你们真心愿意开城投降的话,哈萨克汗国是绝对不可以再保留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予你们汗王以亲王之礼。”
闻言,塔玛仕松了一口气,说了一晚上他其实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这个,投降是肯定的,穆伦德克也没有奢望再保留哈萨克汗国,这个确实不现实,尽量为自己争取一点好处才是最重要的,能够让大明给予穆伦德克一个大明亲王的待遇就已经和很不错了。最起码以后的荣华富贵有了保障了。
大的方向上双方已经谈拢,接下来就是投降之后的细节问题了,为了尽可能的争取到一点利益,塔玛仕在明军帐篷里和袁启文、李端澄他们争论了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疲惫的塔玛仕一早的就返回了王宫,“谈的怎么样了?”穆伦德克急切的问道。
“大汗,一切都已经谈好了。”当下塔玛仕便把商谈的结果说了出来。
听到自己以后可以享受大明亲王的一切待遇,穆伦德克大喜,“好,好,就按这个条件,开城门投降吧。”
穆伦德克要投降和谈的消息根本就隐瞒不住,昨天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已经传遍了全城,除了极个别的人大骂穆伦德克懦夫,吵着要去和明军同归于尽之外,大部分的人都安静的等待着消息,甚至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开始期待那一刻的到来了。
早上,随着穆伦德克的命令传出王宫,守护城门的哈萨克士兵准时的打开了城门,外面早就做好准备的明军骑兵一马当先进入城池。
为了尽快的控制城池防止有人趁机制造混乱,进城之后的明军迅速控制各个城池要塞,以及各条街道的进出口,同时宣布无限期实行宵禁,一rì之内满城禁止一切走动,如有违抗者一律格杀。
当穆伦德克和李端澄共同在投降书上按下印玺之后,标识着沉沉浮浮数十年的哈萨克汗国还没来得及走向强盛便已经走到了尾声。
由于是穆伦德克这个哈萨克的汗王自己投降的,所以此战之后哈萨克汗国内部反抗的人数就少得多了,即便偶尔有人扯旗造反也成不了大的气候。
这个时候哈萨克汗国东部的城池大都已经被明军以及乌兹别克的大军攻克,但是在西面还有不少的城池没来得及攻克。
控制住了锡晏那克城以及穆伦德克之后,李端澄负责坐着锡晏那克城调度四方,而袁启文和昔班尼则带着穆伦德克的投降书前往那些还没投降的城池纳降。
半个月后,整个哈萨克汗国已经全部陷落,留下一部分的大军在这里守城之外,带着穆伦德克,李端澄、袁启文以及昔班尼三人都从锡晏那克城出发一路往东前往朱厚照所在的亦力把里城进军。
哈萨克汗国灭亡的消息很快犹如飓风一般在整个中亚以及中亚所影响到的范围之内传播,这片很久没有东方中原王朝消息的大地再一次被震撼了,原来在遥远的东方那个强大的国家还在啊。
有人对此心声恐惧暗暗戒备,但是同样有人心中狂喜,打算以此为锲机趁机崛起。
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它是最坏的年代,同时也是最好的年代。
s:ps:新书求支持啊,发现新书里面就没有几个这本书里的粉丝,伤心啊……
第五百八十五章:瓦西里三世大公
第五百八十五章:瓦西里三世大公
远在亦力把里城的朱厚照早就得知了穆伦德克已经投降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定的他接下来的大半个月就悠闲了许多,暂时不用为军务cāo劳的他难得的带上一些亲卫们走访了一些西疆著名的美景。
虽然西疆这块土地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但是越是这样的环境之中,那几处美景就越是被衬托的世间难得。大半个月里朱厚照上了天山,看了天池,去了喀纳斯。
一直等到李端澄和袁启文他们快要归来的时候,朱厚照才返回亦力把里城。
因为有穆伦德克这个哈萨克的汗王一同前来,朱厚照并没有为李端澄和袁启文他们举行特别盛大的庆祝仪式,毕竟你灭亡了人家的国家,还在人家面前举行庆祝,就有点丝毫没有把人家放在眼里的感觉了。
虽然哈萨克汗国已经灭亡了,但是穆伦德克这个曾经的汗王对于大明稳定当地的局势还是很有益处的。
论功行赏是重头戏,袁启文和李端澄接连立下如此大功,不好好奖赏一番是不行的,朱厚照也不说什么等到返回京城再说了,直接在这里就已经许诺要给两人公爵的爵位,其余的诸如金银宝物乃至女眷的奖赏更是不计其数。
李端澄和袁启文两人大喜之下当即拜谢,特别是李端澄,没想到自己都老了竟然还能够立下如此大功。
给完了这两个人的奖赏,接下来就是乌兹别克大汗昔班尼的了,昔班尼身为乌兹别克大汗并不用对朱厚照执君臣之礼,但是必要的礼仪也是少不了的。
一番行礼之后,昔班尼说道,“愿大明万代永享……”
朱厚照听到这话很是高兴,连带着和昔班尼说话的与其都变了,“这一次你协助我大明大败哈萨克汗国算是立下了首功,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只要不过分朕都可以答应呢。”
“这个?”昔班尼一下子便陷入了沉思,不是他没想过要什么,而是他不敢轻易说出口,现在的情况已经今时不同往rì了,以前在大明把注意力转到中亚之前,这里的几个国家虽然相互争斗,但是大都实力相差不多。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做大汗的干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yù,但是现在不行了。
大明进来了,哈萨克汗国灭亡了,有大明这个国立太过强大的国家在旁边窥伺着,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昔班尼都开始瞻前顾后了。特别是现在到底大明对乌兹别克汗国是个什么态度他也一直搞不清楚。
要说两国关系不好吧,确实是有过摩擦与战争,但是现在两国却也是并肩作战的,而且在乌兹别克汗国内部大明商旅不绝,就连昔班尼身边都有大明的文人进入乌兹别克汗国担当大臣。
如果大明有心吞并乌兹别克的话,他昔班尼根本就抵挡不住,而如果说大明没有这个心思的话,就连昔班尼都不敢抱着个侥幸。大明要是没有扩张的也行也不会先后吞并了亦力把里和哈萨克汗国了。
“启禀皇上,昔班尼愿意以此大功换取成为大明的属国。”想来想去昔班尼还是决定不要什么赏赐,先成为大明的属国再说。
照双方的关系以及实力的差距,昔班尼实在是对大明不怎么放心,与其现在要了什么财物以及领土的赏赐而等到未来被大明打败之后再乖乖送出去,还不如成为大明的属国呢。最起码安全可以保障了,大明总该不会不分缘由的去进攻自己的属国吧。
“哦,属国啊,”听到这个条件,朱厚照差点没反应过来,“这个归化属国是为大事,等朕回京之后和大臣细细相商之后再给你答复也不迟。不过你立下如此首功,赏赐也是必须的,这样吧,把咸海和锡尔河以南的地方全都交给你们乌兹别克如何?”
得到了领土,但是昔班尼却并没有高兴,因为这个时候得到的越多,在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越是危险,但是明显朱厚照并不打算现在让乌兹别克汗国成为大明的属国,昔班尼也无能为力,只能接受现实。
把差不多整个哈萨克汗国数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纳入大明的领土范围,大明的疆域再一次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加上朱厚照先前把整个蒙古草原也纳入了大明的疆域范围,此时大明的疆域在北面已经到达了贝加尔湖的以北,西伯利亚南北方向的中部。
而在西面大明的疆域则是延伸到了里海的边缘,朱厚照很高兴,但却并不自满,这只不过是刚刚达到了和大唐全盛时期的最西边疆域一样远的地方。
本来解决了哈萨克汗国的事情,朱厚照就是要返回京城了,但是很快却又被另外一件事情所羁绊了。
和苦勿迷、霍尔赤剌一起去进攻失必儿汗国以及喀山汗国的亦不剌回来了,他的返回既带回来了好消息,同样也有不好的消息。
好消息就是失必儿汗国已经灭亡了,不好的消息就是他们在喀山汗国的都城喀山遇上麻烦了。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阿瑰仕带着四万大军狼狈的逃回失必儿汗国虽然让他有了短暂的安全,但是这种安全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亦不剌他们带着大军到达失必儿汗国之前,阿瑰仕战败的消息就已经引爆了失必儿汗国内部的战争。
本来阿瑰仕一直大肆清除异己就让很多人不满,现在他大败而归实力、威望大损,顿时那些不满他的人便跳了出来集体反对起来了阿瑰仕。
等到亦不剌他们到达失必儿汗国境内的时候,他们双方就已经厮杀了好多次了,虽然最后占据上风的还是实力更强大一点的阿瑰仕,但是他的那点实力在亦不剌几人的二十多万大军面前根本就没有一点的反抗余地。
双方仅仅进行了一次决战,阿瑰仕便战败被杀,阿瑰仕死后亦不剌和苦勿迷、霍尔赤剌三人分散开来横扫整个失必儿汗国。他们所到之处根本就遇不上有效的反抗。
彻底控制了失必儿汗国之后三人结伴从杀向喀山汗国。喀山汗国的实力比失必儿汗国还有所不如。所以一开始他们的进展也是十分的顺利,根本就遇不上抵抗。但是当他们把大军推进到喀山汗国的首都喀山的时候,情况顿时发生了变化。
喀山是一座坚城要塞,号称只需要三千守军和足够的粮食就能够打败所有来犯之敌。而现在喀山城内的守军不但远远多于三千,而且他们在喀山城外面也遇上了另外一个敌人。
那就是前来救援喀山汗国的莫斯科公国大公瓦西里三世。(。)
第五百八十六章数万里之遥
到了瓦西里三世的时候,莫斯科公国已经成为了整个基辅罗斯最大的公国。基辅罗斯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基辅罗斯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陷入了分裂,并且在后来被蒙古人所统治。莫斯科公国就是其中若干公国之一。
在瓦西里三世的父亲伊凡三世的手中,莫斯科公国从蒙古人的手中dúlì出来,成为了dúlì的公国,后来瓦西里三世政变上台取代了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新的莫斯科大公。
如果说伊凡三世的成功有很多运气的成分,那瓦西里三世靠的就是自己的雄才大略了,从继任到现在为止,莫斯科公国在瓦西里三世的手中不但国立持续上升,而且也在吞并了附近的几个公国之后已经奠定了统一整个基辅罗斯的实力。
现在几乎整个基辅罗斯的公国都已经迫于瓦西里三世的武力而上书臣服于莫斯科公国,可以说只要瓦西里三世自己不变得昏聩无能,莫斯科公国统一整个基辅罗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论起实力,瓦西里三世比他的父亲实力更加的强大,也比他更加的具有野心,所以瓦西里三世从上台开始就不单单把目光瞅准了整个基辅罗斯内部,他的目光早就已经延伸到了基辅罗斯的外部国家之中。
这其中有两个国家是他最为关注的,一个就是在莫斯科公国南部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还有一个就是在莫斯科公国东部的喀山汗国。
这其中以哈山汗国尤为甚,同时也是瓦西里三世首要想要吞并的一个汗国。
喀山汗国与俄罗斯为邻,不时发生边界冲突。从喀山汗国大汗马赫第提克在1452年冬季,进攻莫斯科公国开始两国之间便开始爆发了持续不断的战争。
1469年瓦西里的父亲伊凡三世利用喀山汗国的内讧,曾夺取喀山城。在1487年前后,马赫第提克的两位孙子伊尔哈姆和穆罕默德?阿明相互争夺汗位,最终伊尔哈姆获胜,但是穆罕默德?阿明并不甘心失败,他跑到莫斯科公国求助于伊凡三世。所以当年莫斯科公国再度占领喀山,并扶植了以穆罕默德?阿明为首的傀儡zhèngfǔ,汗国成为俄国的属地。
和伊凡三世热衷于国内统一不一样。瓦西里三世对国外的扩张更加的看重。虽然在瓦西里三世即位之后穆罕默德?阿明为了获得dúlì从而反叛了莫斯科公国,但是正因为此,瓦西里三世对于喀山汗国看的更重了,他不止一次的对外表示要征服喀山汗国。
喀山汗国由于东西失必儿汗国和莫斯科公国的夹击之下实力一直较为虚弱。所以亦不剌还在失必儿汗国大肆屠戮的时候,穆罕默德?阿明就已经开始收缩兵力着重防守城池了。
他知道自己肯定打不过二十多万大军,与其被分兵击破还不如集中兵力死守喀山城呢,喀山城是少有的简称要塞,只需要三千兵力和足够的粮食便可以挡得住所有来犯之敌这句话并不是白说的。它之所以屡次失陷于莫斯科公国也是因为内部有人投靠的缘故。
在亦不剌、苦勿迷和霍尔赤剌带着大军来打喀山城外的时候,穆罕默德?阿明就已经把求救的信向瓦西里三世送了过去。
无疑穆罕默德?阿明的想法还停留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过去几十年喀山汗国和莫斯科公国屡次发生战胜,但是每当喀山汗国遇到危险的时候出手相助的也都是莫斯科公国。
现在穆罕默德?阿明还是想的像以前一样遇到危难的时候就向莫斯科公国求助。现在莫斯科公国当政的是瓦西里三世,他虽然和自己的父亲不一样心存着吞并喀山汗国的心思,但是却同样不会允许喀山汗国灭亡在其他人的手中。
所以在得知喀山城已经被来自东方的骑兵所围困的时候,瓦西里三世立刻从国内召集大军便赶来了喀山。
现在的莫斯科公国虽然实力并没有达到后来的鼎盛,但是瓦西里三世还是想尽办法从国内以及属国之中征调了将近十万的大军,同时随军携带的还有数十门的火炮。
对于这些来自东方的骑兵瓦西里三世并不熟悉。因为他们好像并不完全是自己所熟悉的蒙古启骑兵,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是来自东方的骑兵,他都会竭力的抵抗的。
本来亦不剌他们对于喀山坚固的城池就是颇为无奈,这下子又来了数量众多的援军。他们更加的陷入进攻也不是,撤退也不是的境地了。
亦不剌他们一开始只知道在失必儿汗国的西面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