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大军准备好了撤退之后时间已经是傍晚了,这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看到外面渐渐变暗的天sè,巴图蒙克立突然马下令大军全速前进。

蒙古人的离开很是突然,如果不是朱厚照从一开始就一直亲自紧紧的盯着蒙古大军的动静说不定就真的被他们拉开了距离了。

蒙古大军一走,早已准备好的明军骑兵立马跟上,不过在赶到蒙古人之前阵地的时候他却看到了数量不少的蒙古伤兵……

朱厚照不得不赞叹巴图蒙克的铁石心肠,为了不拖累大军,他再一次把这些受伤较为严重的伤兵给留在了后面,而且这个也可能会给明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虽然这种做法很不人道,但是朱厚照却找不到一句去批评巴图蒙克的话来,这是生与死的存亡,两个民族几百年来的宿命对决,胜,就是生,败,就是亡。

不是巴图蒙克要放弃那些伤病,而是生存的残酷要放弃那些伤病。

“哎,”看着那些蒙古伤病,朱厚照不住的感叹,此时他真的想给自己那么一下,就在刚才第一次看到那些躺在地上不停哀嚎的伤病的时候,朱厚照心肠一软,再一次下令把这些蒙古人的伤病带走和明军自己的伤病放在一起救治了。

这种事情这个时代除朱厚照之外的任何一个将领估计都不会这么做,如果说上一次大家都没有意见的是因为被那些在野狼攻击之下惨烈伤病给震撼了吧,那么这一次大家才刚刚还在战场之上生死对决,现在一下来就要给他们治病了。所有不少的将领都为这事来劝说朱厚照。

朱厚照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了,这话自己没说还好,现在自己已经说出口,要是再收回去那对自己名声可就影响不好了,而且收回成命的话朱厚照还真是说不出来。

说到底他的战争观念一直停留在二十一世纪,他还接受不了这个时代战争的那种残忍。

“管他呢,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朱厚照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蒙古大军在前后奔走,而朱厚照则亲自率领明军大军在后面跟随,一开始朱厚照并没有后直接就下令进攻而是观察了蒙古人很长一阵时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的大军适应的时间,刚刚才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守卫战,现在就马上让他们进行一场追击战,对他们的消耗就太大了。

朱厚照要让明军始终以最佳的状态去进行战争。

明军的一举一动前面的蒙古人自然还是一清二楚,为了这个,不少的将领们都不知道想了多少个办法了。

如果让明军就这样一直在后面跟着,无疑对于他们来说是很不利的,明军跟在他们的后面,那么其他前来援助的明军和奴儿干的联军就会跟在朱厚照的后面,最后倒霉的无疑还是他们。但是想要摆脱明军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进入草原以来他们已经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了,但是最后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失败告终了。

想要摆脱明军,方法只有两个。

一个就是跑的比明军快。这个现在看来是不可行的。以前骑兵的速度一直是他们的优势,那个时候明军不但缺少骑兵,而且就连仅有的在战马以及速度上面也比不上他们。

现在明军不但骑兵多了,而且优良的战马也更多了,更关键的是双方所使用的全都是优良的蒙古战马,双方在耐力以及速度上面都是一样的。甚至于在朱厚照的针对调教之下进行过专门严格训练的明军,在同等条件之下明军的速度还要比完全zìyóu发挥的蒙古骑兵快上一点。

跑是不行,剩下一个那就只能是打退或者打败明军了。现在事实已经证明,是可行的。但是他们却没有那个时间。

“好,既然汉人想要跟着咱们,那就让他们跟着好了。”想到这里,巴图蒙克一咬牙,下定了决心,“咱们去失必尔附近,到时候让失必尔出兵协助我们,就不信合三国之力还打不败一个大明。”

其实,这个真正的意图巴图蒙克只和阿喇哈青森商量过,失必尔汗国和鞑靼同出一族,并且双方关系亲密。去失必尔除了可以让对方出兵援助之外,战胜了自然更好,如果不幸战败了到时候他们就逃亡失必尔去。即便战败了到时候他们的兵力也比失必尔多,完全可以鸠占鹊巢了。

有了这个打算了,蒙古大军前进的时候对于后面明军就不是那在乎了,渐渐的心态更加轻松了,也不用过于防备后面明军了,他们的速度反而提高了一点。

“杀……”不过,朱厚照却不知道巴图蒙克他们的打算,他还是抱着和以前一样的心态,不停的缠着对方,一直到援军陆续赶来。

在朱厚照的命令之下,早已蓄势待发一直呈三角进攻阵势的明军迅速在后面朝着蒙古大军发起了进攻,甚至两边的进攻也陆续展开。

朱厚照并不是像第一次那样想要趁机打败蒙古人,他这一次纯粹就是为了干扰对方而已。所以当蒙古人受不了明军的干扰开始大规模高反击的时候朱厚照下令撤军的命令迅速传达。

还是那样,明军的撤退让对面的蒙古人很是无可奈何,看到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明军,巴图蒙克也没有下令进行反击。

为啥呢,数量少了巴图蒙克肯定知道是不会成功的,数量多了巴图蒙克又舍不得。

就这样在双方一个撤退一个追击的过程之中,短短三天而过,三天时间双方大军行程数百里,蒙古大军距离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了,而朱厚照所需要的援军也逐渐按照朱厚照的命令赶来集合。

最后的一战,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死里逃生

第五百四十八章死里逃生

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的袁启文慢慢苏醒过来,睁开眼睛,刺痛的阳光shè来让他立即再次闭上了双眼,不过这一睁眼的动作却让边上负责照顾他的人正好看到。

“将军……”周围的人迅速凑了上来,所有人都热切的看着躺在床上的袁启文。

听到有人叫自己,袁启文知道这不是在做梦了,适应了一会之中zhōngyāng与睁眼做了起来,打量四周,自己此时应该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帐篷里面,身下是一个甘草上面铺着兽皮的床褥,眼前是几个自己的亲卫以及几个自己没有见过的并且也不像是自己汉人的人。

袁启文慢慢的回想自己最后的记忆,他只记得自己带着大军千方百计的阻拦了巴图蒙克的行军,为朱厚照追上蒙古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后来因为明军兵力上的弱势没能够趁机歼灭蒙古人,反倒是不得不暂时的撤退才行。

之后为了不被缓过来的蒙古人抓住,自己开始带上仅剩的大军向北逃亡,他记得他们缺少粮食,更缺少衣物,在寒冷的夜晚之中有不少的伤病都没能够熬过去,大军一直不停的走,想着没人知道的前方不停的走,一直到就要见到第二天的太阳迎接温暖阳光的时候,自己感到一阵眩晕直接失去了直觉。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这里,“这是哪里?”袁启文朝自己手下问道。

自己还活着,看着自己手下也在,他放心了不少,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弄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几个亲卫犹犹豫豫的也说不上来这是哪里,当下其中一人急的直接跑了出去,然后很快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穿着像是野人一样的中年人。

不过,当这个人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袁启文便推翻了自己的猜想,这是一个汉人,中年人走到袁启文身边像是为其把号了一下脉搏,然后才站起来用汉语说道,“这位将军,这里是翰难部。”

“翰难部?”袁启文听后,直接就愣了,他先是从脑海深处调动翰难部的记忆,想了好久终于想起来了在奴儿干的最西侧有一个部落叫做翰难部的,难道就是这里?

不过自己不是一直往北走吗,怎么会走到翰难部了,翰难部应该在自己的东侧才对啊。虽然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走到这里的,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当下确定了自己所在地方之后袁启文便询问其自己亲卫有关大军的事情了。

“将军,所有的大军都被带到了这里,现在咱们一惊不怕挨饿受冻了……”当下几个亲兵便将之前的事情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在离开交战的战场之后大军在袁启文的命令之下不断地向北走以尽量逃离蒙古大军远一点,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走着走着他们最后竟然慢慢向东的走到了的翰难部。虽然在这一路之上大军遇到的困难不少,好在有袁启文作为首领以及jīng神支柱,大军有惊无险的来到了距离翰难部很近的地方。

不过黎明之前的黑暗才是最黑的时候,就在他们即将脱离险境的时候袁启文第一个支撑不住了。漠北的夜晚不但很是寒冷,而且露水也很多,大军之中有不少的人都在晚上因为被露水打湿而遭受了伤寒。袁启文不但没能够幸免于难而且作为大军的主帅袁启文需要不断的cāo劳大军的事情,在伤寒以及劳累之下,袁启文终于倒在了黎明之前。

说实话袁启文的突然晕倒在当时对于大军的打击不可谓不小,他们这一路之上的是多麽的艰难,克服了饥饿,可以了严寒,这一切很大程度之上都是因为有袁启文这个首领支撑着。在袁启文晕倒的时候不但是他们最饥饿的时候,同时也是他们忍受寒冷几乎到达极限的时候,路上不断有死去的同伴更是接连打击了他们的神经,没了袁启文的支撑,在当时的一瞬之间大军都差点发生内乱。

当时袁启文之下的几个将领想要稳住大军继续按照袁启文的命令前行,但是奈何他们根本就没有袁启文的威望,下面的人在几乎绝望之中对他们的命令视若无睹,将领弹压,士兵反抗,这群人差点因为这个死在了黎明之前。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因为他们被俘虏了,准确的说是被翰难部的大军所俘虏了。

袁启文他们本来离开之间所在的位置就是鞑靼境内靠近奴儿干的地方,后来他们偏向东面竟然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奴儿干,当时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部落就是翰难部。

翰难部是奴儿干之中最为靠近蒙古的一个部落一直以来都是巴图蒙克率先征服的对向,他们的关系也不怎么好。这一次因为鞑靼境内兵力空虚,翰难部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慢慢的也越过了边境线来到了蒙古境内活动。

袁启文他们就是在翰难部巡逻的时候发现的,当时在黑夜之中翰难部也不知道明军的身份,为了以防万一,对方直接调动部落所有军队把明军给包围了。

之后的战斗就很简单了,事实上就可以说双方就没有战斗。因为明军根本就没有反抗就直接投降了,也不怪他们。大军已经忍受饥饿、严寒到了极限了,再加上这个时候袁启文晕倒大军内讧,哪里还有什么斗志的,再说他们根本也没有武器,所以看到被包围了之后明军便直接全部投降了。

不过虽然明军是被俘虏的,但是在被带回翰难部之后明军却没有受到什么虐待,相反在这里倒是难得有了食物,有了衣物和住处了。别的不说,命倒是全都保住了。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刚才为袁启文看命的那个人的存在。

通过和那个人的交谈,就连袁启文都感觉这件事情真是上天眷顾,因为那个人不但像袁启文想的那样是一个汉人,而且还是现在这个翰难部的首领。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袁启文和无数个明军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那个人汉人的身份以及部落首领的身份都是毋庸置疑的。

经过交谈袁启文知道那人的名字叫做苏起,老家山西人,以前是一个行走于大明与蒙古之间的边贸商人。

苏起从小跟随家人学习医术,虽然算不上jīng通,但是对于各种疾病也都有一定的了解,孝宗初年孝宗即位之后修生养息,为了避免和鞑靼发生冲突,孝宗曾一度和鞑靼展开了大规模的边贸以让鞑靼打消南下的念头。

那个时候大明和鞑靼之间的边市火爆,来往于大明与鞑靼之间的商旅络绎不绝。在和鞑靼进行贸易的时候,山西的商人向来书主要的经商大户,从最基本的了粮食、食盐、茶叶到走私的铁器等各种允许的和被禁止的商品他们全都有所涉猎。当然其中药材虽然不像其他商品贸易那样火爆,但是也是鞑靼继续的东西之一。

当时山西有不少从别处收购药材然后再组成商队将这些药草卖到鞑靼的商户,当时年方刚过二十的苏起因为家里贫困便无奈的接受了帮商队看护药材的高薪工作。

不过不知道是该说苏起名号呢还是命不好呢,第一次跟随商队的苏起就倒霉的碰上了黑吃黑,最后自己也被抓住了。

原来当时商队为了把药材卖一个好价钱,冒险身负鞑靼数百里,就为了将这些药材买个漠北的部落,结果被沿途距离他们很近的翰难部给盯上了。

虽然奴儿干是大明的领土,里面的部落也都是大明的子民,但是这并不代表那些部落就没有做过对不起大明的事情,就连大明内部都有商人敢私下向蒙古人贩卖铁器,就别说那些其他部落的人了,私下做的对不起大明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翰难部就因为地处奴儿干和鞑靼之间经常因为生存问题在鞑靼和大明之间来回摇摆,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来不甘做出格的事情,直接光明正大背叛大明倒是不敢,但是私底下劫掠大明的商队倒是不在少数。

商队被劫掠了之后,所有药材被没收,东家和护卫皆被杀害,只有苏起一个因为身据一首医术而被翰难部溜了下来。

医疗手段落后是这些部落的通病,特别是翰难部这些奴儿干的部落,更是像个野人一样,一旦有人生病了除了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明身上一般没有什么办法。

所以被俘虏的苏起便顿时成了翰难部的稀缺资源,老首领伤感部落不少人都因为小病而丧命所以格外重视苏起。

虽然无法离开翰难部,但是苏起在部落里面却受到了仅次于老首领的尊敬。虽然被俘虏了,但人还是要活着的,慢慢的苏起也就接受了现实,不再说什么逃出去的事情了,并且开始慢慢的为部落当中的患者治病。

苏家的医术虽然不会像神医那样对某种疾病甚是jīng通,但是胜在涉猎甚广,基本上生活之中常见的疾病苏家都有涉猎。

靠着这一手医术苏起开始在部落当中如鱼得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结成盟友

第五百四十九章结成盟友

后来随着老首领年纪越来越老,选择继承人的事情就摆在了明面之上了,当时苏起虽然并不是他们翰难部的人,但是因为几年下来苏起医治好了部落不少的人,所以他在部落之中威望甚高,即便他自己没有想要什么首领的位置,但是支持他当首领的人却很多。。。

老首领自己没有儿子,挑选继承人只能从外面挑选,这就给了苏起绝好的机会,最后经过慎重选择,老首领将首领的位置交到了苏起的手上。

这在当时部落之中并不是什么意外,在之前大多数人都有了预感。苏起巨大的威望让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同时苏起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老首领的女婿。

老首领虽然没有儿子,但是女儿确是不少,苏起被俘虏了之后为了让苏起归心老首领便用了美人计这一招,直接把自己最小的女儿嫁给了苏起。后来苏起zìyóu之后没有离开这里未尝不是因为自己妻子以及孩子都在这里的缘故。

苏起是老首领的女婿,同时威望还那么高,最后在老首领也支持了之后,虽然他自己不愿意,但是还是强行的被推举为了部落的首领了。

山中没有rì历,这一干就连苏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当了几年首领了,他估摸着应该有个七八年了吧。

这一次俘虏了所有的明军就是苏起亲自带的队,虽然他已经在翰难部当中呆了估计十几年了,不过苏起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汉人的身份,特别是在这里遇见自己国家的军队,更是倍感亲切。

回到部落之后了解到了这些明军们的情况,苏起便做主将他们全都释放,并且还供给了明军食物以及衣物。就连袁启文等不少伤病的病都是在苏起的手上被治好的。

袁启文大病初愈没有和苏起聊太长的时间,仅仅是知道了这里的基本情况,稍微休息了之后,袁启文叫来了自己的亲兵询问了大军的伤亡。

“还好,”听到只有几百个人死在了路上,袁启文松了一口气,“伤亡还不是太多。”这个伤亡还在袁启文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当下,通过交谈,袁启文了解到这个苏起以及翰难部对于他们这些明军确实是十分的宽容以及友好。这让袁启文信了苏起的话,同时心理也安心了不少。

之后的几天,是袁启文和苏起相互了解以及交流内外信息的时间,在几天的时间之内两人不但相互取得了信任,苏起也通过袁启文对这十几年发生在外面的事情有了详细的了解。特别是知道最近大明正在和鞑靼以及瓦剌进行决战之后,苏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言语之中不乏对大明获胜的希望。这个袁启文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态,对于奴儿干的部落来说,大明获胜他们得到的回报才是最大的,要不然鞑靼再次强大起来了,说不定他们又要遭受战争与屠杀了。

不过,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之中,袁启文的一个念头慢慢滋生,自己未尝不可以像郑萼那样在这里征调一支大军啊。

那边的草原之上,经过几天的行军,蒙古大军已经从交战的兀吉尔扎转向西北行军穿过乌兰乌德以及昂可剌河来到了数百里之外的乞儿吉斯。

这里已经是瓦剌的范围之内了,同时乞儿吉斯也距离此时的失必尔汗国十分的近。在大军到达这里之前巴图蒙克就已经派出了密使代表自己以及阿喇哈青森来到失必尔汗国和对方结盟。

密使一行基本上都是每个人好几批骏马,路上不顾劳累的昼夜不间断行军,他们的速度要比蒙古大军快出了不少。

在巴图蒙克带着蒙古大军来到乞儿吉斯的时候,巴图蒙克派出去的密使已经有些返回了,同时他们带回来的还有是失必尔大汗的密使。

显然,巴图蒙克得到的是一个好消息,失必尔已经答应了和他们结盟以共同对抗大明了。

失必尔和鞑靼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他们都是出自黄金家族后裔,所以在以前面对瓦剌这个同一个敌人的时候,两个汗国关系亲密,特别是巴图蒙克崛起的时候,为了对付瓦剌,他更是刻意的曾深了鞑靼与失必尔之间的关系。

这层良好的两国关系以及个人关系是此次失必尔答应和他们结盟的基础,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巴图蒙克也使用了几个小手段。

比如他一方面可以的突出大明对整个蒙古民族的威胁,直接明白的让自己的密使告诉失必尔大汗说如果他们被大明打败了,到时候大明一定不会放过和鞑靼、瓦剌挨着的失必尔的。

同时,再说大明实力的时候,巴图蒙克刻意的回避了奴儿干的那几十万联军,这让失必尔大汗觉得大明也没有那么强大,对打败大明的信心增长不少。

失必尔出兵也不是说出兵就出兵的,他们也得经过一阵子的准备时间,所以在答应了结盟要求之后失必尔大汗一方面让自己的密使跟随巴图蒙克的密使前来表达结盟的意愿,然后他自己又在失必尔汗国内部来时征调其了大军。

在巴图蒙克的说法里表达了对于欢迎失必尔和他们在大败大明之后一起南下大明的愿望,这让失必尔大汗觉得自己要多派一点军队。

大明的繁华以及富庶是远在西伯利亚的失必尔都有所耳闻的,以前他们没有那个机会,现在既然有了如何不好好把握一回呢。

乞儿吉斯已经是瓦剌最重要的几个部分之一了,在回到这里之后阿喇哈青森终于第一次见到了此时瓦剌的情景。

一路之上,已经见不到一个部落的存在,昔rì牛羊众多的乞儿吉斯已经成了野兽的天下,沿着河流随处可见的焚烧的帐篷,死尸可以让阿喇哈青森想到当时的残酷。

在乞儿吉斯的所见所景,对瓦剌的大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家园被大明毁坏成了这样,他们的家人惨死在大明的屠刀之下,这种对大明的仇恨已经越来越大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章阿瑰什大汗

第五百五十章阿瑰什大汗

“阿喇哈青森,你要冷静下来。”在外面听到阿喇哈青森再次咆哮了起来,巴图蒙克不敢怠慢赶紧冲进来不停的劝说对方必须冷静下来。

这几天来阿喇哈青森在巴图蒙克的眼里一直不正常,不过,巴图蒙克也能够体谅对方的那种痛苦,让谁在这一连几天的赶路之中所到之处都是自己部落牧民的尸骨都会不冷静的。

这不,阿喇哈青森在昨天看到了一个聚集了数万人的京观之后终于开始失常了,几万个人口推挤在一起形成小山让阿喇哈青森失去了最后一个理智,他开始不停的要直接回军杀向明军报仇,要不是巴图蒙克及时赶到说不定当时阿喇哈青森已经掉头找上明军了。

这个时候巴图蒙克的威望还是很管用的,也就只用他才能够劝说下来如此失常的阿喇哈青森。、

“不,我不想再忍了,我要找他们报仇,是他,是那个大明皇帝害死了我的子民,”阿喇哈青森满身酒气,痛苦流涕的趴在对方肩膀上,“都死了啊,都死了,整个瓦剌就只剩下这里的这点人了,我对不起先祖,对不起他们啊……”

让阿拉哈青森如此失去理智的还是因为他深深的自责,他把整个瓦剌惨遭屠戮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擅自的南下而把他们置之不顾。

“好了,”巴图蒙克拍着阿喇哈青森的肩膀,语气坚定的说道,“瓦剌还没有完,你们还有机会,你还在,那几十万的大军还在,女人没有了我们可以去抢,只要你们还在瓦剌就有恢复的那一天……”

“失必尔的大军现在已经在路上了,等他们到了之后我们就替瓦剌死去的人报仇,一个不留的杀了他们……”

终于好说歹说,阿喇哈青森慢慢的安静了下来,稍后酒劲上来的他直接醉倒了下去,“哎……”看了看躺在地上的阿喇哈青森,巴图蒙克心里不是滋味,他越来越感到前景黯淡,但是这一切的重担此时此刻却只能自己一个人抗在身上,他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出路,自己的部落又还有没有出路了。

吩咐了下人照料阿喇哈青森,巴图蒙克走了出去,此时瓦剌的主要将领都在外面集合着,是阿喇哈青森把他们叫过来的,命令还是说的要和明军决战。

巴图蒙克出去看了看这些将领,这些人的状态不必阿喇哈青森好多少,或许他们不像阿喇哈青森那样生来就是瓦剌王子身份高贵,参与了更多直接杀戮的他们jīng神要比阿喇哈青森好上那么一点点。

“下一次阿喇哈青森在让你们南下了,先派人通知我一声,”每个人鼓励了一番之后,巴图蒙克轻声的说道,“还有,无论如何没有我的命令,你们不许离开这里半步,阿喇哈青森已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你们应该知道的。”

“现在南下就是送死,我想你们应该明白的。”说完,巴图蒙克慢慢的离开了这里。

他们头顶的天一直都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天空蓝的像是碧波的湖水一样深邃,就像他们的心情以及士气一样,已经跌落了不知道多少仗的深渊。

巴图蒙克心里甚至忧虑,他很明白大军此时的状态,“来这里就是一个错误。”巴图蒙克显然错误的估计了那些部落死尸对于这些瓦剌大军的影响,这让他们就如一个丧家狗一般是去了最后的家。

“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吧……”巴图蒙克抬头仰望天空,“谁知道呢。”

距离此处不远的南方,那里是与这里低沉压抑形成鲜明对比的明军。

虽然跑了如此长的路程他们很是劳累,但是心情以及士气确实越来越高昂,他们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追着蒙古人的屁股了,让他们束手无策,让他们拼命逃亡,明军们感到好像胜利已经再向他们招手了。

尤其是在他们的援军再一次到达了之后,他们已经知道了朱厚照在这场战争之中的一切布局,显然现在蒙古人还在他们伟大的皇帝手中等着死亡的来临,这不知道是谁从明军开始穿的,反正现在已经人尽皆知。对于这些话他们深信不疑,因为一切的事情都是按照着朱厚照的计划进行着……

所以那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出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他们已经开始飘飘然了,这种感觉让朱厚照察觉到了,他心里对这个充满了担忧,骄兵必败。

这种飘飘然的感觉会不断的麻痹大军,一直让失败的不知不觉的来临,所以对此朱厚照不断的告诫自己要保持jǐng惕,他开始适当的散播一点对大军不利的消息以降低他们的那种自大,现在显然,效果还是不怎么的好。

所以,他到了这里之后开始再次拉开了与蒙古人之间的距离,他不知道此时蒙古人的状况如何,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军已经开始飘在空中了,他可不敢保证这样的大军在对方突然袭击之时还能够发挥出来百分之百的实力,所以还是拉开一点距离更加安全一点。

索xìng,让朱厚照感到满意的是后来支援过来的大军并没有那骄傲自大,相反,他们还是带着一点点的愤怒前来的。这让朱厚照在心里决定几天之后对蒙古人发动攻击的时候先让这些援军展开第一波的进攻,他相信残酷的杀戮以及遍地的鲜血会让明军冷静下来的。

“臣郑萼拜见皇上……”在郑萼的后面亦思马因、周述忽、阿扎失剌以及其他小部落的首领一同跪拜了下来。虽然他们都是部落的首领,但他们的部落是臣服于大明的。

“快快请起……”对于超额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的郑萼,朱厚照是百分之两百的满意。朱厚照让郑萼离开大明进入蒙古,虽然是他告诉了郑萼要如何的做,但是现在奴儿干四十五万联军还是大大的出乎了朱厚照一开始的预料,他没想到蒙郭勒津还会有人投靠大明,也没想到郑萼竟然在奴儿干带出来了四十五万大军,这比他预料的两倍还要多上了一点。

正是因为郑萼这里的出sè让朱厚照不用像一开始计划的那样倾尽大明北方所有兵力来和蒙古决战,现在他只需要带上一半的兵力就可以了。

郑萼是在朱厚照离开了前几天交战地方一天之后赶过来和朱厚照会合的,在朱厚照进入蒙古境内之后,他便已经开始派出人和郑萼展开了联系,那个时候因为还摸不准巴图蒙克的行军路线,所以他没有让郑萼的大军轻举妄动。一直到巴图蒙克带着大军路过了巴尔斯来到了兀吉尔扎的时候,朱厚照才看穿了对方兵走险招的意图。

当时除了飞快追上蒙古大军并和他们展开纠缠之外,朱厚照也一同派出了人和奴儿干几路联军以及还在他们后面的人展开联系。

上一次明军和蒙古大军大交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