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晚上,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进行了一次碰面,双方互相的交流了一下各自对于今天战事的看法,自从离开了居庸关之后巴图蒙克发现阿喇哈青森对于战事安排已经完全没了兴趣了,在之前阿喇哈青森虽然大事上一般都听从自己的,但是一般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到了京城之后,阿喇哈青森好像变得沉默了,每一次商量的时候,大都是巴图蒙克先说,而后阿喇哈青森直直接对巴图蒙克的意见表示赞成,其余的便不会多说了。

从阿喇哈青森的嘴里得知自己这一边的伤亡,巴图蒙克没有太多的变化,这样的伤亡也是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的,六千人的伤亡,瓦剌和鞑靼基本上各自占了一半,双方也没有什么可以感到不公的。

而第一天京城的大战对参战的双方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已更加快的速度向整个京畿地区,以及整个大江南北所蔓延。

距离京城较劲的紧京畿地区早就知道了京城被围困的消息,但是得到京城的战事已经开始了,也还是大吃一惊。而在其他省份的民众那反应就更大了。

在各地的官府门做出反应之前,首先做出反应的却还是那些普通的民众们,南方的民众们普遍虽然心里担忧京城的安慰,但大家都还算安定,没有因为此而产生什么恐慌。不过在北方诸如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民众却是已经开始出现了大规模往南方逃难的浪cháo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登上城墙

北方出现的逃难浪cháo让官府门不得不赶紧出面安排人手稳定局势,此时国家面临关键之战,对于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的官府来说,他们境内的兵力要么是基本上已经抽调一空而没有多余的去进京勤王,要么当地兵力众多但是却不能擅自调动兵力离开守地,他们能够做的只有尽可能的稳定地方上的局势,不让京城的朱厚照感到麻烦就是他们可以做的了。

不过倒是南方一些例如南直隶、两湖、江西等地的官府得知京城的消息之后心中甚是忧虑京城的安慰,几个地方的官府还是慢慢的调集军队想要进行援助京城。

但是令朱厚照绝对想不到的一个效果就是,朱厚照的这道圣旨传开了之后竟然起到了一个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地方上的局势。

京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朝廷最担心的就是地方上的安稳与否了,地方上一切稳定当然是最让人安心的了,而一旦这个时候在地方上有人趁机作乱那可就麻烦大了。

之前京城已经受到进攻的消息传来,在地方上不少的人都感到了害怕,他们对京城的防守没有信心,害怕京城失守进而让战火波及大半个大明。无数的人因为此而惶恐不可终rì。

但是当朱厚照的圣旨传开了之后,相仿很大一部分的人倒是彻底安定了下来。京城危机之下,朱厚照都不需要地方上的援军反而,这种镇定自若的样子不得不让不少的人认为明军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了。

这个效果朱厚照自认是想不到的。但是当他知道了之后也是大为开心,能够因为而稳定距局势那时最好不过了。

这是昨天晚上巴图蒙克想起来的决定,昨天的战事让他发现在一天的进攻之中,抛石机、城外墙等器械对于明军的杀伤力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效果的,所以今天巴图蒙克便将主要的jīng力放在了抛石机等器械上面。

不过明军也不是傻子,当今渐渐的发现了巴图蒙克的意图之后,城墙之上的火炮声也就渐渐的停了下来,而蒙古人抛石机可以打到地方的明军也暂时的撤离了那里,这一下子就让蒙古人的抛石机没了用武之地了。无法造成伤亡了,抛再多的石块也是浪费。

而在城外墙那里,明军确是根本就没有躲藏,当蒙古人出现在城外墙上之后,早已经准备好的火枪手立马开始和蒙古人相互shè击了起来。这样的对shè双方的伤亡都不小。不过当看到自己这边士兵倒下的速度明显要比明军快上许多之后,巴图蒙克也渐渐的感到心疼了。

这个时候,使用抛石机、城外墙之外,一直以来巴图蒙克长挂在嘴边的那两个吕公车也正式亮相。

通过护城河上的临时通道,两架被巴图蒙克安装了轮子的吕公车也在数百名士兵的推动之下滚过护城河来到了非常靠近城墙的地方。

吕公车这种庞然大物的出现,在明军之中产生的反响也是巨大的。对于吕公车大部分的人都是感到陌生的,虽然他已经出现了数千年了,但是在战场之上不经常出现的吕公车给那些明军的感觉就像是明军的火炮给蒙古人的感觉一样,都是十分具有威慑力的。

所幸刘大夏早就知道蒙古人手中有吕公车了,在城墙之上督战的刘大夏在远远的看到吕公车出现之后就第一时间来到了距离吕公车最近的地方,有了刘大夏在这里坐镇,明军们安定了不少,之后在命令之下,士兵们开始对吕公车进行shè击。在吕公车所到达的地方,完全就是明军火炮的盲区,而明军们所能够进行的shè击也就只有火枪和弓箭了。

但是蒙古人确早有准备,在一看到明军要shè击了,就迅速的躲在吕公车庞大的身躯之后,一阵声响过后,子弹以及箭矢全都shè在了战车之上了。

蒙古士兵不敢冒头,不过躲在后面,他们仍旧缓缓的推动吕公战车向前移动。

战车足足有数丈之高,推到城墙之下高度完全和京城的城墙所持平,在战车的内部,有两个防线旋转的楼梯直通顶部。当战车和城墙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丈左右的时候,缓慢上前移动的战车终于听了下来,不过明军们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来临呢。

果然,之后躲在后面的蒙古士兵迅速的从后面打开入口,早已经准备好的史宾迅速的从入口之处进去,顺着楼梯往顶层爬去。

在战车的最上面有三个半米宽一丈有余的加固了铁皮的木板,在蒙古士兵的手中,木板很快便横跨在了战车与城墙之间。

“杀……”在木板落在城墙之上的那一瞬间,数十个蒙古士兵便再也等不下去了,拿着早已抽出的刀枪便冲向了对面。

此时高大的城墙似乎已经不再是蒙古人与汉人之间的隔阂了,靠着吕公车那高大的身躯以及作为踏板的木板,仅仅是一个呼吸之间,蒙古人便已经出现在了距离城墙不足一半路程的地方。

“快,放箭。”在看到蒙古士兵冲过来之后,明军士兵立马开始放箭,“嗖”“嗖”的箭声过后,十数个运气不好的蒙古士兵顿时从数仗高的高空跌落了下去。

第四百九十章城墙血战

“杀……”当先的一个蒙古人纵身一跃跳下木板而站在了城墙之上,不过刚刚跳下去还没有站稳的他便被身边突然出现的两三把砍向自己的大刀,来不及躲闪的他立马抬起手臂想要阻挡,但是却无济于事了,一起围殴他的三个明军瞬间便把他砍翻在地。

不过虽然第一个跳上城墙的蒙古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惨死当场,这却没有影响其他蒙古人冲向城墙的勇气与信心,在那人的后面,还有数十个蒙古人接二连三的跳了下去。

瞬间,数十个蒙古人便和早已围在木板末端的明军厮杀在了一起,在后面还有接二连三的蒙古人从吕公车上奔向城墙,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本来宽广的城墙却已经围满了厮杀的士兵了,在外围近千名明军将中间的蒙古人团团围住,而后面的蒙古人不断的想要冲出去却始终没有成功,由于那里实在是太拥挤了,在最后面的不少蒙古人不得不站在木板之上无法寸进,甚至于其中几次木板剧烈的摇晃让几个倒霉的蒙古士兵直接从木板之上掉了下去。

“长枪兵,”在人群的最外面,有一个一直负责指挥这里的游击,看到自己手下正和登上城墙的蒙古士兵厮杀在一起难解难分,害怕出现意外的他迅速的找来了长枪兵。

很快,数百名手持一丈长的长枪的明军迅速的奔赴这里,来到厮杀的现场之后。他们迅速围城一圈,手持长枪顺着中间的缝隙捅了上去,“啊……”瞬间惨叫之声响起,在里面的蒙古人根本就没有料到这个时候会突然出现长枪兵,对于这些突然从下面冒出来的长枪他们无能为力,在那一瞬之间,近百名蒙古士兵被捅了个正着。事实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就连和蒙古人厮杀在一起的明军也出现了一些误伤。

由于长枪兵的加入,和蒙古人厮杀在一起的其他明军迅速的脱离战场转而在长枪兵的外面围了起来。

没了前面自己人的阻挡了。长枪兵反而更加如鱼得水,迅速上前几步拉近了和蒙古士兵的距离,在整齐划一的动作之中。数百个锋利的枪头刺向对方。

长枪那近乎一丈长的枪体让长枪兵可以不近身靠近蒙古士兵便可以展开进攻,但是蒙古士兵却发现他们除了往后面退去之外无能为力,留下来只有一死,想要反击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够不着对方的长枪兵。

但是想退回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之前蜂拥而上的蒙古士兵非常之多,除了已经登上城墙的外,其余的还有近一半的人还站在连接城墙的木板与吕公车的楼台之上,也就是说他们的后面早已经站满了自己的同伴,之前这些同伴给了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心,但是此时这些同伴却成了阻碍他们逃离的障碍。在本来就狭窄的木板之上,想要退回去的和想要往前挤的士兵拥挤在一起谁也不能移动一步,拥挤的力度大了,站在边上的人就会掉下去。

退,他们退不回去。反击更是无从谈起,很快在长枪兵的屠杀之下,冲上城墙的蒙古士兵已经死伤殆尽,后面的人一看情形不对,迅速的缩了回去。

蒙古人第一次登上京城的城墙,但是最后却功亏一篑。

“把他们拉出去都斩了。”在最后面。巴图蒙克一直都在注视着这里的进攻,当第一个蒙古人飞跃踏上城墙的时候,巴图蒙克面露笑容想要欢呼却因为那人的瞬间惨死而生生憋了回去,不过看到之后数目众多的士兵跟着踏上了城墙,巴图蒙克的心情有好了起来。长枪兵的出现让巴图蒙克感到不妙,当看到长枪兵的那一刻巴图蒙克就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可能会失败了,不过巴图蒙克可以面对失败,却无法面对自己的手下在那一刻的退缩。

在这种较量之中所拼搏的就是双防的勇气,一旦退缩了那么必将距离成功越来越远。

这里的战斗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巴图蒙克立马将目光转到了另一个吕公车那里,两台吕公车几乎是同时投入了战场,但是在另一台那里的战斗就要比这里进展的缓慢了许多,同样的缓慢了也为进攻带来了稳定。

即便到通过另一台吕公车登上城墙的蒙古士兵仍然在和明军进行搏斗,即便在那里长枪兵同样投入了战场,即便那里的蒙古人同样死伤眼中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但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不管前面死了几个人,也不管前面几个人从城墙或者木板之上掉了下去,后面的士兵仍旧不停的冲上前去,没有人退缩。

看到这一幕,巴图蒙克很高兴,“好,快去派人支援他们。”甚至在心里巴图蒙克都开始考虑直接从这里作为突破而占领城墙的可能了。虽然他之前不对此抱有希望,但是此时看到那里顽强的进攻却给了他不少的信心。

另一台吕公车那里之前的蒙古士兵在退到下面之后立马遭到了来自突然出现的同伴的屠戮,巴图蒙克的铁血手段很快就起到了作用,在之后通过那里进攻的士兵们开始不顾伤亡的往前面冲去。

看到两条战线的同时打开,巴图蒙克不断的增大援助士兵的数量。不过城墙之上的明军同样也找到了好的应对办法,他们无法彻底消灭远远不断出现的在城墙上的蒙古士兵,但是他们可以阻断那个通往城墙之上的道路,明军们开始有意识的去攻击那条过着铁皮的木板,木板终究是木板,虽然过了一层铁皮,但它的坚固程度仍然无法承受不断的剧烈攻击,本来就在沾满了蒙古人之后不断摇晃的木板瞬间崩断。

“咔嚓”一声打响,明军之中瞬间传来了欢呼,而蒙古士兵们确实顿时脸sè惨白,还在木板之上的士兵们摇晃着双手想要抓住什么东西以保全自己的xìng命,但是触手能及的却只有和自己同样即将掉下去的同伴,在惊恐的目光之中他们纷纷掉落下去。

而那些还在城墙之上的蒙古士兵看到自己身后的木板断裂,不断援军没了,就连自己退回去的通到也没了,瞬间士气大跌,面对明军的反击更加无力抵抗,没过多久便被消灭殆尽了。

“狗屎……”看到两条战线之上的进攻几乎同时失败,巴图蒙克少有的说了一句脏话,“上面不是还有木板呢,让他们继续进攻。”

在此时的大军之中,巴图蒙克的话没有人敢不听从,很快那些还没来得及踏上木板和城墙的士兵们便迅速的从高台的后面发现了其他的木板,没有任何犹豫,通往城墙的通到再次被铺上。

和刚才一样,看到蒙古人要卷土重来了,明军们顿时分成两拨,其中大部分的人在不停的朝蒙古人shè箭,而当蒙古人靠近了城墙之后,长枪兵迅速上前,近百杆封堵住通到的长枪构建了一个死亡之墙。在木板的另一端,确实十几个正在奋力破坏木板的士兵。

进攻虽然在此展开了,但是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明军应对起来就轻松的多了,蒙古人也再也无法去的第一次那样几乎和明军在城墙之上杀的难解难分的成功了。

明军的灵活应对虽然无法做到完全不让蒙古人登上城墙,但是每一次能够通过层层阻隔而踏上城墙的人数却少了许多,道理上面之后面对杀上来的明军更是无法招架。

很快,在不断打击之下,第二跟木板再次断裂,之前的那一幕再次上演,蒙古人的进攻不得不再次中断。

“让他们再来。”巴图蒙克有点不甘心,在他的命令之下进攻再次展开,不过两次的失败也让巴图蒙克知道了自己准备的那些木板的脆弱,他开始找来了手下,“找到铁匠让他们把兵器融了把木板做成铁的。”

而当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之后,直接大规模攻城的战争却已经开始了,巴图蒙克认为这样消耗明军速度太慢了,所以在此将大部分的大军投入了进去,他要更加快速的消耗明军的士兵,直到他们坚持不住而崩溃。

士兵再次出现了巨大的伤亡,阿喇哈青森看不下去了,有点怒气的找上了巴图蒙克,但是最后不但没能够改变巴图蒙克的主意,反而自己最后也被对方给说服了,这让回去之后的阿喇哈青森甚是不悦,但想想巴图蒙克说的也对,作为一个统治者如果能够攻下京城哪怕是拿二十万人的人命去换也是值得的。

第四百九十一章移动的火炮

“大人,这是您让造的火炮。”在火炮司里,刘大夏看着面前的那两门火炮啧啧称奇,这两门火炮和明军平常所用的火炮有很大的区别,从这两门火炮的炮管来看和此时明军最大的“神威大将军”火炮虽然体积缩小了一点,但是样子一模一样,不过在火炮的下面却是架着两个巨大的铁制车轮。显然这两门火炮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在火炮的旁边,是专门制作的炮弹,虽然火炮的炮身和“神威大将军”几乎一样,但是他们的炮弹却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尽可能不让shè击范围减少,这些火炮明显个头更轻,更小。但是不要以为个头更小、更轻威力就不行了,这些专门制作出来的炮弹爆炸之后虽然声势比不上“神威大将军”所使用的炮弹,但是它们在爆炸之后却可以产生剧烈的燃烧,这才是它们最致命的地方。

就像在后世有一种被人称之为魔鬼“小核弹”的云爆弹一样,虽然云爆弹爆炸的时候声音和气势都比其他炸弹小得多了,但是却没人可以忽略云爆弹爆炸之后产生的高达两千多度的高温以及半径两百米以上的无氧环境,凡是在它的爆炸范围之内的几乎无法留下活口,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它们不是靠弹片杀人,而是让敌方因为缺少氧气窒息而死,这种炸弹是士兵们最为恐惧的。

刘大夏眼前的火炮这种造型上就完全可以推测出来这两门被制作出来的火炮的用途了,是的。他们就是用来打击蒙古人的抛石机、城外墙以及那两辆给了明军很大麻烦的吕公车的。

今天已经是双方爆发战事的第五天了,在前两天的时间里,刘大夏是越来越难以然后蒙古人的这几样器械了,特别是那两个吕公车,更是好几次差点让城池失守。**

在第二天吕公车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出了一开始为明军造成了很大麻烦但是很快找打了应付他们的方法的明军便慢慢的降低了那个吕公车的威力。

但是从第三天开始,情况便慢慢的恶化了,在当天晚上巴图蒙克特意根据第一天的进攻为吕公车配上了新的装备。首先就是那一个用来连接吕公车和京城城墙的木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部用钢铁打造的铁板,并且宽度也进一步的增加了。

当木板被换成了铁板之后。吕公车的威力迅速提升,首先宽度增加了之后蒙古人每一次踏上城墙的士兵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快了。而其次完全无法将其摧毁的明军却不得不面对源源不断的蒙古士兵。

而除了将木板换成了铁板之外,鉴于明军的长枪兵对自己这边制造的巨大伤亡,巴图蒙克竟然也学着明军在进攻的士兵之中形成了一个长枪队,双方的兵器都是一样的,相互之间的优势也就逐渐丧失了。这也让明军不能够持续的对蒙古士兵展开有效的杀上了。

士兵身上的护甲同样也不缺少,虽然本身蒙古大军很缺少护甲,但是在通过吕公车进攻的士兵之中却足足有一半的人带上了护甲。护甲的出现又进一步的降低了明军弓箭手、长枪兵等的威力。

从战事一开始到傍晚,通过铁板登上城墙的士兵就没有减少过,而且其中有好几次明军出现了致命的失误差点导致失守,如果不是蒙古人没有抓住机会说不定城墙早就被蒙古人站稳了脚跟了。

而造成明军失误的直接原因就是在吕公车上面又被加高的那一层箭楼。在第三天吕公车出现的时候变化还不止这么多,最大的变化还要输在最上面突然多出来的高高的箭楼了。

虽然一个吕公车上面只能落下两个箭楼,但是每一个里面却可以容纳足足上百名的士兵进行shè击,本来吕公车的高度就和城墙所持平了,这些突然出现的箭楼更是比城墙好要高。这一回反过来蒙古人倒是居高临下的从容对明军展开了shè击了。

明军这边虽然也有弓箭手和火枪手过来进行了还击,但是效果却不大,明军更适合的还是shè击相同高度或者向下的目标,对于比自己还高的敌人,jīng确度大大的降低了,而蒙古人的弓箭手那里同样也加护了防护措施。每当明军还击的时候他们也会躲藏起来,这让不管使用什么办法,明军都无法将他们彻底消灭了。

相反的,倒是这些蒙古的弓箭手利用居高临下的位置从容不迫的压制了明军的反击,每一次他们的shè击都能够让明军出现大量的伤亡,这样时间长了,明军的失误便多了起来。

这两天刘大夏发现士兵有几乎一半的伤亡都是在吕公车这里造成的。

而蒙古人的抛石机虽然没有太大的改进,但是他们却将抛石机的位置向前移动了,这让他们多次将石块shè进了城内,造成不少的房屋坍塌,在京城之中制造了不少的恐慌气氛。因为此让刘大夏在朝堂之上受到不少官员的弹劾,这也让他生气不轻。

城外墙是固定不动的,但是吕公车上面的不少东西也都被他们所学来,最后同样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其实从第一天的时候,刘大夏就一直在思考用什么东西来彻底的摧毁蒙古人的抛石机等器械,派人趁着夜晚出城焚毁是不可能的,自己这边也制作抛石机的话城墙之上也放不下,而唯一有用的也就之后火炮了,但是偏偏此时的火炮几乎都是固定的,即便再造一个虽然可以不固定在城墙之上,但是到时候笨重的火炮那也不好移动,移动了发shè的时候也是一个问题。

那个时候刘大夏就在想要是能够在火炮的下面安上两个车轮那就好了,这样不但解决了移动的问题,也基本上可以结局发shè的问题了。

刘大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上了火炮司的司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刘大夏便让火炮司的人尝试着试验一下,哪知道最后竟然真的成功了,这如何不让刘大夏惊喜呢,甚至于最后这件事情还惊动了朱厚照呢。

当朱厚照见到那个安防在车轮之上的火炮之后,对刘大夏大为赞赏,虽然在朱厚照的眼里将火炮安放在车轮之上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他却知道对于整个火炮发展来说这不亚于一次革&命。在这之前,大明的火炮都是固定在墙体之上作为守城的武器使用的,但是当为火炮加上了车轮之后,它们就可以走下城墙,走向野外、走向世界了。无疑刘大夏的这一个想法直接促成了野炮和加农炮的产生,这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才逐渐作为主炮的炮种。

真是一个想法就是一场技术革&命。。。)

第四百九十二章摧毁

在武器发展的历史之上,有两件东西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技术,而另一个则是想法也就是构思了。

刘大夏一个随意的想法便让野炮这种火炮提前出线,同时也为大明此战的胜利增加了不少的希望。

站在一旁看着这两门火炮的雄姿,刘大夏便对它们充满了希望,虽然还没有实际的使用,但是他有信心凭借这两门火炮,自己肯定能够扭转暂时的颓势,想起这两天在朝堂之上众人对自己的攻击,刘大夏就恨不得立马去用这两门火炮吧蒙古人的抛石机等所有器械炸了不成。他刘大夏在朝堂之上为官也快一辈子了,被人攻击的次数也不算少了,但是还没有一次向像在这样让刘大夏感到憋屈、感到愤怒的。

随着外面“咚……咚”的战鼓之声响个不停,刘大夏也知道今天的战事要开始了,不再这里耽误,吩咐其他人准备好了之后,刘大夏便亲自押着这两门火炮来到了城墙之上。

两门火炮没有被放在一起,从北城门上来之后,两门火炮便分别在各自一队人的推动之下往东西两边走去。

刘大夏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那两架巨大的吕公车了,要说对明军的威胁与杀伤力现在也就这两个最大了,刘大夏第一炮当然要打在这两个大家伙上面了。

而且巴图蒙克之所以敢把抛石机啊、城外墙啊,还有吕公车的什么的弄出来。根本原因不就是他知道自己摆放器械的地方明军的火炮打不到了。但是等马上这两门移动的火炮展露出自己的獠牙之后巴图蒙克在震惊之余肯定会立刻命令人将那些器械给拉回来的,他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器械被明军给一炮轰成了渣滓了。

这两门吕公车不但是对明军暂时威胁最大的,同时也是cāo作起来最方便的,移动起来速度也是最快的,没办法,谁让吕公车的下面也有两个巨大的车轮呢。

在巴图蒙克下令进攻之前,那两个靠近城墙的吕公车上面站着的蒙古士兵早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在最前面的两个蒙古士兵分别托着那个铁板,后面的士兵纷纷拿出武器做起跑的姿势等着待会铁板放下的一瞬之间便立刻展开进攻,而在他们的上面蒙古弓箭手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巴图蒙克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展开shè击。

在远处,他们都看到一群人推着一个被一大块灰sè的粗布遮挡着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明军会有移动的火炮,也不知道这玩意,在他们的眼中这只不过是明军又一次在运送物资而已,他们知道明军一直都是这样干的,虽然看起来这一次押送的人有点多。

重达数吨的火炮在平坦的城墙之上摩擦着光滑的地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两旁八个明军士兵卖力的往前退去,在前面、右面以及右面是近百名护送着他们的士兵,或许说他们是肉盾更合适一些,如果蒙古人在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进攻的话。这些人就要为了保全那门火炮以及炮手们而牺牲了。

听到刺耳的摩擦声,再看到这么多人明显不寻常的护送,距离他们很近的蒙古人也发现了不寻常,本能的他们觉得这应该是明军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们很想要现在就开始进攻。但是没有巴图蒙克的命令,没有一个人敢擅自行动的。

终于,在一个距离两架吕公车的直线距离还有三里地的时候,推着火炮的明军都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他们的shè击范围,这种火炮的有效shè程在四里地之内。在这里距离吕公车刚好只有三里地,效果完全可以保证。而且在这个距离之上自己这一方也很安全,三公里是在火炮的shè击范围之内,但是对方的抛石机、弓箭等各种远程攻击的武器都达不到这里距离。

看到距离自己这里还有这么远对方就停了下来,那些站在吕公车上的蒙古士兵们很是奇怪,“哈哈,真是胆小,连过来都不敢。”顿时这样的嘲笑声传遍了人群,之后笑声大作。

在不远处的火炮手自然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顿时和身边护送的人一样脸sè铁青,身为火炮手的他们在军中的重要xìng比一般的士兵要大得多了,地位也更高,同样的他们也更加高傲,军队之中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上阵杀敌,但是能够去cāo作火炮的却非常稀少。高傲的他们此时听到来自自己敌人那里的嘲笑之声,当然怒火中烧。

让推着火炮的那八个人让开,几个火炮手开始走上前去,接管了火炮,依照着在遮挡的灰布上面漏出来的炮管痕迹,两个人开始不断的调整,后面还有两个在清理和检查火炮后堂,在最后面,一箱的炮弹已经被打开,三个人站在炮弹的两边,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发炮弹时刻准备着往里面填,两外两个则做好准备随时供应炮弹。

“护阵!”在七个火炮手准备的时候,在旁边站着的近百个士兵迅速排成两排组成一个扇形,手中一人拿着一个坚固的盾牌,在最前面的人纷纷蹲下,后面的人则站立着将手中的盾牌放在下面一层盾牌之上,顿时除了流出来的shè击口之外,将整个火炮与火炮手都给挡在了后面去。

准备好了之后,调整炮口的其中一人往后面倒退一步,伸手一把掀起那个盖着炮身的粗布,顿时过着血红红布通体黝黑的炮身漏了出来,不过对面的蒙古人看不到了,后面已经准备好的三个炮手在看到露出炮管的第一瞬间便迅速填弹、引燃,之后半个呼吸之间,在火炮附近的近百个士兵全都听到一声震耳的巨响,之后就是眼前一亮,感到脚下的墙体一阵摇晃之后迅速恢复正常。

但是对面吕公车上的蒙古士兵的感受就比他们强烈得多了,在他们所见之处,之间突然一声巨响然后便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