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过。虽然朝中的刘阁老和马阁老几人也挺不错的,但是和于谦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因此此联可是在亲切不过了。
“敢问这位公子,不知这横批为甚?”一副对联没有一个好的横批是不完美的,因此围观的一名青年便向朱厚照求横批。
又拿出了一张纸,朱厚照继续写道:“百世一人”
“好。”周围又发出一阵赞赏声,今天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于谦的仰慕者,朱厚照这么夸自己心中的偶像,当然是赢得一片喝彩。不过这也确是朱厚照心中的真是想法。在朱厚照看来于谦完全当得起此称。
由于朱厚照不宜暴漏身份,作此联也完全是有感而发,因此朱厚照最后没有在对联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写完之后应大家之请让人将对联装裱一下挂于于谦像两边。
又在这里呆了一会与周围人谈论了一些有关于谦的事迹,朱厚照便带着几人下山了。
之后的几天则是在冬雪和她的家人的陪同下好好的游览了一下西湖美景,顺道还去了一下千年古诗岭隐寺。
几天的时间冬雪的家人和朱厚照的关系已颇为熟悉,不再像开始是那么畏惧于朱厚照的身份,又是和朱厚照还有说有笑的。和萧幕的关系也是进展的颇为密切,一方面萧幕的女儿是冬雪弟弟的夫人,也算是和朱厚照有点亲戚关系了,另一方面朱厚照和萧幕两人几天里也是谈论的颇为投缘。萧幕感受到了朱厚照的学识的丰富、胸怀的宽广、见识的卓远和独特的治国理念。而朱厚照也感受到了萧幕的才能,萧幕不但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在江浙做了不少好事,深得当地百姓颂扬;最重要的是萧幕为人处事圆滑,知进退,这样的人最适合在京为官,在京为官不懂圆滑很容易被他人抵制的,最后不得被迫离开,而萧幕正可以作为自己以后的帮手。
在杭州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朱厚照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打算回去。最后木拓和萧月灵打算和朱厚照一起进京,毕竟有朱厚照照着也不用怕在京城吃亏。而冬雪的父母则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不忍心离开杭州决定不跟随朱厚照一起进京。朱厚照也理解老人的感受,毕竟老人最是故土难离,老了再去外地是很难适应的,也就不再勉强了。不过在走之前朱厚照再三嘱托萧幕关照好冬雪的家人。
至于那可恶的刘老财,也就不再关朱厚照什么事了,落在了萧幕的手里,有的受了。至于他那个当按察使的哥哥,在萧幕眼里根本就不够看的。
回去是路过苏州的时候朱厚照也没有把唐伯虎给忘了。上次没有出手救唐伯虎是不想打乱其人生轨迹,以免影响他的发展,但现在离上一次唐伯虎进京赶考已经过去四年了,朱厚照琢磨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此时唐伯虎该经历的磨难也都经历过了,是时候就他出苦海了,毕竟唐伯虎还是很有才能的,不能让他一辈子只是做做字画,这也太浪费国家人才了。
回京城顺流而下,只用了不到十天,朱厚照一行便回到了京城。回去之后算算时间刚好过去了一个半月。
不过朱厚照不知道的是,他刚到京城的时候,他在杭州的所作所为就已经天下皆知了。他在杭州是表现的嫉恶如仇、宽容大度也被天下人赞赏,他在于谦祠写的对联传出去之后不但让于谦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就连朱厚照也获益匪浅。朱厚照也是回到皇宫里之后才听到这些传闻的,不过听了刘瑾反馈回来的传闻,就连朱厚照都感觉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也太夸张了吧,严重和事实不符吗?不过他喜欢。很明显这是有人在刻意的宣传美化他朱厚照,对于幕后推手是谁朱厚照也能猜到到。
第三十六章神机营改革
朱厚照此次杭州之行刚好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回京城之后朱厚照便开始着手准备神机营半个月之后的全军大比试了。对于此次的全军大比试,朱厚照也是相当重视的。对于他来说此次的比试不但是神机营这三个月来艰苦训练的一次大检验,更是对神机营改制的一个开始。自古以来改革就没有容易的,朱厚照也不认为自己的改革会那么容易实现。毕竟牵扯到利益的时候就连亲兄弟都能反目成仇。
既然是全军大比试,那到时候肯定要分出先后好坏来,对于表现良好的自然要适当的提拔,对于一些不好的自然要适当的处罚。那么这次全军大比试前后神机营势必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剧烈动荡。这个动荡时期就是朱厚照改制的时间。古人讲究师出有名,就是说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好的由头,不管打仗是为了什么,但是打之前一定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正义的一方。然后以正义之名攻打不正义之旅。虽然朱厚照对神机营改制不是打仗,不需要为自己找一个正义的由头,但他却需要一个好的锲机,一个大家意料不到的锲机。
神机营大比试之后必然会有大范围的官职调动,这必然会造成神机营内部一定的管理和思想上的混乱。之后朱厚照再利用内部人的精力都在官职调动上来不及注意改制的情况下迅速的开始改制,提拔自己的人,把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人给趁机挤下管理层活或者挤出神机营。朱厚照接管神机营也才几个月而已,除了神机营的两名提督内臣这几年经常接触已经彻底的投向朱厚照之外,朱厚照在神机营里面还没有真正的自己的人,这回就是自己牢牢掌握神机营的时候。毕竟自己不能一直依靠马成两人掌握神机营,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还不是朱厚照的作风。
离神机营大比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朱厚照白天在神机营监督一下训练,然后在准备一下神机营的比试和改制事宜,晚上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回到了宫里。
对于朱厚照来数此次杭州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冬雪的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路上两人到处游山玩水玩的自是不亦乐乎,关系也是越来越亲密,虽然在苏州的时候好事被人给破坏≮我们备用网址:。。≯,但是回到京城之后朱厚照还是迅速的把自己的初吻给送了出去。现在两人虽然还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但是平常的一些亲密接触来时免不了的。朱厚照和冬雪关系的变化自然瞒不过东宫里的其他人,自此冬雪在东宫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对于东宫的人来说以前冬雪虽然是朱厚照的贴身侍女但是侍女毕竟是侍女,大家身份都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但现在冬雪成了朱厚照的女人了,让也就是成了他们的半个主子了,地位真是直线上升啊。金鸡变凤凰啊。(怎么这么难听呢。朱厚照想着。)
半个月的准备工作使得所有的比试场地也已经准备就绪。经过朱厚照简短的发言之后神机营大比试如期在神机营校场内举行。
紧张而激烈的比赛一共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全部结束。三天之后所有的成绩也已经统计了出来。对于此次成绩朱厚照采取公示的形式通知全军。
“快看看,个人长跑第一是左哨的谢宣那小子,平时看那小子听瘦的,没想到跑的这么快。”
“就是,没想到他兄弟也这么厉害,竟然也弄了个第一。”
公示栏旁边围着几百个神机营的士兵,都在争先恐后的探头看上面公示的成绩排名。
“个人长跑:第一名:谢宣第二名:毛文山第三名:马志成。”
“个人射击:第一名:牛城第二名:古隆第三名:林清平”
“个人单兵技能:第一名:谢宣第二名:毛文山第三名:牛城”
“个人马术:第一名:徐寿春第二名:林清平第三名:梁绪”
“集体战术演练:第一名中军四司第二名:左哨一司第三名右掖三司”
最下面还加上了一句话:“如有异议可直接上报统领将军。”
“哪有什么异议,比试的时候咱们都看着呢谁弄的了假。”站在里边的一个人说道。
“就是,哪有异议。”
“往下念,往下念。”
“以上个人第一名者官升三级,第二名者官升两级,第三名者官升一级。可叠加升职。”
“中军四司把司官提为中军内臣,左哨一司把司官提为左哨武官,右掖三司把司官提为右掖武官。”
“哎呦,了不起啊,想不到都升官了。早知道当时我也尽全力跑了,说不定也能弄个前三名。”看到这麽多人全都升官了,一人嫉妒的说道。
“哈,就你那乌龟爬一样的速度,就是别人让你半圈,你也是跑最后。”
“谁说的,我跑的有那么慢吗?”
“全军第一,可惜是倒数的。你自己说慢不慢。”
“哈哈哈哈”
“那时我没用心跑?”
“切,就你,还没用心?”周围人明显不信的说道。
“谢大哥,恭喜,恭喜。你以后也是将军了。”左哨军的营房里,牛城一个劲的向谢宣贺喜。可以说这一次全军大比试,收获最大的就是谢宣了,不但独得两项第一,并且还官升六级,破格提拔为上了左哨内臣。牛城从公示牌回来之后就直接来找谢宣祝贺了。
“你也不错啊,也是官升三级了,这下最起码可以当一个把司官了。”谢宣高兴的说道。能升官他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呵呵,我哪比得上大哥啊。”牛城憨厚的笑道。
“对了谢大哥,林大哥呢?”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林清平,牛城朝谢宣问道。牛城在军营里为人实在,并且他年龄最小,所以在军营里他基本上叫每一个人都得叫大哥。
“他啊?刚才不知道去哪里了?”谢宣说道。
“那真可惜了,本来我还想咱们三人庆祝一下呢,怎么说咱们三个人都升了官了。”牛城可惜道。
再说神机营的其他人,对于那些升官的人来说自是很高兴,以后咱也大小算是个官了不是,于是三五成群的开始庆祝,并时不时的拉拢一下下面的人,也算是为自己以后正式上任做准备。神机营官职就那么多,有人升官就意味着有人被贬官或者免去官职了,而那些人自是不甘心,于是纷纷利用手中的关系向朱厚照求情,以求挽回损失。而朱厚照对这些都是一概不理。就在神机营里升官的忙着庆祝和拉拢人,而丢官的忙着动用关系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朱厚照营造出来的假象。而知到真像的也只有朱厚照、孝宗和马成、李桦两人。
经过了孝宗的首肯之后朱厚照正式开始对神机营经行改制。
“马成,都安排的怎么样了?”朱厚照对神机营的一切改制的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只差最后的宣布了。
“将军,都安排好了。”马成回他道。
神机营未来的建制朱厚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后世通用的排、连、营、团、师的建制。最初朱厚照的理想建制是仿照秦朝的二十四军功爵制,但是考虑到这个制度在此时的明朝和未来的人道主义至上社会里非常容易受到批评,朱厚照也就放弃了。这中军功爵制虽然会使国家军队有很高的战斗力,但是因为军功爵制过分强调武功多少决定爵位,结果很容易导致穷兵黩武,武人横行,国家不能走向文治,出现暴政,并且在战场上军功爵过分重视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极可能造成杀良冒功、军纪败坏的情况出现;同时军功爵授爵容易,而由于刑法严苛,导致失爵更容易,结果导致大量负罪负债的士兵出现,在后期会严重影响战斗力;
并且军功爵制度也有阶级局限,普通士兵是得不到高级爵位的。
所以在熟虑考虑之后朱厚照还是决定采用文明一点人道一点的建制,否定了军功爵制,朱厚照接着又考虑了现在明朝的卫所制,不过他也就是想了想就直接放弃卫所制了,因为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卫所制有多么的糟糕了。最后考虑来考虑去朱厚照还是决定采用后世通用的军队建制。
后世现代军制的产生与发展和火器的应用是分不开的。热兵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当战场上出现火枪的时候人们发现以前的冷兵器的军队编制完全不能够发挥出热兵器的威力,于是在战争中人们开始了对军队建制的改革。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中的战争不断摸索最后终于形成了现代全世界都在用了现代军制。纵观后世各国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现代军制作为自己军队的军队军制。那时因为人们实在找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了。现代军制是伴随着热火器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热兵器的无敌。神机营建制和其他卫所不同也是明朝对热火器部队建制探索的结果,可惜成果实在是不理想。同时现代军队建制也是和现代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相融洽的。而神机营作为一支热兵器部队,不采用现代军制实在是没什么可用的了。朱厚照可不认为自己聪敏的可以发明出一种比现代军制还先进的军事制度,一个人在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人家几十个民族几百年的努力。
“好,明天就公布。”朱厚照坚定的说道。
第三十七章战争阴云
此时神机营里的人还都在大肆讨论着前几天的全军大比试和随后进行的官职调整中,根本都没有想到了一场更大的“地震”即将来临。
第二天一早朱厚照就把对神机营改制的公告贴了出去。并集合了所有的神机营大小官员开会。
“快看看。今天又有什么事?”校场里又一次集结了一群人围在公示栏前。
“经皇上特许,自今日起神机营改制。”
“怎么改啊?”
“自今日起神机营改为神机铁血军。以前官职一律废除,实行新官职。”
“新官职为:班,排,连,营,团。”
“每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名。
每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
每三排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两名,连司务长一名。
每四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副营长两名,营司务长一名
每三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副团长两名,团司务长一名。
每三团为一旅,设旅长一名,副旅长两名,旅司务长一名。
每三旅为一师,……每三师为一军……”
“怎么都改了?”“那以后我们叫马大人叫啥啊?”“谁知道呢?”
念完之后,下面开始了乱哄哄的讨论。
统领大帐里,朱厚照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下面的的神机营大大小小的官员,过了一会说道:“大家来的时候都见到校场里的告示了吧。谈一谈大家有什么意见。”
“没有意见,我们都听将军的。”“没有意见。”
下面的人纷纷说道。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朱厚照新提拔上来的,以后就属于朱厚照的亲信了,当然没有意见了。至于其他的人此时就算是有意见也只能接受。毕竟现在再反对就有点晚了,要是皇上下旨之前提出反对意见再让六部的人运作一下或许还会有转折,但是现在皇上已经正式下旨了,说什么也没用。
朱厚照站起来说道:“好,既然各位都没有意见,那我就宣布任命了。”
听了朱厚照的话,除了马成和李桦两人之外其他人都心提了起来。
“现在神机营正式更名为神机铁血军,下设一军一师一旅三个团。”(以后简称铁血军。)
“原神机营统领将军朱厚照任命为铁血军军长,原提督内臣马成任命为师长,原提督内臣李桦任命为副师长,原武官刘旭任命为旅长,原武官…………原中军四司把司官黄睿华任命为一团团长……谢宣任命为二团团长……牛城任命为一团一营营长……林清平任命为亲兵营营长……”
念完一长溜官职任命之后,朱厚照先缓了一口气,说道:“这样的任命各位都没有意见吧?”
“没有意见。”大家纷纷说道。
“好,既然没有意见,那就回去整编自己的队伍吧。”
神机营一共只有五千人,刚好能够编为三个团另加一个营,但是此次朱厚照一口气直接把建制给弄到了军一级,虽然好多编制现在还用不上,但是现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也用不上,先把建制拉起来再说,至于人数,这有时候根本就不是问题。况且朱厚照也已经向孝宗请求扩军了,并且孝宗也已经答应了,所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现代建制的部队正式出现。虽然现在西方军队也已经出现了现代建制的雏形,但雏形就是雏形,和朱厚照还差了一点。
回去的路上谢宣、牛城和林清平三人走在一起。“谢大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团长了。”走在路上牛城高兴的说道。
“呵呵,你也不错啊。以后也是营长了。”谢宣说道。
“还有林大哥呢,以后林大哥也是营长了,并且还是亲兵营长呢。真羡慕你们俩。”。不过牛城仍然很开心。
一起走在回去的路上,林清平心里并不像谢宣和牛城那样开心,“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林清平对自己说道。
现在神机营的改制已经完成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征兵了。朱厚照已经向孝宗申请了一万五千人的铁血军名额。现在的神机铁血军只有五千人,离一万五千人得名额还差的远呢。神机营整编完之后的第二天朱厚照就像众人宣布了扩军的命令。现在铁血军只有五千人,要达到要求还要在招收一万人。
和马成几人商量好征兵的要求之后,朱厚照便把具体的操作交到了马成的手里。接到征兵的命令马成还是很开心的。自己现在也是一个师长了,但是实际上和一个旅长没有什么区别,神机营就那么多人刚好够一个旅,人不够空有个师长的职务也是白搭。
而朱厚照此时在干嘛呢?铁血军的军坊里看着手中的火枪,朱厚照激动地接连亲吻了好几下手中的火枪才抑制住激动的心。这是一把火绳枪,从它的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长长的枪身在大体上和现代的火枪基本相同,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可以燃烧的火绳。火绳枪,终于有了火绳枪。中国人终于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绳枪,朱厚照几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好,很好。吴大、孙域你们两个没有让我失望,竟然提前造出了火枪。大功于铁血军,更大功于国家。”本来按照计划朱厚照给出图纸之后军匠们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造出火绳枪,没想到现在竟然只用了三个月就造了出来。
孙域说道:“这都是殿下的功劳,如果没有殿下给的图纸我们也不能造的出来火枪来。”
“不,是你们的功劳就是你们的谁也抢不走。放心吧我会报明父皇为你们请功的。”朱厚照高兴的说道,“走,去试试枪。”
“是,殿下。”
一会众人便来到了神机营军坊的外围,现在应该说是铁血军的军坊了。“准备好了吗?”看着几名工匠在大约一百步的地方安置靶标朱厚照问道。现在朱厚照是迫切的想要试一下这把枪的威力。
“准备好了殿下。”站在百步外,一名工匠朝朱厚照回信。
“好,开始了。”
缓缓的向后退出一步,朱厚照将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所以不用事先清理,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将预先准备好的弹丸从枪口装入;再从枪管下抽出通条,缓慢的捣实弹丸和发射药;点燃火绳,然后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举着枪瞄着百步外的靶心,右手缓缓使劲扣动扳机。
“碰!”
子弹迅速冲出枪管向着百步外的靶心飞去,。
“噗。”子弹去势不见穿过靶心又向前飞出几十米才无力的掉在了地上。
“啪啪啪啪……”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百步穿杨”
“打中了殿下。”百米外几名工匠欢快的举起双臂欢呼道。
成了,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喜,朱厚照飞快的跑了过去。亲眼看见靶心的孔洞朱厚照才确信这不是在做梦。中国再次成为热兵器最先进的国家,中国再也不会被列强欺负了。不会。
激动之下朱厚照当天晚上就去找了孝宗,向他禀报了研发出火绳枪的事情。接着两人又是展开了一番队火枪的大讨论,最后心满意足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朱厚照回到了他的太**。
第二天早朝孝宗宣布成立完全独立的火器坊,专门负责生产火器事宜,并由朱厚照全权负责火器坊的事宜,同时任命吴大和孙域为工部员外郎,负责火器的研发事宜。
得到圣旨之后朱厚照迅速的在京郊铁血军的外面成立了火器坊。以前研发火器的军坊由于人员少占地少所以设立在在神机营内部,但是现在要组建完全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之外的火器坊了,自然不能再呆在铁血军了,并且即使想呆在那也没地方了。铁血军现在已经开始扩军了,以前人少还不觉得什么,但是现在人多了那点地方自然不够用了。最后朱厚照考虑之后把神机营搬动了铁血军的外面。
经过一个月的建造,一个更加专业化,更加规模化话的火器坊正式在中国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火器研究走上了正轨。
“孙院长,现在全力生产火绳枪一个月可以生产多少?”看到火器坊正式开始开工了,朱厚照也松了口气。不过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火绳枪的生产能力。
“殿下,如果现在全力制造火枪的话,一个月可以制造一千杆。”孙域说道。孙域现在也是意气风发,得益于研制出火绳枪的功劳,他和吴大一起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虽然官不大并且还是在不受重视的工部,但是孙域仍然喜出望外。他以前是什么身份?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低贱的工匠,但现在终于当官了,终于可以脱离匠籍了。高兴之下连带着精力都无限提升,可以说现在的孙域可是斗志昂扬。
火器坊成立之后从工部那里有要来了两百个工匠,和以前的两百工匠刚好组成一个三百五十人的生产队,剩下的五十人则是组建了一个研究院,由孙域和吴大人正副院长。
院长这个词在中国也是被用了一千多年了。运用最广泛的是在唐朝。当时的御史或者拾遗都可以成为院长,最出名的莫过于杜甫了,杜甫曾将当过拾遗,故称之为院长。
第三十八章火筛
火器坊已经正式建成,接下来就是开始紧锣密鼓的造枪运动了。为了让里面的工匠能够心无旁骛的造枪,朱厚照还专门从外面拉来了一个五十人的后勤队专门负责火器坊工匠的日常生活,让他们饿了有人做饭,想睡了有人铺床,衣服脏了有人洗。还别说这招还真管用。这帮工匠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被别人这么伺候过,在这样的生活在大为享受,连带着干劲都足了几分。就这样愣是在一个月后造出了一千五百杆火绳枪。不过此时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火绳枪了。因为它已经被朱厚照正式的改名为了神机枪了。
这边在紧锣密鼓的制造神机枪,而铁血军的扩建工作也已经完成了。经过一个月的筛选终于从报名的几万人中挑选出了符合要求的一万人,从此铁血军正式达到一万五千人。
人数达到要求之后朱厚照开始了对铁血军的进一步整编工作,经过进一步整编铁血军被扩建成一个师,辖下三个旅,一个亲兵营。三个旅分为两个火器旅,一个骑兵旅。现在的天下还是冷兵器的天下,火绳枪用来对阵步兵几乎是稳赢,但是用来对阵骑兵就有点不够看了。作为冷兵器时代王者的骑兵对阵火绳枪强队的时候虽然伤亡比以前大了但是一旦冲破火枪队型那火枪兵就等着死吧,到时候连拿着刀的步兵都不如,谁让现在的火器上还没法安装刺刀呢……所以这时候组建骑兵还是很有必要的。
两个火器旅每一旅共有五千五百人,其中火枪手四千人,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就是炮兵。中国终明一朝在炮兵方面始终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虽然历史上明末的火炮是仿制葡萄牙的,但是当时在造炮工艺上明朝还是遥遥领先的。亲兵营是用来负责朱厚照的安全的,因此囊括了五百名火枪手和五百名骑兵,剩下的三千人就被全部归到了骑兵旅。
军队已经全部组建完毕,剩下的就是练兵了。火枪兵陆陆续续的更换掉了以前的老式火铳换上了最先进的神机枪,也算的上是鸟枪换炮了吧。
对于骑兵朱厚照还是格外看重的,因为他知道马上就要打仗了,倒是侯离了骑兵还是不行的,因此对于骑兵的建设可是下足了力气。先是向孝宗要了六千匹上好的宝马,骑兵旅三千人每一人两匹。接着又到府库里取了一万多套最好的铠甲和兵器。现在的骑兵旅在装备上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了,就连那些边关的精锐骑兵比上骑兵旅在装备上都有所不足,不过谁让他们没有一个好的领导呢,还是那种什么都弄得到的领导。
接下来几个月铁血军又开始地狱般的操练,朱厚照知道马上就要打仗了。为了战时少流血,只能练时多出汗。时间在慢慢流逝,而铁血军也在慢慢的蜕变成一只嗜血的狂魔。
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战事。七月归善古三仔等聚众造反。朱厚照凑请领兵平叛孝宗自是不许。对于孝宗的拒绝朱厚照也在意料之中。他是太子,孝宗怎么会让他轻易的领兵去打仗呢,要是出了意外怎么办。实际上铁血军刚开始练兵还不到一个月,现在是一点战斗了都没有,朱厚照就是先去平叛也做不到。不过朱厚照是早就料到了孝宗会拒绝才这么说的,他为的是明年的战事。这就好比你问一个人借一个东西,你借的第一次对方可能会拒绝,但是当你第二次去借的时候他可能拒绝的就没第一次那么干脆了,当你第三次去的时候估计对方都不好意思拒绝了。朱厚照第一次请求领兵出征孝宗不允许,那第二次呢,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第四次……拒绝的次数多了估计就连那些大臣都会有点看不过去,那到时候后朱厚照的机会就来了。
孝宗不同以朱厚照也就不再要求了,转而专心致志的练他的兵。
次日孝宗下令两广督御史潘番领兵平叛。接到圣旨之后潘番迅速率兵出击,一路猛追猛打,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把古三仔等叛军镇压了下去。
弘治十六年的下半年在安安静静中渡了过去。
明弘治十七年鞑靼火筛(和硕)带兵劫掠山西大同等地。战报传回京城引起了孝宗的极大震怒。火筛是明朝的老仇人了,以前火筛就经常带兵劫掠边关,后来被打败了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想不到此时又开始纵兵来犯了。
第二天一上朝孝宗便宣布了火筛来犯的消息。
“真是岂有此理,上一次火筛求和我们放过了他,想不到他现在又来犯?”
“就是,真是毫无信誉可言?”
“这回一定不能放过他。”
一听火筛又来犯了,群臣顿时群情激奋。弘治朝随着明朝国力的恢复对外开始越发强硬,此时火筛再次来犯可谓是顿时引爆了群臣的情绪。安敢如此欺人!
朱厚照由于是太子身份也被允许可以前来听朝,此时朱厚照正站在群臣的最前面。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朱厚照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铁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