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口风,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有点准备,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对方的态度,之后咱们看情况在行动。”
“嗯,的确。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你我已经和大明闹僵了,所以一定对你我还是极其的仇视,如果你我贸然的前去拜访说不定连人都见不着,那到时候局面便能尴尬了。”莫rì根想了想说道。
第三百八十七章琉球尚真
在鞑靼以及瓦剌的使臣到达了京城之后,其余一些属国的使臣也在过了几天之后陆续的出现在了京师范围之内。
在大明所存在的历史时期大明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特别是成祖时期组织的郑和七下南洋的大规模行动更是将大明的国威宣扬在了宝船能够到达的所有地方。
所以大明的属国也比着前面的一些朝代要多一点,在这些属国之中最主要的便是当年太祖朱元璋所承认的十几个不征之国,至于成祖时期一些新出现的属国则在地位上比不上那些太祖亲口承认的属国地位高。
根据太祖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训》,大明朝的属国主要分布为东北方向的朝鲜李氏王国,正东偏北的倭奴国,这个也就是后来的rì本国了,不过在明朝人的眼中可没有rì本的这个称号,有的仅仅是倭奴而已。在正南偏东的是大琉球王国以及小琉球王国两个国家,而在西南方向就比较多了,例如安南王国、真腊王国、显罗王国、占城王国、苏门答腊王国、西洋王国、爪哇王国、湓亨王国、白花王国、三弗齐王国、渤泥王国。这些国家也都在太祖皇帝所说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范围之内。
单从名字上来说这里面的很多国家作为一个现代人都很陌生,甚至有一些从来就没有听过,而且有一些国家甚至到了现在已经几乎找不到当年的那个国家的到底是现代的那个地方了,所以便出现了一些人为了以新颖的观点吸引目光开始站起来公开的质疑这其中的有些国家根本就是不存在了。完全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虚构出来的。
就连朱厚照在前世也看过不少的这种言论,不过每一次朱厚照看来之后都是对说这些话的人嗤之以鼻,你感觉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太祖皇帝朱元璋会将一个不知道是否存在、地处何方、实力如何的国家纳为自己的属国吗,而且还是自己亲口所封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行列中去,这也算是太祖皇帝已经不再了,要是他老人家复活过来估计非得告你诽谤不成。
在说了,比起虚荣心。太祖朱元璋估计算是历朝历代的建国皇帝以及那些留下赫赫威名的皇帝里面最和虚荣不沾边的了,太祖一生勤俭节约、厌恶贪官、而且当时大明朝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太祖却不像前朝的帝王一样喜欢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去开疆拓土以彰显自己的功绩而是宁愿让出来一点利益也要和周边所有的国家和平相处让永世不兴刀兵。这样的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可能太祖皇帝做过的一些事情都不会有太好的评价。因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太祖皇帝那样做不够自私。不过如果以当时大明朝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太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圣人了,以现代的价值观评价古人本来便是不太公平的。
而历史上大明的属国还不止这些。因为大明朝在朱厚照来降临之前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不是太祖皇帝时期的而是后来的成祖时期以及其后的几十年,纵观成祖皇帝一朝,大明的国力一直是徐徐上升的,自然而然的属国也是越来越多了,在成祖及之后的宣德时期,大明的属国遍布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地。只不过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开始大明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了,虽然汉人由于深受儒家观点影响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总是以仁慈为主,但是当时除了朝鲜这个同样深受儒家影响的国家一直秉持着和大明几乎相同的价值观之外,其余的那些国家差不多都是一些用现代人来说的忘恩负义之辈。所以很现实的在大明朝国力开始了衰微之后有很多的属国便慢慢的对大明朝不是那么敬畏了,时间长了之后也就不再前往京城纳贡了。有一些甚至已经断了和大明的联系了。
不过要说这些国家全都是忘恩负义之辈也不合适,毕竟大部分的国家虽然不再纳贡了,但是最起码没有反咬一口做出来什么对不起大明的事情来。像安南和瓦剌这两个国家那才是真正的忘恩负义之辈。
在最开始这两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大明的支持,但是在自己强大了之后这两个国家也全都过出过反咬一口的事情来,对于这些事情朱厚照一直都记忆犹新。除了曾经打算放过报复瓦剌而打算收服他为自己所用,但是随着现在瓦剌局势的转变朱厚照也已经绝了这种心思了,特别是现在朱厚照更是出现了彻底灭亡瓦剌以永绝后患的心思。而对于安南这个国家,朱厚照更是都没将他放在眼里,不过朱厚照到不会因为他的国力不强而放过他,盖因来自后世的朱厚照对于这个国家在后世所做的一些事情实在是看不过去。每一次看到这个国家朱厚照心里都像有一根刺一样,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抹平了他呢。
这一次的阅兵朱厚照所邀请的属国都是一些在地理位置上和大明直接挨着或者相距不远的一些国家,而像苏门答腊国、白花国等国基本上都在南洋附近,想要统治他们倒是不难,但是那么远的路程,即便是统治了他们,估计还不到那些国家的使臣踏入大明的国土这一次的阅兵也就结束了,既然这样朱厚照自然也懒得通知他们了,反正在短期之内他们并不会出现在朱厚照的扩张重心之内。
而令朱厚照没有想到的是紧邻着鞑靼和瓦剌的使臣到达京城的竟然是这一回朱厚照要求通知的唯一一个海上国家琉球国。
琉球王国在最开始仅仅是对于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岛和倭奴国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rì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rì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一直到后来琉球国几乎完全被倭奴国占领之后被隔绝了交通才断了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转而不得不向倭奴国称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琉球国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只不过大明的继任者以及在后来的后世子孙自己无能被人家抢了之后也抢不回来这才成了别人的了。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整个琉球王国虽然对外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但是在内部却是分裂成三个国家的。从12世纪开始,琉球群岛之上开始出现了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分别位于琉球大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的琉球王国也被成为“三山时代”。而在三国之中,以中山国最强,山南国次之。山北国最弱。
三国对于大明朝的称臣始于1372年洪武五年的时候,当时太祖皇帝朱元璋派大臣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zhèngfǔ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了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而不能正常朝贡,在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琉球三国都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来本国建造用于朝贡的船只。
不过由于大明的出现,使得琉球三国从大明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新技术,使得国内的科技发展也不断进步,这也让整个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份新的台阶。不过就和中原王朝的统一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样。当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到足够维持统一了之后,统一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这块本来就不大的土地之上。
在元朝至正10年的时候,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国的国王。浦添能够被众人推举为国王,可见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他的手中中山王国开始逐渐复苏、兴盛、并且相对于其他两国也开始慢慢的建立起了压倒xìng的优势。不过很可惜虽然在浦添极其后世子孙的手中中山王国强大了,但是坐享统一的功绩以及果实的却不是他们家族的人。在1406年,中山国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十年之后1416年巴至开始了自己的统一事业。巴志先是在当年征服山北,之后经过消化了山北的得以成功加强国力的巴至又在1429年征服三国之中仅次于中山王国的山南王国,从此之后琉球王国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国家。统一之后巴至的中山国以首里城为王城。
在当时大明是包括中山王国在内的三个琉球王国的宗主国,由于琉球三个国家当时的特殊xìng在明朝眼中三个国家其实一直都是用的琉球这一个称呼,大明也一直将三个国家看做一个完整的国家,所以对于中山王国吞并山南以及山北两国在当时大明眼中被当做是琉球这个统一的属国的内部事务而没有加以干涉。不过中山王国想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却必须要得到大明的承认才行。
所以在1430年,琉球历:宣德五年巴至统一之后的第二年便派人前往大明请求加封并获得了承认。当时宣宗皇帝赐琉球国王巴至极其王族的王姓为尚氏,巴至的琉球王国也被史称“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在这之后琉球国便专门用来指代尚氏王朝。
统一之后的琉球王国在大明的支持之下再加上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大约十五世纪处期到十六世纪中期的一百多年内,琉球王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商业高度发达。与中国、李氏朝鲜、东南亚各国以及倭奴国进行频繁的贸易。
此次前来大明的琉球王国不但有代表国王的使臣,就连琉球王国的国王尚真王也一同随着大明的船队前来京师了。只不过这个尚真王却不是巴至的后代。
因为在公元1469年,琉球国内发生了内乱,内乱很严重并且导致当时的国王尚德王被杀,第一尚氏也随着尚德的死而随之灭亡。在1470琉球历成化六年宫中的御锁侧官金圆被群臣推举为君,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大明报告“父丧”,在1472成化八年成化皇帝正式差使臣册封金圆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
而此次前来的尚真就是尚园的后代。尚真是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在尚真的统治时期琉球的处于自己的黄金时期以及顶峰时期,因为尚真在琉球人眼中绝对是雄才大略的国王。他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至1522年尚真王平定与那国岛“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而且还确立了琉球的官员品秩、朝仪制度、神官制度、赋税制度、行政划分,扩建了首里城,废除了殉葬习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拥有兵器,确立了琉球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此后琉球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虽然这都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但是此时的尚真却已经显现出来了自己胸吞整个琉球群岛的气概。
琉球王国是大明的属国之中唯一一个被朱厚照差人通知的远在海外的国家,朱厚照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此时的琉球国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琉球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了。
就像在前段时间朱厚照从朝鲜的手中要过来了耽罗岛是为了一方面挟制朝鲜另一方面为进攻倭奴国做准备一样,朱厚照现在及其重视琉球王国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琉球的地理位置同样位于大明和倭奴国的中间,而且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和耽罗岛相比距离倭奴国更近,所以在京军倭奴国的时候也就更加的具有优势了。耽罗岛在朱厚照的心目中是打算作为一个吞并的地方,而进攻的前哨朱厚照打算放在琉球群岛之上。反正这些都是大明的势力范围。朱厚照也不用担心被别人袭击。
同时琉球群岛的位置在未来会更加的重要,在后世琉球群岛就是美利坚企图在大海之上围困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岛链,那个时候的球球群岛掌握在对方手中,所以它是阻碍中国崛起的拦路石,但是现在琉球王国是大明的属国,而且对大明的忠诚仅次于朝鲜。再加上琉球国力太小,未来反叛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所以在未来大明的海军壮大了之后将琉球群岛当做防卫大明本土的一个岛链也十分的合适。这就是朱厚照对琉球群岛在未来的定为之一。
不过琉球群岛那么好的地理位置仅仅作为一个防御的军事岛屿就太过浪费了,朱厚照可是直到历史上这个时期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琉球王国可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更是被成为“万国津梁”。
琉球群岛的商业用途一点都不必它的军事用途要少,所以朱厚照在未来打算将它在军事上加以利用的同时,也打算将琉球群岛建设成未来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一个贸易转换中转站,朱厚照打算将它建设成比历史上更加繁荣的“万国津梁”。
所以作为此时的琉球王国国王的尚真被朱厚照特意的邀请来到了大明。这一做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阅兵等方法进一步加强大明对琉球的影响以及统治,另一方面则趁机和尚真商量着展开合作。
而对于尚真来说,前往大明更是求之不得的,琉球作为大明的属国,而尚真作为琉球的国王,他对于大明的向往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尚真还在做世子的时候便有了前往大明游历一番见识一下大明的强盛、繁荣、富强的心思,只不过这样的心思还没有得以实现尚真的父王便突然逝世了,而作为世子尚真不得不立马继任国王安稳国内的局势。之后的尚真一方面忙于国内的政事,以及筹划自己的扩张进而统一整个群岛的道路,而另一方面当时的大明正处于成化年间国内局势不稳,所以尚真一直未能如愿。就连尚真自己即位为王之后也是派遣大臣前来大明请求册封而自己坐镇琉球稳定局势的。
现在的琉球营在尚真的手中统治了几十年了,不但国内局势异常稳定,国力持续上升、百姓安家乐业,就连尚真的扩张之路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现在的琉球王国一切都按照着尚真的安排与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国内不用再像自己刚刚即位的时候需要所有的事情亲历亲为而且也不需要尚真非得在国都稳定局势,所以在见到朱厚照派去的使者并且得知了使者的意图之后尚真果断的决定这一回自己一定要利用千载难逢的机会前往大明好好的看一下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倒地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他知道这一次自己被要求前往是为了观看阅兵之后,他更是要亲眼见识一下自己国家的军队和大明军队的差距有多少?
尚真到并没有想过有一天想要超越大明那样的豪言壮志,作为一个执政者尚真有着对世事清晰的认识,琉球和大明之间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他前往大明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奋斗的方向,虽然琉球比不上大明,但是琉球却可以模仿大明,这样总有一天哪怕是一直作为大明的属国,琉球也可以是属国之中举足轻重的一个。
第三百八十八章还得从倭奴下手
从踏入大明的那一刻到进入京师之后,尚真对于大明的第一个感觉便是大明真的好大,不愧于地大物博的这个称呼。
在还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尚真的行程路线本来是已经被安排好了的,但是从使者那里要来了一张大概的大明地图的尚真却拒绝了使者说规划的从天津卫下船然后直接前往京师的计划,为了见识一下大明的辽阔,尚真特意让人将船只停在了南直隶,然后尚真一行从南直隶下船到达大明,然后穿越南直隶一路北上,途径山东再踏入北直隶的范围之内,最后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才到达京城。
这一辈子第一次离开琉球群岛的尚真在这一路上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地大物博了,在琉球本岛上面他半天的时间便可以从这个岛的这头到达那一头,但是在大明从南直隶到达京师一直都了十几天的时间才到,虽然路上因为尚真不停的驻足观察而耽搁了一点时间,但是从地图的比例对比尚真还是惊诧于大明的辽阔,通过地图的对比尚真知道从南直隶到京城的距离只不过是大明东西、南北方向上最远距离的十分之一而已。
而除了感叹于大明辽阔的同时,尚真还见识到了大明的繁华以及人口的众多。这一路走来,尚真见识了大明不少雄伟的城池,特别是南京以及京城这两个大明最大的城市,更是让尚真对大明有了顶礼膜拜的感觉,因为尚真发现这两个城市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不必琉球王国的本岛要小多少了。特别是城内川流不息的马车与人群。看的尚真眼花缭乱的商品也是引得尚真阵阵赞叹。
虽然还没有见识到大明的军队如何,但是这一路醒来的所见所闻对于尚真来说已经收获颇丰了,而同时也让尚真的眼界与胸怀增加了不少。
虽然琉球作为一个小国国力弱小,但是朱厚照并没有因此而轻视了尚真,来到京城之后在朱厚照的示意之下尚真受到了和朝鲜国王李怿完全相同的待遇,而且尚真也一样获得了多次机会和朱厚照相见。
第一次见到尚真的时候朱厚照对于尚真的外貌很是意外,尚真并没有像史书当中对于边缘地区的异族之人记载的那样长得有多么的夸张与难看。相反在朱厚照的眼中尚真完全算得上是一个美男子了,虽然此时的尚真已经不再年轻了,不过看起来尚真却还是魅力不减。当然朱厚照这纯粹是对尚真的赞赏而已。就像人见到了美好的东西都喜欢赞赏一下一样,不管是男人、女人亦或者是一件物品。
不过朱厚照在心里赞赏尚真长得还不赖没有像书中记载的那样吓着自己的同时,尚真第一次面见朱厚照的时候也在细细的观察着朱厚照。在尚真眼中的朱厚照不愧是天朝上国的皇帝。单论体型以及外貌来说朱厚照便长得气宇非凡,而且朱厚照往坐在龙椅之上之后尚真总是能够感觉到一股帝王的气势扑面而来,虽然朱厚照和尚真说话的时候态度和蔼有说有笑的,但是这种气势还是被尚真感觉到了。说的玄乎一点的,这就是朱厚照作为真龙天子下凡所带的龙气,不过说的现实一点这也就是上位者长久居于上位慢慢养成的一种举手投足之间都可以散发出来的气势。琉球王国虽然也是王国,但是国土狭小,和大明相比完全没有存在感,所以尚真坐在朱厚照的面前就像是一个普通人见到了权贵一样。
和朝鲜国王李怿不一样,作为一个能力非凡并且志向高远的国王。尚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势同样被朱厚照所赞赏,而且两人在这方面还有这不少的共同语言呢,尚真忙着在琉球群岛上扩张,同时朱厚照也忙着在亚欧大陆上扩张呢,虽然两人的格局不一样。但是那种高原的志向确实相同的。
由于朱厚照对尚真格外的看重,所以朱厚照也不忙与匆匆的和尚真见一面然后直接和他商量一些合作就行了,朱厚照打算和尚真在一起多交流交流。
所以第一天,在皇宫里朱厚照和尚真都没有谈论过一点的正事,完全就是在享用美食的同时畅谈着天下万事。和此时的朝鲜将汉语作为官方以及书面用语一样,汉语在琉球国内同样非常的普及。琉球的上层贵族同样有不少jīng通汉语的,而尚真早就对大明极其的向往,所以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便跟着大臣们学习了汉语。琉球贵族当中通用汉语,所以汉语同样说了这么多年的尚真也不会和朱厚照有太多的交流障碍,只不过是由于尚真说话的时候稍微带了一点当地的口音而已,不过琉球的汉语发音也是直接学自京城的口语,所以尚真的发音大致上还是和朱厚照一样的。
说实话李怿会使用汉语是在朱厚照的预料之中的,毕竟这个时候朝鲜同样也是将儒家作为正统的,但是尚真见到朱厚照的时候行礼的时候一开口便是汉语确实是让朱厚照有点意外,想不到这里和大明隔着大海的国家竟然也会汉语。在惊讶于汉语此时传播之广的同时,朱厚照也心里有了要将汉语传遍世界的雄伟壮志。
之后几天尚真的行程安排就连李怿都有点羡慕了,因为李怿来到大明了之后也仅仅是被朱厚照接见了才一次而已,但是尚真不但第一天在朱厚照身旁陪伴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而且第二天尚真竟然又被朱厚照接见了。而且在得知第二天尚真竟然有幸被朱厚照邀请外出狩猎的消息之后,李怿更是嫉妒尚真不已,想我李怿都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也不知道你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国的君主得了什么狗屎运了。
不过李怿就是嫉妒也没有用的,谁让在朱厚照的眼里李怿实在是和尚真相差太远了呢,和尚真一比,李怿倒是像个昏聩的君主了,当然和真正的昏君相比李怿还是好多了,最起码没有留恋女sè,没有大肆屠戮忠臣。只不过是亲手将一个还算可以的朝鲜给弄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实在是让朱厚照有点看不起了。
在和尚真游玩了几天之后,朱厚照终于开始慢慢的和尚真谈论起了正事了,为了不让尚真以为大明有吞并之心,朱厚照说起的第一件事竟然还是倭寇。
倭寇这种东西,不但大明讨厌,朝鲜讨厌,就连琉球同样也是万分的厌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整个东北亚以及东南下对倭奴国就没有有好感的国家。
琉球作为一个紧邻倭奴的国家,其实他受到的危害要远比大明以及朝鲜眼中的多了,最起码倭寇要侵害大明和朝鲜还要横跨数百里的大海,但是侵害琉球完全可以做到早上去晚上回家吃饭那么随意,完全算是一个朝九晚五的活计了。
而朱厚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琉球国内驻军。
第三百八十九章得逞所愿
想要在琉球国内驻军,既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朱厚照当着尚真的面直接就说自己要在在你的国家之内驻扎一直军队,虽然到时候摄于大明的强大尚真不会直接的拒绝,但是从今往后尚真心里肯定会对大明产生隔阂以及防范。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对于琉球群岛这片土地来说,大明就是强龙,而尚真就是那个地头蛇。除非朱厚照直接挥师将整个琉球群岛都占领了,将琉球国灭亡了,那么一切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但是这毕竟是不现实的,虽然和大明相比琉球国完全就是不堪一击,但是他实力再弱,朱厚照也不能不顾道义的就将琉球灭国了。
所以说与其强迫尚真允许在琉球国内驻军,然后到时候尚真则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背地里给自己弄些小动作,那还不如讲究一些策略让尚真心安的接受自己的驻军呢,这样到时候有了尚真真心实意的帮助,大明在那里不管干什么都容易的多了。
而朱厚照所想的这个策略自然就是从倭寇身上下手了。
琉球紧邻着倭奴国,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倭寇的重点目标了,而且不但如此,倭奴国内还不乏有打算直接动用大军征服琉球的声音,琉球国最后的下场便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此时倭奴国内也不平静,再加上琉球此时也并不弱,所以也才没有人付诸于行动。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君主,尚真不可能不对和自己紧邻的国家有所关注。所以对于倭寇之患以及倭奴国对琉球的危险,尚真应该心里清清楚楚,只不过碍于自身实力所限他也无能为力而已。
那既然如此,在这个时候朱厚照大义的以宗主国的身份对尚真说自己愿意帮助琉球评定倭寇之患,尚真当然会对朱厚照的这个想法好好的加以考虑了。
当然在说出这句话之前一些的铺垫还是必不可少的,至于什么铺垫,那自然就是之前朱厚照和李怿的计划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在几天当中。每当有空闲之余,朱厚照就会不经意的将自己与朝鲜国王李怿的计划说出来,比如在第一次出去狩猎的时候。朱厚照就说了李怿因为国内深受倭寇之患但是自身实力不足不能迅速平定因而前来大明像自己求助的事情。再然后呢,朱厚照立马又说了倭寇曾经对大明的危害以及自己对于倭寇憎恶以及对其死灰复燃的担心。这样一来尚真便建立起了原来大明、朝鲜和琉球一样都很受倭寇之患啊,这样朱厚照说要平定倭寇也就有了原因了。
这样很快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之后尚真立马的将自己的琉球国所面临的倭寇的威胁以及倭奴国企图吞并自己的计划全都诉苦一样的对朱厚照叙说了一遍。
看到尚真一切都按照着自己的设定再走。朱厚照彻底的将自己和李怿所商量的自己派大军屯兵耽罗岛帮助朝鲜平定南部的倭寇之患的约定给说了出来,再然后当着尚真的面,朱厚照大义凌然以及义愤填膺的对尚真说我大明作为你的宗主国,愿意帮助你平定倭寇之患。
哪怕是朱厚照在前面已经做了这么多的铺垫了,当朱厚照说出来这个计划的似乎后尚真也并没有像李怿那样激动的满口答应,而是陷入了犹豫不决。
尚真和李怿不一样,他比着李怿的目光要长远的多了,当然在听到朱厚照的几乎之后他也没有立马就认为这是朱厚照有了吞并自己的打算所以才这样说的,毕竟朱厚照前面的铺垫还是很有作用的,最起码尚真没有心理产生任何的不快。并且他也没有直接的拒绝了朱厚照。
而是在心里尚真有着自己说不出来的苦衷,虽然尚真并没有认为大明这是想要吞并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大明的强大对于尚真的威慑不是一星半点的,从之前朱厚照的话里,尚真知道了三点信息。第一,大明、朝鲜和自己的琉球王国都遭受过倭寇侵害,所以大明以及朱厚照对于倭寇肯定是十分的嫉恨的。而第二呢,现在朝鲜和自己一样又一次开始遭受倭寇的侵害了,而且不同的是朝鲜的国王竟然先一步到达大明以允许大明屯兵耽罗岛的代价请求大明派兵替朝鲜剿灭倭寇。而第三呢则是尚真从大明和朝鲜达成的协议里面猜测如果自己也允许大明替自己剿灭倭寇的话,最起码自己得让出来一片地方让大明驻军才行。
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虽然尚真并不认为大明会侵吞了自己,毕竟自己的琉球国也是当年太祖皇帝亲封的不征之国之一,只要自己没有反叛大明哪怕是现在大明有心思也不敢真的去侵略自己。但是熟悉汉文化的尚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自己将大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