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名将之足球巨星-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众朋友们,这里是圣彼得堡泽尼特竞技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c组第一场比赛即将在这里打响,由历史上第二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中国队,对阵世界冠军西班牙队。
“我想此时此刻,咱们中国球迷是非常兴奋、非常幸福的。十六年的等待与期盼,十六年里一次次的失望、郁闷、沮丧,甚至是绝望和麻木,在这一刻都融合在一起,似乎化成了一坛浓郁醇厚的陈年佳酿,令我们陶醉,如梦如幻…………
“现在双方队员已经列队站在球员通道,马上就要出场了,先来介绍一下今天中国队的首发阵容。
“这套阵容一年半前才初步确定,这11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在本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的表现非常出色,近期与世界强队的几场友谊赛、热身赛表现也很不错,堪称中国男足的梦一队:
“门将是1号黄忠,球风冷峻稳重,国门当之无愧。
“后防线上四员虎将一字排开,两名中后卫分别是3号典韦和5号许褚,左后卫是2号甘宁,右后卫是4号徐晃。四人整体球风沉稳硬朗,联手筑起中国队的钢铁长城。
“典韦高大威猛,以弹跳争顶见长,落点预判好,禁区防空能力上佳,时不时还能头球破门,号称带刀侍卫。许褚个头不算高,但强壮结实又不失灵活,身体对抗能力强悍,转身速度又快,善于盯人缠斗,和搭档典韦正好互补。
“徐晃和甘宁作为边后卫,速度快意识好,不仅防守积极稳固,而且善于根据场上形势,伺机压上助攻。
“中场四人采取菱形站位——
“拖后防守的后腰是6号张飞,他以中场扫荡见长,防守面积大,拦截抢断能力突出,还有一脚重炮远射的好功夫,球风勇猛彪悍。
“左前卫是7号张辽,必要时也可踢中场中路,传切配合意识好,能突能传能射,而且防守积极攻防兼备,球风大气磅礴。
“右前卫是11号马超,与张辽相比,他更擅长边路突破,经常作为边锋前插突击,是一匹难得的边路快马,球风迅猛骁勇。
“前腰是中场核心8号周瑜,他是中国队的队长,球队的大脑和中场指挥官,负责中场组织调度,善于掌控比赛攻防节奏,能胜任攻击性前腰和组织型后腰等位置,以助攻和任意球见长,球风飘逸优雅,潇洒恢弘。
“两名前锋分别是9号关羽和10号赵云。关羽是中国队的正印中锋,站位突前单刀赴会,披坚执锐攻城拔寨,球风遒劲豪迈,神勇绝伦。
“赵云则更喜欢影子前锋和前场自由人的角色,站位稍稍靠后,经常游移换位闪电出击,球风机敏灵动,俊逸超群。这对锋线搭档正好相得益彰,配合默契。
“从最近几场热身赛来看,中国队这套首发阵容已基本固定,但442阵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比赛对手和场上形势的不同适时变阵。
“比如有时会变阵为4231阵型,即关羽充当单前锋,赵云后撤与张辽、马超组成攻击型中场,周瑜前腰后置,与张飞组成双后腰;或者张辽转移到中路与张飞组成双后腰,周瑜仍为前腰,赵云马超为左右边前卫。有时又会变阵为433阵型,即张辽、周瑜、张飞三人坐镇中场,马超前压与关羽、赵云组成锋线三叉戟。
“虽然我们中国队近两年来进步神速,而卫冕冠军西班牙队与四年前相比则有一定的衰落,但目前双方实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球迷朋友们应该也不会有太高的奢望和苛求,只要小伙子们能不畏强敌,勇于亮剑,发挥出正常的技战术水平,打出梦一队往常那种一往无前的精气神,我想大家就心满意足了。
“好了,在两国国旗方队的引导下,双方队员开始列队出场了……
“现在镜头摇到一旁的教练席前,中国队的传奇主帅诸葛亮玉树临风般站在那里,装束极具中国古典特色——头戴纶巾,身穿汉服,手执羽扇,气宇轩昂,儒雅风流,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哦,转播镜头正好给了诸葛少帅一个面部特写。跟往常的重大比赛一样,他的表情平静淡然,很难想象这是他第一次率队征战举世瞩目的世界杯。”
……………………
2018年6月12日,仲夏之夜。地处高纬度的圣彼得堡日落很晚,此刻正是晚霞满天。绯红的云彩掩映在湛蓝的天空下,美得让人心醉。
诸葛亮抬头望了一眼这绚丽的天空,耳畔刚好响起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一刻,他的内心奔腾翻涌,思绪万千,再也无法淡泊宁静了。
他肃然挺立,与现场一万多远道而来的中国球迷一起合唱着国歌,眼前的五星红旗看起来格外鲜艳。
恍然间,他的记忆一下子飘回到了2011年深秋,那个凄冷的雨夜……
2011年11月11日,香港九龙。
傍晚时分,天空愈发阴沉,不一会儿就淅淅沥沥下起秋雨来,室外显得有些阴冷。这样的天气在南海之滨并不常见,通常香港的秋天是很温润的,就连冬天也不怎么寒冷。
平常天气好时,一家人吃完晚饭后,诸葛亮经常会和妻子一起牵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前往小区附近的公园里逛逛。五岁的儿子喜欢在草地上踢皮球,三岁的女儿喜欢荡秋千,诸葛亮则牵着妻子的手在一旁散步聊天,一边照看着两个孩子淘气玩耍,感觉温馨又惬意。
这天傍晚的天气太差,看来公园是逛不成了,一家人只得宅在家里。客厅里两个孩子正霸占着电视,津津有味地观看动画片。书房里播放着班得瑞的轻音乐,妻子斜躺在靠椅上翻看地理杂志,诸葛亮则坐在电脑前浏览新闻网页。
一家人呆在家里自得其乐,温馨惬意的感觉一点都不比逛公园差。
突然,妻子放在书桌上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意犹未尽地关掉音乐,接通了电话。
诸葛亮绝不会想到,妻子的这个陌生来电,竟然和自己18岁那年突然收到的一封来信一样,将会极大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关于妻子的陌生来电,暂且按下不表,先来说说诸葛亮的前世今生。他的前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一代传奇仙逝了千年,人们依然代代传诵。
穿越近一千八百年后,诸葛亮再次降临人间。上天又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的今生,将会演绎一段什么样的新传奇呢?
公元1980年,穿越千年而来的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4岁的时候,他就随家人迁居湖北襄阳,在襄阳隆中一个叫卧龙岗的小村庄里长大。
卧龙岗山清水秀,一派田园风光。房前屋后清泉淙淙,翠竹萧萧。生活在这样纯美幽静的环境中,诸葛亮自幼养成了恬淡雅致、崇尚自然的品性。
上学读书以来,诸葛亮聪慧好学兴趣广泛,课业之余遍览群书,古今中外之文史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兵法韬略、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乃至自然科普读物,他均有涉猎,尤其爱读史书、兵书和地理杂志。读书之余,他常抚琴吹笛以自娱,遂精通音律。
1998年春,18岁的诸葛亮,就读于襄阳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文科班,此时距离高考已不足百天了。一个周日的下午,天气晴朗,春光明媚,他正在学校的球场上,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
过来人都知道,高三学生的时间向来是很紧张的,那才叫真正的争分夺秒。谁要是累了困了,想忙里偷闲看看体坛周报或是金庸小说,可只要抬头看一眼黑板上方的高考倒计时,那种浪费光阴等于慢性自杀的愧疚感就会油然而生,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头扎进课桌上的书山卷海中。
诸葛亮对自己就读的高三有个形象的感受:学习集中营,不,应该叫考试集中营才对。同学们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课间十分钟都得趴在桌上补觉,没完没了的各种考试,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各种密卷真题。
这种简单机械式重复练习,不仅毫无技术含量,而且惨无人道,能叫学习吗?简直玷污了学习这件神圣而美妙的事情!
当然,在高考指挥棒的淫威下,诸葛亮也只是私下抱怨而已,发完牢骚后,还得乖乖埋头做题。他只是觉得,这样根本不是真正的学习。
那怎样才算真正的学习呢?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至少应该是劳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对吧。比如,做题累了,为何就不让踢踢球解解乏呢?
一提到踢球这事儿,诸葛亮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初一开始,他就喜欢上了踢足球,好在初中的学习压力还不算太大,他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能美美地踢上一小会儿,球技日益见长,逐渐成为校队里的主力。
上重点高中后,时间明显紧张起来,不过在高一高二时,算上体育课,每周还能踢上三四次,哪怕每次时间都很短,但好歹能解解馋。
可现在倒好,课余时间几乎被挤干了,连每周两节体育课也改成自习课了,踢球的机会少得可怜,这可真憋坏了自己。
这个周日的下午,诸葛亮和十几个铁杆球友们商量好,牺牲去食堂排队吃晚饭的时间踢场球,踢完吃泡面凑合一下,再赶到教室上晚自习。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刚响起来,诸葛亮就和十几个铁杆球友冲向足球场,去晚了就占不到场子了。
这所重点高中的足球场设施建得相当不错,却严格限制学生踢球的时间。这就像把一块鲜美的鱼肉摆在猫面前,却锁着它不让吃。
路上大家兴奋地讨论着最近一期体坛周报上的内容,法国世界杯临近,罗纳尔多、巴乔、齐达内、博格坎普……大家七嘴八舌,争论哪个巨星将会成为本届世界杯的最后赢家。
还好,这次运气不错,诸葛亮这帮同学占到了一个半场。大家很快分好两队和各自位置,八对八,诸葛亮照例踢自己喜欢的组织型中场。
在初中开始踢球的时候,诸葛亮也尝试着踢前锋。因为大家都说,前锋就是球场上的王子,就是女生啦啦队们眼中的焦点。一旦进球,自己的名字就会被女生们高喊着,回荡在球场上空……
前锋的感觉多爽啊!
后来,诸葛亮慢慢觉得自己更适合踢中场。他球风不紧不慢有条不紊,视野开阔意识敏捷,护球稳当传球精准,但爆发力和对抗力稍显不足,速度也不算快。在同学当中,自己很难成为一名好前锋,但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场指挥官。
想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暗自发笑:还中场指挥官呢,搞得这般煞有介事,真把自己当职业球员啦?这种踢球也就图个乐,想那么多干嘛?
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念想,那就是期盼每次班级比赛时,看到心仪的女生在球场边为自己加油欢呼,那种感觉,真是甜蜜无比,回味无穷啊……
诸葛亮一边偷着乐,一边在球场上来回奔跑拿球组织,时不时模仿一下齐达内的马赛回旋。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身上满是汗珠,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青春的味道,自由的味道,梦想的味道……这是何等的淋漓畅快啊!
“诸葛亮,你的信!”
踢得正酣时,突然有人在叫自己。诸葛亮转过身,看见班里的文艺委员林雪正白衣飘飘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他不禁怦然心动:“不会是她写给我的情书吧?哎,想什么呢,有谁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给意中人送情书?”
林雪长得楚楚动人,学习成绩好,又多才多艺,是学校里众多男生暗恋的对象,可她只对诸葛亮情有独钟。
“我去学校收发室寄信,看到班里邮箱有你的来信,就帮你拿了回来,刚才经过球场边时看到你在踢球,顺便给你送过来了。”林雪说话时,两颗明亮的眸子一闪一闪的,眼神里含着笑意,妩媚极了。
一旁的男生们瞎起哄:“什么顺便送信啊,你一定是特意来看诸葛亮踢球的吧!”林雪和诸葛亮两人很要好,座位离得近,也很聊得来。因此男生们的起哄,也是无风不起浪。
听到这酸溜溜的起哄,林雪一下子脸红了,也不知如何争辩,只好把信往诸葛亮手上一塞,随即低头转身,在男生们的哄笑中快步跑开。
两个花季少年心中那种美妙的纯真情感,欲说还休,真是妙不可言。其实他俩还算不上是早恋,更没想着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可学校却对此类情感通通视作洪水猛兽,严加监视,一旦有谁触犯早恋天条,轻则叫家长过来加强思想教育,重则以开除相威胁。诸葛亮和林雪两人对此天条不屑一顾,完全一副清者自清的态度。
看着林雪远去的背影,听着大家的起哄声,诸葛亮心里有点小小的得意,愣了好一会儿,才低头去看信封:寄信人是在香港定居的叔父诸葛玄。
。。。
 ;。。。 ; ;
第二章 港大情缘
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说起来很了不起。1977年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诸葛玄考上了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后又前往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深造,并取得金融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纽约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工作,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姑娘,在纽约定居下来。
1997年底,诸葛玄被公司派驻到香港分部担任高管,他又带着家人迁居中国香港。自赴美留学以来,诸葛玄难得有机会回老家探亲。这次回国定居后,他想着要好好补偿一下亲情,于是在98年春节期间,特意将年迈的父母,还有大哥诸葛珪一家,包括三个侄子,接到香港玩了一个星期。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从小生长在乡下的诸葛亮三兄弟,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自然大开眼界,异常兴奋。诸葛玄特意留心观察了三个侄子,觉得老二诸葛亮天资过人,志向远大,便有意要好好栽培他一番。
诸葛玄先不露声色地跟大哥私下交流,打算把诸葛亮带到香港读书。香港的教育资源十分优越,本地学生考大学比较容易,几所本地大学实力位居亚洲前列,考取国际名校的机会也不小。大哥自然同意,感激之情不在话下。
在做好移民准备工作后,诸葛玄立即给侄儿诸葛亮写信,也就是林雪带过来的这封信,告知自己的栽培之意,以及具体打算:尽快给他办好移民香港的手续,转学到香港的高中,这样还能赶上本年度香港高校的招生考试。
那时候,香港高校还未开始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叔父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诸葛亮放弃参加内地的高考,反正移民香港后,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要大很多。
看完信,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毫无疑问,能移民去香港读书,这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遇。对此他还是很兴奋的,毕竟前不久,他亲眼见识过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更何况,他一直对内地僵化沉闷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十分反感。
只是,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无法履行和林雪之间的约定了。原来,前不久林雪和他悄悄约定,两人一同报考武汉大学,在美丽的武大校园里继续做同学。顺便说一句,他俩的成绩都很不错,对考上武大信心十足。
调皮的诸葛亮当时就追问:“然后呢?”
林雪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脸上一阵绯红,柔声说道:“然后一切随缘吧。”诸葛亮听后,开心地笑了。
现在才刚过了一个月,两人就很可能不能继续做高中同学了,更别提以后的大学生涯。诸葛亮心里难免有些难受,感到遗憾和失落。
虽然他和林雪之间还没到恋人关系,这个约定也算不上是山盟海誓,但他总觉得,是自己造成了这份缘分未能延续,乃至升华到爱情。
林雪知道此事后,同样感到失落,但她很快调整情绪,大方地祝福诸葛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祝你前程似锦。不是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么,还是那句话——一切随缘吧。”
诸葛亮看着此刻她那双泪光闪闪的眼睛,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喃喃地重复她的话:一切随缘吧。
时光过得真快,眨眼间半年就过去了。诸葛亮顺利移民香港,并凭借优异的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考上了香港大学历史系。
说到专业,起先叔父力荐诸葛亮选择金融系。一是他想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爱侄,并期望青胜于蓝。其二,香港是世界级金融中心,学金融大有用武之地。再说了,金融行业薪资丰厚,就算是定居在物价高昂的香港,也完全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诸葛亮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叔父的好意。他生性淡泊清雅,自小酷爱历史,实在不愿违背自己的天性和爱好,强迫自己去学那看似前程似锦,自己内心却不喜欢的热门学科。
虽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而学历史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但诸葛亮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这就足够了。他对物质上的要求并不高,小康足矣,认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过着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
诸葛玄非常开明,知道侄儿内心的想法后,十分支持他走自己喜欢的人生路。就这样,诸葛亮开始了自己充实而有趣的大学生活——
港大历史系的专业课程是开放性的,诸葛亮由此接触到了很多世界级历史大师的著作,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他遨游在历史的海洋里,不停地思辨着,乐此不疲。
此外,兴趣广泛的诸葛亮,还加入了香港大学珍稀物种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下属的志愿者社团,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
别看这个社团跟历史八竿子也打不着,乍一看还以为诸葛亮大学里闲得蛋疼。其实,除了历史,他从小就喜欢看央视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节目,后来还收藏了不少地理杂志,如《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以及bbc和discovery制作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
这个社团不仅是诸葛亮的爱好所在,对于他的人生来说,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大二的时候,诸葛亮在这个社团里遇到了一位志趣相投的女同学——黄月英。他觉得,黄月英和林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俩都是那种秀外慧中、楚楚动人的女生,身边从不缺少异性追求者。
说到林雪,当年她如愿考上心仪的武汉大学新闻系,算是履行了与诸葛亮之间的约定,尽管已物是人非。她和诸葛亮依然保持着通信,但毕竟天各一方,当年高中那种萌动的情愫,最终未能升华。
半年前,林雪来信说,自己恋爱了,男友是自己同班同学。当时还是单身的诸葛亮,那根心弦不由自主地咯噔了一声,一下子就断掉了。他既为自己难过,也为她高兴,百味杂陈。最后,他大方地回信祝福她,祝她永远幸福快乐。
相遇,离别,心动,情断,人世间的一切,皆是缘分。
很快,诸葛亮生命中真正属于他的爱情缘分也降临了。他和黄月英相互欣赏,志趣相投,情投意合,不到半年的时间,从相遇,到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两人的磁场从最初接触的那一刻起,就越来越紧紧吸引。他的举手投足,她的一颦一笑,他的淡泊清雅,她的空谷幽兰……他俩深深着迷于对方,相爱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现在对于诸葛亮来说,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在球场上酣畅淋漓地踢球,心爱的姑娘在一旁给自己加油助威。与高中相比,在大学里踢球就容易多了,想踢就去踢,逃课都成。另外,每学期各种班级间、学院间以及学校间的正式比赛,让身为校队主力的诸葛亮过足了瘾。
虽然黄月英以前一点都不喜欢看足球赛,但她还是愿意经常陪诸葛亮一起看球赛直播,更别说能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在球场上飞奔,一睹他的俊朗英姿。
尽管,她似乎一直都没弄懂,什么叫越位。看不懂足球,也不怎么喜欢足球,并不妨碍她从此一直坚持看足球。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爱情之魔力吧。
。。。
 ;。。。 ; ;
第三章 誓言无声
本科毕业后,诸葛亮继续留校深造,仅用了五年就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被聘为本校历史系讲师。黄月英生物系博士毕业后,则留在港大珍稀物种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做研究员。
这期间,两人执子之手喜结良缘,儿子和女儿也相继降生。夫妻小两口的薪资并不高,如今要养育一双儿女,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好在黄月英早已去世的父母留有一小笔遗产,再加上诸葛亮叔父的资助,两口子以此为本金,在学校附近街面上开了一家小店,雇个掌柜专门打理,专卖摄影器材和户外旅行装备,生意还不错。
为何想到要开这种店呢?原来,他们夫妻俩都是户外旅行的骨灰级发烧友,在摄影器材和户外旅行装备上花了不少银子。两人寻思合计一番,干脆一边走自己的路,一边赚驴友的钱,不亦乐乎!
每年寒暑假,两人都要一起进行远途野外旅行。祖国的名山大川,草原森林,雪域高原,乃至戈壁大漠,这些都不在话下。就连肯尼亚大草原,亚马逊热带雨林,阿尔卑斯山,挪威的森林,澳大利亚大堡礁,爱琴海,撒哈拉沙漠,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马达加斯加,北美五大湖,格陵兰岛,甚至南北极,都是他们周游世界计划中的既定目标。
诸葛亮眼下的生活,大体是这样的:
自己教书,妻子做研究,再抽空打理一下小店;每天下班带着俩孩子逛逛公园;每周踢两三场球;每月陪妻子逛两三次商场;每年和妻子一起野外旅行若干次,携手周游世界,把爱情的足迹踏遍万水千山。
自己的物质生活算不上富裕,收入一般,跟身为投行高管的叔父诸葛玄没法比。房子是普通的小区公寓,车子是普通的小家轿,也跟叔父的豪宅豪车没法比。但在诸葛亮心里,一家人也算衣食无忧,日子过得滋润惬意,美满幸福。这就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能做着喜欢的工作,还能一直享受着平生之所好:读书,抚琴,旅行,踢球。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票子、房子、车子,还有诗、音乐、足球和远方。
2011年11月11日,百年一遇的光棍节。不过,在早已结婚的诸葛亮眼里,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略显凄冷的秋雨,从傍晚一直下到深夜。晚饭后不久,妻子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说了很短几句话就挂了。她愣了一会儿,脸色有些异常,然后就说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出门去处理一下,时间可能会比较久,具体情况回来再细说。
诸葛亮也没多问,只是叮嘱妻子加件衣服出门,不要着凉。临近深夜,两个孩子都睡了,妻子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等着有些无聊,终于没忍住,打开了电脑上的视频直播赛事——中国队客场挑战伊拉克队,中国进军巴西世界杯的生死战。
自从初中喜欢上足球,诸葛亮便开始关注中国男足国家队(以下简称国足)的比赛,来香港后也没断过。2002年,国足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他为此兴奋了好一阵子,收看直播场场不落。
虽然国足铩羽而归,但他依然憧憬着,中国足球将乘势崛起,今后会是世界杯决赛圈的常客,最好能在不远的将来赢得世界杯冠军。
可他万万没想到,国足在夺得2004年亚洲杯亚军后,战绩一落千丈,此后两届世界杯均被挡在决赛圈门外,后来更是连亚洲杯的小组赛都未能出线。最开始他痛心疾首,接着是一次次的失望和郁闷,再后来,他对国足的糟糕表现都麻木了。
跟很多中国球迷一样,鉴于看国足比赛太堵心,诸葛亮下决心要戒掉这个习惯,专心欣赏那些高水平的精彩赛事:欧冠,英超,西甲,意甲,德甲,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
可每逢国足的重大比赛,他心里痒痒的,一旦有空还是忍不住观看直播。一边看一边抓狂:这踢的是啥玩意儿啊!看完之后直呼后悔:以后绝不再看了!然后继续忍不住……就连妻子都笑话他:这完全是自虐嘛!
这个晚上,诸葛亮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只好给自己找个借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呆会儿要是抓狂堵心,权当是锻炼一下不良情绪的自控力。
比赛开始了。#¥%&*#¥%#¥#%(各种抓狂堵心)……
子夜时分,比赛结束,中国队0:1输给伊拉克队。这基本上意味着,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舞台上,仍将看不到中国队的身影。
连续三次梦断世界杯,甚至连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都无法入围。国足究竟是怎么啦?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三战全败,一球未进,净吞九弹,当时自己还觉得尴尬。可现在,连这种尴尬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诸葛亮摇头苦笑一番,无奈地关掉电脑。
窗外一片寂静,黑夜中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就像下在心里一样。此刻的心情,那真叫一个凄凉啊……
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闪现在他的脑海中:终有一天,我来当中国队主帅,亲自选拔培养一批真正优秀的球员,率领他们征战绿茵场,称雄亚洲,亮剑世界,赢取世界杯冠军,亲手举起大力神杯!
这个念头看似突然,但实际上,这是诸葛亮那颗压抑太久的冠军之心,终于迸发出无声的呐喊。
这样的念头,想必很多中国球迷都曾有过,而且他们都意识到这纯属yy,也就没有当真。可诸葛亮是何等人物?他还真就当真了,他并不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相反,他把这当成自己的誓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