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师伊凡-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伊凡注意到,在一整片静止的光点中,出现了一个微微发亮,同时正在闪烁的红小点,在星空的背景下,这个红点以均匀的速度移动着“是它吗?”伊凡指着这个小红点问。
封敬亭看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这只不过是一架普通的客机,风筝二型的运动速度比起它要小很多,看起来也没有这么明显,按照预定的加速计划,可能还要等半个小时,我们才能在地平线上看到它的影子。”
风筝二型是卡梅尔在去年组装的空间站,借用了几个航天大国的技术,以及一些最新的科技,空间站在进入轨道之后,基本实现了不需要和地面维持联通,也就是说,不像卡梅尔位面一样,需要用魔法源源不断维持空气,空间站的电力采用传统的太阳能发电,因为在太空中太阳能发电效率高,而且风筝二号几乎不需要考虑质量成本的原因,风筝二型整个外壁几乎都贴满了太阳能电池,总发电功率足以维持空间站内,数百名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以及实验项目所用。
作为第一款以长期居住为实验目的的航天器,而且又有风筝一型作为前车之鉴,风筝二型在生态模拟上,采取了比风筝一型更保守的方案,风筝一型的步子迈的太大,当初上天的时候,简直就是把它作为一个生态圈来建设的,什么海藻,绿叶植物,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想到了,但上天之后,一个多星期不到,空气质量就急剧恶化,半个月后,氧气含量甚至少到连老鼠都忍受不了的程度,之前想当然的,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成完美平衡,彻底失败了。
风筝二型空间站采用的是化学方法来解决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而氧气则通过电解水来完成,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独立生存”的效果,但最起码可以做到,补充一次吸收剂、食物和水,整个空间站能够维持运行半年左右。
和通常意义的空间站不太一样,风筝二型空间站作为当前人类在太空中最大的航天器,因为携带的质量足够多,所以还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平时在定位阶段,风筝二型一般都会悬浮的非洲赤道正上空,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但如果有任务需要,比如这一次,它也可以对自己实现主动加减速,变换轨道,从一颗同步空间站,变成非同步,这种变轨对于其他卫星来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消耗,但对于卡梅尔来说,也只不过是稍微增加一些魔法消耗量而已,以及一些航空燃料而已。
如果把星空比作海洋,风筝二型差不多就是最原始的冲『làng』板,虽然离真正探索海洋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这最起码是一个开始。
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人在城中边逛边聊,在市中心的广场处,伊凡发现,这里还有许多人没有散开,一些记者仍然敬业的呆在这里,毕竟多国会议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结果,新闻随时可能都会出现,两人只是远远的看了几眼,没有进去,进去的话,这本身又是一个新闻。
当风筝二型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整座城市里谁也没有注意,就连一直刻意观察的伊凡,也是经过封敬亭指点之后,也才勉强看见,风筝二型的亮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有点暗淡,如果要算星等,怎多也就算到两三等那一个级别,和其他星星一样,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因为大气层『bō』动的因素,它的亮光看起来仿佛是眨眼一般,毫无规律的闪烁着,不过,如果是稍微专业的天文人员,或者了解过一些天文知识,应该不难发现它是一颗人造飞行器,因为在星空的背景下,它与其他星星的相对位置总是在不断发生改变。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世界有两种东西最值得他敬畏,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伊凡虽然对道德不以为然,但是对于星空,总还是觉得好奇,毕竟在他原来的世界,因为整个星球动被动过手脚,原有的那个真是世界已经被遮蔽,天空就只有一篇纯净的黑暗。TXT**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缓慢“飞行”,风筝二型来到了『méng』戈城市的正上空偏北一点的方向,逐渐进入了减速状态,当它最终完全静止,和天空中其他星星完全『hún』为一提的时候,封敬亭提醒伊凡“注意看。”
几分钟后,伊凡惊讶的看到,在风筝二型下面,竟然延伸出了一条细细的、隐约闪烁的红光,远远的看去,这条红光仿佛是牵引着风筝二型的一根风筝线,封敬亭告诉伊凡,这就是最新的『jī』光信号传输系统,通过这种可视『bō』段的『jī』光,卫星可以在天气晴好的状况下,与地面站进行高效的信息『jiāo』换,速度差不多可以和光纤比拟,刚才这次信号对接,就是风筝二型与地面站进行最终的位置确认,并由地面站主导,进行最后的微调,这次调整之后,风筝二型将会重新停止,相关的魔法工作人员会重新打开空间『mén』——在空间站飞行的过程中,通往风筝二型的空间『mén』是关闭着的。
5分钟后,在世界『jiāo』点,地下一层,封敬亭和伊凡从空间『mén』正式进入了风筝二型的内部,在他们进去的时候,两人也同样发现,一些空间站的工作人员也准备顺便回家,这些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全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在空间站从事科研工作,因为这一次的意外调整,他们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意外终止,因此,回去休个假对他们当中许多人来讲,都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从这里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不过是迈迈『tuǐ』,几步路而已。
风筝二型采用的是跟风静停站差不多的设计,只是在结构强度、气密『xìng』等方面,做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外层也不是像卡梅尔空间站那样光秃秃的,而是像一只刺猬一样,全身各处都『chā』满了设备,伊凡跟着封敬亭进入主控室的时候,就看见整个房间都是和这些设备有关的,密密麻麻的控制按钮,十几名留守的科研人员正围坐在一起,举行聚餐,其中有认识封敬亭的,还是Z国人,见到他就喊“封部长,您老这是来视察工作来了?”
封敬亭走过去,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又转身给伊凡介绍“这是读硕士时候的同学,马斌,也是跟我一样,学高能物理的。”
然后他回过头,为这里所有人用英语介绍“这位我想大家也都认识,我也不多介绍了,伊凡。”
在之前的风筝二型“发『shè』”仪式上,伊凡曾经当着这些工作人员的面出现过,并亲自主持这次施法,将空间站送上了轨道。
封敬亭介绍之后,一位大胡子的欧洲人站起身来,对伊凡说“我是一名德国人,虽然我个人不赞同意识网,可我还是要说,魔法的存在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jīng』彩,谢谢你的魔法。”
伊凡看了他一眼,用不太熟练的德语回答“谢谢。”说完之后,他微微注意了一下在场的人群,正如他之前所知道的那样,这十几个科学家当中,只有两个带着通讯器,而且这两个通讯器还是关闭着的,意识网在高学历人群中不受欢迎,起码在当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概是注意到了伊凡的眼光,那两名带着通讯器的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们都是这艘飞船上的维修工程师,这个……只是我们工作的工具。”
伊凡摇了摇头“你们无需解释什么,我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加入意识网,我能理解,科学的世界已经足够『jīng』彩,满足于这种『jīng』彩,不为其他事物所干扰,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像你们如此,那意识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和这群人寒暄了一阵之后,封敬亭和这群人告别,大概参观了一下整个空间站的构造,在工作人员用于睡觉的宿舍区,封敬亭还找到了几名卡梅尔在空间站上安排的近卫军成员,让他们从现在开始,提高安全戒备级别,注意每一个可疑的人,知道两人离开为止。
这些军人在这里,是作为安全保卫『xìng』质存在的,也可以算的上是卡梅尔的“驻军”,毕竟从所有权上来说,这个空间站是属于卡梅尔的,甚至在空间站的外层,还漆着卡梅尔的国旗,几名军人向安娜确认了封敬亭的命令有效之后,各自释放出空间之眼,开始监视整个空间站的一举一动。
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封敬亭和伊凡随便找了一张椅子坐下,并同时闭上了眼睛,漆黑的太空之中,一个无形的空间之眼穿过空间站的墙壁,没入了无边无际的太空之中。
……
在太空中,没有了空气的干扰,许多事物都逐渐『lù』出了他们本源的面目,现在是乍得的深夜,但伊凡仍然能够看到,地球侧面那因为阳光照『shè』,而微微透亮的一道金边,阳光的另外一部分打在他们身后的月亮上,原本温暖华丽的阳光竟然折『shè』出月光的冷冽,放眼四望,那无尽的天际尽头,无数闪耀的璀璨星光如同钻石一般,折『shè』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在太空中,星空是永恒的视觉背景,恒星是物质世界的主旋律,只有亲自置身于这个世界,感受这庞大的物质量,在物理规则的作用下,『jīng』妙的维持着运转,人才能最直接的感受到,什么是主真正主宰这个宇宙的规则。
如果将宇宙的四种基本力按作用域做一个划分,就感官上而言,强核力和弱核力基本只作用于原子内部,前者是粘合原子核,将质子和中子牢牢捆绑在一起的锁链,它让原子变得异常稳定,以至于只有将其处于恒星那种极端的高温中,才可能打破强力的束缚,而后者就像是从这锁链捆绑中偷逃的犯人,它的存在,让原子核不至于一直无限膨胀下去,当它的结构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为衰变作用而迅速瓦解。
真正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力,也是人『ròu』眼,感官真切感受到的世界,是电磁力组成的世界,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电磁力让原子之间相互排斥,让他们因为不能靠的太近而“着火”,但又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相互吸引,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世界不像沙子一样『luàn』成一团,而回形成相互独立的个体。
但若要说这个宇宙间,维持星辰运转的君王,人类的目光,还不得不回到17世纪初,那位最富盛名的科学家,所发现的万有引力,真正的物质之力,要是单独来看,万有引力好像一无是处,打个比方,即使把地球上60亿人全部集中到一起,所产生的万有引力,也不足以牵引一只蚂蚁,但万有引力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所有的力互相之间都是叠加的,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宇宙中,万有引力的最终方向,就是这个宇宙的质量中心,如果没有宇宙膨胀的效应,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整个宇宙都会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最终被压缩到无限小的一个点。
而这两者究竟谁的力量更强,空间与物质在宇宙级别上的博弈究竟谁会胜出,迄今为止,科学界还没能给出统一的回答,一般普通的观点是认为,空间的力量更胜一筹,宇宙最终将会在不断膨胀中,走向热寂,空间将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只是,这种空间的力量,本质上是源于这个宇宙创世之初,那一场空间爆炸,也被称为宇宙大爆炸,这种力量在本质上,还是属于自然力量,但魔法的存在,让这种自然力量出现了为人所用的可能,60亿“自然的人”也许不能改变一只蚂蚁,但只需要一两亿“意识的人”,就可以改变他们生存的这个小小寰球,生命的主动意识,来源于这个世界,却狂妄的想要改变这个世界,这一点,从几十万年前,远古人类第一次学会用『bāng』子打架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这次“魔法工程”的实质,就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特定的距离,制造一系列空间『mén』,这些空间『mén』的作用,不是为了运送人活着其他什么物品,而只是单纯为了搜集阳光,以适当降低撒哈拉地区的温度。
从这次“工程量”来计算,如果要达到预期效果,起码需要让当前撒哈拉沙漠地带,另外加上乍得境内所受到的光照总强度,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而撒哈拉的总面积是七百七十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这次施法的空间『mén』总遮蔽面积,需要达到三百万平方公里以上,这个面积的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三分之一大小的中国领土。
既然是把这项计划当做一项工程来推进,那做法自然也不能和之前搞的那样,直接让伊凡强行搞出来,事实上,伊凡现在就是想做,这个目前只有两亿成员不到的意识网,也不足以支撑这样大规模的消耗,之前魔法部分已经对此做过测算,如果将空间『mén』的施法规模继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少魔法的消耗功率,这就好像大型发电站的平均发电成本,总比小电厂要低上不少,但只要这个规模上了一定的数量级(卡梅尔魔法实验室的测试数据是,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以上),这种增加规模减小成本的效应就会递减到一个几乎忽略不计的数字,成本将差不多维持在平均每10平方米消耗一森,一平方公里就是一万森,三百万平方公里,那就需要三亿森……
即使是再强大的国家,一项工程也不能指望在一天之内完成,况且,因为这个工程影响的面积实在太大,可能的话,还是尽量慢一点好,如果在这之中发现有什么不对,还可以及时弥补。
封敬亭和伊凡此次来,更主要的是考察一下实际的“施工现场”,按照封敬亭的规划,最好是处在同步轨道之外,保险计算,最好是在距离地面四万公里以外,也就是说,施工的目标区域,距离风筝二型还要往外近五千公里,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这些空间『mén』不会对卫星的发『shè』造成意外,这样一来,“施工”的成本又将进一步提高,因为施法距离与魔法消耗之间的关系,几乎就是成正比。
好在这些“太空遮阳”空间『mén』不需要如地面『jiāo』通空间『mén』那样,做到多少『jīng』致,安全,只要结构大体对就行,所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算很高,从目前魔法管理部分统计的数据来看,当前卡梅尔三十万人口,加上乍得一千三百多万人口(三百多万是近几年外来移民,移民乍得与卡梅尔的人数比例几乎是10比1),持空间『mén』C级(也就是基本会使用)以上证照的,差不多有20多万人,即使是按B级(熟练使用)以上,也有五千多人,而根据封敬亭的计算,整个工程的施工,总计也要不了200多人,可以说,从人力储备这个角度看来,卡梅尔是绰绰有余的。
当前的问题是,卡梅尔需要在保证“工程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魔法消耗,为此,封敬亭还需要预先朝目标施法区域,发『shè』一个可以作为“临时工地”的所在,卡梅尔不可能真的让人站在五千公里之外施法,因此,当前的现实是,卡梅尔需要制造这样一艘有基本“航行”功能的宇宙飞船,让它停在距离地球四万公里的距离上,因为施工的需要,这艘飞船需要能容纳200人的吃穿住行,而又因为地球公转的因素,不仅要保证这片“空间『mén』”也要如卡梅尔的那些空间『mén』一样,随时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飞船也要不断移动位置,与地球保持静止。
伊凡并不担心魔法这方面,事实上,让空间『mén』保持圆周运动也不过就是改变几个参数,地球的公转轨道几乎就是一个固定参数,这一点不难做到,但困难的是,要让这艘“施工船”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运动,这就有些困难了,要知道,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每秒30公里!
这就等于说,要在施工的这段时间内,让这艘施工船一直以这个速度维持飞行,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它简直就是一艘合格的行星级宇宙飞船了!
卡梅尔能做到这一点吗?说实话,封敬亭觉得心里没谱。
仅从科技水准来说,卡梅尔并不比地球上高出多少,甚至可以说,在航天科技这种需要大量技术积累的领域,还落后了他们几个数量级,以乍得的工业水准,现在造的空间站连基本的气密『xìng』都无法得到保证,更别提其他的的了,如果不是因为“魔法入轨”可以大大拉低航天成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现在的风筝二型根本就上不了天,靠卡梅尔单干,就算强行送进轨道,飞船也会因为内外压力而解体,封敬亭就曾经毫不客气的说过,乍得当前的工业水准,要是造艘船,下水就得散架,要是造辆车,上路就得抛锚。
但困难从来就不是阻碍人类前进的因素,能亲眼看见人类走上太阳系时代,看见真正在宇宙间航行的飞船,可以说是封敬亭此生最大的夙愿,现在他终于有这么一个机会接触到这个梦想,在没有真正穷尽希望之前,他绝不可能放弃。
………【310 AI】………
伊凡和封敬亭回到卡梅尔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封敬亭一路上都在思考有关宇宙飞船的技术细节,而伊凡,则保持着习惯『xìng』的沉默,在一处路口,两人没有言语,分道离开了。'本章由为您提供'。lingdiankans
伊凡现在站着的位置,属于卡梅尔政fǔ机关的集中区域,白天的时候,这里的人流密度可以说是全卡梅尔最繁忙的,但是现在,周围却是一片安静,商店的招牌灯光都暗淡着,因为是属于休息时间,通道的灯光只开了平时的三分之一,还有个别的灯因为故障,不时发出闪烁,这让伊凡想起一些经典的恐怖片。
前面的路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对方在到达路口的时候,和伊凡互相对望了一下,因为隔的比较远的原因,对方并没有认出自己,只是对自己招了一下手,空气中划过一道淡蓝『sè』的弧光,伊凡也对着他招手回礼。
对方是一名空间站组装技术员,两年前来卡梅尔工作……
几乎是在下意识间,伊凡就了解了对方的全部信息,当对方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的时候,伊凡摇了摇头,正如地球上许多人面对电脑,就有打开网页的下意识冲动一样,伊凡在无聊间,也有下意识浏览“意识网信息”的习惯,这个习惯不能说不好,但是现实告诉他,这种在无意识之间获取的信息,往往都没什么作用。
对于一名法师来说,这世界除了其他法师的思维,以及世界本身,对他是几乎不存在什么神秘感的,这样一个缺乏神秘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稍微显得有些无聊。
之前他在网上见到过一种论调,说东方人擅长窥测人心,西方人擅长窥测世界,这种说法虽说有有失偏颇,可在伊凡看来,还是能说明一些东西方文化的,要按这个标准来说,自己应该算的上是一个最纯正的东方人,唯一有些不同之处在于,许多人以能看准他人的想法,并将其为自己所用而感到一种成就感,从而获得乐趣,但是在伊凡看来,这种能力毫无乐趣可言。
相反,他倒是隐隐有些期待,期待什么时候能够出现,真正相对于他封闭的思维生命,比如另一名法师,比如皇帝……排除掉皇帝可能带来的威胁,说真的,伊凡还真想和他见上一面。
只是,那一天的到来,还为时尚早吧——在回去的路上,伊凡感叹道。
……
日本,筑『bō』大学。
赵真雪在跟严可守来这里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所大学的名字,在她对日本名校的概念中,大概也只有影视作品中,能经常接触到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一类,严可守告诉她,在机器人,以及涉及机器人的自动控制,AI理论研究方面,筑『bō』大学近几年的表现,要远远超过上面的两所名校。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此行带赵真雪前来的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几年时间内,赵真雪以『sī』人名义,累计在他身上投资的数千万美元,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砸在筑『bō』大学的实验室,现在她的投资已经出现了一些“成果”,虽然赵真雪一直没有主动询问过这件事,但严可守还是觉得,有带她来了解一下这个成果的必要。
实验室坐在在筑『bō』大学内部,两人进去大楼的时候,发现周围还有不少带着眼镜,抱着书本的学生,还看见不少学生手上还提着饭盒,她看了一下表,现在差不多正是午饭时间。
“暑假学生们不放假吗?”赵真雪随口问了一句。
“这些应该都是大三的学生,准备来年的毕业吧。”严可守说。
“日本大学对毕业的要求很严格,我在这里读硕士的时候,也跟他们一样,架起天天呆在实验室啃泡面,”严可守在一边上楼的时候,一边为赵真雪介绍,“其实你投资的项目,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也都是这种学生做的,不过说实话,现在这个社会,除了学生,也没其他人会真正在这方面『huā』心思了,这两年魔法的出现,几乎刮起了一阵魔法热,人工智能领域本来就有些天方夜谭,现在倒好……甚至还有大学准备开魔法专业的,真是……”
严可守刚才说的这件事,其实还跟赵真雪有点关系,差不多是两年多以前,赵真雪就收到一个国内大学的邀请函,说是邀请她去大学做“名誉教授”,赵真雪当时真是一头雾水,联系了对方才知道,原来这家大学准备开一个“魔法使用”教程,而赵真雪又是国内唯一一个可以自由使用魔法的人,所以想请她来当老师,教学生们“用魔法”,赵真雪当时哭笑不得的问校方,让学生们学魔法干什么,而学校的回答至今让她印象深刻——魔法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学生可以去卡梅尔留学,回来为祖国做贡献云云……
严可守的实验室在三楼,很不起眼的一间,『mén』上连一块牌子都没有,严可守在用钥匙打开实验室大『mén』之前,转过头来对着赵真雪笑了笑“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可能跟你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
『mén』打开的时候,里面的景象果然印证了严可守的说法,确实跟赵真雪想象的不太一样,原来赵真雪雪以为,严可守搞的是什么“机器人”,在这里肯定能看到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机械,但是现在看来……
实验室的实际面积比外面看起来要小了很多,进『mén』之后的第一眼,赵真雪就看见,出现在自己眼前的,竟然是一排又一排的电脑,许多穿着T恤的年轻学生正一排一排的坐在电脑前,脚上带着鞋套,头上戴着耳机,专心致志的盯着电脑屏幕,房间里没有赵真雪之前所想象的那种安静和严肃,反而,她能听到许多学生正笑着对耳机说话,除此之外,还有不间断的霹雳巴拉的打字声。
“这……这就是你说的……实验室?”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幕,赵真雪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严可守一眼,如果不是他此刻脸上的严肃,赵真雪几乎以为,这就是他和自己开的一个拙劣玩笑,她可以接受几千万美元的投入彻底打了一个水漂,毕竟之前严可守也和她说过,他所从事的研究,是属于很基础的一种研究,别说几千万,就是几十个亿,扔进去没有成果,也完全不意外,但她绝对无法接受,这么多钱,最后换来的结果,就是在一所大学里开一家网吧?
似乎是猜到赵真雪此时的担心,严可守带着赵真雪走上前,在一台无人的电脑前坐下,对她说“这的确是在做实验,只不过,跟你想象中可能存在一点差距,如果你自己愿意,可以亲自体验一下,你在这里稍等,我进去设置一下。”
说完,严可守朝着这个房间里面走去,然后打开靠里侧的一个小『mén』,赵真雪这才注意到,为什么自己会觉得这个房间看起来比较小了,因为房间被一堵墙隔成了两个部分。
在等严可守回来的这一小段时间里,赵真雪的眼光下意识放在自己身旁一个普通的男学生屏幕上,如果她猜的没错,男学生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一款聊天软件,不过因为显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日文,所以看不懂这上面都是说的什么,不过看这名学生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连自己坐下都没有转一下头,赵真雪就知道,对方此刻一定非常投入。
严可守很快就回来了,手上还拿着一张光盘,电脑是打开着的,严可守打开光驱,将光盘放了进去,赵真雪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装着光盘的塑料盒上,有用粗油墨笔写的几个大字“KL,中文”。
打开软件,安装的过程中,严可守为赵真雪介绍“因为实验环境的原因,再此之前所有的测试软件都是日文版的,中文版还需要另外安装一套翻译软件,不过也许再过几个月,翻译软件就不需要了。”
“为什么?”赵真雪问,严可守的话说的含糊不清,说了等于没说,就从他说的这几句话里面,赵真雪什么也没听出来。
“嗯……原因吗……待会再说,双盲实验你应该听说过一点吧,因为跟你说的内容可能涉及实验内容,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最好等实验结果出来之后,再告诉你,哦,装好了。”
严可守说着,主动为赵真雪打开软件界面,界面很简单,看起来就是一款普通的聊天软件,不过和市面上的聊天软件比起来,又显得过于单调,除了一个空白的对话框,和一个结束测试的按钮,其他地方几乎空空如也。
KL1021“你好。”对话框主动跳出了这么一段话,赵真雪回头看了严可守一眼,有些不解。
严可守说“跟他聊天,就随便聊,过会我再跟你说。”
赵真雪正准备打字,但却发现这电脑上连个中文打字软件都没,严可守一拍自己脑袋,叫“真是傻了,忘了这里是日本……我进去给你下一个。”
“这里不能下吗?”赵真雪指了指眼前的电脑。
“这是实验用的电脑,『cào』作系统都改过了,除了这款软件和大字,其他什么功能也没有。”严可守说,“你在这里等等。”
严可守离开之后,赵真雪就百无聊赖的盯着自己电脑发呆,光标就在聊天软件上那个KL1021说的“你好”,下面一排闪着光,赵真雪正在想,严可守说他搞的是机器人,这不会真是电脑在和她说话吧。
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对方又说话了“在吗?”
虽然一时之间不能打字,但也并不意味着人就全无其他表达方式,赵真雪在键盘上四处找了一下,日本的许多标点符号和中文都是通用的,在键盘上也能找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