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掠帝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波骑兵杀过去以后,另一对骑兵已经转了回来,重新开始冲击。如此一来,骑兵几乎不停止跑动,反复切割着敌军阵型。

  王薄军队足有三万,军阵很厚实。按照常规的骑兵战术,那是要采取锥形凿穿敌军阵型。

  可问题就来了,骑兵凿穿敌阵,靠的是骑兵速度凶猛地冲击。阵型单薄的时候或许很成功,当面临足够厚度的军阵,马速会越来越慢,骑兵免不了出现伤亡。

  一旦停顿下来,骑兵可就危险了。

  陆畅是后世人,不会墨守成规,打仗怎么有利怎么打。

  这些骑兵跟着陆畅打了许多仗,受陆畅的影响很深,都贼得很,才不会做出傻事。

  他们自然知道自家大将军很珍惜骑兵,此战若伤了太多骑兵,回去恐怕不好交代的。

  所以,他们不会采取凿穿阵型的战术。

  骑兵这种战术效果相当有效,吓傻了的士兵亡命回跑,可后面有人挡住了,人挤人越来越厚实,无路可走,只好往军阵的后方逃跑。

  骑兵反复切割,逃跑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溃军。

  你说这事情闹得,人家军队的前方还在打仗,侧翼已经开始溃逃,这算什么事啊?

  其实,这段时间很短暂,骑兵是在高速运动,一个来回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几个来回能有多少时间啊?

  王薄现在还不知道侧翼出现了问题,实在是三万军队不是小数目,摆开阵势那是相当宽阔。

  军队士兵溃逃,相互影响,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到溃逃的行列中去,这就给骑兵造成了更有利的局面。

  往往骑兵还没有冲过来,王薄军队的士兵丢下兵器就跑,命都快没有了谁还顾得上打仗。

  跑吧,只有跑出去才能保住性命,这几乎是士兵们唯一的想法。

  所以,王薄两翼军队崩塌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甚至都快到了中心位置了。

  王薄骑在战马上正在督促军队前冲,猛然间听到身后一片嘈杂,回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麻痹的,军队少了这么多,跑掉的差不多快一半了这仗怎么打?

  三万军队啊!怎么就这么不禁打,才多点的时间,这是崩溃的节奏呀……

  王薄一副想要哭的架势,实在是伤不起呀!

  伍云召这位带兵的将领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喝令全军准备,开始总攻击。

  发布命令以后,伍云召一马当先,直取王薄所在。

  三万大军排着阵势,踏着节奏,一边前进一边喊着:“杀杀杀!”杀声震天,气势磅礴,威震四野。

  军队向前压过来,两边的阵势开始有了些变化,逐渐形成半月形,似乎有包围敌军的架势。

  王薄的军队越来越少,那里还禁得住如此雄壮的大军,崩溃之势越发快了,已经临近整个军队崩溃的局面了。

  王薄一看,情况不好,大事不妙,自己也想要跑路了。

  这家伙刚刚调转马头,却听到身后一人大喝一声:“王薄休走,某家今天定会要你老命。”

  剩下的军队士兵正在慌乱,听到此话回头一看,果然自家头领想要跑路。

  尼玛,头领都要跑了,自己还在这里范什么傻?

  咱也跑路吧!

  好嘛,哗啦一下子,整个军队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开始溃败,亡命奔逃。

  那个王薄想要跑,可周边到处都是人,战马跑不起来啊,急死人了。

  “让开,让开,让本帅先走。”

  都这个时候了,谁听他招呼,自己的命并不比他贱。

  没有人给王薄让路,这家伙就开始硬闯,马踏前面的士兵。但是,想要在短时间提起速度那是痴心妄想。

  王薄急得一头子汗水,没用,跑不了的。

  此时,他已经听到马蹄声临近了,惊得浑身汗毛都炸开了……

  要命了哎,急死人呀,这可怎么办?

  “咔塔……咔塔……”

  马蹄声像是催命一样,敲打着王薄的心脏,尼玛,真受不了,要老命了。

  王薄目露凶光,心想跑不掉那就拼了。

  想罢,抽出兵器调转马头想要与伍云召一决高下。

  这家伙刚刚侧过神来,伍云召的丈八蛇矛枪已经刺过来了,“噗”的一声,刺入王薄的后背。

  “下来吧你。”

  伍云召将王薄的身体挑在空中,而后,大喝一声:“王薄已死,投降者饶其性命,反抗者一律处死。跪地投降,弃械不杀。”

  跑远的人当然不会听,没有跑出去几步远的士兵,赶紧回头一看,果然自家头领王薄已经被挑在空中。

  此时,江南军队左右已经完成包抄,骑兵还在往前赶,跑是跑不掉的。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这一点大家很明白。

  算了,投降吧,反正跑不掉了。

  哗啦啦,一些人慌忙跪在地上。

  有带头的,其他人很快跟随着跪地投降,到了这一步事情就好办了。

  一些反抗的很快被歼灭,一场各自三万大军的对决,竟然在半个时辰内结束战斗,这种战争实在是有些离奇。

  其实,也没多少稀奇,像王薄这种草莽军队,军队素质太差,装备太差,与正规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只要战术得当,王薄这种军队不失败才是怪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吃人魔王
  伍云召向东出击,进击山东,而张愚则率兵三万西进,从江淮地区兵进襄阳。对于盘踞在南阳的吃人魔王朱桀,陆畅给张愚的命令就是一个字:“杀”

  朱桀吃人这件事情张愚也有风闻,对于这种混世魔王只能杀之除害,没有二话可说。

  朱粲初任县中佐吏。大业十一年,随军征讨起义军的时候,趁机逃亡聚众作乱。朱桀自称迦楼罗王,拥兵数万,攻掠州县。

  朱粲性情十分残暴,每次攻下城池,多是抢劫一空,连人都不放过,是历史上一名非常臭名昭著的混世魔王。

  大业十五年,朱粲的兵力曾经一度发展到二十万人,在汉水、淮河之间剽掠。

  军队缺乏食物,朱粲就以妇女、儿童为食,因此各地相继叛离。

  同年,朱粲遭显州豪强杨士林等人击败,于是逃奔菊潭,并遣使投降唐朝,受封楚王。

  唐朝散骑常侍段确前来菊潭慰劳朱粲,由于喝醉出言侮辱朱粲,朱粲大怒,将段确及其几十名随从全部杀死吃掉,随后屠杀菊潭城中百姓,投奔王世充,王世充任命他为龙骧大将军。

  今年以来,朱粲与唐军对垒,屡遭败仗。此时,朱粲自称楚帝,改元昌达,随后相继攻陷邓州、南阳,杀死唐将吕子臧、马元规。

  一路上张愚都在考虑破敌之策,若是一战消灭不了朱桀,这个吃人魔王不知道会溜到哪里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战彻底歼灭之。

  张愚抵达襄阳以后,仅派出五百军队主动出击,另外安排五十名骑兵掩护。不是张愚没有军队,而是不想惊动朱桀这个魔王。

  这是诱敌战术,五百步兵不好干什么,袭击一下就走,先把朱桀惹怒了再说。万一逃跑不及时,后面有骑兵掩护,骑兵骚扰、断后,步兵便不会有多大危险。

  而张愚则偃旗息鼓,秘密进驻新野东面布置,准备一举端掉这个穷凶极恶的吃人魔王朱桀。

  这五百军队数量虽少,却凶猛异常。

  他们知道,想要圆满完成任务,必须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朱桀几处军事力量,才能引出朱桀这条大鱼。

  所以,对朱桀外围几个小股势力凶猛扫荡,一脸端掉好几处楚军。

  吃人魔王朱桀怒了,听说有小股军队杀到他的家门口逞凶,他能容忍吗?

  于是,朱桀调集大军一路杀奔而来。

  数万军队不是这五百江南军队能抵抗的,形势不妙,他们掉头便逃跑,往自己军队埋伏地点快速奔逃。

  迦楼罗王朱桀本以为对方有很多军队,追赶中却发现仅有五百军队,这股军队胆子可真够大的。

  朱桀当然不会让他们从自己的地盘逃出去,率领大军穷追猛赶,一路杀奔而来。

  也幸亏有骑兵掩护,否则,这五百军队还真难以逃出去。

  好几次险象环生,都是紧要关头骑兵杀出去阻击敌军前军的追赶。

  骑兵也不会蛮干,只在敌军追击最前锋士兵堵截,一顿砍杀,而后赶紧逃走,绝不拖泥带水。

  看到此情此景,在后方的朱桀气急了,喝令军队快速追赶,一定要消灭这股敌军。

  朱桀还真不信他们能逃出去,累也会把他们累死。朱桀凶性大发,咬住江南军队不放松。

  江南军队跑着跑着,发现左方是一出小山,江南军便掉头往山里跑去。

  朱桀对此处的地形很熟悉,这种小山根本藏不住人,你以为跑到山里就安全了?

  麻痹的,让你们逃脱,本迦楼罗王岂不是很没面子吗?

  朱桀大手一挥,率领军队追了下去。

  张愚将三万军队全都调动起来了,除了戒备的军队,其他人全部吩咐下去,砍柴伐木,只要是引火之物全部搜集来。

  这要干嘛?

  火烧朱桀呀!

  此处的山虽然不大,中间却有一道山沟,足有数里长,只要朱桀胆敢追击过来,定会被张愚所率艰难军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江南军将搜集来的草木做成草球,一排排摆在山顶,只等朱桀引兵而来。

  我擦,这一招够狠,张愚也要演一出火烧博望坡啊。

  迦楼罗王朱桀奋力追赶了一上午,咬住江南军不放松,数万大军终于追进了山沟。

  江南军死命奔跑,终于跑到了山沟的另一处端口。

  这里摆放着若干草垛子,几乎堵住了山沟的去路。士兵们快速从草垛子的缝隙穿了过去。

  这时候,眼看着追兵靠近了,草垛子后面跳出来若干士兵将草垛子点燃了。

  “噗”的一下子,大火瞬间燃起,将整个沟口给堵住了。

  朱桀的士兵追到此处一看,坏了,大火阻路,此路不通啊。

  士兵急忙让人往后传话,通知迦楼罗王朱桀,等到朱桀知道消息,整个大军已经完全进入了山沟。

  这是一锅端的节奏啊。

  还没等到迦楼罗王朱桀下达撤退的命令,山坡上滚下来若干草球,“噗”的一声火焰燃烧的声音,后路也被大火堵住了。

  时机已到,张愚一声令下,两边的山顶上士兵纷纷点燃草球,顺着山坡往下推。

  一个个燃烧的火球顺着山坡往下滚,数万大军那得多少火球哇!现场的景象十分壮观。

  不一会儿,整个山沟火焰冲天,这时候,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来的,何况这些肉胎凡体。

  更何况,山两旁还有许多江南军队,即便是跑出来一些漏网之鱼也要被弓箭射死。

  无情的大火吞噬了迦楼罗王朱桀,以及他数万军队,统统被大火烧死了。

  这个历史上凶残的吃人魔王朱桀,这一世早早被江南军除掉了,为当地人解除了一大祸害。

  大火整整燃烧了半个时辰,张愚安排人检查一下,确定没有人逃出去,便命令军队打扫战场,清理痕迹。

  消灭了迦楼罗王朱桀,南阳已经掌握在江南军的手中。

  张愚安排五千军队驻守,自己则率领大军进驻襄阳城。

  如此一来,江南军队恐怕要与王世充的军队,甚至是李唐的军队接壤了,下一步免不了要与他们发生纠葛。(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招安
  张愚消灭了迦楼罗王朱桀以后,三万大军分兵一万屯驻南阳,在襄阳城安顿下来的时候,陆畅已经快要移动到了宇文化及的背后了。伍云召则率领军队消灭了王薄,并对山东东部几个小股势力发布招降令,留下部分军队威慑并在此地等候江南民政击城防军接防。而后,伍云召率部与陆畅汇合。

  此时,李密这个天下最大的反王与弑杀隋皇帝杨广的罪魁祸首宇文化及之间的战争即将要展开胜负大决战。

  李密最恨得就是杨广,而宇文化及恰恰把大隋皇帝杨广杀了,替李密报了株连全家的仇。

  按理说,李密是造反的一方,又与大隋朝皇帝杨广有灭族之恨,应该与宇文化及站在同一战线,为何要拼死一搏呢?

  这个时候李密所做出的决策,的确令人非常难以理解。

  说起来原因有些复杂。

  宇文化及来之前,李密的瓦岗军正在进攻洛阳,眼看就要拿下洛阳的当口,恰在此时宇文化及率领的骁果军来了,这让李密顿时感到了无比的压力。

  首先,宇文化及的出现使得李密瓦岗军即将面临两头受敌,战略形势突然恶化。

  其次,宇文化及率领的隋军几乎都是隋军的精锐力量骁果军,他们又渴望回到关中,因此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非常之旺盛,是非常强劲的敌人。毕竟骁果军士兵回家的愿望十分强烈,谁当道便杀谁!

  于是,李密攻略洛阳的行动便不得不停止下来,三方面的军队暂时形成了一个僵持的态势。

  而洛阳方面可以说皇泰主杨桐对宇文化及是恨并感激着。

  越王杨侗的父亲就是齐王杨暕,跟宇文化及可以说是国恨家仇,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可是,如果不是江都兵变和宇文化及率兵西进,洛阳城也不可能守得住,早晚被李密的瓦岗军攻破。

  宇文化及的到来让洛阳上下都缓了一口气,就其结果而言,实际上洛阳的皇泰主杨侗和文武百官们都应该感激他才是。

  可是宇文化及要返回关中不光要从李密的地盘经过,而且必然要路过东都洛阳。

  洛阳方面无论是皇泰主杨桐还是众大臣们都知道宇文化及手上的骁果精锐无比,洛阳城在与李密大战之后,如今已经残破不堪,软硬两方面实力都不具备条件对抗两个大敌。毕竟杨侗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这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皇帝这一职位早已不是什么紧俏货了!在这个年头,只要手底下有那么几个喽啰,鸡鸭猫狗都敢称王称帝!天下大王一把抓,草头王、草头皇如雨后的蘑菇一般,汹涌不断地冒了出来。如此多的皇帝、大王供应量快速增加,间接导致了皇帝这种原本是唯一性的产品迅速贬值。

  姑且抛开别人不说,单就杨氏一门如今就有三个皇帝:去年的十一月,李渊拥立杨侗的弟弟代王杨侑做了皇帝(大概现在杨侗还不知道,四天前的五月二十日,李渊已经踢开代王自己称帝建唐了);今年三月,宇文化及又扶植杨侗的表兄弟秦王杨浩做了皇帝;现在,杨侗又当了皇帝。

  好赖也是个皇帝,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无疑是曲折的。杨侗前脚刚刚登基,后脚就收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消息:宇文化及率军奔东都而来了。

  宇文化及本打算西进,但此时西进必经之所——巩洛已经落入了李密的手中。

  宇文化及知道瓦岗军的厉害,不敢和李密硬碰硬,便掉头向东,占了东郡。东郡就在东都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宇文化及此举就对皇泰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东都群臣围绕如何对付宇文化及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种奏章满天飞,其中的建议五花八门。这里面有一个名叫盖琮的人的上疏,引起了元文都的重视。

  盖琮的上疏内容可以大致概括有两点:第一,按照洛阳目前的实力,难以抵抗宇文化及所率的骁果军;第二,但我们大可以采取驱虎吞狼战术,封官许愿让李密消灭宇文化及。

  盖琮的上疏点醒了元文都,立即建议皇泰主招降李密。

  皇泰主杨桐听了也很高兴,能招降李密这样的人物,那真是再好也不过了,当即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敕书出使瓦岗军。

  有一点,是皇泰主杨桐等人所未能预料到的:盖琮还没到,李密和宇文化及已经对掐起来了。东郡虽好,但无险可守,宇文化及最后选中了一个地方——黎阳,最主要的是黎阳有粮食,但此时黎阳正在李密部将徐世绩的控制之下。

  宇文化及可不知道徐世绩是谁,也管不了那么多,立即率军攻打黎阳。

  徐世绩深知骁果军战力之强悍,便主动退出了黎阳。岂料,宇文化及这个人做事比较绝,对徐世绩穷追猛打,最后将徐世绩包围在黎阳仓城。李密接到徐世绩的求援报告,一边大骂宇文化及,一边点起两万精兵前去救援。李密军驻扎于清淇,以烽火为工具,与仓城的徐世绩遥相呼应。

  但出乎宇文化及意料的是,李密似乎并没有交战的意思,他指挥军队挖深沟渠,筑高城墙,却按兵不动。

  这一下宇文化及就有点儿搞不懂了,你不是来救徐世绩的吗,怎么不动手啊?

  其实,李密不是不想动手,而是因为他是不敢动手。

  那就是害怕宇文化及的骁果军了,是吧?

  当然不是!

  事实上,李密害怕的不是宇文化及,而是他身后的东都隋军。为了救援徐世绩,李密率两万军队赶到了清淇,要命的是这个清淇刚好位于东都和黎阳的中间。换言之,李密的后背完全暴露给了东都隋军。

  如果李密与宇文化及展开大战,东都人马若是从李密的身后攻击瓦岗军,他李密的下场恐怕很不妙。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密才不与宇文化及交战。

  宇文化及见李密没有出手的意思,便麾军进攻黎阳仓城。但此时,徐世绩早就准备妥当了,他在城墙周围挖了一道深深的壕沟,骁果军根本冲不起来。

  宇文化及多次攻打历阳仓城,均无功而返,非常之郁闷。

  但是,令宇文化及更郁闷的还在后头呢,这天,徐世绩指挥部下从沟里挖地道,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骁果军猝不及防,遭到失败,所有的攻城器械付之一炬。呵,白忙活了。

  说来也巧,此战之后,盖琮便来到了清淇。

  李密听了盖琮的意图之后,心中暗喜。因为,皇泰主的招安正好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李密立即答应了盖琮的劝降,并迅速上表,要求归顺朝廷;同时,他请求皇泰主杨桐让他讨伐宇文化及来赎罪。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派部下李俭、徐师誉将俘获的宇文化及同党于洪建押送至东都。

  皇泰主杨桐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李密的使团,并当场任命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会晤结束后,他派人排列鼓吹乐,将李俭一干人等迎送至洛阳城最高级的驿馆内,送美玉绸缎、佳肴佳酿的宦官是一拨接着一拨,不绝于途。

  对普通的小喽啰尚且如此,对李密就更是慷慨了,皇泰主杨桐下敕,册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兼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封魏国公,命他先行平定宇文化及,而后再入朝辅政。

  为了招抚李密,皇泰主杨桐真是下了血本儿了,你不是自号魏公吗,我给你个真家伙——魏国公,比你那个含金量高多了。

  兵不血刃,天下第一反贼转眼之间就被招降了,皇泰主包括满朝文武都乐坏了,有了李密这种牛人做打手,消灭乱党,恢复江山,指日可待。

  满朝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王世充。

  李密的真实意图,也只有王世充一个人看懂了。王世充可是与李密是死对头,二人相战不下数十场。

  李密这厮根本无力两线同时作战,这才顺势接受了东都的招降。其实,这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罢了。等他收拾完宇文化及的骁果军,接下来就会再次向东都扑过来。

  可笑的是,皇泰主杨桐和元文都等人还想让他入朝辅政,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自掘坟墓。

  只有真正的敌人才最了解对方,天下第二大反王王世充最懂天下第一大反王李密的心。

  在元文都举办的庆功宴上,王世充发了飙,他怒气冲冲地对起居侍郎崔长文说:“朝廷的官爵竟然给了天下最大的反叛头子,你们这是想干什么呀?”

  王世充此言一出,元文都的脸当时就黑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丝杀机。

  其实,元文都和王世充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王世充到洛阳的第一天起,元文都就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元文都随时都想削弱王世充的实力,甚至想拔出这个眼中钉,只是机会没有出现而已(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不胜而胜
  元文都何许人?隋朝元老,最早曾经干过北周的右侍上士。

  隋文帝开皇年间,元文都授内史舍人,历任库部曹郎、考功曹郎、尚书左丞、太府少卿,政务娴熟,颇有能名。

  杨广即位以后,转为司农少卿、司隶大夫,不久又荣升御史大夫。在平定杨玄感的叛乱当中,元文都有上佳表现,得到了隋皇帝杨广的肯定。

  大业十二年七月,隋皇帝杨广下江都前夕,颁布敕令,命元文都与光禄大夫段达、检校(代理之意)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协助越王杨侗,守卫东都。众人当中,元文都资历最老,成为当然的大哥大。

  自打和越王杨侗搭档以后,元文都就把自己的前程完完全全地寄托在了杨侗的身上。

  元文都一直觉得自己是杨侗最最宠信的臣子,是帝国的干城,等将来杨侗登上帝位以后,他绝对会封王拜相,大权在握。

  但元文都所有美好的憧憬,如今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变得虚幻起来,充满了变数,这个人就是王世充。

  自王世充到洛阳的第一天起,杨侗就对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器重与信任,甚至于王世充连打三次败仗,杨侗都能一概不予追究。不得不说,王世充的出现对元文都地位和权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所以,元文都对王世充的排挤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这次也不例外,元文都听了王世充的话之后,非常生气。因为,诱降李密实际上是他提出来的,现在王世充否定李密,摆明了就是在否定他的政策。

  但作为一个朝廷内斗高手,元文都还是懂得克制个人情绪的,他假意安抚王世充。

  当然,王世充也不是一个笨蛋,早就知道元文都已经对他不怀好意了,但表面上也不好撕破脸皮,便假意摆出友好的姿态。

  这两个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内心都是一片杀机。

  七月初,皇泰主派人送信给李密,表态说:“过去的那些事情,一概不论。至于今后,咱们要彼此真诚相待。天下大事,还需要阁下匡救辅助。征伐大权,就全部交给阁下了。”

  李密接信大喜,从此之后,这才把全部精力和兵力都投入到对付宇文化及上。

  洛阳方面采取的驱虎吞狼这一招,要用李密来对付宇文化及,仅仅需要付出的是赦免李密的罪过以及大量的官爵赏赐而已,可谓是惠而不费。

  一般来说,采取这种手段忽悠一下小打小闹的帮派小势力还可以,要想忽悠李密这种实力大到都快够称皇帝的特号大反贼来说,其实一点都没诱惑力,如此明显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招数对李密来说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一口回绝才是。

  李密和宇文化及同样都是反贼,李密居然还真就接受了洛阳的招安,返回头跟宇文化及打生打死。

  洛阳有洛阳的算计,李密也有他的算计。争霸天下各自施展本事,相互算计,陆畅不是也刚刚算计完李子通和杜伏威吗?

  洛阳皇泰主杨桐使用驱虎吞狼计策,与陆畅的手段差不多,手段虽然阴险,却也一目了然。

  以李密的才智这种小把戏是小儿科,一看便知。大家各施本事,看谁算计的到位。

  问题是陆畅手握绝对优势兵力,即便不算计李子通和杜伏威,硬碰硬的开战最终也会取胜。陆畅仅仅是为了减少损失,加快战争步伐而已。

  可到了李密这里,结果就难说了。

  李密除了担心腹背受敌,不想让洛阳背后捅刀子,另一个原因便是李密十分轻视当年的京都纨绔子宇文化及。这大概是李密的最终算计。

  这时候的李密已经被过往的常胜给冲昏头脑,开始变得狂妄。他完全不把宇文化及看在眼里。

  李密的策略是先稳住身后的洛阳,单一面对宇文化及。

  他认为可以轻松收拾掉宇文化及,然后再来摆平洛阳,可以说李密从来没有把宇文化及看做与他一样有强大实力的敌人。

  这点从李密跟宇文化及的整个战斗过程就可以很明显地可以看得出来。

  李密也是门阀出身,长期在西都厮混,可谓对宇文化及了解透彻,一个纨绔子而已。李密不把宇文化及放在眼里,的确也有些道理,而宇文化及的确非常愚蠢。

  宇文化及他们家族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鲜卑族汉化之后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

  他祖父宇文盛在北周时期就因为有战功被封为上柱国。到了他老爹就更不得了了,他爹就是宇文述,北周时期就深受重用,被封为濮阳郡公。到了隋文帝立隋的时候又追随韦孝宽屡立战功,被封为上柱国,进爵褒国公。

  在淇水对峙的时候;李密就曾就破口大骂宇文化及说:“你这厮本来不过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父兄子弟都受隋的恩典,几代富贵,满朝文武没有第二家。主上丧失德行,你不能以死规劝,反而谋逆弑君,还想窥测篡夺天下。你不效法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蜀亡而死的忠诚,却效法霍光之子霍禹谋逆,为天地所不容,还准备干什么?如果赶快归顺我,还可以保全你的后嗣!”

  李密骂宇文化及的话够狠,羞辱够彻底。

  听了此话,宇文化及肯定非常郁闷,一个天下头号大反贼大骂另外一个反贼为啥不忠于朝廷,反而要做出叛逆的行为,而且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引经据典,这简直是非主流的经典。

  若是在场的众人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差一点的话,估计当时就能吐一地。

  因此,宇文化及当即就被李密如此厚颜无耻地一番话给镇住了,下巴都要掉下来,良久都没能说出一句话,太惊世骇俗了!

  宇文化及能说什么?

  最后,宇文化及好不容易憋出来一句:“要打就打,说什么废话!”

  此话一出,结果又被李密又是一番嘲笑。他对身边的人笑道:“宇文化及这个傻瓜还想当皇帝,看我怎么拿棍子抽他!”

  被李密如此羞辱,宇文化及当然气得发疯。

  于是,宇文化及开始大规模打造攻城用具,用来进攻黎阳仓城,徐世绩就在城外挖深沟坚守,宇文军受壕沟阻拦,无法到城下。

  徐世绩在沟里又暗暗挖了地道,然后突然奇兵突袭宇文军,击败了宇文化及并焚烧了他的攻城用具。

  李密不但斗嘴斗赢了,而且又小败宇文化及,越发瞧不起这个玩裤子。

  同时,接受了洛阳方面的册封之后又免去了双线作战的威胁,得以将西线的大批瓦岗精锐调到东线对付宇文化及。瓦岗的精锐调过来以后,李密就更不把宇文化及放在眼里。

  他知道宇文化及缺粮,于是写信给宇文化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