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掠帝国-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便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陆畅一边手忙脚乱一边还要为施璇讲解一番,施璇倒是极伶俐的人儿,什么工序一学就会,很快成了得力的帮手。
接下来是另一道工序揉捻,这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
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
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
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这一次他们俩采摘的都是嫩叶,所以要采取冷揉的工艺。
最后一步则是茶叶的干燥,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
以这个时代的条件也只有炒干一途,陆畅一解释,施青璇负责烧火,陆畅负责炒茶,一对男女配合的天衣无缝。
两个老家伙可没闲着,陆畅和施璇在这里忙活,外面两个人四只贼眼直往这边瞅,大概是想发现二人之间一些蛛丝马迹。
陆畅和施璇都知道外面两个老家伙鬼头鬼脑的往这里张望,可俩人忙活的都够呛,谁还顾得这些,爱瞧就让他们瞧去吧。
虽然东西不多,可是每道工序都不能少,陆畅和施璇这一顿忙活,一干就是大半天的功夫。
人一忙什么都顾不到,早就忘了肚子饿这麻子事情。
他们不知道肚皮饿,有人受不了了。
两个老家伙无所事事,早饿得前肚皮贴到后脊上了,强挨着肚皮饿的好不难受。
陆畅手捧着茶叶用鼻子嗅了嗅,一股沁人芬芳令人陶醉。
施璇看着陆畅的样子,有样学样,也抓起一把茶叶嗅了嗅,果然不一样哎!
“成功了,走,咱们过去冲一杯茶品尝一下。可惜没有玻璃杯子,要不然肯定赏心悦目。”
“何为玻璃杯子啊?”
“哦,这东西还没有出现,就是一种透明的容器。你想,这茶叶冲泡出来是墨绿色的,杯子透明观赏起来是不是很惬意啊。”
“既然知道,那就制作呗。”
“嗨,现在不行啊。这个事以后再说吧。”
二人拿着茶叶,兴高采烈的往前屋走去……
第一百零八章一条龙服务
苏威和裴矩二人忍着饥饿,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
看着两个年轻人终于忙完了,两个人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肚皮终于得救了,年纪大了顶不住饿啊!
“将军啊,你们只管忙活也不觉着饿呀?我和裴大人可饿坏了,肚皮都扁了。”
陆畅倒没什么,施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是东道主,客人来了哪有让人家饿肚皮的道理呀?
“不好意思啊,苏大人,小女子马上准备,请稍等片刻。”
施璇说完话赶紧去张罗饭食,草堂内只剩下三个男人。
“将军,你这是忙什么?这里有现成的茶叶还用得着制作茶叶啊,如此费时费力这一忙绿就是大半晌。”
不过是裴矩好奇,苏威也是眼睛看着陆畅,等待着答案。
“两位大人稍安勿躁,吃过饭你们就知道了。今天也算是你们有口福,刚进来的时候,我喝了一口茶便想起了一件事情。如今的茶很不好喝,刚好这里有茶树,我就想到了制作一种新茶的方法。嘿嘿,等着瞧吧。”
感情是嫌弃这里的茶叶不好喝啊!
好吧,既然制作出新茶总要品尝一下。可是现在还不能喝啊,这不吊人胃口嘛。
“真有些好奇呀!将军不但能带兵打仗,还会制作茶叶,真有些出人意料啊。”
“呵呵,这也是逼得没办法啊。江南的军队要壮大,养军队的钱从哪里来?难道要压榨江南百姓吗?这样可不行!我这是突然想到了一个财路,操作的好可能会发一点小财,哈哈。”
“将军,江南的财力养军队恐怕没问题吧?”
“二位大人,实话说我不想给江南百姓增添负担,甚至我还想减少税赋。民心二字很重要,如何得民心?最实际、见效最快的无非是减免江南百姓的税赋。二位大人心中要有数,下一步江南民政要从这一点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
苏威和裴矩二人心中巨震,别人打天下都是搜刮百姓,咱这位将军反倒要减税赋,能不得民心吗?
二位还想继续这个话题深入下去,施璇进来请大家就餐,二人一肚子的话咽了回去。
还别说,施璇倒是个手巧的人儿,一桌子小菜不算丰盛,却也是花样不少,关键是清淡,这可能是施璇的生活习惯所致。
“不好意思啊,这里也就这些东西,有些拿不出手。”
“很好,看着就很开胃,璇璇辛苦了。”
几个人饿坏了,一阵子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不一会儿满桌子的食物一扫而空。
吃过了饭,几个人移到了院子里的草亭子内,施璇烧水,陆畅摆弄茶具。
这个时代的茶具不像后世那样精巧,陆畅叹息一声。不过,转而一想这方面也可以做文章啊!
略一沉思,一套发财大计在陆畅的心中策划完成。
对,一条龙的服务,从茶叶、茶具、茶道、人员培训、经营场所,整个产业链陆畅全想到了。
尼玛,想发财想红了眼。
在裴世矩和苏威二人的期待下,陆畅开始沏茶。
这里条件简陋,一切都是凑合,没有玻璃杯陆畅给每个人眼前放一个碗。
将茶叶放在壶中,开水略一放,差不多八十多度的样子沏茶。
茶壶里倒入每个碗中的茶水呈碧绿色的液体,陆畅放下壶,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水,在鼻子底下嗅了嗅,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没有玻璃杯子,这第一道程序算是差一些了了,嗯,往下看,外面开不见啊。
所以,陆畅直接进入到第二道程序。
绿茶的茶香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闻一闻茶香,陆畅摇头晃脑一副陶醉的模样,让在座的几位也跟着他有样学样,端起碗来猛嗅一下,果然茶香扑鼻,沁人心扉。
走完这道程序,陆畅张嘴呡一小口茶,碧绿色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
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绿茶清淡,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这里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制作其他茶叶,发酵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其他品种的茶要逐步发展,南方得天独厚,有许多地方出产名贵的茶叶,需要陆畅以后慢慢发掘。
苏威和裴矩都是雅人,不用陆畅再说教,此时已经品味出这种茶的韵味来了。
两个老家伙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大有陶醉的趋势。
一边品茶,陆畅一边说起茶经,继而又说起茶艺。
这一点主要是对施璇说的,陆畅有意让施璇研究和掌握茶道。
其中,陆畅的内心也有些私心,施璇的美色,不亚于陆畅所见过的这个时代几个著名美女,最关键的是施璇所独有的气质。
娴静、淡雅、飘逸,宛若仙子下凡,陆畅要做的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将施璇收入囊中。
施璇在认真的听,苏威和裴世矩也在倾耳凝听,差不多也体味到其中的奥妙。
后世的茶艺有十二道程序: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尘凡;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第六道冲水凤凰三点头;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第八道奉茶观音捧玉瓶;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陆畅也是大概地讲解一下,毕竟没有合适的茶具。
其实茶艺基本知识包括一个核心、两个基础、三个要求、四种茶具、五种茶艺、六个条件、七条标准、八种展示、泡茶九要以及基本程序。
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
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虽然陆畅泛泛而谈,即便是这样,在座的几位也是闻所未闻,频频点头,受益匪浅。
第一百零九章想当月下老人
天色将晚,陆畅三人要走了。
虽说接触的时间短暂,眼前年轻的将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施璇心里留下极好的印象,不免在她内心荡起了涟淇。
施璇小女儿心态陆畅不知道,施璇那绝世的美貌的确非常吸引陆畅,尤其是施璇那飘逸、雅静的神态,更是让陆畅无比心仪。
她与官官是两种不同的美丽,官官是灵动的美,像一个精灵。
不过,现在两个人刚刚见第一面,谈不上很熟,即便心中有想法也是以后的事情。
陆畅心中装着军国大事,不可能在外面呆太久,他必须回去了。临走时,陆畅还要给施璇交代一下。
“璇璇,过段时间我会派花芯派的人来联络你,一个是给你提供资金,再就是你负责在这里制作茶叶,让他们负责运输。你也不必亲力亲为,收一些徒弟按照操作步骤,分别教会他们制作的各个流程即可。”
施璇对江湖的派系似乎知道一些,陆畅提起花芯派让她大吃一惊,花芯派在江湖中的名声很差,一直被正派武林人士所诟病。陆畅与花芯派这些妖女走在一起,非常不利于他的事业。
施璇心里装着陆畅,不知不觉间为陆畅着想,她怕陆畅不知道花芯派的底细,不小心被花芯派所利用了。
“将军,花芯派在江湖的名声不太好,被正派武林称之为邪派,你怎么与她们有联系啊?”
“武功一途无所谓正邪,关键在用,用得好即正,用得不好便是邪。再说了,花芯派的花芯夫人已经被我降服,今后她们会乖乖的给我办事,放心吧。”
无奈之下,陆畅将前因后果给施璇简单一说。
虽然说的很笼统,施璇作为江湖一份子其中的事情也知道一些,陆畅没有细说,可施璇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顿时心中大羞。一名妙龄少女也不好在这种事情上细致地探讨,只能沉默以对。
回去的路上,苏威内心八卦熊熊燃烧,忍不住开了口。
“裴大人生了个好女儿啊,模样像仙子,这等女子世间少有哇。将军,我看你与那裴世矩的女儿蛮谈得来嘛!”
苏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裴世矩当然高兴了。他这次邀请陆畅来看望女儿,一个目的是为自己助威、壮胆,再一个目的当然希望自家女儿榜上这位年轻的大将军。
不过,这话暂时不能说,毕竟自己刚刚成为陆畅的臣子,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他不说,反倒是苏威替他说了,能不高兴吗?
裴世矩笑了笑,没接苏威的话茬。
陆畅也不避讳,反问苏威:“怎么?苏大人打算当月下老人啊?”
也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月下老人一说,反正苏威闻言一愣,与裴世矩对望一下,没有再继续开口说下去。
此行裴世矩最开心,至少他女儿没给他脸子看,走到这一步算是不错了。
至于女儿的未来,他当然希望女儿能攀上陆畅这个大树,裴世矩很看好陆畅的未来。
陆畅陪着苏威走到岳州就再也没往前走,他要回去了,剩下的路程留给苏威自己去。
裴世矩则逆江而上,进蜀地巡视。三人从岳州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吴兴位于太湖西面,这里的郡守是一个叫沈法兴的人。
此人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物,宇文化及弑杀大隋皇帝杨广之后,沈法兴借机举旗,在江南掀起不小的声势。
吴兴沈氏之始祖乃东汉沈戎,字威卿,祖籍安徽。东汉初,为光禄勋(朝中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
东汉建武中(56-57),说降强贼尹良,光武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乃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遂世家焉。
父亲沈恪,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吏,官至特进、广州刺史。沈法兴在隋朝大业末年,担任吴兴郡守。吴兴沈氏以吴兴为郡望,以武康为本贯。
历史上,东阳贼寇首领楼世干举兵反叛朝廷,攻略郡城,隋帝杨广下诏命令沈法兴与太仆丞元祐一同讨伐楼世干。
宇文化及在江都煽动兵变,弑杀隋帝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吴兴。
沈法兴自认为世居南方,家族世代都是郡中有声望的大姓,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被远近所归向顺服,便与亲信孙士汉、陈杲仁密谋,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
三月,沈法兴从东阳出发,边行军边收集兵马,往江都趋进,攻下余杭郡(今浙江余杭区),待进发到乌程(今浙江湖州)时,已拥有六万精兵。
这一世情况有些变化,首先,娄世干叛乱被陆畅给灭了,沈法兴至今还在吴兴老老实实的待着,这一世他没有机会去镇压叛乱。即便到了现在身边也没有一点军队。
陆畅作为后世人心里很清楚,沈法兴是有野心的人,即便没有条件他也会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的野心。
沈法兴就像是一个没有点燃的地雷随时都可能爆炸,与其留着它随时可能爆炸,不如点燃这颗地雷让它炸了,省的以后提心吊胆。
所以,此时的吴兴城内不知为何,那些城守都放假了还是咋的,反正只留下一些当地人,以前过来的老兵都走了。
沈法兴眼看到大隋天下混乱,群雄并起,心里着急啊!可是没有机会没有借口一切都是白搭。
沈法兴虽然是郡守,原本这里还有些兵马,谁知被那个陆畅拿着大隋皇帝杨广的圣旨全给划拉走了,让沈法兴的如意算盘落空。
如今传来大隋皇帝被宇文化及杀掉了,沈法兴感觉机会来了,必须要借此机会起兵,否则,再也没有机会了。
怎么办呢?
空有野心,手中没有兵马干着急啊!
沈法兴急得来回跺脚,天赐良机必须破釜沉舟在江南拥有一席之地。
逼急了眼的沈法兴眼珠子一转想到了庞大的家族势力,沈家家族相当庞大,光是家奴就有千人,再加上沈家的青壮,足以组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第一百一十章丹阳宫里有美女
沈氏在当地的确很大,当时在江南流传“江东之豪,莫强周、沈”。这里的沈就是指吴兴沈氏,另一个是指宜兴周氏。
早就想要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的沈法兴,眼见着天下几大势力各占一处,自己再不出手可就难以立足了。
手中没有军队,可自己身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家族。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沈法兴野心勃勃已经按耐不住了,宇文化及给他制造的理由实在是太好了,过了这个村可就再也没机会了。
同时,他已经获悉,江南的骁果军将领陆畅不再此地,到西面去了,机会难得啊!
当夜,沈法兴召集族中沈宽、沈伦等一干豪强,以及亲信孙士汉密谋,想要打着征讨宇文化及的借口起兵。
“今逆贼宇文化及胆大包天弑杀大隋皇帝,人神共愤。沈某添为大隋朝臣子,不能坐视逆贼宇文化及的恶行而不闻不问,欲举义旗讨逆贼,尔等可有胆量与本官一起共举大事乎?”
孙士汉作为沈法兴的亲信早已与沈法兴私下里合谋过,沈法兴话音未落便起身响应。
“大丈夫立世正该如此!今天下动荡正是吾辈奋起之时,江南之地本应有我等一席之地,愿跟随郡守大人大干一场。”
孙士汉这话就有些赤裸裸了,他没说要给大隋皇帝杨广报仇,也没提宇文化及的反叛,仅仅是提一下举义旗的事情,野心勃勃可见一斑,甚至直言夺取江南之地。
沈伦等人也不是好糊弄的,江南有陆畅的大军坐镇,沈法兴手中没有军队,势单力孤,沈伦等人心中不免有些顾虑。
“大人,今江南之地有陆畅的骁果军镇守,大人起兵讨伐宇文化及,此事可与那陆畅通气了吗?”
沈法兴早有准备,知道其他人会问及此事。
“哼,那个所谓的大将军陆畅大概是与宇文化及一丘之貉,宇文化及弑杀皇帝,他陆畅连个屁都没放,我们何必与他通气呀!”
“可是,咱们若起兵,陆畅手下可有骁果军五六万,难道大人就没考虑到被陆畅阻击吗?”
“哈哈,陆畅手下有五六万骁果军不差,可你有没有想过他在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布防,兵力散开就像撒芝麻一样。这种军队有和没有一样,我们根本不必顾忌。窥一斑而知全貌,你看看他那些城防军散漫成什么样子了,除了一些小兵其他的连个影子都不见,这样的军队都烂透了,你们有什么可怕的呢?”
沈法兴说的这些众人也看到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这样的军队的确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对啊,林士弘和萧铣两只叛军都是被陆畅给灭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沈宽还是有顾虑,这个陆畅似乎不像沈法兴说的那样简单。
“大人,你说骁果军烂透了,可是林士弘和萧铣的失败又怎样解释,难道辛雷的骁果军真是不堪一击吗?”
“这个……嘛……可能是运气的问题,也可能是林士弘等本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我们沈氏与他们不同,沈氏习武者众多,岂是那些乌合之众可比的?”
沈法兴这话不假,吴兴沈氏,自东汉以来,就是声显江左的习武强宗。
他们与周氏一样,都是以豪强跻身江南世家。
沈法兴的武康豪强世家,拥有宗族数千家。
孙士汉见在场的这些人还在犹豫,眼珠子一转一个鬼点子冒出来了。
“听说大隋皇帝杨广把他的宾妃和财宝都搬到了丹阳宫,我们此时起兵正是时候,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迅速北上夺取丹阳。
你们想,丹阳宫有无数财宝和美丽的宾妃,以后肯定有不少人的眼睛盯着那里。夺取财宝可以养更多的兵,宾妃嘛,哈哈……”
不得不说,孙士汉这番煽动很给力,在场的许多人眼睛冒出贪婪的目光。
这种机会沈法兴很会把握,借着孙士汉的话题给大家一些希望。
“嗯,丹阳我们是一定要拿下的,除了留下一定的财富要养军队以外,我想,宫内的其他战利品大家都有份的。”
沈法兴这个许诺无疑是告诉大家,宫内的那些宾妃今天在场的人都有份。
“某愿意跟随大人举义旗,只要大人一声号令,属下必会率领族人奋勇前进。”
“某愿意跟随大人,举义旗开创基业。”
好嘛,在场的人纷纷表态愿意跟随沈法兴起兵,乐的沈法兴抚髯微笑不已。
“好,甚好!只要大家一条心,本郡守一定不负诸君,相信诸君一定都会有一个大好前程。”
“谢大人,我等必不会令大人失望。”
沈法兴鼓动成功,令孙士汉收拢吴郡城防残余四百人,尽起族人青壮三千多人,号称万人,揭竿而起。
此次举兵与历史上完全不同,原来历史上沈法兴策反了大隋朝的军队。
而现在手里没有军队,手中是以族人为主,这显然是有点找死的节奏啊。
沈法兴的女婿陈果仁在家里闲居,不知为何,当年陆畅将军队带走没有启用他。
沈法兴倒是他能跟随自己征战,不过,人家陈果仁不干,宁愿在家里闲居也不愿意冒险。
陈果仁反倒劝说沈法兴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江南已经稳定,此时兴兵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宜再生事端。沈法兴会听他劝告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陈果仁劝说不了沈法兴,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江南大势已定,沈法兴此去凶多吉少哇!
沈法兴起兵,吴兴震动。有不少不甘寂寞的人想在乱世博一个前程,纷纷加入其中,不几天沈法兴已经扩充到五千人。
贼众眼睛盯着丹阳宫,纷纷催促赶紧北上,拿下丹阳。
丹阳宫是沈法兴吊着众人的诱饵,士气不可泄,沈法兴从谏如流,号令军队出发,浩浩荡荡直奔丹阳而来。
此时,丹阳宫内的确有妃子数十人,其他采女等美人儿更是数百上千,的确让人垂涎欲滴。但是,想要享受到帝王的待遇,也得先看有没有那个命。
沈法兴这波反贼的确有些疯狂,像赌徒一样直扑丹阳宫。
第一百一十一章丹阳宫的嫔妃们
沈法兴在吴郡起兵造反,陆畅知不知道呢?当然知道了!
问题是,对于沈法兴这种疥癣之疾陆畅根本不会在意,也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甚至,沈法兴的造反就是陆畅纵容的结果。要不然他怎会让吴郡的城防军如此松懈呢?
陆畅心中的算计是,与其知道他早晚会反不如早点让他反了,及早引爆这颗地雷,省的以后还要提心吊胆的防范。
陆畅早就做了详细的安排,把对付沈法兴的任务交给了手下战将徐志徐立强,让他全权负责剿灭沈法兴。
此时,陆畅在干嘛,陆畅也在盘算着丹阳宫里的美女们。
丹阳宫内美人无数,的确让陆畅垂涎三尺。
不过,陆畅的吃相目前还不算难看,他现在仅仅是住进了丹阳宫,确切地说是丹阳宫的前院,后院的纵深还没有进去过。
丹阳宫内住着如此多的美人儿,总要心里有数吧!
此时,陆畅将宫内的内常侍招来,想要了解一下宫内的情况。
“内常侍李连阴见过大将军,大将军威震四海所向无敌。”
这家伙很会说话,到底是个太监,嘴皮子出来的全是好听的话。
内侍省是内廷的侍奉机关,隋初由宦官担任。置内侍(从四品上)2人为其省长。次官有内常侍2人。属官有内谒者监6人,内寺伯2人,内谒者12人,寺人6人,伺非8人,统领尚食、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六局。
丹阳宫内最大的也就是这个次官的内常侍了,留在江都的那些内侍省宦官现在还活不活都还不知道。
“嗯,说说丹阳宫里的情况吧,本将军也要心中有数才是。”
“是,大将军。原本按照礼制,丹阳宫内应该设置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目前丹阳宫内一个也没有。
其他的如: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
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南下以后扩充了不少人,没有品级的有很多。这是名册,请大将军过目。”
这个太监很会办事,大体一说,那个名册给陆畅,先察言观色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他仅仅是个次官,宫内的人员还缺很多,按照大隋朝的礼制,还需要增加很多人才能完善起来。
按照大隋制,内宫设“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
此外,“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六尚具体称谓、职责分工、隶属关系、人员配备与官阶分别为:
“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閤廪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综三人,掌综玺器玩。
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五曰尚寝,掌帏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六尚二十二司,员各二人,唯司乐、司膳员各四人。每司又置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品从第五;司二十八人,品从第六;典二十八人,品从第七;掌二十八人,品从第九。女使流外,量局闲剧,多者十人已下,无定员数。联事分职,各有司存焉”。
李连阴心中有数,若是伺候好了新主子得到他的赏识,自己的前程还是很不错的。
陆畅接过名册细细查阅,竟然在名册中发现了吴绛仙、袁宝儿、侯夫人等人的名字,心情为之一振。
据说,侯夫人不仅“颜色犹美如桃李”,而且极富才情,但是后宫美人无数,侯夫人16岁入宫,直到24岁都没能见过杨广一面,最后留下13首自己做的诗,悬梁自尽。
杨广得知后十分伤感,见到侯夫人死后仍旧美丽非常的容颜更是气愤不已,认为宦官许廷辅失职,将他赐死,又因为十分喜欢侯夫人的诗作,便让乐府宫人传唱。
吴绛仙,杨广乘龙舟下江南时见到此女,被她那双长长的蛾眉所深深吸引,奈何吴绛仙已为人妇,于是杨广只能将其册封为崆峒夫人,极为宠爱。
又因为吴绛仙喜画娥眉妆,而这种螺子黛出产波斯国,每颗价值十金,极为昂贵。所以杨广让别的妃嫔宫人用廉价的铜黛,唯独给吴绛仙每日使用的仍旧是价值十金的螺子黛。
杨广甚至常常倚在帘子边上痴痴地看着吴绛仙,还对周围的人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绛仙这样的人儿真的可以让人感觉不到饥饿!”
袁宝儿因为腰肢纤弱,娇憨多态,舞姿优美,深得杨广的宠爱。
当时洛阳进献合蒂迎辇花,杨广便让袁宝儿手持合蒂迎辇花,号为司花女,又忍不住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
杨广又令虞世南作了一首诗:“学画鸟黄未半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这一些都是陆畅知名知性的美女,更多的是那些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