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仁心说我是看不出这有什么很精彩漂亮的地方,不过郭嘉会作出这样的分析,想来也肯定会有其道理,因此就向郭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过再一转念,陆仁却又带着几分争辩之意的道:“我看这也不见得就是孙策的意思吧?也许孙策只是听从了张昭或是周瑜的建言?”
郭嘉轻叹道:“真要是那样那只会更可怕。楚汉相争之时,项羽是何等的武勇无敌?但最终却又为何会败于高祖?究其原由,不外乎项羽自负其武勇而刚愎自用,不用范增之谋;反观高祖却是从善如流,因而才能开创汉室四百年之基业。现在这小霸王颇有项羽之勇,却又有从善如流之能……这样的人,不可不防啊!”
陆仁终于算是明白了过来:“所以老郭你就专门去了一趟江东,为的就是看一看孙策?”
郭嘉点点头:“这样的人,我如果不去亲眼看看,心里总会有些没底。不过在仔细的看过之后,我反到是放下了几分心来。”
“咋了?”
郭嘉微笑道:“孙策虽颇有几分英雄之姿,但却年轻气盛,行事之间也带着很重的自负之意,时不时的竟然还会连随从都不带就孤身行游,这与把自身置于险境之中有何分别?”
又灌了口酒,郭嘉微笑依旧:“说到这里,就与开头我说你们陆氏情况不妙的事有关了。江东之地的豪强宗贼颇多,而他孙氏虽然也是吴郡出身,却只不过是小姓宗族而已,那些江东的豪强大族是看不起孙氏小姓的。再加上孙坚为长沙太守多年,江东诸族已不再视孙氏为江东氏族。孙策攻略江东,虽名为归还乡里,可江东的那些人,却认为孙策是来夺其宗族基业的贼寇。而孙策想在江东立足,除了要借助朝庭之名外,更多的时候却只能是用一个‘杀’字而已。”
这些陆仁到是知道不少,事实上吴郡陆氏这一时期的情况不妙,陆仁也其实是早就从史料和那些学者们的分析中得知了其原因的。不过现在自己是要装傻充愣,当时是得由着郭嘉把话说下去。
再看郭嘉接着道:“吴之四姓之中,另外三姓宗族还好说,唯独你们陆氏最为麻烦。陆康之死一事,你们陆氏与孙氏之间其实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尽管孙策可以推说当时仍在袁术麾下为将,不得不如此行事,但你们陆氏子弟会因此就不记恨孙策?就算你们能够不记恨孙策,他孙策又何尝不会小心提防着你们陆氏?”
陆仁心说这对我来说全是废话好不好?但为了配合一下郭嘉,陆仁还是摆出了一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的样子给郭嘉看。
郭嘉看了陆仁的样子,个人感觉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又接着道:“不过短时间之内你到也不用担心什么,孙策想拿下江东,也不是单靠一个‘杀’字就能拿下来的。对那些地方豪族,能够拉拢的,他还是尽量的想去拉拢。而现在率领你们吴郡陆氏的陆议……哦,他现在改名为逊,字伯言,此人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懂得如何去权衡利弊,带着族人归投到了孙策的麾下。孙策就算是再提防着你们陆氏,在明面上却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至少他也懂得要做个样子给江东的那些人看。”
陆仁不知所谓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郭嘉又道:“不过这样的事嘛,再怎么说还是小心一点的好,万一你们陆氏不小心被孙策给抓到了什么把柄,诂计那就会是夷族之祸,所以……”
说着郭嘉就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字帛书信递给了陆仁:“你看看吧。”
陆仁又是一惊,汗更是当时就冒了下来。郭嘉之前已经说了那么多,现在又突然拿出了一封书信,陆仁就是再笨也能猜到这封信是谁写的,而郭嘉去吴郡,现在看来也绝不是如他所说的只是去陆仁的“家乡”看看那么简单。
接过书信展开一开,果然如陆仁所料想的那样,这封信是陆逊写来的。而书信中的内容大体上与之前陆逊写来的那封在意思上差不多,无非就是要陆仁照顾好许昌这里的这支陆氏宗族而已。而不同之处,则是在于陆逊言辞恳切的希望陆仁能早归官场,好让陆仁拥有相应的政治影响力,这样就可以使陆逊那边多出一些与孙策打交道的本钱,进而保护好陆逊那一头的陆氏。
简单来说,就是陆仁如果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而孙策又是打着朝庭的名义,那么孙策在对待吴郡陆氏的问题上就得多考量考量。俗话不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吗?孙策也是个想借着朝庭诏命的官位来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家伙,要是真把陆仁惹着了,时不时的就在诏封官职的事情上给孙策下个绊子,那对孙策来说也是件很麻烦的事。
看完了信,陆仁只觉得自己除了哭笑不得之外还是哭笑不得。你说这吴郡陆氏的情况好坏其实关他鸟事啊?原有的历史进程上也没他陆仁啊,可吴郡陆氏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当然,后来陆逊是被孙权给整得很惨,但陆氏在最后孙吴灭亡的时候也没出什么大事嘛!而在陆仁的映象之中,好像是有几个陆氏的子弟被司马炎给调去了洛阳,但那是新王朝的帝王对各地氏族在意图掌控之下都会做的事,又不是只对他们陆氏这样做了……
郭嘉这时细看了一下陆仁的神情,却又稍稍的皱了皱眉。再一思索,郭嘉的手就拍到了陆仁的肩膀上,语重心长的道:“义浩啊,自古以来这宗族存亡一事都非同儿戏,而你年幼之时虽然未得宗族之助而饱受饥寒之苦,但你终归是陆氏子弟,早晚有一天是要认祖归宗的,更何况你现在已然是你们陆氏宗族中的首望之人?你可不能对宗族的存亡坐视不理。真要是那样,我老郭头一个就看不起你!”
陆仁本来是想瞎扯上几句的,但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心中暗道:“我就靠了!我说你这家伙怎么一到我这里什么都不说,却跟我扯了这么多江东那边的事。你这家伙今天过来我这里,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我执行‘登用’指令,而在‘登用’成功之后,当然是想帮着曹操多加点我的忠诚度,至少是想让我做事勤快点,所以是想用这些方法来劝说我去求上进的啊?宗族存亡?你老郭要是知道我和吴郡陆氏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关系,那情况可就搞笑了!”
想归想,这些话陆仁当然不能向郭嘉说出来。不过一点点的“怨恨之意”,陆仁决定还是摆一摆的好,至少在陆仁看来,这样做可以不让郭嘉对他编造的身世生出什么怀疑,因此陆仁就闷哼了一声,话也说得有些冷冰冰的:“现在这个时候就想起我来了?想起要我为宗族存亡尽心尽力来了?可我当年父母双亡,在街头乞食为生的时候,那些宗族中人谁他妈的想起过我?”
郭嘉见了陆仁的“反应”也有些头痛,但仍劝解道:“义浩你心中怀有怨意我能理解。也罢,什么宗族存亡的话我也就不说了。我只这么跟你说一句,你如果能把事情做好,保下你们吴郡陆氏,然后带着高官显爵回归乡里,让那些当初不管你的宗族中人面对着你的时候无地自容,在你的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岂不是比让他们一个个的都死在孙策的手上来得更加解气?更加令你意气风发?
“想想张仪和苏秦,再想想韩信,他们在发迹之前和发迹之后又都是什么样子?特别是韩信,他在当了齐王之后,对待当年令他受了胯下之辱的人又是什么样子?想人死其实很简单,可是让人在自己的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只能对自己唯唯诺诺,岂不是更爽?”
“……”
陆仁心说得,郭嘉这家伙连“爽”这个用词也从自己这里学了过去。那么现在就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陆仁还没那么笨,苦情肥皂剧里的那些苦主的仇恨怨气都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除的是不是?所以陆仁板起了脸,又是一声闷哼之后就背过了身去,只把脊背留给了郭嘉,语气也仍旧是那么冷冰冰的:“老郭你别说了……你先喝着,我先去村里看看。你也知道我马上就要随军出征,所以手上正作着些出征的准备。我又不会打仗,这些相应的准备可不能马虎了。”
说完陆仁也没理会郭嘉,自顾自的就离开了庭院。郭嘉到也没有阻拦,而是望着陆仁的背影不住的摇头苦笑道:“唉,这小子……不过也怪不得这小子,这种事要是落到了我的身上,诂计也会和他差不多吧?”
但马上郭嘉却又是阴险的一笑:“不过你小子的软肋我可是再清楚不过了。我劝不动你没关系,自然有人能慢慢的规劝于你。英雄都难过美人关,你小子还不是英雄,更过不了。”
其实郭嘉又哪里知道,背对着他的陆仁,此刻也是在强忍着笑意偷着乐呢……
(不知道怎么回事,早上的时候眼睛痛得要命,闪亮都滴掉了不少也没见什么好转,不知道是不是过长的时间一直盯着电脑的缘故才会变成这样。好在虽然晚了点,但今天的两更无误。继续无耻的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七十三回 战前准备
“家主,请过目!”
一柄剑身泛着些暗灰之色的长剑递到了陆仁的手中,陆仁细看了一下之后,就把这柄长剑插/入了地面上的砖缝之中,随后试着渐渐的加大力气去掰折这柄长剑。很快陆仁就发现在他不动用体能强化剂的前题之下,即便是使出了近乎于最大的力度,剑身也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也就是说这柄剑的坚韧程度很出色。
陆仁表示满意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陆方也是用一种颇为不舍的目光望着陆仁手中的长剑,轻叹道:“想不到家主对锻造武器也颇为在行。像这样的长剑,即便不能称之为神兵,却也足可称为人间利器。”
陆仁听了这话却有点哭笑不得,心说这能算是哪门子的神兵利器了?说穿了只不过是合金比例还算说得过去的钨钢长剑而已。不过真要对比起当时的钢铁制品,陆仁手中这柄长剑到确实是很不错的东西。到不是说能有什么切金断玉、削铁如泥的锋利程度,而是这柄剑足够结实。
毕竟以当时的冶炼技术,再加上时间又紧,能弄出一块钨钢合金的剑坯并且打造成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想给钨钢剑完全的打磨开锋可是件很困难的事,而且陆仁上哪儿去找打磨这种硬质合金所需的金刚砂?因此陆仁手里的这柄剑吧,结实是足够结实,但锋利程度只能算是一般般,正常情况下想砍破皮革制品都有点勉强。当然,捅没有护甲的人还是没问题的。
再随意的挥舞了两下,陆方则适时的递上了剑鞘,颇感惋惜的道:“只是有点可惜了,若是能再多几天时间,这柄剑就能够打磨得更锋利一些。而家主能有这等利刃在手,必能助家主在两军阵前多斩敌立功。”
陆仁哂笑道:“斩敌立功?你想要我的命吗?别忘了我是文官,不是武将。如果可以的话,我到宁愿这把剑连鞘都不用出。”
陆方也想起来陆仁的本事基本上都是在文职上,让陆仁去杀人赚军功不太现实,所以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陆仁也不愿和陆方在这种事上多计较什么。陆方到陆仁这里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因此陆仁早就查觉到陆方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里最典型的宗族子弟。这种人,论能力只能算是马马虎虎,但是对宗族的兴旺发展却非常的在意。
这如果用现代的词汇来说,陆方就是个有着宗族图腾崇拜的人,也可以说是宗族的兴旺发展就是陆方的个人信仰。而这样的人,只要是对宗族发展有益处的事都会无比的热心,相应的只要把那些和宗族发展有关的事交给他去做,只要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都很让人放心、安心。
不过陆仁也真没想到自己的萌村这里居然有着非常好的冶炼与锻造能力,要不是这次他得随军出征,必须得弄点不错的武器装备在身上以防万一,他搞不好还真的会一直忽略下去。
或许这就是“大肚汉站着时看不到自己的脚”,吴越之地本来就是华夏大陆最早用铁来取代青铜制品的地区之一,据可靠的文献记载,吴越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大量的普及了铁制用品,诸如“吴钩”、“龙泉”这些历史名剑也是出自于吴地,可见吴越之地的冶铁技术在当时是有多么的出色。
而吴郡陆氏久在吴地,宗族之中靠摆弄铁来为生的人自然不在少数。陆方带到许昌这里来的人虽然不多,但会玩铁而且玩得不错的人还是很有一些的。
除此之外,中山甄氏留在萌村这里的人中也有不少不错的铁匠,毕竟人甄氏一族铁的生意做得有那么大,没些会玩铁的人那哪说得过去?而且陆仁手里这柄剑里少量的钨,就正是甄氏族人提供给陆仁的。
不过由于陆仁之前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因此这两家会玩铁的人都只是在萌村打造一下农具和村中民兵的常规武器而已,再就是时不时的得帮陆仁打造一些在他们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这次陆仁一说要弄点像样的武器用,到是让这些人都来了劲头。
两头的技术人员一相加,陆仁再作出了相应的指导,一柄在当时来说质量很出色的钨钢合金长剑就出现了。不过除去陆仁手里的这一把之外,准备跟随陆仁一起随军出征的三十来个陆氏子弟手里的,就只是寻常的精钢制品了。当然这里的寻常也只是对比陆仁的这柄钨钢长剑而言,真要和当时其他的武器一比,质量仍然是很出色的。而陆仁考虑到剑在实用性方面的问题,也没让这些陆氏子弟用剑,而是打造了实用性更高一些的唐刀。
当然盔甲是必不可少的。陆仁也是在战场上混过那么几次的人,知道一身盔甲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不过陆仁没有采用当时普遍的铁片连锁甲的方式,而是直接用钢板打造板甲。而在打造的时候,陆仁也挺想用冲压方式的,但当时还没那个条件。
不过这可难不倒陆、甄两家的那些技术人员,他们先铸出了一个铁模,然后把烧好的钢板放在铁模上,硬生生的就是用锤子打造出了板甲的形状,成形之后再修一修那些毛毛角角的,一身板甲就ok了。至于甲内还可以另附上皮甲,除了能够再加强一点防御之外,在穿着的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
这样的板甲,防御能力当然是没得说,但就是重了点。不过陆仁的身体素质还不错,而且真出征了要么坐车,要么就是骑马,这些重量到也没太大的问题。而跟着陆仁的那些陆氏子弟,着甲虽然不能像陆仁的盔甲那样防护得较为全面,一半左右的防护面积还是能够达到的。
“家主,所需的子弟、器械都已准备周全,家主准备何时动身?”
陆仁摇摇头道:“不急,曹公的调令未至,我也不方便直接前往许都。再说我主要的任务应该只是押运粮草,实际出发是会比主力大军要晚一些的。这段时间里你让这些子弟们吃好喝好,再带着他们练练武艺就行了。”
陆方点头之后带着那三十来个陆氏子弟先行离去,蔡琰则飘然的来到了陆仁的身边,向陆仁淡淡的笑了笑道:“郭祭酒回许都去了。”
陆仁“嗯”了一声道:“他和我不同,他肯定是要跟着曹公一起的,所以要比我更早去做些准备才行。”
蔡琰没说话,却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陆仁。陆仁以为是郭嘉留给自己的,就随手接了过来展开检看。不过只是看了几句之后,陆仁就讶然道:“这信……”
蔡琰向陆仁点了点头。其实这封信是曹操写给蔡琰的,信里明面上的意思不外乎要蔡琰当好一个贤妻良母,同时要多劝陆仁上进,多立功绩以求名留竹帛之类的。但信中隐含着的意思,蔡琰和陆仁都看得出来,无非就是要蔡琰当好一个“枕边风”的角色,在陆仁的耳边多吹吹对曹操有益的风。
陆仁看完之后笑了,把信交还给了蔡琰:“老曹要是知道我们之间的约定,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头风发作。”
蔡琰道:“你也别太大意,还是小心点为上,毕竟曹公可不是一般人……不过说真的,就算你到了那天不会离去,我也不希望你继续再留在官场之中。父亲他当年在官场中的际遇,已经足够让我害怕的了,所以不希望我的夫君再走上父亲他当年的老路。”
陆仁当然理解蔡琰的这种心态。而在原有的历史上,蔡琰和董祀最后不也是隐居了起来吗?而此刻蔡琰能有这样的心态,到是让陆仁不用担心蔡琰会帮着曹操做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
再看看周边无人,陆仁就想跟蔡琰亲近一下,但蔡琰却推开了陆仁道:“用不了多久你就会随军出征,在此之前你还是多陪陪婉妹吧。你该清楚,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婉妹的。”
“一人一天行不行?第三天我就谁也不碰,这样也不算是沉迷于酒色之中吧?”
蔡琰瞪了陆仁一眼,没作任何的回应之后就离去了,剩下个陆仁在那里无奈的摇头自嘲。
————————————————————
转眼就是十数日过去,时间来到了建安三年的九月中旬。
“启禀家主,宗室子弟皆整装已毕,即时可行!”
陆府前厅,陆仁正在整点行装,听见了陆方的禀报,陆仁下意识的轻轻点头,不过紧跟着就有些无奈的摇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嘀咕道:“时间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呢?感觉才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我得随军出征的日子……唉,我现在可是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有了极其深刻的体会了,老曹一句话下来,我想不去都不行啊!”
自嘲的笑了笑,陆仁向陆方问道:“糜大小姐还没有赶回来吗?”
“……”陆方无语而沉默了片刻,随即面色一正,神情严肃之极的向陆仁恭身一礼劝谏道:“家主请容某一言!家主随军出征在即,应专注于军旅诸事、心无旁骛,如此方能进取功绩、退守身全。不应心中贪恋女色欢爱以致心生杂念,念若杂则必有大失矣!”
“我……”
第二百七十四回 临行在即
“家主请容某一言!家主随军出征在即,应专注于军旅诸事、心无旁骛,如此方能进取功绩、退守身全。不应心中贪恋女色欢爱以致心生杂念,念若杂则必有大失矣!”
“我……”
陆仁很无语,哭笑不得之下双手叉腰的瞪住了陆方,心中暗道:“这家伙……老曹给我的征辟聘书一到,就属他最兴奋,然后忙那些乱七八糟的军备诸事比我都积极,现在居然还义正言辞的对我说三道四!真他妈的不知道这家伙兴奋个什么鸟劲!”
当然,牢骚虽然是这么发,陆仁心底其实很清楚陆方为什么会这样。总之一句话,陆方想兴旺宗族的观念之重,常常令陆仁都为之汗颜。
其实不管是陆仁也好、陆方也罢,都知道在那个时代想赚取功绩好飞黄腾达的话,随军出征的军功才是最多且最快的。再对陆方来说,陆仁这根顶梁柱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赚取功绩并获得提升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陆仁收到随军出征召调令,那就意味着陆仁获得了仕途提升的机会。而陆仁一但获得提升,萌村这里的陆氏支流的发展自然就有了保障。因此陆方对这件事极为重视,闻讯之后马上就忙着张罗陆仁的随行人、物,务求陆仁用最好的状态出征,好赚取功绩提升官职,确保萌县陆氏的安定发展……
不过陆仁心中发完了牢骚之后还是有些气不过,就上前几步伸指戳了戳陆方的胸脯,气又不是乐又不是的道:“喂,我说你想到哪里去了?记得以后话可不能乱说,人糜大小姐可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子,而且他们糜氏与我们陆氏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什么贪恋女色欢爱的,你当我是那种不顾人伦的衣冠禽兽啊?再一个,你这么乱说话,万一被有心之人听去,天晓得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
“……”
陆方哑然,心说你和糜贞之间的那档子事鬼才说得清!不过站在当时人们的观点来看,陆仁就算是把糜贞也娶了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可以以联姻的方式让陆、糜两氏更好的联合起来,因此陆方也挺想看到陆仁与糜贞之间能有点什么的。不过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才会使得陆方在这临出征的时候提醒一下陆仁别留恋男欢女爱的事。
陆仁见陆方没回应,就又闷哼了一声道:“下次你再乱说话信不信我让你面上一个月的壁!我和糜小姐之间清清白白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那都是市井好事之徒的胡言乱语,你跟起什么哄?马上派人给我去村口门那里守着,糜大小姐一回来马上报知我!”
陆方想了想又向陆仁拱手道:“家主,请恕……”
陆仁也是有些气乐了:“我恕你个大头鬼啊恕!你不把我往歪处想就不甘心是不是?马上派人去给我守着!人糜大小姐是前一阵子帮我找工匠赶制几件我在征途中要用的宝贝去了,我现在都要启程了她却还没回来,我急着呢我!!”
陆方见陆仁突然发了点火自然是吓了一跳,不过听完陆仁的话之后却也恍然大悟,赶紧出门离厅安排人去了。陆仁则怀抱起双臂,哭笑不得的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说实话,陆仁现在的心情真的是有点不怎么好。要知道平时他都没对年长他数岁的陆方发过脾气的,今天却因为心情不好而发了。
廊下转出了婉儿与蔡琰。二女刚才听见了陆仁发脾气的话,又各自望了一眼匆匆出门的陆方,相顾而摇头后踏入厅中。
“主上!”“义浩。”
陆仁抬头望向二女,脸上挤出了一个很勉强的微笑。
婉儿把一个包袱交给陆仁,神情中流露出了几分不舍之意:“主上,这是婉儿给你赶制出来的衣物。主上你平时一向散漫不羁,不太注意照料好自己的身体,而这次是随军征战,婉儿又不能随侍在主上身边,主上千万要好生照料自己……”
陆仁接过包袱,叹了口气轻轻点头道:“放心吧婉儿,我会的。”
婉儿望住陆仁,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一句都说不出来,只能咬着嘴唇低下了头去。一旁的蔡琰见状心中暗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竹笛递给了陆仁道:“义浩,这是你平时惯用的竹笛,带在身边聊作自娱之用。顺便说一下,你与婉妹的竹笛相差了半个音高,我已经帮你们都调整好了。”
陆仁点头接过,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什么,蔡琰则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别说了,我们等你回来就是。你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会帮你好好的照料婉妹的。至于你书房里的那些书卷典籍,我会帮你好好整理妥当。”
“也罢,有劳你了……”说着陆仁就叹了口气,但马上就猛甩其头,自嘲而笑道:“我说我们这是干什么啊?我不过是任随军主簿押运粮草,又不是真的要去上阵厮杀,我们搞得这么悲情切切的干什么?婉儿!”
婉儿被陆仁这么一唤楞了一下神,陆仁则顺手把包袱塞到蔡琰的手里,一探臂把婉儿揽入怀中抱紧,用有如哄小孩子一般语调嬉笑道:“婉儿乖——我知道我家婉儿最乖了!呐,安安心心的在家里等我回来,不许我不在的时候就整日茶不思饭不想的。要是呆在家里觉得气闷就让子良他们陪你出去散散心,要是我回来的时候看见你瘦了,小心我打你屁股!”
婉儿红着脸,声若蚊蝇的应了一声,而一旁的蔡琰则着实被陆仁的这种举动给闹得有些哭笑不得。陆仁抱了一会儿婉儿之后才放开,又向蔡琰伸出了双臂嬉笑道:“昭姬你要不要来一下?”
蔡琰大窘,急忙把手里的包袱往陆仁的怀里一塞借此挡住了陆仁,扭过头去尴尬的道:“我不用了……义浩,你的这点温存之意还是都留给婉妹吧。”
陆仁伸手抓头,嘿嘿嘿的笑了几声却又正色道:“婉儿天性柔弱,而我现在的家业又多,不像以前那样没什么要管的,以婉儿的性情肯定是管不了的。昭姬,家内的事有劳你多上上心,至于产业方面,糜贞她自会打理。”
蔡琰点头道:“我知道了。你身在军旅,望君珍重,勿以家事为念。”
陆仁点头,用力的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道:“好了,我出去看看那些个随我出行的宗室子弟。”
大踏步的走出府院,陆仁凝神观望,只见院门外那三十来个陆氏子弟正在相互整点行装,陆方就在一旁向身边的几个陆氏子弟反复的交待着什么。此刻见陆仁出了院门,陆方马上就一声令下,这三十来个陆氏子弟便停下了手中的杂事与闲谈并站好了队列。
细望过去,这二十个陆氏子弟全都是二十岁往上,三十岁往下的青壮男丁,一个个都身强体壮、精神饱满。事实上当初陆方带着两百挂零陆氏子弟来到许昌的时候,这两百来人中有一百六十多号青壮男丁,其余的则是妇幼。而这些青壮男丁因为要承担起一路上护卫宗族的任务,所以都是经过陆逊严格挑选出来的,可以说个个会武、人人带艺,不然就当时那三百来号人,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路经了袁术、吕布的领地的,没点自保的实力不早就让这二位给打没了?
这次陆仁出征,陆方一得讯就马上去挑选宗室子弟。不过本来是想挑选五十人出来让陆仁带在身边的,陆仁却说不能带那么多,因为陆仁现在在萌县是有钱人,又是这个场那个场的,需要人手守护的产业太多,带走五十人的话萌县陆氏的人手就吃紧了,所以最后只是挑选了三十个精英子弟出来而已。
不过对这三十来个陆氏子弟,陆仁到真的是弄了不少好东西来武装他们。之前的精钢唐刀和钢制板甲就不说了,而陆仁之前还凭借着自己以前当许都令时的关系,从许昌那所由他筹建的竹木工艺品生产作坊中挖了好些个技艺精湛的木匠来萌县。
原本这些木匠也就是确保一下萌县的生产所需的农业、手工业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时不时的帮陆仁再整点陆仁搞“发明”要用的东西。而这次出征,他们就有帮且陆仁制做一定数量的兵器组件,如戈、枪、槊所需的硬木长杆就是一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