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碓隼吹脑咏凰径欢褪且幌执赌恫锨Ч铮娌恢滥馨颜狻八耆胨谌备Τ龆嗌偬踅秩チ恕
此刻陆仁眼见着荀彧因为不放心,又拿起了竹简大有要重新算过的意思,陆仁就赶紧的向荀彧道:“荀公放心,我没搞混大亩和小亩,就是对一小亩只能岁入三石的事很吃惊而已。”
荀彧见陆仁这么说总算是放了心,把竹简放到一边后向陆仁道:“看来义浩你去过不少富庶之地嘛!确实,有些地方的良田若是耕种得法,可岁入四、五石乃至十石之数,但一则那样的良田极为稀少,二则早年间官吏为彰显功绩,下笔作书时浮夸之风过盛,因此许多书简上记载的东西其实是靠不住的。”(注1)
陆仁耸了耸肩,完全就是顺嘴说道:“粟的产量不高,为什么不改种稻呢?”
“稻?”荀彧微微一怔,随即摇头笑道:“我到忘了,义浩你本是吴人,之前又居于徐州,这两处田间都是以稻为主。只是义浩你有所不知,稻的岁入其实比粟还稍低一些,而且稻的苗禾较之粟苗也娇贵得多,不太好种。”
陆仁一听这话眉毛差点没拧到一起去,心说不可能吧?我就算是没学过农业,也知道水稻的产量要比小米高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有的地方甚至是一年三熟。不过这话陆仁没说出来,因为陆仁知道自己肯定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或是没搞懂,打算下次和雪莉联络的时候让雪莉弄点这方面的资料过来看看。而且真论起来,“他”在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时候可没少研究过地球上的种植物,相关的资料应该都是现成的。
事实上陆仁这个穿越者确实在这些事上还不太了解,主要是两汉时期的耕种方式远没有现代这么精细,而且当时以稻为主要种植物的南方开化程度不够,耕作方式更是粗放得可以,说得难听点就是把秧往地里一插,偶尔的去除除杂草就没什么了,水稻旱种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个样子的水稻能种出高产来那才是怪事。
甩了甩头,把这些自己目前搞不懂的事情先甩去了一边,陆仁取过了一件东西放到了荀彧的面前道:“荀公看看这玩意儿好不好用。”
荀彧接过来看了看,奇道:“这是何物?看上去有点像我们计数用的珠筹。”
陆仁道:“我叫这玩意儿‘算盘’,用途其实和珠筹一样,不过我敢说绝对要比珠筹要方便得多,还便于携带。你看,一、二、三、四、五,上进一位,再这样……”
说实话,陆仁这是头天来的时候,看见几个吏员在那里用珠筹算东西,一个珠子一个珠子摆来摆去的,弄得陆仁头晕眼花。反正手上有俩闲钱,就找工匠粗略的做了这么个算盘出来。至于算盘本身据说是关羽发明的,但陆仁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见到过,也可能关羽这会儿还没有灵光一闪的把这东西弄出来吧?反正现在的陆仁是不想看见那些令他头痛的珠子。
荀彧常常要和数字打交道,就算不是珠算高手也得磨练成珠算高手,而算盘的使用方法本身就与珠筹一脉相承,所以只是片刻之后荀彧就能用算盘进行计算,当然想做到噼哩啪啦的快速计算那还差了许多。
复又拔弄了几下,荀彧就学着陆仁刚才的手法把算盘拿起来抖了抖,在哗哗之声响过之后向陆仁笑道:“此物甚是便利,而且正如义浩所言,随身携带也甚是方便。回头我就命工匠以此为样,多做一些发给相关吏员,相信他们在用熟之后也会甚感便利的。到是此物既为义浩所创,不如就称之为‘义浩筹’吧。”
“……”陆仁哑然,心说“义浩筹”?怎么听着像是“义浩愁”?我愁个啥啊我?所以赶紧向荀彧连连摆手道:“别别别,就叫算盘可以了。”
荀彧再笑:“随你随你,算盘就算盘吧。”
陆仁暗暗的擦了把暴汗,心说这种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东西,我还是别去盗他的版才比较好。尴尬的笑了笑,又从袖袋中取出了一块麻布交给荀彧:“荀公你再看看这个。”
荀彧看了看,再次好奇的道:“这些符号……”
陆仁道:“这些符号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不过据我所知是天竺人所创,专门用来记数用的符号。最大的特点是这些符号一笔可就,不像我们记个数就得写个字那么繁琐。不过这玩意儿吧……荀公和吏员们恐怕会适应不了,用与不用就请荀公自己看着办吧。”
荀彧大吃一惊:“天竺!?你流浪时曾去过极西之地,万里之外的天竺!?”
“没有!!”陆仁赶紧摇头:“我没那么能跑!这个其实是我当年从一个天竺来我大汉传教的僧人那里学来的。”
荀彧也松了口气:“吓我一跳!据我所知,从中原去往天竺,打一个来回就得十几年,可你今年才多大?”
陆仁干笑,心说幸好我早有准备,而且知道东汉时佛教已人传入了中国,不然扯上天竺真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就是不知道荀彧这些已经习惯了“壹贰叁肆”的人,能不能接受得了“1234”。
但见荀彧按照陆仁所标注的数字试写了几下之后就点起了头:“虽是外帮符文,但不得不承认确实写起来要方便多了。嗯……可先令吏员习之,稍加精熟之后便可使用。而且义浩你标明的比对之法也很细致。”
陆仁弄这玩意出来,说白了其实是不想写那些又繁又累的“壹贰叁肆”。不过既然是要把这玩意儿弄出来,相应的标识比对就不能马虎。因此除了人们常见的那种“壹=1,贰=2”之外,陆仁还特意的在十个数字之下点了相应数量的圆点。啥?不明白?去看看麻将牌里的筒子牌你就明白了。
其实陆仁最担心的还是荀彧能不能接受这些数字。不过陆仁的担心有些多余,因为汉唐时期可以说是华夏古代诸多朝代中,其开放性和兼容性最高的时代。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汉唐两代才会成为华夏古朝中最辉煌的时代……
((注1:瓶子在查资料的时候有看到竹林七贤里打铁的那个稽康在他的《养生论》里说好的良田可以一亩十斛,换算成现代公制就足有937市斤,将近五百公斤的产量,如果种的是小米的话都比得上甚至是超过现代一般产量的小米了,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这里瓶子是把这种说法列入了浮夸之谈里。反正瓶子个人认为,当时要达到这种产量,除非是种植一年两熟的水稻,小米在当时的生产性实在是不太可能达到。)
第五十回 陆书佐吏
转眼之间,陆仁就已经在荀彧那里帮了好几天的忙,还真帮荀彧解决了不少在当时相对来说比较繁琐的计算工作,用荀彧的话说是“三日之琐,一日已就”,因此对陆仁颇为欣赏,有意想将陆仁留在身边当个助手。
当然荀彧可不是想私人聘请一个助手,而是会给陆仁正式的职位编制,领正式俸禄的“书佐吏”,主要的工作就是帮荀彧计点各类钱粮财物,秩俸为八十石。
其实严格的来说,曹操当时作为奋武将军领衮州牧,帐下有专门主司郡内财物检核的官员“比曹掾史”。这个是官职,荀彧给陆仁的却只是吏职,单是在俸禄待遇上的差别就很大,可要做的工作却是差不多的。到不是荀彧不想把比曹掾吏一职交给陆仁,而是此时荀彧的官职只不过是曹操帐下的司马,官员的任命是要曹操点头的,荀彧只能聘用下级的吏员而已。
不过陆仁对此却并不在意,因为他之前曾经的目标就是在荀彧那里谋份差事混口饭吃,平平安安的混完这三年半的时间也就行了,官不官的根本就无所谓。更何况在他看来,曹操手底下的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当个只要做事小心一点就可以万事ok的平安小吏就很好。现在荀彧这样的安排,其实很合陆仁的意。
再说了,书佐吏虽然不是官员,却已经是吏员中级别比较高的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差不多就相当于市级办公机构里的高级白领公务员。虽然没有官员那么风光,但胜就胜在工作收入什么的其实要比官员稳定,也比官员要自在得多,至少双规那一类的事不会规到自己的头上。
因此到这天头上,陆仁在故作姿态的犹豫了一下之后就答应了下来。荀彧得了这么个好帮手也很高兴,正好手头上的事也忙完了,就让陆仁还是先去驿馆住着,他会另拔宅院给陆仁正式入住,过两天收拾好了就让陆仁住进去。
于是乎,陆仁就这么着有了自己的住处,身边还多了个叫叶田陇的侍从。这个侍从是荀彧从本家僮客中调拔给陆仁的,主要就是帮陆仁打扫宅院,照顾一下陆仁的饮食起居。(某书友,你那个“添龙”的名真放到那个时代实在是有找抽的嫌疑,所以给你改了个乡土味浓点的“田陇”。反正是龙套,你也别太较真。)
有了自己的宅院、侍从,还有一份很合陆仁心意的差事,陆仁还真是乐得自在。入住后的第二天,陆仁就爬到了屋顶上去晒太阳。正晒得暖洋洋,舒舒服服的将要入睡的时候,叶田陇在院中唤道:“先生,荀司马差了人来,说让你马上到衙里去。”
“又有活要干了?”
陆仁不敢怠慢,经过了一大通乱七八糟的事才混到这个份上,可别因为自己的懒散又把现在的成果给砸烂了,当下就直接从屋檐上跳了下来,向叶田陇招呼了一声就直奔府衙而去。
一到衙中陆仁就是一愣,因为他看到了郭嘉。而郭嘉见到了陆仁,很不客气的上去就是一拳砸在陆仁的胸口,笑骂道:“你个没心没肺的陆义浩,这多天了,也不见你去看看我。”
陆仁一捂胸口,反手就是一个中指比向郭嘉:“看你干嘛?你又不是什么绝色佳人。就你那点病,多灌几碗姜汤再多躺几天也就行了。”
“咳咳……”这是荀彧在干咳了。
陆仁赶紧向荀彧见礼,问道:“荀公急唤我来是有何事?”
荀彧把几卷包裹好了的竹简递给陆仁:“这几日鄄城钱粮已准备妥当,正要送去主公那里以供军实。你是书佐吏,对这些钱粮数目了然于胸,所以要你随军一同前往以便交接。”
陆仁一怔:“我去送粮?可我从来没有带过兵、带过队啊!”
也不等荀彧开口,郭嘉就白了陆仁一眼道:“哪轮得到你来带?押运粮钱的是曹子廉,你不过是到了地方和主公那里的粮官把帐目损耗交接清楚而已。”
陆仁“哦”了一声,明白自己这次只不过是要当一个交接员而已,到了地头把钱粮帐目交接清楚就可以回来了。不过再看看郭嘉,陆仁就忍不住问道:“老郭你的病都好了?看你这样子好像是要随军一起过去?”
郭嘉点点头,荀彧则在旁接上话道:“戏志才大病未愈,不能随军,主公身边缺少谋画之人。奉孝既已康复,正可去到主公身边为主公谋画。你们二人是同一类人,正好可以在路上作个伴。”
陆仁看看郭嘉,气苦道:“你不会在路上又要我煮汤烧饭给你吃吧?”
郭嘉坏笑:“正有此意!”
“去死!!”
闲话少说,次日平明时分,这支运粮队就上了路。因为这次随军在身份,与之前的随军身份已经很不一样,陆仁也就见到了曹操麾下二曹之一的曹洪曹子廉。曹洪比陆仁想像得要年轻,看样子大概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不过陆仁出于不想惹什么不必要的麻烦的想法,也就没有和曹洪有什么来往,就是把自己一路上该做的事做好而已。
除此之外,陆仁在曹操刚从鄄城出兵的时候就对一件有点担心。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操在攻打濮阳的时候曾经吃过一次陈宫的大亏,即濮阳城中的田氏为陈宫所指使,用诈降计把曹操骗进了濮阳城里,然后四门放火断了曹操的退路,曹操甚至当时都差点死在了吕布的手里。
从时间上来看,这档子事应该是发生在入冬前后,而直到现在陆仁随粮队前往濮阳为止,距离入冬都还有一段时间,主要是由于陆仁的影响,所有的事都有所提前,那么这档子事会不会如史发生是很难说的。
不过现在的陆仁可真不敢因为时间提前了这么点的关系就不把这档子事放在心上,因为陆仁自己已经狠狠的吃过这方面的亏了,很清楚许多事都会有一个必然性,提前一点发生是很有可能的。而陆仁最担心的地方,就是万一由于自己的出现使这档子事里面发生了什么变故,意外的把曹操给弄死了,那回过头来自己该怎么办?
会有这种担心绝不是说陆仁对曹操有多忠诚,对boss忠诚的这种事对陆仁这种现代穿越过来的人来说纯属扯淡。陆仁会担心这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现在是在曹操的手底下混饭吃,而且混得还算不错,可曹操如果挂了,那自己才刚刚安定下来的小日子就多半会到了头。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里的一个求职者,好不容易进到了一家大公司里面混到了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的高级白领,当然会希望这家大公司越稳定越好。要是这间公司突然倒闭,自己的工资待遇不但全都会泡了汤,而且还要重新去苦苦的求职。而对陆仁来说,他面临的不但有“求职”的事,吕布的兵马一打过来,他的小命都有可能会出问题。
只是虽然有着这样的担心,陆仁却真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些话说出口来。之前还在鄄城的时候,自己在曹操的阵营里算是个什么东西?跑去跟曹操说小心某某某的诈降,谁他妹的会信你?而且表现得过于神机妙算的话,被人误认为是神棍一类的人物岂不糟了个糕?再说当时是呆在鄄城里面,就算曹操发生了什么意外,自己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逃命。
可是现在是随军前往濮阳,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陆仁就不得不担心这档子事正好会被自己给碰上。想来想去,陆仁还是觉得适当的和郭嘉透透口风才比较好。于是在考虑再三之后,陆仁借着在郭嘉那里烧饭的机会,向郭嘉开口道:“老郭,吕布这个人虽然是个勇而无谋的家伙,但陈宫这个人却不能小看。你说他在和曹公交锋的时候,会不会用什么诡计?”
郭嘉点点头:“我也是有些担心这个,所以病一养好就急着想赶到主公那里去。义浩你有什么想法?”
陆仁早有准备:“我觉得吧,衮州各地皆反,除去曹公屠戳名士使得衮州士人人心自危之外,很大一个原因是曹公不在衮州坐镇,使得不少人觉得有了可趁之机。现在曹公兵回衮州,多多少少的总会有些震慑之威,有些人会心中犹豫,想重新归降曹公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果曹公也有这种想法,陈宫又借着曹公的这种想法来作点文章的话……”
郭嘉那是多聪明的人?马上就明白了陆仁的意思:“你是说陈宫极有可能会因势而导,对主公施以诈降计?嗯,你说得在理,对此不可不防。”
陆仁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也就不再多嘴。毕竟论出谋画策、设计坑人,陆仁自问比不上郭嘉这种专业人仕。反正已经给郭嘉提了个醒,剩下的事让郭嘉这个专业人仕去处理,绝对比自己瞎操心要强得多。再说了,郭嘉在曹操那里说的话,也远比自己去说要有份量得多。
鄄城离濮阳并不远,只不过运粮队走得是要慢了点,因此是在几天后才抵达濮阳城外的曹军大营,而且抵达的时候都已经是半夜了。按曹洪意思本来是不想赶夜路的,但他们目前的位置距离濮阳实在是太近了点,万一被吕布的骑兵趁夜劫粮烧粮,曹操那里会连救援都来不及,不如赶一赶夜路把粮钱送进大营再说,曹操那里还可以派兵接应。
陆仁跟着郭嘉一同来到大营之中时,马上就发觉营寨里可着实有点空,显然营寨中的军兵大部份都出动了,心中一惊之下赶紧伸手去扯郭嘉的衣袖,再指了指那些空空如也的营帐。郭嘉见了也是一惊,立刻向营中留守的将官问道:“主公兵发何处?”
“濮阳城中的大姓田氏有意半夜打开城门接应主公,主公亲自带兵攻城去了。”
陆仁一听这话差点没跳起脚来骂街,心中暗叫道:“我靠!不会这么巧吧?老天爷你玩我呐!?”
第五十一回 凉水塞牙
“我靠!不会这么巧吧?老天爷你玩我呐!?”
陆仁这里神色一变,郭嘉马上就查觉到了,急问道:“义浩?”
都说了陆仁对这档子事早就有所准备,当下就向郭嘉“解释”道:“今年开春我流浪的时候路经濮阳,知道这个濮阳田氏。这个田氏根本就是个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哪边得势他们就会倒向谁。张邈得吕布为将,又有陈宫为辅,现在攻占了衮州、濮阳,声势正旺,而曹公现在却只剩下了东阿、范县、鄄城这三块小地头,声势甚弱。权衡利害之下田氏当然是先听吕布的,不敢和曹公有什么瓜葛。这种墙头草在这个时候说要接应曹公入城,老郭你信?”
郭嘉也是脸色大变,当下不再理会陆仁,三步并作两步的窜到座骑旁就想翻身上马,可是因为心中着急,加之天色又暗,郭嘉踏镫的那只脚就有点没踏稳,赶上身子在悬在半空中的时候踏镫的脚一滑离镫,扑嗵一声闷响就栽到了地上。
陆仁赶紧上前扶起郭嘉:“老郭你没事吧?”
“脚、脚崴着了……我的腰、腰啊!”看来郭嘉这一下摔得可够重的。
陆仁无语,伸出手去想帮郭嘉揉按几下,郭嘉却猛力把陆仁往马那里一推,急道:“义浩,你马上赶去主公那里,告知主公万万不可轻身入城。就算要入城,也当另选勇将先行入城试探为上。”
陆仁浑身冒汗,自指鼻梁道:“我、我去!?”
郭嘉道:“废话!这几日中只有你和我商议过此事,现在我动不了,也只有你能在主公的面前把这当中的事诉说清楚,你不去谁去?”
陆仁再汗:“可我去说,曹公会信我?”
郭嘉一甩手,把自己的酒囊扔给了陆仁:“主公看到这个酒囊就知道是我的意思,你只管在主公的面前放胆直言便是。我可告诉你,自衮州被夺,主公的心中也是甚为焦燥,如果不是你我这样能把话说清楚的人去告知主公,旁人所说的话,主公多半会听不进去。再以主公的脾性,肯定会身先士卒率先进城,一但中计就必有大失……你他妹的快给我上马过去!”
别看郭嘉平时和陆仁总是嘻嘻哈哈的,可这会儿认真起来,在夜色之下也尽是狰狞之态。陆仁无奈,只好拿着郭嘉的酒囊翻身上马,顺着道路去追赶曹操。只是马固然是在跑,陆仁却也在马背上动起了脑筋:“我赶了去能有什么用?刘晔还不是让曹操分作三队人马分批入的城?曹操真正认定了的事谁又能劝得了啊?现在只希望我赶到的时候老曹还没有进城,再就是老郭的这个酒囊对老曹能有用。
“呃……老曹其实也是个硬命的家伙,不会那么容易就死在濮阳城里才对。不过话又说回来,万一老曹真的死在了濮阳城里,郭嘉这些人没了依靠就会鸟兽群散,那我又该怎么办?北面袁绍的冀州,南面袁术的地盘都不是好混日子的地方,徐州那头……唉,不提也罢。要不我跑去荆州吧?刘表那里在赤壁之战之前都是很安定的,混个平安日子应该不难。
“算了,先不管这些,现在好歹跑去提醒一下曹操。如果让曹操保住小命,我也算是有功之人,挂个职领个俸的,以后的日子会好混得多,总比跑去人生地不熟的荆州要强些。等雪莉修好传送器把我接回去,我才懒得管你们这里变成什么样!”
一念至此,陆仁便加快了些速度赶往濮阳城。只是当陆仁赶到之时,曹操正亲自率领头批人马刚刚入城没多久。陆仁快马赶上把郭嘉的意思告知给了曹操,而曹操也正在疑惑着濮阳城中的状况,听完陆仁的话之后猛然惊醒,马上便下令退兵。只是此令方下,濮阳城的四门便一一火起,吕布的伏兵也蜂拥而出。
曹操大惊失色,陆仁立刻就傻了眼:
“我、我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啊!!”
再看濮阳城中的街头巷尾、民居房舍,吕布布下的伏兵蜂拥而出,挥舞着手中的刀枪长戈向曹兵杀来。曹操知道中计,急令身边的近卫士卒应战。而真当两军士卒刀剑相交,混战在一起的时候,曹操这边可就顾不上陆仁了。
吕布伏兵刚刚出现的时候,陆仁下意识之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滚鞍下马,着地之后连滚带爬的先躲进了一个阴暗的墙角。按理说跨下有马冲阵逃命要方便得多,可是陆仁只能算是会骑马,指望他骑在马上挥刀舞剑根本就不现实,而且一身文士装又没有盔甲在身的他骑着马在军兵中又特别的显眼,这刀来剑往的陆仁要是赖在马背上不下来,杵在那里诂计就是给人当靶子——别的或许不行,但陆仁这点小聪明还是有的。
只是陆仁这一逃,到稍迟一些两军交上手,加上又是街头巷战混乱一片的时候,陆仁就与曹操走散了。而且随着火花渐起,陆仁倦缩躲藏的那个墙角在火花的照耀下也躲不下去,这会儿就有几个吕布军的士卒发现了陆仁,准备拿下陆仁去邀功请赏。谁让陆仁身上没盔甲又是一身文士装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陆仁起码是个什么谋士官员,抓住之后往主帅面前一送,赏金肯定大大的。
陆仁眼见着吕布士卒在靠近,人在紧张之中却也知道这一仗他是避不过的了。牙一咬心一横,直接启动了五倍强化状态再抽出随身长剑,照着那几个吕布军的士卒冲了上去。
“妈的,真以为老子好欺负啊!把我逼急了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越是贪生怕死的人,在生死悠关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越是能暴发出惊人的求生欲/望,陆仁毫无疑问的就是这种人了。至于不会武艺没关系,对付小杂兵有速度和力量就行了,有谁又会对着小杂兵就乱放大招?
再说在这混乱不堪的巷战战场上,简单但却迅猛有力的横斩直捅往往比精妙的武艺招数更加实用且有效,而陆仁自己都不知道他又一次的陷入了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比上次在小村和曹军骑兵对恃的时候都还要陷得深些。反正他是双手握紧了铁剑见了人就先砍了再说……说实话也真没时间给他去想了。反正左砍右砍上捅下捅的,还专找阴暗狭隘的小巷子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吕布的士卒施展不开。
还真别说,陆仁这一发狠玩命,再配合上体能五倍强化状态,吕布军的这些小杂兵还真近不了陆仁的身。再加上陆仁跑得又快,七弯八拐的还真给陆仁甩掉了身后的那些个小杂兵……不过陆仁的身上也挂了不少彩。
慌不择路的跑了一阵,陆仁找到一间正在燃烧着的无人的破泥房,扭头看看身后暂时还没人追上来,赶紧先从破窗口跃进泥屋,顺手就把自己身上的文士衫给脱了下来一把扔进了火里。稀里糊涂的打了这么一阵,陆仁真的感觉这件破长衫太不方便,不但影响行动,穿着这个在黑夜中还格外的引人注目。
扔掉了长衫,陆仁强忍着屋中火势的炙热,紧握着长剑躲在了门板之后。过不多时有一阵脚步声响,听这些人的对话是吕布军的士卒追了上来。陆仁屏住了呼吸,长剑也再握紧几分,人动都不敢动一下……
还好,这些吕布军的士卒没有留心到这间燃烧着的破泥屋,顺着街巷又追了下去。陆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张望了一下,确定没人之后这才溜了出来。往比较安静的地方跑出几步,陆仁猛的一拍脑门,心道:“糟糕!只顾着跑的,跑到了哪里我都不知道,回头的路我又不记得……得!迷路了!”
赶紧的先躲进一处阴暗的地方,陆仁一边留心着四周围的情况,一面作着深呼吸,左手还轻轻的拍打胸口自语道:“冷静、冷静!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慌!我想想,我想想……对了,陈宫是在四门放火,我看看哪里的的火头最高,哪里就是出城的大门。不管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的城门,只要给我找到就马上启动二十倍强化,趁着黑夜一口气杀出去再说。万一天一亮,我就算杀得出去也不一定跑得过骑马的追兵……还有弓箭。”
心中打定了主意,陆仁也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先仔细的侧耳倾听了一下,然后选了一处喊杀之声较少的方向潜行过去。一路上小心小心再小的东躲西藏,终于那濮阳城燃烧着的城门就在眼前。
陆仁大喜,赶紧先闭上双眼作了几次深呼吸,尽可能的稳定了一下心情,然后一发狠激活了二十倍强化状态准备摸出巷角转到大街上,无论如何也要先冲出城去再说。只是他人还没出去呢,就忽然感觉面前有一团红影一闪而过,不过他一心逃命之下也没去多想,窜出身来扭向城门的方向刚想跑,眼前的画面却让陆仁当场呆了那么一呆。因为就在离陆仁大概三十几米远的地方,火花中那火红的战马,堪比姚明的高大身形,还有一杆招牌的画戟……
“吕、吕布!?不是吧?我怎么这么倒霉,偏赶上在这里碰上他!?”
第五十二回 温候一戟
“吕、吕布!?不是吧?我怎么这么倒霉,偏赶上在这里碰上他!?”
陆仁这还没反应过来呢,前方吕布做出了一件事——快马赶上了前方某位骑着马穿着一身盔甲的曹军将官,画戟往那人盔上一敲,喝问道:“曹操何在!?”
此君不知是不是受了伤,人是半伏在马背上的。听到了吕布的喝问,此君反手一指道:“后面那人便是!”
陆仁大脑差点没当场死机:“不、不会吧?这么经典的场面居然让我给碰上了……咦?曹操这顺手一指……正指着我!?”
只这一呆的功夫,吕布已经掉回了马头,照着陆仁直冲了过来,手中的画戟也高高举起,呼啸声中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曹操,纳命来!!”
“我……!!”
根本就没有时间给陆仁去分辩!赤兔马那是多快的速度!?眼望着吕布的画戟就要向自己的肩头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