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拉玛会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代表先生们,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十分严重,如果他们到我们太阳系来,那一定是因为他们想从太阳系得到些东西。就算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追求科学知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比我们先进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技术,是一种与我们的文化可能格格不入的文化,根据诺顿队长转发过来的影片所显示的一切,我们对“拉玛”世界里的生物机器人——生机人——的行为作了一番探讨、研究,得出了某些结论。
“我们水星人是很不幸的,因为本地不能提供任何生命形态供我们观察研究。不过,我们存有一套完整的地球动物学档案资料,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与“拉玛”极为相似的情况,这就是白蚁群。象“拉玛”一样,白蚁群所生活的世界不是天然的,它的环埃是受到控制的;象“拉玛”一样,它的运转活动依赖于一系列专门化的生物机器:工人,建筑师,农民,还有士兵。当然,我们并不知道“拉玛”是否有皇后,不过我猜想,取名为纽约城的小岛有着类似的功能。我所以向大家提出这一点,那是因为有这佯一个原因:在人类和白蚁之间,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合作和谅解呢?根据2057年缔结的太空条约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为保卫我们太阳系的太空完整,我们有权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因此,我们已向“拉玛”发射了一枚高能核装置。
“有人会指责我们事先未经协商而单方面采取了行动。我们承认这是事实。我们认为,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所有人类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对我们这种远见卓识深表感激的!
“我们意识到,毁灭掉象‘拉玛’这样绝妙的人工制成品会是一场大悲剧——甚至是一种罪过。如果有什么办法可避免这种结局、而又不危及人类安全,我们愿洗耳恭听。当然,我们将尽量提前向“大力号”发出及时的警报,我们建议诺顿队长随时作好准备,以便一接到通知,就能在一小时内撤离。”
第三十九章导弹轰击计划
“我感觉得出,你有一个什么计划,对吗,鲍里斯?
“对,队长。说起来这一计划倒也十分简单,我们只要把炸弹弄哑就行……”
“噢,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用一把小小的钢丝钳。”
要是其他人,队长准以为是在开玩笑,不过,鲍里斯。罗德里戈可不是这样的人。
这个主意新奇迷人,几乎有难以抵御的魅力。一想到水星人会怎样地气恼,他就高兴得了不得。队长情愿付出很大代价,为的是看一看,当水星人意识到,有人正在采取行动对付他们的死神玩具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罗德里戈走了以后,队长扭亮了“请勿打扰”信号。现在,在这个拥挤、繁忙的飞船中心,除了詹姆斯·库克船长的画像以外,只有他一个人。库克船长正越过漫长岁月,注视着他。
他不能与地球磋商。他已经得到警告,任何通讯联络都可能被窃听。水星人也许通过装在导弹弹体上的转播装置进行偷听,所以,千斤重担只好由他一个人来挑。
他可以什么都不干,坐等水星人通知他撤离。如果他那样办,将来历史会怎样记述呢?他不愿让将来的人永远咒骂他是宇宙犯罪活动的一名帮凶,而他本来是有能力制止这种犯罪活动的。
同时,罗德里戈的计划又是那样无懈可击;对每一件可能发生的事,他都考虑到了,甚至连可能触动而引起爆炸这一极小可能的危险,他也考虑到了。
不过,就算能使那枚炸弹变哑,问题也远末了结,除非能找到一种办法,可阻止水星人卷土重来。在另一枚导弹有可能追上“拉玛”之前,它早已超过近日点,到那时候,那些危言耸听者所散播的最可怕的预言,也许已为事实所粉碎,也许,与此相反……
不论他干什么,看来好与坏的可能性都各占一半。他面临着道义上最为困难的一次决断,如果他作出一次错误的决定,他很快就会知道,而如果他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他或许将永远无法予以证明。
诺顿回视了一下库克船长超过许多世纪投射过来的镇静凝视的目光。
“我赞成你的看法,船长,”诺顿低声他说:“人类得讲天理良心,不管水星人怎么诡辩,单求生存不是生活的唯一宗旨。”
他按了一下叫人电钮。与驾驶台接通电话后,他缓慢他说:“罗德里戈中尉,你来见我一下。”
第四十章颤栗排爆曲
空中摩托车一切不必要的装置都已经卸掉了,因为,每多余一公斤的质量,就意味着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推迟一会儿。
罗德里戈坚持由他-个人去,这辆光秃秃的空中摩托车现在的加速度可以超过地球重力加速度的三分之一,这佯,四分钟就可以走完从“大力号”飞船到导弹之间的距离。
“飞船已按计划从中心轴线升起,并正渐渐驶离“拉玛”北面正在旋转着的圆盘。等他抵达导弹那里时,飞船一定已经躲到“拉玛”这一庞然大物的后边去了。
他不慌不忙地在“拉玛”极地平面上空飞翔。导弹已经出现了。在阳光照耀之下,导弹的光亮甚至比它的出生地水星还强许多。
罗德里戈早已把导航指令编制好了。只几秒钟功夫,它就达到了最大的推力。
他用了一百秒钟走完旅程将近一半的距离。离导弹还很远,还看不清它的具体细节,但在漆黑一团的天空衬托下,导弹显得尤其明亮。罗德里戈猜想,他在在破一项纪录,因为,大概还没有人在离太阳如此近的地方从事过舱外活动。对他来说幸运的是,太阳活动并不激烈。
过了两分十秒钟后,自动转换讯号发出闪光,推力减至零,而空中摩托车掉了一下头。推力又立即完全恢复。他现在仍有同样疯狂的3米/秒2的加速度,不过这次是在用于减速。当水星人看到他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即值日军官曾被授权,可以对导弹引爆,而且能当场按动电钮——讯号传到导弹上也需五分钟时间。
空中摩托车走完最后几百米距离,逐渐向导弹靠拢。
这枚炸弹呈圆柱形,长十米,直径三米。给人的印象正好是一个杀气腾腾的锤头,它的确是一个锤子,一个非常厉害、足以砸烂一个星球的锤子。炸弹的两头各有一束由几根电线缠联在一起的电缆,它顺着圆柱侧面拉过来,穿过格子框架,伸进运载火箭内部,罗德里戈只需把这两股电缆割断,炸弹就毫无效用,成为一堆无害的废钢。
空中摩托车完全停止漂浮,罗德望戈一把抓住导弹外壳靠了过去,使摩托车与导弹紧贴在一起。这一切仅用了几秒钟时间。
重型钢丝钳很快就把电缆束剪开,罗德里戈又看了看表,花了还不到一分钟,这说明他是按计划行事的。现在该剪那股备用电缆束了,这件事一做完,他就能在气得发抖而又无可奈何的水星人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
当他刚要动手剪第二股电缆束时,他感到-阵轻微的颤动,他吃惊地回过头,沿导弹壳体望了出去。
正在运转的等离子推进器所发出的特有的蓝紫色的光,正在控制飞行方位的一个喷管周围晃动。炸弹准备改变运动状况了。
水星发来的电报内容简短,盛气凌人。那份电报是在罗德里戈绕过“拉玛玛”边缘消失之后两分钟到达的。
“大力号队长:收到此电后一小时内,你们需撤离拉玛周围地区。建议你们以最大加速度沿旋转轴线撤离。请电复。电文完。西英飞奴,水星太空控制中心。”
他没有办法将罗德里戈召唤回来,因空中摩托车现正处在“拉玛”造成的无线电寂区内,得等他任务完成之后-一或失败之后,才能与他联系上。
结果究竟如何,队长只好等着瞧了,对等水星来电,他已想出了一个最有效的答复。
对这份电报,他的答复就是置之不理,看那些水星人下一步千升么。
当炸弹开始挪动时,罗德里戈首先感到的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比那更难受的感觉,现在发生的事情只可能是一种巧合,一种离奇、也许是致命的巧合,决不会是其它情况。大概在他离开“大力号”飞船的时侯,水星人恰巧向导弹发出一个控制讯号。他走五十公里距离所花的时间,恰好供那个讯号走八千万公里。
罗德里戈检查了一下将摩托车与摩托车与导弹外壳拴在一起的钩具,又重新检查了他自己身上的宇宙服安全带。他更加愤怒,也更加冷静,决心也越发坚定了。不论他们的打算是什么,他们休想作恶之后逃之夭夭。
水星发来的第二份电报在十分钟以后到达,内容与第一份一模一样。
当主推力开始发生作用时,罗德里戈已经把自己牢牢系好了。第二股电缆束与第一般一样,很容易就弄断了。炸弹已被解除了武装——说得更确切些,遥控指令再也无法让它爆炸了。
他爬到了远程无线座架上,再沿着天线用双手交替着向上爬,到达了那个巨大的走向盘状天线。他手中的钳子干净利索地破坏了单通道多路传输输入系统,弄断了电缆,还砸碎了激光波导器。
罗德里戈慢慢爬回空中摩托车上,解开了钩具。他将车子掉过头,使前面的保险杠紧抵着导弹,并尽可能对着质心的位置。他把摩托车开到最大油门,顶在那儿连续有二十秒钟。
导弹将有根大的偏离,因而不会直接撞到“拉玛”上去。而且,将来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测定它的位置。不管怎么说,这枚导弹毕竟是一种很贵重的设备。
罗德里戈诚实得简直象白痴,他不愿被水星指责弄丢了他们的宝贝。
第四十一章初捷
“亲爱的,”诺顿开始说道:“这件混帐事浪费了我们一天多时间,不过它倒使我有机会能与你讲讲话。”
“我还在飞船上面。一小时以前,我们在途中接回了鲍里斯。我们两人大概谁也不能奇%^書*(网!&*收集整理再去水星旅行了,我正在思考,当回到地球上去的时候,我们究竟是被当作凯旋而归的英雄,还是当作劣迹斑斑的坏蛋?不过,我问心无愧。
我完全相信我们所做的是对的。我不知过拉玛人会不会为此而对我们说声‘谢谢’。
“我们在这里只能再逗留两天。与“拉玛”不同,我们没有厚达一公里的外壳来保护我们不受太阳的烤炙。船身已出现危险的热斑,我们不得不用隔板进行局部隔热——喔,对不起,我并不想以我的烦恼来打扰你。
“所以,我们有时间还可以再到“拉玛”去一次,我准备最大程度地利用这次机会。不过,你别担心,我不会去冒险的,”他停住了录音机。
“我们都很好,又都很累。等这一切都结束之后,我该有一个很长的假期,这样,我们就可弥补一下过去的分离之苦。不管他们把我说成什么,你都可理直气壮地宣称,你嫁给了一个英雄。有几个女人的丈夫曾经拯救了一个星球?”
像往常一佯,他把录音仔细听了一遍,然后再进行复制,以便这录音带对两家全都适用。
第四十二章玻璃制成的圣殿
乔·卡尔弗特一向喜欢看过去抢银行的电影,但他万没想到,他现在干的正是那一类抢劫勾当。
伦敦城街道空荡荒凉,阴森恐怖,不过,他敢肯定,与其它城镇一样,这些建筑物实际上都是储存物资的民房。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担心,“拉玛”会有某种形式的报警系统。否则,生机人怎么会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需要他们去服务呢?
“没戴防护镜的人,把脸背过去!”威拉德·玛伦下命令说。在激光喷灯光束作用之下,空气本身开始,氮的氧化物的气味弥散开来。当利剑般的光束迅速切入深藏秘密的地方时,人们耳中只听见连续不断的嘶嘶声。
没有任何物质能抵御这种功率高度密集的集束力,它以每分钟切割数米的速度所向披靡地往前推进,只不过短短一会儿功夫,就划开了一块足够一个人爬进去的截面。
玛伦轻轻地敲了一下然后就用全身力气撞了上去。伴随一阵轰隆隆的回荡声,截面向里边倒了进去。
啊,一个用玻璃制成的希腊圣殿!建筑物里有水晶般的柱子,一行行笔直地排列着。柱子约一米宽,从地面一直升到天花扳。这里的柱子成百上千,连绵不断地延伸到手电筒光照不到的黑暗深处。
“真漂亮,”持实用主义态度的玛瑟说:“不过,这说明什么呢?谁需要这些玻璃柱组成的森林?”
诺顿在柱子上轻轻敲了敲,听声音柱子是实心的。不过,它响起来更象金属声音,而不象水晶声音。
柱子不是从任何角度或在任何照明条件下都是透明的。当你绕柱子走时,各种物品的形象会突然跃人你眼里,这些形象有数十种之多,各各相异。
它们维妙维肖,形同真物。
“是全息图象,”卡尔弗特说,“地球上也有这样的博物馆。”
这种解释很肤浅,诺顿一边在看其它柱子,一边猜想柱子里装的是什么。他的疑团越来越大。
手动工具(不过,那些都是供很大、很特别的手使用的)、容器、带有键盘的小机器(看来是为多于五个指头的手设计的)、科学仪器、普通得令人吃惊的家用器皿——包括刀和盘子,这些器皿应有尽有,另外还有成百件不容易辨认的东西,它们往往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同一根柱子里。
他们对几根水晶柱里捉摸不定的形象照了相,五花八门、品种齐全的物品打开了诺顿的思路。这些也许不是收藏品,而是分类目录,他想到了辞典中出现的稀奇古怪的序列。
“它们作什么用呢?”
“你看,你已知道关于生机人的理论,对不过?这一理论认为,那些生机人在不被需要时就不存在,当需要时,就根据藏在某个地方的样板制造出来——用合成法制造出来。”
“我明白了,”玛瑟慢吞吞、若有所思地把话接过去:“如果拉玛人需要一个非常希罕的东西,只要向计算机发出了个正确的代号指令,按这里的样板就可制造出一个复制品来。”
他们穿越柱子间的空隙继续前进。柱子越来越粗,现在其直径已超过两米,而柱子里的形象也相应越来越大。
当诺顿正在对看来象是一种光学器械的形象拍照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卡尔弗特的一声大喊,于是他马上绕过柱子跑了过去。
“队长、卡尔、威尔……快看这个!”
卡尔弗特平常就很容易激动,但这次他的发现实在是很充足的理由。
在一根直径为两米的柱子里有一套十分讲究的“铠甲”(或制服?),显是为比人高得多的直立生物制作的。铠甲中间有一根很窄的金属箍,看来象是用作围腰或围胸。这条金属箍上立着三根细长的柱子,越往外越细,最外端撑着一个正圆形环带,其直径足有一米,环带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小圆圈,这一定是用来套上肢(手臂?)的。
三个!
“铠甲”上有无数小“口袋”,“扣环”,以及“子弹带”。从其内还伸出各种工具(是武器吗?)以及管道,“电线”,甚至有一个小盒子。整个装置如同人类的宇航服那样复杂,但它显然只能遮住装备者身体的一部分。
“有三条手臂——可能还有三条腿;轮廓象蜘蛛,但块头远大;这会是一种巧合么?”
“大概不是。就如人类依自己的形体设计机器人一样,拉玛人或亦如此。”
当他们依依不舍的观察着那副铠甲时,突然从毂形中心传来了鲁索十分不安的声音。
“队长!你们最好从里面出来……”
“出什么事啦……难道有生机人朝我们走来了么?”
“不,比那严重得多!现在亮光正在渐渐消失!”
第四十三章紧急信号
从阴暗的玻璃圣殿走出来之后,诺顿的眼睛才重新调整过来,这才意识到鲁索话里的意思:“拉玛”漫长的白昼即将终结!
“情况就是这样,”他下定决心,严肃地说,“我们要回去了。把所有东西都扔下——我们再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他们平稳地大步慢跑往前走,在只及地球一半引力的地方,用这种步子行走最省力了。当他们快到达阶梯时发生了第一次小震。这次震动很轻微。
“拉玛”终于开始转弯,但仍转得很慢以致人们不易觉察。不过以前那些震动也许是虚惊,这次却是货真价实,毋庸置疑。
“度数增加。现在是五微弧度。喂,刚才那个震动你们感觉到没有?”
“当然感觉到了!让飞船上所有系统都处在工作状态,我们也许须很快撤离!”
虽说人人都备有手电,但一想起这里即将漆黑一团,他们现在就觉得忍受不了。
“中心控制站,”诺顿发话说,“探照灯还能用么?也许我们很快就用得着它。”
“队长,能用。我们现在开灯了。”
从他们头顶上方8公里处射来一点亮光,他们现在放心多了。
如此缓慢而又不停顿地走了一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阶梯的第四部分。
正当他们在第四平台上作十分钟休息时,卡尔弗特突然惊呼起来:“队长,这是什么声音!”
哨声好象来自四面八方,一会儿功夫,它便响得很厉害,非常刺耳,接着音调迅速降低,随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几秒钟以后,哨声有呼啸起来,音调变化和刚才一样。哨声听起来悲哀,紧迫,犹如灯塔报警笛发出的啸音,在浓雾笼罩的夜空回荡。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紧急信号。
“中心控制站!”诺顿急切地呼唤着,“你能看到发生什么事情么?”
传来鲁索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十分惊恐,象是被什么震慑住了似的。
“队长,我看到了。我正在观察南半球,那里有几十个生机人,有一些生机人很大,起重机,推土机……有很多清道夫,他们全都急匆匆往海里跑,跑的速度比我以前见到的要快很多。一个起重机下去了——直接从陆地边缘翻了下去!就象吉米当初那样——不过速度要快得多……碰得粉身碎骨……瞧,鲨鱼来了,鲨鱼猛扑了过去……
啊,真叫人恶心!……”
“我要向平原望过去……有一架推土机好象出了毛病,他在不停转圈。有一群大蟹正朝它猛扑过去,把它撕成碎片……队长,我说你们最好还是马上回来。”
一艘准备与风暴搏斗的船只会迅速的关好各个舱口。诺顿脑中压倒一切的印象就是,“拉玛”也正在这样做。
自天而降的令人十分恼火的一连串哨声突然消失了,同时,沿直谷槽奔驶的火球这时也停了下来,不再向海的方向发出连珠亮光,“拉玛”六个线形太阳重新成为联绵不断的光带,生机人都看不见了。
最后,好象过了一辈子似的,他们终于到达阶梯的尽头,只剩下一条几百米长的嵌在壁缝里的垂直梯子了。这一段用不着他们攀登,毂形中心的人用一根电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克服掉迅速减少的重力,把他们从下边拉上来。
现在这里的亮度与地球上满月时相当。从整体上说,景象十分清晰,但对具体细节已很难辨认。南极一部分地区现已被一层发白光的薄雾所笼罩,只有大尖锥的峰尖穿过了雾气历历在目——它处在诺顿的正前方,看起来象一个小小的黑点。
队长眼睛沿圆柱海环形水带转了一圈,他首次注意到海水起伏很有规律,好象海浪撞击在按几何图形非常均匀地间隔开来的暗礁上似的。
纽约城,伦敦城,巴黎城,莫斯科城,罗马城……他向北半部所有城市一一告别,希望拉玛人原谅他所造成的破坏。他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所干的一切都是为了发展科学。
他终于回到了毂形中心,急切的友谊之手一把抓住了他,帮助他很快进了密封过渡舱。
他往下走进中心的中央凹口,“拉玛”的天空就在他头顶上收拢了。当密封过渡舱内层门将“拉玛”天空永远锁在里面的时候,诺顿发现自己正在想:现在“拉玛”最接近太阳,但夜幕却在这里降临,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啊!
第四十四章进入太阳阴影
现在“拉玛”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长方形,侧面正好对着他们,挡住了太阳。
他利用了这一机会使“大力号”飞船完全进入了阴影之中,这一来,飞船的冷却系统就减轻了一些负担,而积压下来的一些维修工作也可进行了。
联合星球组织里乱成一团,骚动已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然而这方面的情况却很少能传到“大力号”飞船上来。从北极基地起飞后,除了必不可少的值班了望员外,每个人都睡了12个小时。根据医生的命令,诺顿本人使用了电镇静疗法。
诺顿第一次踏踏实实睡了一觉。在离开“拉玛”达三十小时的时候,他突然被人使劲地弄醒了。睁开睡眼,发现是卡尔·玛瑟。
“拉玛”停止转动了!”
“拉玛”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又短又粗的圆柱体。火红的太阳边缘从圆柱体一端显露出来。诺顿驾驶“大力号”,平稳地移回到人造日蚀的本影之内。
怪事!星场移动起来了,好象他启动了旋转推进器似的。可是他什么开关都没动过呀!
“队长!”从领航员位置传来了卡尔弗特急切的声音,“我们在翻滚——你瞧现在星星的位置!但在这里,仪表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突然之间,星星统统消失,熊熊燃烧着的日轮从“拉玛”后面冒了出来,它的光芒把天空中的群星都赶走了。
“请你查看一下雷达上的数字,看看多普勒仪上的读数是多少?”
诺顿满以为它的示数也会为零,可是他错了。
“拉玛”终于驱动加速了,它已不太大的0。015个地球重力加速度前进。
“大力号”飞船就象遇难船只剩下的一片残骸,尾随着飞速前进的一艘轮船在波浪中不停地翻滚。
“拉玛”一直在均匀地加速。它离开“大力号飞船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距离的加大,飞船上的异常现象逐渐消失,正常的惯性原理重新发挥作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巨大力量,竟能把“大力号”飞船挟持了一段时间呢?
关于那股驱动加速力的本质即使其它方面都难以理解,有一点现在是肯定的。
推动“拉玛”进入新轨道的,既非燃气喷流,又非离子束,亦非等离子束。中士兼教授玛伦比谁都讲得更为确切,他以震惊和怀疑的口吻说:“看来牛顿第三定律完蛋了。”
但不管怎么讲,“大力号”第二天依靠的浅浅是这第三定律,因为当“大力号”扭转轨道背离太阳向外飞行时,它已耗尽了最后一点点推进剂,变动不太大,但却能使“大力号”飞船的近日点距离拉大1000万公里。
当他们完成了“大力号”飞船自身动作之后,“拉玛”已远在20万公里以外。他们能用雷达精确地测出“拉玛”运行轨道的有关数据。不过,他们观测到的数据越多,他们就越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反复核实数据,最后还是回避不了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看来,水星人的担忧害怕,罗德里戈的英雄业绩,还有联合星球大会里的滔滔演讲,统统都是徒劳的。
所有人都曾肯定地认为,“拉玛”的速度会逐渐消失,最终为太阳引力所控制,成为太阳系里的一颗新行星,但是现在,它的情况恰恰与此相反。
第四十五章从太阳取能量
由于“拉玛”新轨道的种种细节已越来越清楚明确,看来它在劫难逃。只有几个彗星曾飞到过离太阳那么近的地方,任何固体物质都经受不住离太阳这么近的地方的高温,而构成“拉玛”外壳的那种坚实合金材料,在十倍远的地方就会开始熔化。”大力号“飞船现在所处的位置,将是观看这出戏最后一幕的最好地方。
当“拉玛”加速到离太阳还有五百万公里时,用飞船上放大倍数最大的望远镜一直可看得见“拉玛”,它象一根很小的发亮棍棒,而突然之间,它闪烁起来,犹如透过地平线上的雾气看到的一颗星星。当诺顿看到“拉玛”的形象正在破碎时,他十分难受,如此珍贵的异宝竟毁于一旦,实在令人痛心。后来他明白了,原来,“拉玛”还在那里,只不过它已被包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烟雾。
过了一会儿,烟雾不见了,在原先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明亮耀眼的,象星星那样的物体,圆面看不见了,似乎“拉玛”缩成为一个小小的球体。
过了一些时候,他们才搞清楚,“拉玛”的确看不见了,它被包在一个直径约为100公里的理想反射球内,他们能看见的,只是那部分曲面上所反射出来的太阳本身的映象。
“拉玛”周围地区的太阳磁场正在发生变化,长达百万公里的力线穿过了日冕,驱动着可怕的离子气体滚滚向前,其速度有时竟冲破了太阳的巨大引力。
“拉玛”还在加速,前进速度已达每秒两千公里以上,毫无疑问,它绝不会永远受太阳控制。现在终于搞清楚拉玛人的策略是什么了:它飞到离太阳那么近的地方,仅仅是为了从太阳能的发源地汲取能量,随后就以更快的速度继续朝人们无法知晓的最终目标飞去。
很快又发现,“拉玛”要从太阳里汲取的可能不光是能量。肯定无疑的是,有物质从太阳流进了“拉玛”内部,一万个世纪以来,“拉玛”一直在宇宙里飞行,现在需要对它泄漏,消耗掉的一切进行补充。
诺顿这次任务完成得大大出乎意料地出色,宇航员们在“拉玛”上所发现的一切,足够科学家们忙上几十年。
但是,他也失败了。人们可以无穷无尽地作种种猜测,猜想,可是,关于拉玛人行动的性质和目的,人类依然一无所知。拉玛人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加油站,或一个给养站——随你怎样称呼都行——然后又扬长而去,去干更为重要的事。这时,诺顿明白过来,他生命历程中的这一部分已告终结,但他觉得,他已把自己的青春永远留在那个圆弧形的中央平原之上了。也就是说,留在那些离人类越来越远,永不可及的奥妙神奇之中了。
而在遥远的地球上,卡里斯尔·佩雷拉博士迄今还未告诉过任何人,他是如何从不安宁的睡眠中惊醒过来,脑中回响着他由下意识得到的一个启示:拉玛人干任何事都是三个一组。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小说下载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