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折1927-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副官样,打得一口好官腔了。
李锦江忽然之间有了个顿悟,自己之所以和张卫这么投缘,估计也就是两个人平时都没有什么官僚习气,平时的性格都比较和得来,再加上,两人都对那时社会上的一些现状有些不满,都想以自己之力去尽力改变他。于是,两人就很容易的走合在了一起,就像两个齿轮一般,配合无间。
忽然,似乎有什么情况,李锦江没有任何焦点的视线集中了起来,前方一名战士正在向自己示意,李锦江定了定神,看到战士正在很隐讳的示意自己向左边看,同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同志,我要见你们的领导,能不能给我联系一下,同志……”
十四
终于等到了自己所要的结果,李锦江干咳了一声,走了出来,问道:“我就是这个军的军长,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李耀昌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身为一支部队的领导,李锦江居然会偷偷摸摸的躲在一边。他不禁有些怀疑,上下看了看李锦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起。李锦江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样躲在旁边偷听,似乎真的有些不怎么地道。于是他比较厚的脸皮也略觉得有些尴尬,局面一时沉静下来。
最后还是李锦江打破了沉静,问道:“我就是中华工农红军17军军长,请问大家有什么事吗?”
真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李耀昌还是犹豫了一下,问道:“请问,你是GC党员吗?”
按照自己对历史的所知,李锦江知道,这个时候的GC党员是很危险的,一旦身份暴露,等待他的不是死亡,就是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因此,李锦江不难理解对方的谨慎,他一字一句的回答道:“我是一名GC党员。我这个军就是党领导的队伍!”
李耀昌鼻子一酸,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往日战友的牺牲、自己的忍辱负重、委屈、激动、喜悦等全部交际在一起,一时不可抑制的爆发了。
于是,李锦江就看见眼前这名三十许的中年人眼眶都红了,随后泪水就掉了下来,用呜咽的声音说道:“同志,总算我们的部队打进来了。我叫李耀昌,是中华GC党湖北省委领导下的武汉市工会主席,是GC党员。同志,我总算可以看到自己的队伍了……”
李锦江有些理解,这些党员们坚持工作在敌后,活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一不小心暴露了,或是被叛徒出卖了,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死亡。1927年中,就在起初的一个月里面,武汉失踪、被捕、牺牲的党员、革命群众就有约7000人。
而这个时候,中华GC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那么弱小,弱小到就如怒海里的一盏莲花灯,随时都会被一个浪头所扑灭。那些牺牲的党员、革命群众怀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即使到了牺牲前的一刻,都在为了革命而奋斗不息,他们都没有能够看革命武装的壮大,没有看到以后新中华的成立,没有和家人过过一天的好日子!
想到这里,李锦江也有一些黯然。
李耀昌一面说着,一面想到了以前牺牲的同志,想到他们都看不到自己的队伍了,不禁又是一阵伤怀,好一会才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有些奇怪的问道:“怎么?咱们的队伍不是大进来了吗?为什么要炸掉工厂?”
李锦江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怎么解释?难道说,自己的部队能够打下来,却不敢打?还是说,自己没有实力能够打下来?那自己现在怎么又会带着部队站在这里?最后,李锦江只能含含糊糊的说,自己是买通了部分守城的GM党部队,率队占领工厂,搬设备回去准备造枪造炮,发展自己。
对于李锦江话里明显的破绽,李耀昌没有深究,也根本就没有起过怀疑的念头。在解释了误会之后,李耀昌主动带领在场的工人,帮助李锦江寻找并拆卸、装运那些必要的设备、工具、零部件。
此时,车队已开了过来,在这些熟练工人的帮助下,李锦江找到了许多原来没有考虑到,但却是工业必需的设备、机床,还拆卸了两个小型的炼铁炉和一些建造冶炼必须的设备、零件。对于那些大型的冶炼炉,不是李锦江不想要,而是他们实在是太大、太重了。就是那两个小型的工厂准备淘汰的炼铁炉,也将近有50吨。最后只能拆了一些零件回去,准备自己土法建造。
由于多了这6、70名熟练工人,加上那些负责拆卸的战士对于安装机床上车已经装熟练了。装车的速度大为加快了,就是临时要拆卸一些设备再进行装车,都要比原来速度要快。
唯一慢的,就是将那两个炼铁炉装车。首先,要拆掉两辆98式坦克底盘上的坦克抢修设备,底盘上用不着的一切“杂物”,而且,起吊的时候需要几辆坦克抢修车加上许多土办法才能安装上去。最后,两个炼铁炉勉勉强强的装载在了两辆98式坦克底盘上,而且是一个小东西顶着个大东西,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有些摇摇晃晃的感觉。
临晨6时22分,车队开出了武汉,李锦江的装甲指挥车在后队中缓缓而行,看着前方两个庞大的影子,李锦江心中就是一阵高兴。设备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虽然是非常旧式的炼铁设备,机床也是20世纪20年代的,但比起太行山根据地的设备,却要齐全得多。
现在,瓶颈就是在原料上了。原料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李锦江正在思忖中,天空忽然划过一道流星一般,一个亮光闪闪的东西向武汉落了下去,装甲指挥车上的监视器立即将之显示了出来。
这道“流星”非常之大,在临晨前的夜幕中,格外显眼,全武汉早起的人全都看到了。而且,这道“流星”说巧不巧的偏偏向着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的厂区飞去,随后,激烈的爆炸声响了起来,全武汉都感受到了爆炸的震动,许多犹在梦中的人都被惊了起来,武汉卫戎区司令、武汉市长、甚至湖北省长等一系列的官员都惊了起来,询问后,得知是厂区方向发生的爆炸,顿时大惊失色。
当这些官员来到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厂区时,整个厂区的建筑已经没有一栋好的,一些建筑还在激烈的燃烧,周围救火的人都已经放弃了,转而控制那些还在冒烟着浓烟的厂房。进入厂区没多远,可以明显看出是爆炸中心的位置上,多了一个方圆数十米的大坑,大坑里面犹有道道青烟枭枭而起。
这些官员们都傻了眼,整个厂区,已经无法确定损失了多少,但可以确定这次“天灾”之后,整个厂区要恢复生产,要重建的绝对在一半以上。设备被压住的已经不能用了,外面好的,似乎也没有多少,多数都被炸得支离破碎,有的零件都找不齐了。
这样的“天灾”!不禁令全武汉上下一片惨淡,但是,没有人想到,这并不是什么天灾。
4日临晨6时许,李锦江的车队离开了武汉,城门处的战士当即将那些GM党的兵们当放了,然后,当着他们的面,登上了直升机。李锦江知道,这些兵们不会说出任何东西来。因为,没有任何痕迹证明有人从他们这里过去。如果他们自己叫嚷有人绑住了他们,进了武汉。那么武汉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就脱不了干系。
而且,即使他们说了,那么有人问他们,是什么人绑了他们?他们也没法再说下去。难道说,是一群从天上飞下来,然后又飞了上去的人绑了他们吗?因此,在接岗的士兵过来的时候,这些兵们绝对不会说什么出来。
两个班的战士迅速挤上了三架直升机,其中一架直升机简直就是喘着气的,升到了6000多米的高空,然后,发射了一枚李锦江叫战士专门制作的火箭弹。这枚火箭弹,前面是一枚照明弹拆掉了阻落部分,然后在火箭弹的中部、后部加上了大量的拽光弹发光粉,后面还挂上了一个烟雾弹。
于是,在直九的最大升限上,这枚火箭弹几乎是笔直的向着厂区飞了下去,照明弹的亮光、发亮的尾痕,远远的看去,就是一枚天外落下的流星。这样的火箭弹,气动外都被破坏掉了,基本上已经没有准头。可是,在6000多米外几乎是垂直的打一个占地在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区,那已经足够了。
火箭弹本身的威力是微乎其微的。弹头被拆掉了,落到地上时,剩下的燃料又只是那么一点点,动能是有一点,不过也就是够让这枚火箭弹变成废铁一块,让人难以分辨罢了。真正的东西,是侦察连的战士们埋放的炸药。
李锦江这次可是化了大本钱,将从253兵工厂弄出来的炸药用了有近20吨在这里。而侦察连的战士则最大化的利用了这些炸药,那个爆炸点看起来是威势十足,可也就是用了不到2吨,其余的被这些老手们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一点一滴的用在各个建筑与各种带不走的机床、设备上。
引爆用的是无线引爆装置,为了节省,在主要爆炸点安装了1个无线引爆装置后,其余的爆炸点全部用割下来的电线与无线引爆装置相连接,尽量构成了一个以主要爆炸点为中心的辐射,以达到尽量象是流星爆炸的效果。至于火箭弹打到哪里,这些侦察兵们都不予理会了。反正,等火箭弹将要落地了,就立即引爆,免得万一火箭弹好死不死的刚好砸到一条线路上,那样所有的掩饰就白费了。
尸体也被侦察连的战士处理了,那些头部、胸部一枪毙命,子弹又穿了过去的,被摆放在了爆炸点的附近,仿佛是被爆炸掀起的铁片、石子什么的给干掉的;而那些身中数枪的,也进行了区别对待,全都是一枪两眼的就扔到煤堆火堆上就行了,反正尸体一烧糊了,谁也看不出来;不敢肯定还有弹头留在身体里的,就扔到炸药上,来个粉身碎骨,那样除非是神仙,否则,谁也没法从那些已经碎成几乎是粉末的碎肉上看出是怎么死的。
李锦江看了他们这些毁尸灭迹的方法后,不禁一阵恶寒——这些究竟是自己带的兵,还是那些个什么强盗、杀手啊?干起杀人放火、毁尸灭迹、破坏爆炸来,简直就是轻车熟路!翻翻白眼,李锦江也不会说什么,杀人放火的命令还是自己下的哪!他能说什么?难道自己骂自己?还是来通训话,以作土匪头子对手下灵醒的鼓励?
现场是破坏了,可是李锦江也没有指望能够彻底满过去。毕竟,破绽太多了。且不说那枚火箭弹会落到哪一个显眼的角落,就是从爆炸中心向周围辐射的电线也总能说明一点问题吧。况且,少了这么多设备,难道GM党就是废的,一点都没有发现?
发现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关键在于时间。有了三五个月的时间,只要造些56式冲锋枪出来,自己能够生产枪弹、小量生产炮弹,那么,就是发现了,怀疑到了自己,GM党组织一支一支部队的过来打自己,自己一支一支的吃掉,那也损耗不了多少弹药。等到他们学聪明,大部队来进攻了,那样时间至少过去了大半年,足够自己改造设备、自给自足。那样,自己就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随着车队向回开,一路上的哨所看守战士将GM党士兵放了,并当着他们的面,迅速登上直升机撤走,让他们目瞪口呆的看傻了眼。以旧军阀部队的责任心,已经出了事怕担风险的心理,李锦江不担心他们会向上面报告。
这样被人俘虏了,然后又毫发无损的被放了,相信他们绝对是不敢报告的,因为报告了就肯定是受到处罚。而且,就是他们报告了,放他们的人是从空中飞走的!1928年的人又有几个会相信?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李锦江的推断。
天犹未亮,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车队顺利的回到了红安,进入了昨天就已经选定的厂址。这个厂址在红安县城东北方向,与原来的GM党军的军营——即现在的部队总部军营——仅有几公里的距离。当初选址的时候,考虑到红安比较隐秘,交通较差,建立工厂被发现的时间可以控制得长一点,而且靠近军营,不易受到破坏。虽然麻城的交通要便利一些,最后还是决定在红安建立厂区,修整道路。
厂址原来是一个地主的地皮,三天前,在这名地主“成”了土豪、劣绅后,被彻底的打倒了。由于这块地方离村子较远,背后是一片地势较高的山岭,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格局,李锦江发现后,立即通知工作组将分到此地块的农户一一进行了补偿,把地征收了,然后集中了两个师的后勤大队,沿着规划出来的厂区用推土机推起了一圈较高的土坡,将厂区彻底遮挡住,连进入厂区地道路也绕了个弯,将土坡弯了个小勾出来,避免可以通过道路看进去看到厂区的情况。
为了保密,整个厂区的建设及设备的搬运都没有使用民工,全部由战士们进行。甚至,回来的时候,担心有早起的人会看到车队和设备,李锦江还命令战士封锁了路口和一些村庄,将可能看到机器设备的山头、土坡等位置派了战士进行警戒。
此刻,一下车,处于兴奋状态的李锦江当即清点了各种设备,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最佳化的厂区规划,让从武汉带回来的工人和战士来布置机器位置,围绕设备建设厂房。由于处于兴奋当中,李锦江还亲自和工人们一起搬运设备、固定位置、设计厂房,浑然不觉自己已是一晚没睡。
不得不说的,这个时期的人的意志、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是一般的强,虽然折腾了一晚,那些工人还是很高兴的与着李锦江和战士们一起,进行着工厂的建设。他们的家人里面,那些年纪轻的妇女也丝毫没有倦意,跟着战士安排好那一点点家当之后,也去帮着战士建筑居住的房屋,进行着下水道、道路等的建设。而战士,则不用说了,他们一是能够吃得住,二是军长和各级军官们都在劳动,他们如何好意思偷懒。
李锦江借着与工人们一起干活的机会,向李耀昌详细询问了当前工人中GC党员的情况以及湖南省党组织的情况。原来这一次救回来的工人中,只有三名党员,其他基本上都是一些进步工人,还有一些是生性比较率直,经常得罪工头的工人。
汉阳厂里,GC党员已经大量被清洗了,现在余下的GC党员都已经按照湖北省委的指示,开始潜伏下来,暴露的尽量送走到上海、香港等地。李耀昌本来是属于要送走之列,也拟订了过几天就走,只是还没等走成,李锦江就率部杀了过来。
从李耀昌这里,李锦江的收获是巨大的,首先知道了怎么和湖北省委联系,终于可以联系上党的组织了;其次,对当前GM党的战斗力有了详细的了解,还对GM党在湖北的实力等情况有了个大致的评估;第三,对于熟练工人的缺乏得到了缓解。汉阳厂的工人名单中,李耀昌清楚的标示出了,可以使用的进步工人和GC党员的分布情况。
一干干到了夜幕降临,工地上已经难以看清了,众人这才罢手。李锦江派出了一个连负责警戒后,工人们和部队一起回到了营房。随后,昨晚参加了行动的战士们和工人们一睡下,就纷纷鼾声大作。连李锦江也不例外,他本来硬撑着坐在电脑前整理着今天的工作和以后的工作,不知不觉的就睡了过去。
十五
第二天,临晨六点,随着起床号的声音响起,李锦江一骨碌的就爬了起来,差点连椅子都掀翻了。这是他的习惯,除了偶尔的休息日,他都按号声起床,然后带着师部的人员,按照一个团一个团的轮着,下到团里去和战士们一起出操、训练等,从不睡懒觉和搞特殊化。
来到这个时代后,战士们都难有全体出操、训练的景况,基本上都已经分散到各个村子去开展工作,留在驻地的只有一些警戒力量和各种事务的部门,这其中还有一部分要履行看守那些俘虏的职责,早上起来参加出操的人都很少,基本上李锦江带着军部的人员到了那个团,那个团一下就会膨胀起来。
今天算是特殊了,昨天参加了行动的战士全部都回到了驻地,除了麻城驻守的一部分人马,小小一个驻地驻扎了五千多人。早上出操的时候,一声声番号喊得非常响亮,顿时将工人们全部惊了起来,等他们出来的时候,一团已经跑了出去,李锦江带着军部的人员,下到了二团,正好从他们的眼前跑了过去。
看到这么多的人,整齐的队伍,响亮的番号,工人们登时看得目瞪口呆。当他们看到李锦江在一支队伍前面,带着跑了出去的时候,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知道的那些GM党的部队,往往而团长就不会再跟着去出操了,而这支声称是GC党的部队,连军长都一起跟着出操、跑步。看到这里,工人中的党员不禁有一股自豪的感觉从心中升起,那些进步工人则更加坚定了跟着GC党走的信心,连那些平素对GC党没有什么感觉的工人们,无形中也对GC党有了一定的好感。
李耀昌暗暗地数了数出去的队伍,算了算,得出了这里至少有五六千的部队。这个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一支武装,而且还有那么些炮,有飞机,有战车,有那么多的机枪,为什么不将武汉打下来,解放那些穷苦的工人们呢?这个念头一涌出来,就再也无法遏制了。
当李锦江出完操,带着没有任务的战士与他们一起去厂区进行建设的时候,李耀昌禁不住问了出来。李锦江看了看周围的一圈工人们,他们都在看着李锦江,眼中充满了企盼的目光。李锦江没有立即回答,他拿过身边的一个战士手中的06式步枪,取下弹匣,退出一颗子弹,向李耀昌问道:“这是什么?”
李耀昌有些摸不着头脑,茫然的答道:“这是子弹啊。”
李锦江将弹匣中的子弹全部退了出来,拉拉强栓,将枪膛中的子弹也退了出来,然后将弹匣装入步枪中,空拉一下强栓,把枪递给李耀昌,问道:“这样你能用这把枪打死敌人吗?”
李耀昌茫然的接了过去,看了看掉在地上的子弹,又看了看步枪,回答道:“这样怎么能够打得死敌人!”随即,他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子弹不多了,对吗?”
李锦江低下头,将地上的子弹一颗颗的捡了起来,回答道:“现在我们的子弹,每一颗都是非常宝贵的。”他不想撒谎,就绕过了李耀昌的问题,没有回答子弹的多少,但他的答案,一样令李耀昌却认为,部队的子弹是非常少的。
于是李耀昌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怪不得你们要抢这么多的设备回来。放心吧!这些设备里面,有好几台就是制造子弹的机床和冲床,我们加紧干,争取早一天提供足够的弹药。你们说,是吗?”
后面这句话是对着工人们说的,这些工人在李耀昌向李锦江提问时,心中那股弦就已经绷紧了,心中期待着李锦江说出一个打回去的答案,后来等知道了原因,他们心中莫名的的松了一口气,但是,李耀昌的话立即就令他们激动了,“打回去!”是的,“要打回去!”于是不知是谁带头的,众人都喊了出来:“对,我们都要加紧干!”
不用谁鼓动,也不用什么政治工作,工人们过去受到的压迫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他们的热情被点燃了,身上仿佛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更仿佛那些力气难以发泄出来一样。在李耀昌的带头下,一帮工人大步向几公里外的厂区走去,干起活来,大冷的天都满头大汉。
整整一天,工人们除了中午吃饭,都没有什么休息。李锦江正是趁着中午休息那短暂的一点时间,和李耀昌商量了一下,准备在工人当中成立党组织,吸收那些进步工人入党,作为将来革命的骨干力量。
同时,李锦江也带着部队里面的那些工业大学学生、技术院校的学生及一些懂机械技术兵与李耀昌碰了碰头。原来部队里的这些人,在整风运动中,李锦江就想法让他们都入了党,现在一拉出来,就能够和李耀昌及另外两个党员一起,构成基层党组织的骨干。
李锦江将这些人纷纷打散了到工人当中去。这些人,除了一些原来的机械类的技术兵熟悉机床等设备的操作外,技校的勉强还有些机床操作的基础知识,工业大学的学生就显得操作能力非常之差,令李耀昌和那些工人们看了直摇头。
原来的机械类的技术兵虽然熟悉一些机床的操作,担他们操作毕竟是21世纪的产品,1927年汉阳厂的设备中,除了兵工厂的设备还算新一些,达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外,铁厂的设备都还是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令他们操作得非常不习惯。
技术院校的学生就更差了,他们在学校的时候本来摸机床的时间就不多,摸的机床也和这些机床大为不一样,一拿上手,感觉就不对了——怎么老师当初说的,和这里很多都不同的?不是说先要那样么……怎么会先要这样?不过,这些人摸久了之后,反而是最上手的。有些针对机床设备还提出了一点改进的意见,象那个孙明、廖渊合说出来的方法,连那些老工人们听了都点头不已。毕竟机床的设备的虽然不同,但最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要这些技术院校的学生当初学习的时候没有偷懒,学到的东西在现在很快就能转化为实用。
工业大学的学生们操作机床的能力是最差的,一则对象和“以前”接触过的那一点设备大为不同;二来,他们学的往往是物理、化学、设计、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学科,操作机床本来就非其所长,一个个显得笨手笨脚的。不过,在休息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往往就是大谈自己的本行。
工业管理的,对于工厂的管理谈得头头是道,尤其是一个似乎家里做过生意的,生意经一板一板的。有机化学的,两个人在那里争论……瞎,居然争论造炸药还是造医药对现在的局势更为有利。轻工业的几个和重工业的一个在大力争论,可是眼看着重工业的仿佛要胜上一筹,居然舌战群儒,威风不已。发动机原理的和一个老工人在那里说着什么,李锦江悄悄凑过去,发动机原理的正在教那名老工人燃气轮机的制造……
李锦江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默默打了几转后,悄悄的将那些名字都记了下来,孙明、廖渊合、周福财、陈才涌、黄文、那个舌战群儒的叫覃文德、居然想现在造燃气轮机的是林崇祥……对这些人才将来的使用,李锦江记录下来后也大致有了个谱。
技术院校的学生们,适合作为未来的高级技工培养。工业类大学的学生们,等他们熟悉了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水平后,还是安排他们进行研究。恩,首先研究在当前工艺水平下,如何生产56式冲锋枪,等搞到了化工原料,就把自己熟悉的那些医药搞出来。还有,炸药也要赶紧生产。那些部队里的技术兵们,还是让他们回后勤大队去的好,他们空闲的时候或者工厂繁忙的时候,再考虑让他们过来干干。
当晚,在武汉的侦察员回来,汇报了武汉的情况,和李锦江预料不一样的,武汉GM党当局将此次损失全部归为了天灾。由于现场一片狼藉,厂房倒塌、设备受损严重、零件飞散得到处都是,没有人注意到了设备有了一些缺少。火箭弹、电线连接等李锦江意料中的破绽,也没有暴露出来。武汉将此次损失全部归为了天灾,并且开始进行重建了,这让李锦江有些纳闷。
其实,这是李锦江不熟悉30年代中国的技术。这个时候,电发火引爆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始普及,而在国内,由于美国的封锁,国内的炸药引爆技术还停留在一根导火线点燃引爆的程度,电引爆属于一种“高科技”的东西,只有少数专业人士知道。
而这次厂房的勘验,由于那些官员的先入为主,一开始就没有邀请这方面的专家来。在经历了爆炸、救火、危房拆除、重整残骸等步骤后,虽然后来也有这方面的专家来了,一则先入为主,二则现场已被破坏,李锦江的这次突袭,就被彻底的掩盖掉了。
晚上,李锦江与张卫互相通报了各自的情况,当听到张卫说阎西山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李锦江也不禁愣了一愣。按照历史上阎西山的性子,在没有吃过大亏,彻底被打怕之前,照理说不该这么沉静。不过,李锦江倒没什么担心,张卫除了对最新的装备不怎么了解外,指挥作战方面还是不错的,起码他扎实学过一系列的陆军作战理论,那些理论,可是要比现在先进了近一个世纪的!
李锦江向张卫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谈了谈今后的发展计划,互相道过珍重,随后结束了无线通话。对于当前的工作,李锦江派出了侦察员,专门到武汉去寻找湖北省委,争取和湖北省委联系上;派出了侦察员到黄石、大冶去了解当地情况,尽量购买当地的铁矿与铜矿,为将来的工业生产作准备;另外,李锦江考虑了一下,那些派出过人与武汉当局联系的地主们,也该动一动他们了!
那些送信的人还在俘虏营的一角关押着呢,可不能白白花部队的大米养他们,现在是连利息一起讨回来的时候了!李锦江阴笑了起来,军指挥部里的参谋们,不禁一个个打了个寒战。现在是农历十二月十二,在江汉平原这个冬天不算很冷的地方,参谋们顿时感受到了,一股比在山西的雪地还要冰冷的气息正在生成……
而这个时候,却是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苦恼的时候。
武光浩手有些不自觉的在桌面上敲动着,附近的村子都已经成立了民兵、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他已经下令不允许游击队出击,因为他无法辨别那些队伍究竟是不是自己的。
这支部队进入红安的第一天,游击队的联络员就立即抄来了这支部队的告示。从告示来看,有些地方和苏俄联的习惯有些一致,但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不彻底打倒地主等问题,与上级的一些方针是相抵触的。
而这支队伍自从进入红安开始,就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GC党领导的队伍,可是,自己却没有收到有中央的任何消息通知。而且,这支部队居然还有飞机!这在我党的部队里是不可想象的。从没有听说过我党领导的那一支部队里有飞机。
说到飞机,倒还有,这支部队的装备也不是一般的强。就自己过去在北伐军的经验,现在GM党的部队,还没有哪一支是大量装备了汽车的,这支部队不但有大量的汽车,还有装甲车、坦克,坦克上面的火炮还不是一般的大,有些简直就可以把人头塞到里面去(把自行火炮当成了坦克)。
长长的炮管,粗粗的炮口,这样的火炮岂不是可以一炮轰掉武汉的城墙?那为什么,这支“党”领导的部队不把武汉打下来?看他们的营房,在原来白狗的营房基础上,硬是扩大了论十倍,这样的规模,应该至少有将近一万人。这样的实力,为什么不打武汉?
5天前,这支部队就将一块地方圈了起来,用一种奇怪的机械建起了5、6米高的土墙,外围还有一条很深的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