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转折1927-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
  潘中儒知道他们在期待着自己作出一个接触的决定,但是,作为一名对当前情况了解不详的“局外人”,潘中儒不好作出回答。而且,按照湖北省委指示,要求黄麻特委等待通讯员从党中央了解到情况回来。
  但根据事实,如果党组织不立即与这支队伍开展合作,这支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队伍,就必须再花上更多的精力进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而且,在某些方面,很有可能现有的黄麻特委就要拖了革命同志的后腿。潘中儒的手不由自主也学着武光浩的习惯,在桌面上敲击起来……
  然而,潘中儒所不知道的。此刻,屋外已经有两拔客人正在向这个方向过来,很快,他们就将一一进来“做客”了。
  早在6日,按照李耀昌所指示的路径,李锦江就已经派出战士,出发到武汉寻找湖北省省委。
  6日时的湖北省委,正处于苦恼当中。
  黄麻特委这边要求核实,是否有自己同志带领部队打到了红安、麻城,几乎是三天一催,甚至,鄂东工农革命军总指挥潘中儒前几天就一直都留在湖北省委等待消息。前天因为一场天灾,担心GM党当局封锁道路,好不容易将潘中儒送走。
  这边,武汉市却又发生了惊天的变化,整个汉阳厂区被流星摧毁暂且不说,今天汉阳工厂潜伏下来的同志汇报,有三名同志包括武汉市工会主席都失踪了,一起失踪的还有数十名进步群众以及他们的家属。
  这样,不但汉阳厂区地下党组织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整个武汉市工会的工作都必须从头开始,这里的人员安排,工作布置,足够省委喝上一壶的。
  7日晚8时,省委召开秘密会议,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会场选择在城西的一处中产阶级档次的住房,这是省委一名成员的住房,他的公开身份,在武汉当局中担任着一定的职务,而这名党员,是从来没有与李耀昌接触过的。
  考虑到已经失踪的原武汉市工会主席李耀昌同志,他知道原来的几个秘密会场,和一些同志的住所,所以那些会场和住所都已经放弃了,那些同志已经转移到别的地方居住,同时也尽量不再以原来的身份活动。
  只有这样,在李耀昌生死不明,极有可能已经被GM党秘密逮捕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李耀昌万一叛变给革命带来损失。而这样,也给李锦江派出的侦察员寻找省委设下了重重的障碍。
  4名侦察员在6日上午就已经进了武汉,这是2名侦察连的战士与2名武汉籍的战士。2名武汉籍的战士对于老城区还算熟悉,但2012年的老城区和30年代的武汉城区毕竟有着极大的差异。好不容易找到了李耀昌知道的几个省委、市委党员的住处,可全是人迹渺然。
  下午在一名市委成员家询问时,他的邻居说,昨晚隔壁家里还有人。于是,晚上,经受过特种训练的侦察员,轻易的打开了那名市委成员的窗口。2人从窗口进去蹲点,另外2人在附近找了个隐蔽点警戒。
  可是,守了一夜又加一个白天,毫无所获后。4人才终于醒悟到,从那有些零乱的房间来看,不是偶尔出门,而是主人收拾东西走人了。
  已经是7日傍晚了,考虑到任务要求,时间上已经有些紧迫,4人决定分成两组去寻找。由于是晚上,只要避开频率极低的巡逻警察,不用再顾忌别人看到什么的,战士就用原来的老办法,各自“找”了个武汉的当地人带路,按照李耀昌所写出的名单,一个一个的寻找李耀昌知道的党员。
  有了专人带路,虽然还是步行,偶尔还要躲避那些极少出来的警察,但速度还是大为提高了,两三个小时就“拜访”几个党员的家。可省委防止叛变的措施这回却成了战士们的苦恼——眼看着名单上的人就快找完了,还没有哪一个“在家”的。
  终于,晚上十点左右,2名侦察员找到了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
  这是一名党员的家。考虑到一些党员被敌人抓捕后,可能逃得出来;或者,党员的失踪只是因为党员躲避抓捕,而不是真的被敌人抓住了,那么,为了让这些党员能够找到组织,组织设立了一些秘密的联络站。
  而联络站的党员,就处在了风头浪尖上,必须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例如,如果他负责引路的那些党员中,真有人叛变了革命,那么他就立即暴露在了敌人面前,而他为了执行引路任务,除非确定他所负责的那部分党员确实有人叛变了,否则,他是不能撤走的……
  每个联络站负责的党员都是不同的,这个联络站主要任务,就是给汉阳工会及汉阳区的党员提供指引,使其能够找到组织。
  当侦察员发现屋子里还有动静后,立即通知了另外一组战士过来,随后“带”着那名充满恐惧的“向导”上前敲门。屋里似乎有些慌乱,似乎有妇女的啜泣声和小孩的哭声,不一会,门开了,一名长了一脸胡须的中年人出现在侦察员的面前。
  这是一名工人模样的人,身上已经穿好衣服,显得很整齐。侦察员在打量着中年人,中年人也在打量着年轻的战士:眼前的两名战士很年轻,看他们的模样,肯定是当过兵的,一股彪悍的气息扑面而来,与自己的估计相符。但同时也让中年人很困惑的,这两名年轻人却没有自己意料当中的凶狠。
  这么晚了,还有人来敲门,而且敲门声没有用上暗号,中年人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只是苦了妻子和孩子!中年人默默的回头看了一眼,尽管黑漆漆的,什么也不可能看到,但中年人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了妻子那有些凄苦的面容和孩子的沉睡的脸庞。
  自从自己投身革命以来,妻子就跟着自己受苦了。现在,自己亏欠她们娘俩的,似乎只有来生才能报答了!中年人的眼眶湿润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中年人在那儿暗自感伤,侦察员就不明白了。这老大个人,怎么忽然之间眼眶就红了?怎么……侦察员吓了一跳,中年人伸出自己的双手,举到他们的面前,说:“我就是你们要找的GC党员,我妻子都不知道我的事,和他们无关。你要抓就抓我吧!”
  侦察员这回是真的吓了一跳!这哪跟哪啊!还是一名侦察员聪明,他想到了,自己这么深夜来访,恐怕对方认为自己是敌人了。他用手碰了碰发楞的战友,忙道:“同志,你误会了!我们不是GM党,我们是自己人,是自己的队伍派出来寻找组织的。”
  “同志!”中年人有些迷惑了,随即他心中涌起了狂喜的情绪——什么比自己到了鬼门关打了一个传,却又能活着回来还能更让人高兴呢!
  随后,双方通报了姓名,中年人叫李传铁,侦察员告诉了他目前李耀昌一行的情况。出于狂喜当中的李传铁显然是因为喜悦,而影响到了他分析能力,他立即带领这名侦察员出发,去找自己单线联系的上级。
  也正是这样,避免了侦察员很大的麻烦——如果李传铁一分析,就会觉得有些地方是不对劲的,例如晚上李锦江的队伍怎么把李耀昌他们带出城的?要知道,李耀昌他们足足有近两百号人,城门到了晚上又是例行要关闭的,难道给这两百号人个个装上翅膀,带他们飞出去?
  这个时候,如果李传铁一起了疑心,那么仔细分析之下,就会觉得疑点越来越多,最后,李传铁一定是抱着宁可粉身碎骨,也绝对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志的。即使这名李传铁最后会耐不住酷刑,招出与自己单线联系的同志,那么,也至少是在几天之后,足够那名同志发现情况不对,赶快转移了。而对侦察员来说,则是漫漫的长期才能找到组织。
  李传铁没有怀疑,就不代表别的同志不会怀疑,至少和他单线联系的上级哪位同志,就没有相信侦察员的话。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八
这是一名30岁不到的教师学者模样的人,名叫廖雨清,公开的身份是李传铁的表弟——一名小学教员。他有着文化人惯有的细腻和谨慎,听完兴奋的李传铁抢着说出来的情况后,他并没有完全相信李传铁的话,敏锐的他发现了一些存在疑点的地方,或者说,哪叫做漏洞。
  但是,他反过来也想到了,如果真是敌人布置的陷阱,那么就应该想出一番没有漏洞的话来,那样或许更为容易欺骗过关,而不是说一夜将近200人带出武汉这样明显是漏洞的话。而且,有些党内的细节,如1921年第一次会议的情况,连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但他们却似乎清楚清楚,连细节都说得出来。
  他探了探,后面没有什么可疑的人。于是他让李传铁与侦察员一起留在屋里,他围上围巾,小心翼翼的出了门,去他所知道一名市委同志的家中。
  而两人则留在他家中,等待后面的战士带着李传铁的妻儿过来——见过了地下党组织处境地艰苦与危险后,战士考虑到那名“向导”已经知道了李传铁的住址,为了防止出什么意外,劝李传铁举家迁移,尽量转移到根据地去。而李传铁也接受了他们地建议,决定留一名侦察员在哪儿等另两名侦察员来,然后三人一起,帮李传铁妻子将一些必需品搬过“表弟”这儿。
  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廖雨清通过绕圈、急跑、回身、转路等方法后,确定了后面没有人,这才在兜了数个大圈子,数过其门而不入后,再一次经过时,一闪身进入了市委这位同志的院子里。
  市委这位同志本来要列席省委这次会议,可是他有一些工作赶着要做,于是,在他办完事后回到家中不久,恰巧就遇上了廖雨清。听完廖雨清的汇报后,这名同志从中看到了事情的不寻常,于是他让廖雨清留在他家中,立即赶到会场报告情况。
  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等他到达会场的时候,会议已经快要结束,他带来的消息引起了轰动,在座的党员不但庆幸于汉阳厂工会的党员、革命群众没有被捕、牺牲,更对我党有了一支强大的武力而振奋。谁都知道,GM党的一个军的起义意味着什么,而且,这还是一支GM党的特种军,一支接收了德国给GM党的所有军事援助的起义部队。
  这个时候,国外的武器都要比国内先进,即使是三流货色的日本武器,在受到美国封锁长达近十年之久的中国,也极为抢手的东西。这个时候,GM党政府与德国进行秘密接触,谋求从德国获取军事和武器的事情,我党早已获悉了此项情报,因此,对于李锦江他们所宣称的,是GM党的秘密接受武器的的起义部队的事实,很多同志都深信不疑。
  现在,在场的湖北省委员们,怀疑的就是,这位李锦江军长,究竟是不是LDZ同志发展的党员。于是,在已经过了十一点,准备散会的湖北省省委会议又再度延长了。
  会议对李锦江同志的讨论没有结果,对于这么一支武装,对于李锦江同志党员身份确认一事,在没有得到中央指示前,似乎不是湖北省委能够决定什么的。最后,考虑到与部队加强合作的问题,湖北省省委还是决定派出一个小组,去确定李锦江这支部队是否是党领导的队伍。
  于是,8日上午,在侦察员带着李传铁一家离开武汉的同时,一个考查的小组也动身前往红安,去查看这支队伍的情况。
  这个小组当天中午就进入了红安。为了真实的考查这支队伍的情况,他们没有与队伍进行接触,同时为了保密,他们也没有和黄麻特委联系,甚至考虑到几个人目标太大,他们还分散开来,约定集合地点后以个人为单位,凭着一个GC党员敏锐的直觉去观察红安、麻城两县的情况。
  当晚,当他们在约定的地方集合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情报局的侦察员给盯上了。原本侦察员注意到的只是一个人,可在跟踪后,发现有这么多不明来历的人到了自己的地头,这可是第一单大CASE。没有什么经验的侦察员们,在讨论之后,决定跟踪他们,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些什么,经验就从他们身上获取了。
  于是,省委的考查小组们茫然不知自己头上几千米的高空,正有一架无人侦察机用红外线锁定着他们,无论他们怎么躲躲闪闪,后面总有一队情报局的侦察员在远远的吊着他们。
  考查小组在考查中,得知黄麻特委的同志为了李锦江这支部队,在今晚召开特委扩大会议,讨论近期的工作情况。于是考察小组一合计,决定去参加这个会议。
  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潘中儒心中难以决断的时候。看到外面警戒的游击队战士将省委考查小组迎了进来,潘中儒心中一下就轻松了起来。考查小组带队的就是省委主要委员之一黄秀松,这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完全可以请示他,然后,拿着鸡毛完全就可以当作令箭、当作挡箭牌了。(这里是小子过于龌龊了,当时潘中儒同志没有小子想得这么不堪,不过,潘中儒同志所想的,也总有那么一点这方面的意思。)
  考查小组例行的听取了黄麻特委的意见,然后,就通告了省委获得的最新情况。当潘中儒、武光浩他们知道,这支部队已经获得了汉阳区党员的支持,并且已经与湖北省委联系上,今天考查小组经过考查,认为这支队伍应该是自己的之后,不由的集体松了一口气,难以决断的两难选择会令人发疯的。
  就在这时,原来第九数字化师侦察连出身的情报局战士,已经结束了一场一边倒的偷袭。外围负责的警戒的游击队战士虽然也布置了明哨、暗哨,有了一定层次的警戒范围,可是,这些在戴着红外夜视仪的原来侦察连出身的战士面前,就和小孩玩过家家一样,即使没有用那些麻醉枪等特种装备(考虑到这些人还不能确定身份,起码看上去有些象30年代的我党游击队,侦察连的战士决定还是不要搞出伤亡来),侦察员们也秘密抵近一一将他们敲晕捆了起来。
  就在武光浩觉得外面有些奇怪的动静,觉得有些不对,正想拔枪的时候,情报局的战士们从三个房门破门一拥而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每一个人。这是通过夜视仪确定的位置,每一个战士都侍侯着一个,或挨在一起的两个人。
  看着黑洞洞的枪口,有些党员想反抗,一名黄麻特委的党员身体一晃,立即掏枪,可是用枪对着他的战士迅雷不及掩耳一般的,一个手刀他就晕了过去。于是,在几个战士同时表演了一场徒手擒敌后,黄麻特委以及省委的考查小组都无奈的举起了双手,束手就擒。
  侦察员的战士将这些人都带了回去,连夜开展审讯。但是,夜间行动的他们没有穿上平日的迷彩服,而是夜间行动的特殊服装;押这些人回去的时候,也没有出动车辆,而是将这些人头蒙上之后,能走的就自己用双腿走,已经晕了的就扛麻包一样扛着。这样,即使是一直在密切注意他们的武光浩,也不知道今天袭击自己的队伍是哪来的。
  由于不知道这是自己的队伍,所有一干人等,不约而同的都进采用了抵赖绝招。
  “你们干嘛半夜聚在一起?”
  “我们准备开个铺面做生意,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出股份……”
  “你们干嘛半夜聚在一起?”
  “我打算建栋房子,他们是我家人或者请来商量怎么开工的……”
  “你们干嘛半夜聚在一起?”
  “我们是开矿的,这那栋房子底下有个金矿,我们在商量明天开矿的事……”
  虽然五花八门的答案,可他们一口就是咬定自己是安分良民,绝对没有不良企图。至于有些人身上有武器,那就更多解释了。
  “哪些是我的护院,我家财万贯,不请护院难道就不怕土匪抢劫啊!”
  “枪?什么是枪?……这个东西叫枪啊!我是从他们哪儿拿来玩的,这个东西会喷火的,好好玩……”
  “我们是生意人,当然要请保镖了!”这位一脸‘你是白痴啊!这个都不懂!’的模样。让战士一个头两个大。
  总之,这些人摸清了战士的好脾气,就是不开口,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而战士们考虑到这可能就是自己人,也不好把自己过去学的那些东西用到他们身上,而且,以往关上几天黑屋子的心理战术也没有用上,就决定冷他们一段时间再说,反正他们跑不到哪里去。
  当晚,情报局南方处的负责人——原来的侦察连副连长——本来想向李锦江汇报,考虑到李锦江一直强调的,独立工作的原则;而且,此时已经半夜一点多了,过去吵醒军长似乎有点那个的那个的这个那个的那个这个……
  于是,这位头脑中,还残留着“2012年严重的等级概念”的错误观点的,情报局南方处的处长,就让黄麻特委、湖北省委考查小组这些人,好好的感受了一番焦躁的滋味,也间接的为党的事业筛选出了几个,可能会给革命造成损失的叛徒。
  此刻,正在大被深眠的李锦江完全不知道,自己千辛万苦寻找的黄麻特委、湖北省委的同志,他们就被自己后来定性为,残留着“2012年严重的等级概念”的错误观点的情报处长,关在离自己不到6百米地方。因为他实在太累了,以至于让战士不忍心再去打搅他。
  起初,李锦江根本就忙不过来。部队已经逐渐在红安、麻城站稳了脚跟,工业体系正在建设当中,原来在山西粗略组成的政府部门现在早已不堪重负,目前,必须重新编组政府部门及部队。
  这些工作只能是由军一级的来安排,否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原来出于对李锦江的信任,为了不对李锦江的工作带来困扰,张卫没有给李锦江配备一个政委,而是决定大的问题由两人共同决定。现在,张卫远在太行,对这边的工作情况又不了解,人员上的情况也仅仅是有个简历,无法对这边的工作进行处理。
  现在,全部工作就只能由李锦江找师部的参谋们进行商讨,而后由李锦江拍板决定了。这样,李锦江想不忙都难。
  工业是要调整的,通过与工人、战士们一起干了两天,那些人员适合那些方面的工作,李锦江心中也大致有了个谱,将哪些人抽调出来成立实验室、研究院,哪些进入工厂作为高级技工培养,哪些是目前的骨干等,一系列的东西整理出名单,从当中确定负责人,再让参谋们拟订结构,派出一两个老成一些下去作为辅助;工业部门的整个机构就确定了。李锦江也下达了第一个目标——在当前技术水平上,进行56式冲锋枪的“仿制”工作。
  政府机关的调整,革命委员会是要牢牢的控制在党的手中,这点李锦江清楚,但是开展实际工作的政府班子,李锦江就不怎么熟悉了。还好,原来告示上所要求的人员虽然没有组成革命委员会,但先后有了一些革命群众、地方旧文人、一些思想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几个比较温和的地方乡绅加入后,一个基本的根据地政府却有了雏形,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应该就可以了。
  李锦江现在着重要考虑的,就是部队的建设。没有军一级的政委,但师、团、连一级,以及原来张卫着重培训、提拔的那200多个“笔杆子”,却构成了基层有力的政工班子,有效的将原来的许多俘虏转化了过来,筛掉那些老弱病残的,还有将近400名青壮年,只要政治工作跟得上,加强训练后,这些都将是自己设想中的甲级部队的战士。
  原来的部队,架子就留给甲级部队,战士们抽出最精锐的成立特种作战部队,和张卫商量过后,两人决定,还是叫回原来的第九师吧。两个根据地都保持一个第九师的番号,这和德国的十纵倒有些象。余下的就作为甲级部队的士官,这样,一旦经过加强训练,在老兵的指挥下,甲级部队的战斗力就马上出来了。狮子指挥的绵羊的故事,李锦江可是牢记在心。
  只是……这些工作似乎现在还不能开展吧!忙了两天,又非常推卸责任加偷懒的,李锦江本着上位者该指挥工作,而不是一头扎入如山的工作中,与下级抢饭碗的原则。将工作全部布置下去之后,李锦江忽然发现,除掉那些目前无法开展的工作外,现在自己却不知道再忙些什么了!
  各师的师长、副师长已经将各师的巡逻、岗哨、治安、训练各自负责了,同时李锦江还要求他们,每天每个师都必要要有一个师长或副师长带队,带该师没有任务的战士到工厂去帮忙。这样,忙了一天的师内事务后,交接完工作,师长就带领没有任务的战士去工厂区去接受劳动,正好休息休息大脑;副师长接受完一天的劳动,则正好回到师里,忙活师里的事务,正好休息休息身体。
  那自己呢?第三天,早上跑完步,郁闷之下,李锦江穿上一套“借来”的外衣,信步出门走走。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除了出来的两次作战,李锦江都没怎么出过军营,就是从山西一路下来,也大多是乘坐在装甲指挥车当中,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到过这个年代的城市逛逛。这个年代的城市,似乎有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些街道、民风民俗,应该是2012年的自己从没有看到过的。
  李锦江忽然对旁边的这座红安城发生了兴趣,他迫切的想看看1928年的县城是个什么模样。虽然,在2012年,李锦江也到过几个所谓的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故迹去游览,但是,一则街道很多都是翻“旧”的;
  二则总有2012年的痕迹在那里碍眼,比如说电线、闭路电视线、网线等等之类的,大煞风景;
  三,则是那些景点里的人都是一副现代装束,而且人山人海,很多人开口就是:买点纪念品啦~记过东筛鸡多千哪……有一次,在云南丽江古城,李锦江还听到了几个人说:小心“睾丸”反应……
  游览一遍这个红安城,同时,李锦江也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了解一下部队与当地百姓相处的情况。于是,李锦江专门跑了一趟工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些偷偷摸摸的从一间房间的柜子里,找到了一件有些破的棉袄和一条粗布长裤,一顶旧毡帽。回到自己的帐篷,李锦江脱下大衣和裤子,仅穿着保暖内衣和一件毛衣,罩上防弹衣,就将棉袄和长裤穿在外面,这就是李锦江的“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九
走出军营的时候,门口的站岗的士兵拦下了李锦江,随后,当看清楚了这个“鬼鬼祟祟”的人后,不禁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锦江的这个模样。李锦江一阵苦笑,自己的样子似乎是“有点”损害自己的形象吧。
  李锦江命令士兵,不可以告知任何人自己出去了。随后,就穿着工人的衣服,象着往常那些工人们走路的模样,大步流星的向红安走去。
  李锦江还年轻,没有那种前呼后拥的习惯;而哨兵则是服从命令为天职。再者,这里就李锦江最大,哨兵也不知道该象谁报告——军长孤身一人,没有带卫兵就这样出去了。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李锦江在2012年时,一有空就是和士兵们泡在一起训练。摸爬滚打,士兵们能干的,李锦江也一一照作。第九数字化师士兵们都知道,师里有一个和谁比单兵能力都不怕的准师长。这样的情况下,哨兵们根本就不但心,在自己的底盘上,李锦江一个人会有什么危险。
  一路上,行人不断,看装束都是些农民。李锦江在心中猜想他们是去看公审的,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李锦江放慢了脚步,跟上了一名老农,假装作一名从外地来的人问那名老农。
  可是,尽管李锦江和老农一起走出了许久,问了老农许多声,老农不是闷不做声,就是回答:“我不知道!”“你自己去看了就知道了!”
  最后,李锦江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他瞄上了后面正在谈话的两个人,这是一老一少,看样子正在谈论得比较热烈。李锦江靠了上去,在旁边听了几句,忽然那个少年看到了李锦江在旁偷听,顿时拉着老者赶走了几步,李锦江跟了上去,此时老者也看到了李锦江,顿时脸色变了,两人停了下来。
  李锦江却没有什么自觉,也停了下来,还奇怪为什么这两人不说了,刚才自己正好听到说什么“公审”,正想继续听下去呢!于是李锦江问道:“刚才你们说的,那个什么公审是怎么回事啊?”
  两人看了李锦江一眼,也不答话,转头就走,边走还听到少年人说:“这肯定是一个奸细!听说那些个地主派出了许多奸细,看来这个也是!叔,我们要不要去举报他?”
  老者却说道:“算了,不要去管他,反正,你就是想报告,报告谁呢?算了……”
  李锦江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被当成了奸细了!他看了自己,自己有哪里有问题呢?不就是一副工人的样子嘛!还是穷苦工人阶级……慢着!李锦江终于明白自己问题在哪儿了。
  一脸白净的自己,从小就很难晒黑,今天出门自己还洗了把脸,相信自己一脸的白净,怎么看也不会想一个身穿破棉袄的穷苦人家。于是,李锦江找个别人难以注意的地方,抹了一把灰到自己脸上,把棉袄拉起来遮住脖子,还找了条小溪看了看自己的形象。
  的确,象一名穷苦工人的模样了!李锦江对自己的新形象感到了满意,这才继续回到大路上来。
  信步往红安走着,李锦江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刚才那两人说的话,没地方报告?什么意思!难道各村各乡的民兵组织都是摆设?而那名老者的意思,似乎是怕麻烦上身,这样不就是说,根据地的政治教育还处在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
  李锦江记得当年,政治教育的到位,让每一名中华人都清楚的认识到,革命是自己的,革命是一定能够胜利的。思想上、信念上的牢固,使得每一名中华人都能够为了革命付出自己的生命。那些被俘宁死不屈的,那些为了革命贡献出自己的最后一块门板的,那些生命到了最后一刻还工作在革命的岗位上的,那些在敌后艰苦的岁月里仍然坚持抗战的……
  李锦江眼前闪过了当年银幕上的一个个形象,同时,李锦江也想到在2012年政治教育的失败。是的,那时的政治教育,简直就是一塌糊涂!不可否认,群众接触的东西多了,了解信息的渠道多了,加上一些别的分散,对于政治教育都起到了反作用。但是,领导干部的行为确实最根本的!
  如果领导干部不是以身作则,而是带头贪污腐化、贪生怕死、怕苦怕劳、利字当头。这样的情况下,你领导作政治教育,要求下面,要怎样拒腐防变、要冲锋在前、要吃苦耐劳、不能贪图小利,那么,又有几个人会去听你的?
  “上有好焉,下必从之”!这是千古不变之良训!
  就拿自己的第九数字化师说,如果不是在一开始组建的时候,自己和张卫就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吃苦训练,加强学习,那么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