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风流(1-259) 林家成-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月的也不打紧。只要他平安就够了。

    把帛书收入怀中,冯宛微笑道:“多请壮士告知!君旅途疲惫,还请稍作休息再做计较。”

    “多谢夫人。”

    转眼,又到夜间了。便在刚才,冯宛已写了回信!交给了那军卒。

    今晚的风有点大,夏风吹着树叶哗哗的响,吹在身上遍体皆凉,足能扫去一身炎热。

    冯宛就着灯笼光,把那封帛书看了又看。到得后来,她已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信中的内容,还是那熟悉的宇休。

    她低着头,一遍又一遍地摩掌着每一个宇,似乎这样做,便能感觉到卫子扬指尖戈过时!那肌肤的温热。

    她眉眼赞禁,做得自然时,突然的,一阵低低的笑声传来

    被笑声惊醒,冯宛回头看去。

    对上她的目光,两个稗女迅速地低下了头,只有那嘴角一闪而逝的笑意,还在她眼前闪烁。

    腾的一下,冯宛的脸一红。

    她连忙把那帛书收起,低着头红着脸,她暗暗想道:我这是怎么啦?不过分别这么一会。

    转眼,她又惊道:我已陷了那么深么?

    这种感觉,有点惊心,又有点甜蜜,隐隐的,还有着惶然。便如这夏日的风,怎么凉爽,都掩不去那份燥热。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了。

    离两人定下的婚期,只有三天不到了。

    冯宛站在院落里,听着外面喧嚣一片。她眼角所望之处,来来往往都是权贵的马车。这些马车,都是冲她而来的。眼看她与卫子扬婚期将定!这些人要么是来送贺礼,要么是来问消息的。

    那些问迅的话,听得多了,冯宛实是心烦,便把一切交给管家,自己只顾清养着。

    午时到了。

    冯宛刚刚换过衣裳,准备午休一下。

    一阵急乱的脚步声传来。那脚步声又急又乱,让人一听便是不安,冯宛急急走到台阶上时,一个军卒冲了过来,他远远地看到冯宛,便是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叫道:“夫人不好了,将军他,落入了叛贼设下的陷讲。现下他被二万叛贼的新军包围了二天一夜了。”

    什么?

    冯宛脸色一白,她知道,卫子扬这一次带走的兵马,总共不过六千之数。而且,他虽然用兵如神!可也擅攻不擅守,擅于在奔走中作战,而不擅于阵地战和攻营拔寒之战。

    再说,他已出兵好些天了,将卒疲惫之时,遇到三倍于己的生力军,那真是情况不妙。

    摇摇晃晃中,冯宛还有一丝理智,她吸了一口气问道:“这消息,是谁让你告诉我的?”以卫子扬的为人,只怕不会想到把这事告知她。因为,她毕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啊。

    那军卒颤声说道:“是各位幕僚。将军已将此事禀过陛下,已向陛下急求援兵。下面的郎君们认为,夫人素有急智,不敢隐瞒,因令小人前来禀告。”

    这一下,冯宛猛然一晃,在啤女们的惊叫声中!她急急伸手,终于撑着几,没有让自己倒下。

    好一会,冯宛问道:“陛下如何说来?”

    “陛下说,都城的将卒已尽数派出,实在抽不出人手了。不过他已经下令,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已经被围困了二天一夜,这里还抽不出人手,只能商量?只怕再商量个几日,那里只能迎回白骨一堆了。

    在冯宛煞白着脸时,一个护卫走到她身后,急急问道:“夫人,要不要进宫,去求求陛下?”

    冯宛只是低着头,久久没有回答。

    在一阵安静中,她努力地深呼吸着,努力地想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会的,绝对不会有意外出现的。

    在她的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一幕,卫子扬的权臣之路,一直走得很顺畅,他哪里会有什么危险?

    可是,现实早就有了变化,有了她不可知,不可控的事了。

    不要想这些,平静下来,平静下来。

    连续做了十几个深呼吸后,冯宛终于平静一些了。

    去宫中求见陛下?

    不说她在陛下面前并没有面子,以陛下对她的厌恶程度,她便是说得再有理,再是言辞促侣,他也只会当做耳边风,完全不可能打动他。而且,陛下一直有意对付她,如果她真的自投罗网,只怕会生出什么不好说的事端来。

    可不去找陛下,又能如何?

    猛然的,冯宛双眼一亮,牙一咬,沉声说道:“叫过曾秀,请他召集所有游侠儿,你们也准备一下!我们出城。”

    出城?

    众护卫诧异地看着她,一护卫惊道:“夫人,可是我们这么些人?”

    不等他说完,冯宛挥手道:“不必多说了,听我的命令行事便是。”

    “是。”

    那护卫一走,冯宛便毅然转身,大步朝着寝房走去

    冯宛不知道,她的命令传出后,西郊外的一个巷道里,传来一声低语,“什么?她不打算入宫,反而要带人出城?”那人冷笑道:“难不成,她打算自个儿去相救?”

    顿了顿,那人沉声命令道:“速把这个消息传回宫中,便说事情有变,冯夫人不肯入宫,反而要带着游侠儿和身边的亲卫出城相救卫子扬。请陛下示意,下面该当如何?”
   

 
197章证实



    冯宛一旦拿定主意,行事便十分迅速。不过二刻钟,百数游侠儿,和卫子扬留在西郊和卫府中的上百亲卫,便整装待发,也不汇合,直接便向城门处驶去。

  随着众汉子一并同行的,还有六七辆马车。这些马车帘帏深深,也不知放了什么东西。

  既是分头行动,动作之间便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很快,一行人便不声不响地出了城门,到了城外。

  来到城门,三队人马一在冯宛指定的地方会合,她便从马车上走下,望着站在自己面前,身形悍勇的二百壮汉,微微笑了笑。

  她还笑得出,站在冯宛周围的,不管是游侠还是护卫,还是管事,都是一脸不安。他们知道,围攻卫子扬的敌人,足有二万之众,而他们,却只有二百,以二百敌二万,怎么可能会是对手?冯夫人不说是个妇人,便真是天纵之才,也只能无计可施啊。

  亲卫们还好,众游侠儿三五成群地站在那里,纷纷向曾秀打听着。见到冯宛这个妇人靠近,他们的声音虽然小了点,也没有小到哪里去,表情神色,浑然看不到对她的尊重。

  这也难怪,这些游侠儿,虽然知道冯宛的身份,可对她的才干如何,却是一点认知也没有,要不是曾秀强行命令,他们根本不会前来。

  在三队人马忙着整队时,冯宛走了过来。

  她站在山坡上,静静地望着眼前的二百壮士,目光宁静而平和,仿佛在西郊时的激动,从来便不存在。

  曾秀从队例中走出,他来到冯宛身侧,看着她低声问道:“夫人可是已有良策?“说到这里,他自失一笑,叹道:“这个时候,料想以孔明之智也是无计可施。秀真不知道,大人如何应对。”

  冯宛抬头,良久后,她徐徐说道:“令大伙聚于城外,我只是想证明我的一个猜测。”说到这里她抿唇低喝,“阿秀吩咐下去,所有人马上动身,我要他们二刻钟内,到达前方的三阴峡。另外告诉他们,无论何人都不得离队。”

  曾秀一怔,不解地看向她。

  冯宛转头对上他,目光温柔而诚挚,“那些亲卫我自己下令便是,阿秀,游侠们只能由你指挥了。”

  曾秀虽然不解还是点了点头,道:“好。”

  他大步走回。

  在曾秀朗朗的命令声中,冯宛对亲卫们的命令也已下达,众人再次起程。

  三阴峡离这里足有五六十余里,饶是众人骑术出众,也要快马加鞭才能赶到。

  因此,转眼间,官道上级已是烟尘滚滚,马蹄隆隆。

  狂奔中,几个亲卫靠向冯宛,一人在马车外问道:“冯夫人我们这是去干什么?”

  另一个护卫也问道:“夫人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抓紧赶去援救将军吧。”

  问话中,冯宛淡淡的喝声传来,“尔等听令行事便可何必多问?”说罢,她再不理会。

  这般狂奔,队伍终于在二刻钟后,到达了三阴峡,带着队伍深入山阴峡,直走了三分之二,冯宛才命令队伍停下。

  在队伍停下的那一剩,冯宛喘息了好一会,才沉声命令道:“亲卫分成两队,从左右两侧分别上山,伏于山腰草多林密处。”

  众亲卫相互看了一眼,最后领命道:“是。

  亲卫们一离开,冯宛又命令道:“曾秀,你带领三十人,把此处至都城,五里以内的足印痕迹尽数清扫干净。完事后来找我。”

  “是。”

  “其余的人跟我来。”

  “是。”

  一切安排妥当,连马车也藏得稳稳的后,冯宛在山腰处蹲下。这时正是夏天,树叶繁茂,草木生长极旺,人蹲在其间,下面的人根本不可见。

  低着头,冯宛盯着前方,她唇紧紧抿着,眉间微皂,显然正在沉思。

  一意钟后,打扫足迹行踪的曾秀终于回来了,他领着众人,迅速来到冯宛身后,蹲下后,他顺着冯宛的目光向都城方向望去,看了一阵,他诧异地问道:“大人,这是?”

  冯宛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闻言她低声说道:“我想知道,会不会有大队人马出现。”

  曾秀更糊涂了,他愕然说道:“大队人马?夫人以为,敌人还会派出伏兵前来对付将军?”

  母宛摇了摇头,她慢慢地转向曾秀,见众人隔得远,便低低地说道:“不是对付将军,是对付我……”停顿了一会,冯宛淡淡说道:“以卫将军之能,当世之人,少有能把他困住的对手。我担心,他是中了里应外合之计。”

  曾秀有点明白了,他脸色微变,专注地倾听着冯宛说下去。

   “我要是新帝,必然会想着,如何把卫将军这样的人才控于掌中。而要控制他,首先就要全歼隶属于他,只忠于他一人的八千亲兵。因为普天下人的都知道,卫将军的八千亲卫中, 有六千亲卫,是他故国人马。那此来自故国的将士,身经百战,对他又忠心耿耿,实是他的底牌。没有了亲兵的卫子扬,只会是折了翼的鹰,瞎了眼的虎。他最是厉害,也只是一个将才,要杀要用,尽在上位者一言当中。”

  她说到这里,曾秀完全明白了,他低叫一声,惊道:“夫人的意思是,将军如今被伏,是陛下与反贼们勾结好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全歼将军的亲卫,彻底剪除他的羽翼?”

  见冯宛点头,曾秀又道:“那把将军被围的消息透露给夫人的人,也是想拿住夫人,好令得将军放弃无谓的抵抗?”

  “也许。”冯宛轻应一声,她看着都城方向,喃喃说道:“我就是想知道,我的猜侧正确与否。”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而这时,一个游侠低叫道:“大兄,夫人,前方来人了。”

  冯宛抬头,远方,只见得苍茫一片隐隐有黄尘高举。把耳朵伏在地上,却哪里听得到什么马蹄声?如果是大队人马,应该地面前被震动了的。

  见到冯宛贴地听来,那游侠道:“那些人定是在马蹄上包了布,因此地面不曾震动。不过小人眼力向来出众,大人,对方离我们不过二十里远,看那烟尘,来人少说也有几百上千的。他们是朝三阴峡方向而来。”

  慢慢的,前方的烟尘越来越多,越采越清晰。

  一亦钟后,弥漫如长龙的灰尘,充斥了冯宛的视野。曾秀见状,低声说道:“对方人马约一千之数。”

  冯宛点头。

  那一千人还在靠近,还在靠近……,

  又过了一会,他们终于出现在冯宛的视野中。不过,这队人马在离冯宛四五要外停子下来。

  见到一些斥侯跳下马查看,另一个游侠儿笑道:“好家伙,我们把行踪一打扫,这些人便糊涂了。”

  曾秀也是一笑,他转头看向冯宛。

  见到冯宛脸色微变,曾秀问道:“夫人?”

  冯宛抬头看向他,慢慢的,她哑声一笑,道:“没有想到,竟然都给我猜中了。”

  曾秀一怔,马上明白过来,是啊,要不是冲着夫人过来,他们怎么会直奔三阴峡?要不是想着对付大人,他们怎么会见到行踪被清理,便踌躇起来?

  就在这时,冯宛的命令声突然传来,“通令下去,无论何种情况,所有人一律不许吭声。如有违者,当场格杀!”

  她转过头,目光沉凝地看着曾秀,颤声道:“阿秀,我们人少,时间又紧,可没有精力与这些人纠缠。你把我的话转给陈管事和里护卫长,明白告诉他们,任何人胆敢发出声响,那就是想把我们在这里的消息传给对方,必是内奸无疑,一定要当场格杀”

  这时曾秀已经明白,冯宛还真是如她所说的那样,出了城,又埋伏在这里,只是为了证明她自己的猜测。得到她的命令,对上她紧张焦虑的面容,他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夫人放心。”说罢,他猫着腰,闪身离去。

  曾秀一走,冯宛便似疲惫非常,她向后一倚,软软地靠在石头上,闭目寻思起来。

  不过一息钟,曾秀回来了,他朝着冯宛点了头。

  冯宛对上他刚毅的表情,心下松了一口气,勉强笑了笑,又寻思起来。

  这时,前方的队伍终于动了。

  那队伍走了半里后,见前方出现了一条岔道,那条岔道,是通往卫子扬被围处的一条近路。那队伍犹豫了一阵后,最终兵分两路,三股人踏入了岔道,剩下的二股,继续向三阴峡赶来。

  很快的,那二股人便进入了三阴峡。在进入峡谷时,他们抬起头来四下张望着,走在前面的两个将领,还交头接耳了一会。

  不过,他们也只是警惕着,却没有一人想到,冯宛会停留在这里冫本来也是,她的当务之急是赶着前去相救卫子扬,根本没有必要这里设伏。

  很快的,那二股人马便卷着烟尘,渐渐消失在峡谷尽头。

  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曾秀低声问道:“夫人,我们下面该当如何?“

   冯宛望着那些人渐不可见的背影,低声说道:“等他们再走远些再行动。”说到这里,她暗暗想道:新帝的性子,本不善忍。可这一次,他为了让子扬松懈,硬是广纳美男美女,还设了什么南北两宫。可见他为了这一次的计划月,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一千人出来时,多半是被下了死命令,非要逮到我不可。现在他们找不到我的踪影,只能盲目的四下寻找。我只要行动得迅速,至少今天内,不必担心这一千人回过头来给我一击。

  想到这里,她回过头来,低声说道:“我们可以回去了。”

  

第198章功成

    命令一下,冯宛一行人络绎从山腰间爬下,纵马向都城驶去。

    众人这般大张旗鼓地前来,却什么事也没有干,只是躲在草丛中呆了一阵,便又赶回去。这一下,便是曾秀,也摸不清冯宛打的是什么算盘。

    队伍来时匆匆,去的时候却是慢慢而行,在众汉子时不时盯来的目光中,冯宛却出奇的沉默着。

    曾秀走到她身后,低声说道:“夫人,刚才有几个人形状有异,不过都被我们及时制止。”

    果然有内奸,冯宛抬起头来,她淡淡说道:“把那些人悄悄杀了。”

    曾秀一怔,好一会他才低声提醒,“夫人,他们都是卫将军的亲卫。”

    冯宛回过头来,她看了曾秀一会,点了点头,道:“也是。趁他们不注意,全部控制下来,嘴里塞上布条,放在我那几辆马车里。”

    “是。”

    “不可掉以轻心,告诉陈管事和里护卫长,今天晚上,如有任何人有异状,可当场格杀。同时,不许任何人擅自离队!”

    “是。”

    离城十里时,冯宛突然命令道:“停下来。”

    众骑停步,这时的冯宛,却侧过头,看了看渐渐西沉的太阳。

    慢慢的,她回过头来,望着众人,她的目光明澈之极。

    目光一一从众人身上扫过,冯宛徐徐说道:“你们分成四队,前往东南西北四门。”她顿了顿,沉沉说道:“一到目的地,你们便前去山林中打柴,记着在戌时二刻,我要看到整个都城,东南西北四大城门,都被大火包围。”

    壮士们惊住了。

    一时之间,他们面面相觑,直过了好一会,曾秀才低叹道:“妙,妙计!”

    前因后果,只有他明白,此刻,也只有他听懂了冯宛的计划。

    冯宛微微一笑,目光从曾秀的身上移开,她声音一提,极为严厉地喝道:“切记,我们乃秘密行事,不可惊动他人。而且,不管走到哪里,你们二十人一组,任何一人都不可擅自离队,如有人有这种意图,其余之人,可以当场格杀,可有明白?”

    众人一凛,不由齐声应道:“是。”

    “去吧。”

    “是。”

    看着壮士们分成四队,一一离去,曾秀走到冯宛身后。冯宛头也不回,低声说道:“我就在这里吧。”

    “愿与夫人在一起。”

    冯宛点头。

    天空,最后一缕残阳,完全陷入了地平线,渐渐的,天色暗了下来,渐渐的,黑色的夜幕笼罩在天地间。

    夏天的白昼总是很长,从太阳落山,到太阳完全沉入地平线,用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当天空完全暗下来时,戌时到了。

    这一个半时辰中,冯宛一直安静的坐在马车里,而马车,则是掩藏在树林中,看到壮汉们用她放在马车中的刀斧锯子之类地砍下一根根树枝,看到他们用她准备好的易燃物堆在树枝下,看到树枝渐渐的堆成了山,她一直动也不动。

    腿边,她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成功与否,尽在这一举,她心里实在紧张。

    时间过得奇慢又奇快。

    曾秀这时已经非常忙碌,眼看天黑了,他便指挥着众人,把放在隐密处的柴火堆到了城门外。

    当一切准备妥当时,戌时二刻也到了。

    冯宛朝曾秀看去。

    这时的曾秀,手举着火把,他右手举举扬起,嘴里清喝道:“点火——”

    喝声一落,他手中的火把,哗地一声呈弧形抛出,准确地落在柴堆上。

    随着那柴堆腾地一声燃烧起来,每隔百步处的一个火堆前的壮士也动了,他们同时点燃火把,然后用火把点燃了柴堆。

    几乎是一瞬时,一堆又一堆的焰火燃烧起来。起先,那焰火还只是星星几点,到得后来,那焰火越来越旺,越来越旺,通红的火焰伴随着滚滚浓烟,冉冉升上了天空。

    这是黑夜,天空被云罩着,没有月光也无星光,这红艳艳的火焰,在黑暗中直是说不出的明亮,说不出的扎眼。

    转眼间,冯宛清楚地看到,远处也燃起了腾腾火焰,同时,城中传来了一阵兵荒马乱的叫喊声。

    那些人,越来越靠近城门了,可惜,城门刚吱呀呀打开一角,却又立刻关紧。饶是如此,一股浓烟伴随着灼人的火焰,还是差点把那个城门卫的头发给烧着。

    冯宛站在一侧,静静地看着四周腾腾而起的火焰,不过一刻钟,整个城,四五十道通红的焰火,便点亮了整个夜空。

    站在她这个角度看去,此刻的都城,便似被烈火给整个包围了。城门外便烧着烈焰,里面的人无法出来,也就无法弄清状况。这种糊里糊涂的感觉,最让人慌乱了,冯宛都可以听到都城里面,一声又一声,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哭喊声。

    曾秀还在指挥着众人打柴,他忙碌了一阵后,转眼看到站在角落处,衣袂飘飞,安静得冷漠的冯宛,不由大步向她走近。

    来到她身边,曾秀朝卫子扬被围的地方看了一眼,说道:“他们一定也看到了。”

    “恩。”冯宛应了一声,道:“吩咐大伙继续砍柴点火,告诉他们,将军能不能脱围,就看这一把火了。”

    “是。”

    曾秀招来几人,令他们骑上马,把冯宛的话转给另外三城的人。

    “夫人,你累了,不稍事休息一下。”

    冯宛摇头,她低声说道:“我要等着子扬回来。”

    曾秀沉默了。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据冯宛的判断,以卫子扬的善战之名,新帝派来困杀他的,必是整个陈国最精良的部队,更是他最信任的队伍。而这个队伍,便是新帝的近军亲卫!

    据她想来,除了近军亲卫,新帝也不敢使用他人。做太子时,他的亲信除了卫子扬,便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将。现在继了位,虽然有不少将领归附,可他还没有完全掌握,还不敢用来做这种大事。

    而这支近军亲卫,家人都在都城,行事处事,一切以皇帝为重。此刻,他们看到这滔滔火焰,看到这滚滚浓烟,定然会以为,有大军在攻打都城了。甚至,他们会做出都城危在旦夕,皇帝的性命危在旦夕的判断。

    皇帝性命不保,家人生死不知,不管他是谁,也会无心恋战。要么,他们会慌乱,进而给卫子扬造成可乘之机,要么,他们会放弃围杀卫子扬,带兵杀回都城救驾。

    无论哪种结果,都会是卫子扬的一个机会。

    冯宛暗忖道:我的人手只有这么多,子扬,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烈焰还在腾腾燃烧着,此刻的天空,已经是通红通红一片,滚滚的浓烟夹杂其中,混合着一阵阵因害怕和惶恐而传来的嘶哑哭叫。

    到了后来,这叫声已是越来越响,慢慢的,还混合有锣鼓地敲打声。听起来,似乎有人在里面组织着救火。

    可是,所有的城门,全部是精铁所铸,火焰堆着它燃烧,不过一会功夫,那铁门已是炙热一片。里面的人虽然有心,可哪里敢把它打开?而这么一耽搁,铁门的大锁渐渐溶化,却是打也打不开了。

    烈火中,曾秀说道:“这锣鼓喧天的,他们说不定也能听到。”

    冯宛没有说话。

    时间在一点一滴流逝。

    虽然众军士忙着砍柴,可火焰,还是在一点一点的变小。

    不过火焰虽然变小了,城里的人却依然出不来。因为四大城门都已溶化了小半。里面的人虽然用巨木强行撞开铁门,可他们想到刚才看到的,这铁门外便是熊熊烈火,便又不敢了。

    这时,曾秀走到冯宛身后,低声道:“夫人,子时过了。”

    子时过了?

    这么快,这场大火便燃烧了近二个时辰了?

    冯宛抬头看去,她看得出,烈火虽在城门燃烧,可因火焰过大,又南风吹拂的缘故,城中边郊的不少房屋,此时也着了火。不过那火是外面烧了一阵才燃起的,应该不至于伤到人了。

    垂眸一会,冯宛命令道:“传令下去,所有人退入附近的林中。”

    “是。”

    冯宛等人缓缓退入山林。

    藏身林中,在一片蚊虫嗡嗡声中,冯宛低声说道:“又过了一天了。”

    曾秀不解地看向她。

    冯宛没有看他,而是仰望着天空,喃喃说道:“本来明天,是我们大婚的日子的。只希望今天,子扬就能够平安回来。”

    她想,如果他今天没有回来,她真的会害怕……

    就在冯宛如此想着的时候,一阵亲卫大步向她走来,拱手说道:“夫人,从信城方向传来大队马蹄声。”

    信城方向?

    冯宛腾地站直,她急声道:“带我去看看。”因为激动,她的双颊通红通红的:从信城方向来的,会不会是……

    那亲卫领着她向前走去。走到树林外,那亲卫见冯宛眺望着官道,他伏在地上又听了一会,认真说道:“从这马蹄声可以听出,来骑将近万人。他们离这里只有十里不到了。”

    他的话音刚落,冯宛已低叫道:“我看到了。”

    亲卫诧异地抬头看去,果然,前方蜿蜒如蛇的官道上,出现了一条长龙,那长龙奔驰而来,他们手中的火把,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扎眼。

    冯宛瞬也不瞬地看着他们,想道:卫子扬,你在哪里?

    
 
正文 第199章 重逢

     

    她唇咬得甚紧,一侧的亲卫见状,暗暗想道!冯夫人决策时,果断之极,实有雷霆之威。没有想到,一牵扯到将军,她便紧张成这个样子。

    一时之间,他又是感慨,又是说不出的敬佩。

    好一会,那亲卫想起一事,连忙低声问道:“大人,你说这队伍,会不会是将军的?”

    他知道,卫子扬出征时,虽然只是带了六千亲卫,可加上信城本地可以调动的先期队伍,他手头实有一万一千余人。所以,这次前来的万人队,很有可能是卫子扬的队伍。

    冯宛转过头来。她唇动了动,半晌才道:“不知。看看吧。”

    听这语气,又恢复了沉稳。

    亲卫点了点头,这时侯,曾秀等人都走了过来,他们安静地呆在冯宛身后,与她一样,眺望着那支越来越近的队伍。

    那队伍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

    蜿蜒的火龙,慢慢地出现在众人眼前,渐渐的,马蹄声,脚步轰隆声,令是大地震荡,令得所有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

    那队伍,实是尽力奔跑,不过片刻后,冯宛等人便清楚可见了。

    冯宛一直昂着头,昂着头,此时,她看到那几个走在最前面的将领,一瞬不瞬的。好一会,她失望地嘀咕了一声,“不是他。”

    饶是隔得这么远,这么多全副盔甲的将士走在一起,冯宛一眼也能看出,那里面,并没有她要见的人。

    曾秀来到她身后,低语道:“果然是近军亲卫,他们竟有万人之众!”虽是黑暗中,以他的目力,也清楚地可以看到,队伍中间有一些熟悉的,他见过的面孔。

    说到这里,他看向冯宛感佩地说道:“若不是夫人料事如神,卫将军他还真是凶多吉少!”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惊愕和不敢置信,曾秀虽然也是惯见阴险和风雨之人,可对这种皇帝算计重臣,特别是如今风雨飘摇的时候,不施以恩德,只一惯算计的君王,还是难以接受的。

    冯宛兀自盯着那队人马,低声说道:“我也是侥幸一试。”

    她手头能用的,只有这么二百号人,而且这二百号人还不归心。兵既少,又无多少钱财可利用,更无势可借,最重要的是,给她的时间太少了。彼时卫子扬已经被困了二天一夜,再拖下去,哪怕只一天,他也会是损失惨重,说不定性命不保。

    幸好,她的运气不错,居然给她算中了,围困卫子扬的人中,并不全然都是反贼,而有一半皇帝派去的近卫亲兵。正因为这一点,才给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