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气,来保存灵药。

他用鼻子轻嗅了这股香气,顿时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出现了一种欢呼,让他饮下这一杯神药。

张晓甚至清晰的感觉得到只要他饮下这一杯灵药,那他就可以直接突破“炼魔篇”的最后瓶颈。达到“成魔篇”的恐怖境界。

“生命本源”,在张晓的心中。突然涌出这样四个字。

虽然张晓对这一杯神药垂涎不已,但是张晓却硬生生忍住了这种诱惑。因为他知道,除了灵药以外,天帝宝库之中还有同样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天书第三卷。

如果张晓现在就吞服了这杯神药,那么他就会进入到蜕变的状态,甚至可能直接陷入昏睡的状态,那就很有可能错过天书出世。

神药已经是他的口中食,他自然不会那样着急,浪费机缘。

这十年以来,张晓除了疗伤。就是在不断的和张小凡一起研究《天书》,这门无上法门。

原本张晓对于《天书》的理解还算粗浅,虽然《天书》的理论和他所修的魔道理论同出一辙,都讲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在具体修炼法门上面却南辕北辙,他甚至会卡在一些最粗浅的理论阐述上面。

幸好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张小凡。

张小凡虽然修为不深。但是根基却大的无比扎实,对《天书》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且张小凡魔,佛。道三门齐修的缘故,他对天书的阐述之中,蕴含着佛家。道家的理论,对张晓的修为大有裨益。

当然。张小凡的收获不比张晓少多少,张晓敢断言。如果张小凡愿意潜心修炼,最多六十年,他就能修到白日飞升的地步。

因此,对张晓来说,天书第三卷实在是不容错过。

因此张晓就这样静静的等着,等待天书第三卷出世。

果不其然,过了片刻之后,在整个天帝宝库的穹顶,在那片金色耀眼的光芒中,突然,那神秘的声音响了起来,如为什么而吟唱,斗一般大小的金色文字,在金光的照耀下一个接一个地凌空出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片刻之后,这九个字缓缓消失了,但那神秘的吟唱声音反而越来越响,越来越盛,瞬间,那耀眼的金色光柱突然如爆发一般,炽热无比地射向天帝宝库所有的空间,在四周的墙壁之上,在金光照耀之下,一个一个的金字凌空出现,笔势苍劲,仿佛都在飞翔。

相比于天书第一卷和第二卷,这第三卷的内容更显晦涩难懂,让人不解其意,虽然这十年来,张晓差不多将第一卷和第二卷研究透彻了,但是依然有数处不解其意。

不过张晓也不求甚解,只将其死记硬背下来罢了。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那一杯神药。

张晓拿手用力一砍,直接将木杯从下面的木台上面拔了下来,满满一杯的神药,汁液晶莹,宛若琥珀,流淌着醉人的芬芳,让人迷醉不已。

然后张晓就将其一饮而尽。

虽然神药闻起来奇香无比,但是喝下去却味淡如水,或许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至于中心处的那块小石头,也被张晓直接嚼碎,然后咽了下去。

张晓自然不会关心它们的味道,而是静静等待身体的蜕变。

这一次的蜕变与往常不同,张晓身体没有感到丝毫痛苦,也没有飘飘若仙的舒适,简直就像喝了一杯热水一样,只是让身体稍稍暖和了一点罢了。

体会到了这一点之后,张晓并不惊反喜,他没有想到,神药的价值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宝贵三分,他能够感觉得到,药力不停的渗透到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之中,不仅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胞发生深层次的蜕变,而且还慢慢的自己身上的一些暗伤和隐患。

相比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那些被他吞噬的神兽精元的药性到是落了下层,毕竟神兽精元好虽好,但未免太过霸道了,虽然能够让张晓的身体发生蜕变,但是却有很严重的后患,若非张晓实力强悍,能够彻底炼化这些神兽的精元,若是一般人吞噬水麒麟之后,自己就可能变成一头水麒麟,若是吞噬了黄鸟,那自己也会蜕变为黄鸟。

而这一杯神药虽然见效慢了一点,但是却温和无比,不仅没有丝毫的后患,反而有着无尽的好处,张晓甚至怀疑,这杯神药是不是天帝为他的子嗣准备的,毕竟它的效用太多惊人了些,只要自己吸纳了两层左右的药效,就可以补足自身的亏空,就可突破“炼魔篇”,修成“成魔篇”,正式踏入“真魔之境”,而剩余的药力依旧会淤积在张晓体内,给张晓的未来继续提供无尽的好处。

当然,也正是因此,这股药力的作用却有些缓慢了,按照张晓估计,自己若是想要突破“成魔篇”,至少还要等上三个月。

不过想想,最近自己似乎也没什么要事,因此他就干脆盘腿而坐,静静的呆在天帝宝库之中,等待最后的蜕变。(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兽神出世

黑暗在无边漫沿,只有阴风呼啸的声音越凄厉。一个人行走在镇魔古洞黑暗的甬道中,就像一个走向九幽的鬼魂。

不应该说,他比鬼魂还要可怕,在他过往的日子里,也不知道消灭了多少阴灵,多少恶鬼。

他是一个巫妖,近乎不老不死的巫妖,在千年前他就已经存在,而他现在也依活着,在生灵的传说中,他是最可怕的怪物,足以让小儿止涕。

但是他现在却有些恐惧,因为他要见的生灵比他恐怖千倍万倍,甚至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怪物。

更加恐怖的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释放这个怪物。

古老的洞**越走越是宽阔,但周围的黑暗也愈深邃。走在这阴冷可怖的道路之上,巫妖甚至可以闭上了眼睛往前走去。

多少年来,他独自一人在这里徘徊,而今,他终于要亲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世间无数人的命运。

天地大劫,即将开始。

一点幽光,突然在他前面亮起,尽管那光亮如此幽暗,但在这一片漆黑中却是特别的醒目。

巫妖停下了脚步。

那幽光在黑暗中轻轻闪烁,明灭不定,似召唤,似诱惑,似渴望,似讥笑……

风,吹动了他黑色的衣襟,就像过往无数岁月,他凝望着那个地方。

多少年前,他也一样站在这里,可是那个时候。他的身旁还有兄弟,他的身前,还有一个虽然瘦弱却彷彿可以遮挡天地的身影。

而如今。却只有他一个孤单的身影。

“娘娘……”他微微垂下头,口中低低地唤了这么一句。

然后,他向前飘去,投向那个幽光,如飞蛾一般的决绝。

幽光大盛,古洞之中的阴风陡然猛烈起来。原本只有一点的光亮,从那处缓缓散开。将周围慢慢照亮。

坑洼不平的地面上,到处掉落着腐朽的白骨,有人物的。也有猛兽的。巨大的洞壁,坚硬的岩石,在幽光照耀之下,却显现出了无数条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裂痕。像是被人生生撕扯开来一般。触目惊心。

黑暗中,有个声音,就在那个幽光的最深处,带着冰冷寒意,轻轻回荡。

“你回来了……”

尾音很长,回荡在这个古洞岩壁之间。

巫妖没有说话,他只站在那处光亮之中,伫立片刻。然后,从黑衣中伸出手臂。在他手上,赫然是镶了骨玉的黑杖。

“吼!……。”

一声咆哮,突然如惊雷乍响,在古洞之中沸腾起来。周围的黑暗瞬间退却,那片幽芒深处,转眼间闪烁出刺目光芒,如恶魔无数的触手,向着巫妖,向着那两个圣器,呼喊狂啸。

就连周围古洞千万年的石壁,此刻也开始不停动摇,大石小石纷纷落下。

呼啸凄厉的阴风,此刻听来,就像是渴望的、粗重喘息。

“……你还记得,娘娘的模样么?”巫妖看着就在自己身前那片张牙舞爪的刺目光芒,突然这么静静说了一句。

强光之中,闪烁的光芒似突然凝固了一下。

巫妖一身的黑衣,在强烈的阴风中猎猎做响。

就连他的声音,听起来也这么飘忽不定:“她的石像,还站在外边的洞口上……”

那片光芒深处,却没有任何的声音,只有伸缩不定的光线,将巫妖的身影照的忽明忽暗。

巫妖没有再说什么,缓缓飘了上去,飘进了光芒深处。

一处开阔的平地,赫然出现,这里与外边决然不同,坚硬的石壁大都完好无损,而在地面之上,却多有巨大骨骼,而且大都完好,细数之下,竟有十三具之多。

这十三具形状各异、散出腾腾妖气的骨骼,距离不等地绕成一圈,俱都是面内背外,彷彿守卫着什么一样。黑森森空洞的眼洞之中,彷彿有冰冷的目光。

随着巫妖的身影忽然出现,开始接近这个怪异的***,忽地,阴冷的风声中出现了令人齿酸的“哢哢”声音,这些白骨之上,赫然有几具的头颅竟然开始转动,慢慢转了过来,向着巫妖的方向望去。

在这几乎令人心跳停滞的可怖时候,巫妖却似乎毫不在意这些恐怖的骷髅,他的目光,从始至终,都只望着一处。

那是这十三具白骨围成的***正中。

一具真人大小的白骨,安静地躺在一座仅三寸高的白玉石台之上,与周围那些骷髅不一样的是,这具人形骨骼身上还盖着丝绸,也不知经历多少岁月时光,在幽光照耀之下,那丝绸的颜色竟仍然是鲜艳无比。

而这周围所有的光亮幽芒,甚至连呼啸的阴风,都是从这具白骨之上出的。

巫妖慢慢飘近了这具白骨。

光芒流转,诡异的光线时长时短,彷彿冥冥之中,有双眼眸正注视着他。

周围,所有的十三具白骨突然全部出“哢哢”声音,几乎像是一齐复活一般,头颅转动,深邃的眼洞纷纷盯着巫妖的身影。

下一刻,那一张丝绸腾空而起,飘在半空。

彷彿有一声沈默低吼,刹那间耀眼的光芒从丝绸之下照耀而出,如势不可挡的离弦之箭,向着四面八方呼啸而去。

一声,巫妖甚至感觉到那光线带着澎湃汹涌的妖力,从自己耳边冲了过去。

剧烈的风声,夹杂着阴森的冷笑,在这个古洞之中开始回响。

那十三具骷髅,突然一起仰,向天呼啸!

这一片诡异气氛之下,巫妖缓缓在白骨面前落了下来。白光中,那具真人大小的骨骼上非常清楚的有五处断裂地方,分别是在右手、左脚踝、喉骨、头骨,还有就是他的整个脊椎没有了。

此刻,映着骨骼出的光芒,他的右手处放着一颗白珠,左脚踝处是一面玉碟,而喉咙断裂的地方,摆放着一只圆环。

巫妖缓缓的将镶在黑杖之上的骨玉,一点一点地拔了出来,然后,将他轻轻放到白骨的头颅之上。那里的前额正中,正好有一个破裂的小洞,骨玉不偏不倚,刚好放了进去。

黑暗中,像是有个什么声音,远远的呼唤了一声。

巫妖身子忽然颤抖了一下,整个人摇了摇,光芒倒映在他的眼中,就像是两团燃烧的白色火焰。

那火焰燃烧的,是谁的灵魂与躯体?

他彷彿轻轻叫了一声,可是谁都没有听清,他口里说的是什么。下一刻,他将那柄黑杖,放在了白骨的中间,脊骨的地方。

突然,一切都静止了。

呼啸的阴风停止了,耀眼的白光消失了,黑暗如无边的大海汹涌的波涛无声地冲上淹没了一切!

一切都平静了下来,就像亘古也不曾改变的荒凉寂静,白骨们停止了呼喊,沉默了下去。

这个时候有些太安静了,就好似有无数魔鬼在喧嚣。

一个声音,在黑暗与寂静的最深处,悄悄的,响起!

“砰!”

“砰!”

“砰砰!”

……

那是心跳的声音,洋溢着崭新的活力,周围依旧是一片漆黑,但如魔幻一般的心跳声音却渐渐放大,慢慢的,开始流淌着潺潺水声。

不,不是水声,那是奔流的血脉,从心脏呼啸而出,带着无尽欢喜与不可阻挡的气势,在黑暗中狂舞。

长眠了无数岁月,无尽的冰冷过后,再一次的温暖!

是谁,在黑暗中悄悄喘息?

那奔腾的声音越来越是猛烈,像是禁锢的灵魂凝聚了千万年怨恨的呼喊,每一滴重生的血液,都带着疯狂与桀骜!

慢慢的,周围的异响开始响起,坚固的石壁再一次的动摇,那些黑暗中的白骨再次呐喊,迎接着重生的妖魔。

他,传说中的兽神终于再次出世了

兽神,他是传说中的最强生物,终究被巫妖解封,再次出世。

毫无疑问,随着兽神的出现,这个世界即将面对一场灾难,一场即将天翻地覆,甚至足矣毁灭整个世界的灾难。

当然,张晓并不清楚这件事,因为他已经昏睡过去,等待最后的蜕变罢了。??

当然,那个日子也已经不久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熟悉的影子

神耶?魔耶?

看着湖边的倒影,张晓脸上露出一丝困惑,因为他不由得不困惑,因为他在湖中的倒影之中,看到了一个本不应该看到的倒影。

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对于张晓来说,他不过是睡了一觉罢了,不过是一闭眼,一睁眼的功夫罢了。

这一次的蜕变并没有让张晓感到丝毫的不适,若非他感觉得到,自己体内的真气,精元都已经消失不见,当时他甚至以为这一次蜕变已经失败了,因此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但是很快,他又发现他其实蜕变完成了,一切的力量都“融化”了,消融在他的血肉之中,如果他需要的话,他体内的真气还可以从体内散发出来,而且比以往更要精纯,恐怖。

但是很快,他又发现自己似乎错了,所谓的真气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张晓认为它是真气,所以他体内的力量才会呈现成真气,呈现成武功。

对于他体内的变化,张晓其实并不太了解,虽然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实力和以前相比,恐怕强了不下百倍,就算是所谓的“真魔变”,也不过是他提前释放了一部分力量罢了。

当然,不解就不解,张晓有足够的时间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力量,毕竟从此之后,他的寿元虽然不至于寿与天齐,但是却足以活个千秋万载。

真正让他疑惑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湖边的那个倒影,张晓自己的影像。一个他熟悉不比,却又陌生无比的形象。

因为在湖里面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很久之前的自己。在穿越大唐世界的自己。

湖里面的倒影很是平凡,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特色,看上去和那个木讷的张小凡倒是有六七分相似。

看到水中的倒影,张晓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倒不是嫌弃自己原来的模样,而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在这种状况。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还有时有还无。

若非张晓体内的力量做不得假,张晓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

张晓自然知道。自己若是修炼到“成魔篇”,那就会蜕变为“真魔”,生命会跃迁到另一个层次,他也知道,只要这一次自己蜕变成功,那他就不能算是“人类”,而是蜕变为更高一层的“神”或“魔”。

原本张晓对这个层次有过估计,他甚至猜测自己可能会长成十丈长,三丈宽的巨人。怀疑自己会蜕变为三头六臂的“孙悟空”。

但是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变得如此平凡。

而且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魔经》直接修炼到了尽头。说到底,《魔经》是一种武功,而他如今连真气都不存在。那更高一层次的“神魔篇”自然也无从修炼。

事实上,他见识过的任何功法。包括诛仙世界的“太极玄清道”以及“大般波若”全部都无法修行,对他来说还有作用的功法只剩下了在惊雁宫学会的“战神图录”。以及他一直揣摩不透的“天书”而已。

不过,即使是“战神图录”或者是“天书”,凡是涉及到具体的“招式”,或者具体的修炼法门,对张晓来说都没有任何作用,唯一能够对他起到作用的是这两门绝学里面的“理”。

或者说,直到现在这一刻,张晓才真正开始解开这两本功法的神秘面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战神图录和天书之中,总纲其实都是这这十个字,只不过,战神图录是以四十九幅图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天书则是通过文字的形式。

张晓想了很久,想明白了一些东西,但不懂得东西却更多了。

甚至他有一种感觉,自己似乎什么都不懂,只是一个无知的稚子一样,而他现在产生了一种**,一种对“理”的**。

他仔细想了想,最终朝着西方走了去。

因为在西方,有一座天音寺,而那里藏着一座无字玉璧。

而天书的第四卷,就藏在那里面。

***

悠悠钟声,又一次在须弥山上回荡,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初升朝阳,从东边天际探出一个小小光晕,将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清晨山路之上,已经有许多百姓沿着山路台阶向那座雄伟的寺庙行去,他们手中多半提着香烛供奉,满面虔诚。

其中有一些人家还带着孩子一起前来朝拜,孩童天真,在这山路上反而并不觉得疲累,许多少年都前后跳跃跑动,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晨雾将散未散,流连在天音寺外,空气中感觉有些潮湿润气。早起的僧人们已经做好了一天之中必要的早课,此刻都在打扫庭院,将昨夜掉落的树叶儿轻轻扫在一旁。

整座天音寺中,此刻显得肃穆而宁静,沐浴在淡淡的山风里,随风吹过的,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树叶芳香。

那钟声飘荡,指引着山下的人们,也盘旋在寺庙之中,唤醒了沉睡的人。

而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凡人在清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对着佛庙殿堂里的神像顶礼膜拜,诉说着自己或喜或悲的心愿,企求着神明保佑。千万人来了、汇聚,万千人散了、离别,一日复一日,从来不曾改变,聚聚散散般的岁月。只有那庙中神佛金身神像,殿堂前不灭明灯,袅袅烟火,看尽了世事沧桑。

看着匆匆忙忙的人群,张晓心里有一种莫名感慨,甚至有一种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

只是就连张晓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笑什么?笑得是这些凡人,还是这些和尚,甚至干脆就是他自己?因为这种冲动只是来自他的本能,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

张晓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根本没有让任何人看到他的踪迹,就这样潜入到了天音寺之中。

当然,说是潜入也不准确,因为张晓就直接是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只是上至天音寺的三大神僧,下到最普通的僧人,没有一人能够“看”到张晓的身影。

张晓不想让他们看到,他们就看不到。(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无字玉璧

当张晓循着山路,朝着无字玉璧走去的时候,大量的雾气朝着他席卷过来,让他仿佛置身于仙境一样。

但是感受到着一股雾气,张晓却不由得眉头一皱。

因为天音寺立于须弥山峰的缘故,这里总是被雾气环绕,因此些许雾气并不足为奇。

只不过,这里的雾气似乎有些奇怪,似浓非浓,只是如缠丝一般纠缠在一起,任凭山风吹拂,也不见半分散去的样子。

张晓隐隐感觉得到,在这雾气之中似乎也蕴含某些玄妙。

不过张晓也知道,这似乎是以为无字玉璧的力量因此他并没有多做停留,直接朝着山谷走去。

越靠近山谷,雾气渐渐稀薄,脚下景色顿时清晰起来,乃是一面小小石台,颇为光滑,周围有三丈方圆,树木稀疏,围坐着数十位天音寺僧人。看去这些僧人所坐位置或远或近,并无规矩顺序,但其中似暗含密理,淡淡佛力流转其中,竟是隐隐成了一个阵势。

虽然这些和尚的实力似乎都不弱,其中甚至有能够堪比田不易的强者,但张晓却没有丝毫的在意,直接朝着那一方玉璧看去。

就在他的身前,那看去小小石台之后,断崖之下,一片绝壁如镜,竟是笔直垂下,高逾七丈,宽逾四丈,山壁材质似玉非玉,光滑无比,倒映出天地美景,远近山脉,竟都在这玉壁之中。

看到那一方玉璧,张晓的心头顿时出现了一种渴望,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藏在无字玉璧之中的天书。也是对这一整块无字玉璧。

因此,张晓就情不自禁的朝着无字玉璧走了过去。仔细看了过去。

让张晓惊愕的是,在无字玉璧里面竟然是原来的“自己”。就是刚刚穿越到大唐世界,险些饿死的自己。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似乎很快就要饿死了一样。

看到自己当初的模样,张晓开始的时候有些恼怒,但是很快,这股恼怒变成了惊讶,最终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愤怒和近乎歇斯底里的惶恐。

渐渐的,周围的那些僧人的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因为他们发现,在无字玉璧前面,一个淡淡的人影浮现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张晓身上的那一层“迷雾”散去了,露出了自己原本的身影。

看到张晓的身影之后,除了一位苍老干枯的老和尚,其他人都变得勃然大怒,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将张晓碎尸万段。

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对于天音寺的僧人来说,无字玉璧是天音寺最重要的秘密,也是天音寺最重要的瑰宝,岂容他人窥探?

要知道。按照天音寺的传说,千年之前,天音寺创派祖师还是个行脚僧人的时候。四方云游,有一日不知怎么。误入须弥山崇山峻岭之间,竟是迷了路。再也无法走出去了。无奈之下,天音寺的祖师便在这山林之间乱走,也是天生佛缘,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那个时候,天音寺祖师已经**难耐,困倦不堪,便歇息在这玉壁之下了。

传说那位祖师在那无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么,竟然从最初的**难耐渐渐入定,心安而神定,进入了我佛门之中大圆满之境地,三日之后,他竟是在这无字玉壁之下顿悟了佛理。此外,更传说,那位祖师也就是在那无字玉壁之下,竟领悟出了我天音寺世代相传下来的无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脉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重宝不容窥探,而张晓出现的有些太过诡异,因此天音寺掌门普泓直接出手了。

那位得道高僧,面上隐隐透着慈悲之色,双手合十,却是从掌尖之处,金光霍然绽放,从小变大,瞬间璀璨,放射出万道金光,直冲云霄。金光之中,一件圆盘金轮模样的法宝缓缓祭起,金光灿烂,通体金黄,一尺直径见方,边缘一圈镂刻着诸罗汉金身法相,围绕着中间处正是佛祖单掌合十,慈悲普度众生真身法相。

为了以防万一,普泓直接动用了镇派之宝,大悲金轮。

顿时一道金光从大悲金轮之中升了起来,然后罩在了张晓身上。

普泓毕竟是一个得道高僧,因此他这一击其实可以收发自如,如果张晓是一个普通人,那这一道金光只会把张晓禁锢住,但张晓若是实力高强之辈,那就会直接被碾为飞灰。

毕竟在正道之中,普泓的实力仅次于青云门道玄真人,就算在整个修真界,也是名列前五的绝顶高手!

但是如此的恐怖的一击,竟然诡异的失效了。

具体点说,这一击落到张晓身后半米的地方,直接无声无息的湮灭了,就好似石沉大海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好似这一招从未发出过一样。

看到这一幕,普泓的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这一抹惊色又再次褪去了。

普泓上人闭目合十,口中低低颂念佛咒,轻而快,似歌非歌,似语非语。那轮在半空中缓缓转动,散发出万道金光的“大悲金轮”,从头顶落了下来,落在了普泓面前,佛祖真身与诸罗汉法相,一起面对着前所未见的恐怖大敌。

金光中,衪们的脸色似慈悲,似肃杀,慈悲做怜悯天下万物,肃杀为伏魔凶狠杀戮,谁又知道,哪一面才是佛之真容?

低低梵唱,从小变大,瞬间响彻天地!

灿烂的金光喷射而出,直令人无法目视,如漫天的佛焰燃烧一切。

金炎一团又一团的朝着张晓的身上烧了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想把张晓就这样湮灭掉。

但让这些僧人惊悚的是,张晓没有躲闪,只是略显狰狞的看向无字玉璧,但是在他身后,那浩瀚无比的金光就好似投入黑洞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没有对他产生丝毫伤势,甚至都不足以让张晓回头看上一眼。

半响过后,普泓默默地收回了大悲金轮,只是闭目合十,口中低低的诵念佛咒。

众僧相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惊慌之色,只是一众僧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也都静坐在地上,默默诵念着佛咒,似乎在等待什么一样。(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我是谁?

“不知施主来我天音寺所谓何事?”普泓念了一句佛号,然后说道。

听到普泓上人的话之后,他身边的僧人脸色都变得紧张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要担心张晓是敌是友。

毕竟眼前的这个人,恐怕拥有能够摧毁天音寺的力量。

只是,普泓的话音落下之后,就好似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得到丝毫的回讯。

事实上,张晓根本都没有听到普泓说什么,他甚至都不知道普泓对他出手了,在他的眼中,只有无字玉璧,还有无字玉璧之中的倒影。

“我是谁?”张晓不由得喃喃道。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张晓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因此他从未想过这三个哲学界的终极问题,但是到了这一刻,他却不由得有些迷惑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玉璧之中看到的东西是真的,但正因为是真的,他才愤怒,恼火。

因为在这一刻,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看到静坐于地上的张晓,一众僧人脸上都隐隐有一种恼火。

虽然佛家讲究六根清净,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六根清净”?看到张晓大摇大摆的立于天音寺的根基之地,他们的脸色自然不会好看。

这个时候,天音寺这一辈最优秀的弟子。法相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

虽然法相的动作很轻,但是积蓄了一肚子怒火的普方却察觉到了。用一种有些爆裂的语气问道,“法相师侄,你察觉到了什么?”

法相的眉头紧锁,回答道,“师叔,我若没有猜错,这人恐怕是炼血堂堂主,张晓。”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周围变得更加安静了。就好似这块佛门境地变成阴间鬼蜮一样。

身为正道三巨头之一,天音寺的僧人自然不会不知道张晓,事实上,他们中有不少人见识过张晓的威风,见识过那能够和诛仙剑硬抗的恐怖神威。

听到法相的话之后,普方的脸色为之一变,连忙向他的师兄普泓问道,“师兄,可是真的?”

在天音寺的三大神僧之中。普泓和普空都曾见过张晓,只有普方坐镇天音寺,因此未曾见到张晓的真容。

普泓低声念了一声佛号,然后开口说道。“虽然容貌变化极大,但是多半就是张晓施主了。”

听到普泓的话之后,普空的脸色变得更加严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