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世界是有意识的。”张晓看到这一幕之后,喃喃自语道。
在绝代双骄世界的时候,张晓实际上就隐隐感觉到世界意识的存在,甚至张晓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当初墨夷鸣之所以能够短暂的清醒过来,应该就是世界意志的作用。
当然猜测仅仅是猜测,张晓距离世界意志的距离太大了,那是无法用道理计的程度。
不过,张晓却明白,风云世界的世界意志有多么强悍,那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
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扬汤止沸根本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张晓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张晓伸出了右手,对着右手的空白处狠狠地砸了一拳头。
顷刻间,张晓就从虚空出砸出了一个一人宽的黑洞出来。
张晓看了看这个硕大的黑洞,身体猛地一鼓,一股庞大的气流从自己的身上涌现出来。
他的表情顷刻间变得痛苦不堪,全身骨骼嘎吱嘎吱作响,仿佛要尽数断裂了一般。
紧接着,他的眼睛流出了一抹鲜血,紧接着耳朵,鼻子,嘴巴里面尽数流出了一抹有一抹的鲜血。
随着张晓的动作,天上的那根原本虽然动作缓慢,但是却无比坚定的手指忽然之间停了下来,一动不动,似乎出手的人在思考什么一样。
张晓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上的那一根手指,用自己最后一点力气说道,“此仇此恨,他日必将十倍奉还。”
说罢,张晓整个人身形一弯,猛地坠落到了那个黑洞之中。
随即,这个原本漆黑无比的的洞穴终于慢慢愈合,消失不见了。
天空之上的那根原本呆立不动的手指忽然之间变得狂乱了起来,一股股无形的劲气朝着四面八方射了出去。
着一道道劲气霸道无比,竟然每一道劲气都在虚空中摁下了一处黑漆漆的空洞。
和张晓打出的一人宽的黑洞不同,这些虚空上面的裂痕最短的一道也有三丈粗细,最长的甚至达到十丈以上。
但是随着一道道劲气在虚空出落下,一个隐隐在沉睡中的意志隐隐有了苏醒的迹象。
天空之中,一道道光幕垂落下来,然后聚集在了一起,宛若是水波一般地荡漾着!
这场面是无比的壮观!
就好像是整个天地都被这片光幕笼罩着一般,连空间中甚至产生了轻微的变异,宛若是海市蜃楼一般的浮现起来一些特殊的景象,这些景象朦胧无比,却又非常逼真。
这些景象之中出现了不同的人,有的人身着劲装,有的是一身黄袍,有的裹着一张兽皮,有的干脆**着全身。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不同的人或是挥拳,或是用脚,或是持剑,或是持刀,纷纷朝着那根手指处砍了过去。
仅仅一个呼吸的时间,那根手指直接被砍成粉碎,一道深蓝色的血液猛地朝大地飞溅出去。
最终,天空上面出现了一道怒吼,仿若是被彻底触怒的雄狮一样。
可惜的是,这道声音无论怎么听都有一股色厉内荏的感觉。
最终伴随最后的一道不甘的吼声,风云的世界终于恢复了一片平静。
不过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张晓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未完待续。。)
ps:(因为写作上面的失误,风云这一卷先告一段路吧,先进行下一卷再说。)
第一章混乱的天下
当今的天下越来越混乱了,甚至已经不是一个乱字可以形容了。
先说一说江湖,大约是三四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榜单,被人称为“天下三榜”的“神魔榜”,“天榜”,“人榜”。
虽然除了几乎无可考据的“神魔榜”以外,“天榜”和“人榜”都是大体公正的,但是要知道已经在江湖中混出了名的人,是谁也不肯向谁低头的。
毕竟对于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胸中的一口气,否则干嘛要步入江湖之中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
先说一说天榜。
相比于几乎都有变化的人榜来说,天榜的变化很小,但是却依然有着不小的变动。
至今为止,三十六名天榜高手之中一共有三个人落榜了。
一个是纵横草原的大宗师毕玄,他已经死了,自然已经落榜。
三年前,原本几乎位列天榜最后几位的“霸刀”岳山横空出世,先是斩杀塞外有名的高手杜兴,以及魔门八大高手之一的“天君”席应。后竟然与“天刀”宋缺一道刺杀突厥的始毕可汗,然后又独自一人挑战“武尊”毕玄,将其斩杀刀下,直接杀到天榜第一的层次。
自从岳山成为天下第一以后,往事尽数被翻了出来,所有人才知道他原来是“阴后”祝玉妍的丈夫,而阴后祝玉妍似乎以开始以岳山夫人自居,顿时原本是魔门的阴葵派变得声势大振。
第二位自然是悲剧的“天君”席应,
另一个则是隋炀帝杨广。原因也总所周知,那就是他自从三征高丽都失败之后。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已经不再是那个能够亲手将“再世霸王”杨玄感的无敌君王。
杨广从天榜下撤似乎也证明隋朝这个年青的帝国已经摇摇欲坠,隐隐有二世而亡的征兆。
不过除了这三位以外,天榜中人的变化不大,毕竟宗师级的高手位居天各一方,例如天榜第一的岳山漂游天下,无人能寻。第二的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惠身居慈航静斋,从不理外事,也从不外出。第三的“奕剑大师”傅采林身居高丽,地处偏僻。也少有人挑战,第四的“散人”宁道奇也是行踪不定,至于后面的佛门大师,了空,嘉祥大师,帝心尊者,禅宗四祖道信,智慧大师四位尊者更是一心只修佛禅,甚至若非“天榜”的存在。世人都不知道有这个榜单的存在,至于魔门高手如“阴后”祝玉妍,“邪王”石之轩等人更是行踪不定,不为外人所知。
相比天榜。人榜才是真正的每日一变。
排名靠后的人榜高手就不说了,靠后的人榜高手隔三差五就有有人落榜,例如说前些日子。原本排名人榜第六十二的李世民就被自己的弟弟李元吉击败,排名退后了一位。
虽然说排在前面的人榜高手更安全一点。但是却也不尽其然。
例如排在人榜第一的师妃暄,明明初出江湖。就面对着不少明枪暗箭,不知名的江湖人士姑且不论,简直可以用过江之鲫可以形容。光是位列人榜前十的就有四个:排名第四的塞外高手“狂刀”可达志,第六的“影子刺客”杨虚彦,排名第九的高丽女傅君婥,排名第十的突厥马贼跋锋寒。而且据说她和人榜第二的阴葵派传人绾绾有着生死之战。
而糟糕的是,师妃暄出身于慈航静斋,心性之中自有一股慈悲之意,因此出手的时候往往不会下死手。
所以挑战这位人榜第一的江湖人士越来越多,就好似过江之鲫一般。
因此这位慈航静斋的传人出山之后的情况颇为微妙,若是能够利用好自己的名声,那么慈航静斋就有可能真正的成为天下魁首,可若是弄不好,别的不说,师妃暄的下场就可以预料了。
除了江湖,朝堂之上的情况也是很不妙。
原本是一代雄主的隋炀帝在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就变得“一蹶不振”,一点雄心壮志也无,一心只想窝在江南里面醉生梦死。
此时各地烽火连天,长白山王薄,瓦岗寨,江淮军等势力纷纷割据一方,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总的来说,整个天下就是一个乱字。
不管天下怎么乱,有一个地方暂时还是乱不起来。
那就是江都,隋炀帝的寝宫所在之地。
隋朝原本的帝都是长安,后来被隋炀帝迁到了洛阳。而江都这个地方虽然是陪都,但是隋炀帝长居此地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
不过,虽然这一手对于隋朝来说是一个昏招,但是对于扬州的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
相对于各地的混乱来说,扬州城至少还能安享一点太平。
扬州城东一个杂草蔓生的废弃庄园中,大部分建筑物早因年久失修,风侵雨蚀、蚁蛀虫啮下而颓败倾塌,唯只有一间小石屋孤零零瑟缩一角,穿了洞的瓦顶被木板封着,勉强可作栖身之作。
住宿在这破屋的两名小混混,他们的父母家人均在战乱逃难中被盗贼杀了,变成无父无母的孤儿。
两名小子凑巧碰在一起,意气相投,就此相依为命,情逾兄弟,靠着做小偷维持生计。
但是贫穷却不代表两个小子会很本分,这两个小混混每天宁可不吃饭,也要去书院偷听老夫子讲学教书,到石龙的习武场旁的大树下偷看和偷学功夫。
虽然说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但是每天却乐此不疲。
毕竟,小人物想要改变命运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当然,小人物也有逆袭的时候,事实上原本再过五个月,这两个原本的小混混就会抓住一个机遇,然后一飞冲天,成为能够左右江湖乃是整个天下的大人物。
不过命运总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原本的历史上,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就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寇仲与徐子陵两人鼻青脸肿的紧挨在一起,目瞪口呆看这位突兀出现在自己身边的血衣男子,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未完待续。。)
第二章扬州双龙
不知过了多久,张晓终于苏醒了过来。
身体很疼,也很糟糕。
坦白说,若是和在绝代双骄世界受到的伤势相比,自己现在受的伤势并不算重,至少没有整个身体都变得支离破碎。
但是对于张晓来说,自己的情况要比上一次要严重百倍。
虽然上一次受的伤更重,但是张晓的精神力量至少还在,能够凭借强悍的精神之力操纵自己的身体,但是现在,自己毁的很干净,无论是精神力量还是体内的真气都被摧毁的一干二净,点滴不剩。
最严重的是,自己的武道根基都被自己毁了。
武道根基被毁,就意味着不仅自己的全部功力付之东流,同样意味着自己自己没有多少可能重修武功了。
至少在自己的记忆里面是没有。
无论是“换日**”还是“嫁衣神功”,之所以能够改天换日,是因为修炼之人体内尚有武道根基残存,就好似被伐倒的大树一样,虽然看似已经死了,但是地下至少还有树根的存在。
可是张晓的情况好似是这颗大树自己找死,将自己体内的生机尽数抹杀罢了。
事实上,能活下来都应是万幸了,甚至都可以看做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想到这里张晓心中不由得发出一阵冷笑。
这个仇,我记住了。
对于张晓来说,受伤本来算不了什么,但是他却绝对无法忍受有人敢于把自己当成“傀儡”一样肆意玩弄。
因此张晓恨不得那马上起身。找到发生修复自己一身的伤势,然后恢复武功。乃至更上一层楼。
可惜的是,此时的张晓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受的伤太重了。重要到根本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过幸好,张晓还能够用耳朵听。
不知过了多久,张晓忽然听到了一声一声有些幼稚但是却显得有些倔强的声音响起,低唤道:“小陵!小陵!还痛吗?”
再一声呻呤后,另一个少年的声音应道:“他娘的言老大,拳拳都是要命的,唉!下趟若有正货,千万不要再去算死草那处换钱了,既刻薄又压价。还要告诉言老大那狗贼,想藏起半个子都要吃尽拳打脚踢的苦头。”
第一个少年说道,“小陵,再忍一忍,等我们救活了这位大少爷,到时候绝对能够吃香的喝辣的。”
另一个少年有些无奈的说道,“莫说吃香的喝辣的,现在我们两个连吃的都没有了。”
听到这话,第一个少年显然有些语塞。说道,“要不,我们再去贞嫂那里去要几个包子,我想吃贞嫂那对秀手弄出来的菜包子呢。。”
听到两人的对话之后。张晓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意外,因为张晓根据这两个少年的声音已经听出来,这两个少年竟然是寇仲和徐子陵。传说中的大唐双龙。
其实对于此时的张晓来说,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的身份并不重要。毕竟张晓已经见过不少传说中的人物了,而且事实上张晓自己也都快变成一个传说了。
对于张晓来说。真正的问题是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种情况显然很不对劲,因为张晓当初定下的“道标”可不是这里。
原因很简单,张晓定下的道标是“魔种”,因此自己只可能被拉到“魔种”相关的人身边。
也就是说,自己此时要么在在白清儿身边,要么会在鲁妙子身边。
而出现在这里,显然是出现了某些诡异的变化。
不过对于此时的张晓来说,无论发生了什么变故,他也都是无能为力,因为此时的张晓比废人还要严重几分。
不过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意外,至少无法影响到此时的张晓。
一天,两天是,三天,整整十天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什么变故发生。
当然,也不是什么变化都没有,在这十天里,张晓吃到嘴边的东西越来越少,到了今天为止,张晓一天的伙食不过是一个包子罢了。
但是张晓却没有丝毫的不满,因为张晓知道,这两兄弟吃的东西比自己还要少一些。
寇仲现在的话变得少了很多,至少没有整天念叨着要当什么大将军。
至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饿得。
以寇仲和徐子陵的本事,能够保持自己的肚子不怎么挨饿已经不错了,如何有能力在照顾一个昏迷不醒的家伙?。
张晓此时看上去是昏迷,但是脑袋却清楚无比,因此张晓知道寇仲搬开自己的嘴,往自己的嘴巴里面塞包子,也听到徐子陵斤斤计较的规划一天的食物。
虽然说,寇仲总是说,张晓是一个富家子弟,救了他一命,以后必然是吃喝不愁。
但是寇仲这种做法和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张晓也明白了,这两个家伙照顾自己,绝不是真的想要图什么报酬,只是不忍心罢了。
不忍心看着张晓横死,因此哪怕自己都吃不饱饭,也要分出一部分食物给张晓。
坦白说,这些日子以来,张晓对寇仲,徐子陵这两兄弟已经隐隐有佩服之意。
原因很简单,寇仲和徐子陵两个人的食物并不充足,两人每日都没有吃饱饭,本就是处在饥饿的状态,但是却将自己的食物分出一份给张晓。
事实上相对于救了自己一命,他们两个的做法反倒让自己更加的感动。
张晓知道饥饿的滋味,那是一种比死亡还要恐怖的事情。
没有饿过的人,绝不能体会那种恨不得把自己都烹了的感觉。
张晓自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已经不是“无私”能够形容的了。
事实上,张晓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苏醒过来,否则的话,这对兄弟极有可能被自己拖累的饿死掉。
张晓没有丝毫的怀疑,这对兄弟能够做到这一点。
幸好,养了十天的伤,张晓至少有能力睁开眼睛了。
在张晓的面前,正是一座观世音菩萨的泥像。
而在他的旁边则是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睡着正香,更是死死的抱在一起的两个少年,时不时的其中一个少年还在另外一人的身上摸上几把,甚至张晓还亲眼看见对方将手掌钻进了另外一名少年的衣服里面,显然是外面有些冷,想要借对方的体温取暖。
只是这一副场景……
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果然是好基友,一辈子吗?(未完待续。。)
第三章难解之题
看着“激情四射”的两兄弟,张晓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了“好基友,一辈子”的念头。
不过,不管张晓别的东西是怎么想得,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必须要做的。
那就是报恩。
有恩必报,这本就是张晓的信条。
但是怎么报,却是一个问题。
虽然张晓可以交给他们两个武功,可若是仔细想想,这并不是帮忙,而是害人。
原因很简单,这两兄弟之所以能有后来的大成就,根子就在他们两个修炼的“长生诀”;而长生诀这门功夫必须由不会武功的人修炼才能成功。
在张晓身上,唯一能和长生诀媲美的只有“道心种魔**”了,可显然这门武功张晓显然还是不能教。
教了,那就是真正的恩将仇报了。
思忖了半晌,张晓终于做出了决定。
念及于此,张晓轻轻咳嗽了一声。
那就是看看这两个兄弟自己的决定,张晓的声音很轻,但是一旁打瞌睡的寇仲却立即条件发射似得站了起来,结果脑袋狠狠地撞上了徐子陵的下巴。
只听“哎呦”,两个原本先要起身的笨蛋,再次摔倒在了地上。
“你,醒了啊。”寇仲有些结巴的说道,显然现在的情况有些出乎自己的预料。
另一旁的徐子陵有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会昏倒在这?”
坦白说,徐子陵的问题对于张晓来说同样是一个疑惑。
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是说自己不该出现在大唐世界,事实上张晓的目标本就是回归大唐。因为相对于“绝代双骄”,这里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更何况。在张晓内心的身处也未必没有这样一种想法——就算死,也要死在这里。
既然自己还活着。那么出现在大唐世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真正的问题在于,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扬州城。
按照张晓原本的谋划,自己要么会出现在西海城,要么会出现在飞马牧场,自己现在的情况显然有些不正常。
当然,张晓很快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立刻开口对徐子陵吩咐道,“把手给我。”
听到这话之后。徐子陵虽然不明所以,但却乖乖的把手递了过去。
张晓仔细的感应了一下,立刻察觉到徐子陵身上有自己很熟悉的东西。
虽然说张晓此时武功尽失,但是这个东西张晓是绝对不会察觉不出来的。
因为在徐子陵身上赫然是一颗魔种。
这颗魔种显然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一个女人,一个自己极为熟悉的女人。
白清儿。
张晓当初离开大唐世界的时候,做了不少的安排,其中一项就是让白清儿看住这两兄弟,让他们两个别做出什么幺蛾子的事情。
他当初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既不是相对这兄弟不利,也不打算收为己用,因为当年的时间太紧迫了,张晓急着进行“破碎虚空”。根本来不及对这她们两个做更多的安排。
毕竟这对扬州双龙虽然优点很多,而且运气逆天,但是性格上面却有太多的缺点。只要稍加利用,就能够将这对兄弟从争霸天下的队伍里面踢出去。
而看起来。白清儿似乎很“尽忠尽守”,竟在这对兄弟身上下了这种手段。显然这样一来,这两兄弟纵然本事再强,也如同笼中之鸟一般。
当然,张晓明白,白清儿这么做,绝对不会是出于自己的忠心,以张晓对那个野心勃勃的女子来说,什么“忠诚”和“感情”,或者“爱情”,都比不上**裸的利益要来得好一些。相比于古灵精怪的绾绾,白清儿才是真正得到了阴葵派“女主天下”的真谛,是阴葵派真正的传人。
不过,张晓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嘴上却说道,“资质不错,是个练武的好材料。”
张晓的这句话的确不假,但真论起来,却只说了一半。
徐子陵的武学天赋确实不凡,让张晓都未知惊艳,但是他的年纪却有些大了。
须知练武之人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就是五岁至十五岁这十年之内,就像学语言,过了这段时间才学,怎也语音不正。武功亦然,若是你们现在才起步,无论如何勤奋,都是事倍功半,想要成为绝世高手,那是极难之事。
听到这话之后,寇仲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伸出左手,说道,“那我呢,那我呢?”
张晓拿手一碰,果然依旧感应到寇仲体内的魔种。
有趣,真是有趣。
张晓并没有过多的窥探这两颗魔种,因为张晓知道,在魔种之中不仅隐藏着白清儿的手段,也隐藏着“他”的手段。
张晓虽然已经清楚了这件事情,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因为张晓知道,就算知道了,她们两个也没有法子解决。
如果张晓此时拥有大宗师级别的实力,但是能够帮他们两个拔除掉,可是现在的张晓简直比废人强不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张晓根本没有帮他们两个拔除魔种的立场。
要知道,这两颗魔种是白清儿种下的,虽然张晓不知道白清儿是怎么办到的,但是很显然,这是白清儿的赌博,以自己性命为赌注的赌博。
比如说寇仲和徐子陵没有修为有成,那么白清儿的这场赌博就算输了,白清儿的武功将永远停滞不前,不得寸进。
白清儿的赌性之大,让张晓都有些匪夷所思,寇仲和徐子陵并没有修炼武学,他们身边也没有任何人看护,竟然任由他们自己成长。就好比养猪一样,没有把猪养在猪圈里面,反而散养在山林之中。
不过白清儿有这种赌性,实属正常,因为白清儿的谋略虽然不照绾绾差多少,但是天资,心性却差之甚远,若是不行险,那么一辈子都没有可能超过绾绾那个魔女。
毕竟,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绾绾那个魔女的才情太高了,高到张晓都颇为忌惮的程度。
虽然张晓并不是十分的喜欢白清儿,但是却不能否认她的重要性,而如果张晓帮两兄弟拔除魔种,那么白清儿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
想到这里,张晓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两全其美,实在是太难了。
张晓的眉头都不由得皱了起来,忽然之间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未完待续。。)
第四章考验
说是好主意,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试”。
无论功夫到底好不好,只要让这两兄弟练一练才能知道;若是这两兄弟练的是完整版的“长生诀”,那么张晓身上的确没有能够与之媲美的武学,但这兄弟修炼的长生诀存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虽然说这种状态才符合“道法自然”的状态,就好似游坦之稀里糊涂的修炼成了“易筋经”,石破天莫名其妙的修炼成了“太玄经”一样,但是毫无疑问,他们的情况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罢了。
从最后的结局也能够看得出来,两兄弟的天赋可谓是绝顶,但是最终却也没有能达到“破碎虚空”的境界。
张晓想了想,打算把燕南天的“嫁衣神功”。
这门武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废功。
一般的武功废掉之后,身上的武功不仅会点滴不剩,而且回忆有损根基,但是嫁衣神功这门武功废功之后,不仅不会损害根基,反而会更加牢固。
对于寇仲和徐子陵来说,嫁衣神功虽然不是做好的选择,但却是最合适的。
打定主意之后,张晓就说到,“你们两个的资质倒是不错,想不想和我学武功啊。”
听到这话之后,寇仲根本没有细想,连忙拉着徐子陵跪倒在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张晓见状,不由得哑然。无奈的说道,“叫什么师傅。我不过是受你们两个的恩惠,想要报恩罢了。至于收徒的话…………”
还没等张晓说完。寇仲就急忙喊道,“师傅,请收我们两个为徒吧,不然徒儿就跪在地上长跪不起了。”
听到这话,张晓心中不由的暗骂,“滚刀肉。”
张晓也懒得再多说,张嘴就念起了一大段的口诀,然后说道,“你们两个明白了吗?”
他原本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嫁衣神功”堵住寇仲的嘴巴,可是张晓却没想到这两兄弟脸上竟然听得津津有味,似有回味无穷之意。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寇仲反问道,“这有什么难懂的?不就是以天地自然为师,以天地宇宙的力量进行锻体、练气、修神、磨意、锤技吗?”
另一旁的徐子陵说道,“寇仲说的不错,但仲少若这么急切练功,说不定反为有害。须知‘盈不可久’,若是一味的强硬,似乎又失大道?”
看到张晓似乎目瞪口呆的样子,寇仲心中有些着急。说道,“师傅,我说的不对吗?”
“这是主角吧。这一定是主角吧。”张晓心中只能发出这种呐喊声了。
这种悟性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以张晓的心性都有得起嫉妒之心。
因此张晓没好气的说道。“说的再好有什么用?赶紧给我练练试一试。”
事实上,就算张晓不说。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都已经是迫不及待了,须知这个时代门阀势力乃是天下最严重的时候,平民很难接触到知识和上等的武学。
这两兄弟并非知道张晓的心思,也不知道嫁衣神功的好处,但是对于这对兄弟来说,有的练就不错了,怎么还会挑挑拣拣的?
而且这两兄弟也曾到过“推山手”石龙的道场里修炼过武功,虽然没学到什么本事,但是见识却涨了不少,两兄弟看得出来,和张晓说的武学比起来,那些人练得简直是垃圾一样。
自从张晓教授两兄弟“嫁衣神功”以来,寇仲和徐子陵勤练不辍,除了正常外出借(偷)钱以外,每日都把心思放在武功上面。
两兄弟练出内力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两人的“本事”提升了不少。
毫无疑问,练出内力,那么五感和身手自然得到不小的强化,因此他们“借钱”的本事提升了不少。
当然,他们两个是从别人的腰包里面借钱的。
而直接的受益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晓自己。
张晓如此可谓是虎落平阳,连走路都成问题,上哪里去弄钱去?如今张晓身处隋炀帝的大本营,又怎么敢暴露身份?须知张晓和隋炀帝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只是靠这两兄弟供养罢了。
随着寇仲他们两个实力变强,获得的钱财越来越多,张晓现在每日三餐都是香气逼人,皮薄肉厚的包子。
听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炫耀,这两个包子都是他的贞嫂亲手做的。
看在包子的份上,张晓对这两兄弟是越来越尽心,除了心法以外,也将一些刀法,拳法,轻功之类的点播给这两兄弟。
可是张晓很快就遇到了难题,那就是两兄弟修炼的速度实在是差强人意,虽说不能算是差,但顶多中上,实在配不上她们两个的天资和悟性。
原因很简单,他们两个的岁数有些大了。
一般来说,武者修炼是越早越好,一般的世家子弟都是从五六岁就开始修行,到了十三四岁年纪就偏大了,而到了十五岁,那么身体已经定型,一生的成就就变得不会太高。
而寇仲今年十七岁,徐子陵十六岁,显然是超出最佳的练武年龄了。
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扬州双龙只会让自己教成扬州双虫了。
因此,看到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想要像平常那样打坐,修炼,张晓不由得开口说道,“先停一下,我有事说。”
听到这话,寇仲立即很快的说道,“师傅,什么事啊?”
张晓略一思忖,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