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三国-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欣喜。过了一会,他放下太极图,向刘辩施了一礼:“臣斗胆,敢问陛下,这副图是陛下所制么?”

    刘辩高深莫测的笑着:“你觉得这图如何?”

    “玄妙之极。”艾和突口而出:“深得道门三味,臣修道数十年,尚未见过如此简洁,却又如此玄妙的图解。陛下,臣能否与这位高人见一见,当面请教。”

    “有这么高明?”

    “当然。”艾和似乎有些欢喜过度,不复有初见时的仙风道骨,他喋喋不息的解说起来,引经据典,论证这副图深明大道真义,最后说道:“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又云:大道至简至易;这副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精髓,一阴一阳,又至极简之境,可谓无以复加,若强言之,唯混沌可解。而混沌则是老子所言之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看着手舞足蹈的艾和,刘辩忍俊不禁。“既然这个图这么高明,那你是不是也露两手,让朕看看你是不是够资格和这位高人交流。”

    艾和看了看刘辩,心里有些明白了,这位高人弄不好就是天子本人。要想从天子的嘴里求到真经,当然先要上贡。他一狠心,拱手道:“陛下,臣有师门导引秘技一式,愿意在陛下面前献丑。”

    刘辩点点头。

    艾和起身,在台上站定,双目垂帘,呼吸吐纳,收敛精神,手臂慢慢抬起,又缓缓张开,如同一只大鸟张开双翼,又慢慢合拢,双手置于腹前,如抱一团,缓缓揉动。

    刘辩觉得有些眼熟,不由自主的坐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看着艾和。

    艾和双手抱球,正转三十六圈,反过来又转了三十六圈,这才缓缓收势。他抬起眼皮,正打算说话,却看到刘辩一脸的惊愕,不免有些诧异。

    “陛下?”

    “你这是什么导引术?”

    “先天十三势的起手势。”

    “先天十三势?”刘辩疑云大起。这哪是什么导引术,这分明是太极拳的起手势啊。他自己虽然没练习过这种老太太健身的养生功法,但是见得太多了,是个华夏人都知道啊。什么时候太极拳也成了导引术?

    “对,先天十三势包括起手势与十二势,十二势与十二正经相合……”

    艾和讲解了一下先天十三势,除了起手势之外,另外的十二势各与十二正经相通,和十二形的导引图谱一样,这十二势也需要循序渐进,起手势未至大成,不能进入下一势的练习,否则很难有什么效果。

    “起手势是养气势,需温养丹田,待真气自动,然后可循经演练。”

    刘辩心里虽然波澜大起,脸上却恢复了平静。“你练了多少势?”

    “臣惭愧,一直在练起手势。”艾和惭愧的说道:“据说本门中真正练成十三势的只有天师本人。其他师兄弟尚未听说有修至大成的。”

    “那谁的手里有十三势的完整图谱?”

    “十三势是师门秘谱,当然只能由天师一脉秘传。天师仙化之后,就由嗣师保存,嗣师十年前仙化,现在在嗣师夫人卢氏手中。谁若有了突破,回青城山由嗣师夫人验证之后,再授予下一势。”

    刘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等艾和和刘范下了建章台,他站起身来,凝神止息,缓缓抬起手臂,照着艾和刚才演示的姿势演练起来。他的手臂刚刚抬起,就觉得丹田一跳,一股热流随着手臂的动作涌了起来,顺着手臂内侧的肺经注入大拇指。

    大拇指套着的佛骨舍利忽然亮了起来,一道看不见的浑圆气势蓬然而发,向四周涌了过去。站在一旁的刘备、马超等人只觉得一阵微风扑面,都以为起风了,并没有在意,可是当他们发现四周的帷幕向外鼓起,并非是被外面的风吹动时,这才意识到这股风有些诡异。他们转过头,看着双臂抬起,面带微笑的刘辩,惊得目瞪口呆。

    刘备最先反应过来,翻身扑倒在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辩微微一笑:“玄德,同喜同喜。”
第285章 悔之莫及
    对于刘辩来说,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他不知道与巨龙立约的办法,只能凭实力制服巨龙;二是他没有龙形导引图谱,境界的提升只能靠战斗,而在战斗中破境是非常危险的,稍有闪失,他就有可能破不了境,反被对手所伤。~~~~特别是当他的对手是巨龙时,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时刻面临着被巨龙反噬的可能。

    如果天师道的先天十三势能够起到导引图谱的作用,帮他迅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就算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至少也可以让他面对巨龙的时候多了一份机会。

    而对于刘备这样的龙命拥有者来说,刘辩有了适合龙命修炼的导引术,也就等于他们有了快速提升的修炼方法,不再需要像徐晃一样,靠加倍努力的习武来获取进步。

    刘辩演练了两回,确认他已经达到了继续修炼的基础,他的真气之浓厚是任何人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姿势一摆出来,体内的真气就开始起动,自然得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现在有些遗憾,当初如果找几个太极拳高手学一点太极拳就好了,现在他记得的只有广场大妈练的太极操,这恐怕当不得真。

    “玄德,你带一百近卫郎去成都。”刘辩略作思索,立刻下令:“无论如何,要将卢夫人尽快带到长安。”

    刘备大声应喏。

    ……

    下邳,蒲姑陂。

    几艘小船在陂中荡漾,船上的士卒手持长杆。杆长吊着一只只拼命挣扎的活鸡,小心翼翼的看着波澜起伏的水面。

    曹操站在一艘大船上,看着混浊的水面,屏住了呼吸,仔细搜寻着他的龙。两道浓眉皱成了疙瘩,盘踞在充满血丝的眼睛上。

    龙帮他攻破了彭城,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除残暴的坏名声之外,最实际的问题他的龙不怎么听话,食量惊人,还非常挑嘴。死物根本不吃。非要吃活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彭城之战的时候尝到了人肉的味道,这头龙最喜欢吃的不是曹操给它送去的食物,而是给它送食物的士卒。

    这些天下来,被它吃掉的士卒已经超过十个。

    这样的消息。曹操不敢外传。严令保密。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他身边的人却瞒不过,给龙喂食成了一个最危险的任务。曹操无奈。只得将龙放在蒲姑陂,让它自己寻食。

    这个办法解决了龙觅食的问题,却也带来了新问题。一旦距离稍远,曹操往往联系不上他的龙,要想找到龙,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可是龙并不笨,它似乎知道曹操想干什么,依然对喂食的士卒更感兴趣。

    曹操有一种骑龙难下的挫败感,他现在相信了荀彧的话:龙是恶物,却没办法摆脱了,除非把这龙给宰了,吃龙肉。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实力有限,敌人却不少,如果没有龙助阵,他很快就会被别人给吃了,连骨头都不剩。

    水面一阵晃动,突然间,一个巨大的身影跃出水面,撞向曹操所乘的战船,“轰”的一声巨响,战船剧烈的摇晃起来,曹操一个踉跄,险些栽进水中,亏得许褚,一把拽住了他的腰带。

    可是危险并没有过去,龙跃出了水面,张开宽阔的大嘴,露出匕首般的牙齿,扑向站立不稳的曹操。

    “孽畜!”典韦怒吼一声,迎了上去,抡起拳头,照着龙的上腭就是一拳。“呯”的一声,龙挨了一拳,去势已衰,扑通落水,溅起冲天的水花,随即尾巴一甩,消失得无影无踪。

    曹操惊魂未定,面色煞白:“它……它要咬我?”

    “恐怕是的。”郭嘉紧紧的抱着桅杆,连连点头。

    “为什么?”曹操勃然大怒:“它是我的龙,为什么反而要咬我?我们立过约的。”

    “将军,你没发现吗,这头龙比你抓到它时候又大了不少。”

    “那又怎么样?”曹操又气又急,刚才那一幕把他吓坏了,如果不是许禇及时拉住他,如果不是典韦力大无穷,一拳把龙打回水中,他现在就在龙的嘴里了。他看过龙吃人的样子,他可不想成为龙的食物,特别是这头龙还是他自己的龙。

    “将军,龙生来自由,岂肯被你束缚,是以无时不刻不想解决与将军的约定。将军要想永远的镇服它,只有在实力上压制它,让它不敢反噬。龙和人立约之后,会借用人的智慧,变得更聪明,修行的速度更快,而人与龙立约之后,同样会在修行上有更快的进展,你和龙之间是一个互相竞争的关系。龙的思维简单,除了进食,就是修行,而将军军务繁忙,日理万机,修炼时间太少,进展太慢,有些落后龙了。”

    曹操的眼角抽了抽,有些尴尬。这些道理,郭嘉有捕龙之前就和他讲过,只是当时他一心想要捕一头龙来增强实力,根本没想到后面的事,现在危险临近,他才意识到龙有多么危险。而郭嘉的话里还有责备的意思,因为他这段时间过得太舒服了,根本没有修炼,就连房中|术也成了纯粹的纵欲,而不是修行。

    “那……那我该怎么办?”

    “专心修行。”郭嘉抹了抹额头的冷汗:“我想办法把剖鲧吴刀取来,希望能借这把刀的神力镇服这头龙,七星刀的神力太小了。”

    “那龙怎么办?”

    “暂时没有战事,就让它在水里呆着吧。”郭嘉心有余悸:“离将军远点,它的修行速度也会慢一点,危害会更小一点。”

    曹操无奈的摇摇头,长叹一声:“我误会文若了,早知如此,当初肯定不去捕这头龙。”

    郭嘉沉默不语。

    ……

    十一月初,袁绍下令移师济北郡,准备对盘踞在泰山一带的青州黄巾用兵。

    管亥等人望风而遁,躲入泰山深处,据险而守。

    黄巾军虽众,但不论是训练还是军械都不能和袁绍率领的军队相提并论。世家豪强有钱,掌握着各种工坊,能够提供上等的甲胄、武器,世家豪强有人才,可以训练部曲战阵之法,远非乌合之众黄巾军可以相比。特别是曹操拥有龙,在彭城之战中对黄巾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如果连曹操都要为袁绍卖命,天知道袁绍麾下还有什么猛兽。

    管亥明智的选择了撤退,避免与势头正锐的袁绍正面交锋。与此同时,他派人向黄巾大帅张燕求救。与陶谦结盟的时候,管亥是听张燕的命令,现在他遇到了麻烦,当然也要向张燕求援。

    袁绍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一大片地区,可谓是旗开得胜,春风得意。在一番准备之后,他带着郭图等亲信悄悄的上了泰山。

    在此之前,郭图已经做足了功夫,虽然还没有找到陈纪藏书的地方,却已经非常逼近,如今人手充足,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拉网式搜索,成功的机率大增,他更是眉开眼笑,心情舒畅。

    “盟主,泰山历来是儒门圣地,陈纪到此,必然与儒门的宝物有关。等这些宝物落入盟主的手中,天下还有谁敢说盟主半个不字?陈纪背叛儒门,终究是白费心机,这就是天命啊。”

    袁绍心情也非常不错,背着手,在狭窄山路上缓缓而行,左顾右盼。虽然时值冬季,山里的气候却比外面暖和一些,还有些不知道的树残留着些许绿色,空气也比较清晰。远离了喧嚣的大营,不用再面对成堆的公务,他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公则啊,泰山是儒门圣地,历代帝王常有祭泰山者,果然是人杰地灵。若能在此常住,就算不能成仙得道,也能益寿延年啊。”

    “那是自然。”郭图附和道:“等盟主一统天下,创太平盛世,来泰山封禅,那就功德圆满了。”

    “但愿有这一天吧。”袁绍仰着头,欣赏着奇丽的山景,充满了向往:“真能如此,也不负我袁家列祖列宗,特别是叔父的良苦用心。”说到这里,袁绍忽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下意识的四处看了看,等发现田丰并不在身边,只有郭图陪在一侧的时候,不由得失笑起来。“亏得元皓不在,否则又要笑话我了。”

    郭图微微一笑:“盟主,元皓其实也不是恶人,只是性格刚强了一些。其实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脾气,燕赵多豪杰,河北人都是这副刚烈的性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袁绍点点头,非常赞同郭图的话。河北人的确太自负了。冀州是天下大州,燕赵之地向来是实力雄厚,据之者足以睥睨天下。赵国能与强秦争雄,项羽在巨鹿一战而亡秦,韩信率偏师入赵,助汉高祖夺天下,汉光武帝据河北而得天下,都是因为河北独特的地理位置。他不占老家汝南,而是跑到冀州来,同样是因为河北的重要。

    河北重要,河北人当然也有些自以为是。光武帝利用南阳人、山西人与河北人争雄,他现在也要利用汝颍人与河北人争雄。就目前而言,这个策略还是非常有效的。不过,河北人毕竟还占着上风,让他总有掣肘的感觉,如果在泰山修行有所成就,让河北人俯首听命,那才叫功德圆满,心想事成。

    看着高耸入云的天柱峰太平顶,袁绍踌躇满志,他转过身,郑重的看着郭图:“公则,希望我出泰山的时候,能看到剖鲧吴刀。”

    郭图躬身领命。(未完待续。。)
第286章 夹缝中生存
    陈留王刘协召集群臣,商议朝政,名士陈纪自然在列。;23+wx一连几天的讨论,陈纪倒没有发表什么意见,陈群却崭露头角,几条建议都非常中肯,得到了许多人的一致赞同。

    颍川陈家后继有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陈群随即被陈留王看中,召入宫中为侍读,成了陈留王的左右近臣。陈纪为此脸上有光,也颇为得意,每日迎来送往,应酬实在不少。

    这一日,侍郎丁冲设宴,陪同的大臣不少,廷尉监钟繇赫然在列。一番觥筹交错之后,丁冲将陈纪引入后堂,请陈纪上座。陈纪谦虚道:“主人在此,纪如此敢居上座。”

    丁冲躬身道:“不瞒陈君,今日是有事向陈君请教。”

    陈纪没有再说什么,以他的年纪和声望,也没有必要和丁冲太客气。他坦然的坐了,静静的看着丁冲。

    “闻说陈君来洛阳之前,曾经去过一趟泰山?”

    陈纪默默的点点头,眼神却警惕起来。泰山之行涉及到儒门圣物,他不打算把这样的事告诉丁冲,如果丁冲要打听的这件事,他就只能撅他的面子了,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冲收到消息,袁绍去了泰山。”

    陈纪一怔,眼神微缩,心脏猛跳起来。袁绍去了泰山?他难道听到了什么风声,想去找我藏在泰山的圣物?如果落到他的手里,恐怕有些不利。陈家一向不看好袁绍,不仅一直没有依附袁绍。还把儒门圣物藏到泰山,是以儒门领袖自居的袁绍来说,当然是一个很没面子的事。袁绍得到了圣物,实力增强,当然不是陈纪希望看到的事。

    陈纪的神色变化全落在丁冲的眼里,丁冲微微一笑:“陈君,这么说……泰山有重要之物?”

    陈纪定了定神:“泰山是儒门圣山,孔子也曾经登临,重要之物太多了。不过,袁绍去泰山。与我有什么关系?他自认儒门领袖。去泰山瞻仰圣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无关就好,无关就好。”丁冲笑眯眯的说道:“我也只是好奇,袁绍集结大军。不往洛阳。不往徐州。却偏偏和黄巾余孽过不去,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陈纪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又慢慢的吐了出来。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陈纪起身告辞,上了车,匆匆而去。丁冲送出大门,看着陈纪有些仓促的身影,眼神慢慢的冷了起来。

    ……

    丁府对面的一座小院里,陆逊静静的站在门后,看着陈纪的车马离去,看着丁冲带着一脸阴森的笑容回到大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管家陆云站在他身后,听见叹息,看看小大人似的陆逊,不由得好奇起来:“少主,你又看出了什么?”

    “洛阳是一汪浑水。”陆逊转身上了堂,走到了一半,又转过身来:“我们去长安吧。”

    “为什么去长安?”陆云赶上几步,不解的问道:“我们来洛阳,不是要寻机向朝廷进言,请援兵解庐江之围吗?负责山东战事的是陈留王,为什么要去长安?”

    “陈留王只能守,无力出击。”陆逊看看对面的丁府,“你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彭城之围的,就知道他们解不了庐江之围。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

    陆云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曹操攻彭城,洛阳只是利用青州黄巾牵制曹操,结果曹操捕到了一头龙,出人意料的轻取彭城,洛阳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坐视半个徐州落入曹操手中。庐江附近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黄巾,要对付孙策,洛阳根本指望不上,只有去长安碰碰运气了。

    ……

    庐江郡治舒县。

    城头血迹斑斑,随处可见残破的城墙,一队队民伕正在紧急抢修,无数身披甲胄的士卒一边监视着民伕,一边警惕的注意着城外的大营,片刻不敢放松。

    陆康也披着战甲,疲倦的脸上满是愁容。孙策已经围数四个多月了,一直没有看到任何援兵,随着城中伤亡的士卒越来越多,他的心情也越来越灰暗。

    他能坚持到今天,不仅因为庐江有足够的存粮,而且因为他深得民望。闻说孙策攻城,无数休假的士卒连夜赶回,这才让他有了足够的兵力守城,没被孙策一鼓而下。即使是周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异动,给足了他面子。

    可是,随着战况的不断恶化,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陆逊究竟能不能求来援军。从不久前陶谦被曹操击败的情况来看,洛阳似乎没有出兵救援的意思,那庐江也可能等不到援军。

    仅凭庐江自身的力量,他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也不能放弃。陆康看着城外的大营,握紧了拳头,轻轻的捶击着城垛。

    ……

    “等等等,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孙策怒容满面,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公瑾,我们为什么不强攻庐江?就凭陆康那个书生,他能是我的对手?还有,你周家究竟是什么态度,就这么看着?”

    周瑜面无表情,静静的站一旁,看着怒气冲冲的孙策。

    孙策觉得有些无趣,停了下来,仰着头,看着青黑色的帐顶,气喘如牛。

    周瑜挥挥手,亲卫邓当走了进来,放好案几,重新摆上酒肉,将地上清理了一遍,这才躬身退了出去。周瑜走到孙策面前,正要说话,邓当又走了进来,大声道:“校尉,袁将军使者到。”

    孙策一愣,和周瑜交换了一个眼神,一摊手,压低了声音道:“你看你看,又来催了,我如何交待?”

    周瑜摇摇头:“秋收刚毕,舒县虽然未下,城外的粮食却我们抢收了大半,袁将军不缺粮,这次派使者来,应该不是为粮。”

    孙策点点头,整整衣冠,堆出一脸的笑容,迎了出去。

    阎象站在帐外,笑盈盈的看着孙策。他是袁术的主簿,孙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行礼,将阎象迎入大帐,命人奉上酒水,寒喧已毕,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阎君此来,又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没有。”阎象放下酒杯,直截了当的说道:“坏消息倒是有一个。”

    孙策面色尴尬,偷眼看了周瑜一眼,又讪讪的问道:“策无能,转城数月,未能生擒陆康,在负将军所托。不过……”

    “不是庐江的事。”阎象打断了孙策:“孙校尉,你听说了曹操有龙的消息么?”

    孙策眉头一皱,点了点头。他早就听说这个消息了,为此羡慕了很久呢。不过,这和他有什么关系,难道曹操来要攻击他,解庐江之围?这应该不可能。曹操是袁绍的部下,他是袁术的部下,袁家兄弟虽然不和,还没有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吧。

    “龙是恶物,能克制龙的东西并不多。”阎象放慢了语气,目不转睛的看着孙策:“孙校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人盯上校尉家的那口宝刀了。”

    孙策一怔,这才明白了阎象的来意,不由得怒气上涌,沉声道:“不知是谁,居然觊觎我孙家的宝刀?”

    阎象微微一笑:“当然是袁绍和曹操。”

    孙策哼了一声,却有些为难。他当然知道阎象说的不完全,除了袁绍和曹操,只怕袁术也在其中。剖鲧吴刀据说能屠龙,可惜龙渊一战,手持宝刀的孙坚不仅没能屠了刘辩那头龙,反被刘辩杀了。从那以后,屠龙就成了一个笑话。不过,现在曹操又有了龙,人们又想起了这口刀。

    不能屠刘辩的龙,未必不能屠曹操的龙。曹操有龙,实力大增,可是如果有剖鲧吴刀,能屠了他的龙,那曹操还能那么嚣张吗?说不定还能得到曹操的效忠,那可就实力大增了。

    袁绍要用剖鲧吴刀来控制曹操,袁术同样要用剖鲧吴刀来威慑曹操,而曹操本人为了自己的安全,也要将剖鲧吴刀控制在手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阎象的理由虽然有些虚伪,却也不能说完全不合理。以孙策个人的力量,即使袁术不出手,他也未必能对应袁绍和曹操的巧取豪夺,而要借重袁术的力量,就不能没有表示。此时此刻,袁术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当然就是剖鲧吴刀。

    没有实力,在袁家兄弟之间求生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家父子为袁术出生入死,却还要受这样的窝囊气,想想都觉得憋屈。

    孙策强忍怒气:“多谢将军提醒,我会注意的。”

    阎象沉下了脸,话说到这个份上,孙策还不主动献出宝刀,实在是不识趣了。他站起身,拱拱手,扬长而去。周瑜看了孙策一眼,连忙起身追了出去。孙策一动不动的坐着,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暴起,抽出腰间的战刀,一刀将面前的案几劈为两段。

    “袁家匹夫,欺人太甚!”

    周瑜走了进来,看着怒虎般的孙策,无奈的长叹一声:“伯符,你何苦来哉,发怒能解决什么问题?”

    孙策涨红了脸,怒吼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第287章 东京和西京
    长安。

    陆逊乘着一匹小马,走进了霸城门,沿着一条宽阔的大道,一直向西。

    这条大道虽然有些残破,规模却依然弘大,依稀能看出昔日京师的影子。大道两侧的宫墙已经倒塌,透过缺口,能看到一些残余的台基。

    陆逊问道:“这里应该长乐宫的旧址吧?”

    陆云四处看看,不知如何作答。这种事情问他,超出他的知识范围了。不过,长安城虽破,气势却比洛阳城更大,看得他心动不已。

    “不愧是帝都,气魄之大,即使洛阳城也无法相提并论。”

    “那当然。”陆逊笑笑,指着远处的一个高阙:“那应该是就是未央宫的东阙,罘罳(读若浮思)阙,比起洛阳的朱雀阙如何?”

    陆云抬眼看去,赞不绝口:“看起来比朱雀阙还要高大雄伟。”

    “再走近一点,应该还能看到北阙,据说北阙和东阙差不多高大,那里还有金马门,一代奇人东方朔就曾经隐居金马门。”

    陆云突然觉得有些好奇:“帝王南面,为什么未央宫却是北门和东门最为高大,而不是像洛阳城,把南阙建得最高?”

    陆逊笑了,回头看了陆云一眼:“你终于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了,哈哈,你慢慢想吧。”说着,他一催小马,向前轻驰而去。

    陆云挠了挠头,带着仆从们追了上去。

    从霸城门进城。走到罘罳阙下,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在远处看罘罳阙已经很雄伟了,却远远不及走到近处。仰头观望时的压迫感。罘罳阙虽然残破,残高却还比洛阳城的朱雀阙高一些,要将头仰到极致才能看到顶部雕刻的花纹。

    不过,最吸引陆逊的却不是花纹,而是一只鹰,一只浑身漆黑的鹰。

    这只鹰蹲在罘罳阙上,低着头。静静的打量着陆逊。陆逊忽然有一种感觉,仿佛这不是一只鹰。而是一个人,一个高高在上的人。

    “少主,怎么了?”

    “你看那只鹰。”陆逊示意陆云抬起头,陆云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好大的鹰。”

    “你说,这会不会是陛下的那只神鹰?”

    陆云皱了皱眉,不太敢相信。两人正说话间,有马蹄声响起,陆逊循声看去,只见十余骑沿着宽阔的大道轻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士衣甲鲜明,身形矫健,当前一人。身穿亮银甲胄,披白色大氅,相貌俊朗。面白无须,竟是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郎。

    骑士们来到陆逊面前,勒住了战马,领头的少年一边控制着战马,一边打量着陆逊:“从哪儿来?”

    “洛阳。”陆云连忙迎了上去,拱手奉上路传(古人出行的通行证)。客气的笑道:“我等初来乍到,如有冒犯。还请将军海涵。”

    少年郎哼了一声,接过路传,扫了一眼,又看向陆逊:“你是江东人,怎么会在洛阳?”

    陆逊淡淡一笑:“你是西凉人,不也是在关中?”

    少年郎脸色一肃,刚要发火,陆逊又道:“看诸君气宇轩昂,气势不凡,胯下的战马亦非凡品,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们应该是天子身边的精锐吧。不知道我何德何能,居然劳累你们这样的勇士来盘查。”

    少年听了,转怒为喜,哈哈一笑,将路传还给陆云,拱手道:“小友眼光不凡,居然一眼认出我等是天子身边的精锐,看来应该不会错了。在下扶风马超,在天子身边为郎,奉天子诏,来迎一位少年俊杰。”

    “天子?”陆逊有些诧异,又抬起头,看着那只鹰,欲言又止。

    马超得意的笑笑:“没错,那就是陛下的鹰,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