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谦收拢了多少残兵了?”
“已有三千之数,不过很多都不是咱们的兵,而是张孟卓和刘公山的……成皋之战,张、刘两家的兵马退的最早、最快,所以……”
“嗯……”曹操沉吟了片刻,断然道:“将刘公山的兵选出来,让妙才送到东郡去,张孟卓的兵,就地整编入伍!”
“咱们要回陈留了吗?”曹洪眼睛一亮,搓着手兴奋道:“早该这样了,这世道,什么都是假的,还是有块地盘最踏实!张孟卓兄弟跑到济阴去了,现在陈留空虚,正好……”
“没有朝廷的名义,就跑去和张孟卓抢地盘?子廉,你想什么呢!”
曹操冷笑道:“连王鹏举那小儿都能看出的问题,你却和那孙文台一般,全然看不透,只知道逞蛮力。你没见孙文台眼下的境遇吗?江东猛虎?依某看,是猛犬还差不多,除了替袁公路咬人,他还能做什么?”
实际上,这个道理,王羽是到了南阳后,对孙坚有所了解后,再经过贾诩、胡母班的提点,才领悟出来的。原来他对这方面的认识,也跟曹洪差不多,乱世么,拳头大的就能称王称霸。
这个道理倒也不算错,只要他有本事见一座城,就攻下一座城,用屠城之类的酷烈手段震慑人心,就可以想抢哪块地盘,就抢哪块地盘。
不过,这么搞的效率,显然比不上袁术那种传檄而定的模式,而且想稳固根据地,取得人心也会耗时良久。
这方面的领悟,曹操比王羽和孙坚加起来还要强,当然不会行此下策。
何况,陈留那地方现在也没啥好抢的了,酸枣的十万大军没能伤到董卓,却把陈留地方上给祸害得一片狼藉,累死累活坏名声的抢这么快地方,那不是傻么?
“要取,就要取最好的!”曹操举目东顾,嘴角溢出了一丝笑意。
“……东郡?”曹洪的眼睛瞪圆了,“可是……”
兖州的治所就在东郡,这也是刘岱跟桥瑁关系不好的原因之一,桥瑁死后,刘岱委任王肱为东郡太守,东郡已经彻底变成了刘岱的地盘。
通过对溃兵的处理,曹操与张邈交恶已成定局,向刘岱则是释放出了善意,结果他却盯上了刘岱的地盘……曹洪自忖不是太笨,可这里面的关系依然太过复杂了一点,把他搅得晕头转向的。
“子廉,你不精擅这个,就不要多想了。”
曹操能理解从弟的烦恼,可他也没有多解释的意思,谋略这种东西,毕竟需要天赋,向曹洪这样纯粹的武将解释政治,无异于对牛弹琴:“若非王羽吸引了徐荣的注意力,此计尚未必能成呢。对了,洛阳有新消息么?”
“呃,有的……”曹洪整理了一下思路,汇报道:“泰山兵于十日前北上,大张旗鼓,宣扬要打回洛阳去,这口号吸引了不少愚民,纷纷依附其后,如今队伍已经扩大至五万以上,不过泰半都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平民,也不知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曹洪对此表示困惑,曹操凝神思索片刻,也是不得其解,沉吟道:“此子不同凡俗,应该不会做没意义的事,也许他在洛阳的时候,了解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吧。不过,这样一来,他的行军速度肯定不会很快吧?”
“正是。”曹洪甩甩头,把那些想不通的东西抛开,继续说道:“泰山军每日行程不过二十里,出兵十日,如今方至梁县,梁县守军闻风而逃,并未延误泰山军的行程……”
“洛阳方面呢?”
“徐公卿已于三日前率军南下,以胡轸为副将,粮草充足,眼下已至伊阙关,如果两军保持现在的速度相互接近,决战地点,应当在阳人至新城一带!”
曹操追问了一句:“时间呢?”
“约在十日后!”
“十日么……嗯,应该来得及,子廉,走,去汲县见本初兄。”曹操一甩袍袖,转身便走。
“见袁渤海做什么?”曹洪一愣神。
“请战!”曹操头也不回的答道。
“去洛阳?”曹洪又问。
“当然不是,是去朝歌!”
“朝歌?打黑山贼?”曹洪又晕了,他完全搞不清楚,取东郡,王羽战徐荣,与黑山贼这些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曹操没做解释,这些事当然是有联系的,不过,想不通的人,即便解释给他,下次他依然是想不通的,何必浪费那个力气呢?
王羽和徐荣的巅峰对决,牵动了整个中原的人心,这不正是乱中取事的机会吗?
袁术和孙坚正在豫州交风交雨,有消息显示,南郡的刘表似乎也酝酿着什么。
河东方面,吕布似乎长进了不少,没有在第一时间和白波军展开激战,而是正在和对方谈判,试图和平共存。想来也是要观望一番,等王、徐之战分出胜负后,再决定行止。
而袁绍正忙着和韩馥还有刘虞勾勾搭搭,其意图不外乎捧个新皇帝出来,暗地里图谋冀州,可怜那韩馥也算是个人物,却被袁绍与冀州的名士们勾结在一起,玩弄在了股掌之上。
自己呢?必须把握时机,名正言顺的占领一块地盘下来,离洛阳不能太近,免得被那一战的胜者给盯上!
去东郡,须得借势,而现在,还有比黑山贼更容易借到的外势吗?
曹操微微冷笑,说起来,这一招,自己还是跟王鹏举学的呢,对方借的是白波,自己借的则是黑山,但相对而言,自己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不像对方,想攫取战果,还得先过徐荣这一道天险!
可惜啊,自己的计划一旦展开,就没有余暇关注这场惊天之战了,哪怕顺利将东郡夺取到手,也难以尽数弥补此憾啊。
曹操最后一次回望大河,长叹一声,然后头也不回的登车离去。
………【一三六章 超强斥候战】………
一三六章超强斥候战
时近六月,天气已经炎热起来,田野上草木茂盛,花香阵阵,正是一派繁荣平和的景象。
不过,和平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在河南大地上,一场大战正在酝酿之中,四野之间,杀机四伏!就算是前奏,如果被卷进去,同样会粉身碎骨。
一队十人左右的骑士,正牵着马,围在几具尸骨旁边,其中一人正蹲在地上察看,其他人则是脸色苍白的向四周张望着。
“李将军……咱们还是等到天黑了再往前走吧,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撞到了西凉军的斥候,那……”
“赵四,你也算是个军侯,现在说的这是什么话?不知道军情如火么!”蹲在地上那人怒哼一声,长身而起,斥道:“徐荣兵马已至新城,大战迫在眉睫,咱们早一刻将情报送到,王将军就多一分胜算,岂能因为畏惧艰险,就迟疑不进?”
听到徐荣的名字,众人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其中几人甚至还打起了寒颤,望向周围的目光,更加闪烁了。
“你们别忘了自己是什么人,败军之将!”
看到同袍的神色,那李将军愈发恼怒了:“张使君仁厚,不与我等计较,但咱们自己不能不识好歹,若能助王将军打赢此战,多少立下些功劳,也能将功折罪,若是不然,你们觉得自己还有颜面回去见张使君吗?”
“李校尉,您也别生气了,弟兄们不是不知好歹,就是被徐荣打怕了……说真的,即便到了现在,我晚上还经常做噩梦呢,总是想起成皋那一战,那徐荣,根本就不是人,是人的话,怎么能练出那种兵来?”
“谁说不是呢……”
有人打了个圆场,其他人趁机道歉的道歉,解释的解释,但无一例外的,都表达出了对徐荣那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听到这些,李校尉的回忆也被勾起来了,他嘴角抽搐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再发火,而是叹了口气道:“算了,不说这些,咱们还是快些行进吧,此地离王将军的大营应该不远了,算上这里的五个,咱们一路所见的尸体都是西凉军的,王将军在斥候战中应该是占了上风。”
众骑士略松了口气,不过脸色却没多少好转。
“听说白马将军的从弟率军随王将军一起北上了,白马义从,确实很厉害,不过单凭数千轻骑,怕是奈何不了徐荣的。”
“是啊,听说王将军还带了大群百姓一同北上,这不是自找麻烦么?除了消耗军粮,这些累赘还有什么用?”
“王将军有些孟浪了,等我家主公休整完毕,再分进合击多好,何必急于求战呢?面对徐荣,稍有闪失,他的一世英名恐怕就……”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李校尉没说话,他自己也很困惑,同时,他还知道,主公张邈同样困惑。
为了商议对策,主公张邈召集了臧洪等众多名士,结合自己这些曾经与徐荣对过阵的将校所述,研究了很久,最终也没能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来。
带百姓上路,除了壮声势之外,或许还有让徐荣投鼠忌器的作用。名士们不知道王羽如何做出的判断,但他们都推测出了这一点。
名士们认为,发现了敌人的弱点,王羽的应对之策却很不上道。
徐荣是什么人?当世名将!
出于种种原因,他确实可能存在这个弱点,不过,他自己肯定不会意识不到。既然意识到了,他就会设法弥补,而且会弥补得很完善,让人找不到可趁之机,甚或将破绽转变成陷阱,以此反制敌人!
得出这个结论后,张邈很焦急,酸枣内讧之后,兖州的形势与前大有变化,刘岱占据了全面的上风。反观张邈,他还未能消除成皋之战带来的影响,自顾不暇。
所以,尽管心急如焚,最终他也只能派出这么一小队骑兵,希望在战前,让王羽能再多掌握些第一手的情报。
因为王匡的关系,张邈与王家就是事实上的盟友,王羽的势力增强,对张邈也能起到助益。
不过,包括张邈自己在内,对此战的结果亦不看好,这些惊弓之鸟般的败军之将,就更不用提了。
“你们听,这是……马蹄声?”没有参与讨论,李校尉保持了相当的警惕性,他第一个听到了随风而来的响动。
“……”众人顿时闭上了嘴,一片粗气声中,远处的嘈杂声变得响亮起来。
“隆隆……”马蹄声轰响!
“杀,杀!”喊杀声不绝!
烟尘似海潮般涌起,以极快的速度推移而来!
再下一刻,李校尉撕心裂肺的的喊声响起:“是骑兵!有骑兵正在追逐,往这边来了!快,快上马!”
众骑兵士气本就不高,这时见得情况紧急,手脚都已发了软。
除了李校尉的动作还算麻利,在来骑进入视野之内前,爬上了马背外,其他人完全就没来得及完成这个最简单不过的战术动作,其中几人甚至还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躺在地上呻吟不已。
李校尉浑身发冷,现在只能期望占上风的是幽州军了,否则凭自己带的这群废物,别说助战,想逃命都难!
然而,事与愿违,首先进入他视线的,却是几匹白马!
此刻正是正午时分,天空上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阳光照在白马的身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夺目之极!然而,李校尉的一颗心却沉到了底……
白马骑士只有五、六人,后面追杀的骑兵至少也有十人以上,若是自己的部下能奋起一战,也许还能帮忙挽回颓势,可现在,白马义从逃离后,自己这些人还想活命吗?
当先的白马骑士发现了李校尉等人,扬声喝问道:“前面是什么人?”
“陈留张使君麾下,出使而来,有重要军情禀报!”看了七歪八斜的同伴一眼,李校尉咬了咬牙,没办法,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其他人了,留下也只能一起死!跟泰山军合流,把情报带给王将军才是最重要的。
几个白马骑士互相交换了个眼色,一起点头,似乎是信了,然而,他们的反应却远在李校尉料想之外,只听为首那名骑士断喝一声:“就在这里,解决他们!”
“喏!”几名白马骑士轰然响应。
他们松开了手中的马缰,纯以双脚控马,从背后摘下了弓箭!
“他们要射箭了……避箭!还射!他们人少,拼人头也要拼死他们!”
只是这么一个动作,后面追来的十余骑就已经大为惊恐,为首的骑士声嘶力竭的叫喊着,喊声中没有多少追杀者身上常见的嚣张和得意,反倒充满了惊恐的意味。
生死厮杀,作战双方都没有互相交谈的意思,完成了战术动作,一场规模并不大,但却足以给观者,留下无比深刻印象的骑射大战,就此展开!
“崩,崩……”弓弦如同化成了琴弦,在骑兵们的手中接连不断的被拨动着,奏出了死亡的节奏。
“嗤!嗤!”高速飞行的箭矢撕破了空气,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在空中穿梭往来,仿佛与琴声应和的洞箫!
张弓!
搭箭!
转身放箭!
伏身避箭!
再重复……
就算一直眼睁睁的盯着看,李校尉依然不知道,骑士到底是如何瞄准的,白马义从们虽然骑乘在马上,但动作之行云流水,比脚踏实地的人还熟练。
追来的骑士也不是弱者,而且也是早有准备,他们毫不示弱的还射,因为人多,射向白马义从的箭矢也更多!
然而,一轮箭罢,双方都没人受伤,追兵的准备很充分,躲避和回射都很及时;
而白马义从的箭更准,极大的干扰了追兵的射击,同时他们避箭的身法也更高明,最令李校尉不可思议的,就是其中一名骑士,居然仰身躺在了马背上,避过敌人箭矢的同时,射了对方一箭!
李校尉没练过骑射,这种功夫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得好的,所以也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这种骑射功夫,确实天下无双。
然而,更令他惊异的还在后面呢!
射出第一箭后,双方都在快速的拉弦开弓,结果白马义从这边,很整齐的比对方早了那么一线!
致命的一线!
白马义从的射术极其精准,尽管追兵也不是庸手,可是,避箭的同时还精准还射,这种战术动作的难度实在太高了,他们做不到!
于是,抉择之间,有人为了避箭,仓促的射出了手中的箭,完全没有取中准头;有那悍勇的,想抢在敌箭射中自己之前,先将箭射出去,结果未能如愿;还有人犹豫了一下,结果耽搁了宝贵的时间,什么都没能做成…
………【一三七章 善战者何如】………
开打了,今天是要爆发一下的,加更至少一章吧,没办法,没存稿,小鱼又是手残党,所以只能这么说了,如果顺利的话……咳咳,反正,尽量吧~
————
泰山军的军营设立在阳人城东北,鲁公河畔。
阳人是梁县以北的一座小城,名气不大,不过,这里却是延绵了八百年辉煌的大周王朝最后的存身之地。
《史记》中记载:秦庄襄王元年,灭东周,不绝其祠,以阳人地赐周君。
实际上,前世的历史上,就在初平二年,这里也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即孙坚击败胡轸,阵斩华雄的那场战斗。
王羽当然不知道这么多,前面那条是贾诩告诉他的;后面那条在三国志等正式中才有记载,他这个只看过演义自然不会知道。
他只是结合地理及对历史的了解,推测出,如果孙坚在豫州恢复了元气后,卷土重来,再次攻打洛阳的话,战斗很可能在这里打响。
阳人周边的地势没什么特别,不过却刚好是个岔路。
如果从这里转向西北,很快就可以到达新城,然后沿着伊水,向伊阙关进军;向东北走,则可取道大谷关,攻略洛阳。
尽管两路都有关隘可守,但西凉军的兵力始终不足,面对实力强劲的敌人,不可能分兵两路,所以,如果董卓不想让敌人兵临城下,想要御敌于外,就只能把战线推移到梁县一带。
所以,王羽把这里当做了预设战场。
“鹏举贤弟,徐荣军主力已经离开了新城,东南向稳步行军而来,周围百里内,没发现任何疑兵,洛阳方面也没有增援的迹象,看来他就是摆明车马要正面硬吃我军啊。”
刺探情报,王羽已经初步建立了侦查小队,不过,担任斥候,展开战场屏蔽这种事,自然非非公孙越莫属。幽州轻骑,可是当世最强的轻骑兵,不让他们出马,岂不是暴殄天物?
公孙越的任务完成的也不错,说话的语气中虽然带了些忧虑,不过神情中,还是意气风发的情绪居多。
也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纯粹的无知所以无畏,反正王羽觉得,在自己这边的所有将校中,公孙越是最无所顾忌的人。若不是碍于礼貌,有人向他问起徐荣的话,他说不定会回答一声:徐荣是谁?
当然,倒也怪不得他傲气,白马义从确实太强了,从前哨战开始到现在,双方的战损比一直维持在五比一以上!
西凉军五,幽州军一!同样是轻骑兵,却打出了这样压倒性的战绩,不论主将是谁,多少也会有些微醺的感觉吧?
“凡兵者,以正合,以奇胜……”王羽不无遗憾的摇摇头:“某倒是希望他搞点计谋呢,现在,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
说着,他走到了悬挂着的舆图旁边,舆图上画的正是洛阳周边的地理情况。
比起通常可见的舆图,这份舆图相对精细得多,不但标明了山川河流,道路城关,而且还详细的标注出了双方的行军路线,行军时间,以及驻留时间等情报。只要是粗通兵法之人,看过这副图,就会对这场大战的前期态势,有个清晰的印象了。
“徐荣离开洛阳后,行军速度很快,三日内就赶到了伊阙关,然后一直在那里囤积粮草,直到我军过了梁县,他才向新城进发,纯依靠伊水搬运粮草……他做了这么多事,其实仅仅是为了保障粮道的安全而已。”
王羽在舆图上指点着说道:“放弃了抢先占据战场的机会,也没做其他的布置,若是普通的庸将,某会当他是胆怯无能,但徐荣这么做,只能表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对正面作战有十足的把握!”
“也许,他只是没把握在鹏举你的面前搞计谋罢了,扬长避短么。”公孙越心不在焉的说道,他的眼睛一直盯在舆图上,啧啧赞叹:“大哥说你精通军略,我原本还不大信服,可看了这舆图才知道,你的手段确实非同一般啊!这图咋就能画得这么清楚呢?”
“渡之兄既然喜欢,回头小弟送你一份便是。”
王羽莞尔一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他前世画的可都是高精度的军事地图,卫星地图更是天天都要研究!祖国的山川地势,不说了然于胸吧,大致上也有个谱,画个地图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光是这样肯定不够,相隔两千年,就算是同样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地理环境跟后世也差很多,尤其是河流道路的位置。
这个时代的河流,到了后世,很多都不复存在了,至少王羽就不知道,阳人,也就是后世的河南汝州附近,什么地方有条鲁公河。
他的地图,是结合记忆,加上当地人提供的资料画出来的,他自己不是很满意,但相对于这个时代的舆图,就精细得太多了,也难怪公孙越爱不释手。不明天文地理,还谈什么行军打仗?
“当真?”公孙越喜形于色,兴奋了一会儿,又意犹未尽的嘀咕道:“要是有一份幽州的就更好了。”一边说,还一边偷瞥王羽脸色。
“等有机会去幽州,实地看过之后,我会给伯珪兄弄份更好的。”跟没心机的人打交道很容易,只要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就会得到几倍于此的回报,王羽当然不会吝啬这种小人情。
“还能更好?”公孙越眼睛瞪得老大,看看王羽,又看看地图,怎么也想不通,还能怎么更好。
“自无虚言。”王羽可没心思多说闲话,来势汹汹的徐荣,才是他最为关注的,地图画的再好再精确,也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似乎看出了王羽的心思,贾诩在旁点评了一句:“以长击短,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计谋了,再做其他事,才真是弄巧成拙呢。”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王羽的心里,一直以来,他也都是这么做的。因为知道阵列之战是自己的弱项,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回避,在孟津、虎牢孤身挑战,潜入洛阳施行反间计,都是在这个方针下,产生的计略。
虽然收获确实不小,但这个弱点也开始广为人知,至少徐荣和贾诩都看出来了。
“是啊,明明一直没得到详尽的情报,可他好整以暇的推进过来,”公孙越的注意力终于转移回来了,他很纳闷的问道:“难道他就不怕鹏举贤弟你真的驱百姓围攻?”
“他既然敢来,自然是不怕的,那招本来也只有出其不意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王羽望向贾诩,胖子依旧是那副笑眯眯,高深莫测的表情,似乎这条毒计跟他完全没关系似的。
这家伙的情商,甩哥几条街啊!王羽心中感叹:献计被拒,而且计策还被众人批判,最后改得面目全非。换了自己,怎么也会争辩一番的,可贾诩就像个没事人似的,一点情绪都没有,这种心性,实在了不起。
下一刻,贾诩用行动证明,王羽的评估还是太低了点,他不但没情绪,而且还会很主动的继续献计献策:“不过,这种明知不敌,还死缠烂打的风格,似乎不像是徐公卿的风格,将军,您封锁情报之举无可厚非,但很可能反倒帮了徐荣一个小忙呢。”
“嗯,的确。”王羽点点头,这一点他开始没想到,现在倒是发现了,可似乎已经为时晚矣。
“杀他的人,还能帮他的忙?这是什么道理?”公孙越的反应就慢多了,他瞪着眼睛看着贾诩,带着七分疑惑和三分不服气。
“死的不是徐荣的人,嗯,至少不是他能如臂使指的部众……”说老实话,贾诩不太喜欢跟反应迟钝的人说话,尤其是解释这种相对复杂的东西。
所以,他理想中的老大只有两种,要么如王羽、曹操这种,一点就透的,要么就是象张绣那样,言听计从,从来不问为什么。对于公孙越这种人,他一点都不感冒。
耐着性子解释了几句,发现公孙越还是傻乎乎的直瞪眼,贾诩不吱声了,目视王羽,让他自己搞定。
“渡之兄,先前小弟提过,徐荣虽强,不过还是有破绽的,目前,我一共发现了他三个弱点……”
“三个?”公孙越吃了一惊,一直静静旁听的黄忠和徐晃也都目露惊异之色,只有贾诩依然不动声色,这种评估人心,找人弱点的事,他最擅长了。
“他的信念是其一,虽然这种信念令人尊敬,但沙场争锋,本就是无所不用极的,所以……”王羽看看黄忠,见后者微微颔首,没什么情绪的样子,他放下了心思,老黄还是挺通情达理的。
“其二,可以简单概括为:将帅不和!监军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军队战力的限制,胡轸虽然有些将略,但也算不上是什么识大体的人。若非徐荣对胡轸有所顾忌,他当日何必急于与曹操交战?就算他自恃本领,但等到两军会师之后,胜算岂不是更高?”
王羽自问自答道:“徐公卿不是吕奉先,他不会做这种意气之争,所以,他急于求战的唯一原因,就是他担心胡轸碍事!”
“原来如此,难怪文和先生说……”公孙越恍然大悟:“跟儿郎们作战的都是西凉人,都是胡轸的属下,把他们打怕了,胡轸脸上无光,说话分量也轻了,徐公卿掌军就变得更容易了。”
王羽微笑不语。
尽管如此,可若是能重来一遍,王羽也还是会这么做,不屏蔽情报,后面的战略就有可能被徐荣识破。两害取其轻,面对徐荣这样的强敌,王羽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公孙越的好奇心上来了,又问:“那,第三个呢?”
王羽竖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个就是……”
“报……”帐外脚步声响,有人高呼着跑近。
“讲!”
“兖州张使君有使到……”
“张邈?这个时候?”王羽微微一怔,还没等他下令带人进帐,一阵更急促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
“报……”
“讲!”
“前锋回报,徐荣兵马已至阳人城北十里外,正在安营……”
“来得好快!”众将都吃了一惊。
徐如林,疾如风!
徐荣扬名以来,没用过什么奇谋,但行止之间,皆合兵法之旨。几日前还慢吞吞的向新城推进,结果就在公孙越得意于前哨战的胜利时,徐荣却一反前态的狂飙猛进,直接推进到了阳人城下!
斥候若不是白马义从这种精兵,说不定,泰山军已经遭受突袭了!
难怪孔伷坐拥雄关,依旧全无抗力,不是他太废物,而是敌人太强!
王羽甚至都能想象得出,当孔伷前脚接到前线战报,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脚徐荣已经兵临城下,孔名士心里是怎么样的感觉,是何等的绝望,以至于连抵抗之心都生不出来……
徐荣,就是个让人绝望的对手!
“果然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心生感叹,王羽胸中却是豪情陡起:“传令于校尉,让他结束练兵,全军休整,明日迎战徐荣!”
“喏!”(未完待续)
………【一三八章 阳人之战】………
夭空蔚蓝,千千净净,一尘不染。白色的浮云三五成群,优哉游哉地飘在空中。透过清晨的雾气,阳光微微有些朦胧,就那么暖暖的,懒洋洋地,望着下面一望无际的平原。
然而,就是这样清朗的夭气里,大地上却传来了阵阵闷雷般的声响,轰隆隆的巨响回荡在广阔无垠的夭际,震撼了坚实厚重的大地,让其震颤不休。
太阳似乎受到了惊吓,扯过了一片云彩,半遮半掩的躲在了后面,只露出了半张脸,忐忑不安的望着那支正缓缓行进中的大军。
“来了……”站在两丈多高的点将台上,王羽极目远眺,他能感觉到大地在震颤,感觉到太阳在抖动,也能感觉到敌入的接近,只是暂时还看不到。
发现突袭不成之后,可能是担心遭到王羽的夜袭,徐荣在十里外扎下了营盘。作为交战距离,这个距离有点远,所以,开战前,双方必须有一个互相接近的过程。
王羽没有拔营前进,数万大军阵列而前的难度本来就大,他的军队构成更是限制了他的机动。所以,他列阵的地方,就在营盘外面,算是以逸待劳了。
不过,这点算不上优势的优势,根本就没多大意义,徐荣军多走几里路,反倒可以热热身,顺便还能在士气上压制泰山军。
现在还看不到敌入的身影,但大地的震颤,却告诉了每一个入,敌入正在接近,在接近!心理压力正在缓缓酝酿成形。
“报……徐荣的大军已至,距离我军五里!”
“再探!”
“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