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蟮姆较蜓荼洌笥凶涑稍舱蟮那魇啤! ∪绻湔笫窃诤舻闹富酉率迪郑敲矗舻耐尘拍埽妥阋杂牒拧⑺镂湔庋拇竽鼙燃缌恕U稣笫谱唬缧性屏魉话悖呐虏糠值厍⑸俗韵嗉さ氖录济辉斐扇魏畏涟! 】墒牵粜闹庑┤儆胱约何薰兀撬凳撬鞯嫉幕埃仓荒芩凳悄歉稣τ谕蚓醒氲纳倌辏撬鞯剂艘磺校 岸剿В 蔽髁怪罱惨馐兜讲欢跃⒘耍拥氖科肥岛芨撸攵缘哪勘耆创笥衅睿堑淖⒁饬卫蔚乃ㄔ诹送跤鹕砩希雎粤硕灾胖械牡腥耍 ≌焦纳#於氐暮吧鄙乖诔中髁咕目袢戎庠椒⒏哒橇耍胺侥歉瞿勘昙唇萑氚В蠊驮谘矍傲恕! 懊话旆耍鞴模⒍换鳎】烨苌绷送跤穑缓笤俜瞪碛校 焙粢ё叛浪档溃骸岸悦嬷挥泄镨兜娜崞铮吞涨牧角Уぱ舯煽耙徽剑幽诳け蛔阄牵ザ啵褪嵌嗾鬯鸬恪薄 ∷档秸饫铮凰肯恃丫铀旖橇髁顺隼矗ツ烤模 ∷薨。 《苑讲还迩Э烧街居Ω檬且怀〈笫さ模赡歉鐾跤鹁尤徽饷捶杩瘢勺约汗律硐菡螅膊豢匣赝繁继印! ”纠矗绻跤鸬敉诽优埽科奈髁咕梢匀缟胶榘阊兔坏芯模 ∠衷谒凳裁炊纪砹耍荒芷诖胺娴昧Φ悖斓闵钡敉跤稹:蠖蛹崆康悖プ」镨逗吞涨娜衿恕SΩ貌灰簦皇侨崞锖土角Р阶涠选 【驮谡馐保艨吹蕉悦娴牡芯耍 暗苄置牵艟俳陨碛盏校颐怯昧苏交艘砸宕遥冶厝拇薄 〔恍枰腥魏翁崾荆谝馐兜酵跤鹨馔嫉囊凰布洌镨兑丫呔倨鹆顺ら茫派蠛穑骸耙逯痢薄 吧老嗨妫 比Ы科肷嗪停逄斓恼揭獬迤屏颂焐系奈谠疲だ玫难艄庵鼗卮蟮兀找谌О茁硪宕拥纳砩希⒊隽艘黄鄣囊猓 安蕴炜杉惫镨堆镩们爸浮! 鞍茁砦ぃ 毕袷嵌绱灯穑砥鹆跬蚯В挥秩缫空疲派湟话悖О茁恚煌耷埃旱匕阈谟慷啊 〕逭螅 〕逭螅 “茁硪宕臃⒍囊簧材牵峭跤鸺唇萑氚暗囊豢獭K皇敲换崽崆巴晃В谖髁咕笄敖炼氖奔湓匠ぃ髁咕恼笫凭驮交炻遥だ募嘎示驮酱蟆! 〔还芷鸬降淖饔茫驳酱宋沽恕! 〗酉吕矗娑保谕蚓猩背鲆惶跹防矗 ∪欢抡呶蘧澹跤鸩⒉坏P淖陨淼陌参#萆ばィ莺嵬矗髯叨恕! ±窗桑【腿梦铱纯矗谇笆赖睦飞希雍找皇保盅杆僭陕洌鹞奘宰匪嫉奈匏勘茁硪宕拥姆绮砂桑 〉比唬约旱娜挝袢匀幻挥性猜锍桑∪Γ行敕苷剑
………【第四十八章 陷阵亦无悔】………
骑兵的行动轻捷灵活,聚散自如,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而又被称为离合之兵。 从战国时代,在中原得到利用开始,骑兵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机动力上,而非陷阵破敌的冲击力。到了汉朝,由于对匈奴战争中,骑兵的大规模应用,骑兵的作用逐渐开始延伸开来。 到了汉末,专用来冲阵的重装骑兵已经出现。不过,大体上来说,骑兵的主要作用,还是机动作战,进行攻坚的,依然以步兵为主。 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典型的轻骑兵。 骑手身上只有一件皮甲,马身上则只有鞍辔,正面冲突,在开始或可占得上风,一旦失去速度,陷入缠战,那就比步兵还不如。 这也是胡轸的信心来源所在。 白马义从的冲阵也很凶猛,但却无法打乱指挥系统——那东西现在根本不存在,胡轸的命令,只能下达给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卫。 而西凉军的阵势虽然乱了,但士气却极高,而且失去指挥之后,已经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白马义从冲进去了,有一定几率击溃西凉军,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就此陷入乱战。 趁着这个机会,胡轸就可以收拢一部分乱兵,只要聚集起两三千人,应该就能扛得住陶谦和河内军的夹击了。 想取胜可能很难,伤亡肯定也很大,但只要杀了王羽,击退公孙瓒、陶谦,胡轸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种情势下,他还能期望些什么呢? 不过,虽然有了计划,但胡轸心中仍有隐忧。 白马义从闹出的动静不小,但除了正面面对他们的士卒发现危机,开始恢复理智之外,剩下的人依然如故。 西凉军阵依然持续的向右翼偏移着,尽管前锋已经达成了合围,但却没能在第一时间消灭目标。 目标还在,西凉军的注意力就不会转移,而是持续的往王羽所在的方向涌过去。换句话说,只要王羽还在,胡轸就无法掌控军队,哪怕白马义从的冲阵无法奏效,联军的后续部队,也会给西凉军带来巨大的威胁。 “杀了他,快点杀了他!让人去传令!让弓箭手放箭!死了也可以封列侯!”这是开战以后,胡轸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决策。 然而,这道命令下达的太晚了,成建制的弓箭手,早就在最初的混乱中,损失殆尽了。人可能没死,但弓箭多半都被扔掉了——那玩意又重又碍事,对追击目标一点好处都没有,背在身上干嘛? 对王羽来说,乱战之中,多几支冷箭不多,少几支冷箭不少。本来他就已经在矛林枪丛之中了,冷箭什么的,会比近在咫尺的刀枪威胁更大吗? 在围攻中保全性命,最重要的是速度。 骑战,必须不断的移动,不能真的被包围住,一旦真的被围定,没有闪转腾挪的余地,就算是再强的人,也无法应付从四面八方斩刺过来的刀枪,至少王羽是做不到的。 他之所以敢冒险陷阵,最大的依仗是乌骓。 这匹让胡酋爱若珍宝的良驹,一点都没辜负胡酋曾经的期望,不但速度绝佳,而且耐力十足。从突袭华雄开始,一直跑了这么长时间,依旧精神奕奕,半点不见疲态。 有了乌骓的速度,王羽在骑战中占尽了上风,后面和两侧赶上来的对手攻击不到他,正面冲上来的对手又挡不住他,虽然看似身陷重围,但却一直没出现大的危机。 这也和围上来的都是骑兵,而且乱哄哄的不成建制有关。 若是成列的步兵,就算攻击不到王羽,也能攻击战马,王羽一人一枪,肯定照顾不周全的。 现在相对轻松些,只要他保证不被人挡住,就能支持下去。 当然,想在一群已经红了眼的悍卒中杀出一条血路,同样需要相当的勇武。 武艺是必须的,这里可是真刀真枪的战场,强者生,弱者死!不过,想要快速解决对手,光是武艺高可不行,很多时候,只能以伤换伤,以伤换命! 到现在,王羽的枪下已经多了三十几条冤魂,同时,他的身上也多了大小十余道伤口。 即便是被功劳冲昏了头,失去理智的西凉兵,也被王羽的凶悍所震慑,有了一个短暂的停滞。 “不用怕,他就一个人,已经受了这么多伤,又不是铁打的金刚?怕什么!督帅有令,生死不论,皆封列侯!上,杀了他!” 为胡轸的传令的校尉已经赶到了战团附近,见前锋畏缩不前,后续涌过来的兵马却势头不减,他不由大急,拼命给众兵鼓舞着士气。 这番鼓舞的效果很好,骑兵们的畏怯之心刚冒了个头,就被压下去了,眼中再次泛起了血色,斗志再燃。 不过,这举动,却给他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只见王羽拨转马头,径直朝他冲了过来! 这校尉也是沙场老卒,不过他可没有王羽那种无视生死的勇气。王羽挑了华雄,在乱军之中杀人如麻,这种对手,哪是他应付得了的? “他朝这边来了,围住他,杀了他!” 用不着他喝令,这个方向上的骑兵便已经迎上去了。 西凉军中,悍卒多得是,在这场围杀中,最令他们郁闷的,不是王羽有多强,而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找不到目标,一直在外围打转。 没人指挥调度,王羽的速度又快,且一直在改变方向,乱军之中,想见他一面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见到了的危险也不是一般的大! 第一个冲上去的骑兵,刀还没举起来,就扔掉了,双手死死的捂住了喉头,鲜血从指缝间,嗤嗤的喷射出来。 喉头比较软,刺进去可以立刻让对手失去战斗力,还方便拔出来,所以,这里是王羽的首选。 然而,不是每个对手,都象第一个对手那样,挥舞着战刀,将空门露出来的。 第二个对手就很谨慎。冲刺的过程中,他的长矛一直平端着,哪怕距离相当接近了,也不肯轻易刺出,微微佝偻着身体,仿佛一条盘起身体的毒蛇。 对于这种对手,王羽的办法是以力破之! 他单手握着枪柄,直接将长枪抡了起来,仿佛一条长鞭,带着凌厉的破风声,直接砸了过去。 那个西凉兵措不及防,勉强横矛挡了一下,结果发现矛杆上传来了一股沛然之力,全然无法抵挡,连马鞍都坐不稳了,直接连人带矛被砸落马下! 王羽看都不看正在尘埃中打滚的对手,继续挥枪为鞭,左右开弓,将调整过速度,并肩冲上来的两个骑兵砸翻,正面对上了那个传令的校尉。 以寡敌众,混战是他最大的保障,这个校尉的存在,有可能让西凉军恢复一部分秩序,对自己形成致命威胁,所以,此人非杀不可! “杀!”那个校尉初时胆怯,但意识到无路可退之后,当即便恢复了勇气,催动战马,直接迎了上来。 上过战场,经历过厮杀的老卒,就是不一样啊!若非牛辅太废物,河内军对上这样的对手,根本一点胜算都没有。 不过,现在,你们的对手是个更强的,所以,你们只有大败亏输的命! 收势,握柄,攒刺,呼啸声再起! 骑战之中,王羽无法如步战中那样,调动全身之力,但却可以借助战马的力量!人力再强,也比不过奔马之力,王羽的枪势在骑战中快了何止一倍? 如同前面很多次一样,二马交错间,长锋再次破开了甲叶的阻挡,饱饮鲜血!然而,不一样的是,对手的双手没有徒劳的捂住伤口,而是紧紧的攥住了王羽手中的长枪! “嘿嘿,杀了老子,你也别想活……”那校尉挣扎着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好一个悍卒!王羽心中一声暗赞,但手上却不敢怠慢,速度就是生命,周围的敌骑看到自己武器受阻,正在加快速度冲上来,停滞的下场,只有死! “喝啊!”王羽奋起神威,断喝声中,直接将那个校尉挑在空中,那个校尉临时反扑,力气用的极大,饶是已经被挑起,双手犹自紧紧握着枪杆,口中大呼酣战:“杀,杀了他!” “杀!”西凉军大受鼓舞,拼命杀来。 “咴!”乌骓感受到王羽心意,在奔驰中长嘶一声,人立而起,让人匪夷所思的转了个方向,马蹄重重落下。顺着这个势头,王羽鼓荡气力,将长枪用力一抡! 巨大的惯性,远非濒死的敌手可以抗衡的,他再握不住枪杆,被顺势甩出,像个大沙包似的,迎头砸在两个骑兵身上。 砸翻骑手的同时,惊了战马,形成了一阵混乱,王羽随后突进,长锋连闪,接连刺杀数人,硬是杀开了一条血路。 “追!”西凉军的凶性彻底被激发出来了。 “糟了,是东面,他要跑了!” “别放过他,杀了咱们这么多人,休想逃走!” 王羽确实要撤退了。 他的气力消耗很大,尤其最后那一下,看似威风,对体力的负担却极大。而西凉军却比开始时更加悍勇,再打下去,就真的变成死战了。这不是一场需要死战的战争,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就要看友军们的发挥了。 万军之中逞孤胆,这活儿可真不轻巧啊!以小见大,今天自己遭遇的阵仗,远及不上传说中的长坂坡,可想而知,那位长坂英雄又是何等的英雄人物! 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溃围而出时,王羽心中千念百转,最后只有一个结论:此战过后,寻访赵云的工作也得加速了。
………【第四十九章 破军有白马】………
想着攻略赵云的同时,王羽也没忽略对战局的关注。 这场战事的中前段,都以他为主,但一人之力终有限度,他可以左右,甚至主导战局,可最终奠定胜局的,还得靠军队的交锋。 依照王羽的预先判断,此时的最佳策略,应该是突破薄弱环节,直取中军,对胡轸来个擒贼先擒王。 他一直横切,就是为了营造出这种局势,乱西凉军阵势的同时,让其重心也发生偏移,将中军毫无遮掩的露出来。 这个判断,王羽与贾诩商议过,不过他没要求贾诩做出提示。 公孙瓒是个心高气傲的脾气,任何试图左右他决断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双方的良好关系,王羽费了好大力气在经营起这样的关系,他可不想因小失大。 反正白马将军也是个身经百战的名将,不会看不出来这么简单的破绽,这一点,从他发现、并把握战机的敏锐中,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道理是这样,可当王羽溃围而出的时候,发现战局跟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公孙瓒并没有采取斩首战术,而是发动了全面进攻! 三千义从结成横队,平铺在战场上,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却单薄得很。与西凉军万人大阵相比,就像是一匹缟帛,轻轻的一戳就能戳穿。 公孙瓒当真无谋?王羽微微一怔。 不过,眼下身处战场,并没有让他思考的余暇,连番搏杀冲刺,消耗的不仅是王羽的力量,乌骓的速度也在下降之中。 与王羽相反,追杀在后的西凉军的马速正在提升中,他们用马鞭、马刺,甚至手中的兵器抽打着战马,试图压榨出它们所有的潜力来。 只要能追上王羽,哪怕战马立刻倒毙,他们也在所不惜! 重赏,加上血仇,已经使这帮悍卒彻底的陷入了疯狂。 王羽一时间有些犹豫,要不要改变方向?如果引着这帮疯狂的家伙与友军汇合,友军那单薄的阵型,很可能瞬间就被突破了,那样一来,战局…… …… “公孙伯珪无谋,生生的葬送了胜局,好,好,天不亡我啊!” 从意识到王羽的图谋开始,胡轸的心就一直悬在嗓子眼,尤其当他发现,对王羽的剿杀迟迟没有结果,阵型持续的偏移混乱时,他的眼睛都要冒出火了。 胡轸也是宿将,他知道自己的破绽在那里,如果公孙瓒真的采取斩首战术,他也只能在死战,和退进虎牢关,将大军抛弃在外中做选择了。 无论怎么选,结果都是相当可怕的。 现在,公孙瓒放弃了最佳战术,试图全面开花,那战局必将演变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混战!士气高亢,却失去指挥的军队,是一把双刃剑,很难说最终倒霉的是谁。 说不定……可以反败为胜呢! 胡轸的身体剧烈的颤抖着,良久,他用力一挥手,喝道:“击鼓!击鼓!王羽就在前面,全军突击,擒杀王羽!” …… “要糟!” “孟德何出此言?” “本初兄请看……” 远处观战的诸侯本是要撤退的,但还没等他们退远,战场上就已经风云突变,王羽以一人之力搅动了战局,看得众人目瞪口呆,哪里还顾得上退走? 在场的诸侯虽多,不过,包括盟主袁绍在内,大多数人压根就没上过阵,高谈阔论没问题,可真正到了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些名士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当然,也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比如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上党太守张杨,以及没有官职在身,却一直很积极的曹操。 这几个人都是久历战阵的,其中以曹操的身份最低,打过的仗又多,所以,在众皆茫然的时候,曹操便担任起了解说的职责。 “……那王鹏举的谋略看似神奇,实际上却不出古兵法范畴,简而言之,就是上驷对下驷,效田忌赛马之故例!” “诸君刚刚都看到了,王羽在西凉阵前招摇,看似故技重施,意图再现孟津奇迹,实际上,他只是在吸引西凉军的注意力而已。胡轸没察觉到王羽的谋算,贸然下达了前进的命令,结果全军被王羽引走,顺带还破坏了西凉军的建制,使得中军后阵,皆坦露无遗!” “公孙瓒的轻骑速度极快,如果把握住战机,直击中军,胡轸也唯有舍军撤退一途,虽然不能直接攻克虎牢,但凭牛辅、胡轸的残兵败将,也不可能坚守太久!如此,虎牢可下,奇功在望!” 对于王羽这个横空出世的对手,曹操一直在关注着,并没有丝毫轻视之意。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对方居然有这样的奇谋。 这个战术,只有王羽能够实施,因为他吸引了董卓的刻骨仇恨,以及史无前例的重赏! 另外,有孟津之战的前例在,胡轸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察觉到王羽的真实意图。其实,包括曹操这个旁观者在内,战场上的绝大部分人都被王羽给骗了。 王羽的计谋的确跟孟津之战有关,但目的却截然相反。 孟津之战中,他的所有作为,都是为了压制西凉军的士气;而虎牢之战,他的目的是让西凉军的士气膨胀! 为了最大限度的混乱敌人,他甚至不惜以身犯险,身陷敌阵!这等谋略胆魄,实在是…… “只可惜……”曹操的语意是在惋惜,但诸侯们却听出了一丝庆幸的意味,他们知道曹操在庆幸什么,因为他们自己的心情也是差不多的。 作为反击的主要力量,公孙瓒选择了错误的战术,而陶谦的兵马与河内郡兵的行动相对缓慢得多,他们来不及突击胡轸的中军,反倒很可能与失去理智的西凉乱军迎头撞上! 一场奇功,眼见着化成了泡影,诸侯们都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建功很好,但建功的若不是自己,那感觉就很糟了。在这基础上,如果建功的还是潜在的对手,那就不止是感觉不好的问题了,连未来都会变得有些灰暗。 王羽功亏一篑,一场乱战之后,公孙瓒和胡轸两败俱伤,然后自家兵马上去拣便宜,这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啊! 最心急的是孔伷,他甚至在曹操还没解释完的时候,就向手下打了个暗号,示意后者,回营去调兵。其他人虽然动作慢了点,但也都是跃跃欲试的模样,只有冀州牧韩馥一脸淡然。 别人不太了解公孙瓒,他却知道一些,他不确定这位白马将军到底强在何处,但他很清楚,公孙瓒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既然曹操等人,乃至胡轸都看出了问题,公孙瓒没道理一点都察觉不到,他会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此战过后,这个对手恐怕会变得更可怕!韩馥阵阵心悸,可又无可奈何,现在,战局已经白热化了,除了对战的双方,谁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在这里见证对手的辉煌了。 这样的心境下,他哪还有心情去提醒其他人,和其他人争辩?烦自己的心,随别人去目瞪口呆吧。 韩馥的想法是正确的,最先对白马义从的强大有所体会的,是王羽。 背后的敌人渐渐追近,正面接应的友军却少,王羽也不失望,他深吸一口气,就待回身再战。 西凉军靠的就是一口气,等这一口气散了,就彻底变成一盘散沙了。就算公孙瓒指挥失误,但河内郡兵好歹也打过胜仗,又是阵列而战,更有名声在外的丹阳兵助战,赢下这仗还是没问题的,对自己的名声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多花费点力气而已! 调转马头,王羽挺枪再战,凌厉无匹的气势,让陷入疯狂状态的西凉兵都是一滞。停滞只是短短一刹那,下一刻,这些悍卒便恼羞成怒般的发出了怒吼,挥舞着兵器冲了上来。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王羽分明听到了一阵密集的破风声! 声音是从他背后传来的,出于某个沉痛而深刻的记忆,王羽下意识的想俯身躲避,不过,他强自按捺住了这股冲动。 公孙瓒或许鲁莽,但绝不是疯子,他不会暗算自己的,来自背后的,是友军的支援! 冲在最前的那个西凉兵,喊的声音也是最大,然而,持续的时间却很短,一支羽箭准确的射进了他那张血盆大口,直接结束了他的一切——喊杀声,以及生命! 紧随后的似乎是个军官,身上穿着半身铁甲,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重骑兵了。骑弓不是强弩,对铁甲的作用不大,然而,铁甲总有护持不到的地方,两支羽箭,分别取中了他的面门和咽喉,将他射落马下。 箭矢如雨,密不透风,接连不断,西凉军的前锋就像是撞上了一道看不见的墙,纷纷坠于马下。 一个军侯模样的军官冲到王羽身边,高声叫喊,满脸都是崇敬神色:“王将军,这里交给我们,请将军为我等撩阵!” “请将军为我等撩阵!”白马义从齐声高呼,手上弯弓搭箭的动作,却毫不停顿。 王羽并不坚持,弓箭本就非他所长,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趁机观摩白马义从的战法,顺便找找赵云才是正事。 他已经看出来了,公孙瓒的这个阵型,的确不是乱来,他是要发挥白马义从的特长,骑射! 骑射? 现在可是汉朝,真的会有这种以骑射为主打的军队吗? 王羽很肯定,答案是:有! 白马义从,骑射无双! 三千义从,分成了三十个百人队;每队分成两组,交替射击。 前一组平射,主要取准,目标是敌军斗志最高,最为敢战的那些悍卒,或者亲自上前鼓舞士气的军官;后一组漫射,重点打击某个区域,杀伤率不足,但箭雨覆盖的区域,却是一片哀鸿。 一队人马射完一轮,立即后退,另一队补上,战法与前一队如出一辙。 简而言之,白马义从排的,就是个松散的长条队列,一共四排,七百五十列,松松散散的,与通常意义上的兵阵完全不同。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靠谱的阵型,却最大程度的发挥着白马义从的战力。 周而复始,持续不断。 气势汹汹展开冲阵的白马义从,始终没有和西凉军阵发生直接接触,就这么隔着一段距离,一面缓缓后退,一面持续对敌军造成杀伤。 西凉军就像一头愤怒的疯牛,鼓足全身的力气发动了冲击,结果却撞上了一张网。软绵绵的不着力,但却带着无数倒刺,将疯牛刺得鲜血淋漓。 开始,疯牛凭着血勇,还在奋力冲刺。但随着伤口的增加,失血的加快,疯牛挺不住了,疲惫和伤痛涌上心头,疯劲消失,代之的是恐惧和绝望! 然后…… 它崩溃了!
………【第五十章 一掷定乾坤】………
看到白马义从亮出了弓箭,洒出了第一片箭雨的时候,胡轸就已经有了觉悟, 败局已定! 其实,从他后知后觉的,意识到王羽的意图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知道胜负已分了。不过,公孙瓒看似乱来的一招,又让他生出了些许希望,觉得还有奋力一搏的机会。 结果,他看到的只是幻象,希望转瞬间就破灭了。 在西陲从军多年,胡轸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骑射,算不上多稀罕的玩意。汉军也好,胡虏也罢,都能玩上几手。 不过,白马义从这样的骑射战法,却是他生平仅见! 这么糟糕的时刻,碰上这么可怕的战法,结局是毋庸置疑的。 西凉军的士卒不可谓不勇,但失去了组织,没有包抄,没有有效的反冲击,也没有远程兵种的掩护,他们只能乱糟糟的往前冲! 因贪婪和仇恨而来的血气,不可能持久。当最敢战的士卒死伤殆尽,原本追逐的目标也远远脱离,头上的箭雨却不断落下,还有那些白马…… 胡轸不知道前锋的士兵的感受如何,但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那些白马本身就很压制士气。 因为都是白马,所以很难分清敌人哪个是哪个,唯见眼前白茫茫的一大片,来回晃动,耳边则全是同袍的惨叫声,如同置身梦境一般。 哪怕最坚强的人,也会感到绝望。 等到西凉军发现敌军的大队步卒也逼近的时候,溃败已成必然! 平心而论,白马义从的战法虽然可怕,但却吓不倒胡轸。阵列而战的话,他自有办法对敌,无非就是拼消耗。 骑射的阵型松散,射速也快,但步弓的射程更远,威力也大,以西凉军的悍勇,哪怕三五个弓箭手换一个白马义从,也能坚持得住。 反过来,公孙瓒却未必愿意这么对耗。 如果说训练一个弓箭手耗时耗力,十个士兵里才能选出一个;那白马义从,就至少也得是百里挑一! 纵横往来,进退有据,骑术不好能行吗?骑术好还不够,射术也得相当高超才行,说个个都是神箭手可能有点夸张,但白马义从的将校,无一不是神射! 这样的军队用起来很顺手,威力超绝,但训练的难度一样很高,公孙瓒会拿他们来对耗吗?不可能!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留给胡轸的只有一条路了,逃! “撤,快撤!”他招呼着身边还能指挥的几百近卫,向关门处溃逃。 关里还有兵,虽然只是些残兵败将,但坚守几日还是可以的,联军主力还没到,至少要争取点时间,给丞相报个信。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争得几分先机。 不得不说,胡轸对战机的把握还是不错的,他的败逃和大军的崩溃,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 西凉军瞬间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由无畏的勇士,变成了怯弱的懦夫,他们丢盔弃甲,亡命而逃。 而他们的对手,白马义从也不再后退,开始随后掩杀。 追杀,本来就是轻骑兵最擅长的,作为轻骑兵中的佼佼者,白马义从的表现自然也是不凡。 原本的百人队一分为二,一队人放下弓箭,拿起了近战武器——挂在马鞍上的长槊,然后不急不缓的追在西凉溃兵的身后,成片的杀伤外围的士兵。 如果说先前的骑射攻敌,像是用倒刺在放血,现在白马义从的追杀,就是剥皮,一层又一层,鲜血淋漓! 另一队骑士手持弓箭跟在同袍后面,时不时的就会向溃兵比较集中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