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罪释放-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没有提案的政协委员是没有太大的公众影响力的,他需要一个好的提案让委员们聚焦他,新闻媒体瞩目他,街谈巷议夸赞他……
凸肚警察在熊炎的背影中翻腾记忆的海,虽然熊炎鱼游入海,但熊炎火化尸体的时候显然谈到了所谓的尸体有时是“活着的”。显然医院没有把关好的时候,需要谁来把关呢?家属能把关吗?入殓师能把关吗?火化师能把关吗?显然都不能,那就必须在火化前夕配备一名医生把关,避免那些假死的人和深度昏迷的人也被当作尸体一起火化。想到这里,凸肚警察忽然感到心胸开阔,田地高远,他圆润的肚子是个地球仪,他相信,何止是中国,应该是整个地球都需要在殡仪馆配备一个医师,而且必须是专业医师,对每一具被火化的尸体做最后的生命体征检查,看看有没有被误诊的,有没有假死现象,有没有深度昏迷的,这样就不至于发生活人被火化的惨剧。
踌躇满志的凸肚警察连夜撰写好了《关于在全国为殡仪馆配备医师的建言》的提案。他虽然是区政协委员,但他在提案里提到的范围是全国,他不相信只有他工作、生活的区域有这样的需求,他也不相信他永远只是一个区政协委员。
他把这份政协提案交上去的时候,他相信,这是符合和谐社会标注的一份提案,这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一份提案,这是会让和谐社会更加和谐的一份提案。
想到这里,他认为把熊炎无罪释放是对的,正确的,也不再具有迫不得已的无奈感。
他发现自己原本就是宽容的,是跟和谐社会的标准并无二致的。
。。。
 ;。。。 ; ;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次举报
写《红高粱》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呼延谨就揣想,若是有诺贝尔举报奖这个奖项,那他是一定要争取的,或许在国内,这个奖还非他莫属。
可是诺贝尔老爷子是个化学家,他的钱搞了个文学奖已属不易,压根没想到要搞个举报奖。如果他身处贪官污吏横行的当代,那或许是肯定要设一个诺贝尔举报奖的。
在我们的大学,并没有举报专业这样的课程,呼延谨能成为举报专家,完全是自学和环境造就使然。如果现在的清华或者北大要设置举报专业这样的课程,延请的教授必然是呼延谨无疑了。
呼延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初步掌握了举报的方法和技能。
一天,他的同桌趁人不注意,悄悄往课桌椅下吐了一口痰,呼延谨马上举起他的小手,老师问怎么回事,呼延谨指着他的同桌说:“他随地吐痰!”老师踱步过来,果然发现一口浓郁的痰液在桌子底下射出刺眼的光芒。
老师马上要求吐痰的同学进行自我清理,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转而又对全班同学说道:“呼延谨同学做得很对,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班级是个公共场所,不能因为一个人不讲卫生,影响全体同学的健康。呼延谨同学及时举报,避免了细菌的扩散和传播,让我们拍掌表扬一下呼延谨同学。”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的掌声顿时响起。
这掌声如春雨沙沙,浇灌了呼延谨正义的幼芽,勇气的蓓蕾,情爱的根系。呼延谨感觉自己被呼之欲出,隐隐感到这个时代的大潮里,他是一个勇敢的弄潮儿,他的面前有他的老师,他的身后有广大的同学,他感到生活的属性是甜蜜的,多姿的,尽善尽美的。
算起来,举报同桌吐痰是呼延谨第一次举报,也是他第一次从老师嘴里听到举报一词,之前,他还真不知道还有举报这个词,即便他已经举报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叫做举报行为!
举报的后遗症不是没有,原来同桌经常会带些糖果到学校里吃,呼延谨原来是见者有份,总能分到一小块,但自从举报以后,同桌带的糖果就再也没有施舍过呼延谨,呼延谨一开始还认为一切会一如往常,没有变异,没想到同桌对他已是怀恨在心。
直到有一天,呼延谨的同桌又要吐痰,头低下的时候,看到呼延谨审视的眼神,马上领悟到什么,从口袋里掏出纸来,把痰系数吐到纸张上,然后把纸张揉起来,放好。
这一幕,也正好被老师发现,老师也正好是上次表扬呼延谨的老师。
老师看到呼延谨的同桌把吐的痰用纸包好,就开始表扬,可这回表扬的不是呼延谨,而是呼延谨的同桌。
老师说道:“上次被举报吐痰的同学,今天表现十分出色,今天我看到他亲自把痰液用纸包好,没有随地吐在地上。这说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改不了的坏习惯。”老师是欣慰的,最后,老师同样要求大家用掌声表扬呼延谨的同桌。
呼延谨的同桌压根没有想到他这一小小的改变会被老师发觉,还会在同学面前被隆重地表扬。他迫于无奈地改变,在老师嘴里变成自动的习惯养成,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要不是呼延谨坐在他旁边,要不是上次被举报的难堪,他的这口痰早就往地下去了。但现在已经改变,在老师眼里,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广大同学眼里,他是勇于改错的典范,他幼小的心里涌起甜蜜的感激,他不止感激他的老师,也感谢他的同桌,前次触犯了他,今次成全了他。
从此以后,呼延谨跟同桌成为了好朋友,同桌的糖果比以前更慷慨,只要呼延谨喜欢,同桌宁可自己不吃,全部给予。
。。。
 ;。。。 ; ;
第一百零四章 第二次举报
呼延谨的初一语文老师没有想到,把汉语词典发下去才一周时间,就有人通过校长信箱举报他兜售劣质教辅材料。
校长手里捏着举报信,对着呼延谨的老师说道:“都有人把信写到我这里了,是不是向学生兜售了词典什么的?”
语文老师有点脸红:“是。”
“那么忙乎,赚了多少钱?”
“没多少,一点小外快,本来这个阶段学生需要 ;词典的,我只是统一代买了。”
“统一代买,说得轻巧,统一代买还会有人告状?”
“确实是统一代买,每年都这样的,只是这次可能词典的质量差点,才有人告状。”语文老师突出深处的原委。
“举报信都过来了,那怎么办呢?”
“我把不好的词典给换了。”
“你知道不好在哪里吗?”
“有的发生了缺页,学生查词典的时候找不到想要的内容。”
“哼,你竟敢推销这样的词典!”
“不,不是我想推销,是学生学习需要。”
“那你尽快想办法摆平这件事情吧!”校长还是希望息事宁人。
“嗯,我知道。”
“你知道怎么摆平吗?”
“我知道,不好的,缺页的词典统一给换,或者退还词典的钱让学生自己去买。”
校长听完语文老师的回答脸容舒展一些:“你可知道,校长信箱设立以来,表扬信要比举报信多,你是第一个被举报兜售劣质教辅材料的老师。……”
语文老师的额头上渗出许多汗来,虽然他已明白校长不想深究此事,只是希望他摆平,消弭影响,可不良的烙印是难免了,他想不到做一个老师也竟然有难以为继的尴尬。
沉默良久。
校长跟语文老师都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他们不约而同地关注起这封举报信来。
校长说:“这个举报是匿名的,没有署名,而且信是打印的,不是手写的,无从查考这个人,但至少是当事人之一,你的学生中的一份子。”
校长对自己的属下还是关爱有加,尽量予以透明和公正。
“我能看看这封信吗?”语文老师很想知道举报他的学生用了怎样犀利的言辞,或者怎样仇视的态度。
“按原则,对举报人应该保密的,怕被举报人报复,但这封信本身是匿名的,又是打印件,你看看也可以,希望你从此吸取教训。”校长还是同意语文老师看看举报信。
举报信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校长:一(1)班的语文老师,最近给学生代买了一批词典,基本上每本词典都有缺页漏页的情况,在学习中发挥不了作用,希望校长督促一(1)班的语文老师给学生换优质的词典,不影响广大学生的学习。
整个信没有落款,没有日期,信的封面也是白板,没有任何署名。
本来语文老师寄希望从词句的构成探测出是哪个学生所为,但读罢两遍,均觉得没有可能探测出什么结果,就把信还给校长。
校长接过信,说道:“信我也认真研究过,好像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进一步伤害你的意思,只希望你把学生不好的词典给换了,我看你赶快去弥补吧,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语文老师如捣蒜般地点头,告别校长离去。
不到一周,初一(1)班的学生都拿到了新华书店统一售发的新词典,没有缺页漏页,纸张也是白净而富有韧性,新书的香味弥漫整个教室。
呼延谨的语文老师如释重负地笑了!
全体学生满意地笑了!
呼延谨也愉快地笑了!
 ;。。。 ;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三次举报
邻桌的女生肚子在一天天隆起来,虽然不是呼延谨的杰作,可是呼延谨知道是谁干的,什么时候干了第一次,一共干了几次。
邻桌的女生叫雅,文雅的雅。
雅是全班公认的美女,身段赛西施,眼眸似昭君,碎步如貂蝉,声气同贵妃,是全班男生垂涎的对象,也是全班女生嫉妒的对象,这样,雅收获的不是爱,就是恨。
呼延谨跟雅同在区重点高中就读,又在同一个班级,也不知什么原因,两人一照面就熟。
呼延谨喜欢跟雅谈学习,地理,历史,政治……天南海北的学问。
那位把雅肚子搞大的男生从不跟雅谈学习,他谈的是睡好了没有,吃好了没有,开心了没有。
这天晚自习,雅约呼延谨出来。
问道:“有没有钱?”
呼延谨说:“干啥用?”
雅用手一指自己的肚子,说:“还用问吗?堕胎!”
“这——,为什么不向他要钱,肚子是他搞大的,他是责任方。”
“可他没钱,他不是不想负责任。”雅俨然是男方的辩护律师。
“没钱还干那个,应该知道干那个肚子总有一天会大起来。”
“那时**,谁还会在意肚子会不会大起来?”
呼延谨听到“**“四个字,咽了一回口水。
“怎么个**,就没有半点头脑?”
“不是每次都对你说了吗,你也总是不回个话,今天怎么了啦,一副醋劲样的。”
呼延谨很希望把雅肚子搞大的是他自己,而不是那个他。但呼延谨确实没那么猴急,他还希望考上大学以后,再去向雅表白,然后设法攻下城池。可是,他在想的那会儿,被老练的主先下手为强了,现在倒好,雅依仗着呼延谨对她的好,向他要钱来了,这钱派的还不是一般的用途,而是为了堕胎。
“你是不是不平衡,要不也给你一次?”倒是雅很爽快。
“给我一次,给我一次什么……”呼延谨仿佛并不理解雅在说什么。
“说你笨吧,要不怎么会被那人捷足先登,一点没有男人的野蛮之气。”
呼延谨不知道雅的这句话是表扬还是奚落,但这句话说出了他是落败方的原由。
呼延谨醒过神来,红着脸道:“既然你已经给他了,我就不要了。虽然你是我的女神,你是我的一切,你是我的主宰者……”呼延谨感觉脑子在轰轰的想,他在拒绝的时候比渴望得到的时候竟然还痛苦百倍。
“你能不能不拒绝,顺其自然,由着你的性子,做一个性情中人。”雅不满呼延谨的拒绝。
呼延谨忽然发觉雅是认真的,不是调侃的,戏谑的,居高临下的,他发现雅已经门禁洞口,已经跟他隐藏的愿望保持一致。
可是呼延谨还是十分犹豫:“你是因为急需要钱,才出此下策吧?”
“下策,好你个下策,你竟然说出什么下策,你以为我是求你来了,要不是为了可怜你,看你每天眼巴巴地扫视我,我会这样说吗?”
显然呼延谨小瞧了雅,把雅看做病急乱投医来了。
呼延谨为了缓和气氛,说道:“说吧,你需要多少钱?”
呼延谨平时比较省吃俭用,攒了点钱,还加每年的压岁钱,都原封不动地放在他自己的银行卡里。呼延谨平时为了讨好雅,对雅无话不谈,包括银行卡里的五位数,雅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雅知道那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用于打胎,那是足够的,就算打它七次八次,也是绰绰有余。
雅相信,对于呼延谨的控制或者诱惑,对方都是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的。
呼延谨并不在惜钱,但没有想到,他从1岁起父母为他存的压岁钱,竟然是为今天的堕胎而准备的。
如果为自己的女人堕胎,还情有可原。
但呼延谨又不想否定雅是自己的女人,刚才雅也不是说了吗?要不也给你一次!
可是骨鲠的是胎总不能说成是自己的,即便你不想承认女人是别人的。
好歹雅已经找上门来了,这堕胎的钱是不能不给了。
“我不要你给我钱,我要你陪我去堕胎。”
呼延谨听雅这么说,感觉天被戳了个窟窿。
“你疯了,叫我陪你去,人家还以为是我干的呢!”
“不是你干的,才叫你去啊,你干的,叫你去,你不是要紧张死了。”
雅觉得呼延谨是不能抗拒的。
呼延谨觉得雅的逻辑总是对的。“嗯,嗯……”嗯了一长串。
到了周末,呼延谨鬼使神差地跟着雅去医院堕胎,他的手里拽着一叠压岁钱,从挂号到付钱,包括在手术室门前等候,都十分耐心、甘心。
但也有几次,呼延谨掏出手机,想打电话,他把手机颠来倒去,想给雅的父母打电话,想给老师打电话,想给心理咨询师打电话,想给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打电话,但所有的电话号码,他都没有,他只能想着,如果打通了,我该怎么说呢?
是说我心爱的女人堕胎了?
是说我的同学堕胎了?
是说堕胎花了不少钱?
是说这个胎儿不是我的?
……
雅从手术室无精打采出来的时候,呼延谨觉得已经完成了他的举报。
。。。
 ;。。。 ; ;
第一百零六章 第四次举报
与其说在歌厅唱歌,还不如说在歌厅狎妓,因为唱歌的过程里,每个学生的左侧或者右侧均有一个年龄相仿的歌女,穿着薄如蝉翼的羽衣伺候着,至于摸一把,捏一把那是家常便饭。
呼延谨的大学时代基本上是在声色犬马中度过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也有同学过生日之类邀请k歌,起初呼延谨以为k歌只是k歌,亮亮嗓子,温习曲子,找一点小乐子。
可是,在k歌房一坐定,便有所谓的妈咪领着一长排穿着羽衣的姑娘们前来让顾客挑选。
呼延谨一开始还是谨慎的,他的眼睛在姑娘的脸蛋上溜来溜去,迟迟不敢伸出手去点哪位姑娘坐在他的旁边。
被点的姑娘一般是不能抗拒的,犹如出租车不能拒载,在这个3个小时的时段里,她的光阴被估价了,300或者500,或者更多的小费。
男生可能没有打饭的钱,但在公共场合绝对个个都掏得出钱来,300、500的游戏即便让饭食暗淡一阵子,或者营养不良一阵子,但在公共场所的尊严是绝对要的,唱歌的时候谁身边没有一个靓丽清纯的姑娘陪着,那是要被同学贻笑很久的。
几个经常光顾的同学早就迫不及待地把最漂亮的姑娘揽入怀中,有的是早就相好的,早就有了契约和许可证,一些高难度动作,他们从容不迫地练习着,比如把手伸进姑娘的内衣,去解胸扣,比如紧拽着姑娘的腰,使姑娘隔着羽衣的胸部,紧紧贴着自己的脸……
k歌房充满女人的香味,加之幽暗跳闪的蓝光,还有啤酒的酵母,一切具有新生活的色彩,糜烂、慵懒、沉醉,不想逃脱……这是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是大学生活的过程,也是读过大学以后留下的一点美好印记。
一开始,呼延谨是规矩的,不管女人的气息如何撩拨他,不管女人的手叉在他的哪块软肋,不管哪个女人一屁股坐上他的大腿,极尽摩挲,呼延谨总是屏住气息,正襟危坐,连手也不搭拉女人一下。
可是时间久了,就像掉在酒缸里的人被捞出来,说自己不会喝酒,会引发酒鬼们的狂啸:不会喝酒,怎么没被酒呛死啊!不会喝酒,怎么会掉在酒缸里啊!不会喝酒,怎么说得出这是酒!
也就是去k歌的第二次,呼延谨就主动进攻了。
妈咪刚进来,呼延谨就在妈咪布满粉尘的脸上捏了一把,惹得妈咪晕晕乎乎,不分南北。但呼延谨用意并不在妈咪身上,他朝最年轻漂亮的姑娘招了招手,那姑娘本来就在逡巡,见有顾客向她招手,那两腿便不听使唤,径直往呼延谨坐的长沙发靠近,还没等那姑娘坐下,呼延谨便捏住姑娘的一个胳膊,就近一拉,姑娘便轻盈地落入呼延谨的怀中。
整个过程,呼延谨表现得很老练,上次k歌还是个木讷的小生,第二次k歌便俨然是声色圈里的老大。
呼延谨的转变很快,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天赋,而是因为他认为既然合法,那就把合法的事情进行到底,把合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合法外衣遮盖下的**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第一次k歌以后,呼延谨就像有关部门举报了这家歌厅的非正常状态。接举报电话的那位官员问呼延谨举报什么,呼延谨说:“那家歌厅搞se情。”
那官员说:“你知道什么叫se情?”
呼延谨还真不知道什么叫se情,一时语塞。
那官员又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没有。”
“如果没有证据,要把证据采集好。”
“抱抱揉揉,摸摸捏捏,算不算证据?”
“人家喊非礼了吗?”
“那倒没有。”
“没有,就是正常现象。”
“可他们之间好像没有什么感情?”
“谁一开始就有感情,有感情的都离婚了,你管人家有没有感情干什么!”
“可是,他们用金钱做交易,300、500的。”
“嗨,这年头啥事不花钱,花钱了就非法了,那非法的事情也太多了!”
“那不是害人吗?”
“你认为害人,你可以不去,你让那些不认为害人的去,总可以吧!”
呼延谨严重哽住。
“你不会是嫉妒人家有钱吧,现在有的人心态不平衡,见不得别人享受生活,动不动这个举报,那个举报,搞乱社会秩序!”
呼延谨想好的话,全部断落,再无声息。
呼延谨举报失败,那些姑娘们的面容重新浮现在眼前,是的,那些姑娘们需要来歌厅消费的顾客,而不需要来一次k歌就打举报电话的异类。
如何做最好的顾客,呼延谨已经思考了很久。
第二次来k歌的时候,他把这些天积攒的智慧全部应用而上,他希望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 ; ;
第一百零七章 第五次举报
呼延谨读研究生那年,发现教世界史的老师是个反动学术权威。
呼延谨第一次觉察出异味是老师讲到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
老师说:“八国联军本来要在中国寻找新的代言人,义和团是他们考虑的一个政体组织,可是义和团对八国联军非常不友好,导致八国联军重新联合清朝政府,剿杀了义和团……”
这里,老师把八国联军看作是一个可敬可畏的组织,把义和团看作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组织,虽然眼光比较独特,但比较严重地挫伤了呼延谨等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呼延谨第二次觉察出异味是老师讲到了汪精卫和抗日战争。
老师说:“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亲自提着炸弹炸清朝政府的亲王,是反帝反封建的战士,后来提出和平建国理论,蒋介石说他是汉奸,后来舆论工具一起上,说汪精卫是汉奸,你们想想,蒋介石本身就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总头目,反动派总头目说的汉奸,能是汉奸吗?……”
呼延谨想起一句什么话来,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按照这个逻辑,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是我们的敌人,汪精卫是蒋介石的敌人,那么敌人的敌人汪精卫当初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可是呼延谨熟悉汪精卫这个历史人物以来,一直把汪精卫当作反面角色看待,一直把他当作亲日的大汉奸看待,历史老师非汉奸论还是惹得呼延谨咬着冷冷的牙。
呼延谨再次觉察出异味是老师提到南宋的岳飞和他的抗金故事。
老师说:“岳飞虽然会打仗,能打胜仗,可是他目中无人,皇帝发他十二道金牌都置之不理,没有组织性、纪律性,把军队看成是他自己的军队,所以他的死一点也不怨。”
呼延谨气得差点把老师揪下讲台,问问他是谁叫他胡说八道的。岳飞可是呼延谨打小起就熟稔的民族英雄,哪能容得老师这样胡扯。可是师道尊严放在那里,呼延谨还是忍住了。
呼延谨第四次觉察出异味是老师为小燕子辩白。
小燕子是一个演员的艺名,有次她穿了日本军旗装,引得全国人民同仇敌忾。
老师说:“日本军旗被女人裁做衣服穿在身上,军旗的效果就不灵验了,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了,小燕子不怕日本军队报复,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呼延谨对这样的认识,不置可否,可是全国人民都反对总有反对的道理,你小燕子是名人,能不能不打擦边球,擦边球不是每个都打得中的。
呼延谨最后一次觉察出异味是老师公开反对爱国。
老师说:“国家不可爱,何必要爱国。历来的爱国主义,都是徒增加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引发世界矛盾……”
这言论反动得可以,要求学生抛弃爱国主义,有奶便是娘。所谓老娘丑,就把老娘扔了。
世界史老师终于触犯众怒,虽然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民主共和国,学生还是联名抵制这位可以不爱国的老师。
校方收到历史研究生班学生的联名抵制,不得已让世界史老师停课一年。
世界史老师停课一年的过程中,跑了许多爱国主义基地,实地勘察和研究,矫正和反思,他发现,因为过于喜欢标新立异,把老祖宗的东西忘得太多了,把外国人的东西想得太美好了,他贵为硕士生导师,竟然始终没有上好爱国主义这一课,竟然一直在误人子弟。
呼延谨的这次举报并不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全体学生的集体行为,所幸这次集体举报挽救了他们的老师,挽救了他的反动立场,他懂得迷途知返了!
呼延谨和他的同学们第一次品鉴到孔夫子的那一句圣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 ;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次举报
呼延谨走了一条比较平实的求学之路,虽然其间不乏声色犬马,但丝毫不影响他学业的成功,就像当下的官僚,一方面穷奢极欲,一方面为国家建设肝脑涂地,平衡之术位列中国第一,世界前茅。
读完硕士,呼延谨攻读博士学位,他选读的依然是历史专业,此时的他算起来已经博古通今,无所不晓了。
这天,呼延谨打开网站,意外收到一封境外函件。
函件有个电子链接,呼延谨打开链接,扑入眼帘的是一个网站,并由远及近延伸出一行字:“欢迎您来到国际博士乐园。”
呼延谨有点意外,他还是第一次发现对全球博士这样体贴入微的机构,出于好奇、时尚、视野等综合因素,呼延谨如实注册了自己的身份,成为博士乐园的一名会员。
呼延谨在博士乐园的网站肆情浏览,发现网站有个中国区,区内有项有奖竞答的内容。
凭借现在的知识面,呼延谨自忖能被难倒的题目不会很多,出于兴趣和挑战,他打开有奖竞答的页面。
页面只有一个提问:“请说出国内一位工程院院士的名字,电话,家庭住址。如若回答属实,rmb奖金1000元。
呼延谨看完觉得这哪里是竞猜,分明是调研,或者说信息收集。
但这确实难不倒呼延谨,前次他就为某家杂志撰写深度报道采访过某位工程院院士,电话,地址一应俱全,呼延谨心想,如果网站上所说的奖励真的能够兑现,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为了验证网站所说非假,呼延谨把那位工程院院士的名字,电话,具体住址填写在答案框内,按了递交指令。
过了三天,他的银行短信提醒:博士乐园竞猜有奖1000元已汇入您的账号,请查收。
呼延谨没有想到,自己的百无聊赖之举,会为自己带来一点意外收获。
出于好奇,呼延谨又重新打开网站,进入博士乐园。他打开有奖竞答区域,页面闪现一排红色粗体字:恭喜您获得有奖竞答的奖项,你所提供的内容将放入全球人才信息库,感谢您的参与,欢迎您再次参加有奖竞答。
1000元的意外收获对呼延谨来说并不是什么大数字,关键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只要动动键盘,动动手指,信息资源是现成的,是目前一些工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