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气体在进入发动机室时之前,温度会达到1200度左右,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海水进行冷却,使其降低到900度上下,然后再进入主发动机。
和一般的热机不同的是,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发动机,他们的做工时的氧化剂都是从空气中获得的。只要发动机功率足够大,进入的空气足够多,机械本身可以承受这样的能量,那么功率就可以提升。即使有的时候存在进气量不够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机械增压的办法来解决。但是鱼雷不一样,鱼雷是在水中的,所有的氧化剂都需要鱼雷自带。鱼雷无法通过外界获得氧气,所以这就限制了鱼雷发动机的功率上升,一般热机只用准备燃料,而鱼雷需要同时准备燃料和氧化剂。
为了提高鱼雷发动机的性能,在机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最终的着眼点无非是两点,一点是如何提高燃料的性能,而另外一点是如何提高氧化剂的性能,前者改进的潜力很小,因为大家当时几乎用的都是煤油。虽然配方可能会有不同,但是差距不会太大。至于后者吗;看似提升的空间更小,因为无论哪家使用的都是压缩空气。。。。。。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在4比1。
历史上最先提出氧化剂改进想法的是善于发散的法国人。他们认为既然鱼雷中参与做工的只有压缩空气中的氧气,而后者只占到了2成左右,那么为何我们不能把压缩空气全部换成氧气呢?原本5体积才能装下的氧化剂,现在用1体积就可以装下。而且纯氧燃烧时更剧烈。这样一来同体积下鱼雷可以装更多的燃料和战斗部。鱼雷性能肯定会有质的提高。而且使用氧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鱼雷发射后几乎不会有尾迹。这是因为尾迹产生的原因是空气中无法参与反应的氮气被排出,而且又很难溶于水而导致的。氧气和燃料充分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可以轻易的溶于水中,所以并不会产生尾迹。而在历史上,当这个原理被提出来后,世界的鱼雷专家为止疯狂,开始纷纷研制这种鱼雷。
而最后的结果呢?完全可以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各大列强纷纷折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氧气这东西太活泼了,纯氧都需要好好放置,而当纯氧燃烧时很容易让燃烧向爆炸方向转化。这个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而最终让西方想不到的是,日本人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而作为穿越者的,尤其是一名海军穿越者,徐杰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原理可是相当清楚的。
首先,纯氧燃烧会十分剧烈,会对雷体和发动机产生巨大的威胁。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历史上日本人想出了两个办法来解决问题,首先在鱼雷发射后的启动阶段,鱼雷燃烧室中加入的氧化剂并不是纯氧而是空气,(有一个额外的压缩空气罐)让雾化后的煤油和空气反应产生动力。然后再缓缓加入纯氧,并且最终转化为纯氧燃烧。同时为了降低鱼雷燃烧室和发动机的温度,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一般而言需要的用量是正常鱼雷的3。5倍左右。这个重量太大了,超出了鱼雷可以容忍的范围,所以,日本人放弃了在鱼雷内部使用冷却淡水的布局,而是安装了一个水泵,从海水中直接抽取冷却水。当然,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一个潜在威胁。海水中的盐分会结晶,有可能会堵上水泵,但是后来发现在1200度的高温环境下,这种情况并不致命,所以结果及时虽然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实际上并不妨碍使用,这样一来,氧气鱼雷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纯氧燃烧的难关。
最终日本人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名为93式610MM鱼雷的超级大杀器,这种鱼雷的量产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93…1型鱼雷,全长9米。重量2700KG。雷头中装载了480KG炸药。拥有三种航行模式,分别为50节的航速航行20公里,42节航速航行32公里,36节航速下航行40公里。另外一种是93…3型鱼雷,长度也是9米,但是重量为2800KG。战斗部中的炸药总重量更是达到了堪称恐怖的780KG!同样拥有三种航行模式,但是因为战斗部重量的增加,所对应的航程分别下降到了15千米、25千米和30千米。但是即使这样,这种鱼雷的航程和速度性能依然远超同类武器,更别说这个装药量780KG的战斗部了!
于是乎,当日本海军拥有了这种超级大杀器后,还专门在渐减作战中制定了雷击作战计划,在日本海军1936年的作战预案中,夜间雷击作战将由海军3、4、5、7、8战队,和2、4水雷战队以及重装雷击队组成。其中3战队是4艘改进后的金刚级战列舰、4战队为4艘高雄级巡洋舰、5战队为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7战队为4艘最上级巡洋舰,8战队为两艘利根级巡洋舰。而2、4两个水雷战队则是有2艘轻巡洋舰带领下的32艘驱逐舰组成。
所谓重装雷击队则是由北上和大井号组成。其中大井号绝对能称得上历史上最强雷击舰了,这家伙在船上装了多达10具4联装93型鱼雷发射器,每侧装5个,一次齐射可以打出多达20发93鱼雷,这个火力完全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而组成水雷战队的驱逐舰同样火力强悍。一般都有2座4联装鱼雷发射管,而巡洋舰上也有12到16根鱼雷发射管,如果这些舰队能进行一次齐射的话,那么在海上同时射出几百枚超远程鱼雷的情景一定十分壮观!
当然,这种设定虽然很好,但是实际上作为一款鱼雷,虽然有强悍的理论射程,而且速度也很快,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鱼雷的有效射程能达到10000米就不错了,虽然有更远的命中记录,不过实际上已经可以算人品弹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93…3型鱼雷比93…1型鱼雷更实用,毕竟战斗部重量在那摆着呢。而作为鱼雷搭载舰的话,一般驱逐舰装2座4联装610MM鱼雷就不错了。毕竟历史上一个92式4联装鱼雷的战斗重量就高达27吨!所以华夏给这支舰队配属的雷击驱逐舰也是8发4联装鱼雷加上一个再装填设备。整个舰队一次齐射的鱼雷数量可以达到32发!(其中两艘驱逐舰只有4个鱼雷发射管。)
这种规模的雷击在良好视野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多大作用,但是要是到了晚上或者能见度较低的情况的话,双方接近到10千米以内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个时候一旦能抓住机会,以小博大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双方的雷达都无法有效火控的情况下。再加上天气不好,水上飞机无法收放,飞上去扔照明弹的情况也可以被忽略。所以如果双方碰上的话,夜间交战距离也就是在10KM以内,这是一个机会,必须要把握住!因此指挥驱逐舰队的华夏军官希望库奇上校能够采纳自己夜间雷击的计划。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心舞飞扬826、奥芬、alex…hu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鱼雷之夜
两支舰队快速接近,也许是战争之神需要祭品了,原本相遇概率不大的两支舰队最终碰到了一起,当然,所谓的碰上并不是说双方已经进入了目视距离之内,而是说双方产生了电磁接触。英国人依靠较好的雷达在18海里的距离上发现了几乎同向航行的德国舰队,而德国人虽然雷达没反应,但是无线电接收器收到了对方的雷达信号。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方位和角度。但是德国人也显然意识到远处来了一支船队。正在用雷达不断敲打着自己!
双方都在高速航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双方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有经验的指挥官可以确定出双方的大致航速和航向。要知道,此时库奇的舰队航速高达28节,而对方和自己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对方的航速同样很高,除了军舰和超级邮轮之外,库奇很难想象哪个民船能有这么高的航速,而且还是一堆民船一起走!不可能是法国海军,那么唯一的可能只能是对手!这种情况下不用敌我识别都可以确定。
而基于同样的原因,德国人也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里不会有外人。那么就只能是敌人!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到了下午6点钟左右,在暴雨和厚重的云层之下,能见度非常低,不要说对方在18海里之外,即使双方相隔15千米,彼此之间依然无法通过光学设备发现对手。
不过拜先进的雷达所赐,英国人可以清楚的知道对方的位置在哪,而德国人想要发现对手则要靠近到15海里以内。而且更为悲催的是,德国人的雷达更容易被干扰,而且稳定性也比英国货差一些。在徐杰这个穿越者外挂的帮助下,英国人早早的研发出了磁控管。并且完成了实用化。所以雷达性能比德国人高出一截十分正常。而现在,掌握感知优势的库奇正在考虑如何将其转化为战术优势!
早在和的德国人接触之前,库奇和华夏驱逐舰队指挥官张云初少校就已经就可能出现的夜战进行了沟通。双方一致认为对方派遣战列舰的概率高达6成以上。如果碰上战列舰的话,即使在最佳接战状态下,巡洋舰的10寸舰炮依然很难对一艘老式战列舰构成致命威胁。更何况对方的大型战舰肯定多于我方。即使开始占据先手优势,也会很快被对方的数量优势所压制。说简单点就是单纯靠炮战没法打赢这场战争。
而张云初也明白这个情况,之所以继续坚持战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氧气鱼雷的信任。”只要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接近到7千米左右的距离。我们就有机会重创对手。”张云初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库奇也有了一些松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重创对手的机会。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在1战中屡次战败。但是战败后的挫折并不能磨灭皇家海军官兵的斗志。从德雷克时代就崛起的皇家海军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皇家海军的后辈们只会愈挫愈勇,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主动出击的机会,既然连华夏海军都想一试。那么英国人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德国人也有雷达,一旦距离接近到15千米左右的话,阁下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也是绝对藏不住的。但是我们的驱逐舰却可以尝试一下,而且对方和我们一样没有能力用雷达引导炮击,所以他们即使发现了我们,也只会用照明弹来辅助攻击最距离最近同时也是威胁最大的目标。”张云初用手指指了指库奇说道。“我们的驱逐舰航速高达35节以上。每分钟可以航行1千米,双方炮战时航速不会很高,我们就算3分钟接近1千米的话,那么从12千米外靠近到雷击距离的话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能提供吗?”
“不是吧?拿主力舰当诱饵?”库奇上校的眼皮一跳一跳的。这个计划让他感觉到并不十分靠谱。因为在皇家海军中,驱逐舰从来只是给主力舰争取机会拖着拖延时间的。不过看在对方驱逐舰上长达9米的特大号鱼雷的面子上。库奇还是想试一试。所以最终库奇还是点了点头。
“另外,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能顺便压制一下对方的驱逐舰。这些速度极快的家伙对我们也是个威胁。如果能吸引他们向你们发动雷击那就更好了。”张云初又补充了一句。
“那这样吧,我们直接保持一定的距离,大概在3千米左右,一旦开战你们可以选择自主行动,我们只坚持20分钟。超过这段时间后,无论战果如何,我们都要撤出战场。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可不是闹着玩的。”库奇说道。
“难道还不能确定对方的位置吗?”帕罗少将焦急的询问道,而旁边的雷达操作员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德国人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但是对方在哪,舰队构成如何,他无法得知。雷达告警设备并不能提供侧向和测距功能。这让他十分的恼火。如果对方用小舰队来盯住自己,让主力舰去攻击运输船队的话。那就糟了。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英国人居然把主意打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双方的舰队几乎是平行向着西北方向航行,德国舰队的速度稍微慢一些,大概在27节左右,而英国舰队的速度要快一些,大概在30节左右。当夜幕最终降临,整个海面上一团漆黑的时候,库奇知道该动手了,如果能尽早的解决掉对手,那么说不定还有机会堵一下德国海军的运输船队。
很快,两艘重巡洋舰向右转动了1个罗经点试图横切德国舰队。如果不是因为风浪有些大,驱逐舰的速度无法达到最高航速,库奇本可以将速度提高到32节。随着航向的改变,双方距离开始迅速拉近。如同长刀一般的船首划开冰冷的海面,撞碎海浪。大战前肃杀的气氛笼罩了整个舰队。
“对方在我舰队西北方向,他们试图横切我们。”帕罗少将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从雷达的显示屏上,他们能发现远处若隐若现的光点。此时双方距离在10海里左右,如果是在白天的话,双方已经展开炮击了。说不定都能取得战果。但是现在,帕罗只能感知到对手的位置,却并不能发动攻击。
“我们被发现了。”几乎同时,库奇也知道自己以及被对方的雷达发现。不过他并不着急,只要没能接近到释放照明弹的距离,那么他和他的舰队就是安全的。他在引诱对手进一步靠近自己!
此时,发现了目标的德国舰队犹如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冲向了目标,整个舰队航速提升到了30节。国王号一马当先,随后是两艘巡洋舰,而4艘驱逐舰则脱离舰队,准备发射照明弹和准备雷击。双方直接的距离迅速拉近,大战一触即发,而让帕罗想不到的是,在距离英国舰队不远的地方还有一群致命的毒蛇藏在波浪之中。
“后面的战舰注意控制一下速度,我们演戏演的要像一些!”库奇擦了一把冷汗说道,在如此接近的距离上和战列舰兜圈子完全可以用在刀尖上跳舞来形容。双方距离已经接近到12千米左右,德国人的驱逐舰距离更近一些。他们已经可以用舰炮来发射照明弹了。在库奇的命令下,两艘重巡洋舰开始转向,做出一副试图高速脱离的动作,而在风浪中转向的话航速必然会下降,而这就给了德国人一个机会。一个靠近的机会。
德国人的驱逐舰动力还是蛮不错的,在海况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足以开处37节以上的高速。趁着库奇舰队转向的机会,4艘德国驱逐舰迅速和目标拉近到6千米左右,然后开始用舰炮发射照明弹。
一个个耀眼的光球在空中升腾而起,然后在降落伞的作用下缓缓落向海面,在数万支烛光(一种光学单位。)的照耀下。两个巨大的身影从夜幕中显露出来,见势不妙的两艘英国巡洋舰立即用舰炮向逡巡在自己周围的德国驱逐舰开火。不过受到糟糕的能见度还有转向的影响,两艘巡洋舰在第一轮射击中并没有取命中,粗长的炮管中喷出的炮弹落在驱逐舰周围。溅起了一个个高达几十米的水柱。
帕罗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国王号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开始射击,火炮发射时巨大的震动通过船体向整个船身蔓延,新式发射药产生的强悍能量推动着炮弹以极高的速度飞出炮膛,巨大炮口风暴席卷海面。帕罗并不是一名参加过1战的老兵。第一次经历海战让他兴奋异常。整个舰队开始以半齐射来校正弹道,希望能尽早把目标夹中。一团团的橘黄色火焰出现在漆黑的海面上。即使这几艘战舰还没有打开探照灯。但是此时他们的方位已经彻底暴露了。
“该死的,剧烈的震动让雷达出问题了!”就在这时,一个让人颇为沮丧的消息传来,位于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因为火炮射击的震动和炮口风暴导致失灵。而作为一艘旗舰,失去了雷达后,帕罗就只能依靠友舰的雷达了。不过此时距离对手比较近了,在驱逐舰的帮助下,帕罗的三艘战舰已经可以咬住对手了!此时帕罗的注意力完全被远处的重巡洋舰所吸引,可能他已经忘了对方可能还有驱逐舰,而此时,张云初指挥的4艘驱逐舰则开始加速,向着德国舰队高速驶来。
“立即释放烟雾!”德国人的炮术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湛,在短短3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依靠高射速和驱逐舰的指引,法兰克福号重巡洋舰已经完成了垮射,并且有一发近失弹在距离大不里士满号巡洋舰侧弦不到5米的地方入水。爆炸产生的碎片和高温高压气泡挤压着这艘重巡洋舰的船壳,并且造成了局部进水。
两艘重巡洋舰一边释放烟雾一边用副炮和机关炮来驱赶周围的驱逐舰,9门10寸主炮也尝试着对远处的德国舰队进行压制,但是单纯依靠光学仪器捕捉对手炮口闪光来确认对方方位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9门火炮不断开火,但是去没有形成垮射。如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战斗的情况完全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将两艘重巡洋舰留下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中校先生,10点钟方向有高速物体接近!”就在帕罗头脑一热追着对方猛打的时候,位于舰队尾部的法兰克福号巡洋舰雷达兵终于发现了正在高速逼近的华夏雷击编队。此时双方的距离大概在10千米左右,探照灯无法照射那么远,于是舰长朗斯多夫当机立断立即决定向着目标区域发射照明弹。而同时给帕罗发电报让他注意对方的驱逐舰。
也许是关心则乱,短短的一封电报并不能将对方的情况说的一清二楚,没有了雷达的国王号战列舰根本无法发现10千米的华夏驱逐舰!当一个人处于黑暗之中的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一束光。再加上在战前制定的计划中将有国王号来提供探照灯。所以在受到朗斯多夫的电报后,帕罗几乎第一时间就命令国王号打开探照灯来搜索来袭的驱逐舰。
刷刷,几个大功率的探照灯射出的光柱在海面上不断来回扫荡。但是可惜的是并没有发现目标。而此时正在带着驱逐舰发动雷击的张云初却已经通过对方的探照灯发现了国王号,虽然张云初的驱逐舰上也有雷达,但是根本无法区分对方三艘战舰的类型。从尺寸上看,三艘战舰的长度都在200米出头。就上层建筑不一样。所以雷达反射面积几乎差不多。所以根本无法区分那艘是战列舰,那艘是巡洋舰,本来张云初还对攻击那艘战舰伤脑筋呢,结果等到国王号的探照灯一打开。比黎明的启明星还要显眼,这时候不打你打谁?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zsuzm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战场控制力
伊朗战争中双方的第一次海战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场战斗而言,这场战争中协约国和华夏一方以一艘重巡洋舰的受伤换取了对方一艘老式战列舰,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当卢克纳尔伯爵听到自己派遣的舰队居然被对方击沉一艘战列舰后勃然大怒。这可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大舰队作战。这次战败对他的前途可谓影响巨大。无论是为了维护帝国运输线安全还是挽回自己的颜面。卢克纳尔伯爵都必须和这支伊朗舰队做个了断。但是此刻他显然无法抓住这个狡猾的家伙,对方距离自己很远,而且很快就要远遁外海。而自己也要重新制定战斗计划,在计划中他将利用德国海军的体系优势来彻底压垮对手!
“你说什么?老师让我回去?”当卢克纳尔伯爵带领舰队撤回到西班牙后,准备重新补给就再次杀向大洋的时候,伯爵的老朋友,斯佩伯爵的老部下,帝国海军中将马克思鲁夫带着德国海军部的命令来到卢克纳尔伯爵的旗舰上,命令很简单,让他把舰队暂时交给自己,然后让卢克纳尔带上朗斯多夫乘飞机前往克里特岛德国公海舰队基地述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因为刚刚的战败吗?”卢克纳尔伯爵情绪有些不稳定,尤其是当他和鲁夫中将独处的时候,心中积攒的不满和抑郁终于爆发了!“好吧,我承担整个战斗的失败责任,但是我恳求司令官阁下,给我一个月,不,只要两周时间,我就可以把他们揪出来!”伯爵咬牙切齿的说道。
“2周时间吗?”鲁夫不置可否的说道。“这仅仅是一次述职而已。司令官阁下会安排好一切的。不要把这个看成惩罚,雷德尔上将正在中东指挥战斗,这里没有人和你争。这次行动暴露了很多问题,司令官阁下只是想和你讨论一些问题。现在情况和原来不一样了,伯爵倒是有点理解舍尔海军元帅了。现在海军中已经有些人感受到了对手的压力。”鲁夫语重心长的说道。
而此时。就在卢克纳尔伯爵忐忑不安的登上返程的飞机的时候,斯佩伯爵看着手中的战报也陷入了沉思。如果说他当初刚登上海军司令的高位时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可谓是谨小慎微,甚至可以说如履薄冰。在研究了海军大量的文件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后,斯佩伯爵不得不承认提尔皮茨元帅在战略上要高于自己。而舍尔和希佩尔两位元帅在海军战术上也要比自己强一些。伯爵感到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现在的伯爵十分敬佩提尔皮茨在战后制定的珍珠战链计划。这条横跨了地中海、红海和印度洋的战线是德国海军核心作战区域,同时也是维持帝国生命线的基础,为了保证这条战线的连贯性,德国最终不惜对曾经的盟友动手,在面对华夏的时候也没有退让半步。
但是可惜的是。这条战线并不完美。按照原来海军大臣制定的计划,德国本土和地中海海军总部之间的联系完全可以依赖陆上交通,而各大主力舰造船厂(除了潜艇之外)也将逐渐向地中海沿岸搬迁。德国海军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向地中海地区进行倾斜。但是实际上,陆地交通并不够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还是不可或缺的。而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德国需要将这条战线继续向大西洋方向延伸。最终这条战线不但掩护了从本土到达地中海的航线,同时也将像一条绞索一般套在大英帝国的喉咙上。可谓是一箭双雕。
德国人不是没想过占领英国,但是实际上这个计划可行性并不高。首先从地理上来说,如果不能打下法国的话,那么攻击英国就只能是妄想。从德国本土起飞的战斗机挂上副油箱也只能勉强飞到英国。没有空军支持,德国人怎么可能完成渡海?即使按照原来的计划拿下了法国。 如何对付英吉利海峡的雷场并且压制英国皇家空军也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英国空军以逸待劳而且规模并不比德国空军小太多。再加上德国需要面对其它敌人,实际上英吉利海峡的空军力量根本占不到优势。所以德国海军最终的计划就是限制和削弱英国的战斗力。一方面尽量保证本土到地中海航线的通畅,另外一方面则要限制外来物资进入英国。
为了对抗实力强悍的美英舰队,单纯依靠舰队是肯定不行的,德国海军从1战开始就将集中兵力作为了海战第一要务。斯佩伯爵知道,德国舰队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保持优势,另外一个战略方向上只能采用守势和破交作战。在攻下法国之后,德国公海舰队的作战方向只能是印度洋,所以为了保证对北大西洋的控制力,德国海军必须依靠欧洲和东大西洋的岛屿。比如说在直布罗陀海峡西口处的加那利群岛、亚速尔群岛。用飞机、潜艇和少量的航空巡洋舰组成一个防波提,防止美英海军在欧洲近海地区活动。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海上交通线提供一个屏蔽。
当然这个计划说起来比较远了,斯佩伯爵将卢克纳尔召回的根本目标还是要补救刚刚结束的那场夜战造成的影响。说实话,单纯战沉一艘战列舰造成的物质损失并不大。家大业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其实不是很在乎一艘旧式主力舰的战沉。关键是面子上抹不开。德国海军必须尽快解决这支舰队才能挽回声誉。至于说国王号怎么被击沉的,斯佩伯爵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太多。
原因很简单,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报来看,国王号战沉之前发生了三次大爆炸,那就是说可能被命中了三发鱼雷。这对于一艘舰龄20多年,并且经过了数次血战的老舰来说肯定是一次致命打击。至于说没发现鱼雷航迹和对方驱逐舰发射鱼雷这两件事情,斯佩伯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夜战,航迹在白天显眼,晚上看不见很正常。同样道理,没发现对方驱逐舰发射鱼雷也可以归功于能见度不良,所以说这最终只能归结到帕罗少将调度失当。没有在主力舰周围安排驱逐舰护卫,当然,如果从根子上说的话,卢克纳尔伯爵没有派遣足够多的驱逐舰也是一个错误。当然,这个问题被护短的斯佩伯爵自动无视了。而为了防止前者在海军听证会上挑事,斯佩伯爵也打算将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关键的还是赶紧把这支舰队逮住!
欧洲有句古话叫国王的秘密永远是最多的,斯佩伯爵虽然不是国王。但是作为海军掌门人,他的秘密也不少,口袋中多少还有一些人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原本是作为未来战斗的底牌。不过这次为了给学生解围,他也必须拿出一些了。这一次斯佩伯爵直接拿出来三张王牌来帮助自己的弟子,分别是一支航空队、一支船队和一台哑谜密码机!
这支航空队是德国海军刚刚组建不久,代号飞鱼的远程水上飞机中队。这支远程侦查机中队使用的是DO26型水上侦察机。这种新式侦察机的装备了4台JUMO205型700马力液冷发动机。其布局方式有些特别,每两台发动机放在一个发动机舱中,两个发动机舱被放置在机翼上部。这种飞机在当时可是绝对能称得上巨无霸了。长达24。6米,翼展30米,高6。85米。空重10吨。可以装载6。75吨的燃油和机油。最大着陆重量高达20吨!
如果从飞行性能上看,这款飞机并不出众,最大速度才每小时335千米,长距离巡逻的时候巡航速度才265千米。飞行高度最高不超过4800米。但是他的航程极远,高达9000千米。而且可以在水上起飞,对基地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这些侦察机可以部署在加纳利群岛等基础设施并不健全,无法容纳4发重型轰炸机的地区。至于飞行速度低也没关系,毕竟短时间内只要能确定对方大概方向就行了,这些飞机是德国目前为止电子设备最齐全的侦察机了,除了对海和对空搜索雷达之外。海装备有先进的无线电测向设备。同时还配属了最精锐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可以从密集的电码中找到对方的蛛丝马迹。
而那支船队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