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进,在大量直射火力的掩护下,剩余的装甲部队才开始发动进攻。因为他们知道,蔡锷不可能撤离,只要将这个阵地彻底拿下来,那么整个战线将被分成两段,然后及时分割包围,想跑都跑不了。
“看来,侧击要提前了,发报吧,最多1个小时的时间,第二装甲旅必须对俄军侧翼展开进攻。”蔡锷看了看表说道,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个程度,双方都已经疲敝不堪了,诚然,华夏的战线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同样俄国人也已经把全部的兵力都拿了出来。此时俄国人的预备队也所剩无几,挡住一个营的攻击或许还可以,但是将近一个装甲旅的进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为了赢得最后的时间,所有的1号坦克被拆成一个个8车车组,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发动反冲锋迟滞对方的进攻,面对如同潮水一般涌来的俄国战车部队,一号坦克的性能并不能弥补数量上的差距。一辆突然从侧翼冲出的1号坦克在以干净利落的点射干掉一辆t1s型战车后,又通过s型机动从一门57mm炮的炮口中逃生,随即炮塔转动,一条耀眼的火蛇从侧后方击穿了这个刺客的厚装甲。。将其摧毁,但是几乎就在同时,更多的平射炮转过来,然后喷出了致命的火蛇,再高的技术,再好的战车,在相聚不到150米的距离上根本无法抵御火炮的攻击,仅仅一轮齐射,这辆在车体上画着至少4个击毁标记的战车就变成了一个燃烧的铁盒。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这样的情景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蔡锷直属的第一装甲旅在最为困难和黑暗的关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车和人员伤亡率高达5成以上。而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损失更大。。…。
当然,作为进攻者的俄军损失同样重大,已经丢掉上百辆各种车辆和不亚于这个数量的平射炮后,俄军的进攻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程度,而平射炮的大量损失更是让防线布置和进攻不能兼顾。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俄国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一直打到底否则的话,虽然撤退可以从理论上保存部分兵力。但是俄国机动兵团被打残也就成了定局。
“我们没有选择,即使现在撤离,也不过是拖延了失败的时间,而如果我们继续的话,我们还是有机会歼灭对方的。对方已经到了极限,而我们还有些余力!”利涅维奇在给库洛帕特金的信中这样写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右勾拳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让人感到难熬的,对于这句话,此时的蔡锷可谓是感同身受,面对如同磨盘一般碾压过来的俄军部队,蔡锷不得不让各营之间进行掩护,然后逐渐收缩战线。战防炮部队几乎是没法撤离了,绝大部分战防炮单位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甚至于一门战防炮在距离zì己50米的位置上和一辆俄军战车同归于尽。蔡锷几乎想尽了yi切办法来阻止部队的溃退,在最后关头,蔡锷部署在后方的机动榴弹炮给他赢得了最后的机会。
一门门75MM和105MM车载榴弹炮首先开到一个个事先挖好的掩体中,这些掩体有足够厚度的胸墙来提供防护,防止被弹片或者小口径火炮远距离攻击到,然后将炮管的射角压低,等待着对方的到来。而这些榴弹炮也不负重望,用短粗的炮管和超大装药的榴弹好好地教训了一下俄国人那些开顶的和脆皮战车。
在各营的交替掩护下,整个装甲旅开始向第三道防线退却,在这里,华夏陆军用争取到的时jiān修筑了一个还算看得过去的防线。一辆辆战车退到夯土墙后方。。在这里,他们将抵御俄军最为疯狂的进攻,等待着友军的突击或者是死亡。伴随着机械的轰鸣,俄军几路突击部队最终终于汇合了,他们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开始向着最后的阵地冲刺,大量的骑兵从马匹上下来,拿着手中的步枪和机枪配合着装甲部队向着最后的堡垒发起进攻。。…。
不过此时。俄军的攻击力早已jīng过了巅峰状态,状态不可避免的下滑,不仅仅是兵力和装备的损失。强调突击速度的结果必然使部队发生严重脱节,冲在前面的装甲部队和步兵骑兵挤成一团,后方的高级智慧官没法了解情况,所以后续的攻击变得杂乱无章,而重炮和战防炮部队也被留在了后面,没有了战车部队的保护,牵引火炮阵地缺乏侧翼保护。而缺乏了支援火力后,面对有掩体和高火力密度的守军,那打起来可是相当难的!
在草草整好了进攻队形后。一队队战车和步兵乱哄哄的冲向了对方的阵地。在俄国人看来已jīng筋疲力尽的华夏陆军完全变成了一只纸老虎,zì己稍微用力就可以将其彻底歼灭。但是很快,在胸墙后面的中口径榴弹炮的平射告诉了俄国人什么叫虎死不倒威!更何况这只老虎还有一搏之力!二十多门各种口径的榴弹炮在五分钟内打出了数百发炮弹。在毫无遮掩的平原上给俄国人的进攻部队带来了极大的杀伤。
俄国人的队形一如既往的混乱。炮弹带着呼啸声穿过区区几百米的距离。榴霰弹在对方阵线中打出一个个扇形的死亡区域,数百枚预制弹片形成的金属风暴。冲锋的俄军如同被割麦子一般一片片的倒在弹雨和血泊之中。他们中有的人试图躲在坦克后面,妄图依靠坦克厚重的装甲来保护zì己,但是在105MM级别的火炮打击下,即使用的是榴弹,依然可以讲一辆辆俄军战车打成碎片。不到10吨的铁盒子面对重达15KG的炮弹连纸糊的都不算。宋立军就看见一辆正在冲锋的T1S型战车。猛的一顿,随后一发炮弹直接从车体前部传入。然后从车体后部传出,一道火焰和碎片构成的长剑直接将后方的一个班zuǒ右的步兵撕成碎片!。…。
“wǒ们的进攻达到了巅峰。而华夏陆军的防御力量也同样达到了巅峰,wǒ们支援火力很难跟上。而对方却将最后的所有火炮都集中在构筑好的防线中,近百门的各种火炮不停的向进攻部队倾泻着弹雨,小到60MM迫击炮,大到105MM榴弹炮,但是最多的还是37MM炮和75MM短炮。wǒ们面对的是真正的弹雨。wǒ们的战车很难在打穿胸墙后再对战车构成有效伤害,wǒ们每走一步都必须在火焰和血泊中挣扎。短短十分钟的时jiān,参与进攻的第一波战车就被全部摧毁,而伴随冲锋的一个营的步兵也被打掉了8成!巨大的损失让wǒ们不寒而栗,即使wǒ们赢了,整个部队的骨架也比打残了!”事后一名俄国军官这样回忆道…。
不过利涅维奇也不想放弃到手的胜利,在权衡了半天后,利涅维奇终于命令位于后方的支援火炮开始向前线加速移动。“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不管使用卡车运输还是用马匹,亦或者用人力拉,给我把这些大家伙都弄到前线去,我需要它们把对方的乌龟壳彻底敲碎!”利涅维奇这样命令道。就这样,在没有足够机动部队的掩护下,俄军的支援单位开始加速移动,几乎所有的马匹和车辆都用来拖挂火炮或者弹药,所有的人都忙忙碌碌,他们将炮架收起然后连上拖车,将一箱箱的弹药放在马车上,然后急匆匆的跳上车辆开始向远处的战场驶去。。…。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利涅维奇认为zì己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候!战争的的天枰不可避免的迅速向华夏一方倾斜!蔡锷手中最后一支装甲力量,将近4个营的第二独立装甲旅大部,在这个时候投入了战斗!而面对这支装甲雄兵的却是正在急速向前线机动的俄国支援炮兵!而俄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已jīng都集中在了前线。。这4个装甲营位于对手最为脆弱的dì方!昂贵而威力巨大的牵引火炮正在向前线龟爬,整好撞在了突入的4个装甲营的炮口上。
当看daò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的俄军大部队后,担任先锋营营长的徐立都有些不相信zì己的眼睛,没有任何战防炮提供掩护,也没有装甲部队提供保护,甚至连步兵都没多少,当那些长年在后方负责火力支援的炮兵根本没有前线交战的经验,面对一门门喷涂着弹雨的37MM速射炮,整个炮队直接被拆成数段。daò处都是四处逃散的士兵和被摧毁的车辆和火炮,一名军官打算拔出手枪稳住阵型,却被一发不知道从哪射来的子弹夺取了性命。整个部队一触即溃,而华夏陆军则如同切割黄油的热刀一般在歼灭了这支部队后,迅速向纵深发展,向着俄军主力部队后面插了过去!。…。
在接连摧毁了数个炮队后。这支装甲部队分成了2组,其中一组继续向前攻击为蔡锷解围,而另一组则继续寻找俄军剩余的正在运输的后勤和辎重单位。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混乱的战场,俄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jiān内都无法反应过来。看着在荒原上奔驰拼杀的华夏战车,俄军甚至认为是zì己的部队搞错了,然后出现的zì己人打zì己人的闹剧。大量的后勤单位被半个营乃至一个连的装甲车辆所击毁,到最后负责扫荡的华夏装甲营甚至分成了一个个的连来扩大战果。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在这场突击中俄国人损失的车辆和补给比开始时的正面交战损失的还要多。
而剩下两个解围的营则冲向了正在对蔡锷部队发起最后进攻的俄军主力部队。两个营的战车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楔形队形从俄军主力侧后方出现。骤然而至的打击让原本负责防御的战防炮根本来不及调转炮口,不少战防炮和榴弹炮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就被猛烈的炮火摧毁,如果不是因为步兵数量过少,而十分忌惮对方的“人形反坦克炸弹”的话,徐立的装甲营kě能已jīng切入了俄军的阵型之中。不过即使这样,在相互支援之下,华夏两个营的装甲兵力也逐渐楔如到对方的阵地中。。…。
猛然发力的华夏陆军让俄国人很无措,不过在这紧要关头,一直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的T2型“马后炮”战车居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火炮放在车尾的家伙,不用转向就将炮管对准了对手,而75MM短炮强大威力和还算可以的防御让这些战车最终挡住了华夏装甲营的突击。在几百米的距离上,一号突击炮和T2战车展开了jī烈的对射,一直作为防御核心和火力支援xìng质的一号突击炮第一次作为突击重锤和对手进行近距离的厮杀,双方都有一击必杀的能力,而且射界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转向速度和反应就成了取胜的关键。…。
十几辆T2型战车在和阻击的过程中被摧毁,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争取到时jiān的俄军主力一面开始收缩攻击部队,一面将平射炮调过来。“wǒ们四周都是俄国人的炮火,从观察孔望去,几乎所有方向都可以看见几根炮管,他们虽然慌乱。。但是火力相当凶猛。wǒ们的处境就像失去了速度的骑兵,然后被对方长枪兵和步兵包围。wǒ们缺乏步兵来摧毁那些平射炮。对方在投射量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事后徐立这样回忆道。。…。
面对周围越聚越多的俄军主力。徐立的装甲营从攻击开始转入防御,两个营交替掩护向后方撤退,按照他们的计划,第二次攻击将等到两个负责扫荡的装甲营集结完成后再展开。此时的俄军虽然已jīng被打乱了节奏。但是自保能力还是有的,上万的步兵和骑兵还有大量的平射炮和坦克,足以让2个营的华夏装甲部队折戟沉沙。不过让徐立想不到的是,再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已jīng不是主力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风临一世的打赏,以及书友swj‘mk的2张月票支持~~~~~。(。)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二十六章 钢铁狂潮
就在利涅维奇正在考虑是继续打下去还是选择撤退的时候,就在前线的俄军进退维谷后方一片混乱的时候,就在蔡锷一直盘算着彭毅的主力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到位的时候。从战车的西北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彻底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是6寸重加农炮!”如同重锤凿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近,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向着俄军主力部队集结地域飞去,而在空中,还有两艘飞艇!而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彭毅率领的主力部队终于到了!
蔡锷因为指挥主力抵御俄国装甲集群的进攻,所以并没能第一时间联系将情报送给彭毅,但是因为蔡锷前期的一系列行动大大拖延了俄军的进攻步伐,所以以至于当彭毅的前锋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准备包抄的时候,发现蔡锷居然在主动攻击俄军,随后俄军大转向向着位于右翼的蔡锷旅发动进攻。本来此时的彭毅已经可以投入一部分部队了。。不过为了能尽可能的确保优势,彭毅还是忍住了,直到蔡锷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将俄军的部署彻底扰乱后,彭毅才最终投入战斗!。…。
对于彭毅这种打法,后世在华夏陆军中还产生了一些争论,一方面有人认为彭毅在蔡锷旅打到油尽灯枯的时候,损失了大量的技术装备和人员后才投入战斗这是一种对友军极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有人说这在华夏陆军中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毕竟无论是北洋时代还是之前的战斗。都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而另一批人则认为彭毅的做法没错,在最恰当的时候投入决定性的力量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蔡锷彻底打乱了利涅维奇的部署。面对有防备的敌人。彭毅的主力部队损失一定会增加不少。为了战斗的胜利这样做无可厚非,以小到牺牲换取更大的胜利而已。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作为当事人的彭毅和蔡锷却并没有太多表态。有很多事情理性和感性是冲突的。直到一天,蔡锷在一个高级军官的聚会中说出如果他是彭毅的话,也会这样做的话,才最终结束了这场争论。战争是要流血的。有的时候铁血就代表胜利和效率!
虽然发起进攻的时间晚了,但是彭毅的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别的不说6寸重炮就被彭毅拆成三大件送到了前线!这些火炮本来是打算交给马玉昆的。结果因为运输能力有限,所以就暂时放在彭毅这里,再加上时间变得充裕起来,而俄国人也有107MM加农炮这样的大家伙。所以为了增强火力。彭毅将这些重炮一部分搬到了战场。除了装备之外。彭毅的部队包抄的也十分到位,他的部队已经像一个巨大的口袋一般从西北方向将整个俄军快速集群兜住,除了部分装甲部队继续围堵正处于混乱中的俄军辎重和运输部队之外,主力已经季节到了俄军进攻部队的附近,而威力巨大的152MM重炮则是这次进攻的前奏!。…。
如同流星一般的炮弹划过了天空,45KG重的重磅炮弹在俄军的阵地中绽放出一朵朵死亡之花!刚刚被徐军搞的焦头烂额的俄军主力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击彻底打懵了,一团团烈焰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和弹片横扫周围的一切。无论是战车、火炮亦或者步兵,在这无坚不摧的钢雨之中最终化为了碎片。一个个高高腾起的烟柱如同某日的审判之剑一般。让所有俄军感到了死亡的来临!…。
俄军没有构筑任何有效的阵地,步兵没有地方躲藏,只能尽可能的将身体蜷缩在装甲车后面或者找一个小山包藏起来,紧贴地面的身体感受着大地的震颤,耳边不断响起炮弹爆炸的声音,无数的弹片在头顶飞舞,感受着死神的临近。骑兵早已经放弃了他们的马匹,任由马匹在阵地中乱跑,最终被炮弹炸成一堆肉泥或者被自己人打倒。紧绷的精神在这一刻最终崩溃,他们不顾周围军官的威吓,抛下了身上所能丢掉的一切。在弹雨中向着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向跑去,但最终这些人不是被炮弹撕碎就是被督战队的子弹干掉,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战场!。…。
就在步兵和骑兵在猛烈的炮击下迅速崩溃的时候,俄军剩余的装甲车辆也不好过。他们茫然的操作着手中的战车,在钢铁的洗礼下移动着,此时的他们不管周围的情况,也许他们的车前面是一门火炮。。也许是自己的战友,甚至于可能使他们的长官,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组织他们将前面的东西碾成碎片,虽然依靠装甲的保护,他们可以避免大部分弹片的攻击,但是弹片和钢珠不断敲击装甲的声音依然让俄国战车驾驶员感到恐惧和惊慌。
在6寸重炮加入攻击后不久,移动到前线的160MM重迫击炮也加入了炮击,这些线膛迫击炮除了射程之外,无论是角度还是投射量都要超过6寸重炮,而且他们的数量更多!如果说刚才6寸炮的弹雨只是“大雨”级别的话,那么这些线膛迫击炮的就将投射量直接提升到了“暴雨”级别!数十门重迫击炮打出的炮弹形成了一道道弹幕在俄军阵地上不断滚动,第一组炮弹的弹幕刚刚远去,第二组火炮的弹幕又再次来临,如果说6寸重炮只不过是打掉了俄军部分节点,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恐惧,那么随后到位的重迫击炮就如同磨盘一般最终将俄军重兵集团一点点碾碎!。…。
而就在炮兵如同打地鼠一般将俄军主力拆散打碎的时候。彭毅一口气投入了6个营的坦克和突击炮外加大量的步兵参与到了对俄军的围剿之中,如同拉网一般展开的华夏陆军主力将整个俄军主力围住,而并不立即发起进攻,在这一战中,华夏的人员损失一经够大了,能够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人命解决了,本来作为突击矛头的装甲部队在这一场战斗中更像是一个围堵者和收容者,将抵抗的俄军打死,将投降的俄军赶入战俘营。俄军主力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炮击结束后,在大量的步兵掩护下,装甲部队开始分割剩余的俄军,不错此时的进攻已经和打扫战场无异。
仅仅3个小时的时间,利涅维奇就感受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原本自己至少有把握歼灭华夏陆军一个整旅的。但是突然感到的援军将他部队打得七零八落。如果自己能够在巩固阵地的前提下,稳扎稳打的话倒还可以多撑一段时间,但是现在的结果就是前面没打下来,自己的软肋也被对方绞碎。虽然因为战场巨大,初入战场的彭毅主力又急于围歼俄军主力,所以并没有对散布在各地的零星单位和后勤单位展开一次彻底的清剿。但是利涅维奇知道,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全军覆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主力部队被围歼的时候,利涅维奇已经拿不出一支预备队来支援了,装甲车辆自然不用多说,都配属给主力部队担任攻坚了,步兵和战防炮本来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奈何大部分已经被对方四散突击的小部队摧毁,即使还有一些剩余,这些平射炮也只能用于防守而不能用于进攻。而且就算走现在都有点不太可能了,原因很简单,马匹和车辆损失太大了!没有马匹或者卡车进行拖运,这些沉重的火炮怎么走?别说装备带不走,人都走不了,上百公里的距离,你让俄国人两条腿跑回去?…。
就在彭毅收拾掉俄军主力之后,大量的装甲小队开始如同梳子一般扫荡战场上的残敌,战斗进行到了这个程度,即使最为死硬的俄军都放弃了抵抗。在茫茫的荒原上,没有马匹没有足够的补给,到处都是喷吐着致命弹雨的华夏装甲部队,而自己找不到同伴,战场情况也不清楚,各种流言开始传播,军心已经彻底散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遇上围剿过来的华夏陆军的时候,放下手中的武器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即使利涅维奇也在当对面的坦克冲上来之后选择了投降。而伴随着俄国机动兵团的覆灭。。远东俄军最后一支精锐野战部队也最终灰飞烟灭。。…。
在被俘前,利涅维奇最后的一封电报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已经失败,俄国最终失去了对远东的主导权。”而当看到这封电报后,库洛帕特金也十分赞同他的观点,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库洛帕特金也认为俄国人不可能赢得战争,兵力和装备的劣势暂时不提。交通运输能力就差得太多了,俄国只有一条“勉强”可以使用的铁路,而华夏则在自己的阵地后方建立了近乎完整的铁路和公路体系。之所以打到现在,库洛帕特金更是为了一个损失较少而且比较体面的结局,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变的不可能。打的时间越长,那么损失就会越大!
按照华夏陆军的计划,在彭毅消灭了俄国人最后的精锐部队后,在南线的马玉昆应该立即发动进攻。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来自总理府的命令却让马玉昆的大军停止了脚步,政治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军事上,而这一次英法两国终于决定走到台前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好读0420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六章 钢铁狂潮。
第七百二十六章 钢铁狂潮。,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
自从钱这种东西出现之后,这种东西就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可以让兄弟阋于墙,同时也可以让仇敌变成朋友!比如说当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大军刚刚把法国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威廉一世刚刚在凡尔赛宫进行加冕。结果在巴黎公社成立后,德国人就十分默契的将十万法军俘虏还给法国政府,随后又允许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军从德国防线上通过。一连串的黑手让巴黎公社没几天就被摧毁。原因何在呢?就因为当时的法国银行间们表示,如果巴黎公社存在,那么普法战争结束后停战协议规定的50亿法郎就无法兑现,在金钱的强大威力下,普鲁士就差点没亲自操刀上去了,刚刚还拼的你死我活的法德两国立即一起剿灭了巴黎公社,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而这一次,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兼金融强国再一次发动了金元攻势!而这一次华夏政府也被迫中招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很不看好俄国人的情况。。早在利涅维奇出发的时候,英法两国陆军高层就认为这是一场必败的战役,因为俄国人什么水平他们最清楚,比华夏还清楚,华夏也许仅仅对当面之敌清除,而英法两国对俄国的政局和力量则是摸得清清楚楚。败局已定,而且尼古拉二世还不想放弃,在战略和战术上俄国都犯下了太多的错误,但是没办法,即使俄国人是猪队友,那也是英法的队友!不能放着不管啊!。…。
“如果贵国能够暂时放弃对俄国远东军团的围攻。保持前线的局势10天不变,那么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3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在彭毅将利涅维奇的部队消灭掉后的第二天,英国大使专门找到了负责外交的张佩纶。并且开出了一份在目前华夏无法拒绝的条件。只要停手十天,就可以拿到3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停站一天就30万英镑啊!
而当张佩纶将英国公使的意思告诉徐杰后,徐杰同样也没抗住金英镑的诱惑,表示可以有条件的接受英国人的提议,其中条件如下:第一,华夏陆军只是停止对尼布楚要塞群的军事进攻行动维持现状。在其他方向上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第二,英国人承诺的贷款必须立即兑现,在停战期间。每天提供的贷款数额不能低于15万英镑,在最后一天来临前,必须兑现至少200万英镑。第三就是在这段时间,俄国人不能再向远东抽调部队。其中远东的概念不是单纯指战场。而是任何跨越乌拉尔山进入亚洲的俄国部队,也就是说,只要俄国有新军队跨越乌拉尔山。那么这个协议自动作废,而且华夏政府不会退还已经拿到手的英镑!。…。
所谓兵贵神速,这句话在九成的战争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徐杰依然接受了英国人的要求,这倒不是说被300万英镑买通了,而是说华夏陆军需要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调整。而俄国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了,从战场情况来看。俄军的通往前线的运输线已经彻底断了,而且俄国人也确实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先不说如何把部队从遥远的欧洲运过来,就算还有军队,大部分部队也要用在镇压国内的反政府势力和威吓正在巴尔干半岛大打出手的土耳其,偌大的俄国现在一没有运力二没有兵力三没有财力来继续打下去了。至于说俄国正面的部队吗?除了要塞守备部队的重炮之外,俄国人的野战部队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打的都没有了,那就真折腾不出什么了!…。
而华夏陆军这边呢?经过此战之后,别的不说,光俘虏就抓了2万多!还缴获了大量给养和装备,处理这些人员和物资就需要一些时间,毕竟彭毅手下的是机动部队而不是收容所。而处理完之后,还要继续向南线推进,这样需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华夏陆军前线发现,从后面绕过攻势攻击俄军防线会容易很多,环形工事永远是最好的防御,但是俄国人显然不可能把所有的防御工事都弄成环形的,有太多的堑壕对于后方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这就好比那把刀子对准一个只有正面防御的士兵,从后面捅无疑代价更小,当然,这需要时间调兵。综上所述,徐杰认为暂时停止十天是利大于弊的。。…。
徐杰认为自己赚了,而同样,英国人也认为自己没赔。。这十天时间英国和法国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说服俄国政府接受华夏政府的条件来结束这场在远东的战争。在此之前,英国人已经转述了华夏的条件,华夏的领土要求和安全要求都已经送到了尼古拉二世的面前,但是对于这个囊括了贝加尔湖广大地区的协议,尼古拉二世表示无法接受,并且命令前线继续交战,才导致了利涅维奇战斗群的覆灭。英国人和法国人认为现在到了俄国人解套的最后的时刻了,好歹包围圈之中还有十余万大军,从数量上还剩一半左右。拿300万英镑的利息买十几万俄国军队和所配备的武器在英国人看来还是很值的,这些部队经过整备和武装后还是可以用在欧洲前线的。英国人心中盘算着。现在尽可能的保持俄国人的元气对于以后的战争会有难以预料的影响。
华夏政府和英国人都认为自己不亏。而俄国人则认为自己吃大亏了!尼古拉二世看着英国大使送来的照会,大骂自己的爱德华舅舅无耻之极!试图用俄国的土地和利益来换取英法的利益!这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几乎是难以接受的!不过要说继续打下去,即使骄傲和跋扈到一定程度的沙皇也认为远东的陆战已经是一盘死棋,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而且作为俄国最大的金主和唯一可以依靠的强国,英法的意见自己不能不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