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一方无法承受为止!而这种战法让德国人很是难受。毕竟英法有整个世界的资源可以来购买。德国只有本土的资源!
“wǒ们的士兵比对方精锐。我的火炮比对方精良。wǒ们的将军比对方优秀。但是对方只要不停的将物资和人员转化成武器和军人送到战场上然后和wǒ们消耗,wǒ们就会失败。英国人有印度和加拿大。法国人有三分之一个非洲,而wǒ们只有德意志。”小毛奇曾经这样在议会中说道。。…。
堑壕战什么最可怕?一般火力打不穿的碉堡。可以快速收割步兵的机枪。还有各种速射炮。这些东西可以让整团整团的步兵在以分钟为单位的时jiān里飞灰湮灭。但是如果出现一种武器可以无视机枪的扫射,可以摧毁部分碉堡,可以挡住部分速射炮的攻击。甚至跑的还比人快一些。有如此多的优点。难道还不够打破堑壕体系和重炮吗?
没错。75MM速射炮和重炮确实可以轻易的摧毁这些还显得稚嫩的东西,但是在广阔的战线上,这些宝贵的资源都是分散布置的,即使再猛的国家也不kě能将整个防线都经营的固若金汤。对于进攻方来说,他需要的是寻找一个突破口,仅此而已!而在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后,装甲部队又可以继续前进,为短时jiān内打穿数层防线提供了kě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为此德国陆军对于装甲部队非常重视。再加上他们和华夏共和国之间的guān系,让他们可以获得更为详尽的资料。对于华夏陆军的主战装备。德国人还是有些zì己的看法。首先,他们对于1号坦克并不喜欢,骄傲的德国人在机械方面的技术优势让他们看不上这种不到10吨的东东。对于上面的37MM炮也表示了十足的鄙视。为此,他们为zì己的新式坦克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wǒ们的坦克必须装备50MM的火炮,而且身管长度要达到40倍以上。只有这样,wǒ们的坦克才可以有足够的穿甲能力。正面装甲厚度必须在40MM以上,以便抵御75MM口径以下的火炮的攻击。同时正面装甲和倾角必须有45度。在速度方面,新式坦克的公路速度不应低于20公里,越野速度不应低于10公里。战车行程应该在150公里zuǒ右。战车的总重量不应该低于15吨。”兴登堡在给陆军部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德国人想要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式坦克。。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装甲作战体系,为此他们也搞出了一系列突击炮和炮兵支援单位的计划。1号突击炮在华俄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种武器在德国人看来却并不是十分喜欢,德国人需要的是进攻,持续不断的进攻,一旦战斗从进攻转入相持阶段后,那就意味着德国距离失败已jīng不远。
所以德国人并不喜欢这种防御色彩大于进攻色彩的东西。虽然作为装甲部队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德国人还是没有对其抱有太大的兴趣。但是此时,一名叫鲁登道夫的德军军官从华夏战场上获得的资料进行了一番分析和对比。他们发现,一种大威力的突击炮在未来战斗中还是十分有用的。。…。
“因为任务限制的问题,参与第一波进攻,并且时刻冲在最前沿的坦克必须要有一个néng够环射的炮塔。而炮塔的重量和限制使得坦克装备的火炮从威力上无法和没有炮塔的突击炮相比。同样的地盘,坦克如果可以装备了50MM火炮的话,那么突击炮就可以装备75MM以上的火炮。防护方面也不会弱于坦克,这种硬件性能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采用开顶战斗室的话,那么突击炮使用的火炮威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鲁登道夫在陆军听证会上这样说道。
在鲁登道夫看来,突击炮是在进攻中无法取代的,他比车载榴弹炮更加靠近前沿阵地,可以提供更加及时的火力支援。而因为不在最前沿,所以即使没有可以环射的火炮,问题也不是很大,毕竟那些数量众多而且脆弱的掩体已jīng被坦克摧毁,而剩余的无法被坦克摧毁的掩体和工事则交给位于靠后位置的突击炮即可。同时突击炮的火炮口径巨大,发射的榴弹威力更大。用来支援步兵进攻也是十分不错的,造价也相对低廉。可以弥补坦克数量的不足。。…。
为此在德国新式战车的研究计划中,德国人还专门弄了一个突击炮计划,他们计划在15吨坦克地盘上安装88MM短炮作为装甲部队攻坚的补充。正面防护不低于坦克,速度可以比坦克稍微低点。同时强调了火炮的备弹数量,因为没有炮塔,所以可以省下不少重量,在德国人看来,为了尽kě能的让每一辆精工细作的坦克都能发挥作用,他们必须拥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而在支援火力方面,德国人的选择比华夏陆军更有远见,尽kě能的安装更大口径的迫击炮已jīng不能满足德国人的胃口,他们在履带式半敞开战斗室中居然计划安装100MM以上口径的大口径步兵炮。迫击炮虽然不错,但是精度还是没法和有膛线的火炮相比,而且射程有些近,更重要的是不能平射。而且有效射击区间也很是问题。(比如说2战中的德国120MM口径的42型迫击炮,射击仰角在45度和85度之间,太近的目标很难命中。射程也不过6KM。)…。
而步兵炮则不一样,比如说同样是2战中的IG18型75MM步兵炮,其重量也只有400KG(算上炮车重量)有效射程3800米zuǒ右,高低射界…10度到73度可以说几乎兼容了榴弹炮到迫击炮的射击仰角。至于2战闻名的SIG33型150MM重步兵炮,炮重也不过1750KG。炮弹重量38KG(而钢筋混凝土爆破弹的重量高达90KG!)射程4650米。。高低射界4度到75度。也就是说,在4KM以内,这种重步兵炮几乎可以摧毁看daò的yi切掩体!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大威力的火炮还可以装在38T这样的底盘上,甚至连1号B型坦克底盘都可以勉强容纳。。…。
在仔细对比了步兵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性能和弹道优势后。德国人认为,无论是面对西线法国人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还是东线上俄国人如同潮水一般的人海,大威力步兵炮都是必须的产品。德国人不喜欢75MM级别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他们很明确,远程火力压制的人物交给了正规的105MM级别以上的榴弹炮。德军师一级就可以拥有105MM榴弹炮。个别的还可以有150MM榴弹炮,军一级更有210MM重榴弹炮,可以说和任何国家比,德国的远距离压制火力都毫不逊色,所以他们对75MM长身管火炮并不是很感冒。相对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能在近距离轻易解决掉对方重型掩体的大口径步兵炮和迫击炮。
今天周五,还不知道下周是否有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钢铁巨兽(二)
如果说德国设计的装甲部队崇尚的是进攻,将装甲部队作为一支犀利的长矛去刺穿对方的防御的话,那么法国人要做的首先就是防御,如何在防御状态下能够抵挡对方的进攻随后再通过防守反击来取得胜利。德国人大肆的发展坦克和重炮,法国人也不会闲着。而作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在自己的战略下搞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战场对于法国来说并不算困难。
“我们的装甲部队的第一要务就是可以在德国人攻击我们的防线的时候,可以用装甲部队犀利的平射火力将其摧毁。折断他们的进攻矛头然后摧毁他们的步兵。”霞飞将军这样阐述法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在他的构思中,法国的装甲部队要能做到两点,第一点就是能够轻易的摧毁对方的坦克装甲车辆,而第二点就是可以掩护步兵冲锋,轻易的瓦解对方的攻势。
对于第一种车辆,法国人将其称为坦克歼击车。。而第二种车辆则被称为步兵坦克。顾名思义,前者就是专门来打坦克的,而后者则是专门来对付步兵的!对于坦克歼击车的要求,法国人要求这种战车必须能够抵挡对方坦克的攻击,同时装备一门足够摧毁敌方坦克的大威力火炮,这种火炮法国人倒是不缺,法国人最自豪的火炮之一,M1897式75MM速射炮即可。这种火炮在俄国人手中可以轻易的摧毁各种战车,所以法国人还是十分信赖这种武器的。。…。
但是在防护方面法国人就比较纠结了。首先他们不知道德国人的坦克火炮口径会是多少,挡住37MM呯呯炮很容易。但是法国人认为德国显然不可能采用这种小炮来武装自己的坦克。所以法国人只能估摸着对方的防御,然后将对方可能采取的武器级别定位45MM火炮。而在1战条件下想实现这个要求。战车必须舍弃炮塔。选择突击炮的模式。
从外人看来,法国人的这种坦克歼击车模式和华夏陆军的突击炮其实没啥两样。但是法国人不这样认为。他们的坦克歼击车虽然也没有可以旋转的炮塔,但是却有一个高出车体的固定战斗室。华夏陆军的1号突击炮给人的感觉是车体前面有一门火炮,战斗室和车体是一体的。而法国人的坦克歼击车则是在车体上部有一个拥有倾斜装甲的战斗室,外观和坦克类似,只不过这个战斗室更大而且不能转动。而上面还装备有一门75MM平射炮。
因为非要安装如此巨大的火炮,还要兼顾一定的防护,所以这辆战车的理论重量将达到20吨,而且这样的重量下,防护也只能做到“挡住45MM”级别坦克炮的平射。行程和机械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问题。不过对于处于防御状态的法国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至于步兵坦克吗?法国人觉得华夏的1号坦克其实就差不多。因为法国人这种坦克就将其定位成专打步兵就可以了。法国人不指望着靠这种坦克突破对方阵地,也不指望靠这种坦克抵挡对方的炮弹。所以这种步兵坦克的要求非常低。只要有37MM炮横扫步兵,同时可以为后面的步兵当子弹就可以了。法国人决定造一款重量不高于10吨的袖珍型坦克。
除了这两款坦克外,法国人对卡车炮也很有兴趣。这种可以依靠公路进行高速机动的武器十分合法国人的胃口,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伴随装甲部队进攻,而是装备长管105MM榴弹炮用于反炮兵作战。对于德国重炮部队,法国人还是十分忌惮的。法国人对这种卡车炮十分重视。甚至决定重新弄一个新的5吨左右的地盘来为卡车炮做准备。…。
而作为法国人的好基友,英国对装甲部队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法国的大陆军不同,英国人的陆军只能用袖珍来形容,好吧。至少在1910年前是这样。英国人的陆军十分金贵,英国人对于那支曾经的规模较小但是十分精悍的陆军还是十分怀念的。(好吧。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的表现与精悍确实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他们十分注重新式战场的防护。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英国的坦克可以走得慢,可以装备较小口径的火炮,但是防护必须到位。。…。
“我们可以容忍在20吨的坦克上只装有一门40MM炮,但是绝对不容忍自己的坦克可以被75MM以下口径的火炮所摧毁。”一名英国军官这样阐述他心中的完美坦克。英国人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法国人已经准备好了装备有大口径火炮的坦克歼击车来对付德国坦克。。英国人自然不用重复投资了。
“我们的坦克计划装备40MM或者57MM炮,重量限定在20吨左右,正面装甲必须在50MM以上。越野速度在8KM左右,公路时速在15到20KM之间。”寥寥几句话就勾勒出了英国人心目中的坦克。
在英国人装甲部队列表中,英国人还计划弄一种履带型步兵输送车来作为辅助进攻的手段。英国人在自己对比了双方的战斗资料后发现。单纯的坦克冲锋其实很容易克制,远了可以用战防炮来对付,近了可以发动步兵使用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但是如果有步兵配合的话,那就绝对不一样了,战防炮会被伴随的步兵用轻型迫击炮摧毁或者压制,而发动决死突击的士兵则会被对方的步兵用机枪或者冲锋枪像割麦子一样清理掉。。…。
俄国人其实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配属的机枪和迫击炮极度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将步兵与坦克割裂开。而英国人就狠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惜的是,俄国人没有这个本事,不代表德国人不行,无论从武器性能还是数量上来讲,俄国人的迫击炮和机枪数量远远不能和德国人相比,如果英法两国对德国人展开进攻的话,恐怕最终能冲上去的只有坦克,然后步兵被阻隔在后面。而数量不多的坦克装甲车也会被德国的火炮一一点名。所以英国人果断的要求弄出一种可以装载步兵伴随坦克冲锋的武器!
“这就是一个用铁盒子围成的拖拉机而已。”当设计师将设计图送到了英国一名军官眼前的时候,这名军官这样评价这个“民转军”的东东。这种装甲车辆可谓是各国新式装甲武器中要求最低的,整个车辆周围有6到8MM的装甲板提供防护。足以抵挡机枪子弹和炮弹弹片。在开始的时候,整辆战车甚至没有装备任何可以称为火炮的武器,唯一的武器就是在车顶和车体前部的机枪,其中车顶的机枪还是可拆卸的!。…。
不过这个东西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装载一个班的步兵。而且车体侧面还有开口,可以供里面的枪手从车里射击。在英国人的设想中这就是一个可以将步兵安全送进机枪射程之内的武器。而设计师的设计在送到英国陆军部高层中却遭到了质疑,原因很简单,他们无法忍受价值数千英镑的昂贵武器居然只能承担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
结果万般无奈之下,为了让这个设计能够让陆军大佬们同意,设计师同意在车体上部弄一个可以开的盖子,而下面可以放一门迫击炮,炮组可以在装甲盒子的保护下使用82MM一下口径的迫击炮,总之经过这一简单的改进,这个最原始的步兵战车就同时兼容了自行迫击炮的功能。…。
而除了德法英三个大国之外,还有俄国、意大利和奥匈这样的国家。俄国人在自己的装甲部队被人摁着一顿暴揍之后也想进行一下改变。但是因为工业能力无法和其它国家相比。同时也因为在财政上并不宽裕,所以俄国人选择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一下修改即可的方式。装备有57MM平射炮的T2型自走炮被保留了下来,T1型机枪装甲车也被用来继续提供火力掩护和镇压暴乱。至于其它的型号的战车或者被认为价格昂贵。。或者被认为不适合战场需求而停产。当然了,这个变动是在战争结束后开始的,对华俄战争影响不大。。…。
至于奥匈帝国,这个已经成为德意志帝国小弟的国家,决定跟随着老大的脚步继续前进。这样的话既节省了成本。同时也方便了生产。奥匈帝国和德国的目的非常相似,所以用一套系统很正常。而且因为相对薄弱的工业,奥匈帝国对于这种造价高昂的武器也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至于意大利?好吧,意大利北部的群山环绕,让意大利人根本不用担心法国人的坦克可以从山区驶过。按照意大利人的说法。如果法国人能把坦克开过来的话,他们早就可以用步兵打到罗马了,所以他们对装甲部队并不是很在意。而是继续发展他们的海军和炮兵。不过为了追赶“潮流”。意大利人还是决定搞一款类似于1号突击炮的防御型自行火炮。这种战车将装备57MM长身管火炮或者75MM短炮,整辆战车的重量在15吨以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章 加里曼丹岛
“这里是景色最优美的地狱。”——摘自《第二次华俄战争纪实》。当俄国大兵们刚刚踏上这个位于热带的荷属东印度群岛后,他们对这里印象很不错,因为是在12月份,所以荷属东印度的问题并不是太热,但是随着时jiān的流逝,随着俄军一批批的进入加里曼丹岛参加对抗华夏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俄国人发现他们正在逐渐陷入一个死亡的泥潭。而且越来越深无法自拔。
开始俄国人打算在滩头阵地阻击华夏海军陆战队的攻势,在他们看来华夏陆军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牵制和骚扰行为,并不会有太大的规模。当第一批3000名俄荷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将数量不多的几门75MM速射炮部署在岸边的堡垒中,然后架好机枪准备屠杀登陆的华夏军队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华夏军队的登陆舰,而是一艘艘战列舰。对海军没有太多了解的俄国士兵虽然分不出他们对面的是什么。但是他们十分清楚,上面的重炮不是zì己这点兵力可以抵挡的!
面对凶猛的炮火。。连6寸以上火炮都没见过的俄军二流部队的官兵迅速崩溃。在如同炼狱般的战场上,他们抛弃了火炮和机枪,在火与血的海洋中挣扎着。短短十五分钟的炮击就摧毁了3成以上的俄荷士兵和几乎全部的重装备。以至于在华夏海军陆战队登陆后,俄荷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就退出了阵地。。…。
加里曼丹岛作为世界上第三大岛屿。总面积达74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除了英国人占领的西北一角之外。荷兰人手中还有将近54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意味着什么?即使俄荷联军能有5万人,那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个人要负责守备10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但是实际上俄荷联军真正能算的上战斗人员的。能扛枪打仗的连4万都没有!
岛上根本就没有防线可言。对于华夏海军陆战队来说。只要能找到道就几乎可以到达zì己想去的dì方。双方基本上都没有重型武器,岛上没有坚固的要塞需要攻破。绝大部分地区用手中到步枪和60迫击炮就可以解决。俄国人兵力不够,华夏陆军兵力同样不够,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加里曼丹岛,华夏海军陆战队可以获得依然留守在这里的华人武装的支持。这些土生土长。又长期从事各种“巷战和武斗”的华人社团中的准军事人员绝对是最好的向导和辅助力量。
在华人准军事人员拿到崭新的武器和各种装备后,其战斗力绝对高过从遥远的北方赶来的俄国大兵。尤其是在巷战和丛林战中,往往一个排的俄军还被一个班的华人准军事人员打的满地找牙。原因很简单。俄国任何一支军队可没有接受过如何在热带雨林中战斗和生存。不要说打仗了,单纯热带雨林中各种带有毒素的昆虫和节肢动物、蛇类还有炎热潮湿的气候。各种热带病等等就可以将俄国大兵们搞的七荤八素。。…。
所谓的大规模交战几乎在华夏海军陆战队登陆后就根本就没有爆发过,大队的俄军在加里曼丹岛南部登陆后在前往北方的战区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非战斗原因而减员3成zuǒ右。而且沿途还要遭到华人准军事人员的伏击和骚扰。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好几万人吃什么!
荷属东印度最为精华的部分是爪哇岛。而除了爪哇岛之外,在20世纪初加里曼丹岛几乎还是当地土著和华人为主的。而且整个荷属部分的人口并不多。再加上道路不畅和交通工具缺乏的问题,粮食和补给的运输根本不够让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需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华夏海军陆战队,所以后者一般在华人较多的地区活动,或者在靠近沿海的地区行动,反正内陆多是山地和丛林,这种dì方谁进去谁死。华夏军队可以通过从华人社区筹粮和海路运输来维持。…。
但是俄国人怎么办?加里曼丹岛的东部沿海几乎是华夏海军的后院。俄荷舰队经过两次大战后不敢轻易远离巴达维亚港。而在爪哇海中,是华夏海军的各种潜艇的游乐场。打沉一艘船就意味着1个团的的补给和武器化为乌有。至于说在荷兰人的帮助下向当地土著“筹集”给养。先不说当地土著散居的dì方能不能为成建制的俄军搞到给养。单纯从距离上来说都不现实。加里曼丹岛面积广阔。河流密布。如果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就是个问题。总不能指望着当地人用独木舟来搞运输吧?更何况荷兰人和俄国人从来没有“公平交易”的想法。。…。
于是乎,一些分散的俄荷军队不惜用手中的武器去抢!如果是平时的话,倒也没啥,反正荷兰人的警察对付当地土著绰绰有余。现在对付当地土著依然绰绰有余。但是奈何人家打不过你还跑不过?本来华人和当地原住民之间就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是一般情况下双方还是比jiào克制不会见血,尤其是在十多年前华夏海军的前身北洋舰队血洗了巴达维亚之后。土著们似乎míng白了一个道理,别看那些华人们平时比jiào容yì说话,但是这要是惹急的话,那是绝对比荷兰人更加可怕。在巴达维亚城中被各种火炮和机枪屠戮一空的土著集聚区就可以看出。
而且当年炮轰巴达维亚城还带来了很多其它很多变化,这是让当地人始料未及的。首先,他们对荷兰殖民者背信弃义的行为表示了极端的不满,明明是荷兰人唆使他们。表示他们可以“光顾”一下华人的商铺,可以“拿走”一些商铺和财务,可以“教训”一些不开眼的人。但是当事情真的闹大的时候。荷兰当局却选择了明哲保身。眼看着土著倒在机枪和各种口径火炮的攻击下。再加上这一事件后。荷兰人再也不敢过分压榨华人了,那么赋税和劳务就转嫁给土著了,这么一弄朋友都变成敌人了,更何况当地土著和荷兰人根本算不上朋友!。…。
而另外一件事就是土著居然和华人找到了一些共同利益。华夏需要荷属东印度出产的天然橡胶、锡矿等等特产。zì己无法直接插手,华人自然就成了代理,而华人缺乏足够的廉价劳动力,而土著除了劳动力其它什么也没有。既然土著们已jīng知道对面的华人已jīng不是zì己能随意欺负的了,那么为了生活,就必须接受雇佣。再加上无论是土著还是华人对荷兰人都十分的憎恨,那么双方就更合得来了。虽然之间的摩擦依然不少,但是至少当地土著的部分弱势群体已jīng开始和华人合作,而在这场大战中,这种合作更加深入。
当然了这些对于俄国人来说都是小问题,没吃的,可以抢实在不行zì己找,没武器可以不打仗。反正dì方这么大,zì己要是找个dì方窝起来,华夏海军陆战队还真找不到,但是你说要是生病的话那怎么办?各种热带病和带着各种致命毒素的生物,甚至连老天都不算放过这些从北方来的家伙。
别的不说,就一种叫疟疾的疾病就让俄国人非战斗减员达到2成以上!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在江湖混哪有不挨刀?在热带雨林里哪有不被蚊子叮的?被蚊子叮多了,哪有不染疟疾的?虽然当地人也一样挨叮,但是好歹也是多少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能活到现在的多少也有些抵抗性了,甚至在此次参与站战斗的华夏海军陆战队也多选择了南方士兵,就因为考虑到这一点。…。
。…。
俄国人就算考虑到了也没有这个条件。虽然荷兰当地政府打算储备一批奎宁等药品,但是打算和实际情况总是有差距的,而且就算储存了一批药物。实际上能发到前线官兵手中的有多少,这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再加上海上沉了一批(被潜艇打了。)陆上被抢走一批。就算有少量奎宁,也绝对不够前线人员用的。。而且偏偏疟疾这种东东是急性的,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致死。所以这可让军队中的医护人员和牧师有的忙了。
“在这里,wǒ们的第一目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生存,这里的yi切都是wǒ们的敌人。这里的气候、人、动物甚至是植物都在无声无息之中杀伤着wǒ们的士兵。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很开就在烈日的暴晒下。在无休止的袭扰作战中,在各种疾病的折磨中丧失殆尽。到最后我的士兵和军官根本就无法称为军人,他们衣着褴褛,精神涣散,被疾病折磨的犹如一具具活着的骷髅一般。”战后一名俄军军官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当时俄国人的处境。。…。
就这样。原本计划中华夏海军陆战队已jīng考虑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敌后打一场常规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争,结果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场在加里曼丹岛的战斗进行的相当轻松。守住几个重要节点,然后袭击疲敝不堪的俄军就成了日常任务。反而使这个战场成为了最轻松的战场。
感谢书友wenyuzhuangku的月票支持,以及书友ptly的评价票~~~。(。)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零一章 生存还是毁灭
“我们的新船就要来了,是法国人的丹东号和伏尔泰号。都是崭新的战舰,而且在孟买港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和维护。到达巴达维亚后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参加战斗,这样的话,我们的战列舰数量将达到7艘。我们还有3艘快速战列舰,这样的话我们的实力基本上就和华夏无畏舰队达到了一个水平。”看着凝视着窗外的马卡诺夫,埃森有些兴奋的说道。
“嗯,如果单纯从无畏舰的数量上来说我们确实有一个微弱的优势。但是要放到实战中的话,这个劣势比第二次爪哇海战还要大。我们损失了3艘战列舰,1艘快速战列舰和3艘装甲巡洋舰。”马卡诺夫不以为然的说道。“对了,华夏海军那边怎样?他们的舰队情况如何?”
“他们的巡洋舰已经全部退出战斗序列了,存活下来的装甲巡洋舰也被送到了一个港口。。只是进行了最基本的处理,并没有进入船台维护和修理,在下一次海战中,我们很可能看不见这些战舰的身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付华夏海军的9艘无畏舰和3艘前无畏,对了,还有一条可恶的德国巡洋舰!”提到沙恩霍斯特号,埃森不禁咬牙切齿道!如果说整个俄国舰队中谁最痛恨沙恩霍斯特号的话,那肯定是埃森莫属了,埃森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艘德国战舰搅局的话,自己还真就能成功呢!。…。
从公正的角度来说。沙恩霍斯特号的死磕能力在华夏舰队主力舰中绝对是最后一个,不仅打不过新式的无畏舰,甚至连宁海级都不如。但是杨用霖等人高明之处就在于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如果将其编入主力舰队的话。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