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秀-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入了皇家门后,就是皇家人了。以后要谨慎恭肃以侍皇家,牢记女子三从四德,不可做出祸及家门之事。”这自然是老太爷的话,老太爷是要许玉芳处处小心了,也提醒她莫要做出什么事连累到许家,也是在表明他不会因为许玉芳嫁入成王府而给她什么依仗。老太太自己懒得再说什么,传达完意思就走了。

“姐姐,爹爹叫我给你的”许玉珍我在姐姐怀里,从身上拿出一个信封交给许玉芳。许玉珍拿着的时候觉得很厚,约莫是爹爹又给姐姐多加了些东西。这样正好,许玉芳多点傍身的东西。

许玉芳将东西收好,抱了她轻声道“你以后在家要乖乖地,要听胡妈妈的话,有什么事就跟爹爹说,或是让胡妈妈派人去找姐姐”说是这样说,只是也不知道她入王府之后会如何,到时是不是真的还能顾得上这边。

许玉珍低低地应了声,心里的伤感涌了上来,想到从此以后许玉芳再也不在这个家里,再也不在她身边了,就愈发的搂紧了许玉芳。

“姐姐,你还记不记得你说的那个长得美美的吴小姐”

“嗯”许玉芳应了一声,一会儿觉得奇怪道“你为什么想起她来”

“我知道她以后就是宫里的娘娘了,你说皇上以后会不会喜欢她”

许玉芳捂住她的嘴“这话别乱说”,四处看了一眼之后才放开,宫里有齐贵妃跟庄嫔,吴小姐怎么样还真的很难说,就是熬出来了,以她的身份也实在、、、

许玉珍也想过这一点,但是她是记得前世时宫里是有一个吴太妃的,就是说这吴小姐熬出来了,还有一个皇子。这吴小姐在以后成王的称帝一定起过什么作用,就算前世她真的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那么今世她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成王是出了宫建府的皇子,他自然不能直接跟后妃勾结,那么他就需要一个可以交际的女眷,许玉芳在这方面一定是胜任有余。

许玉珍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够立这个功劳,娘家不得力,但是若是自己本身有能力助成王登基也是可以在成王面前站得住脚的。

许玉珍小声地说“姐姐,我在想昭仪娘娘能不能帮到王爷呢?”

许玉芳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压低声音道“这话是谁教你的?”她不明白还未满四岁的许玉珍怎么能够懂得这些的。

争储一事京中所有人家都已看得明白,两方看来似是成王较为落在下风,皇上迟迟不立太子,心里恐怕也是偏向平王的,只是成王占着一个嫡字,又有皇太后在,就是皇上也不敢随意立下储君。

老太爷不想卷入争储一事,是为了全家族考虑,可是许玉芳以后就是成王的人,所有的一切全部系在成王身上,成王以后若是争储,许玉芳自己也会不得善终,她是没的选择了。

许玉珍清亮的眼睛直视着许玉芳“是爹爹,爹爹还说这话叫我只偷偷跟姐姐说。姐姐,你以后也是能够经常入宫的是吗?”如今只能往许明武身上推了。

许玉芳不知道许明武什么时候关注了这位吴昭仪了,而且他一个男人怎么会想到这种点子。心里虽然疑惑,但是也就放过来许玉珍。想想也是个可行的办法的。

两姐妹都不再说话,只是抱在一起享受最后在一起的时光。

十月,许玉芳继许玉元出门之后也坐上了王府的轿子,开始了她新的生活,许玉珍看着姐姐上了花轿,终于忍不住哭了。想到那个厉害的成王妃,以及先入府的冯侧妃,心里实在是为许玉芳担心不已。

许玉元许玉芳都出门之后,许家终于完成了两件大事,但是许华仁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李氏要做婆婆了。

许华仁年纪虽然较许玉元许玉芳均长,但是老天爷对他一向重视,觉得要先历练,不宜太早结婚,一直拖到了两孙女出门,老太爷才提了出来。人选他早已确定,只是通知老太太同李氏作为女眷前去相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李氏知道在许华仁的问题上就是老太太也没什么发言权的,她自己更是没有。

王夫人知道了王氏的事,暗骂了一句王氏糊涂。

“夫人,您去看看小姐吧,这些天小姐瘦了不知有多少”

王氏被禁足,双胞胎暂时被抱到老太太那里照顾,许明武又十分生气,也不肯求情放王氏出来。周妈妈逮着机会只能回来找王夫人了。

“你也糊涂了,她现在被禁足,我怎么能过去看她。难道要让老太太当着我的面把她做过的事说一遍。让她给我好好呆着,不要再生事了。等到老太太她们慢慢地消了气,到时我再去见老太太。难道这会儿她做错了,还要我上门去给她出头”

“可是小少爷同小小姐她们”周妈妈想双胞胎是王氏的依仗,现在被老太太抱了去,未免有些不妙,王宛若也是有些害怕。

“宏哥儿他们让老太太照顾又有什么不放心的,老太太还肯看顾她们,这是好事。”若是老太太理不不理了,那才该担心呢,只要老太太还心疼孙子孙女,就不能不管王氏。

“周妈妈,你一向稳妥,所以才让你跟了宛若去。宛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要劝劝她,怎么会让她犯下这种错”现在就露出了这副嘴脸,以后还怎么让夫婿看重。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不该这么早,不先拢住丈夫的心,反倒想先动原配留下的孩子。怎么这般沉不住气。

周妈妈无话可说,王宛若岂是能劝得动的,再怎么有体面也就是做奴才的。王贵方一家被王宛若发卖了,夫人听了一句话也没说。

王夫人也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叹了口气道“你回去吧,跟她说就说我的话,让她安安生生地呆着,不要闹了。到时你再劝她好好地向老太太同二老爷认错,这事也就揭过去了。让她以后收了那张狂的性子,看看她都做了什么,进门才多久,连自己的长嫂都得罪了。她以为自己生了宏哥儿他们就不妨事了,世子夫人、原来的二太太难道不也是生儿育女的,就她立了大功了。跟她说让她给我敬着大太太,什么事都要先让过大太太。等过段日子我再去看她。”

王氏听了周妈妈带回来的话,想到自己何曾受过这种委屈,连自己的母亲也没办法,更是气得摔了一地的东西。翌日就呆在屋里抄着女戒,让人给老太太带话。

第二十八章 上元

王氏被禁足,许玉珍的确松快了许多,不用想着她又什么时候出幺蛾子,也暂时不用担心王氏要让她搬离锦华苑,连每日向王氏请安也不用了。

老太太不管她,李氏自然也没空管她,许家的六姑娘看起来好像就是个不起眼的存在,但是许玉珍却觉得是很舒心。每日练字读书,并不寂寞,偶尔也想拿下针线,奈何胡妈妈是决不允许的,生怕她伤了自己。她偷偷地拿过一回针,但是小手太软,根本使不动。还是得听了胡妈妈的话,暂时不能动针线,只能等再大一些才行了。

好在她的字已经练得不错,由着前世的基础,读书写字对她来说并不困难,只要小心不让身边的人起疑就行。许明武对教许玉珍读书写字的兴趣倒是越来越浓,时不时还亲自来教她,许玉珍每次都得小心

注意生怕又让许明武起疑。

王氏被禁足后王家并没有什么动静,王氏最近又极安分。老太太知道她是受了刁奴蒙蔽,自身并没有什么大错,所以也带了些话安抚她。

还未到上元节,许家的匠人们就把各式花灯都扎了起来,有铁丝扎模、绸纱糊裹的梨花灯,裹着绿纱的荷叶灯,还有芍药灯、牡丹等等,在上元节的前几日就全都挂了起来。晚上点起彩灯,各式颜色形状的花鸟动物,照耀得十分漂亮,引得许玉芬她们每晚都到园子里赏灯。

许玉珍十分喜欢花灯,又加上许华承为了讨她欢心,特意从外面弄了些新奇样子的花灯来给她,论精致倒不一定比得上许家的,但是十分新巧。许玉珍让人都点起来,挂在自己院子了,每天晚上赏玩。

京中自然有十分热闹的灯会,为了迎接上元节,京中街道处处都挂满了花灯,还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京中上元节的赏灯会持续五天,许华承他们总有机会去见识,每日回来都说得兴高采烈,许明武最近待他好了许多,也不硬逼着他考科举了,所以许华承也是难得的快活。

上元节的灯会十分热闹拥挤,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在这一日都是挤着去看灯会,赏烟花。家世好的会在这一日占个有利的位置赏灯游玩,侯府今年就在德胜楼定了个靠窗的大雅间,等着元宵节的时候过去赏灯。

今年的夜宴也没怎么大办,因为老太爷也要出门去看花灯。吃过元宵之后便要动身,往年侯府的女眷们都是不跟着出门的,只在自家赏灯游玩。只因上元这一日爱热闹的人太多,街上挤得水泄不通,通行困难,大家女子出门就实在不易。

许玉珍虽然实在想去,但是也不知道老太太绝不对不会许,所以也只能羡慕地望着许华承他们。不想许华承正好看到了,挤到她身边对她悄悄道“妹妹,我回来再跟你讲,然后再给你带花灯”

许玉珍望着他露出笑容“谢谢哥哥。”

“承哥儿,同你妹妹悄悄说什么呢?”老太爷问道

“我在跟妹妹说说等我回来的时候给她带好看的花灯”

老太爷笑了“珍姐儿倒是十分喜欢花灯的,我听说你最近给她淘了不少花灯”

许明武赔笑道“都还是小孩子爱玩闹”

“这有什么,兄妹和睦才是正理”老太太转头又问向许玉珍“珍姐儿,你想不想同祖父一起去看花灯。”

许玉珍心中一喜,知道老太爷既然问了,只要自己说想去便肯定能跟着去了。要不要去,许玉珍脑中迅速盘旋起来。

“珍姐儿就不要去了吧,人又多,外面又乱。咱们娘几个在自己家里赏灯也是一样”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不喜欢,许玉珍知道。前世的时候就是什么地方都没去过,就是门也很少出,每日只能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现在难道还要如此。

既然自己想去为什么不去,如果有了机会而自己都不知道把握那才是太窝囊了。

“她才几岁,这又有什么,左不过看个花灯,我见其他人家女眷也有去的,只你总是嫌烦,不愿去。珍姐儿,你去不去”却是又问了许玉珍

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许玉珍,许玉珍欢快地行了一礼“谢谢祖父。”这是要去了,老太太的脸瞬间难看起来,许玉珍打定主意不愿再受老太太的影响,反正已经是不喜欢了,做得再合心意也是不喜欢。

老侯爷哈哈地笑了,他就是喜欢这样干脆利落的孙女“过来,到祖父身边来,咱们一起去”

王氏在过节的时候自然被老太太放出来了,她看着老太太的脸色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许玉珍这样驳老太太的面子,看来以后是很难得到老太太的欢心了。

李氏的脸色有些难看,许玉珍知道是因为老太爷只问了自己有些吃味罢了,便向许玉芬许玉婉道“四姐姐五姐姐,咱们一块去吧”

老太爷挥手道“都去,还有谁想去的都跟了去,今年圣上说要与民同乐,在西城的灯楼那里设了一台鳌山灯,这可是极难得的,家里面可没有。”

许玉芬平时李氏娇宠异常,这会也是眼巴巴地看着李氏,李氏心里十分犹豫。

虽然知道难得,女儿也很想去看看热闹,就是她自己也是想去凑凑热闹的,无奈老太太嫌这种场合她们去了不妥,端着大家女子的作态,老太太是极不愿意让她们去的。

狠了狠心,朝女儿摇摇头,许玉芬委屈万分,但是看了老太太的脸色,也不敢说什么。“珍姐儿乖,你五姐姐身子不好,怕是出去吹了风就不好了。”,又怕许玉芬当众闹,赶紧使眼色让奶妈将许玉芬待下去要加衣服。

看到许玉珍去了眼红,自己能去又不敢去,人就是这么矛盾。许明武看向许玉婉,徐玉婉切切诺诺,看样子也是不去了。双胞胎年纪太小,王氏自然说不去。老太太脸色和缓了些道“侯爷快去吧,我们在自己家里也是一样。珍姐儿出去要听话,不要吵闹。”

许玉珍坐在马车上,小心撩起帘子看向外面,许华承坐在旁边一刻不停地跟她介绍路边的花灯,他今天是不被允许骑马的。

街道边挂着的花灯都是些普通样式的花灯,但是整一条长街一起点亮却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采。许玉珍看得津津有味,这些在前世她从来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今世她就一定要珍惜。

德胜楼今天都被京中世家包满了,宫中也有盛大的灯会,有脸面的皇亲国戚同世家也有入宫赏灯的,所以许家还算是订到了极好地一个位置。

德胜楼的对面就是高大的灯楼,许玉珍透过窗子看得十分清楚。许明武抱着她道“珍姐儿,看到没有,那时当今圣上命人所设的花灯,叫做鳌山灯,看到没有?”

许玉珍看那鳌山灯高约四丈,长约十丈,里面用竹子扎成仙山的模样,外面用层层的红绸布蒙住。灯总共有五层,每层各布满了万盏花灯,第一层布满了荷花灯,然后依次是梨花,芍药、玫瑰同牡丹。五层一起点亮开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山。一时也有些看呆了,难怪说鳌山一盏千金价。

灯楼下面人声鼎沸,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争相挤着观看花灯,指指点点。

一会儿宫中的方向先出现了万丈的烟花,然后灯楼四周烟花也燃了起来,在漫天的烟花中,人人都在称颂这一片大好盛世。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王妈妈在院门口等着,许明武亲自送了许玉珍回来。

许玉珍梳洗完,困得直打盹,还是熬得太晚了。王妈妈赶紧把她塞到了暖烘烘的被窝里,又说道“姑娘偏要去,这会看吧,困得什么样了。”许玉珍不说话,知道王妈妈的言外之意便是为何要故意跟老太太对着来,王妈妈对她好,但是王妈妈不知道就算没有这些事老太太也绝对不会喜欢心疼她,既然这样她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

躺在被窝里许玉珍无可奈何地笑了,自己跟老太太这样算不算是破罐子破摔呢。

第二十九章 两小无猜

“老太太,三老爷那里派人送了端阳节礼回来并要向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可要见见?”

三老爷许明升在浙江临安任知县,早年老太爷将他分了家出去后也给他捐了个小官,许明升本身颇精官务,熬了这么些年倒也得了个实缺,虽然只是个七品的知县,但是好歹也是一县长官,总比些领着死薪俸的虚职好。

老太太停下了侍弄花草,道“是吗?既是老三家的一份孝心,让人进来吧”

过一会儿丫头领了一个婆子进来,是三太太身边的心腹婆子,这回回来送礼的就是她跟她家男人赵大富,进来就朝老太太跪下“给老太太请安,三老爷同三太太命奴才一家回来送端午节礼,并向老太太老太爷磕头请安,三老爷三太太不能膝下尽孝,实在于心不安,特命奴才向老太太磕头请罪”

老太太淡淡的道“三老爷在外为官,这是公事,为民造福,这又是好事,怎的还要请什么罪。起来吧”

那婆子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立在下首

“三太太身子可好了,刚生的哥儿如何?”

“回老太太,幸的遇到了一个一个极通医术的大夫,三太太自开始调理后渐渐地好了,哥儿也好,现在生的又白又胖。”

“那便好”老太太又例行问了几句许明升同两位小姐的情况也就结束了,自有人领那婆子下去。

“人是什么时候到的?”

李氏当家,回道“昨天到的,因为老太太昨个儿也乏了,我便先安排人住下”

老太太点了点头,又问道“老太爷哪里知道了吗?”“刚已经让人回了老太爷,老太爷说是知道了,并不说要见那赵大富。”

李氏见老太太满意了,趁机说到送回来的节礼“送了不少干果,有白果、核桃,还有好些茶叶,几匹织锦缎,是说当地时兴的料子,挑着好的送回来,有一些、、、”

老太太不耐烦听这些“左不过都是这些东西,你看着有些能过眼的就分到各处去就是了,何必再问我。”

李氏应了声是,转而笑道“三太太好巧的心思呢,送回来的都是江浙的一些特色,想是觉得咱们这里没有,让我们见见新鲜事物”

老太太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一个小知县,每年能有多少进益,还不是只能送一些这类东西,若是他们能置办得起大件的礼,她才要疑心了。许玉珍在屋里看着丫头们收拾要去甄家的东西,听到院外有说话声,便问了是谁,秀云进来道“大太太那边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说是三老爷送回来的一些东西。”

许玉珍感兴趣道“我看看”秀云拿了东西过来笑道“不过一些茶叶,还有一些竹筒之类的东西,大太太说让自己挑着去”

三老爷每次送回来的都是一些平常东西,这些府里的人都知道了。许玉珍听到有竹筒之类的东西,便要去挑,丫头们只能跟着,她们这个小主子主意可大着很。

许玉珍去了,发现那一堆竹子果然没人动过,可见都不感兴趣。许玉珍让丫头们搬了好大一部分东西。进了院子,胡妈妈笑道“姑娘这么搬回了这么一堆,若是喜欢,拿回来一两样就是了”

许玉珍道“我要挑一些拿去给莹姐姐呢,她一定喜欢。”

这些竹制品品做工都非常精致,雕艺精美,编法奇特,可见三太太是花了心思的,只是老太太李氏等人只怕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奴才们自然也不会懂这些,正好让许玉珍拿去送给甄蕊莹,她素来风雅,一定会非常喜欢。

许玉珍给甄蕊莹选了四幅竹挂画,各画着梅兰竹菊四景,又挑了四样棋盘、茶盆、竹根佛像、小型屏风的竹刻,最后挑了外面画着翠竹的竹筒打算第二天就顺便给甄蕊莹带过去。好在没人同她抢,许玉珍可以随意地挑挑拣拣。

“给姨妈请安”许玉珍同许华承两人恭敬行礼,许玉珍一把被甄姨妈搂在怀里道“好些日子不见珍姐儿了,都这般高了”

许华承在旁边道“姨妈只顾着疼妹妹,也不疼疼我”甄姨妈听了放开许玉珍道,伸手道“谁说姨妈不疼你了,快过来姨妈也抱抱”许华承听了哧溜一生跑了老远,甄蕊莹在旁边咯咯地笑了,甄姨妈也撑不住大笑了起来“姨妈说要抱你,你就跑得老远,难道现在姨妈就抱不得你了”

许华承在远处笑嘻嘻道“姨妈还是抱妹妹吧,我这样大块头姨妈抱不动了”

甄姨妈笑骂了一句“皮猴子!”

许华承如今的确抽高了好多,加上一直练习骑马拉弓射箭,人也黑了不少,但是看着精神头却是很足。

甄姨妈看得很放心,看起来是不错,虽然不愿走科举之路,但是在许家这种公卿之家倒还是从武的好些。许玉珍看着哥哥这个也不由得一阵满足,许华承骑射学的不错,自身又很喜欢,老太爷最近嘱咐了师傅们要好好操练他,这些日子没少受罪,不过他却不以为然,每日并不喊苦喊累,他倒是真的好武。

甄姨妈因要去伺候老太太,一会儿便自放他们去园子里玩了

甄家的园子与许家不同,许家的园子在于庄重,甄家的则在于精巧别致,时而还有些江南园林的景致,十分风雅。

许玉珍三人到亭子里坐下,丫头摆上茶果糕点,便任由三人玩耍,只留了几个大丫头守着。

甄蕊莹看到许玉珍的丫头抱着个大大的匣子笑道“珍姐儿带了什么宝贝来了,还不快打开让我看”

许华承这才注意道,也好奇地打量那匣子“妹妹,是什么东西,你也不告诉我”许玉珍娇憨地笑道“是三叔叔从南边捎来的东西,我想莹姐姐一定喜欢,所以特地带了来给姐姐”

甄蕊莹感动地搂了她“乖妹妹,你真好,有好东西还想着你姐姐”许玉珍倒真有点不好意思,上前让秀云开了那匣子。

甄蕊莹见了个个爱不释手,一样样地拿着细细端详,叹道“真好看!”她生在诗书之家,祖父父兄均是有才学之人,从小受到熏陶,自有一股斯文之气。

许玉珍见她果然喜欢,觉得总算也没送错。

许华承道“都是一堆竹子,这有什么,表妹你要是喜欢,我以后多多地弄一些来给你”

甄蕊莹扑哧一声笑了“什么一堆竹子,许三叔叔在临安,这些应该都是临安翠竹做的了。”

许玉珍道“莹姐姐最喜欢竹子做的东西了”

甄蕊莹道“是啊,可是我真的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的手艺,谢谢妹妹”

“我怎么都不怎么认得这些东西,莹妹妹你教教我”

许玉珍知道自己哥哥对这些东西向来不感兴趣,可是这会却还向表姐请教,不免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甄蕊莹已经一样一样的拿起来指了“这是竹筒,这是竹挂画、这是留青竹刻、都是我最喜欢的,只有南方才有这样精致的手艺,咱们北方可没有。就是有,也不过是一些寻常物件,比不得这些精致”

甄蕊莹说得倒是不错,这些东西在京中的确不常见到。

她虽然喜欢这些竹子做的物件,但是平时所收集的也很有限,这会见到这些名副其实的江南制品,当真是十分喜欢。

“我看什么画啊雕啊还是一堆竹子”

“你没听说过苏东坡说过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是个高雅之物”

“好啦,女诗人,动不动就吟诗,以后是要做大才女是不是?”

甄蕊莹一时忘形,被许华承这么一说,顿时脸红了,要起身打他

“看你又乱说”

许华承跑了老远,笑道“我说错了,我以后给表妹带多多地竹子来赔罪好不好,好让表妹多多地做些竹子的文章”

甄蕊莹气的跑去追她,哪里追得上,一时累得气喘,许华承这才走到她面前,甄蕊莹作势打了他一下,两人又觉得好笑,都笑了起来。

回去的时候许华承抱怨道“妹妹,你怎么都没有跟我说有那些竹子”许玉珍笑了“哥哥,我不是说了吗,这是三叔叔让人带回来的,我觉得表姐一定会喜欢,所以挑了一些送给她,哥哥原先还说不要了呢”

许华承有些懊恼,他也不知道自己表妹喜欢这些竹子啊。

-----------------------------------------------------------------------------------

大家支持下,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呗!谢谢了!

第三十章 变化

今天更新晚啦,昨晚上夜班,回来时起点又登不了作家专区,所以拖到了现在。

---------------------------------------------------------------------------------------

从甄家回来后许玉珍两人还要向老太太同王氏去请了安,这是规矩,错不得。

兄妹两人一起走在路上,因为见许玉珍难得出门,甄蕊莹带他们在园子里钓鱼,甄姨妈又留兄妹两人用了晚饭,所以回来的时候就晚了,许华承有些担心老太太又要责骂,赵氏没有了,老太太并不太喜欢他们与甄家太过亲近,只是甄姨妈派人来接了几次,每次都不好推诿,所以总算允了一次许玉珍出门。许华承倒是没什么,他较自由些。

“妹妹你别怕,一会儿就说是因为我要向姨父讨教学问,所以谈的晚了”

许玉珍想笑,讨教学问,亏得许华承想的出来,不过也是一个赖皮的说法,老太太恐怕也不能说什么,自己的孙子上进,耽搁了一会儿功夫,老太太还能责骂不成。

“我不怕,哥哥,听你的。”

许华承拍了胸脯道“看哥哥的,谁都别想欺负你”

兄妹两人一起进了荣禧堂,王氏正领了双胞胎在老太太跟前凑趣,许华承身为哥哥,上前请罪“因为好容易姨父得空,我又想着要多多向姨父请教,所以回来晚了。”

他这番话人人都知有鬼,却又合情合理,老太太自然不能发作,王氏笑道“承哥儿如此好学,老爷知道了必然十分开心”

许华承却没有任何羞囧不安,理直气壮地说“太太夸赞,儿子不敢当,儿子才学平庸,正该要多学学才是,姨父是两榜进士,父亲的意思也是要我多多向姨父学习”

老太太不想再听许华承瞎扯“回来了便回去歇着吧。”眼睛盯着许华承同许玉珍“以后可得注意了,就算是要向甄大人请教学问也不能忘了时间,你妹妹年纪还小,这么晚回来也不太好”

原本与老太太说是许玉珍在甄家住几天,老太太不同意,原因未知,反正是不许。

“妹妹,等下次再跟老太太说让你去甄姨妈家住几日”出了荣禧堂后许华承先送许玉珍回院子,老太太并不是心疼许玉珍离不开她,许华承不明白为什么老太太为什么就不许许玉珍去甄家住段日子了,在甄家有甄蕊莹做伴,姨妈也可以教导她。

许玉珍”嗯”了一声,不喜欢的人做什么都是不顺眼的,这些她早已深有体会。看来许华承早点去外院是对的,老太爷同许明武会顾着他,别人轻易也插不得手,想做什么也方便许多。

许华承将许玉珍送到了院门口就走了,许玉珍进屋,丫鬟们伺候梳洗,胡妈妈收拾从甄家带回来的东西,佩云边给许玉珍梳头发边道“姑娘头发越长越好的,表小姐给的这桂花油真是好用”

她的头发的确是越长越多了,一两岁那会儿左半边额头往后一些的地方几乎没有头发。许玉珍伸手抚了抚自己的头发,丫头们每次梳头都用甄蕊莹给的桂花油,头发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也变得越来越黑亮。

“翠竹姐姐来了”外面想起小丫头的声音,一会儿帘子被撩起,翠竹笑着走进来道“六小姐还没歇着吧?”

许玉珍早已站起道“姐姐请坐”

翠竹忙阻止了丫头们去搬凳子“快不用了,姑娘也该歇着了。只是太太打发我来给姑娘送两瓶玫瑰膏子来,这是姑娘外祖家送来的东西,每日用水和了喝,十分香甜”

秀云上前去接了东西,外祖家,原来是王家送来的东西,许玉珍道“有劳太太费心,今天外祖母过府了吗?我竞不在,未能请安”

这位小姐小小年纪,说话倒是一丝不漏,不见一丝稚气,翠竹心中想到,然后笑道“是呢,姑娘刚出门老夫人就到了,也是赶巧了。姑娘,我回去了”

许玉珍还留她“翠竹姐姐,还是先坐下聊会”

“不了,老爷同太太那里还要伺候呢”

许玉珍便让秀云去送人,秀喜藏不住话,说道“太太怎的忽然让人送了什么玫瑰膏子来”被胡妈妈瞪了一眼,不敢再说。

胡妈妈自己心里也发疑,这段时间王氏倒的确变了好多,每次见许华承兄妹都是满面春风,说的话谁也挑不出毛病,不仅是在老太太同许明武面前,就是平时也是一副对许玉珍嘘寒问暖的。一反过去的常态,只在人前做做样子。

这玫瑰膏子不过是平常的物件,许玉珍并不爱吃。就为了这个大晚上的巴巴叫人送了来,实在不像王氏平时的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